初中体育_迎面接力跑:立棒式传接棒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1
中学体育教案: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迎面接力跑的规则、比赛流程和技术要领。
2.掌握迎面接力跑的加速启动和交接棒的技巧。
3.体验团队合作,锻炼身体机能,提高全面素质。
二、学情分析本次课程主要面向年级为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学生们现在已经初步具备了奔跑技巧,并且具有较强的体能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环节1.引入活动本次引入活动主要是通过视频介绍和现场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一段视频,了解迎面接力跑的比赛画面和规则,让学生了解到迎面接力跑是一项团体速度比赛,胜利者需要兼顾速度和技巧,并通过技巧完成棒接续的传递。
随后,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进行加速启动和交接棒的传递,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学习基本技巧。
2.教学内容(1)加速启动加速启动是迎面接力跑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它可以在比赛中赢得领先。
学生需找到自己的起点,并选择正确的姿势,例如屈膝、身体略前倾、双手虎口握拳等。
提前在自己前一棒交接人与自己的距离50米左右,与队友信号配合完成交接。
(2)交接棒交接棒需要高速奔跑和精细的配合,可以多练习几次以充分掌握技能。
交接棒起步前应当将手放在棒上,以免摆动造成拖延和失误。
棒的交接时间点极其关键,应该在交触最强的瞬间进行棒的轻抚传递,领先队员离开的时间也不能太早,否则会影响换手时间。
(3)整体配合在个人技能掌握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团队间的协作,配合完成基本功能,在沿途障碍和交接点进行协作和沟通,制定出最佳比赛策略。
3.整合拓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多种活动,例如组合燃烧课程和健身挑战课程,开展队内比赛和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群体之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运动员团队意识和整体素质。
四、教学反思中学体育教案: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需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灵活性,以方便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控制课堂进度,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视频教学和现场演示来增强教学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比赛技巧,进一步提升全面素质。
《接力跑----立棒式传接棒》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体育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依据,,学生全员参与为中心,“快乐运动”为目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并在玩中轻松掌握运动技能。
以生动的理论知识导入、极少的器材、紧凑的队形调动、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锻炼身体、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凝聚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迎面接力跑是小学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是合作跑游戏的主要内容之一,由短跑技术和传接棒技术组成。
它既能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又能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运动,最能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所以在学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情分析1、四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易组织,安全意识也较强,对学习内容的接受能力较低年级更高,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竞争意识强,以上因素有利于组织开展教学并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此教材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多样的教学手段,更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合作、去体验、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去掌握,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使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四、学习目标1、了解接力跑项目的由来和立棒式传接棒的练习方法。
2、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做出传接棒时的立棒、传棒、接棒动作,同时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及增强手臂、腰腹力量等素质。
3、学会与同伴协作,体验成功乐趣,发展自我探索能力,培养顽强拼搏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正确的交接棒方法难点:传接棒的时机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讲解、进行模仿练习、分组讨论自练、分组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集体协作练习的基础上体会正确交接棒的动作要领,同时会自我纠错。
2、采用多种示范方法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不断变换练习距离、设置障碍物和组织激烈的接力比赛来持续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使他们带着汗水和笑声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教师:一、教材简析接力跑是提中学生跑的能力的重要教材,通过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各种快速奔跑能力、机体无氧代谢能力,而且可以培养青少年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教材对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
让学生在体验迎面接力跑的乐趣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快速跑的能力,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与技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本节课教学。
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课标中“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指导思想,激发每个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由于学生自身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有个别差异,在教学中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使学生体验团结友爱和竞争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水平四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但精力不集中。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并且在学练中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自控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了解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技巧及技术要领。
2、通过学习使90%同学掌握了解传接棒的时机和传接棒技术。
3、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责任感,在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关心、自我探索、团结协作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传接棒方法教学难点:传接棒时机与配合六、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示范立棒式传接棒的动作方法。
(请一学生配合)。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通过多次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
热身跑徒手操迎面接力交接棒技术教学(重点)小组练习(发现问题)小 结 放 松 迎面接力教学流程 热身、激发兴趣下 课迎面接力技术(比赛)传接棒比赛(原地) 课 堂 常 规3、组织小组间的接力赛,增加竞争性和娱乐性气氛。
七、教学流程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阶段——热身阶段——探究体验学习阶段——身心放松阶段四个部分。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第十五周授课班级:审核:课题立棒式迎面接力跑重点:立棒式传接棒方法与跑的方法。
难点:传接棒的时机。
教学目标1、学习立棒式传接棒方法,通过迎面接力,正确掌握立棒式传接棒动作要领,掌握动作方法动作技能技巧。
2、通过分组法、游戏法、比赛法,提高学生兴趣。
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团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责任感。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时间学生活动练习次数开始部分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2、体育委员清点人数,并汇报老师3、师生问好4、教师宣布本课要求与内容5、安排见习生2分全班成二列横队集合。
组织如(图一)×××××○○○○○×××××○○○○○△1.“老师好!2.认真听讲,明确学习内容和要等。
3、见习生按要求随堂听课,做力所能及之事。
1∫2次准备部分准备活动一、慢跑3圈后做徒手操1、伸展运动2、扩胸运动3、体侧运动4、四肢运动5、跳跃运动6、整理运动5分1、按规定队形站好○○○○○○○○○○○○○○○○△○○○○○○○○○○○○○○○○2、精神饱满,跟着教师认真做操3边喊口令边做操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小结二、游戏:蜻蜓点水讲解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排头学生手持两个空饮料瓶,发令后向前跑去,到水桶里面装满水后往回跑,跑到脸盆位置将瓶中的水倒入盆中,然后将两个空瓶子交给下一人,以此类推,又快,水有多的队为胜,如先完成而水少者判为失败。
三、立棒式传接棒技术教学1、教师讲解示范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找一学生配合2、指导学生分组(原地、走、慢跑)3、教师观察学生动作,对于个别给予指导和纠正4、教师观看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成功的迎面接力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5、个别辅导和集体讲解相结合巡视、观察练习及时反馈,引导、归纳总结,适时反馈、评点28分5分规则:1、发令后方可跑出2、须将空瓶子亲自交予下一人,而不能扔和抛3、必须从盆桶右边跑出4、找一位同学示范1、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了解正确的动作,指导传接棒技术和方法2、模仿教师动作试握棒3、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并在练习中体会教师提出来的问题4、练习后回答教师的提问:同学之间要学会合作、配合好,传接棒技术要正确等等5、同学之间相互指导,评价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1.学生能积极进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