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理论观点的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31.43 KB
- 文档页数:16
家庭治疗理论
家庭治疗理论是一种治疗的理论,它认为家庭是一个共同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善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心理健康。
家庭治疗理论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它认为家庭成员之间要有真诚的沟通,并尊重彼此的想法和感受,以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
家庭治疗理论还认为家庭成员应该向一个家庭治疗师寻求帮助,以获得更好的家庭治疗方法和技巧。
家庭治疗理论的目标是帮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从而改善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心理健康。
它基于一个共同的家庭价值观,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彼此,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
家庭治疗理论还认为家庭成员应该学会接受和尊重彼此的差异,并学会如何处理冲突,以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
家庭治疗理论的目的是通过改善家庭关系来帮助家庭成员改善健康和心理健康。
它是一种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善家庭健康的理论。
它是一种基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尊重,以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的理论。
它把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让家庭成员彼此交流、沟通和尊重,从而改善家庭关系和家庭健康。
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观点、基本假设和目标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家庭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家庭治疗意味着将个体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系统联系起来,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来探讨和解决个体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它的基本观点、假设和目标对于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成员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观点、基本假设和目标。
二、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观点1. 系统论观点家庭治疗的基本观点之一是系统论观点。
系统论认为个体的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所处的系统(如家庭、社会等)密切相关。
家庭治疗师通过关注家庭系统中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来理解和干预个体的问题。
2. 互动模式另一个基本观点是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家庭治疗的重点。
治疗师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支持与冲突,以帮助家庭成员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3. 社会文化观点家庭治疗还强调社会文化观点,即个体问题的形成和解决离不开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治疗师需要考虑家庭所处的文化环境、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角色,来帮助家庭成员理解和处理问题。
三、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1. 家庭系统的整体性家庭治疗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家庭系统的整体性。
倡导者认为家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
治疗师需要将家庭成员的问题视作整个家庭系统的问题。
2. 家庭系统的平衡性家庭治疗模式还假设家庭系统追求着一种平衡状态。
当家庭系统内部出现问题或冲突时,家庭成员会通过调整自身的行为和互动模式,来追求家庭系统的平衡。
3. 家庭成员的功能性家庭治疗假设家庭成员的行为和互动是有一定功能的,即使是看似不良的行为也可能在家庭系统中发挥着某种功能。
治疗师需要探索家庭成员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功能,以找到问题的根源。
四、家庭治疗模式的目标1. 改善家庭关系家庭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庭治疗理论
家庭治疗理论是指用于治疗家庭系统的一系列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家庭治疗理论主要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并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常常是家庭系统中的问题所导致或影响的结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家庭治疗理论:
1.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和互相影响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模式会影响家庭整体的功能。
因此,通过改变家庭系统的结构和互动模式,可以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2. 结构家庭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着重于家庭的组织结构和层次关系。
治疗师会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界限、角色和关系,并帮助家庭调整和重塑这些结构,以促进更健康的家庭互动。
3. 情感焦点家庭治疗:情感焦点家庭治疗认为家庭中的情感表达和连接是促进健康家庭关系的关键。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增强情感联系和共情能力,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叙事。
4. 解决情绪化家庭治疗:解决情绪化家庭治疗旨在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处理情绪和情感。
治疗师会教授情绪调节和沟通技巧,并通过家庭互动来增进情绪替代能力和解决冲突。
5. 故事治疗:故事治疗将家庭视为一个共同创造和分享故事的社会单位。
通过鼓励家庭成员分享他们的个人故事和家族历史,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建立更强的联系和理解。
这些家庭治疗理论和方法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来选择和应用,以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系统的发展。
1.家庭的概念:家庭是指建立在婚姻血缘或养育关系基础之上,由共同居住与生活的人群所构成的系统。
2.家庭的功能①自然功能:a性爱功能b 生育功能②社会功能:a 经济功能b 教育功能c 抚养(保障)功能d 情感功能4.家庭治疗的概念:家庭治疗即家庭作为整体,从系统动态的视角看待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主要通过改变家庭成员围绕症状所展现出来的交往方,从而达到治疗症状的一种治疗理论和治疗方式。
5.家庭治疗的特征:①个体动力模式向系统动力模式的转变②线性因果模式向循环因果模式的转变③对内容和古城之间的区分6.家庭治疗的基本原则①系统性原则②应对阻抗原则③直接改变原则7.家庭治疗的主要理论来源①精神分析理论②控制论和系统论③小组动力④依恋理论8.家庭治疗的发展阶段①家庭治疗的播种阶段:20世纪40年代②家庭治疗的生根阶段:20世纪50年代③家庭治疗的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④家庭治疗的开花阶段:20世纪70年代1.心理动力学观点2.认知行为理论观点3.两种观点中的家庭治疗第一节:心理动力学框架下的家庭治疗(心理动力学建立者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1.对个人与家庭间关系的理论(从关系层面看症状的视角是现代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石)2.关于个人心理冲突防御机制的理论3.关于个体人格结构及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4.为家庭治疗和研究领域培训了一大批的从业人员二:系统论(连锁病态)当家庭成员同处于特定的人际模型中,就会出现发生在它们之间的无意识过程的连续交替变换。
相应地,任何单个成员的行为可能是发生在整个家庭内的混乱和扭曲状况的症状性反应三: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塑造个体当前人际互动特征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的残迹。
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一元论取向不同,客体关系理论通常被看做是二元的。
重要概念一:家庭动力学1.家庭功能包含以下信息:每个家庭成员的独特人格家庭角色适应的动力,家庭职责以及作为社会单元的家庭行为。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实践黄蓉 2009213777武汉 430079摘要家庭治疗的基本观点在于家庭治疗师认为,没有一个人或一件事是独立存在的,某个人的病症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社区、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
在个别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所谓的当事人,是整个家庭功能失调的表征者。
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有多世代家庭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系统家庭治疗、策略家庭治疗、经验/人本家庭治疗、社会建构主义家庭治疗。
在实际的治疗当中,往往是多种流派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1 研究背景家和万事兴”这句俗话极好的反映出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
家庭的利益高于个人。
家庭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先决条件。
传统中国文化中名目繁多的家规家训无不是为了维持家庭的稳定,使得各位家庭成员能够为了家庭的整体目标而团结统一。
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往往都同家庭维系在一起。
成功了是“光宗耀祖”,失败了可以到家庭的“避风港”寻求安慰和支持。
家庭治疗发展至今,其临床效果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但是,对于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的实证性研究仍较为欠缺,依然处于思辨观察层面,须深入研究证实,才能使其上升到科学实证的高度。
这个问题并非家庭治疗所特有,而是所有心理治疗和咨询理论在建立其科学体系和推广发展的过程中所共同面临的。
因而,将家庭治疗这一先进的方法引入中国心理治疗和咨询领域之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其理论和概念的科学性。
本文主要介绍家庭治疗的主要理论和各个流派的技术。
文章会用两个真实的例子来阐明家庭治疗理论的实践。
2 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家庭治疗之核心在于系统观[1]。
家庭治疗师认为,把某个人的病症看成是他个人的问题是不妥当的。
其症状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社区、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
他只是家庭症状的体现者。
有的治疗师认为带症状者的症状出现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家庭原有的平衡,或是转移矛盾,转移家庭成员的注意点,是一种保护措施。
也有治疗师认为,带症状者的行为是对家庭压力所做的反应,而不是维持家庭平衡的保护措施。
家庭治疗改善亲子关系在当代社会中,亲子关系的质量对一个家庭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可能会出现矛盾和不和谐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家庭开始借助家庭治疗的方式来改善亲子关系。
本文将介绍家庭治疗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它们对亲子关系改善的积极作用。
一、家庭治疗概述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通过专业治疗师与家庭成员的合作,致力于改善和增强家庭互动和关系的治疗方法。
它的核心理念是认为问题在于家庭系统中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个别成员的个性或行为。
家庭治疗通常采用系统理论作为指导原则。
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共同构成了家庭系统的运作方式。
因此,只有通过改变家庭系统中的互动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亲子关系的改善。
二、家庭治疗的原理1. 全家治疗: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通过全家治疗,可以让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共同解决问题和改善关系。
2. 统一视角:家庭治疗师注重整体观察和综合思考,避免单一成员的个人观点和利益干扰整个家庭系统的判断和决策。
3. 系统干预:家庭治疗师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干预,重塑家庭系统的运作模式,改善亲子关系。
这可能包括规定家庭成员的角色、互动模式和沟通方式等。
三、家庭治疗的方法1. 交流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改善亲子关系的重要前提。
家庭治疗通过提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指导,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角色重建: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系统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庭成员重新认识和承担自己的角色,在亲子关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 解决冲突:亲子关系中常常会出现冲突和矛盾。
家庭治疗师通过引导家庭成员解决冲突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会有效的协商和妥协,以促进亲子关系的改善。
四、家庭治疗的积极作用1. 促进亲子沟通: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学习和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改善亲子关系。
婚姻关系家庭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婚姻关系家庭治疗是一种以系统观念为基础,以科学、人文、艺术综合为手段的临床技术。
这种治疗方式旨在探讨和帮助夫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婚姻关系家庭治疗的相关问题。
理论婚姻关系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是家庭系统理论,强调“系统”、“环境”、“互动”等概念。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循环、双向的。
据此,婚姻关系家庭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思考、操作性的目标设定、协作、资源共享、反馈与自我纠正、文化敏感、不断发展和持续学习。
在实践中,婚姻关系家庭治疗主要采用四种情境模式:陈述-回应、重构、限制性挪用、外化。
其中,陈述-回应是最常用的一种模式,家庭成员通过谈话的形式表达感受和想法,并得到治疗师的回应和引导;重构是针对家庭关系模式中的缺陷和矛盾进行重新构建的方法,以期改变行为和情感模式;限制性挪用则是针对家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限制,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外化模式,则是运用象征性的物品或情境,帮助家庭成员表达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问题。
实践家庭治疗的实践需要专业的治疗师和良好的治疗环境。
治疗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驾驭各种情境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治疗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技巧,以及对文化差异和多样性的敏感性。
治疗环境也非常重要,治疗环境应该给家庭成员提供安全有保障的空间和舒适的体验,并鼓励他们参与治疗。
治疗环境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设备和保密机制,以确保治疗的隐私和保密。
在实践中,治疗师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协助家庭成员,解决家庭中的问题。
治疗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改变来改善家庭环境,比如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模式,引导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改变相互关系等。
如果需要,治疗师也可以建议家庭成员进行个体治疗,以解决特定问题。
同时,治疗师还需要与家庭成员一起寻找和发掘家庭中的资源和优势,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解决问题。
家庭治疗理论之⽐较在本章以下部分,我们将把家庭理论与临床治疗过程分开来,并进⾏分类。
我们相信,这样的分类最能突出模型之间的异同点。
研究单元很多早期的家庭治疗先驱( Bowen , Jackson, Wynne , Boszormenyi-Nagy),⼤多数都属于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但他们做了为⼤多数⾰命者所做的事——摒弃过时但当时却占主流地位的精神分析理论,他们尤其反对精神分析法聚焦个体内部动⼒学的观点——这种认为问题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元观点。
相反,他们主张,如果将⼈置于⼈际关系中系统地看待,那就能更准确理解他⼈并相应地更容易帮助他。
⼈们之间如何相互作⽤,如何在关系中来定义⾃⼰,他们如何形成联盟和结盟——这些均需要更宽泛的⼆元观(两个⼈之间)和三元观(三个⼈之间)。
这样,界限、纠缠、疏离、⼦系统(⽶钮钦)或三⾓关系、共⽣、融合(鲍⽂),或关系伦理及家庭忠诚(鲍斯泽门伊—纳吉),所有的概念均超越个体,关注在系统内部他或她反复出现的⾏为模式。
当今,各模型之间,关于个体内⼼或⼈际的两个极端较少,更多的是侧重点不同。
所有家庭治疗师都关注家庭功能中⼀元、⼆元或三元的因素;差别在于他们赋予上述三个因素的权重和聚焦度不同。
很多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治疗师超越经典理论的⽴场,较少坚持⼀元研究。
总的来说,现代精神分析已融⼊客体关系理论,并且新的观点更多以关系为基础。
客体关系家庭治疗师,仍然对内⼼冲突感兴趣,现在也尝试通过研究会被每位伴侣带⼊婚姻的婚前印记来理解家庭关系。
夫妻双⽅把⾃⼰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对⽅⾝上,就包含了投射认同的例⼦。
⾏为治疗师可能将带症状的个体(⽐如,离家出⾛的青少年)视为问题之所在,接受家长的观点,并且教授家长抚养技巧来应对家庭危机。
经验家庭治疗与⼼理教育治疗也关注个体,但将个体放在家庭背景之内。
前者认为问题来源于家庭成员之间有缺陷的交互作⽤和交流错误,重⼼在于帮助个体表达情感(萨提尔),但总是在家庭持续相互作⽤的背景中进⾏(情绪聚焦家庭治疗)。
后现代家庭治疗学派的观点引言后现代家庭治疗学派是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探索了家庭关系和社会文化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后现代家庭治疗学派的观点,并讨论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1. 后现代主义与家庭治疗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它对传统知识、权力和真理进行了批判,并强调多元性、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家庭治疗学派借鉴了后现代主义思想,将其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
后现代家庭治疗学派认为,个体的问题不仅仅是由内在因素所造成的,而是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它强调了个体与家庭系统、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为问题解决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关系。
2. 家庭系统观点后现代家庭治疗学派认为,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
它强调了家庭系统的自组织性和非线性,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
在后现代家庭治疗中,治疗师会关注家庭系统中的各个成员,并探索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相互作用,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重新构建健康的关系模式。
3. 多元文化观点后现代家庭治疗学派强调了多元文化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它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这些因素对个体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后现代家庭治疗中,治疗师会尊重并关注家庭成员的文化背景。
他们会与客户合作,探索并理解其文化认同、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通过与客户共同工作,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共识和沟通,可以促进个体和家庭系统的发展。
4. 反权威观点后现代家庭治疗学派对传统权威的观点持批判态度。
它认为,传统的专家权威并不能完全解决个体和家庭的问题,而是需要以平等和合作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后现代家庭治疗中,治疗师与客户之间建立了一个平等的合作关系。
他们鼓励客户参与决策过程,并尊重他们在治疗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治疗师可以帮助客户发现自己内在的资源和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前言家庭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家庭治疗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庭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它在解决家庭问题、促进家庭成员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
以下是我对家庭治疗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1. 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治疗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家庭这个整体。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沟通方式、情感表达等都会对家庭系统产生影响。
因此,在家庭治疗中,要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家庭成员在家庭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
2. 家庭成员共病家庭治疗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共病关系,即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着家庭问题的责任。
在家庭治疗中,要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引导家庭成员共同面对家庭问题。
3. 家庭治疗的目标家庭治疗的目标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增强家庭系统的功能。
通过家庭治疗,帮助家庭成员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三、家庭治疗实践心得1. 关注家庭成员的感受在家庭治疗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关注家庭成员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成员的感受往往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需求。
在治疗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家庭成员的诉说,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尊重他们的感受。
通过关注家庭成员的感受,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建立信任关系家庭治疗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
在治疗过程中,要努力建立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家庭成员感受到治疗师的支持和关爱。
信任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家庭成员敞开心扉,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3. 促进家庭成员的沟通家庭治疗的核心是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在治疗过程中,要引导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鼓励他们倾听他人的意见。
通过沟通,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化解矛盾,增进感情。
4. 培养家庭成员的独立性家庭治疗不仅要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还要培养家庭成员的独立性。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家庭治疗是一种系统短期治疗方式,旨在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
它基于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与家庭之间的互动有关。
家庭治疗致力于改变互动模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促进家庭的健康发展和成员的个体成长。
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家庭治疗的核心理论基础。
它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成员之间的互动影响着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
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寻找问题背后的互动模式,并解决这些模式中的紧张和冲突。
2.结构治疗:结构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种方法,注重家庭中的层次结构和界限。
治疗师会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和位置,并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家庭结构和相互关系。
结构治疗通常通过使用家庭会话、模拟、反馈等方法来帮助家庭成员调整和改变家庭结构。
3.情感焦点治疗:情感焦点治疗是家庭治疗的另一种方法,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亲密关系。
治疗师会注意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和回应,并帮助他们增进亲密感、信任和接纳。
情感焦点治疗通常通过增强互动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解决紧张和冲突。
4.解决问题治疗:解决问题治疗是一种以解决家庭中的问题为中心的治疗方法。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定义和理解问题,并鼓励他们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治疗师也会提供工具和技能,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改变与问题相关的互动模式。
1.评估: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进行初步的面谈和评估,了解家庭背景、成员之间的互动和问题的具体表现。
评估主要是为了帮助治疗师了解家庭的问题和互动模式,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共同确定治疗的目标和方向。
目标可以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建立更健康的互动模式,解决具体的问题等。
3.干预:治疗师会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干预包括改变和调整家庭互动模式,增强沟通技巧,解决问题,促进情感表达等。
4.评估和维持: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不断评估家庭成员和整个家庭系统的变化和进展。
家庭治疗理论观点的比较A 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Viewpoints in Family Therapy模型主题研究单元时间框架命名或出处代表人物主要概念心理动力模型未解决冲突,从过去持续到现在,并附着于当前的客体和情境中。
一元的;个体内心的冲突进入当前家庭关系中。
过去;早期内化的家庭冲突导致当前家庭内的冲突。
心理分析客体关系理论阿克曼Ackerman斯卡夫夫妇Scharff弗洛默Framo连锁病理学;替罪羊;角色补偿内投;依恋;投射认同;分裂科胡特Kohut自恋;自我客体经验模型自由选择;自我决定;自我成长,在获得个人实现的过程中通过克服僵局达到成熟。
两元的;问晨来源于家庭成员(如丈夫和妻子)之间互动缺陷和沟通错误。
现在;来自即时的,持续互动的,此时此地的资料符号-经验S-EFT格式塔人性验证情绪聚焦(EFT)威特克Whitaker凯普勒Kempler萨提尔Stair格林伯格Greenberg约翰逊Johson符号因素代表家庭内部世界和决定赋予外部现实的意义瞬间的自我觉察自尊;沟通的清晰度探索内部经验和关系。
多代际模型需要解决对家庭起潭的情绪依恋。
三元的;问题的起源和维持源于他人的亲子关系。
过去和现在,假定配偶融合于他们的家庭或未偿还的‘债务”及义务导致了当前的婚姻关系家庭系统理论情境或背景鲍文Bowen凯尔Kerr弗里德曼Friedman佩帕拉Papero鲍斯泽门伊-纳吉Boszormenyi-Nagy自我分化对融合;三角关系;多代际传递过程;遗产;伦理;家庭遗产;权利结构模型个体症状植根于家庭互动模之中,并且必须在症状减缓前重构家庭。
三元的;包括家庭子系统和整个家庭系统在内的家庭纠缠和疏离。
现在;有适应不良的家庭组织维持正在进行的互动,通常不能应对家庭生命周期结构家庭理论米纽钦Minuchin盂塔佛Montalvo阿彭特Aponte费施曼Fishman界限;子系统;联合;纠缠;疏离策略模型冗赘的沟通模式为家庭规则和可能功能失调家庭提供了线索;症状代表了对一种声称是自然面然发生的关系进行控制的策略二元的和三元的;是至少两个人之间的沟通症状,或者三人之间的循环关系。
现在;当首问题或症状是庭成员之间即时的、重复性的结果所维持的沟通理论策略家庭理论论哈利Haley曼登尼斯Madanes威克兰德weakland沃茨拉维克Watzlawwick杰克逊Jackson对称的。
互补的沟通模式;悖论;家庭层级米兰团队模型功能失调的家庭陷入破坏性的“游戏”之中,并且受一种不适合家庭生活现实的信念引导三元的;问题折射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模式。
现在;对当前问题的循环性状的认识有助于家庭放弃以前的局限的线性观系统家庭理论塞文尼一帕拉佐莉Selvini-Palazzoli鲍斯考勒Boscolo赛钦Cecchin普瑞塔Prata汤姆Tomm悖论与反悖论,不变的处方,循环提问;次级控制论行力/认知模型个人功能由交互的相互作用的行为和它控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一元的;带症状者就是问题。
线性因果观.现在;行为因当前来自他人的强化而维持个体当前的适应不良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帕特森Patterson斯图尔特Stuart里伯曼Liberman亚历山大Alexander法隆Falloon艾利斯Ellis贝克BeckMeichenbaum戈特曼Gottman条件作用;强化;塑造;模仿;图式社会建构主义模型人们用语言主动建构其现实观并提供创建自己“故事”的基础三元的;家庭问题是家庭成员一致告诉自己的故事现在和将来;当前问题以影响当首选择和行为的过去“故事”为基础社会建构理论戴沙泽Deshazer沃汉伦O'hanlon古勒施恩Goolishian霍夫曼Hoffman安德森Andersen安德逊H. Anderson安德逊投有固定不变的真相,只有对现实的多维视角,建构意义叙事模型人们自述的有向量的故事组织了他们的经验并塑造他们随之面来的行为。
三元的.家庭一起修改其自我挫败的事件描述。
过去是努力成功克服问题的源泉,隶来则重新创作和发展新的选择叙事理论怀特White爱普斯顿Epston后结构主义;空洞或丰富的描述心理教育教育信息减少家庭压力和提高他们的应对技能。
二元的和三元的;治疗范围:从非临床的已、未婚夫妇到患有患心身疾病成员的整个家庭现在和将来。
提高现有技能来改善未来的生活质量教育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系统理论安德逊Anderson法隆Falloon哥德斯坦Goldstein麦克法兰Mcfarlane麦克丹尼尔McDaniel古内Glynn马克曼Markman维舍尔Visher以经验为基础,运用各种步驟处理精神分裂症;情绪表达,家庭卫生保健与系统的合作,婚姻准备及关系增进家庭治疗中的治疗技术和目标的比较A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Goals in Family Therapy模型治疗师的角色评估程序干预的主要方法领悟对行动命名或出处治疗的目标心理动力模型中立的,每个家庭成员将其幻想投射到白屏上无结构的;致力于揭示家庭成员内部和成员之间的隐蔽冲突解释个体言语表达和行为的无意识意义,以及对家庭功能的影响。
领悟导致理解和冲突减少,以及最终个体内化和系统的改变精神分析理论客体关系理论使个体内心发生变化;解决家庭病理冲突;去三角化,投射转移,个体化经骏模型平等的;通过治疗性的交流,为家庭提供新的经验,是积极的推动者。
非结构型;寻求阻碍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被压抑的情感和冲动。
应用对质唤起自我发現,按治疗师摸型所希望的行为进行自我暴露,练习(如塑造,家庭重建)以揭示以苗压抑的内在冲突.个体即时存在的自我觉察导致选择、责任和变化现象学技术符号经验格式塔心理剧人性验证情绪聚焦的你我同在的同感;健康分离和自主,真诚,学会表达个人的感觉.建立自尊,减轻家庭痛苦;克服个人成长的障碍.克服消极的互动模式代际模型教练,指导但不对质;从家庭融合中去三角化(保持在三角关系之外),帮助家庭发展公平的关系.与任何家庭成员组合进行会谈。
家族谱系图,关注代际间的恩恩怨怨.教授分化。
个体化,采取“我位置”.重新开始中断的与大家庭的关系;平衡家庭遗产.用理性来获取对当前关系与代际经验的领悟,引导原生家庭的行动.家庭系统理论情境减轻焦虑;减轻症状;提高个体自我分化促使家庭系统改变,恢复信任、公平、伦理责任.结构模型积极的,阶层指导者,操作家庭结构来改变功能失调装置观察家庭互动模式,为家庭结构提供线索,家庭族谱图,演出(恬现),追踪.介人,顺应,重构,帮助家庭创立有弹性的界限和整合的子系统.行动优先于理解;改变互动模式导致新的经验及相应的领悟家庭结构理论重建家庭组织,改变功能失调的互动摸式。
个体成员的症状减轻策略模型积极的;操纵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指令的,悖论的非结构型;寻求家庭反复的、破坏性的行为方式,以及使当前问题持久化的错误解决问题的方法.悖论干预。
描述症状;治疗性双重束缚,指令,假装技术;重贴标签行动指向;通过指令而不是领悟和理解来减轻症状,改变行为沟通理论;策略家庭理论减轻立状。
解决当前问题米兰团队模型中立的,积极的治疗伙伴,为家庭信仰体系提供假设作为新信息;单面镜后的反省团队非结构型。
非操纵的,与家庭合作来发展针对家庭问量的系统假设积极的弦外之音,循环提问,重构,悖论,不变的处方;仪式强调家庭获得新的意义而不是建立在治疗师对治疗结果的选择基础上的领悟或行动家庭系统理论由于对既定生活模式赋予新意义,由家庭来选择系统改变;阻断破坏性的家庭“游戏”行为/认知模型教师;培训者。
期望行为的榜样;契约的协商者结构塑,依赖正式的标准化测试和调查问卷.治疗开始之前进行行为分析对期望行为的强化;技能培训,偶联契约,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积极的交互作用;思维和活动的自我调节的矫正对预期结果给予奖励,忽略或处罚不预期的结果,不关心領悟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行为理论为了减少适应不良行为及/或减轻目前症状,在个体之间进行行力矫正,认知重建社会建构主义模型合作性的,致力于治疗性会谈,非专家的共建意义和理解非结构塑;就家庭过去常常用来说明“真相”的解释和阐明进行考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问題为中心.奇迹性问题。
例外性问题,使用反省团队和双面镜强调家庭叙述他们的故事并重新建构从而获得新的意义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通过赋予新的意义或建构旧的问题装置来学习和创建新观念。
叙事模型合作性的,帮助家庭重写过去的、自我挫败的故事;多方面造择可行的故事来替代过往旧事非结构型;对来访者的观点不给予优先排序;不相信专家的观点或不相信客观现实的正确观点将限制性问量外化,将问题重新定义为家庭外部的和不受欢迎的,寻求新的选择和独特结果,使用定义明确的仪式,信函和支持性联盟试图获得认知改变,赋予共建故事以新意义叙事理论将问题与个体分离开来;解放努力,重新审视过去,重写将来心理教育模型建立和维持与家庭的支持性的、合作性的伙伴关系;促进家庭学会应对技能评估家庭压力水平及所表达的情绪,调整对每个家庭解决问题的培训;明确问题的范围将有助于获得技能行动;不断发展技术以降低精神障碍者的重新住院率;在卫生保健上与临床医生保持伙伴关系;短程教育項目心理教育家庭治疗;药物家庭治疗利用家庭的力量和弹性来改善他们的沟通方式.学习更有效的应对技能《家庭治疗概论》章节小结心理动力模型Psychodynamic Models家庭治疗中目前的趋势倾向于折衷主义和整合主义,因为治疗师越过各派理论的界限借用各治疗概念和技术。
然而,各传统流派理论构想的差异依然存在,并且对创造一整套的假统治疗超级理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着争议。
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最初是建立在精神分析的模型之上的,核心是驱力理论和个体内部各种相反力量的交互作用。
虽然以这个模型为基础的治疗似乎只涉及到单个病人的人格,但是家庭背景对人格形成的作用也是该理论中的一个要素。
家庭治疗的先驱阿克曼试图把精神分析(内在定向)和系统理论(强调人际关系)整合在一起。
他把家庭功能失调看作是一种家庭成员间角色补充的失败,并且是长期未解决冲突(家庭中个体内部和个体之间)和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替罪羊的产物。
他的治疗目的在于摆脱这样的病理性连锁。
心理动力学今天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客体关系理论上的,与弗洛伊德的内心本能不同,该理论强调婴儿对看护者依恋的基本需要以及那些内化的心理表征客体内的分析。
这种对依恋的基本需要使人们继续在其成人关系中寻找满足。
客体关系治疗方法的两个例子由弗洛默和斯卡夫妇提供。
弗洛默认为难以解决的内心冲突源自于原生家庭,并且以投射到当前的亲密关系(诸如配偶或孩子)的形式持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