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宗教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12
韩国留学生活韩国各大宗教介绍(一)儒教以孔子和孟子的学说为圣条。
它在韩国传播的历史悠久,影响很大,但直到14世纪才成为国学和国教。
现有232所乡校,11950名教职人员和78.6万多名信徒,将其作为道德伦理和生活哲学尊宗的人就更多了。
每年春秋两季,在汉城的成均馆文庙举行纪念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祭典活动。
(二)佛教约在公元372年从中国传入,属大乘教。
现有26个佛教宗派,寺庙9231个,和尙和尼姑2万多名,信徒750多万。
(三)萨满教以灵魂崇拜为主,认为所有的东西,不论有没有生命都有灵魂存在,巫师是沟通普通人与神灵的中间人;人间的不幸是鬼灵作祟所致,要通过巫师求其消灾赐富,信徒很多。
(四)基督教约在公元1597年传入,现在有两派:新教,有教堂23346个,传教士33851个,信徒540万人;天主教,教堂2353个,传教士4797个,信徒159万多人。
(五)伊斯兰教约在1950-1953年之间传入,现在3座清真寺,信徒3万多人。
(六)天道教公元1906年由孙炳熙创立。
该教崇拜天,但否认神的存在;主张“人乃天”,“吾乃天”,强调“事人如天”,提出“辅国安民,布德天下,广济众生,建设地上天国”的口号。
现有教庙249座,传教士3264人,信徒5300多人。
(七)园佛教佛教的教派之一,1916年由朴重杉创建。
该教主张信仰的对象不是佛,而是法身佛的一园相;废除施舍和化缘,信徒应从事正当职业。
现有教庙344座,传教士3921人,信徒近10万人。
(八)大倧教公元1910年,罗哲以檀君建国的神话为基础而创立,只供奉檀君牌位,不举行祭典仪式。
该教认为,桓因是主宰万物的造化神,桓雄是开天教化神,桓俭是治理天地的治化神,这三位神是一体的。
公元前2459年阴历10月3日桓雄降临于松花江流域,以神话感化民众,这是神教的起源,是日定为开天节。
公元前2243年阴历3月15日,桓俭治理天地,因此把是日定为御天节。
现有教庙344座,传教士3921人,信徒9.6万人。
韩国的佛教文化宗教是人类文化史上所独有的极为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
它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几乎一切领域,诸如政治、经济、社会、道德、艺术等等,影响深远。
人类历史已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但宗教在世界各地域、民族中的影响却丝毫没有减弱,甚至在许多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宗教在韩国社会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由中国传入到韩国的佛教,因其理性特征和信仰系统的高度体系化以及特有的精神魅力,在韩民族的信仰世界里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现今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宗教。
佛教作为韩国社会的第一大宗教,其社会地位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现在韩国除曹溪宗、太古宗之外,还有一些新兴教团,有圆佛教、真觉宗、元晓宗、佛入宗、法华宗以及华严宗、净土宗、真言宗、天台宗大觉佛教、龙华宗、弥勒宗、龙华同乘会、总和会、一乘宗等小教团。
韩国的佛寺中以通度寺、海印寺、松广寺最有名,称"三大寺刹"。
韩国这三寺作为佛、法、僧三寺。
以通度寺作"佛宝之寺",因其奉安佛舍利;以海印寺作"法宝之寺",因其安放8万大藏经版;以松广寺作"僧宝之寺",因此寺是曹溪宗祖知讷所创,为其修惮社所在之地。
韩国的佛教还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就以韩国佛教的节日来说吧,主要活动有:成道斋日:成道节是佛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的那一天,即纪念佛祖终成正果的日子。
出家斋日:出家斋日是为了纪念佛祖出家的日子。
佛诞节 :佛教的开山鼻祖释迦牟尼佛祖的生日是初八。
涅槃斋日 :这是纪念释迦牟尼佛祖涅槃之日的活动。
盂兰盆节(百中) :阴历7月15日是夏季安居修行的解除之日― 百中节等等。
在韩国,佛教十分盛行。
1962年的新宪法规定:"一切国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不承认国教、宗教与政治分离。
"据1975年10月文化公报部发表的教徒数字,佛教寺庙和传教所有5926座(包括圆佛教在内),信徒有12713292人(同上),占全体宗教信徒25276153人的50%多。
资料指导韩国留学生宗教自由状况韩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宗教共存的国家,宗教自由是其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通过对韩国留学生的情况进行资料指导,探讨韩国留学生宗教自由的状况。
一、韩国宗教背景韩国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基督教、佛教、天主教和道教等。
其中,基督教是韩国最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涵盖了许多教派,如长老会、浸信会、基督教复兴宗派等。
此外,佛教也有相当一部分信徒,主要集中在国内的寺庙中。
韩国还有较多的天主教徒,尤其是在首尔市和光州市等地。
二、韩国留学生宗教自由的法律保障韩国宗教自由的法律保障主要体现在宪法和相关立法上。
韩国宪法第20条明确规定:“国民享有信仰、思想和良心的自由。
”这一条款保障了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
此外,韩国还通过相关法律规定,在就业、教育、公共场所等方面禁止歧视和限制宗教自由。
三、韩国留学生宗教活动作为留学生,韩国的宗教自由也得到了相应的保障和支持。
韩国的大学和学校通常设有各类宗教组织或学会,为留学生提供宗教活动的场所和机会。
留学生可以参加校内的宗教团体,进行宗教仪式、庆典和学习交流等活动。
同时,留学生还可以在韩国的教堂、寺庙等地参与当地的宗教信仰活动。
四、韩国留学生宗教交流韩国留学生在韩期间,除了参与当地宗教活动外,也积极参与国际学生组织的宗教交流活动。
许多韩国大学设有国际学生交流会或国际学生宗教团体,韩国留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宗教背景的留学生一起举办交流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五、韩国留学生宗教支持机构为了更好地满足留学生的宗教需求,韩国还设立了一些宗教支持机构。
这些机构主要负责指导和帮助留学生解决宗教困扰和问题,例如提供宗教咨询、宗教场所的指导和使用等服务。
六、韩国留学生宗教随从对于有特殊宗教需求的留学生,韩国也提供了宗教随从的支持。
宗教随从是为了满足宗教需求而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留学生可以通过申请获得宗教随从的协助,例如在重要宗教节日时提供场所、提供特定饮食要求等。
中韩传统宗教文化差异研究中韩两国的宗教文化是各自独特的,展现出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韩传统宗教文化的差异,并从宗教信仰、仪式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比较。
中韩传统宗教的信仰差异是非常显著的。
在中国,传统宗教主要是儒教、道教和佛教。
儒教是一种倡导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宗教,注重家庭中的礼仪和道德准则。
道教强调自然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提出了追求长寿和永生的方法。
佛教重视个人内心的改造和超越,强调对众生的慈悲和舍身利他的精神。
相比之下,韩国的主要传统宗教是儒教和佛教。
儒教在韩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和文化影响力,重视家族的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
而佛教在韩国也有广泛的信仰群体,它强调修习和平、慈悲和禅定。
在韩国,儒教和佛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修养”、“博爱”和“尊重”等核心价值观。
中韩传统宗教的仪式差异也是明显的。
中国传统宗教的仪式通常包括祈福、祭祀和庄严的宗教节日。
在祖先祭祀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仪式,在一些重大节日和家族活动中进行。
祭祀仪式表达了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在韩国,佛教的仪式更加突出。
韩国有许多美丽的佛教寺庙,每年都会有大规模的佛教活动和庆典。
庙会和打坐是佛教仪式中的重要内容。
韩国的佛教寺院也以其宏伟的建筑和悠雅的氛围而闻名。
中韩传统宗教的价值观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儒家思想对传统宗教的影响较大,社会价值观注重家庭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强调顺应自然和尊重他人。
佛教的价值观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和慈悲。
而在韩国,儒教和佛教的价值观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韩国独特的文化精神。
韩国传统价值观着重于尊重长辈、家庭责任、友谊和拥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
韩国名寺和宗派1、通度寺名字的意思是通达佛法,建于新罗善德女王十五年(西元646年)。
公元638年,韩国僧人慈藏律师赴唐留学,在五台山修行,感得文殊菩萨授佛陀顶骨舍利,归国(643年)后,慈藏律师在通度寺特筑金刚戒坛,安奉佛舍利。
通度寺亦因此而得“佛宝宗刹”。
大雄殿没有供奉佛像,但其后的金刚台阶上却供奉着封存的释伽牟尼的真身舍利。
通度寺是珍藏着三宝之首的佛宝,可以称为真正的佛之宗刹,国之大刹。
尤其是,通度寺在金刚戒坛里安置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和袈裟,因此在大雄殿内没有佛像的寺刹而有名。
2、海印寺:位于韩国庆尚南道陕川君伽耶山亦名为牛头山,在新罗时期高僧义湘大师的弟子顺应和理贞二位法师,为弘扬华严宗于802年创建的道场。
是华严宗十大道场之一,现为曹溪宗五大丛林、三大寺、三十一座禅教大本山之一。
寺内保存有高丽大藏经版,即所谓的“八万大藏经”,为最古老的三藏收藏库。
3、松广寺僻处漕溪山密林中,是韩国三大寺庙中气氛最为宁静的寺庙。
因培养了三国时代16位国师而享有盛名,直至今日包括外国人在内的修道僧仍然很多。
寺院扩建于12世纪初,寺中有名的是位于漕溪山西部的三宝寺刹,指的是佛教中十分珍贵的三种宝物,即佛宝、法宝、僧宝。
松广寺相当于僧宝寺,所谓僧宝指的就是研读菩萨的教诲并进行修行的弟子。
松广寺之所以能成为僧宝寺,是因为这里高僧辈出。
寺内有三大名物,即胡枝子皮、双香树(檀香树)、能见相思。
韩国佛教大韩佛教曹溪宗:韩国佛教属于宗派佛教,曹溪宗是韩国传统佛教中规模最大的宗团。
韩国佛教宗派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在正式加入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的25个宗团中,从寺院、僧人、信徒数量上看,曹溪宗都远远领先于其它宗派,曹溪宗是继承韩国佛教正统性的最大宗团,隶属于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
曹溪宗拥有寺院2200多所、共拥有12000多名法师,信徒一千多万,办有大学2所、中学18所、医院3家,并有自己的电视台、报纸、杂志、出版社等新闻机构。
韩国古代宗教文化研究韩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古代的宗教文化更是独具魅力。
韩国自古以来信仰多神教,这种宗教信仰在韩国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韩国人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通过探讨韩国古代宗教文化的历史、信仰、仪式、祭祀习俗等方面来了解韩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韩国古代宗教文化的历史韩国的宗教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当时古代韩国已经形成了多神教的信仰体系。
这种信仰体系在韩国历史上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公元7世纪初,佛教开始在韩国流行开来,逐渐取代了多神教的地位。
在多神教的信仰体系中,韩国古代人民崇拜的神祇很多,主要包括地神、山神、水神、火神等,还有一些兽神、尸神等神祇。
这些神祇被认为是掌管着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力量,所以人们要不断地向他们祈求保佑和庇护,以保证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能够顺利进行。
二、韩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信仰在韩国古代,人们信仰多神教,并且对神祇的崇拜非常虔诚。
他们相信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神明,这些神明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而且人们可以通过祭祀和祷告来感动神明,获得神灵的庇佑和帮助。
韩国古代的宗教信仰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祖先信仰。
人们认为死去的祖先魂在死后仍然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保佑后代子孙,帮助他们顺利发展事业和生活。
因此,韩国古代人们常常要进行祖先祭祀,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谢。
三、韩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仪式韩国古代的宗教仪式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祭祀、祷告、抽签、占卜等等。
其中,祭祀仪式是最重要的一种仪式,它专门用来向神明和祖先致敬,并祈求他们的庇佑和保护。
韩国古代的祭祀仪式有两种,一种是大规模的国家级祭祀,另一种则是个人家庭级的祭祀。
国家级祭祀仪式通常由王室或高僧主持,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准备和筹备,包括搭建祭坛、献祭等。
而个人家庭级的祭祀仪式则更加简单,一般只需要在家中祭拜自己的祖先就可以了。
四、韩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祭祀习俗韩国古代的祭祀习俗非常丰富多彩,每种祭祀仪式都有其特殊的形式和内容。
中韩传统宗教文化差异研究中韩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其中宗教文化一直是两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韩两国的宗教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差异和共通之处,这些差异和共通之处体现了中韩两国在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宗教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本文将从中韩传统宗教的发展历史、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宗教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比较,以探讨中韩传统宗教文化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一、中韩传统宗教的发展历史中国自古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佛教、道教和儒教是中国的三大传统宗教。
佛教是源自印度的一种宗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深受汉族和藏族等民族的信仰。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泰山神教演变而成,后与中国古代阴阳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结合形成现在的道教体系。
儒教则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韩国的传统宗教主要有三教,即儒教、佛教和巫教。
儒教作为韩国的国教,影响深远,儒家思想贯穿了韩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佛教在韩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于公元4世纪传入朝鲜半岛,成为韩国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
巫教则是朝鲜半岛的本土宗教,是一种原始的自然崇拜形式,主要是指在巫师的主持下举行的祭祀等仪式。
在宗教信仰方面,中韩传统宗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儒教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强调孝道、忠义、仁爱等观念,倡导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教则强调解脱生死轮回、修禅悟道,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道教主张顺应自然、修炼生命之道,追求长生不死、通神飞升的境界。
中国传统宗教信仰更注重对人际关系、道德准则和修身养性的追求。
而韩国的传统宗教信仰则更注重对自然界、祖先和幽灵的崇拜。
巫教强调与自然和祖先的和谐相处,认为自然界的神灵和幽灵能够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平安。
儒教也非常重视祖先崇拜,每年的重阳节和秋夏二祭,韩国人都会进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纪念。
因此韩国传统宗教信仰更注重对自然界、祖先和幽灵的尊崇。
中韩传统宗教文化差异研究中韩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宗教文化,其中宗教文化是两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韩传统宗教文化差异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两国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
本文将对中韩传统宗教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探讨其对两国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我们来看一下中韩传统宗教文化的基本情况。
在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主要包括儒教、道教、佛教等。
儒教强调人伦道德,提倡仁孝忠信等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道教则注重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死,重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则以解脱苦难为宗旨,主张舍弃世俗欲望,追求内心的净化与解脱。
这三大宗教在中国历史上相互交融,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
而在韩国,传统宗教文化主要包括儒教和佛教。
儒教对韩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忠诚、礼仪等价值观念贯穿于韩国的社会生活之中。
而佛教则在韩国具有庞大的信众群体,佛教寺庙遍布全国,对韩国人的信仰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比中韩两国的传统宗教文化,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差异和联系。
从宗教的种类来看,中韩两国的传统宗教文化存在差异。
中国的传统宗教文化包括了儒教、道教、佛教等多种宗教体系,而韩国则主要以儒教和佛教为主。
这反映了两国在宗教信仰方面的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也体现了它们在宗教信仰上的差异。
从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来看,中韩两国的传统宗教文化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宗教文化主要强调人伦道德、修身养性,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修养追求,而韩国的宗教文化则更注重礼仪、忠诚、孝道等社会伦理道德,体现了其宗教文化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除了差异,中韩两国的传统宗教文化也有着一些共同之处。
中韩两国的传统宗教文化都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儒家思想在两国都具有重要地位,强调人伦道德、忠孝礼仪等传统价值观念。
中韩两国的传统宗教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
韩国人主要信仰什么宗教?韩国人主要信仰什么宗教?韩国虽然没有国教,但宗教自由却可以通过《宪法》来得到保障。
2005年政府舆论调查显示,韩国人中约46.5%回答无宗教,29.3%回答说是基督教(新教18.3%,天主教10.9%),22.8%回答为佛教。
虽然只有0.2%回答信儒教,但儒教的社会规范对整个韩国社会都有深刻影响。
佛教和基督教的信奉者们也不会因自身的信仰而排斥儒教的习惯。
与儒教相似,佛教也对整个韩国文化带来强有力的影响,这是因为几个世纪以来,佛教一直存在于韩半岛,高丽时代自918年至1392年间还将佛教指定为国教。
但在以前君主制度下并不如此。
372年佛教第一次传入韩国,至5世纪中期已传播至整个韩半岛。
佛教于统一新罗时期(668~935)成为国教,在社会、文化和艺术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庆州的佛国寺和石窟庵是建于当时的代表性佛教艺术作品,也是杰出的文物。
高丽时期(918~1392)国家也对佛教和寺院提供援助。
《八万大藏经》(Tripitaka Koreana)等佛教经典采取木刻印刷的庞大事业形成,它建立在保卫国家不受外敌侵略这一信念基础上。
.但是,朝鲜时期(1392~1910)佛教遭受冷遇,儒教获得支持。
儒教不仅被选为国教,而且其教条成为国家统治和道德秩序的原则。
尤其是12世纪著名新儒教主义者,中国的儒学家朱子的教诲在朝鲜社会被广泛传播。
全国各地兴建起儒教学堂和书院,实施科举这一儒教式公务员考试制度,按照新儒教主义一般社会规范形成新秩序。
基督教传入的背景可以说是在朝鲜后期由法国传教士通过中国将天主教传入韩国。
虽然19世纪遭受到排斥,但基督教仍得到继续传播。
20世纪来临之前,当时的朝鲜与西方签订条约,由西方传教士传播新教。
长老教和监理教是韩国今天基督教的两大派别,但也有福音教会、圣公会、救世军、耶和华证人等其它教派,还存在着少数传统天主教集团。
除无神论者、基督徒、佛教信徒以外,还有极少数人信仰道教、天道教、伊斯兰教等新兴或原有宗教。
中韩传统宗教文化差异研究中韩两国是亚洲的邻居,有许多相似的文化,但它们的宗教文化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韩两国的宗教文化有许多的区别,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基础历史背景、信仰体系、道德规范、仪式典礼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基础历史背景在宗教方面,中国是多元宗教的国家,有儒家、道家、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萨满教等多个宗教体系。
中国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儒教代表了中国文化中最主流、最精英的部分,它强调忠、孝、尊敬长辈、关爱社会等一系列传统的价值观。
中国的佛教也是较为流行的宗教之一,对于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有很大的帮助。
而韩国宗教文化则相对于中国来说较为单一,绝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和佛教。
在韩国,佛教和基督教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并已融入韩国文化之中。
基督教则是19世纪被传入韩国的外来宗教,如今在韩国基督教也占有相当的地位。
信仰体系在信仰体系方面,中国的儒家强调礼仪、仁爱、正义、忠诚、勇气、博爱等超越时间的基本美德,并将其设定为个人全部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了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长期的中国文化传承。
佛教强调超越世俗生活,追求心灵上的净化和救赎,透过禅修、念佛、拈花等神秘的方式来追求人性上的真正境界。
在韩国,基督教强调敬畏神、信仰、服从和奉献精神。
耶稣基督的生命、死亡和复活被视为最重要的信仰因素,教徒通常以祷告、诵读圣经和去教堂策略为主。
佛教也是主要宗教之一,它强调个人修行,通过了解佛法来追求悟道,以此达到解脱人间束缚、寻求生命意义的目的。
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方面,中国儒教规定了许多基本的准则和道德标准,强调“仁爱”和“礼仪”,并且强调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佛教则强调慈悲、无息之心,以求达到人之常情、长久和谐之间的和谐。
同时,儒家和佛教都强调了道德修养和行事的方法,以发扬正义而惩罚不法之行为、保护公共利益。
另一方面,韩国的基督教强调个人的道德行为,以道德的标准来审视行为的正当性。
韩国的祭祀组织系韩国的祭祀组织是一种传统的宗教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祭祀组织在韩国被称为“祭祀团”或“祭祀会”,主要是指以家族、村庄、神社为单位,为祈求神灵庇佑、祖先安息而举行的一系列宗教仪式。
在韩国,祭祀组织遍布全国各地,成为了韩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韩国祭祀组织的起源和发展韩国的祭祀组织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当时,韩国的先民们开始崇拜自然神,认为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动物等都有神灵附体,于是产生了祭祀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活动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以家族、村庄、神社为单位的祭祀组织。
韩国祭祀组织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革。
在朝鲜王朝时期,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提倡儒教思想,祭祀活动逐渐与儒教伦理相结合。
此时,祭祀组织主要由皇室、贵族和寺庙主持,民间祭祀活动受到限制。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祭祀组织在韩国社会中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韩国人民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二、韩国祭祀组织的主要类型1. 家族祭祀组织家族祭祀组织是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的祭祀活动,旨在缅怀祖先、祈求家族成员平安幸福。
家族祭祀活动通常在家族祖先的墓地或家族神社举行,包括祭拜祖先、献祭、诵经、跳舞等环节。
家族祭祀组织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如祭祀日期、祭祀仪式等,由家族长辈或指定的族人负责组织协调。
2. 村庄祭祀组织村庄祭祀组织是以村庄为单位进行的祭祀活动,旨在祈求村庄安宁、五谷丰登。
村庄祭祀活动通常在村庄内的神社举行,包括祭拜神灵、献祭、诵经、跳舞等环节。
村庄祭祀组织由村民自行组织,设有专门的祭祀委员会,负责祭祀活动的筹备和执行。
3. 神社祭祀组织神社祭祀组织是以神社为单位进行的祭祀活动,旨在祈求神灵庇佑、国家繁荣。
神社祭祀活动通常在神社内举行,包括祭拜神灵、献祭、诵经、跳舞等环节。
神社祭祀组织由神社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祭祀活动具有一定的仪式感和规范化。
三、韩国祭祀组织的文化内涵1. 民族精神的传承韩国祭祀组织是韩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祭祀活动,韩国人民传承着尊老敬老、敬畏自然、爱国守法等传统美德。
韩国旅游期间如何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韩国是一个宗教多元的国家,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儒教等宗教都有众多的信徒和深远的影响。
在韩国旅游期间,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体现了我们作为游客的素养,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以下是一些在韩国旅游期间尊重当地宗教信仰的建议和要点。
首先,了解韩国主要宗教的基本知识是尊重的基础。
佛教在韩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古老的寺庙和佛教建筑遍布全国各地。
基督教和天主教在韩国也拥有大量的信徒,教堂在城市和乡村都较为常见。
儒教的思想则在韩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家庭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参观宗教场所时,要注意着装得体。
对于佛教寺庙,尽量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花哨的服装,以简约、庄重为宜。
进入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堂时,也应保持整洁、端庄的形象。
这不仅是对宗教场所的尊重,也是对信徒们信仰的尊重。
遵守宗教场所的规定和礼仪至关重要。
在进入寺庙或教堂时,可能需要脱鞋或者保持安静。
有些场所可能禁止拍照,或者只允许在特定区域拍照,一定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
在宗教仪式进行期间,不要随意走动、大声喧哗或做出干扰仪式的行为。
尊重宗教信仰的象征和物品。
在佛教寺庙中,佛像、佛塔、经文等都是神圣的象征,不可随意触摸或破坏。
在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堂里,十字架、圣像等物品也应受到同样的尊重。
避免在宗教场所发表不当言论。
无论是对宗教教义的负面评价,还是对宗教仪式的嘲笑,都可能引起当地信徒的不满和反感。
如果对宗教的某些方面存在疑问或不理解,应当以谦逊和尊重的态度向当地的宗教人士或导游请教。
在与当地信徒交流时,要保持尊重和理解。
不要试图强行改变他们的信仰,也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们。
尊重每个人的信仰选择,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倾听他们的观点和经历。
注意饮食方面的禁忌。
在某些宗教的特定时期或活动中,可能会有饮食上的限制和规定。
例如,在佛教的斋月期间,可能会有素食的要求。
了解并尊重这些饮食方面的差异,避免因为饮食问题而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中韩传统宗教文化差异研究中韩两国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其中也涉及到了宗教文化。
中韩传统宗教文化之间有哪些差异?这是我们本文即将探讨的话题。
首先,中韩两国最大的宗教差异就是信仰对象不同。
中国的传统宗教是儒教、道教和佛教三合一,即儒道佛三教并存。
而韩国则是以佛教、儒教、基督教为主要信仰对象。
在中国,儒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道教强调修身养性,消除烦恼,佛教则强调解脱生死,追求涅槃。
而在韩国的宗教信仰中,佛教和儒教被视为一种体系,重视伦理和修身养性,而基督教则强调信仰和敬虔精神。
其次,中韩两国宗教文化的仪式形式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传统宗教文化中,儒道佛三教的仪式形式各不相同。
儒教主要是祭祀先贤,道教则有许多道场,佛教则是进行念经诵佛、诵咒打坐等修行仪式。
而在韩国宗教信仰中,基督教的仪式形式非常规范,礼拜仪式是重要的信仰仪式。
佛教和儒教的仪式形式比较相似,都是诵经礼拜、禅坐冥想等。
再次,中韩两国宗教文化中的神灵观念也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儒教和道教并不强调信仰神明,而是强调人的自身修为和精神追求。
佛教则是追求涅槃,信仰的是佛祖和佛陀菩萨等佛教圣人。
而在韩国宗教信仰中,佛教和儒教都存在信仰神灵的观念,佛教认为所有众生都有佛性,儒教则信仰天地神明和先贤祖宗。
最后,中韩两国宗教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传统宗教文化中,儒教强调的是君臣、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道德观念强调"治国平天下为公"、"大义必须小愿"等。
而在韩国宗教信仰中,佛教和儒教都对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有许多规范和要求,同时强调心灵与身体的健康。
综上所述,中韩传统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在信仰对象、仪式形式、神灵观念和道德观念等方面。
学习理解两国传统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利于促进两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
中韩传统宗教文化差异研究
中韩两个国家在传统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涉及到宗教信仰、仪式和价值观等方面。
通过对中韩传统宗教文化差异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比较中韩两国的文化特点,并有助于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中韩两国在宗教信仰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的传统宗教主要是儒教、道教和佛教。
这三种宗教体系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韩国,佛教也是主要的宗教之一,但基督教信仰占据了主导地位。
据统计,韩国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在韩国社会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中韩的宗教仪式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中国,传统宗教仪式通常包括祭祀、庙会、道教法会等活动。
祭祀是中国传统宗教仪式的核心内容,人们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祝福。
庙会则是人们在传统节日或特定时刻举行的大型集会,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而在韩国,佛教寺庙是重要的宗教场所,每年都会有许多信徒前往寺庙朝拜。
韩国还有一种独特的宗教仪式叫做“神社”,是一种祈祷仪式,信徒们可以在神社中祈求好运和保佑。
中韩两国在宗教价值观方面也有一定的不同。
中国传统宗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大同”思想,提倡个体与社会的融合。
儒教的核心价值观是“仁爱”和“礼仪”,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传统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韩国基督教注重个体的信仰和拯救,强调人与上帝之间的个人关系,对于个人的救赎和精神寄托起到了重要作用。
韩国概况宗教佛教佛教历史悠久,对韩国文化影响重大。
四世纪时由传教僧侣从印度和中国传入韩国的佛教(称为大乘教),到统一新罗时代已经作为国教了。
这时包括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石窟庵在内产生了佛教艺术和寺庙建筑的巨大繁荣。
继之而起的高丽王朝时代,在遗族阶层的大力支持下,佛教文化仍很旺盛。
儒教作为治理国家指导规范的朝鲜王朝和日本殖民统治的压制下,作出各种复兴佛教的努力。
至今,韩国国内还保存有众多建筑物、雕塑、绘画、工艺品等种类多,价值高的佛教遗产。
基督教1882年同美国建交后,基督教传入韩国。
由于基督教与朝鲜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相互矛盾,早期信徒们曾遭受到迫害。
但基督教徒积极参加反殖民运动,而且教会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因此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传教士带来了各个领域的现代知识,填补了孤立的韩国为实现渴望已久的现代化和维持独立所极需填补的空白。
这些传教士安排了韩国的具有潜力的青年领导出国进修,并对他们抵抗日本的爱国运动给予协助。
自韩战以来,基督教新教教会迅速发展,1992年韩国已有92个小教区。
1985年教会庆祝基督教传入韩国100周年。
现在韩国教会还在海外进行传教活动,韩国国内约25%的国人信仰基督教。
天主教天主教的传道活动于17世纪波及韩国,当时天主教的书籍除了宗教教义之外,还包含许多西方的科学知识,如更精确的历法制度等等,引起了韩国实学派学者的重视。
但是,传教士进入韩国后,直到大院君失势这段时间里,天主教教徒受到严重迫害。
韩战结束后,天主教救济机构及传教士的数量增加了。
韩国天主教教会迅速发展,于1962年建立了等级制度。
1984年,韩国天主教庆祝其建立200年之际,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访问了汉城,正式宣布殉教的93名韩国人及10名法国传教士为圣徒。
这是在梵蒂冈以外地区首次举行的仪式,它使韩国成为天主教圣徒人数居世界第四位的国家。
韩国信仰什么宗教1、佛教佛教于2世纪(AD372)高句丽小兽林王时传入韩国,并相继对百济,新罗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被联合国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佛国寺和石窟庵就是新罗佛教的艺术品。
佛教历史悠久,对韩国文化影响重大。
至今,韩国国内还保存有众多建筑物,雕塑,绘画,工艺品等种类多,价值高的佛教遗产。
2、基督教及天主教1882年同美国建交后,基督教传入韩国。
由于基督教与朝鲜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相互矛盾,早期信徒们曾遭受到迫害。
但基督教徒积极参加反殖民运动,而且教会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因此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现在韩国教会还在海外进行传教活动,韩国国内约25%的韩国人信仰基督教。
天主教最初是被作为西方学问,由朝鲜的明朝使臣介绍而传人韩国的,.1784年他在北京受第一次洗礼,回到韩国之后,建立了天主教教堂。
当时虽受到残酷的迫害,仍有许多人信仰天主教。
现在天主教拥有200多万名信徒。
3、儒教儒教强调“仁”的根本重要性,曾是古代韩国社会的共有思想。
儒教与韩国人的价值观念相结合,对韩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教是韩国的伦理体系,也是韩国人的生活方式,及国家法律不可缺少的因素。
曾是朝鲜时代主要思想的儒教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实践意义的实学。
儒教在韩国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这一点可以从众多的仪礼中得到证实。
包括流传至今的意识(宗庙祭礼:在宗庙的王族祭礼;释尊大祭:在成均馆为孔子和其理论及中国和韩国的圣贤而进行的祭礼)。
4、巫俗信仰韩国人的生活中浸透着多种巫俗习惯。
巫俗信仰自古就蕴藏于民间信仰间,与原始社会信奉上天的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
韩国巫俗信仰的突出特点是用人与魂的沟通来解决人间的问题。
这可以从现在举行的各种仪式中看出来。
扩展资料:韩国本土的萨满教:在古代,那里的人经常会借助萨满仪式,来向神灵传达自己的愿望。
这些萨满仪式主要分成两种:一种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跳大神”。
另一支,则是更为日常化的“行大礼”。
一般来讲,跳大神只有专职的巫师才有资格进行,因此只有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古代朝鲜人才会祭出“跳大神”。
朝鲜半岛的宗教信仰状况如何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进程,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
宗教在朝鲜半岛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文化和个人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朝鲜半岛,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儒教以及本土的萨满教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佛教传入朝鲜半岛的历史较为悠久。
在古代,佛教曾在朝鲜半岛广泛传播,并对当地的文化、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教义强调通过修行和觉悟来摆脱痛苦和轮回,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许多佛教寺庙和遗迹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成为了朝鲜半岛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基督教和天主教在近代逐渐传入朝鲜半岛。
它们在传播过程中,与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相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宗教形态。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义强调爱、慈悲和救赎,吸引了不少信徒。
这些宗教在朝鲜半岛积极开展教育、医疗和慈善事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儒教在朝鲜半岛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儒教强调伦理道德、社会秩序和家庭价值观。
在传统的朝鲜社会中,儒教的思想渗透到了政治、教育和家庭等各个方面,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萨满教是朝鲜半岛本土的原始宗教信仰。
它崇拜自然神灵和祖先,认为万物皆有灵。
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萨满教的传统仪式和信仰仍然得以保留,成为了当地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在朝鲜,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这一权利以允许建设宗教设施、举行宗教仪式等来保障。
”朝鲜劳动党和政府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其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服务。
在韩国,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化和活跃的特点。
各种宗教组织和团体积极开展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信徒。
同时,宗教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中,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然而,宗教信仰在朝鲜半岛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历史上,不同宗教之间曾经存在过竞争和冲突。
同时,宗教也受到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影响,其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目录一、韩国宗教 (2)(一)韩国宗教的发展 (2)(二)韩国的宗教类型 (2)1、主要宗教 (2)2、其他宗教 (3)(三)韩国的宗教的特点 (4)(四)宗教对韩国社会的影响 (5)(五)趣味链接 (6)二、韩国文化介绍 (7)(一)国家简介 (8)(二)节日文化 (8)(三)韩国饮食 (9)(四)韩服 (9)(五)传统乐器 (10)(六)传统舞蹈 (10)(七)社交礼仪 (11)三、参考文献 (12)一、韩国宗教:(一)韩国宗教的发展:在古代神话中的上古时代原始信仰,上天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神,凌驾于世界万物之上。
在韩民族的建国神话“檀君神话”中出现的桓因和桓雄便是神,意指上天或上帝。
后来,兴起了巫术性的祈福信仰。
韩国地处东亚,西与中国一衣带水,东与日本隔海相望,自古以来深受东亚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熏陶,是东亚儒家文化圈的重要成员。
三国时代以后,佛教、儒教等传来韩半岛,发展成为以祈福思想为主的求道式信仰。
经过三国时代、统一新罗时代和高丽时代,也就是到了14世纪末,佛教发展成为大众宗教,儒教发展成为政治思想。
而到了朝鲜时代,开始提倡儒教思想,遏制佛教信仰。
朝鲜末期,随着西方文化在东亚诸国的传播和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基督教在韩国取得了巨大发展。
尤其在近半个世纪,韩国基督教更是异常迅速,不仅教徒数量超过了韩国传统第一大宗教佛教,而且也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海外传教计划,其海外传教士数量已经仅次于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二。
基督教流入的同时出现了天道教和甑山教等传统信仰,开始发展成为以民众为中心的宗教信仰。
到了现代,基督教和佛教成为主要宗教,大宗教和檀君教等传统宗教成为小数宗教,巫俗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基础。
(二)韩国的宗教类型:1、主要宗教佛教:(1)佛教约在4世纪经由中国传来韩半岛。
不同于追求个人解脱的南方佛教,韩国信仰的是追求普渡众生的大乘佛教。
(2)虽然佛教是结合了传统文化、传统民间信仰的外来宗教,但融合于民族文化而获得发展。
(3)三国时代后期,新罗和统一新罗是信仰佛教的国家,高丽时代仍然信仰佛教。
(4)14世纪末朝鲜建国后,性理学也就是儒教成为国家主要思想,佛教受到限制,但佛教已成为传统信仰,深入民间的生活之中。
(5)到了今天,佛教成为占全体宗教人口40%以上的韩国最大的宗教。
扩充:不过对于韩国佛教来说,基督教的强大并不只是一件坏事。
事实上,正是因为在基督教强有力的竞争压力之下,才使得韩国的佛教不断创新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影响韩国价值观的重要宗教。
不仅如此,韩国佛教的生存和发展还要面对一系列新兴宗教的挑战。
竞争和挑战推动着古老佛教在韩国不断变革,走近民众,关注社会,提升优势和影响力,同时也使韩国具有了多宗教相互协调、多种信仰复合并存的特性。
基督教:(1)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在东亚诸国的传播和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基督教在韩国取得了巨大发展。
(2)在近半个世纪,韩国基督教更是异常迅速,不仅教徒数量超过了韩国传统第一大宗教佛教,而且也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海外传教计划,其海外传教士数量已经仅次于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二。
扩充:韩国赵镛基牧师创建并发展起来的汝艾岛纯福音教会也是享誉世界的全球第一大教会,深受世界各国教会关注,其传教方法也被各国教会所效仿。
根据 2005 年的人口普查,现在约有 30%的韩国人为基督徒,韩国基督教的壮大,至少部分是跟基督教新教中的五旬节派的飞速发展有关。
过去40年间,韩国基督教信徒数量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那些不信教者归信而来。
在东亚,韩国现在拥有的基督徒比例是最大的,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基督徒比例比韩国少10%,日本和朝鲜少5%。
而随着韩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基督教迅速发展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韩国人的信仰。
韩国教会自认为承担着在第三世界国家传教的使命,也对自己在东亚地区的迅速崛起充满着自信。
2、其他宗教改新教:(1)1884年由美国传教士传入韩国,成为韩国改新教(或称新教、更新教)的起点。
主要是由美国各教派传教士传入韩国,在开化初期对医疗、教育、妇女、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等方面广泛进行传教活动。
(2)在1910年至1945年日帝强占时期,改新教在发扬和倡导民族思想、独立思想方面作出了贡献,开始逐渐步入群众之中。
(3)在日帝强占韩国后期,出现了抵抗日帝迫害的教会遭封锁,与日帝合作的教会获生存的现象。
(4)后来韩战爆发,经过了混乱和困难时期,改新教愈加兴盛。
以宗教人口来说,继佛教之后,改新教是韩国第二大宗教。
天主教:(1)天主教于18世纪传入韩国,比改新教早100年左右。
是当时在争权夺利中处不利地位的“南人派系”从西方引进学问,开始研究“西学”,这是天主教传入韩国的开端。
(2)韩国的天主教是为了主动进行研究,并邀请传教士入境,可以说是主动引进了天主教,这种情况在世界上并不多见。
但天主教在传入韩国初期遭到了迫害,殉教者很多。
当时朝鲜坚持锁国政策,把天主教徒看成了国家政策的挑战者。
(3)目前,天主教徒占全体宗教人口的20%左右,是韩国第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1)日帝强占韩国时期,强制被迁移到中国东北地区的韩国人和当地的穆斯林信徒进行接触,韩国开始有了伊斯兰教信徒。
(2)伊斯兰教正式传入韩国是在6•25韩战时期,当时土耳其军以联军一份子参战,伊斯兰教传入了韩国。
1955年,韩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选出了最初的阿訇(教长)。
(3)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首尔汉南洞建立了清真寺。
后来,先后在釜山、大邱、全州、京畿道广州、安养、安山等城市建立了圣院。
(4)截至2007年年底,伊斯兰教信徒约14万人。
传统宗教和巫俗(1)与其说儒教是宗教,倒不如说它是一种学问或伦理哲学。
所有的韩国人几乎都信奉儒家思想。
(2)天道教和大宗教等是“国祖”崇拜思想,也就是将檀君奉为神的民族宗教。
圆佛教、甑山教等是起源于韩国的独创民众宗教。
(3)巫俗也是根深蒂固的民间信仰。
每当有重要的决定、考试或创业,或得了不治之症,在祈福消灾、趋吉避凶之时,都会去找算命先生或巫婆。
这种原始信仰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均可见到。
(三)韩国的宗教的特点:1、在韩国,宗教类别繁多, 教堂林立, 信徒多。
韩国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宗教大国”之称誉, 因为韩国是个传统宗教与新兴宗教、外来宗教与民族宗教、一神教与多神教等同时并存的多宗教国家。
2、韩国宗教的现状特点还表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多种宗教能够和平共存。
我们知道, 宗教是以绝对的信念体系作为前提的, 因此, 不同宗教之间、宗教内部和政教之间极易出现错综复杂的关系, 从而引发各种矛盾和斗争, 甚至长期的战争。
而在韩国,“任何形式的宗教都是具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团体”,“哪一种宗教也不能主导韩国文化”,谁也不居于主宰地位, 谁都无法左右所有人的价值观。
历史地看, 宗教之间、宗教与非宗教间、政教之间长期保持了包容、宽容、和平共存的关系。
3、儒家思想对韩国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
由于韩国历史上的儒教一度成为国教,有知识的上层贵族一般都信奉儒教的礼仪规则,只有那些没有文化的普通老百姓才信奉民间神教或者从国外传来的宗教,如佛教、道教和西方基督教等。
尽管这些外来宗教都极力扩大自己在韩国社会中的影响,但是由于儒教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因而,其他宗教大部分只是一种形式,这也是韩国宗教最独特的地方。
4、韩国的民间传统并没有形成正式的制度化的宗教。
在当今韩国虽然仍有些许的中国庙宇存在但并没有宗教意义上的道教,而只是保留为模糊的民间习俗,这与中国的道教和日本的神道教是截然不同。
道教在韩国只是人们信服的一些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意义的道家思想(与道教相去甚远)对新儒学家思想影响深远。
5、韩国的宗教文化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韩国的宗教既充分接受了外来的宗教文化的影响,又明显保存了自己的民族特色,韩国的宗教文化也在不断的适应着现今时代的步伐,既保持传统的基础,又不失其灵活性。
在推动韩国现代文化的历程中,宗教活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宗教对韩国社会的影响:据说,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国家安定程度相对较高,国民友好程度也相对较高。
宗教自由受韩国宪法保证,因此世界上的许多主要宗教在大韩民国都很活跃。
这些宗教在国家早期文化的发展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并对人民的思想及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佛教历史悠久,对韩国文化影响重大。
至今,韩国国内还保存有众多建筑物,雕塑,绘画,工艺品等种类多, 价值高的佛教遗产。
被联合国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佛国寺和石窟庵就是新罗佛教的艺术品。
儒教强调“仁”的根本重要性,曾是古代韩国社会的共有思想。
儒教与韩国人的价值观念相结合,对韩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教是韩国的伦理体系, 也是韩国人的生活方式, 及国家法律不可缺少的因素。
曾是朝鲜时代主要思想的儒教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实践意义的实学。
儒教在韩国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 这一点可以从众多的仪礼中得到证实。
包括流传至今的意识(宗庙祭礼:在宗庙的王族祭礼; 释尊大祭:在成均馆为孔子和其理论及中国和韩国的圣贤而进行的祭礼)。
历史上,韩国人受到过萨满教、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影响。
在近代,基督教大举进入韩国,从而带来了一个可能改变韩国人精神景观的重要因素。
韩国的工业化用了20年,而西方的工业化却经历了两个世纪。
高速度的工业化引起了不少焦虑和疏离感,同时也破坏了韩国人平静的心境,从而促使他们在宗教活动中寻找安慰。
因此,宗教人口明显壮大,宗教机构日益成为有影响的社会组织。
(五)趣味链接:韩国宗教建筑明洞天主教堂——“汉城大教区主教明洞天主教堂”,是韩国最早的本地教堂,也是韩国天主教会的象征。
在这里形成的信仰团体始于1784年的明礼坊宗教集会。
之后1894年,Coste神父开始着手于圣堂的设计。
明洞天主教堂于1898年5月29日,与祝圣典礼一起,被奉献给韩国天主教的主保圣人‘无染原罪圣母’。
自从1900年开始,己亥丙申迫害代殉教者的身体就被保存,直到现在一直供奉在地下教堂里面。
1942年,最早的韩国籍本堂教父被委任,最早的韩国籍主教卢基南德就职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1945年适逢光复节,大圣堂明由“钟岘大圣堂”改“明洞大教堂”。
明洞大教堂,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近代史的动荡年代,一直担负着促进韩国社会的人权伸张和民主化圣地的角色。
现在,作为走向世界的祈祷和传教的基督徒团体,正在为创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明洞大教堂作为最早的砖砌圣堂,因单纯的哥特式建筑构造而被列为国家258号文物,其建筑样式,在韩国教会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圣堂的平面式拉丁十字架三梁式形状,圣堂高23米,钟塔高45米,显示出追求简洁的哥特式风格。
大堂内部:与力求简洁的哥特式外部相比,圣堂内部以拱形走廊、彩色玻璃等为主,展示着空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