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材料-中国运筹学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材料-中国运筹学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材料-中国运筹学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材料-中国运筹学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

被推荐人附件材料

(本附件材料的内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如确需提供涉密材料,涉密部分请另纸按保密规定报送。)

本学会已收到这份附件材料提供者对材料真实性的确认函

全国学会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印制

三、主要学术经历(10项以内)

四、重要学术任(兼)职(6项以内)

五、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3000字以内)

填写2-3项反映被推荐人系统的、创造性的学术成就和体现重大贡献和学术水平的主要工作。说明在学科领域所起的作用、在学术界的影响和评价,以及(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系统引用10篇代表性论著和附件5、附件6等材料)。

六、10篇(册)以内代表性论文、著作(包括教材)、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全文作为附件3)

希望10篇(册)中含国内刊物发表的文章,每篇(册)应说明被推荐人的主要贡献,包括:提出的学术思想、创造性、研究工作的参与程度、学术刊物中的主要引用及评价情况等(200字以内)。证明材料和评价说明放入附件5中,此处可引用附件5。

按以下顺序填写:

论文:作者(按原排序),题目,期刊名称,卷(期)(年),起止页码;

著作:作者(按原排序),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出版地;

研究技术报告(未公开发表的重要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完成年份;

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报告年份,会议名称、地点。

七、发明专利情况(10项以内)

请按顺序填写专利申报人(按原排序),专利名称,申请年份,申请号,批准年份,专利号。并分别简述专利实施情况和被推荐人在专利发明和实施中的主要贡献(100字以内)。实施情况及相关证明材料放入附件6,此处可引用附件6。若无实施证明材料则视为专利未实施。

八、重要科技奖项情况(10项以内)

按顺序填写全部获奖人姓名(按原排序),获奖项目名称,获奖年份、类别及等级(如: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并简述被推荐人的主要贡献(限100字),相关证明材料放入附件6,此处引用附件6。

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序 姓名单位职务号 1李新华中材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 2薛忠民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3郭玉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所长 4张定金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5吕琴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秘书长 6孙巍北京汽车玻璃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7曹正华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主任 8张思成北京科拉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9罗慧敏上海玻璃钢研究院院长 10杨桂生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1龙友焜上海元龙玻璃钢有限公司董事长 12刘坐镇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总经理 13胡显奇横店集团上海俄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 14林定多天和树脂有限公司总经理 15洪钊城长兴合成树脂(常熟)有限公司总经理 16王吉群天津滨海天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7李杰天津市金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18唐志尧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19凌静重庆益鑫复合材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20赵连明昊华中意玻璃钢有限公司总经理 21郜东河河北可耐特玻璃钢有限公司董事长 22刘世根中国枣强玻璃钢城管理委员会主任 23宋建国恒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4郑振营河北省枣强玻璃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5傅秀君秦皇岛耀华玻璃钢股份公司总经理 26杜善义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 27陈辉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院长 28张兵哈尔滨斯达玻璃钢有限公司经理 29解桂福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30朱建勋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院长31任桂芳中复连众玻璃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32顾清波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33马大华南京费隆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34唐航初金陵帝斯曼树脂有限公司经理35毛坚伟常州华日新材有限公司总经理36马越群江苏富菱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37张文俊江苏亚邦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38张志贤江阴市前进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39吴锋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40赵敏海无锡新宏泰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41宋晓良宜兴市化学成套设备厂厂长42艾迁安徽金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43苏芳志山东金光玻璃钢集团公司董事长44陈亮威海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45张志法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46马建国威海环球玻璃钢有限公司总经理47管印贵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总裁48王庆华山东双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49张毓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50王伯华浙江东方豪博管业有限公司总经理51金深洋浙江联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52吴志刚浙江嘉善三方塑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53张宵华宁波华缘玻璃钢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54 陈元国营第五七二七厂(江西长江化工有限责任公 司) 总工程师 55张剑湖南远大铃木住房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56王继辉武汉理工大学(复合材料系)教授57李卓球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58任太平河南永威集团公司董事长59王满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25研究所主任60郭晓时广州市纤力玻璃钢有限公司董事长61陈敏深圳市华达玻璃钢通信制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高中生要学会运筹时间

高中生要学会运筹时间 究竟怎样运筹时间,尚没有固定的模式,这里介绍几个原则和实例给同学们参考。 ★读董老的惜时诗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这首诗是革命老前辈董必武在1959年8月24日专门为中学同学们写的。 董老在诗中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比喻来告诫同学们,学习中的困难时时有,处处有。就如同逆水而上的船只一样,不论行到哪里,行到什么时候,总会遇到逆向的水流。因此,一定要用大气力向前撑,不能稍微松劲。只要有“一篙”松了劲,船就会被水冲回“千寻”。古人称一寻为八尺,“千寻”,比喻很远。“古云‘此日足可惜’”,用的是唐朝韩愈的典故。韩愈有两句诗:“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尝。”意思是,这光阴是很值得珍惜的,这酒是不足值得品尝的。董老在此处借用韩愈的诗句来强调光阴的可贵。“吾辈更应惜秒阴。”“惜秒阴”是由惜分阴引申而来的。晋朝的陶侃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董老的意思是说,惜分阴还不够,要惜秒阴。力求做到“惜秒阴”,这是运筹时间的前提。中学时期,这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很有限的,我们要加以充分的利用,促使自己成才。 ★运筹时间的三要素 运筹时间的第一要素是善于安排时间。善于就是要学会利用精力最好的时间来干最重要的事,学会安排什么时间最适合做什么事。 少年大学生钟扬就是一个善于安排时间的同学。他的爱好十分广泛,每天做

完作业之后,或者看课外书,或者练书法、学画,或者背几首诗词,有时候还练练乐器、打打球。他总结经验时说:“我从来不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花费半分钟的时间。我以为真正浪费时间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到处嬉闹,干些毫无意义的事,这种人是抛费时间的浪荡公子;另一种人除课本之外不看任何书、不干任何事,看起来学习很专一,实际上学到的东西太少了,并没有充分利用时间。” 运筹时间的第二个要素是学会订学习计划。计划应该怎样写?写哪些内容?这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但是,有几个要点必须掌握住。首先,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订计划,这个计划是自己需要的也是能够完成的;其次,时间安排要明确;第三,计划要达到的目标应明确、适中。有了这三项内容,至于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并不是很重要的。 吴向东同学15岁初中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下面是他第一个学年订的学习计划: ①认真学好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课外的时间学习英语和物理。 ②课外英语学习分成两条线:一是学习《英语900句》,听校广播台的英语广播,提高朗读和听的能力;二是每天至少熟记10个英语单词,全年达到3000词汇量,开始读较浅的英语读物。 ③课外物理自学的主要任务是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主要是阅读各种类型的物理小册子,做阅读笔记。 ④每日作息时间,早晨6时起床,跑步20分钟,背英文单词25分钟。上午上课。中午午休前看半小时英语。午休后到3时左右是自习时间,做作业、自习。6时吃晚饭。晚饭前体育活动40分钟。晚自习到10时。随着季节不同,时间稍作改动,但内容不变。

材料科学科普:《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材料科学科普:《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导读:原文是师昌绪老师写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提出与内涵》,读后获益良多。由于文章篇幅过长,总结了一个浓缩精华版。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简介: 它是关于材料制备和测试、材料成形与加工工程的大型工具书,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组织编写,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担任编委会主任,师昌绪院士等做顾问,39位院士、1200余位专家教授共同执笔。《中国材料工程大典》共26卷,近7000万字,是我国当前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材料工程工具书。 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编委会 参编: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支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文章如下: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如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但是这个定义并不那么严格,如炸药、固体火箭推进剂,一般称之为“含能

材料”,因为它属于火炮或火箭的组成部分。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誉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80年代以高技术群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材料具有多样性。从物理化学属性来分,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从用途来分,又分为电子材料、航天航空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更常见的两种分类方法则是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传统材料(基础材料)与新型材料。 结构材料是以力学性能为基础,以制造受力构件所用材料,当然,结构材料对物理或化学性能也有一定要求,如光泽、热导率、抗辐照、抗腐蚀、抗氧化等。功能材料则主要是利用物质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功能等而形成的一类材料。一种材料往往既是结构材料又是功能材料,如铁、铜、铝等。传统材料是指那些已经成熟且在工业中已批量生产并大量应用的材料,如钢铁、水泥、塑料等。这类材料由于其量大、产值高、涉及面广泛,又是很多支柱产业的基础,所以又称为基础材料。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正在发展,且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一类材料。新型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传统材料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

2015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完整版)

2015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完整版) 从中科院获悉,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按照惯例,最终增选院士名单将在今年年底公布。 初步候选人中科院占大头 此前,院士增选首选公布有效候选人名单,2013年的院士增选过程中,中科院公布了通信评审之前的391名有效候选人。 而今年,中科院方面没有公开公布有效候选人,而是直接公布了通信评审后的157名初步候选人。 按照规定,2015年最终增选院士名额不超过65位,这意味着目前初选名单中的157人中,有近三分之一将最终当选院士。 从最新公布的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的单位看,并没有“官员院士”的影子,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中科院院士本身就更注重基础科学等方面,以往就没有“官员院士”。 此次入选的初步候选人中,中科院系统依然占大头,数量达36人,占所有候选人总数的近23%,其次入选人数较多的大学有北大、浙大、中科大等。 公布的157名初选候选人中,数学物理学部有23人,化学部25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0人,地学部2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20人,技术科学部30人。 其中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43岁。 院士增选渠道只有两个 中科院称,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选通信评选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 这是院士制度改革后首次进行的院士增选工作。根据院士制度改革,院士遴选渠道缩紧,只有两个渠道,一是需要三个院士提名,二是通过科协学会等学术团体推荐。 院士推荐制度在改革后也有所改变,候选人的提名院士从两个变成了三个,本学部的院士则从三人变成两人,以便有更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纳入院士增选的范畴。

博弈论-中国运筹学会

中国博弈论新近进展及展望 摘要 1944年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和经济学家莫根施坦合著并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博弈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国际上,从1994到2012年,博弈论学家已先后获得6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于一个运筹学分支而言这是一个奇迹。随着运筹学的发展,博弈论在中国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本报告介绍了国内外博弈论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常用术语的中文规范。针对八个主要方面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展望,具体的,包括对策理论、对策论与互联网、算法博弈论、对策与社会科学、对策与可持续发展、不确定性与对策、组合拍卖以及带熵博弈局势分析。 Recent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rospect of Game Theory in China In 1944, the masterpiece of‘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written by famous mathematician John von Neumann and economist Oskar Morgenstern marks the game theory as an independent subject. Experts in game theory have won six Nobel Prizes in economics from 1994 to 2012, which is a miracle for a branch of operation researc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tions research, the study of game theory in China has been gotten rapid advances. In this chapter we first present a brief history, definition and Chinese technical terms of game theory. Then we review advances and tendencies in eight research topics including game theory, Internet and game theory, algorithmic game theory, social science and game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ame theory, uncertainty and game theory, combinatorial auction, situation analysis on games with entropy. 一、引言 博弈论,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称为博弈行为。在这类行为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博弈行为中斗争各方是否存在着最合理的行为方案,以及如何找到这个合理的行为方案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不仅是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还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博弈分类。博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区别在于博弈参与者策略选择的出发点是所在联盟的整体利益还是个体利益。博弈也可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者同时进行策略选择或虽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有先后顺序。“石头、剪子、布”游戏属于静态博弈,而棋牌类游戏则属于动态博弈。按照参与人对博弈信息的了解程度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一位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有准确的信息。如果有参与者对上述信息的全部或部分了解得不够准确或者不是完全了解,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博弈就是不

数学规划-中国运筹学会

中国数学规划新近进展及展望 摘要数学规划又称数学优化,它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如何求一个实数或者整数变量的实函数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它是运筹学和管理科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建模工具和求解问题的方法,在工程、经济和金融等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本章中,首先我们简单地介绍数学规划的历史、应用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然后我们概述数学规划的发展现状和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最后我们将按照数学规划的以下七个主要方向:(1)线性和非线性规划,(2)锥和鲁棒优化,(3)变分不等式和互补问题,(4)多目标优化与向量优化,(5)整数规划,(6)组合优化,(7)张量与多项式优化,分别介绍其背景和应用领域,研究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问题。 Recent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rospect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in Chin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or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operations research that studies the problem of minimizing or maximizing a real function of real or integer variables, subject to constraints on the variables. It is one of widely used modeling tools and methodologies in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and has numerous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economics and finance. In this chapter, we first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problems, applications, history and main research areas. We then review the state-of-the-art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study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in China. Research perspectives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is also presented. The main parts of the chapter devote to the following seven research areas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1) Linear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 (2) Conic and robust optimization; (3) Variational inequality and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4)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nd vector optimization; (5) Integer programming; (6)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7) Tensor and polynomial optimization. In each of the above research areas, we introduce background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problems, the state-of-the-art of the methodologies, the current research trends and the key research problems. 一、数学规划学科概述 (一)背景和意义 数学规划问题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或最小化某一目标函数的问题,其变量可能是连续或离散的;研究这类问题的数学性质、求解算法和具体实现以及应用这些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统称为数学规划。数学规划的一个“近似”或通俗的名字是“最优化”。 数学规划问题求解“最优”的特征决定了其应用的广泛性。早在18世纪,著名数学家欧拉就曾说:宇宙万物无不与最小化或最大化的原理有关系。经济社会中,在有限的资源下求解最优的计划、方案、路线、组合和策略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数学规划问题;数学规划的应用遍及工程、经济、金融、管理、医药和军事等领域。可以说,数学规划的原理渗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最优化问题。 在学科分类上,一般把数学规划看成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筹学的基础学科。在管理科学中,数学规划是最常用的建模方法和工具,与统计和模拟仿真一起组成三大基本方法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一、专业简介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济南大学的特色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具有余年的办学历史。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山东复合材料学会依托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已毕业本科生近二千人,目前每年招生人。本专业具备优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条件,目前拥有山东建筑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先进建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多平方米,配置各种先进的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专业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个,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生产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人,其中教授人,副教授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的教学科研队伍。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先后承担“”项目、“”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项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累计承担横向项目余项。 近年来,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以上,培养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复合材料各大中型企业与相关领域科研院所,为中国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复合材料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扎实的材料类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高层次、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既能从事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的生产、研究与开发工作,也能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管理和经营等工作。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习关于复合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结构与性能调控、应用、性能检测及材料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工作技能。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须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合材料生产中出 现的一般技术、工艺、质量等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用于复合材料的制备、合成、加 工成型、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并能通过资料分析等研究复合材料与工程中的复杂问题,得 出有效结论。 (3)能够针对材料应用的特定需求和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展相关设计(原材料、工艺 流程等)和计算,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 以及环境等因素。 (4)掌握复合材料材料制备、加工、测试与分析的操作技能,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 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复合材料应用的复杂工程需求,开发或选择适当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式和材料 设计、制备、检测、分析工具,使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理论和模拟分析并能够理解其适用范围。 (6)能够基于复合材料与工程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 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满足材料应用特定需求的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等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社会 1 / 10

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

2007-06-15第9卷 第2期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SH A AN XI R T V U JOU RN A L Jun15,2007 V ol 9 N o 2 教学研究 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 王建功*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理工教学部,陕西 西安 710068) [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运筹学的起源及发展状况进行考证,旨在向电大基层教学科指导教师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员介绍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概况,使电大师生对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更清晰,应用更方便。 [关键词]国际运筹学联盟;运筹学;运筹学学报 [中图分类号] O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4649(2007)02 0086 01 人们一般认为,运筹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当时,英国(随即是美国)军事部门迫切需要研究如何将非常有限的物资以及人力和物力,分配与使用到各种军事活动的运行中,以达到最好的作战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已拥有一支强大的空军,飞机从德国起飞17分钟即到达英国本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预警和拦截成为一大难题。1935年,为了对付德国空中力量的严重威胁,英国在东海岸的鲍德西(Baw dsey)成立了关于作战控制技术的研究机构。1938年,鲍德西科学小组负责人(Row e,A P)把他们从事的工作称为运筹学(oper ational research[英],operations resear ch[美],直译为 作战研究 )。因此,人们把鲍德西作为运筹学的诞生地,将1935 1938年这一时间段作为运筹学产生的酝酿时期。但是,关于运筹学的思想和方法的产生,还可以追溯到更早。例如,丹麦电气工程师埃尔朗(Erlang,A K)关于用概率论理论来研究电话服务的论文(运筹学中排队论的早期论文)发表于1909年;美国数学家冯 诺伊曼(von Neumann,J )和摩根施特恩(M orgensten,O )所著 对策论与经济行为 一书(运筹学中对策论的创始作)成书前的一系列论文,在1928年就开始刊出;原苏联数学家康托洛维奇( !?#??%&, )的 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 一书出版于1939年。 二战结束时,世界各国的运筹学工作者已超过700人,这些人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其中一部分人力图将他们在战争中进行运筹研究取得的经验和知识转到民用生产中去。在英国,首先出现了一个 运筹学俱乐部 ,1950年出版了第一份运筹学杂志,并于1953年成立了英国运筹学学会。在美国,则于1952年即成立了美国运筹学学会。此后,于1959年成立了国际运筹学联盟(Interna-tio nal Federatio n of Operatio nal Research Societies,简称IFORS)。该联盟现有会员国45个。在中国, 1956年中国科学院即组织开展运筹学研究。1964年,借鉴 史记 汉高祖本记 中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一语,把 operations re-search 译名为 运筹学 。中国运筹学学会成立于1980年,1982年加入IFORS,并于该年创办了 运筹学杂志 ,1997年改名为 运筹学学报 。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大型企业的兴起,科技水平的提高,产品更新的加速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在经济和管理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运筹学得到迅猛发展。现在,全世界(尤其在美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多设有自己的运筹学研究组织,在一些较知名的大学里,一般皆开设运筹学课程,不少大学还建有运筹学专业或有关的系和研究所。(下转第46页) *[收稿日期]2007-03-05 [作者简介]王建功(1957 ),西安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理工教学部主任,教授。

EI收录国内期刊

EI收录国内期刊 EI收录国内期刊(2005)在线访问EI中国网站提供的期刊列表EI核心版(《Ei Compendex》)收录的中国期刊 ISSN期刊刊名 0567-7718Acta Mechanica Sinica/Lixue Xuebao 1006-7191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 0253-4827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 1004-5341China Welding (English Edition) 1004-9541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022-4653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1000-9345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 1671-7694Chinese Optics Letters 1006-6748High Technology Letters 1004-0579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 1005-9784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 1553-9105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1000-1484Journal of Dong 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1005-9113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1001-6058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1548-7741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1005-0302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02-0721Journal of Rare Earths 1003-7985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1004-4132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1003-2169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1005-8850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Mineral Metallurgy Materials (Eng Ed) 1009-3095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1001-0521Rare Metals 1006-9291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 1003-6326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1006-4982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1007-0214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253-4177半导体学报 1001-1455爆炸与冲击 1001-596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001-053X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001-0645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000-1522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007-5321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书(部门推荐用)

附件4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书 (部门推荐用) 本推荐书的内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如确需提供涉密材料,涉密部分请另纸按保密规定报送。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附件材料 被推荐人姓名: 专业: 工作单位: 推荐学部: 填表日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印制

附件材料目录 附件1:被推荐人基本情况 附件2:被推荐人中国国籍证明 附件3:论著目录 附件4:重要引用和评价情况相关内容的复印件 附件5:获奖证书和发明专利证书的复印件 附件6:10篇(册)以内有代表性的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的全文 说明 1、本附件材料由被推荐人所在单位或由被推荐人提供。被推荐人对附件材料的真实性向推荐单位负责,并提交确认函。 2、附件材料的附件1用“院士增选录入系统”填写,附件2至附件6不使用“院士增选录入系统”,请按相关要求填写或提供复印件。全部附件材料用A4纸按顺序装订成册。如10篇(册)代表性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不便装订,可以另附。 3、本附件材料内容不得涉密。如确需提供涉密材料,涉密部分请另纸按保密规定报送。不得报送绝密级材料。

附件1:被推荐人基本情况1.个人信息 2.主要学历(六项以内) 3.主要学术经历(十项以内)

4.重要学术任(兼)职(六项以内),指在重要学术组织(团体)或重要学术刊物等 5.代表性的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限10篇(册) 以内。在每篇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后说明被 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如,提出什么学术思想,是否执 笔人,研究工作的参与程度和主要贡献。按以下顺序填写: 论文:作者(按原排序),题目,期刊名称,卷(期)(年),起止页码; 著作:作者(按原排序),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出版地; 研究技术报告(未公开发表的重要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完成年份; 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报告年份,会议

运筹学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姓名:陈相宇班级:石油七班学号: 3120540714经过上了十几次运筹学的课,我觉得运筹学这门课程内容真的很丰富,涉及的内容有很多,例如数学,决策学等。当然,在这短短的时间了,我不可能完全掌握老师所说的内容,只能说了解什么是运筹学?如何运用运筹学?运筹学是一个应用数学和形式科学的跨领域研究,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等方法,去寻找复杂问题中的最佳或近似最佳的解答,所以说好运筹学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是很有的帮助的 自古以来,运筹学就无处不在,小到菜市场买菜,大到处理国家事务,都会用到运筹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句话就很好的形容了运筹学的重要性。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例子“田忌赛马”,就是对运筹学中博弈论的运用,通过巧妙的安排部署马匹的出场顺序,利用了现有马匹资源的最大效用,设计出了一个最佳方案,取得了一个最好的效果。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已有的条件下,经过筹划、安排,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就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可见,筹划安排是十分重要的。 在现在社会中,运筹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知识,它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经常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特别是改善或优化现有系统的效率。经济、金融、工程、管理等都与运筹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运筹学已渗入很多领域里,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筹学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组合规划等)、图论、网络流、决策分析、排队论、可靠性数学理论、库存论、博弈论、搜索论、模拟等等,因此运筹学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它已渗透到诸如服务、经济、库存、搜索、人口、对抗、控制、时间表、资源分配、厂址定位、能源、设计、生产、可靠性等各个方面。 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前者提供模型,后者提供理论和方法。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处理千差万别的各种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模型、制定解法。它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

国内外先进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先进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低成本成型的研发现状看,大致可分为以下5方面的内容:(1)对热固性复合材料一直沿用的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效率,如Filament Winding(FW,纤维缠绕)、Pultrusion(拉挤)、 Braiding(编织)、 Tow placement(丝束排布)、自动成套裁剪、预浸材料激光样板切割(Laser template)等自动化技术。(2)湿法工艺技术:RTM、RFI等在纤维增强体的预型件上再注入浸渍树脂。(3)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易成型新材料开发及IN-SITU(原位)成型方法:D irect consolidate(直接固结)、Commingled yarn(搀混纱线)、Powder co ated towpreg(粉末涂覆丝束预浸)等新成型方法。(4)不用热压罐的新固化技术,用微波、电子束、超声波、X线等高效率能量的新固化方法。(6)CAD/C AM模拟技术:铺层、浸渍、成型、固化等工序的模型化/模拟技术,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低成本成型技术当前发展的主流是湿法成型技术,也称液体模塑成型技术(简称LCM),主要有树脂传递模塑、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树脂渗透成型工艺(SCRIMP)和结构反应注射模塑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树脂传递模塑技术(RTM)以及由此而发展起来的VARTM。RTM免除了将纤维制成预浸料,再切割成层片然后再铺叠成预型件的过程,摆脱了大投资的热压罐,工艺易于实现自动化,具有生产周期短、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污染少、制造尺寸精确、外形光滑、可制造复杂产品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发展应用最快,并在航空工业应用最多的低成本技术之一。 从国际上看,美国在湿法成型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内,在过去十年里,美国应用RTM技术的增长率为20-25%。据美国塑料工程学会预测,在今后五年里美国应用RTM技术的增长率将提高到30-32%。美国基本形成了RTM有关的材料体系、制造工艺、技术装备和验证系统,并在武器装备上得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4个单位出了8位新院士 12名生命科学家在2005年岁末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了国家在科技方面设立的这一最高学术称号。他们当中最大的70岁,最小的年仅42岁,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个单位。 这些生命科学家虽然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从生态学到结构生物学,从农业微生物学到临床医学,各不相同,但他们均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成绩显著,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他们中有构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研究奠定了基础的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有揭开了困扰人类整整一个世纪的A-1型短指(趾)症致病之谜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贺林;还有曾参加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我国测定的第一个蛋白质的晶体结构)测定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大成、常文瑞。 新当选的院士中有一半曾在国外留学并获得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王正敏具有瑞士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

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陈晓亚曾在英国里丁大学学习,并获该校博士学位;与陈晓亚同一个单位的赵国屏研究员199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在2005年增选的院士中有一个现象比较引人注目:他们很多来自同一个科研机构。比如,贺林与邓子新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研究中心,陈晓亚与赵国屏现都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研究员,还有北京大学的方精云与童坦君,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王大成与常文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饶子和2005年第一次参加了院士增选评审。他认为,这一现象说明院士评选过程中的“平衡法则”是不存在的,只要有实力,就会被选上。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有2005年有两名新院士都曾参与过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而之前这个研究小组已经走出了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痴迷“衰老”的花甲老人 在2005年新当选的院士中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他就是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童坦君教授。童坦君也是12名新院士中最年长的一位。 人为什么衰老?有关人类衰老的机理极其复杂,其学说

碳纤维复合材料

别具特色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如何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一直是科技工作者努力探索的方向。在复合材料大家族中,纤维增强材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玻璃纤维与有机树脂复合的玻璃钢问世以来,碳纤维、陶瓷纤维以及硼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相继研制成功,性能不断得到改进,使复合材料领域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别具特色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其含碳量随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在90%以上。碳纤维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磨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但与一般碳素材料不同的是,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比重小,因此有很高的比强度。 碳纤维是由含碳量较高,在热处理过程中不熔融的人造化学纤维,经热稳定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及石墨化等工艺制成的。 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合,做成结构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比模量综合指标,在现有结构材料中是最高的(见图6?/FONT>1)。在强度、刚度、重量、疲劳特性等有严格要求的领域,在要求高温、化学稳定性高的场合,碳纤维复合材料都颇具优势。 碳纤维是50年代初应火箭、宇航及航空等尖端科学技术的需要而产生的,现在还广泛应用于体育器械、纺织、化工机械及医学领域。随着尖端技术对新材料技术性能的要求日益苛刻,促使科技工作者不断努力研究,碳纤维的性能也不断完善和提高。80年代初期,高性能及超高性能的碳纤维相继出现,这在技术上是 又一次飞跃,同时也标志着碳纤维的研究和生产已进入一个高级阶段。 由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结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由于其比重小、刚性好和强度高而成为一种先进的航空航天材料。因为航天飞行器的重量每减少1公斤,就可使运载火箭减轻500公斤。同样,飞机重量的减轻也可以节省油耗,提高航速。所以,在航空航天工业中争相采用先进复合材料。有一种垂直起落战斗机,它所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占全机重量的1/4,占机翼重量的1/3。据报道,美国航天飞机上3只火箭推进器的关键部件棗喷嘴以及先进的MX导弹发射管等,都是用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 摘自《绚丽多彩的新材料》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1992年12月4日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 1994年12月16日、1996年11月6日、1998年12月14日、 2000年9月29日、2002年12月19日、2004年10月18日、 2006年11月2日、2008年11月6日、2010年9月25日、 2012年12月4日学部主席团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做好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增选工作,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相关规定,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 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第三条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推荐人应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四条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各学部每次增选名额的分配,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以下简称学部主席团)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 第五条要特别注意推选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被推荐人年龄(按增选年6月30日实足年龄计算,下同)一般

不超过65岁。在各学部正式候选人中,60岁(含60岁)以下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六条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其推荐、评审、选举的程序和办法适用本细则,但第二章第十二条除外。 第七条院士增选工作分为院士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学部评审及选举等阶段。 第八条资深院士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推荐和学部的评审与 选举。 第九条在院士增选过程中,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有违背《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及有关规定的不正当活动。若有违反将严肃处理,直至终止对相关候选人的评审,并暂停推荐单位或推荐人的推荐资格。 第二章 推荐和确定院士候选人 第十条推荐院士候选人包括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两 种途径,不受理本人申请。 第十一条院士推荐候选人 (一)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最多推荐2名候选人。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2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二)对65周岁以上的候选人,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