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批评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主义批评

——“仅仅是用一首散文诗解释一首诗”

相对于以解读透辟、哲理提升见长的科学化批评,印象主义批评方法显然具有重批评家感性直觉的人文主义特征。印象主义批评家怀疑阐释评价的客观性、普遍性,表现出对规范批评和方法论的漠视;他们偏重于批评本质的主观性、艺术性的一面,强调批评体验的直率和真诚。他们注重艺术的感悟力和印象描述力力,因此提出“最好的批评家是艺术家本人”;在他们看来,艺术有情感有灵性,不可进行切割分析,只能在灵魂和灵魂的对话中完成对艺术灵性的把捉。同时,印象主义的批评追求批评写作的空灵和弹性,追求批评的诗性特征和美感功能。正因为印象主义批评具有这些长处,所以在文学批评史上,每当对文学的规律性和文学批评的精确性、客观性、科学性强调过头时,往往就会产生一些来自批评实践中的怀疑:所有创新的艺术品都能用“规律”作出合理解释吗?于是发出“反对释义”的呼声。反对释义,意味着回过头来重新强调主观、情感,强调批评体验中的印象式描述。尽管如此,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毕竟不能代替严谨的学术思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吸收印象主义批评的长处,在尊重印象的同时,把最“虚”的、最个人化的感悟落到文本分析的“实”处,使印象发展成为有说服力的艺术创见。

一、印象主义批评的产生和发展:

中外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批评都是艺术接受者美感印象的自然流露,都带有印象主义的色彩。经过长期实践,印象主义批评已由早期的随意谈论逐渐发展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批评方法。无论在中国和西方,印象主义都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1、中国古代的印象主义批评:

中国古代印象主义批评是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背景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带有具象思维的特点,重直觉感悟,不重分析论证,加上中国古代批评主要是作家和准作家之间的抵足而谈,是艺术中人审美品味的交流沟通,因此,古人评论作品好讲笼统的感觉,好作空灵的譬喻,而缺少严格的逻辑推论和细致分析。这些特点,再以钟嵘《诗品》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批评著作中就已经

大量存在。《诗品》喜欢用形象化的诗意语言描述他所体悟到的诗人风格,说“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瑟,女工之有黼黻”,评价谢灵运的诗,“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解释范云的诗是“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丘迟的诗“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高仲武《中兴闲气集》等,大都模仿《诗品》,不唯故实出于《诗品》,语句也效法《诗品》。宋代以后的诗话词话,对诗人诗风的品评也是以这种美文式的印象描述为主。

明清两代,文人介入通俗叙事文学的批评,开始也是借用诗文批评的印象式方法。早期小说评点,用眉批和旁批这种简洁、直截的形式,随手批抹,及时记下文人阅读时的会心之见。李贽说“《水浒传》批点得甚快活人”(《与焦弱侯》)。小说评点显然也是文人满足个体智力和情感需要的方式之一,满足文人个体智力和情感的需要,使评点的主观随意和体验感悟的特征更显突出。在长期评论实践中,中国古代印象批评形成了以下显著特点:

(1)在批评指向上,中国古代印象式批评追求作品整体韵味的探寻。司空图评诗提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味”是诗歌隐含意味和独特魅力的比喻性说法,实际上即是诗歌艺术的审美特质。宋代理学家邵雍曾以赏花喻赏诗:“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善赏花吟》,《伊川击壤集》卷十一)诗歌的韵味是诗歌的内在风神,只能体会,难以坐实,似在诗中,又不在诗中,因此不可“说字无字外之句,说句无句外之意,说意无意外之味”(杨万里《庸言》)。中国古代诗歌评论家认为,作品的“文义”是一重,另外一重是作品的“意思好处”,识得这“意思好处”才是一个称职的说诗者。这“意思好处”是文学作品的联想意义,常常是作家用独特的意象诱发的、读者心中想说而又没有能力说出的复杂体验。批评家只有着意于此,才是一个有益于读者接受的称职的批评家。批评指向上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印象式批评在批评思维方式的特点。

(2)印象式批评是批评家兴会所到、真情所露的产物,因此这种批评的思维方式,就是强调“涵泳默会”,整体直观。探讨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内在风神,是无法从理论切入分析,而只能进行直觉领悟的。宋人诗论强调“参”和“悟”,反对“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既有创作上的意义,也有鉴赏批评方面的价

值。创作讲“参”和“悟”,是说诗人须调动艺术思维能力,触景生情,即事漫兴,方有所感发兴会;批评讲“参”和“悟”,则是强调对艺术美的领悟能力,它须在长期潜心欣赏优秀作品的审美体验中养成,而这种审美体验的特点在于不凭借理性的思考,对作品形象内含的情趣韵味宜作直接的领会和把握。中国古代印象式批评强调阅读欣赏和玩味体验的过程性,强调批评过程的渐进性、反复性,期待在此过程中自然滋生真切的精深的感知印象。清人刘开说:“然则读诗之法奈何?曰:从容讽诵以习其辞,优游浸润以绎其旨,涵泳默会以得其归,往复低徊已尽其致,抑扬曲折以寻其节,温柔深婉以合诗人之性情,和平庄敬以味先王之德意。”(《孟涂文集》)沈德潜说:“读诗者心平气和,涵泳浸渍,则意味自出。”(《唐诗别裁·凡例》)“涵泳”是读者对诗歌意象作整体的体会、领悟,通过涵泳才能把握活生生的血脉贯通的艺术意象的含意和韵味,王夫之说,“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姜斋诗话》卷一);“涵泳”才能从容,才能自然,“涵泳”是读者反复潜沉的体味,而不是用外在于作品的道理作简单的比附。涵泳是中国古代印象批评家体会、领悟作品隐含意义和整体韵味的重要批评方法。

(3)中国古代印象式批评认为,批评家的任务是记录和描写作品在他内心所激起的意象和情感,批评家在反复沉潜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的意象、情感,只能通过含蓄形象的诗化语言表达。这种诗化的表达方式,往往能够把抽象的精神特征和幽微的心理体验,转化为可触摸的感官印象,成为引导读者二度创作的路标。美感的传递是印象式批评的长处,为其他的批评方法所不及。胡应麟认为,“有则可循”的体格声调,即作品的语言形式层面,是可以进行分析的;而“无方可执”的兴象风神,即作品中超越具体描写的意蕴层面,则只能让读者体验。这种体验所得到的意蕴情趣,很难用概念术语的知性方式传达,只能用意味深长的形象比喻。若意味深长的美感凝固成确切的概念,陶醉状态的美感变成清醒的理解,反而会失去其丰富的神韵。从钟嵘的《诗品》到皎然、司空图的诗评,直到严羽《沧浪诗话》、王国维《人间词话》,大量的诗话、词话基本上都是以形象说诗的方式来传达批评家的心得感受。在画论、文论和小说戏曲评点中,这种表达方式也随处可见,如李开先《中麓画品》、朱权《太和正音谱》、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和《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的评点,都有大量印象式批评的文字。

中国古代印象主义批评的上述特点的形成,受到本土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