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精品教案五上《第18课:防灾减灾》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5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防灾减灾一、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其灾害特点。
2.学会正确的应对和防范自然灾害的方法。
3.通过图像、颜色、造型等艺术元素表现自己对自然灾害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其特点。
2.学习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3.表现自己的想法与看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自然灾害的了解与认识。
2.如何表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四、教学准备1.PPT2.彩纸、颜料、刷子3.各类自然灾害图片。
五、课程安排第一部分:引入1.目的:通过图片介绍灾害,使学生能够了解各种灾害的特点。
2.方法:展示各类自然灾害图片,包括水灾、地震、火灾、雷电等等。
教师询问学生对各种灾害的认识。
3.提示问题:•你们知道哪些灾害?•你们遇到过哪些自然灾害?•你们对灾害的看法是什么?第二部分:学习1.目的:通过介绍应对灾害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应对自然灾害。
2.方法:以PPT的形式介绍有效的防灾减灾方法,如:•在地震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在火灾中迅速逃生?•如何在洪水中保护自己?•如何在雷电来临时避免被雷劈?3.提示问题:•你们知道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吗?•你们了解自己身边的防灾减灾措施吗?第三部分:创作1.目的:通过创作,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和看法。
2.方法:让学生自由创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自然灾害的看法。
可以画画、做手工、写诗等等。
3.提示问题:•你们想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灾害的看法?•你们会如何运用颜色、造型等艺术元素表现自己的创意?第四部分:展示与评价1.目的:将学生的创作展示出来,互相欣赏、评价。
2.方法:让学生将自己的创作展示在教室墙壁上,每个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并说出自己的收获。
3.提示问题:•你们在这次创作中有什么收获?•你们喜欢哪些同学的作品?为什么?六、课后拓展1.让学生整理防灾手册,将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方法整理出来。
2.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地震的情况,并对比防震措施。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8课防灾减灾▏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防灾减灾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暴力破坏和火灾的基本知识。
3.掌握防灾自救的常识和技能。
4.倡导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生存观念。
二、教学内容1.防灾减灾的概念。
2.暴力破坏和火灾的基本知识。
3.防灾自救的常识和技能。
4.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生存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防灾减灾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防灾自救的常识和技能。
3.倡导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生存观念。
2.教学难点掌握防灾自救的常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1.制作课件。
2.摆放教学相关道具。
3.预先准备需要使用的素材。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防灾减灾。
2.师生共同探讨防灾减灾的概念和意义。
2.讲解(15分钟)1.教师详细讲解暴力破坏和火灾的基本知识。
2.教师讲解防灾自救的常识和技能。
3.实践(30分钟)1.科学教育有现象引入,教师请学生观察防灾技能的演示视频。
2.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演练,了解防灾自救的技能。
4.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生存观念。
5.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在家收集相关的防灾自救知识,包括暴力破坏和火灾的基本知识,提交在班级网站上进行共享学习。
六、教学过程注意事项1.注意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主动思考。
3.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带头示范,以及班级的宣传普及。
第十八课防灾减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通过学习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并能运用已掌握的造型表现方法,创作出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自主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增长自救技能,并能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大胆的表现出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防灾减灾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运用造型表现的方法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难点:思考、体会防灾减灾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防灾减灾的资料。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灾害的种类很多,按照起因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它们给人类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防灾减灾》。
二、讲授新课:1。
了解常见人为灾害及防护知识。
a.火灾。
教师:“灾"字怎么写?出示“灾”的艺术字。
水火无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说起火灾.请同学们看视频,说一说火灾带来了哪些危害,如何防范,如何逃生、自救。
b.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灾害.多数事故是由于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
作为行人,我们应怎样避免发生交通意外呢?c.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发生了,当你在现场时试想一下你会怎么做?比如这样的一个场景:一个同学不小心从体育器材上摔下来了,你会怎么做?思考后回答问题。
(提示同学们在思考的时候,想象一下受伤同学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在场的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2。
出示课件和观看视频了解自然灾害及防护知识。
请学生分组讨论,并介绍防灾措施和场景。
感受画面效果.3.课件出示三幅宣传画.a。
提问:作品向我们宣传了哪些防灾知识?它们是如何表现防灾减灾的?b.出示更多作品,提问:画面中表现了哪些灾害情景?说一说,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现的?课件中的构图都不相同,请学生观察对比,说一说哪幅构图好,为什么?这样的画面可以怎样调整?三、作业设置用绘画的方式,创作一幅以防灾减灾为题材的作品,组织防灾减灾小画展.四、展示评价、布置展览,进行展示。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防灾减灾▏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
教学内容1. 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和预防措施。
2. 自救和互救技能:讲解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
3.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防灾减灾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难点: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快速、有效地进行自救和互救。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模拟演练道具。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安全帽。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新授:讲解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3. 实践操作: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防灾减灾的过程。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防灾减灾2. 副保护自己,从了解防灾减灾开始3. 内容:自然灾害、自救互救、模拟演练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绘制防灾减灾的宣传海报。
2. 小组作业:编写防灾减灾的小剧本,并进行表演。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但在模拟演练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防灾减灾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操作不熟练、应对不及时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在真实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实践操作环节,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实践操作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模拟演练的设计:在设计模拟演练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和能力。
【精品】人美版版小学美术五上《第18课:防灾减灾》word教案第一篇:【精品】人美版版小学美术五上《第18课:防灾减灾》word教案防灾减灾,平安常在——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主题班会活动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防灾减灾的基本常识。
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活动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5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防灾减灾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灾害的预防知识。
一、地震的防护知识(一)地震发生时如何应付(二)做好震后的自救与互救二、其他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一)台风来了如何躲避?1)、不要在建筑物旁避风躲雨。
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易造成人员伤亡。
2)、尽量避免在河边和桥上行走,行人在路上、桥上、河边容易被吹到或吹落水中,摔死摔伤或溺水(二)雷雨天气怎么办?1、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应拔掉电话线插头。
手机可以正常使用!但是一般尽量不要在户外,或室内靠近窗户的位置接打手机。
2、雷雨闪电时,不要开电视机、电脑、VCD机等,应拔掉一切电源插头,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
3、不要站在电灯泡下,不要冲凉洗澡。
4、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雷电的绝缘作用。
5、尽量不要开门、开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
6、乘坐汽车等遇到打雷闪电,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7、在雷阵雨较大时要远离树木,尽量不要大跨步跑动,可以选择建筑物躲雨,但不宜选择车内躲雨。
8、不要把晾晒衣服被褥的铁丝,拉接到窗户及门上。
9、不要穿戴湿的衣服、帽子、鞋子等在大雷雨下走动。
对突来雷电,应立即下蹲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10、闪电打雷时,不要接近一切电力设施,如高压电线变压电器等。
11.在室外,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郊外停留。
在空旷的郊外无处躲避时,不要跑动,不要打雨伞等物件,应尽量寻找低洼处(如土坑)藏身,或双脚并拢,就地蹲下。
防灾减灾(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活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意表现,提高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2. 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3. 防灾减灾创意表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自然灾害的种类及防灾减灾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运用美术知识进行防灾减灾创意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教学课件、防灾减灾宣传资料等。
2. 学具: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创意设计稿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自然灾害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及防灾减灾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防灾减灾创意表现。
可以采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具有警示意义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防灾减灾2. 副自然灾害的种类与防灾减灾知识3. 板书内容: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防灾减灾措施、创意表现等。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防灾减灾主题的美术作品,要求具有创意和警示意义。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2. 学生作品表现丰富,创意十足,体现了对防灾减灾的认识和关注。
3. 今后教学中,可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防灾减灾技能。
总计:约2000字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关注的重要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破坏力,从而引发学生对防灾减灾的思考。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自然灾害有哪些吗?”“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十八课防灾减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通过学习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并能运用已掌握的造型表现方法,创作出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自主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增长自救技能,并能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大胆的表现出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防灾减灾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运用造型表现的方法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难点:思考、体会防灾减灾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防灾减灾的资料。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灾害的种类很多,按照起因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它们给人类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防灾减灾》。
二、讲授新课:1.了解常见人为灾害及防护知识。
a.火灾。
教师:“灾”字怎么写?出示“灾”的艺术字。
水火无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说起火灾。
请同学们看视频,说一说火灾带来了哪些危害,如何防范,如何逃生、自救。
b.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灾害。
多数事故是由于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
作为行人,我们应怎样避免发生交通意外呢?c.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发生了,当你在现场时试想一下你会怎么做?比如这样的一个场景:一个同学不小心从体育器材上摔下来了,你会怎么做?思考后回答问题。
(提示同学们在思考的时候,想象一下受伤同学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在场的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2.出示课件和观看视频了解自然灾害及防护知识。
请学生分组讨论,并介绍防灾措施和场景。
感受画面效果。
3.课件出示三幅宣传画。
a.提问:作品向我们宣传了哪些防灾知识?它们是如何表现防灾减灾的?b.出示更多作品,提问:画面中表现了哪些灾害情景?说一说,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现的?课件中的构图都不相同,请学生观察对比,说一说哪幅构图好,为什么?这样的画面可以怎样调整?三、作业设置用绘画的方式,创作一幅以防灾减灾为题材的作品,组织防灾减灾小画展。
防灾减灾,平安常在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防灾减灾的基本常识。
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活动过程:
同学们,你们知道5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防灾减灾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灾害的预防知识。
一、地震的防护知识
(一)地震发生时如何应付
(二)做好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二、其他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一)台风来了如何躲避?
1
1)、不要在建筑物旁避风躲雨。
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易造成人员伤亡。
2)、尽量避免在河边和桥上行走,行人在路上、桥上、河边容易被吹到或吹落水中,摔死摔伤或溺水
(二)雷雨天气怎么办?
1、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应拔掉电话线插头。
手机可以正常使
用!但是一般尽量不要在户外,或室内靠近窗户的位置接打手机。
2、雷雨闪电时,不要开电视机、电脑、VCD机等,应拔掉一切电源插头,
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
3、不要站在电灯泡下,不要冲凉洗澡。
4、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雷电的绝
缘作用。
5、尽量不要开门、开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
6、乘坐汽车等遇到打雷闪电,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7、在雷阵雨较大时要远离树木,尽量不要大跨步跑动,可以选择建筑物躲
雨,但不宜选择车内躲雨。
8、不要把晾晒衣服被褥的铁丝,拉接到窗户及门上。
2
9、不要穿戴湿的衣服、帽子、鞋子等在大雷雨下走动。
对突来雷电,应
立即下蹲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10、闪电打雷时,不要接近一切电力设施,如高压电线变压电器等。
11.在室外,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郊外停留。
在空旷的郊外无处躲避
时,不要跑动,不要打雨伞等物件,应尽量寻找低洼处(如土坑)藏身,或双脚并拢,就地蹲下。
三、防灾减灾知识考查
问题一:遇到地震,你知道如何逃生吗?
遇地震,先躲避,桌边床边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问题二:发生火灾,我们应该如何防护呢?
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弯腰快步离险境,不乘电梯走楼梯,盲目跳楼会伤身。
3
问题三:我们在雷雨天需要注意什么?
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断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问题四:你知道该如何正确用电吗?
用电器,需谨记,湿手去摸使不得,电源插头不能摸,电线落地远远躲,电器若是着了火,千万不要用水泼。
问题五:我们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红灯停,绿灯行,小心过街不抢行,过街要走斑马线,勿要打闹来回跑,小心车辆不要慌,避让车辆不抢行,听从交警守交规。
五、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小结: 希望同学们借此机会,汲取防灾减灾的基本常识,从容应对各种突
4
发事件,保护自己和他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