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5摸一摸-导学案-青岛版(五四制)(2017)
- 格式:docx
- 大小:20.29 KB
- 文档页数:2
《太阳的位置与方向》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太阳在不同时间和位置的方向变化规律。
2. 掌握太阳的升起、中午和落下的表现特征。
3. 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判断方向。
二、导学步骤1.观察太阳的位置与方向首先让学生在一个晴朗的天气条件下,仔细观察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请学生在不同时间记录太阳的位置并标记方向,比如早晨、中午和傍晚的太阳位置如何变化。
2.讨论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通过学生观察的记录,引导学生讨论太阳在不同时间和位置的方向变化规律。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太阳为什么会在不同时间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以及这种变化对地球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3.探究太阳的升起、中午和落下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升起、中午和落下的过程,让他们观察太阳在这三个时间点的位置和方向变化。
通过探究,让学生了解太阳在不同时间点的表现特征,并讨论这种现象的原因。
4.实际操作判断方向让学生利用太阳的位置判断方向,比如使用手表和太阳的位置来确定东西南北的方向。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根据太阳位置判断方向的方法。
5.总结学习成果在学习结束时,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进行小结讨论。
教师可以提问,让学生回答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变化规律、太阳的升起、中午和落下特征以及根据太阳位置判断方向的方法等内容,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导学设计评价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将能够了解太阳在不同时间和位置的方向变化规律,掌握太阳的升起、中午和落下的表现特征,以及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判断方向的方法。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方向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上生物的重要性。
2. 掌握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对地球的影响。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出、日落等现象。
二、导学内容1.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3. 日出、日落等现象的解释三、导学流程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引发学生对太阳及其重要性的思考。
课题第五课摸一摸授课人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皮肤这一感觉器官。
2、知道皮肤可以感觉到物体的薄与厚、粗糙与光滑、干与湿、冷与热等。
3、通过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判断箱子里的物体是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2.通过提问初步培养学生的假设能力。
教学准备水彩笔、毛巾、复印纸、纸板、砂纸等。
二次备课活动过程设计一、游戏导入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蒙住眼睛,摸一摸老师手中的东西,说一说是什么,并解释是怎样猜出来的,在摸的过程中利用了哪种器官。
二、探究活动(一)观察我们的皮肤1、教师让学生先观察自己的皮肤,待学生有初步认识后,再在小组内相互观察面部皮肤或其它部位的皮肤如脖子、耳朵、手臂等部位。
2、教师总结:皮肤的颜色有粉红色的,黄色的;皮肤表面有毛孔和汗毛;手掌有掌纹等。
(二)说一说,摸到的是什么。
1、教师出示不透明的纸箱,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猜箱子里面可能有什么,注意指导学生要有依据的猜测。
2、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重点倾听学生判断的理由。
3、小组展示,教师进行评价。
4、教师总结:每个物体有不同的外部特征,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判断摸的是哪种物体。
(三)摸一摸,有什么发现1、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4组物品:干湿不同的两块毛巾、一杯冷水和一杯温水、复印纸和纸板、复印纸和砂纸。
2、小组讨论交流摸物体的方法。
3、学生活动,摸一摸毛巾的干湿、水得冷热、纸的厚薄,并用语言描述。
4、教师总结:皮肤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干与湿、冷与热、粗糙与光滑等。
用皮肤认识物体的特点也是在观察。
三、评价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相互评价:哪个环节自己做的比较好?哪个小组整体表现比较好?四、拓展活动教师布置任务:回家后,蒙上眼睛,摸一摸,分辨出爸爸和妈妈。
课后反思第五课摸一摸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五年制)。
听一听-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字母和词语的学习,引导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及语音准确性。
2.通过学习探究体验法,引导学生了解物体的特征和性质,以及认识物体的基本操作方法。
3.通过学习和观察真实与虚构的故事,促进学生的想象、表达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Unit 1: Listen and say1.1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目标•听懂并模仿英文单词和短语的发音;•能够使用简单的问句和答句进行日常对话;•能够通过绘画和配对活动掌握颜色和形状的基本词汇。
1.2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名词(red, blue, green, yellow, square, circle, triangle);•问句和答句(What color is it? It’s red. Is it a square or a circle? It’s a circle.);•形容词(big, small);•基本形状(square, circle, triangle)。
2. Unit 2: Listen and repeat2.1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目标•认识不同日期的名称;•尝试唱歌、跳舞和手语。
2.2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日期(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Sunday);•歌曲《Days of the Week》的歌词和旋律。
3. Unit 3: Exploring3.1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目标•通过观察、触摸和实验,了解不同物体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2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物体的特征和性质(颜色、形状、大小、质地、重量、气味);•实验文化(提出问题、做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器材(滤纸、碗、纸巾、水、糖、盐)。
4. Unit 4: Listen and tell4.1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目标•通过听故事,感受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通过说故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科学教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星眨眼,气球飘,我有很多“小问号“。
多动手,勤动脑,科学课上探奥妙。
第1课走进科学课一、教学要求: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2、学习新课;(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二)活动过程:(1)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三)活动过程:(2)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听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互相讲。
第2课我的“小问号”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
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2004上海大众桑塔纳3000维修手册(四)电备设器12页码目录27起动电机电源蓄电池蓄电池处理说明--关于铅酸蓄电池的警告提示和安全规定蓄电池拆卸前的目测--拆卸和安装蓄电池-蓄电池固定底座的检查-蓄电池充电蓄电池的检查-起动电机-拆卸和安装起动机拆卸和安装三相交流发电机楔形皮带的检查-楔形皮带的检查-拆卸和安装楔形皮带-三相交流发电机上楔形皮带轮的更换90组合仪表拆卸和安装组合仪表收放机-拆卸和安装收放机前扬声器-拆卸和安装询高音扬声器-拆卸和安装前低音扬声器后扬声器-拆卸和安装后扬声器天线-拆卸和安装天线92雨刮装置和风窗清洗装置风窗雨刮系统-风窗雨刮系统安装简图-拆卸和安装雨刮器系统-拆卸和安装雨刮器橡胶片-雨刮器橡胶片终端偏差的调整风窗清洗装置-拆卸和安装风窗清洗液罐和清洗液泵94光源灯开关-外部大灯-大灯安装简图-更换大灯灯泡-拆卸和安装大灯-调整大灯 -更换前雾灯灯泡前雾灯-前雾灯安装简图-拆卸和安装前雾灯-调整雾灯侧面转向灯高位制动灯-拆卸和安装高位制动灯尾灯和后转向灯-更换尾灯和后转向灯-拆卸和安装尾灯和后转向灯fileG\汽车维修手册\大众车型\大众桑塔纳3000型维修手册\3000电气系2006-10-6电备设器22页码倒车灯及后雾灯-更换倒车灯及雾灯灯泡-拆卸和安装倒车灯及雾灯后牌照灯-后牌照灯的拆卸更换及安装96光源灯开关-车内前阅读灯-拆卸和安装前阅读灯带天窗控制-前阅读灯泡的更换带天窗控制-拆卸和安装前阅读灯不带天窗控制 -前阅读灯泡的更换不带天窗控制后阅读灯-拆卸和安装后阅读灯-更换后阅读灯泡拆卸和安装化妆镜照明灯发动机舱照明灯和开关-拆卸和安装发动机舱照明灯-拆卸和安装发动机舱照明灯开关行李箱照明灯和开关-拆卸和安装行李箱照明灯-拆卸和安装行李箱照明灯开关防盗控制单元-拆卸和安装防盗控制单元集控锁控制单元-拆卸和安装集控锁控制单元中央电器-拆卸和安装中央电器fileG\汽车维修手册\大众车型\大众桑塔纳3000型维修手册\3000电气系2006-10-6电器设备17页码蓄电池说明处于生产技术的原因车辆上安装的蓄电池的外形可能与图示的不相同本手册所描述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说明适用于所有的蓄电池蓄电池是车辆中最重要的电器部件免维护的蓄电池对用户满意大有裨益为了确保长期的耐用性蓄电池必须根据本维修手册中的操作指南说明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除了起动功能之外蓄电池还作为发电机负载并为车辆中电器设备提供电能蓄电池经历着技术上的演变人们一直在对其进行不断的开发但是II前还不可能在车辆中使用一个完全无需维修的蓄电池—27-01—蓄电池处理说明蓄电池接线柱不得上油脂蓄电池接线柱只允许用手接上不要太用力以避免损坏蓄电池壳体蓄电池接线柱的拧紧力矩为5Nm箭头所示X蓄电池重新接线时不要忘记按照维修手册和或操作说明对车辆装备收音机时钟舒适性电器电动车窗升降机等进行检查—27-02—fileG\汽车维修手册\大众车型\大众桑塔纳3000型维修手册\3000电气系 2006-10-6 电 备设器27页码.关于铅酸蓄电池的警告提示和安全规1- 禁止火火花明火和吸烟- 避免在处理导线和电气装而产生火花2 - 须3 -儿童远离酸和蓄电池4 -废弃物处理-门5 -绝对不能将旧蓄电池作为生活垃6 -爆炸危险- 蓄电池充电时将会形成 一气体 7 -用置时因为静电放电 避免短路不允许将任何 工具置于蓄电池之 上 进行蓄电池维修工作时必 带护U 镜旧蓄电池必须山专业部 处置圾进行处理种高爆炸性的混合遵守电气设备维修手册和使 说明中关于蓄电池 的提示内容8-腐蚀危险蓄电池酸液有强腐蚀性- 因此应戴上防护手套和护LI镜-27-03―蓄电池拆卸前的LI测请您在开始全面测量前务必通过目检检查蓄电池的外部状态和连接情况通过这项检查应确定蓄电池壳体是否有损坏因为壳体损坏可能引起酸液溢出蓄电池接线柱蓄电池导线接头是否有损坏蓄电池接线柱损坏将无法保证蓄电池接线柱接触良好在蓄电池接线柱接线时还要注意要以本手册中所规定的扭矩旋紧如果蓄电池接线柱未正确连接和拧紧可能引起导线起火并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的功能故障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的性能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保证—27-04—fileG\汽车维修手册\大众车型\大众桑塔纳3000型维修手册\3000电气系2006-10-6电器设备37页码3000电气系型维修手册\3000大众桑塔纳大众车型汽车维修手册fileG\\\2006-10-6电备设器47页码.拆卸和安装蓄电池注意在电气设备上作业之前必须先断开蓄电池接地线拆卸断开蓄电池负极接地线--断开蓄电池正极导线-2-旋松六角螺栓-拆卸固定卡子---27-05--安装1-蓄电池底板2-固定卡子♦必须扣压到蓄电池护底板上蓄电池的底板片度为20mm3-六角螺栓♦ 22Nm4-蓄电池固定的支架说明连接蓄电池前必须根据维修手册检查车辆装备收放机时钟车窗电动升降机--27-06--fileG\汽车维修手册\大众车型\大众桑塔纳3000型维修手册\3000电气系2006-10-6。
我的“小问号”-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简介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们常会遇到一些疑问,这些疑问可能是看到某些现象、听到某些事情后产生的,也可能是对某些概念、原理不太理解而引发的。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充分发掘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利用“小问号”这一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本教案将以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为例,探讨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小问号”的方法。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积极提出疑问,并讨论疑问背后的科学原理;•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探究科学世界;•能够通过探究和实践,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本教案所涉及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生物:人体的部位和功能、食品营养、生物多样性;•物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物质的性质、物体的运动规律。
教学步骤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一步。
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发问,如“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为什么火车轮子是圆的?”。
接着,教师可以在黑板或PPT上列出这些问题,让学生集思广益,讨论解决方案。
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确定好问题后,教师可以针对不同问题,设立不同的探究方案。
对于生物方面的问题,可以安排一些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人体各部分的功能,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等。
对于物理方面的问题,可以进行一些模拟实验和小组探究,让学生通过模拟示例,观察物体的运动规律,了解物质的性质等。
第三步: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在进行完探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让学生自行记录下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并组织召开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总结出一些有关科学知识的结论。
第四步:引导学生展示成果在完成了以上步骤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可以让学生上台发表自己的探究心得和思考,通过发表演讲、制作海报等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见解。
摸一摸小学科学学科一年级上册(青岛版本)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摸一摸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特征,发展感知能力。
2.使学生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3. 培养学生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习完《看一看》《听一听》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学习。
主要让孩子学习一种新的观察方法,让学生知道用皮肤感知物体的冷热、干湿等,还是在观察。
重点难点用手感知物体的特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教学过程个性修改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学过《人有两件宝》这首儿歌,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唱一唱好不好?(学生跟着音乐唱儿歌)。
你们唱的真棒!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两宝之一的双手。
二、活动探究。
1、观察我们的皮肤。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仔细观察一下自己和同桌小手上的皮肤,看上面有什么?2、小游戏:摸箱子。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这有一个箱子,上面留了一个口,现在老师把这几样东西放进箱子里,请同学来摸一摸并说一说自己摸到的是什么。
要求:摸得时候不能看,先说摸到的是什么,再拿出来让同学们看看说的对不对。
3、深入探究,观察异同。
同学们刚才玩的都很开心,发现我们的小手有这么大的作用。
其实,我们的小手还有更神奇的作用呢。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四组物品,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摸一摸,看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一条湿毛巾、一条干毛巾第二组:一杯温水、一杯凉水第三组:一张复印纸、一张纸板第四组:一张复印纸、一张砂纸学生进行分组小游戏,用皮肤感知它们的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干湿、冷热、厚薄、平滑与粗糙的区别。
总结:用皮肤感知物体的冷热、干湿等,还是在观察。
三、意犹未尽,小小拓展。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发现了我们双手皮肤的神奇作用。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小作业:放学回家后蒙上眼睛,摸一摸,分辨出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 5、摸一摸干湿冷热观察厚薄平滑粗糙教学反思。
《摸一摸》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摸一摸》这首儿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理解儿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3. 能够准确地唱出《摸一摸》这首儿歌。
导学内容:
1. 《摸一摸》是一首经典的儿歌,由闻名作曲家XXX创作,歌词简单易记,旋律漂亮悦耳。
2. 这首儿歌主要讲述了一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中,通过摸黑找朋友的过程中,表达了友谊和快乐的情感。
3. 儿歌中的歌词简单明了,适合孩子学唱,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和合作精神。
导学步骤:
1. 了解《摸一摸》的作者和创作背景:请学生们在课前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这首儿歌的作者是谁,创作背景是怎样的。
2. 听歌学唱:在教室上播放《摸一摸》这首儿歌的音频,让学生们跟着节奏学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分组练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分工合作,练习唱歌。
老师可以在一旁指导学生们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4. 表演展示:请每个小组在教室上进行表演展示,让学生们展示他们的唱功和合作精神,增强团队认识。
5. 总结讨论:最后,老师可以指挥学生们总结这堂课的收获,讨论儿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情节,加深对这首儿歌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会唱一首经典的儿歌,还能够培养合作精神和音乐感,让他们在快乐中进修,感受音乐的魅力。
希望学生们在进修《摸一摸》这首儿歌的过程中,能够收获知识和快乐,让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摸一摸
【学习目标】
1.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特征。
2.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学习重难点】
1.用手感知物体特征,用语言描述出来。
2.培养用手了解物体特征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用手摸一摸自己皮肤,说说有什么感觉?
2.捏捏毛巾和纸板有什么不一样?摸摸砂纸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一样?
3.从准备的箱子中摸出一样东西,并说出这个物品的特征。
4.我们能用手摸出物体的哪些特征?
5.你还摸过什么东西?他们都有什么特征?
二、达标检测
1.用手接触不同的东西会有不同的感觉,毛巾是_____的,石头是______的,砂纸是______的,鸡蛋是______的。
2.生活中,冰的东西有:_________________,热的东西有: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烫伤,在拿一杯很烫的水时,我们应: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摸起来的感觉让你印象深刻。
5.在摸各种物体的时候,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