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八第1课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7)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对教学案例的比较分析姓名:宗悦学号:080314151班级:08级历史学本科一班一、案例介绍1、教学内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一部分内容)2、教学案例:案例一:保定一中教师《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现场录制课案例二:衡水一中教师《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现场录制课案例三:石家庄一中教师《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现场录制课3、研究方法:“同课异构”研讨法4、分析角度(1)教学过程(2)教师表现(3)课堂效果二、对三个教学案例的比较分析要对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必须对教材有所了解。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第一部分内容,包含两个子目,一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对这一专题的要求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三位老师对这一目标的把握显然都十分到位,并在此基础上都有各自的发挥。
接下来我准备从教学过程、教师表现、课堂效果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比较分析。
(一)教学过程1、主要教学方法:统观三个案例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发现案例一采取了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以少量学生分析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传统讲授法通过多媒体的再现回放。
而案例二和案例三采取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活动以及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较多,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
具体到教学过程,三个案例也有很大不同。
2、具体教学过程:三个案例的教学设计都是十分完整和精致的,但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接下来我准备从导入环节、新授课环节、总结环节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并谈谈自己的看法:(二)教师表现教学活动由教师来掌控,教师个人的表现能够大大的影响教学效果,案例二的教师,表现力很强,充满了活力,表达干练有力,又不失幽默,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启发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好奇心。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优教导学案主干梳理知识点一:布雷顿森林会议(1)二战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
(2)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4)1944年美、英、中等44个国家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知识点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提供短期贷款。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初期致力于战后的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款和技术援助。
特征:以美元贷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美元与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影响:(1)对世界: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易错提醒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两大机构的不同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知识点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必要性:政策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时间、地点:1947年10月底在日内瓦签字。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
(4)影响: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
(2)影响: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方向发展。
轻巧识记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深化探究主题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讲史料史料一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
必修二专题八: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一、选择题1.法国总统萨科奇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我们不能一边是多极世界,另一方面却全球只有单一储备货币。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法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B.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C.萨科奇希望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D.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作用巨大【答案】B【点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是美国,A不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不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C不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 0世纪7 0年代已经瓦解,D不正确。
材料中法国总统萨科奇表达认为,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世界货币体系不能只有美元一种货币。
各选项中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是美国;C项世界贸易组织不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D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 0世纪7 0年代已经瓦解。
本题选B项。
2.(2012年1月龙岩市质检22题)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西方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打起了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人混乱。
二战后为改变该混乱局面,国际社会采取的关键措施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B.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C.签订关贸总协定D.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答案】D3.(2011年11月扬州市期中18题)“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
”上述材料应出自A.《欧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马歇尔计划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材料反映的是协助会员国复兴与建设,援助发展中国家,这属于世界银行职能。
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机构,故B正确。
4.(2011年9月皖南八校联考23题)《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
高二历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试题答案及解析1. 1944年6月,美、英、法、苏、中等44个国家的特使和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重新绘制战后全球经济蓝图。
会上,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与会的44个国家中除英国外全部选择了“怀特计划”。
这意味着美国A.与英国的同盟关系破裂B.取得在世界金融中的领导地位C.开始策划对苏“冷战”D.其国力不足以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怀特计划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其真实意图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44个国家中除英国外全部选择了“怀特计划”而放弃了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这意味着美国取代英国掌握了世界金融的领导地位,B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
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关贸总协定的签订C.世界银行的运行D.亚太经合组织的问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解答此题注意审题:“二战后初期”这一时间限制。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中“努力”主要指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A、B、C三项都是这一体系的重要内容,而D项从时间上来说与题意无关。
所以应选D。
【考点】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3.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灾区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如果中国政府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A.世界银行B.关贸总协定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贸组织【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世界银行的职能是向世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以便于推动该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例如为教育和修建公路可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不具有提供长期贷款的职能。
专题八第一节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二战后美国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由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这个体系包括: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构成调整世界经贸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这既承接了专题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又启领本专题第2、3课即《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内容,起到了衔接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2)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国际自由贸易体制的确立。
(3)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形成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归纳知识点,并认识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的必然性,以及它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美国全球霸权的体现,也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充分认识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强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应当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学情分析】
(1)高一阶段的历史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培养一定的历史学习思维。
(2)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该专题内容相对比较陌生,基础不够扎实。
而且他们在学习历史时存在一些问题:学习方法有缺陷,知识体系不完善,重视程度不够等。
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注意考虑本节课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重点要突出鲜明;三是上课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过程、作用)
2.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形成。
【教学资源】
1.教科书
2.校内资源: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网络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
(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第二次科技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二战后,资本新一轮扩张——全球化时代
2、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①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②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经济、政治和军事处于优势地位。
③企图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
(2)建立:
①时间: 1944年7月
②地点:美国的布雷顿森林
③参与国: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
④签定《布雷顿森林协议》
(3)《布雷顿森林协议》
①确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固定汇率制
②确定了美元的地位:美元等同黄金、美元中心地位
(4)实质: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
(5)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补充:主要负责经济的发展,向各成员国提供发展经济的中长期贷款,属于“救贫”性质的机构。
主要负责通过提供短期贷款来调节汇兑关系,稳定汇率,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来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属于“救急”性质的机构。
)
(6)评价:
①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
②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④有利于形成统一、成熟的国际金融市场和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
(7)瓦解:
①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
②原因:随着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各国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
3、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1)背景:
①二战后初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各国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③美国为扩大世界市场,着手建立国际贸易体系。
(2)建立:
1947年10月,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1948.1.1,正式实施
(3)宗旨:
缔约方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4)评价:
①性质:二战后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制,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协定。
②作用: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机构: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世界银行
③关贸总协定
(2)影响;
①它构成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美国拥有特殊地位;
②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5、练习: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美国如何确立由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且通过战后设立的经济组织强化了其主导地位。
这是本课的目的。
因此,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重视教材资源的应用,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环境,使其有机会摸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