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版)
- 格式:ppt
- 大小:783.00 KB
- 文档页数:23
第七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美国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逐步渡过了这次危机。
德国和日本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第一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猛烈冲击。
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危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造成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
同时,“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不合理以及美国战后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对经济危机的爆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经济秩序,战后重建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
美国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其黄金储备占世界总储备的一半,纽约开始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作为世界金融霸主,美国还在海外、特别是在欧洲大量投资,世界经济特别是欧洲经济严重依赖美国金融,使得债务国经济受制于美国。
美国的对欧金融政策,与战债挂钩。
如果欧洲国家不归还战债,就不能从美国借债。
欧洲国家因无力偿还战债而得不到美国的大额借款,从而影响本国生产的恢复,导致出口减少,外汇匮乏,不得不减少从美国进口商品,特别是农产品。
这使得美国的海外市场急剧缩小,出现了生产“过剩”危机。
其次,美国的经济结构严重不平衡。
20年代美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工业各部门之间发展也不平衡。
汽车、电力、电气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纺织、煤矿、造船等行业长期萧条;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长期不景气。
再次,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也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1920—192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率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只增长了2%,农业工人的工资更低,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
即使在较为繁荣的1921—1929年,美国的失业工人平均每年也达220万左右。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产过剩。
它表现为产品过剩(⼤量积压)、企业倒闭、⽣产下降、失业剧增、信⽤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经济⽣活陷于混乱和瘫痪。
1929年,经济危机⾸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对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产⽣了巨⼤的影响。
⼀、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盾。
即⽣产社会化和⽣产资料私⼈占有之间的⽭盾。
(社会化⼤⽣产是指随着资本主义⽣产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量商品的⽣产,都需要多个企业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如有的提供原料、有的提供零件、某些提供技术⽀持、某些提供资⾦等等,⽣产社会化,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益密切,⽣产更多的产品。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个重要特征就是⽣产资料私⼈占有,即社会⼤部分的财富掌握在少数⼈⼿⾥,⼴⼤⼈民群众相对贫困,所以购买⼒下降,市场狭⼩。
所以经过⼀段时期,产品就会出现滞销!⽽且会越积越多!⽣产过剩,⼀些企业就会倒闭,⼀个企业倒闭跟到相互有往来的企业跟着遭殃,⼈们⼜失业了,更加买不起产品,导致⽣产停滞从⽽形成经济危机!也被称为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1825年发⽣于英国的世界历史上第⼀次经济危机,1847或1857年的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这个⽭盾就存在,危机就不可避免。
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2、直接原因:⽣产和销售之间的⽭盾。
⽣产严重过剩,产销⽭盾空前尖锐。
⼀个煤矿⼯⼈的⼉⼦问妈妈:“现在天⽓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炉⼦呢?”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这个例⼦⽣动⽽⼜形象地揭⽰出经济危机是由经济领域中哪两个环节之间的⽭盾造成的呢?⽣产和销售(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民收⼊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社会的主要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的资本家⼿中,⽽⼴⼤劳动⼈民却相对⽇益的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的增长,购买⼒被限定在⼀个狭⼩的范围内,造成了市场的相对狭⼩。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自主预习】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虚假“繁荣”(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2)美国的、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一派“繁荣”景象。
2.危机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即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①国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②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
3.爆发(1)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崩溃。
(2)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
问题思考据统计,在1929年,1 548 707人在美国29家股票交易所拥有账户。
在1.2亿人口中,接近0.3亿户家庭积极参与股市交易,有100万投资者可以被称为投机者。
这种情况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特点(1)范围广:从美国爆发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持续时间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岀危机阴影。
(3)破坏性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2.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紧对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问题思考]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