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冲裁模具的维修
- 格式:pptx
- 大小:107.63 KB
- 文档页数:39
步骤作业内容要点说明常见几种不良状态和修理方法:1、毛刺:A、生产达到一定数量时计划研磨,注意研磨前、后都要把模板的尺寸记录下来,冲头的研磨,原则上在冲头固定板上加上卸料板一齐磨,这样能保持全部冲头的统一高度。
B、冲头或下模板崩角造成崩角的原因一般有:1、上下模配合位置不当;2、卸料板导向孔过大;3、冲头固定孔过大;4、冲压过程中错位;5、人为失误,指不小心用硬件碰伤刃口或冲头。
崩角现象超过0.5以上,要更换冲头,下模板超过0.1以上要入子修正。
C、配合间隙不当正常的断面,光面应该在材料厚度的1/2左右,配合间隙小,造成不正常的挤断;配合间隙大,造成拉断,两者都会使断面呈全部光面而产生毛刺。
所以,当冲头过小或下模过大时,更换冲头或入子。
D、二次冲切的交切点凡出现两次切断的地方通常会在交切点上产生毛刺。
出现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设计时没有加工艺缺口或者不充许设置工艺缺口,特别是斜边与直边交切的地方最容易产生毛刺,修理时要求冲头与下模孔的位置要在最佳状态,可追加工艺缺口的需进行改模。
直角弯曲不良的修正1、外偏外偏的原因有:A、弯曲入子凸肩直角边呈圆弧工作面损耗,凸肩高度不够;重新研磨凸肩,高度通常是材料厚度的20%,宽度一般是在0.8-1.0,材料厚度在1MM以下宽度为0.8-1.0,材料在1MM以上,宽度为1.0-1.2。
B、弯曲冲头损耗,与让位孔间隙过大当工作面损耗严重时,要更换入子。
更换弯曲冲头,原则上不采用垫片调整前后左右的位置,因为那样会引起弯曲高度和相对尺寸的不良。
2、内偏内偏的原因有:A、弯曲冲头工作面损伤,圆弧损伤由于工作面损伤,造成工作面与材料表面的摩擦增大,要抛光或更换冲头。
B、弯曲冲头与让位孔间隙小调整弯曲入子的位置,但要在要求的公差范围内。
C、冲压过程中行程的高低也会影响弯直角的外偏和内偏调整冲压行程。
产品变形:1、导正销拉料A、导正销与材料接触部分有拉伤的痕伤抛光导正销冲压模具修理作业方法一二B、导正销和材料接触部分长调整直边部分的高度,一般比材料厚度高出0-0.2C、导正孔毛刺研磨冲头,消除毛刺。
1、模具的检查保养模具修理后的检查是保证模具修理质量,使模具处于最佳状态的重要环节。
对于冲裁模,刃口部分动过后应重新对模,并通过切纸或切塑料薄膜来判断模具间隙是否合适,是否均匀。
模具的保养主要有以下内容:⑴、模具导向零件定期加润滑油⑵、对刃口和拉伸凹模定期加油润滑⑶、及时清理废料,保持模具清洁⑷、定期检查模具的弹簧、橡胶及导向件是否损坏或失效,必要时进行更换⑸、定期清洗模具,检查废料排出是否顺畅2、模具的维修要领⑴、冲压模具的维修,必须做到细心、耐心、按程序办事,切忌盲目行事。
当模具出现故障时,应详细询问模具出现故障时的过程情况,打开模具,对照尾件制品,检查模具状况,分析故障原因。
⑵、根据故障性质及模具结构,决定是拆模修理还是直接在压力机上修理。
⑶、打开上模时应保持上模平衡升降,防止上模过度倾斜导致导套破裂⑷、装、拆卸弹性卸料板时,应交替拧紧或放松卸料板螺钉,保证卸料板平衡升降防止卸料板过度倾斜导致凸模断裂。
⑸、模具零件拆卸时,应留意原有的状况,必要时在相联的零件上分别作标记,以利于后续装模时方便复原。
凸模及凹模装好后,应对照冲件作必要的检查,是否有错装、漏装或装反,检查凹模镶件有无倒装,确认无误后方可合模。
⑹、更换凸模时,应先将凸模刃口放入凹模,检查凸模与凹模的配合间隙是否合适,同时检查凸模固定部位尺寸与固定孔是否相配。
对维修后凸模总长度变短,需加垫片达到需要的长度时,应检查凸模刃口有效长度是否足够,与卸料板是否干涉。
更换已断凸模时,应查明原因,检查凹模孔内是否堵塞,同时检查凹模刃口是否崩刃,是否需研磨刃口。
组装凸模或凹模镶块时,应水平置入,用铜棒将其轻轻敲到位,切不可斜置而靠强力敲入(必要时可在非刃口面倒圆,便于导入固定板)。
⑺、模具多次拆装后,定位销孔可能因磨损变大,产生定位偏差,使冲裁间隙不匀,毛刺增大,可用移位的方式来调整间隙,打开模具,拆去卸料板,拆除固定板中的销钉,放松螺钉,凹模上放一张适当厚度的塑料薄膜,轻轻合上上模,慢速放下上模至凸模进入凹模内1~2mm为止,这时由于塑料薄膜的塑性,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将处于相当均匀的状态,均匀地拧紧螺钉。
冲压模具维修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内容介绍>>1.冲头使用前应注意①、用干净抹布清洁冲头。
②、查看表面是否有刮、凹痕。
如有,则用油石去除。
③、及时上油防锈。
④、安装冲头时小心不能有任何倾斜,可用尼龙锤之类的软材料工具把它轻轻敲正,只有在冲头正确定位后才能旋紧螺栓。
2.冲模的安装与调试安装与调校冲模必须特别细心。
因为冲模尤其大中型冲模,不仅造价高昂,而且重量大微量移动困难,人身的安全应始终放在首位。
无限位装置的冲模在上下模之间应加一块垫木板。
在冲床工作台清理干净后,将合模状态的待试模具置于台面合适位置。
按工艺文件和冲模设计要求选定的压机滑块行程,在模具搬上台面前调至下死点并大于模具闭合高度10~15mm的位置,调节滑块连杆,移动模具,确保模柄对准模柄孔并达到合适的装模高度。
一般冲裁模先固定下模(不拧紧)后再固定上模(拧紧),压板 T型螺栓均宜使用合适扭矩扳手拧紧(下模),确保相同螺拴具有一致而理想的预加夹紧力。
可以有效防止手动拧紧螺纹出现的因体力、性别、手感误差造成的预紧力过大或过小、相同螺纹预紧力不等,从而引起冲压过程中上下模错移、间隙改变、啃剥刃口等故障发生。
试模前对模具进行全面润滑并准备正常生产用料,在空行程启动冲模3~5次确认模具运作正常后再试冲。
调整和控制凸模进入凹模深度、检查并验证冲模导向、送料、推卸、侧压与弹压等机构与装置的性能及运作灵活性,而后进行适当调节,使之达到最佳技术状态。
对大中小型冲模分别试冲3、5、10件进行停产初检,合格后再试冲10、15、30件进行复检。
经划线检测、冲切面与毛刺检验、一切尺寸与形位精度均符合图纸要求,才能交付生产。
3.冲压毛刺①、模具间隙过大或不均匀,重新调整模具间隙。
②、模具材质及热处理不当,产生凹模倒锥或刃口不锋利,应合理选材、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质合金,热处理方式合理。
③、冲压磨损,研磨冲头或镶件。
④、凸模进入凹模太深,调整凸模进入凹模深度。
冲压模具维修知识点汇总图冲压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加工工艺,它能够将金属材料通过冲压机的力量进行一系列的冲压、弯曲、拉伸等加工。
在冲压模具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或者操作不当等原因,模具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或者损坏,这时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
下面是冲压模具维修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图。
一、常见的冲压模具故障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的故障:模具磨损、疲劳断裂、变形、卡死以及模具的局部开裂等。
这些故障会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的质量,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维修。
二、冲压模具维修工具进行冲压模具维修需要一些特定的工具和设备,常见的工具包括:手工工具(如锉刀、螺丝刀等)、打磨工具(如砂轮、砂纸等)、量具(如卡尺、测微计等)、切割工具(如电动切割机、钻孔机等)等。
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工具可以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三、冲压模具维修步骤冲压模具的维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问题分析、损坏部位清洁、损坏部位修复、部件调整、性能测试和模具保养。
维修的每个步骤都需要严谨细致地进行,以保证模具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四、冲压模具维修常用技术冲压模具维修常用的技术包括:焊接修复、切割修复、磨削修复和喷涂修复等。
对于不同的故障,需要选择相应的修复技术进行维修。
这些技术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来进行操作,以确保修复效果的质量。
五、冲压模具维修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冲压模具维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按照维修步骤进行操作、选用适合的修复技术、注意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护模具的表面质量、进行维修后的性能测试和保养等。
六、冲压模具维修的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冲压模具维修的知识。
例如,一种常见的冲压模具故障是磨损,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来学习如何正确分析问题、选择适当的修复技术、进行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七、冲压模具维修的前景和挑战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冲压模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冲压模具维修这个行业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冲压模具的维修与保养发表时间:2019-09-19T14:21:41.15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2期作者:陈庆国方坤盛[导读] 为了尽量降低在生产加工的过程里发生品质问题的可能性,对于模具进行提前维护保养的环节就尤为重要,这个工作也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维修成本的投入。
在进行冲压模具的修理养护的介绍,以及对其结构性改造的步骤讲解的时候,分析了模具修理养护的作用,即对冲压生产的维护和模具产量品质的提高。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进行科学的保养,利用先进的技术创新对模具进行有利的改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模具的产量和生产质量。
陈庆国方坤盛东莞市豪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摘要:为了尽量降低在生产加工的过程里发生品质问题的可能性,对于模具进行提前维护保养的环节就尤为重要,这个工作也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维修成本的投入。
在进行冲压模具的修理养护的介绍,以及对其结构性改造的步骤讲解的时候,分析了模具修理养护的作用,即对冲压生产的维护和模具产量品质的提高。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进行科学的保养,利用先进的技术创新对模具进行有利的改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模具的产量和生产质量。
关键词:冲压;模具;维修;保养汽车的零件生产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模具的加工,在进行大量生产加工汽车零件的时候,对于有效的提升产品质量,对原材料能够进行有效利用,降低投入成本的问题上,模具一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工具。
模具的使用情况对产品的生产加工的品质和速度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当生产过程里发现模具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很快找出问题的原因,在快速判断之后就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维修。
模具的使用时限和它的结构等情况有很大程度的关联。
因此,模具的保养和修理的有效性就非常重要。
1、模具的故障维修对于模具出现的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而发生的维修行为可以称之为故障性维修。
在进行冲压生产的作业中,模具经常产生很多异常状况,比如说模具的毛刺变大等零部件损坏的问题,针对这些故障,需要进行一定的维护保养。
冲压模具维修技巧相关推荐冲压模具维修技巧 模具⼯业是近年来兴起很快的⼀个⾏业。
今天⼩编就给⼤家讲讲冲压模具维修技巧,⼤家⼀起来看看吧。
连续模具的维护有什么要领?连续模具的维护有什么要领? 连续模的维护须做到细⼼耐⼼按部就班,切忌盲⽬从事,因故障修模时需附有料带,以便问题的查询。
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再进⾏模具清理,⽅可进⾏拆模。
拆模时受⼒要均匀,针对脱料弹簧在固定板与脱料板之间和脱料弹簧直接顶在内导柱上的模具结构,其脱料板的拆卸要保证脱料板平衡弹出,脱料板的倾斜有可能导致模具内凸模的断裂。
(1)凸凹模的维护 ( 凸凹模拆卸时应留意模具原有的状况,以便后续装模时⽅便复原,有加垫或者移位的要在零件上刻好垫⽚的厚度并做好记录。
更换凸模要试插脱料块凹模是否顺畅,并试插与凹模间隙是否均匀,更换凹模也要试插与冲头间隙是否均匀。
针对修磨凸模后凸模变短需要加垫垫⽚达到所需要的长度应检查凸模有效长度是否⾜够。
更换已断凸模要查明原因,同时要检查相对应的凹模是否有崩刃,是否需要研磨刃⼝。
组装凸模要检查凸模与固定块或固定板之间是否间隙⾜够,有压块的要检查是否留有活动余量。
组装凹模应⽔平置⼊,再⽤平铁块置如凹模⾯上⽤铜棒将其轻敲到位,切不可斜置强⼒敲⼊,凹模底部要倒⾓。
装好后要检查凹模⾯是否与模⾯相平。
凸模凹模以及模芯组装完毕后要对照料带做必要检查,各部位是否装错或装反,检查凹模和凹模垫块是否装反,落料孔是否堵塞,新换零件是否需要偷料,需要偷料的是否⾜够,模具需要锁紧部位是否锁紧。
注意做脱料板螺丝的锁紧确认,锁紧时应从内⾄外,平衡⽤⼒交叉锁紧,不可先锁紧某⼀个螺丝再锁紧另⼀个螺丝,以免造成脱料板倾斜导致凸模断裂或模具精度降低。
(2)脱料板的维护 ( 脱料板的拆卸可先⽤两把起⼦平衡撬起,再⽤双⼿平衡使⼒取出。
遇拆卸困难时,应检查模具内是否清理⼲净,锁紧螺丝是否全部拆卸,是否应卡料影起的模具损伤,查明原因再做相应处理,切不可盲⽬处置。
冲压模具修理方法引言:冲压模具是在工业制造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工具,用于加工金属材料。
然而,由于常年使用或其他原因,冲压模具可能会出现磨损、损坏或失效的情况。
因此,了解和掌握冲压模具修理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冲压模具修理方法,以帮助读者解决相关问题。
一、表面修复1. 打磨:对于表面较小的划痕或磨损,可以使用打磨方法进行修复。
首先,选取适当的砂纸或砂轮,并根据划痕的深浅选择合适的粗细度。
然后,沿着划痕的方向进行打磨,直到划痕消失为止。
最后,使用抛光剂对修复部位进行抛光,使其恢复光滑。
2. 焊接:对于严重的表面磨损或损坏,可以使用焊接方法进行修复。
首先,清洁并打磨损坏的表面,以确保焊接后的接合牢固。
然后,使用适当的焊接设备和材料进行焊接,将损坏的部分补充或重建。
最后,对修复部位进行打磨和抛光,以达到与原始表面相匹配的效果。
二、尺寸修复1. 添补:当冲压模具的关键尺寸受损时,可以使用添补方法进行修复。
首先,确定需要添补的部位和尺寸。
然后,选取合适的材料,根据尺寸要求进行切割或加工。
最后,使用合适的粘合剂或焊接方法将添补部分与原始部件粘合或焊接在一起,确保修复后的尺寸与原始尺寸一致。
2. 精密加工:对于精密冲压模具,可能需要使用精密加工方法进行修复。
首先,使用测量工具(如千分尺、百分尺等)精确测量损坏的尺寸。
然后,使用数控机床或其他高精度加工设备进行修复加工。
最后,进行表面处理和质量检查,确保修复后的部件精度符合要求。
三、热处理修复1. 热退火:对于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应力或变形的情况,可以使用热退火方法进行修复。
热退火通过在高温下加热模具,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内部应力和恢复形状。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金属材料,能够有效地修复模具的形状和性能。
2. 热淬火:在一些情况下,冲压模具可能因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而失去一定的硬度。
这时可以使用热淬火方法进行修复。
热淬火通过将模具加热至适当的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使其重新获得一定的硬度。
冲压模具维修知识点汇总冲压模具作为一种常见的工具,在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冲压模具常常会出现磨损、损坏等问题,需要进行维修和保养。
本文将介绍一些冲压模具维修的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冲压模具的问题。
1. 冲压模具的常见问题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以下几类问题:(1)磨损:冲压模具由于长时间的摩擦和冲击,可能会出现局部磨损现象。
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修磨的方式恢复模具的正常工作状态。
(2)断裂:冲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材料过硬或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断裂。
这时需要进行断裂部位的修复或更换。
(3)变形:冲压模具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高强度的力量作用,可能会出现变形问题。
这时需要通过热处理或其他方法来恢复模具的形状。
(4)卡料:冲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材料粘附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卡料。
这时需要及时清理卡料,并检查模具是否有损坏。
2. 冲压模具维修的基本步骤(1)评估损坏程度:在进行冲压模具维修之前,需要对模具的损坏程度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来判断模具是否需要维修以及需要维修的程度。
(2)选择维修方法:不同类型的模具损坏需要采取不同的维修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修磨、焊接、热处理等方法来修复模具。
(3)维修过程:在进行冲压模具维修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设备。
同时,还需要做好安全保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4)维修后测试:在完成冲压模具维修之后,需要进行测试来确保模具的正常工作。
可以通过试模、检测等方法来验证维修效果。
3. 冲压模具维修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冲压模具维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第一:冲压模具的维修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防止发生意外。
同时,要保证修理工具的质量,避免损坏模具或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2)维修专业性:冲压模具的维修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如果不具备相关能力,建议找专业的维修人员或厂家进行维修,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同一模具制造出之制品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当制品有尺寸差异时,要么加以修护使其恢复原状,若是设计错误,即要改变设计。
模具检修即是依据这个原则的。
[一]量测成品,核对检查标准以判定变异处,在核对工程尺寸有否与模具图相同,尺寸变异与否,必要时须量测前后相关工程以切确判定变异之处和原因,再施以对策解决。
[二]当本身无法判定或无法提出对策时,应请教他人之意见,切勿独断自行之。
[三]毛头过大(1)刀口磨耗:重新研磨(2)间隙过大:侧面大部分为擦光带,亮度较低,减小间隙。
(3)间隙太小:二次剪切面加大间隙。
(4)对合切痕:改变接合à度或作段差或减小间隙。
(5)过於尖à:制品à度小於75度改变工程或间隙。
(6)材料过硬:更换材料或加大间隙。
(7)模具崩à:重新研磨。
(8)模贝不正:局部产生毛头或括伤。
重新校正或修改模具。
[四]咬模(1)模具松动:冲或模的移动量超过单边间隙。
调整组合间隙。
(2)冲模倾斜:冲或模的直à度不正,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
重新组立或研磨矫正。
(3)模板变形:模板硬度或厚度不ì,或受外力撞击变形。
更换新模板或是更正拆组工作法。
(4)模座变形:模座厚度不ì或受力不平均,导柱、导套直à度变异。
研磨矫正或重灌塑胶钢或更换模座或使受力平均。
(5)冲模干涉:冲或模尺寸,位置是否正确,上下模定位有无偏差,组立後是否会松动,冲床精度不ì,架模不正。
(6)冲剪偏斜:冲头强度不ì,大小冲头太近,侧向力未平衡,冲半斜。
加强剥斜板引导保护作用或冲头加大、小冲头磨短lt增加踵跟长提早支撑引导,注意送料长度。
[五]尺寸变异(1)刀口磨耗:毛头太大或尺寸变大(切外形);变小(冲孔);平面度不好。
重新研磨或更换冲模。
(2)没有引导:引导销或其他定位装置没有作用,送料机没有放松或引导销径不ì,无法矫正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