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作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159.00 KB
- 文档页数:11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施
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监
理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开工前准备阶段
在施工开始之前,监理工程师需要对建筑设计文件进行全面审查,
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法规标准。
此外还需要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等文件,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核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
术资格审查。
2. 施工现场巡查阶段
一旦施工开始,监理工程师需要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巡查,检查施
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规范。
同时要关注工程进度是否滞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施工过程管理阶段
监理工程师要对施工单位施工方案、质量检测资料、变更设计等文
件进行审核,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和验收,指导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和
调整。
同时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4.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当工程即将完工时,监理工程师需对整个工程进行最终验收,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验收报告的编制,最终确定工程是否合格,是否可以交付使用。
5. 隐蔽工程验收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构件是隐蔽在结构内部的,这些部位往往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监理工程师还要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确保施工单位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总之,监理工作流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监理工程师全程参与,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流程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工作所需完成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程序。
其目的是确保工程质量、合规性和安全性,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目标。
监理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前期准备阶段:监理单位和业主签订监理合同,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和权力。
监理单位组织监理人员,制定监理工作计划。
同时,对项目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核,确保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2.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资格审查,确认其能力和资质。
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共同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计划等,并组织开展现场踏勘和会议,为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3. 施工监理阶段:监理人员根据合同要求和相关法规,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
包括对施工手续的审核、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质量的检查和验收、施工安全的监督等。
监理人员根据施工单位的工作情况,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意见。
4. 竣工验收阶段:施工完成后,监理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并与业主进行验收会议。
对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估和报告。
在验收合格后,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共同办理竣工手续和移交工程文件。
5. 质量评估阶段:工程竣工后的一段时间内,监理人员将对工程进行跟踪评估,发现和处理工程质量问题。
同时,根据工程质量状况和监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工程质量改进措施和管理建议。
6. 后期保修阶段:工程竣工后的保修期内,监理人员协助业主处理工程质量问题,对施工单位的保修工作进行监督,并向业主提供相关建议和技术支持。
同时,监理人员还将定期对工程进行回访,了解工程使用情况和业主的满意度。
监理工作流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监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各项监管活动。
监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法规和标准,做好监理工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控制。
监理的工作流程有哪些监理是建筑工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作用是对工程施工进行全程、全方位地监督、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
监理工作流程是一系列有序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监理的工作流程及其相关内容。
1. 前期准备1.1 制定监理计划在开始监理工作之前,监理单位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监理计划,明确监理目标、范围、工作重点以及监理人员的职责分工。
1.2 熟悉工程设计文件监理人员需要仔细研读工程的设计文件,包括图纸、说明、规范等,确保对工程设计有充分的了解。
2. 施工前期2.1 现场勘察监理人员需进行现场勘察,确认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周边条件等,并与施工单位共同讨论施工方案。
2.2 审查施工合同监理人员需要审查施工合同,确认合同的各项约定和条件,并监督施工单位按合同要求履行。
3. 施工中期3.1 施工过程监督监理人员需定期到现场进行工程质量检查、进度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3.2 质量验收监理人员参与工程质量验收,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4. 施工后期4.1 竣工验收监理人员参与工程竣工验收,确认工程是否符合竣工标准,对完工质量进行评估,提出验收意见。
4.2 缺陷整改如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或缺陷,监理单位将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并重新验收。
5. 结束阶段5.1 撰写监理报告监理人员需撰写监理报告,总结工程监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评估工程质量及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5.2 归档资料监理人员需将监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整理归档,保存监理记录、技术资料等,以备工程质保期内及日后的审查需要。
以上即是监理的工作流程及其相关内容。
通过认真执行监理流程,监理人员能够有效地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顺利完成,为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监理工作程序流程图(通用)监理工作程序流程图(通用)1、施工阶段进度控制计划在工程承包合同中,确定工期总目标。
承包单位和建设单位根据工期总目标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应附有编制材料设备采购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施工机械使用计划。
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总进度计划并编制年、季、月度计划。
编制说明中应包括上月实际完成工程量、当月(年)计划完成工程量、计划提前或拖后的原因分析以及拟采取的对策。
审批年、季、月度计划后,按计划组织实施,监理工程师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基本符合计划要求的继续施工,否则签发严重偏差计划通知书,纠正计划偏差,向建设单位建议调整,直至更换施工队伍,最终实现工期总目标。
2、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程序签定施工合同后,业主、施工、监理三方进行施工图纸会审,设计、施工、业主、监理四方进行工程预付款申请,承包单位施工图纸实施,材料、设备采购,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联合考察厂家材料、设备等。
监理工程师审核预付款申请,审定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申请,审核已完分项工程报验单、计量申请、索赔申请,否认可的申请不予审核。
最终监理工程师审批并签认付款认证,否则进行索赔审批,最终报送业主付款。
3、月工程款支付监理核签程序工程项目施工合格后,承包单位报月支付申请,监理工程师审定工程变更费用、技术洽商费用、工程索赔费用、其他各项费用,并确定计量项目合格、计量部位、工程量及工作量。
如果不同意,则由XXX组织协调。
最终总监理工程师签发月支付证书,建设单位审核并签字支付给承包单位。
4、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程序承包单位申报分项分部工程方案并经监理审批后,申报材料合格证、复验单,如不合格则加倍复试或换材料,进行整改。
各分项隐蔽工程自检,如不合格则填报工程报验单,并附上隐蔽工程检验单、预检单、质量保证资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
最终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及审查实验报告。
在签证单上签字认可后,向监理方申报工程报验单并附上地基处理质量验收记录、质评表及相关资料。
监理服务流程
监理服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施工前准备阶段:业主委托监理并签订监理合同,熟悉委托书的内容和监理合同的内容,如监理范围、监理内容、委托人和监理人的权利、义务、责任、质量目标、工期、安全目标、投资控制目标等。
此外,监理人员还需熟悉、审核设计文件,审查承包商质保体系、施工资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 编写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监理规划由总监理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写,监理实施细则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写。
3. 参加业主组织的协调会:这是建设、设计、监理、施工、材料供应等相关单位碰头会议,如设计交底(会审)、第一次(监理)协调会等。
4. 工程开工:工程开工后,监理需进行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等工作。
5. 工程完工:工程完工后,进行验收并提交验收报告。
6. 后期工作:工程验收合格后,整理监理档案资料并完成竣工备案。
请注意,此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可能因项目类型和业主需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工作中,应按照业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
监理部工作流程一丶施工前的准备阶段(1)接受业主委托监理并签订监理合同监理合同内容有:监理范围、监理内容、委托人和监理人的权利、义务、责任、质量目标、工期、安全目标、投资控制目标等,(2)工程项目部组织监理人员熟悉,审核设计文件、审核承包商质保体系、施工资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熟悉审核设计文件内容:图纸是否符合规范,图纸是否有明显错误,图纸是否能指导施工,预算中工作量、材料、设备有无出路、设计技术要求是否符合等;(4)审查承包商质保体系:施工资质、项目经理、技术人员等资格证明。
(5)审查承包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首先应清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具备的内容。
审查中的重点是:施工人员配备施工机具(包括设备、仪表);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得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是否合理,工序是否衔接。
(三)编写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
监理规划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编写,监理实施细则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写:其内容如下,(1)监理规划内容:工程概况(工程简介、主要工作量),监理依据(合同、法律法规、设计文件、施工验收规范、业主相关标准),监理工作范围、内容、监理实施细则:就监理具体工作按照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进行详细说明,是监理规划中工作的细节,是对于事中控制工作应详细结合验收规范里面一些具体的指标和要求进行编写。
(四)参加业主组织的协调会。
参加业主协调会很重要,有关工程施工前的一些重要会议,也是建设、设计、监理、施工、材料供应等相关单位碰头会议,如设计交底(会审)、第一次(监理)协调会等。
(1) 设计交底(会审):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差错提出合理的建议;(2) 第一次(监理)协调会:在工程开工前,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相关单位,授权确定建设单位代表人员,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及有关职能人员,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其内容:宣布项目总监并向其授权,并宣布建设单位负责人和工程项目经理,相互各方组织机构(专业人员、职务分工)介绍认识;确定各方的协调关系;项目经理汇报施工现场准备情况;总监做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报告;承包单位做施工技术方案交底;明确工程有关的其他事项。
工程监理流程工程监理是指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由工程监理机构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经济及工程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工程监理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施工过程监理和竣工验收等环节。
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工程监理机构需要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并进行细化的项目管理计划。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编制监理合同、组织项目启动会议、派遣监理人员以及确定监理任务书等。
同时,还需要梳理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标准规范等相关文件。
2. 施工前准备:当施工准备工作完善后,进入施工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包括对招标文件的审查,确定施工方案,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和进度计划,以及对施工人员的资质进行核实等。
监理人员需要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
3. 施工过程监理: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需要进行现场巡视和记录,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把关。
他们还需要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图纸、材料和设备,确保其符合相应标准和规范。
同时,监理人员还要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推动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和优化,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在这个阶段,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建设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非常重要。
4. 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监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监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计划、质量验收台账和质量工作结果进行审核。
他们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试验、试验和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如果发现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监理人员需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
5. 竣工验收:当工程施工完成后,监理人员要对竣工材料、竣工图纸和施工记录进行核查和确认。
他们要参与竣工验收会议及竣工验收报告的编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进行综合评估。
如果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监理人员会出具竣工验收合格证明,否则将提出整改要求。
6. 后期管理:施工竣工后的一段时间内,监理人员还要对工程的运营和维护进行监督和管理。
他们需要跟进工程质量保修期的维护工作,检查和评估工程的使用质量,以及组织开展工程质量评估和后评价工作。
监理工作程序及流程监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有效地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监理工作程序及流程是监理工作的基础,合理的程序和流程可以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监理工作的程序及流程。
一、前期准备1. 确定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在工程建设前,业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聘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
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需要具有相应的监理资质和经验,以确保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制定监理计划监理单位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监理计划。
监理计划包括监理目标、监理内容、监理方法、监理周期等内容,为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指导。
3. 确定监理工作的相关文件监理工作需要相关的文件支持,包括监理合同、监理手续、监理报告等。
这些文件是监理工作的依据和凭证,必须妥善保存和管理。
二、监理工作1. 监理工程施工监理工程施工是监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监理人员需要按照监理计划和监理合同,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检查工程材料监理人员需要对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材料检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3. 记录监理过程监理人员需要及时记录监理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包括现场检查、材料检查、沟通交流等内容。
监理记录是监理工作的依据,也是监理工作质量的证明。
三、监理报告1. 编写监理报告监理人员需要根据监理记录和监理情况,编写监理报告。
监理报告包括工程的监理情况、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等内容,为业主提供决策参考。
2. 提交监理报告监理报告需要及时提交给业主和相关部门,以供参考和处理。
监理报告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确保监理工作的透明和公正。
四、监理总结1. 工程验收监理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工程验收。
监理人员需要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提出验收意见和建议。
2. 监理总结监理人员需要对监理工作进行总结,包括监理过程、监理效果、存在问题、改进建议等。
监理工作流程及管控监理工作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单位施工的技术质量、安全生产、进度和资金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工作。
它是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也是防止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本文从监理工作的流程、监理工作的管控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监理工作流程1.前期准备工作(1)项目组织架构的建立。
建立项目总监、监理总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等监理团队组织架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
(2)项目资料归档。
将建设单位发放的招标文件、中标文件、合同、评审意见、监理合同等所有有关文件进行建档,并进行盖章备案。
(3)现场调查。
开展对工程施工现场和周边情况的调查,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2.施工前期工作(1)监理工程师按照有关规定,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
(2)安排开展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监理工程师应按照开工前的技术交底计划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单位全面理解各项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3)控制施工进度。
监理工程师应定期检查施工进度,并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进度计划。
3.施工过程(1)监测工程施工质量。
各项工程施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地方有关规定及工程设计文本要求。
监理工程师应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监测处理情况。
(2)监督安全生产。
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进行记录。
(3)保障资金使用合理。
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金使用计划,定期进行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并对存在问题的资金使用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4.竣工验收(1)监督验收工作的进行。
监理工程师应在工程竣工前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施工质量达到规定标准,所有设备和器具都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2)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根据竣工验收结果,监理工程师应按照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有关规定出具竣工验收报告,并对工程施工质量及合理性进行评价。
监理作业程序(一)施工监理的前期准备作业经与业主协商一致后签订监理委托合同,接受监理任务。
设立项目监理机构,委派总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并明确岗位责任。
配备监理设施及检测设备,熟悉施工图纸,编制项目监理规划及实施细则。
业主有需求时,可协助业主组织施工合同的招标,评标,优选中标单位。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作业参与由业主组织的设计交底;审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查施工测量结果;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调查;检查承包单位技术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的落实;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消防卫生设备,文明施工措施,提出意见并监督执行;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进行施工监理交底;检查开工条件,批准开工。
(三)施工过程中的三控,二管,一协调的作业程序1,质量控制作业程序(1)分包单位资质审查选择分包单位→总承包填写“分包单位资质报审单”→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总监同意)→总承包方与分包单位签订施工分包合同→分包单位进场施工。
(2)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检验程序承包单位填写“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合格后同意进场;不合格另选。
(3)隐蔽验收。
所有隐蔽工程必须经施工方自检合格并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4)分项,分部工程监理作业程序承包单位达到分项工程报验条件进行自检合格后填写“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核,若不合格,承包单位进行纠正后重新报验;若合格监理工程师签认分项工程报验单,施工单位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达到分部工程验收条件时,施工单位先自检,然后填写“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核,若不合格,承包单位进行纠正后重新报验;若合格,监理工程师签认分部工程报验表2,进度控制作业程序(1)承包单位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2)承包单位应按年,季,月编制进度计划报总监审批后执行;监理工程师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分析,若严重偏离计划目标则应指示承包单位采取措施及时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