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裁模具设计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644.50 KB
- 文档页数:14
冲裁模具设计步骤第一步工作:对所设计模具之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电脑机箱为例,首先将各组件产品图纸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组合分析(套图),确保各产品图纸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组件在整个机箱中的重要性,以确定重点尺寸,这样在模具设计中很有好处。
第二步:对产品进行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模具结构,并对产品进行排工序,确定各工序冲工内容,并利用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展开,在产品展开时一般从后向前展开,例如一产品需要量五个工序,则从加工成品开始展开,一直向前四工序、三工序、二工序、一工序,并展开一个图形后复制一份再进行前一工序的展开。
注意,这一步很重要,同时要细心。
第三步:依产品展开图进行备料,在图纸中确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镶件等。
注意:如果直接在产品展开图中进行备料并加入定位销钉、导柱、螺丝孔的位置。
可以大大的提高设计效益。
如果进行手工计算效率太低。
第四步:模具图的绘制,在备料图纸中再制一份出来,进行各组件的绘制,并且加入线切割的穿丝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间隙,一定不能忘记。
尺寸的标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五步:校对设计实例 1冲裁、弯曲、拉深及成形是冷冲压的基本工序,下面以常见的冲裁件、弯曲件及拉深件为例介绍冲裁、弯曲及拉深的冲压工艺分析、工艺方案拟订、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
零件简图:如图3-1所示.名称:垫圈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Q235钢材料厚度:2mm要求设计此工件的冲裁模。
图3-1一.冲压件工艺分析该零件形状简单、对称,是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的。
根据冲模手册表2-10、2-11查得,冲裁件内外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4,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公差为±0.1mm.将以上精度与零件简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公差相比较,可认为该零件的精度要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其它尺寸标注、生产批量等情况,也均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故决定采用利用导正销进行定位、刚性卸料装置、自然漏料方式的冲孔落料模进行加工。
工件为图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08F钢,材料厚度1。
5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1。
材料分析冲裁件材料为08F钢板,其中08F中F表示是沸腾钢,08表示为含碳量为万分之八,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
2. 结构分析冲裁件结构简单对称,但外形的直角不便于模具的加工,并且影响模具的寿命建议将90º的直角改为R1的工艺圆角.3. 精度分析:零件上有3个尺寸标注了公差要求,由公差表查得40、36、ø18都为IT11级,所以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可以用普通冲裁的加工方法制得.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比较三个方案欲采用方案二生产。
(三)零件工艺计算1。
刃口尺寸计算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刃口尺寸计算采用分别加工制造法。
(1)落料件尺寸的基本计算公式为(2)冲孔基本公式为查凸、凹模最小间隙表2。
5得最小间隙Z min=0.132mm,最大间隙Z max=0.240mm,凸、凹模分别按IT6,IT7级加工制造,根据标准公差数值表得尺寸40mm:凸模制造公差,凹模制造公差。
尺寸36mm:凸模制造公差,凹模制造公差.尺寸40mm:=,满足间隙要求。
尺寸36mm:=,满足间隙要求。
冲压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
1.审查产品图纸:首先需要仔细审查产品的工程图纸,了解产品的各
个尺寸要求、工艺要求以及其他相关要求。
2.确定冲压工艺: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适合的冲压工艺,选择冲压
机械设备,确定最佳的冲压工艺参数。
3.设计模具结构:根据产品的工程图纸和冲压工艺要求,设计模具的
结构。
包括上模、下模、保护板、导向机构和顶针等。
4.确定模具尺寸: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确定模具的尺寸。
包括上模、下模的尺寸以及模具的总高度。
5.设计冲裁件:在冲压模具中,通常需要设计一些冲裁件,用于切割
产品或者打孔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冲裁件。
6.进行模具分解:将整个模具分解为若干个零部件,根据设计要求,
分布绘制模具的各个零件的图纸。
7.图纸绘制:根据模具的总装图和各个零件的图纸,进行详细的绘制
和标注。
确保各个零件的尺寸和位置准确无误。
8.模具加工:根据图纸,通过数控机床等设备进行各个零件的加工。
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工艺。
9.模具装配:将各个零件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装配,完成整个冲
压模具的制作。
10.模具调试:完成模具制作后,进行模具的调试,确保模具能够正
常运行,满足产品的工艺要求。
11.产出产品:经过模具调试后,使用冲压机械设备进行批量生产,产出满足产品要求的冲压件。
12.模具维护和修理: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修理,确保模具长时间稳定运行。
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一、冲裁工艺概述冲裁工艺是金属材料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工艺方法,通过冲压设备将金属材料切割成所需形状的工件。
冲裁工艺的主要特点是高效、精确、成本低、生产量大等优势。
而模具设计作为冲裁工艺的重要一环,是确保冲裁工艺顺利进行的关键。
二、冲裁工艺的步骤冲裁工艺的实施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冲裁模具: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合理的冲裁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导向装置等部分。
2.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并将其切割成符合尺寸要求的工件。
3.模具调试:安装模具,并进行调试以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和冲裁质量。
4.冲裁操作:将材料放置于冲床上,并按照预定的冲裁程序进行操作,实现对材料的精确切割。
5.检验与修整:对冲裁后的工件进行检验,如有必要,进行修整以达到产品的要求。
三、模具设计的关键要点模具设计是冲裁工艺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合理的模具设计能够提高冲裁工艺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模具设计中的关键要点:1.考虑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模具结构和尺寸。
2.根据冲裁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确保模具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确定模具的开合方式和定位方式,保证模具的稳定性和操作方便性。
4.设计合理的导向和定位装置,确保冲裁过程中工件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
5.根据冲裁工艺的要求,设置合适的切割方式、刀具尺寸和刀具数量。
6.考虑模具的可制造性和维修性,方便模具的制造和维护。
四、冲裁工艺和模具设计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说明冲裁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应用:案例:汽车冲床件生产过程中的冲裁工艺和模具设计在汽车行业,冲裁工艺和模具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里以汽车门护板的生产为例,介绍其冲裁工艺和模具设计。
1.冲裁工艺:门护板是汽车车门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形状复杂,尺寸要求严格。
在冲裁工艺中,首先需要设计合理的冲裁模具,将加工前的板材按照门护板的形状进行切割。
然后,通过冲床设备进行冲裁操作,将板材冲裁成门护板的形状。
冲裁工艺及模具设计冲裁工艺简介冲裁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将金属板材加工成所需的形状。
这种工艺通常通过模具将压力施加到金属板上,以使其形成所需的凸起或凹陷。
冲裁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和航空航天等行业。
冲裁工艺的主要特点是高效、精确和重复性好。
通过合理的工艺参数和模具设计,可以实现高速、连续和自动化生产。
冲裁工艺还可以在一次冲裁过程中完成多个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冲裁工艺步骤冲裁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金属板材,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和整理。
2.模具设计: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参数设计合适的冲裁模具。
3.模具制造:根据模具设计图纸制造模具,并进行热处理和调试。
4.工艺参数设置: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合适的冲裁工艺参数,例如冲击力、冲裁速度和冲裁深度等。
5.冲裁加工:将金属板材放置在冲裁机上,通过模具施加压力进行冲裁加工。
6.产品整理:对冲裁后的产品进行去毛刺、倒角和抛光等处理,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7.质量检验:对冲裁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尺寸和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8.包装和发货:将合格的冲裁产品进行包装,并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发货。
模具设计要点模具设计是冲裁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冲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一些模具设计的要点:1.合适的模具材料:模具材料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以承受冲击和摩擦力。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工具钢和硬质合金等。
2.确定合适的模具结构:模具结构应根据产品要求和冲裁工艺参数确定。
常见的模具结构有单工位模具、连续模具和复合模具等。
3.合理的模具尺寸:模具的尺寸应精确匹配产品要求,避免尺寸过大或过小造成冲裁失效或模具损坏。
4.设计合适的模具导向方式:模具的导向方式影响着冲裁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导向方式有滑块导向、模柱导向和滑块导柱导向等。
5.考虑模具的冷却系统:在模具设计中应考虑合适的冷却系统,以提高冲裁效率和模具寿命。
冲裁工艺优化为提高冲裁工艺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
冲裁模设计冲裁模设计一.冲裁件的工艺性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零件对冲裁加工工艺的适应性,即加工的难易程度。
良好的冲压工艺性,是指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能以生产率高最经济的方式加工出来。
由冲裁变形的过程分析可知,材料除剪切变形外,刃口附近的程序还存在拉伸、弯曲、横向挤压等变形,冲裁件断面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所以在拟定冲裁件的工艺规程或设计冲裁件时,必须从制件结构形状、材料性能、尺寸精度及模具强度等方面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1.对结构的基本要求1) 冲裁件的形状应力求简单、规则、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2) 制件内、外形转角处应避免设计成尖角,一般在圆角处应使R≥0.5t。
3) 冲孔制件的孔不能太小。
冲裁可冲出的最小孔径见教材。
4) 制件上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制件孔与边缘之距离c值不宜太小,一般要求c≥2t,并保证应大于3~4mm,连续模且对制件精度要求不高使,可适当减小但不小于板厚。
5) 制件外形应避免有长悬臂,或过窄的凹槽,悬臂和凹槽的宽度要大于料厚的1.5~2倍。
2.裁件的尺寸精度和粗糙度制件的尺寸精度以不高于IT12 级为宜。
如无特殊的要求,外形尺寸应低于IT10级,内形尺寸精度应低于IT9级。
对精度要求高于IT10级的冲裁件,应在模具结构设计方面采取措施,如提高定位精度,采用弹压卸料顶件装置,提高模具制造精度或采用精冲技术等。
制件的断面要求质量不高时,材料厚度和硬度的影响尤甚。
通常材料厚度t<1mm的制件,断面粗糙度可达Ra6.3um。
二.冲裁间隙1.冲裁间隙冲裁模的凸模横断面,一般小于凹模孔,凸、凹模刃口部分,在垂直于冲裁力方向的投影尺寸之差,称为冲裁间隙。
间隙有两种含义:一般指凸模与凹模间每侧空隙的数值,称为单边间隙;另一种指凹模与凸模间两侧空隙之和,成为双面间隙。
对于圆形刃口的凸、凹模来说,双面间隙是两者直径之差,常用C来表示。
2.间隙对冲裁的影响实践证明,间隙的大小,分布是否均匀等,对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冲裁力和模具寿命有直接的影响。
冲裁模具设计资料摘要:冲裁模具是一种用于冲压工艺的专用模具,其设计关系到产品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冲裁模具的设计要点、设计步骤以及所需的设计资料,以帮助读者了解冲裁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
一、冲裁模具的设计要点1.加工工艺要求:需要了解产品的冲压工艺要求,例如材料的厚度、强度、硬度等,以及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这些要求将直接影响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2.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冲头、模座、模板、导向装置等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以及冲击力和工作台面的承载能力。
此外还需要设计合适的导向方式和过渡孔等结构来保证模具的稳定性和工作精度。
3.模具材料选择:模具的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确保模具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不会出现损坏或变形。
常见的模具材料有优质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高速钢等。
4.冲裁模具的位置和安装:冲裁模具在机床上的安装需要考虑机床的尺寸和结构限制,以及工作台面的承载能力。
正确的安装位置和方式可以提高冲裁模具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二、冲裁模具的设计步骤冲裁模具的设计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产品要求:了解产品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包括冲压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
2.绘制工艺图:根据产品要求绘制工艺图,包括冲压工序和冲裁模具的位置和结构。
3.确定模具结构:根据工艺图和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冲头、模座、模板等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尺寸。
4.选择材料:根据冲裁模具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5.设计模具零件:根据模具结构确定各个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包括导向装置、过渡孔等。
6.绘制模具图纸:根据模具设计要求,使用CAD软件或手绘图纸绘制模具零件图纸。
7.制造模具:根据模具图纸进行模具的制造和组装。
8.调试和试产:进行模具的调试和试产,检验模具的工作效果和生产能力。
三、冲裁模具设计所需的资料1.产品图纸:了解产品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
2.工艺要求:包括产品的冲压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
2.5 冲模的设计步骤以及实例一、设计步骤一般分为冲裁工艺设计和冲裁模具设计1.剖析冲裁件的工艺性① 构造与尺寸②精度ITXX是采纳一般冲裁模,仍是采纳精细冲裁模③ 资料查明抗剪强度,延长率,并判断高低与利害经过冲裁件的工艺剖析,确立零件可否进行冲裁,并明确在冲裁工艺以及模具设计中主要解决的难点所在2.确立冲裁工艺方案在工艺性剖析的基础上,依据冲裁件的特色和要求确立合理的冲裁工艺方案。
工艺方案是指冲裁件所采纳的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以及工序的组合方式,是设计制造模具和指导冲压生产的依照。
① 工序性质与数目确实定② 工序次序确实定(减少定位偏差,保证尺寸精度)③ 工序组合方式确实定工序能否组合以及组合的方式与冲压件生产批量,尺寸大小。
精度要求以及模具构造,强度、加工以及操作等要素。
先制定几种不一样的工艺方案,后做全面的剖析与研究,并确立最后的冲裁工艺方案。
3.确立模具整体构造方案① 模具种类② 操作与定位方式③ 卸料与出件方式④ 模架种类以及精度4.进行相关工艺设计计算① 排样设计与计算② 设计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③ 设计凸凹模刃口尺寸5.设计采纳模具零零件,绘制模具总装草图① 确立凸凹模构造形式,计算凹模轮廓以及凸模构造尺寸② 选择定位零件③ 设计、采纳卸料与出件零件④ 选模架,并确立其余模具零件的构造尺寸或标准规格⑤ 绘制模具总装草图6.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零件① 总装图② 主视图、俯视图、协助视图、冲件图、排样图、技术要求、明细表③ 模具零件图非标的零件图。
冲裁模具设计方案1. 引言冲裁模具是制造业中常用的一种工装设备,用于在金属材料上进行冲压或冲裁操作。
本文将介绍冲裁模具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目标、设计流程以及关键要点等内容。
2. 设计目标冲裁模具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品目标: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出满足产品要求的冲裁模具,包括尺寸精度、外观质量等。
•生产效率:提高冲裁模具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能力。
•使用寿命:增加冲裁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模具更换频率,降低维修成本。
3. 设计流程冲裁模具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设计师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要求。
确定冲裁模具所用材料、尺寸、功能等关键要素。
步骤二: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师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结构设计。
包括模具结构的选择、零件布局、传动方式等。
步骤三:零件设计在零件设计阶段,设计师将结构设计拆分为各个零部件,并对每个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
考虑到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装配方式等。
步骤四:装配及测试在装配及测试阶段,将各个零部件进行装配,并进行测试。
通过测试对模具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满足设计要求。
步骤五:模具生产在模具生产阶段,根据设计师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模具加工制造。
在制造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加工精度的控制等。
4. 关键要点冲裁模具的设计过程中,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特别注意:•刚度和稳定性:冲裁模具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力和压力,所以刚度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要点。
需要合理选择材料、结构和加固方式,以确保冲裁模具的刚性和稳定性。
•摩擦和磨损:冲裁模具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摩擦和磨损,影响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
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减小摩擦和磨损的方式,例如采用适当的润滑方式、选择高硬度材料等。
•安全性:冲裁模具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设计师需要考虑安全性因素,例如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减少尖锐边角等。
垫圈的冲裁模设计垫圈冲裁模具设计垫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元件,在机械、汽车和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
垫圈的冲裁模具设计是实现垫圈生产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将对垫圈的冲裁模具进行详细设计,以确保垫圈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1.垫圈冲裁模具的构造垫圈冲裁模具通常由上下模板、冲头、导柱、导套和底座等组成。
冲头是用来将材料冲下的部件,它需要与上下模板以及底座等部件相连接。
导柱和导套则用来保证冲头与模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确保冲裁的准确性。
2.垫圈冲裁模具的材料选择垫圈冲裁模具所选用的材料需要具备耐磨、耐冲击和耐腐蚀等特点。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等。
具体选择材料时需考虑垫圈的形状、尺寸和生产数量等因素。
3.垫圈冲裁模具的设计原则垫圈冲裁模具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确定冲裁模具的结构和外形尺寸,以适应垫圈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2)采用合理的冲头形状和尺寸,以确保冲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冲裁模具的冲裁力要足够大,以确保材料能够完全冲下,并且冲裁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变形。
(4)冲裁模具的导柱和导套要设计合理,以确保冲头在冲裁过程中的定位准确。
(5)考虑垫圈的生产数量和使用寿命等因素,设计模具的强度和耐用性。
4.垫圈冲裁模具的制造工艺垫圈冲裁模具的制造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制作上下模板、冲头和底座等模具部件。
(2)加工导柱和导套等配件,保证模具的准确定位。
(3)对模具部件进行硬化处理,以增加其硬度和耐磨性。
(4)将模具部件进行装配,并进行必要的调试,确保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准确。
(5)进行模具的试产和调整,以确保冲裁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
5.垫圈冲裁模具的维护与保养为了确保垫圈冲裁模具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主要包括:(1)对模具进行清洁,去除灰尘和油污等杂质。
(2)定期对模具进行润滑,以减小摩擦和磨损。
(3)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模具部件,以保证模具的正常工作。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具设计一、冲裁工艺的定义和应用场合冲裁工艺主要是指利用力学和金属塑性变形原理来对金属板材进行剪切加工,将金属板材按照既定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裁剪,从而达到制造出零件或产品的目的。
冲裁工艺是很多金属加工行业常用的一种机械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机械、航空等领域。
目前,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效率越来越高的工业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冲裁工艺显得更加突出,因为冲裁工艺可以通过大量的机械化、自动化加工方法来实现,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误差。
二、冲裁工艺的特点及其优势1.效率高。
与人工进行零件剪切相比,冲裁机不仅速度快,而且准确度高,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2.精度高。
数控冲床可以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生产效果,特别适用于许多需要高度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行业。
3.易于操作。
数控冲床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只需要进行基础培训即可操作。
4.适用范围广。
冲裁工艺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板材制作,能够加工不同种类的材料,批量生产效果非常显著。
三、冲裁模具的设计流程1. 制定设计方案。
在确定冲裁工艺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模具设计方案。
2. 进行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要与产品相对应,需要仔细考虑模具既定的材料,形状和尺寸等重要因素。
3. 建立模具。
进行模具制造,根据所需材料进行层压固化或焊接处理。
4. 调试模具。
在确定模具可以正常工作之前,需要进行模具的全面调试,确保其正常运作。
四、冲裁模具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1.模具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2.模具结构及材料选择3.模具的制造成本、生产周期以及使用寿命4.其他附加功能,例如自动换刀和自动化控制等功能5.模具的维护和保养,包括冲模、整形、修理和热处理等要素五、模具材料的选择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有:碳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水淬氮化钢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根据模具的用途、形状和大小进行。
六、结论作为现代加工领域重要的一种技术,冲裁工艺的发展是广泛的机械加工工业进步和高质量生产的重要标志。
课程设计冲裁模具设计说明书冲裁模具设计说明书一、设计目的为了满足课程设计需求,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冲裁模具的设计过程、关键要点和技术参数,以便于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
二、设计准备1、设计背景:简要介绍冲裁模具设计的背景和需求;2、设计范围:明确冲裁模具设计的范围,包括设计的零件和相关工艺;3、设计要求:冲裁模具设计的主要要求,例如精度、寿命、生产效率等;4、设计材料:指定设计中涉及的材料信息和要求。
三、设计流程1、概念设计:介绍概念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需求分析、方案筛选和初步设计;2、详细设计:详细描述模具的结构和关键部件,包括设计原理、尺寸规格、装配关系等;3、零件加工:说明每个零件的加工工艺和要求,包括加工方法、加工精度和表面处理等;4、组装与调试:描述模具的组装工艺和调试过程,以确保模具正常运行;5、检验与测试:说明模具的检验方法和测试标准,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达标;6、文档编制:整理设计文件、绘制图纸和编写说明书,以备后续参考和使用。
四、模具结构3、导柱系统:说明导柱的结构和选用原则,以保证模具的精度和可靠性;4、弹簧系统:描述弹簧的选用和布置,以实现模具的自动弹出和复位;5、前后板系统:介绍前后板的结构和选材,以提供稳定的模具闭合力;6、料斗系统:说明料斗的设计和位置,以便于材料的投放和保护。
五、工艺要求1、加工工艺:详细介绍冲裁模具的加工工艺和步骤,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2、表面处理:说明零件表面的处理方法和要求,例如镀铬、喷涂等;3、热处理:需要进行热处理的零件和相应的处理工艺;4、精密配合:描述模具关键部件的精密配合要求,以保证模具的精度和可靠性;5、模具试制:介绍模具的试制方法和流程,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2、冲裁模具检验报告:包括模具的尺寸检验、配合检验、功能测试等相关报告;3、冲裁模具材料证明:包括模具所使用的材料的相关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
冲裁模具设计步骤
第一步工作:对所设计模具之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电脑机箱为例,首先将各组件产品图纸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组合分析(套图),确保各产品图纸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组件在整个机箱中的重要性,以确定重点尺寸,这样在模具设计中很有好处。
第二步:对产品进行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模具结构,并对产品进行排工序,确定各工序冲工内容,并利用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展开,在产品展开时一般从后向前展开,例如一产品需要量五个工序,则从加工成品开始展开,一直向前四工序、三工序、二工序、一工序,并展开一个图形后复制一份再进行前一工序的展开。
注意,这一步很重要,同时要细心。
第三步:依产品展开图进行备料,在图纸中确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镶件等。
注意:如果直接在产品展开图中进行备料并加入定位销钉、导柱、螺丝孔的位置。
可以大大的提高设计效益。
如果进行手工计算效率太低。
第四步:模具图的绘制,在备料图纸中再制一份出来,进行各组件的绘制,并且加入线切割的穿丝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间隙,一定不能忘记。
尺寸的标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五步:校对
设计实例1
冲裁、弯曲、拉深及成形是冷冲压的基本工序,下面以常见的冲裁件、弯曲件及拉深件为例介绍冲裁、弯曲及拉深的冲压工艺分析、工艺方案拟订、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
零件简图:如图3-1所示.
名称:垫圈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Q235钢
材料厚度:2mm
要求设计此工件的冲裁模。
图3-1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该零件形状简单、对称,是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的。
根据
冲模手册表2-10、2-11查得,冲裁件内外所能达到的
经济精度为IT14,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公差为±
0.1mm.将以上精度与零件简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公差
相比较,可认为该零件的精度要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
到保证.其它尺寸标注、生产批量等情况,也均符合冲
裁的工艺要求,故决定采用利用导正销进行定位、刚性
卸料装置、自然漏料方式的冲孔落料模进行加工。
方案一:采用复合模加工。
复合模的特点是生产率高,
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冲模的轮廓尺
寸较小。
但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
复合模主要用于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
方案二:采用级进模加工。
级进模比单工序模生产率高,
减少了模具和设备的数量,工件精度较高,便于操作和
实现生产自动化。
对于特别复杂或孔边距较小的冲压
件,用简单模或复合模冲制有困难时,可用级进模逐步
冲出。
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较复杂,成本较高,
一般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小型冲压件。
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对于所给零件,由于两小孔比较
接近边缘,复合模冲裁零件时受到壁厚的限制,模具结
构与强度方面相对较难实现和保证,所以根据零件性质
故采用级进模加工。
二.设计计算
1.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
采用单排方案,如图3-2。
由表2-18确定搭边值,根据零件形状两式件间按矩形
取搭边值a=2.0mm,侧边取搭边值a=2.2mm。
进距: 22.65+2= 25
条料宽度:
查表2-19
图3-2
2.计算冲压力
该模具采用钢性卸料和下出料方式1)落料力
查表8-7
2)冲孔力
中心孔:
2个小孔:
3)冲裁时的推件力
查表2-37
取表2-38,序号1的凹模刃口形式,,则
故
为避免各凸模冲裁力的最大值同时出现,且考虑到凸模相距很近时避免小直径凸模由于承受材料流动挤压力作用而产生倾斜或折断故把三冲孔凸模设计成阶梯凸模如图3-3
图3-3
则最大冲压力:
3.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如图3-4,根据图形分析,因为工件图形对称,故落料时F落的压力中心在上O1;冲孔时F孔1、F孔2的压力中心在O2上。
图3-4
设冲模压力中心离O1点的距离为x,根据力矩平衡原理
得:
由此算得
4.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国际模具网
1)冲孔部分
对冲孔和采用凸、凹模分开的加工方法
由表2-23查得
,
由表2-28查得
对冲孔时:
,
对冲孔时:
,
故满足条件
查表2-30得,
则冲孔部分:
冲孔部分:
尺寸极限偏差转化为
2)落料部分
对外轮廓的落料,由于形状较复杂,故采用配合加工方法,当以凹模为基准件时,凹模磨损后刃口部分尺寸都增大,因此均属于A类尺寸。
零件图中末注公差的尺寸由表10-11查出其极限偏差:、
、尺寸极限偏差转化为、
查表2-30得
则:
该零件凸模刃口各部分尺寸按上述凹模的相应部分尺寸配制,保证双面间隙值。
5.确定各主要零件结构尺寸
1)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凹模厚度的确定:
——取总压力
工件长
凹模宽度的确定:
取步距
工件宽
2)凸模长度的确定
凸模长度计算为
其中初定
导尺厚
卸料板厚
凸模固定板厚
凸模修磨量
则
先用冲床的公称压力应大于计算出的总压力;最大闭合高度应大于冲模闭合高度;工作台台面尺寸应能满足模具的正确安装。
按上述要求,结合工厂实际,可称用J23-16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
并需在工作台面上配备垫块,垫块实际尺寸可配制。
双柱可倾压力机J23-16参数:
公称压力:
滑块行程:
最大闭合高度:
连杆调节量:
工作台尺寸(前后×左右):
垫板尺寸(厚度×孔径):
模柄尺寸(直径×深度):
最大倾斜角度:国际模具网
三. 设计并绘制总图、选取标准件
按已确定的模具形式及参数,从冷冲模标准中选取标准模架。
绘制总图。
如图3-5所示,单排孔落料连续模。
按模具标准,选取所需的标准件,查清标准件代号及标记,写在总图明细表内,并将各零件标出统一代号。
图3-5 单排冲孔落料连续模部分零件尺寸:
上模座:
下模座:
导柱:
导套:
垫板:
凸模固定板:
凹模:
卸料板:
四. 绘制非标准零件图
本实例只绘制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和卸料板四个零件图样,供初学者参考。
见图3-6至图3-10。
图3-6 落料凸模
图3-7 冲孔凸模
3-8 凹模
图3-9 凸模固定板
图3-10 卸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