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护理新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583.50 KB
- 文档页数:27
•12•TODAY NURSE,Januara,2021,VoU23,No.2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护理进展何依蔓1唐磊2摘要总结了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包括其技术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并概述国內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运用ECMO 治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以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体外膜肺氧合;护理2012年2月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迅速传播。
截止2020年2月18日24时,全世界共有26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确诊病例3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强传染性,部分重症患者易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柳叶刀及JAMA杂志报导了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在部分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第六、七版诊疗方案3,4将ECMO列入重型、危重型患者呼吸支持的挽救治疗。
良好的护理是ECMO救治成功的关键39o本文综述了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进展,现报告如下。
1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U ECMO技术原理及适应症近年来,体外循环技术有了显著进展。
针对严重的心功能衰竭或肺功能衰竭,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被视为是最后的替代支持治疗。
ECMO主要有静脉-静脉模式(VV-ECMO)及静脉-动脉模式(VA-ECMO)o VV-ECMO是血液由静脉引出后,经ECMO再回输到静脉中,肺只发挥部分血氧交换的作用,从而得到休息39。
此过程心脏全程参与,故VV-ECMO需在心脏安全基础上实施3」,适用于只存在肺衰竭而无心功能衰竭的患者。
VA-ECMO是于大静脉(一般是股静脉)穿刺后,利用一个“血泵”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出,通过体外管道转输到“人工心肺机”3],依靠体外氧合器(俗称“人工肺”)代替肺进行血氧交换,再通过“人工心肺机”的泵作用将氧合血从另一个管道回输到大动脉(一般是股动脉))此过程中,心肺得到了休息,因此静脉-动脉模式(VA-ECMO)适用于肺功能衰竭合并心功能衰竭的患者32)ECMO 可缓解心肺衰竭患者心肺器官的压力,使损伤的心肺器官得以静息,逐渐恢复其功能32)因此,其治疗的适应症是与心肺功能相关的重症疾病,如心脏术后心功能的重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各种心源性休克及心肺移植术体外维持治疗等317]1.2禁忌症及并发症国外学者指出ECMO的绝对禁忌症包括播散性恶性肿瘤、高龄、已知的严重颅脑损伤、未缓解或长时间的心脏骤停、主动脉夹层或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而主动DOI:10.19796/ki.1006-6411.2021.46.404工作单位:1.400014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2.401831重庆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何依蔓:女,本科,护士通信作者:唐磊收稿日期:2020-03-26脉狭窄及轻微的主动脉关闭不全是其相对禁忌症33])国内专家共识指出ECMO没有绝对禁忌症,需要临床风险和收益个性化34])已报导的ECMO的并发症有出凝血、感染、神经系统损伤、血小板较少、置撤管相关并发症317-17])2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运用ECMO治疗的护理2.1术前准备及基础护理术前准备主要指上机指征的把握。
危重症护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进展杨明珠【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日趋老化以及疾病谱的转变,危重症疾病无论在数量还是严重程度上都日趋增加,危重症医学已经成为日趋成熟的新兴独立学科,依傍这新兴学科的危重症护理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危重症护理学是在长期的护理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的,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unit,ICU)的起兴和完善紧密相关.【期刊名称】《上海护理》【年(卷),期】2011(011)005【总页数】6页(P59-64)【关键词】危重症护理学;现状;发展进展【作者】杨明珠【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日趋老化以及疾病谱的转变,危重症疾病无论在数量还是严重程度上都日趋增加,危重症医学已经成为日趋成熟的新兴独立学科,依傍这新兴学科的危重症护理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危重症护理学是在长期的护理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的,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兴起和完善紧密相关。
我国危重症护理学起步较晚,在ICU专科领域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ICU的规范化管理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对于ICU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挖掘,这些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急需突破的领域,处于较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经验和理念,增进国际间交流,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危重症护理学发展的管理指南,以更好的提高国内危重症护理监护技术水平,并为今后危重症监护学发展提供思路。
1 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危重症护理学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临床学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护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对抢救危重患者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国内外危重症护理学发展2.1 国外危重症护理学发展早期的监护理念源自现代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她曾撰文提到,应该为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建立单独的病区,1854—1856年,英、俄、土耳其在克里米亚交战时期,前线战伤的英国士兵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前线医院救护,使病死率明显下降,达到2%左右。
危重症护理新进展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危重症护理新进展知识,这可真是超级重要啊!
你们想想看,那些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危重症患者,他们多需要专业又精心的护理呀!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危重症护理人员就是那勇敢的舵手,引领着他们驶向安全的彼岸。
现在的科技发展得多快呀!危重症护理也有了好多新进展呢!比如说,新的监测设备就像是患者的守护神,能时时刻刻精准地掌握他们的生命体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能立刻察觉。
这多厉害呀!“哎呀,这新设备可比以前强太多啦!”一位资深护士感叹道。
还有新的治疗手段呢!就好像给患者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战胜病魔。
就像那次,一位病人情况危急,但新的治疗方法一用上,嘿,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啦!这不是奇迹是什么?
护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呀!不再是简单地照顾病人,而是要全方位地关注他们的身心需求。
“我们得把病人当家人一样照顾呀!”护士长常常这样对护士们说。
危重症护理的新进展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更多生命被挽救回来。
这就像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患者和家属的路呀!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不断学习这些新进展知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啊!我们可不能落后,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让危重症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让他们重新绽放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