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蒜农场人力资本供求变动呈发散型蛛网的原因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99.47 KB
- 文档页数:1
【关键字】精品由“疯狂的大蒜”论失调的供应链摘要:文章针对XX年大蒜价格疯涨的异常现象,从供应链的视角,展开具体分析与慎密论证,对应囤蒜、炒蒜等供应链相关环节失调的现象与本质,揭示了“政府充分发挥引导、协调、培植等主导作用”的必要性,提出了“政府调控,保证并促进农产品供应链健康向上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疯狂;大蒜;失调;供应链;政府调控一、引言本文开宗明义,即透过XX年蒜价疯涨的现实及其个中原因,依据所学“供应链”相关理论,分析、论证与之密不可分的农产品供应链间的失衡、失调现象及其本质,并结合实际提出“政府调控,保证并促进农产品供应链健康向上发展”的相应对策。
如果说XX年开始见好的是股市,依然看涨的是楼市,那么,几近疯狂的当属大蒜。
事实表明,自XX年春节至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大蒜,其价格一路飙升,硬是由0.8元/公斤上涨到现在的8元/公斤以上。
这与XX年春天大蒜最便宜价8分/公斤,形成了太大的反差。
如此涨幅,大大超过了同期股市、楼市。
媒体报道,山东省济宁市“蒜都”——”金乡县有名有姓的大蒜搬运工因屯蒜而成为百万富翁。
当地民间更有顺口溜印证了大蒜市场的火爆之极——“辛苦种得十亩田,不如囤上一车蒜”。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蒜价格疯涨不止呢?二、文献简述与笔者观点综合相关媒体关于蒜价疯涨的专题报道,可得出大蒜价格疯涨已是不争的事实。
汇总其具体现象、成因和本质及笔者观点如下:供求变化决定价格波动。
毋庸置疑,大蒜此轮价格上涨且相对较长周期坚挺,的确是由市场支撑。
求大于供!有数据表明,前两年,大蒜市场呈供过于求之势,价格普遍低迷,在相当程度上打击了蒜农种蒜积极性,导致XX年全国各地大蒜种植面积锐减,仅为555.5万亩,同比减少了三分之一,客观造成了今年大蒜供应量的严重不足。
如是,价格上涨成为必然。
再从市场需方分析,因有消息称吃大蒜能有效预防肆虐全球的“甲流”,基于此,不仅国内大蒜紧俏,国际市场上也开始哄抢大蒜,价格自然会呈几何级数放大。
大蒜的价格变动分析摘要:2010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大蒜的价格更是一路飙升,甚至超过了猪肉的价格。
为什么前几年的大蒜价格低至每斤几分钱,如今却一涨再涨?为揭示农产品暴涨暴跌的原因,本文将以大蒜为例,运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知识以及其他经济学原理,客观分析大蒜上涨的根本原因,避免大蒜暴涨暴跌,促进大蒜产业平稳发展。
关键词:大蒜价格波动稳定农业供应链管理2009年下半年以来,大蒜等“一季生产、全年消费”的耐储存农产品遭到炒作,被人为推高价格。
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农产品炒作现象导致生姜、大蒜等价格上涨。
大蒜等蔬菜价格大幅上升,对农副产品市场的稳定造成了冲击。
这种农产品的价格暴涨,很有可能发出错误的市场信号,引发农民再次盲目扩大种植面积。
为此,必须客观分析大蒜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认真探讨避免大蒜价格暴涨暴跌、促进大蒜产业平稳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大蒜价格高涨因素分析2010年大蒜现货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有以下原因:1、大蒜种植面积减少大蒜主产区山东,2010年大蒜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由于大蒜受2006年大蒜高价格刺激,2007年和2008年面积盲目扩大,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蒜农损失严重,许多蒜农改种其他农作物,2009年全国大蒜面积由2008年的1250万亩缩减到900万亩,减少3成以上。
2、大蒜产量下降受气候因素影响,2010年天气异常,温度偏低,大蒜生长期推迟,受各种灾害影响,大蒜产量较往年减产两成以上,量少价高,造成收购价也有所提高。
由于自然灾害影响,2010年大蒜成本增加,一连串连锁反应,导致蒜价持续上涨。
3、大蒜出口量加大近几年,我国大蒜出口量逐年递增,2009年因为"甲流"的因素,大蒜出口量比2008年大增。
据国家商务网信息,2009年我国累计出口大蒜174.2万吨,同比增长3.3%。
出口金额为12.3亿美元,同比增长57.6%,平均单价为705.8美元每吨,同比增长52.7%。
基于“蛛网理论”的农产品市场风险成因与对策研究潘洪刚,王礼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 由于农产品供给状况的变动和生产者组织程度的低下,我国农产品生产面临着很高的市场风险,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市场风险;蛛网理论中图分类号 F2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03-01234-02基金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科研究专项项目(08080252)。
作者简介 潘洪刚(1975-),男,山东胶南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投资经济与项目管理。
*通讯作者,博士生导师,教授,E -m a il :w llxbn l @ 。
收稿日期 2007-09-181 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风险市场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生产所面临的重要风险。
不同的农产品,由于其本身特性的差异,以及面临的政策环境的不同,所承受的市场风险大小也不一样。
对于像小麦、水稻、油料和棉花等这类需求弹性很小的基本农产品来说,因为有国家的价格保护政策,农户一般来说不会因为其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而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像西瓜、香蕉、猪肉等这类需求弹性较大的非基本农产品来说,因为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价格的剧烈变动,不可避免地使部分农户遭受重大损失。
如2006年7月,陕西合阳县瓜农以0.16元/k g 的超低价格出售西瓜都无人问津;2006年10月,在全国三大芹菜种植基地之一的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地区,一些无奈的菜农忍痛把上好的芹菜用旋耕机打碎在地里以准备播种小麦;2007年5月,我国海南的蕉农因香蕉滞销、价格暴跌而不得不把香蕉作为猪饲料或让其直接烂在地里。
合阳的瓜农、阎良的菜农和海南的蕉农遭遇的即是市场风险问题。
目前猪肉价格上涨,按理说生猪养殖户应因此得益,但因2006年上半年猪肉价格的暴跌和持续低迷,以及养殖成本增加、生猪蓝耳病疫情的大面积发生等原因,使得生猪的存栏大量减少,因此除了少数规模养殖场和极少数的农户得到不多的收益外,大部分农户并没有因此而得益。
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的原因及对策探析作者:顾晓敏来源:《商情》2012年第07期【摘要】摘要: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尤其是大蒜、生姜、绿豆等小品种农产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这些农产品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它们价格频繁的大起大落无疑会对市场秩序和居民生活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探析大蒜等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的原因,并提出稳定其价格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蒜价格波动稳定对策一、近几年大蒜交易现状近年来大蒜价格波动比较频繁.以“中国大蒜之乡”山东省金乡县为例,2008年大蒜的价格跌倒谷底,每公斤0.2元左右,很多蒜农损失惨重,但2009年下半年以来,大蒜价格一路上扬,每公斤批发价格由原先的1.6元上涨到9.2元.而到2010年大蒜价格更是一涨再涨,最高时每公斤可达10.62元,一时间甚至超过了猪肉的价格,堪称农产品中的涨价冠军。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1年大蒜价格不再居高不下,而是大幅下跌,降至每公斤不到1元钱,达到近10年的最低点。
2012年大蒜价格稍有回升,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大蒜价格的暴涨暴跌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对农产品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二、大蒜价格大起大落原因分析(一)信息不对称及“蛛网”规律引致供求失衡在我国,生产格局为小农户面对大市场,农产品生产和需求信息极不对称,农业经济领域缺乏良好的信息传导机制,同时,农民由于经济能力、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掌握行业动态,因此基本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规模。
在现实生活中,农民种植大蒜、生姜等农产品一般遵循“蛛网模型”的规律.蛛网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提出的,他们将市场均衡理论和弹性理论结合起来,考察市场均衡恢复与稳定条件,并引入时间这个重要因素,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考察在连续的不同时期内供给、需求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最终分析出一些产品的产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
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李彩彩秦娜周杨郝庆升来源:《福建农业学报》2017年第10期摘要:利用GARCHM、EGARCH模型对山东省2006年1月至2016年5月大蒜批发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主成分回归模型对2003-2015年的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大蒜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尖峰肥尾、非正态”的特征且波动持久性较强;具有显著集聚性和非对称性,价格下跌信息带来的冲击比价格上涨信息的冲击大得多;大蒜市场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
在2003-2015年大蒜价格波动中,混合因子F1起基础性作用,产量因子F2起主导作用。
2003-2015 年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主要受供求因素、成本因素和宏观因素等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产量、种植面积和出口额。
关键词:大蒜;价格波动;波动特征;影响因素;山东省中图分类号:F 3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84(2017)10-1150-06Abstract: GARCHM and EGARCH models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volatility of market price of garlics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06 to May 2016.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major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price fluctuations in 2003-201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arlic price fluctuated(a)in a socalled “leptokurto sis,abnormal” characteristic with lasting presences;(b) with significant agglomeration and asymmetricity on the effect of market information,a downward trend brought about much greater impact on price than an upward one; and (c) with high risk as well as high return for the business. In 2003-2015, the F1 mixed factor played a fundamental role, while the F2 yield factor exerted a dominant effect, on the market. The garlic price was dictated by the supply and demand,operational costs and other macro factors. The production volume, planting area and exportation of garlics in the province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that drove the market movements.Key words: garlic;price fluctuation;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Shandong Province2006年以來,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大蒜价格波动最为引人注目。
Z h i f u j i n g y a n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多的科学技术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大蒜作为当下比较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它的经济收益和未来发展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农户在种植大蒜时获得的经济效益,大蒜出现影响收益的相关问题及大蒜种植未来的发展措施,内容仅供参考。
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农业经济的前进发展对我们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推动的作用。
大蒜作为一种常见农作物,种植农户比较多,种植的范围相对较广,种植大蒜的实际收益对种植的农户有着直接的关联,将大蒜更好更优良的种植培育改革发展,是相关部门应当重视的地方。
一、大蒜种植中带来的效益及问题分析1、大蒜种植中需要的成本在我们国家的农业种植中,大蒜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经济型农作物,大蒜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进行种植劳作。
第一种成本是大蒜种子,它是大蒜进行种植劳作的基本,大蒜种植买种子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大蒜的种子一般都是在当地蒜农手中购买的,蒜农会把最优质的大蒜作为下一次播种的种子进行贩卖。
第二种成本是水和肥料,大蒜在培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进行灌溉,大量的肥料进行生长,这些都是培育大蒜不可以缺少的成本花费。
第三种成本,培养大蒜花费的人工成本大致占总体成本的50%,种植大蒜很多时候都需要跟多的人力对其进行培植,人工费用是种植大蒜进行成本统计中不可以缺少的一环。
2、大蒜收获后得到的实际利润蒜农可以在收获大蒜之后获得巨大的利润,获得的经济收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蒜薹的收益,蒜薹是大蒜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蒜薹需求量的增加,蒜农从蒜薹上获得的收益呈上升趋势。
第二种收益是蒜头本身的收益,在近些年大蒜蒜头的价格走向逐年上升,蒜农可以从蒜头上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第三种收益是蒜农种植的净收益,这种收益是用蒜农实际收到金额减去培植大蒜过程中花费的一切成本,剩下来的利润收益就是大蒜种植的净收益。
大蒜行业市场价格分析
大蒜是我国重要的调味品和药材之一,其市场价格波动对农民和消费者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大蒜行业市场价格进行分析。
首先,大蒜行业市场价格受供需关系的影响。
大蒜是季节性农产品,其生产和销售集中在特定季节。
当大蒜供应量大于市场需求时,市场价格会下降;反之,供应不足时,市场价格会上涨。
因此,大蒜的供应和需求波动是影响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其次,天气和自然因素对大蒜价格有重要影响。
大蒜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如适度的温度、湿度和阳光。
如果遭受恶劣的天气,如干旱、洪水、寒潮等,会导致大蒜的减产和质量下降,进而推高市场价格。
此外,自然灾害、病虫害等也会对大蒜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再次,政策因素也会对大蒜行业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我国政府对农产品市场进行监管,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稳定市场价格。
例如,政府可以进行调控储备,通过增加或减少大蒜的进口量来影响市场供应,从而调整价格。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补贴和贷款等扶持措施,激励农民扩大大蒜种植面积,从而增加市场供应。
最后,大蒜行业市场价格还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其大蒜产量和出口量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国际大蒜市场的供需关系、大蒜的出口政策和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等都会对国内大蒜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大蒜行业市场价格受供需关系、天气和自然因素、政策因素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影响。
农民和消费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合理安排种植和购买时间,以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
同时,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供应和价格,为大蒜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大蒜价格波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_我是农民神农网(农产品价格信息频道)讯大蒜价格波动的规律首先,大蒜价格具有季节性波动规律。
每年的6月份开始,大蒜开始陆续上市,市场供应增加,6、7月份的大蒜价格一般会出现季节性的回落,降幅约为20%~40%。
8月份后,随着大蒜的陆续入库,大蒜价格会出现一定的上涨,并持续到来年的5月份。
其次,大蒜价格呈现一定的周期性波动。
大蒜产量有“大小年”,丰收则价格下跌,歉收则价格上涨,波动周期一般为2~3年。
自2003年以来,大蒜的种植、储藏及加工规模盲目扩大,最终在2007~2008年期间达到峰值,全国大蒜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产量超过1000万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于是,2009年农民减少了约五分之一的大蒜种植面积,再加上天气原因,单产减少,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随着价格的上涨,2010年,不少蒜农又纷纷扩种,据估计,全国大蒜种植面积增长超过20%,并且单产也是增加的,造成今年大蒜产量激增。
作为调味品的大蒜,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供给的变动将直接反映到价格的波动上。
(张玉梅)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对大蒜价格的影响在生产成本、总体物价水平以及相关商品价格的推动下,大蒜价格也水涨船高。
2003~2009年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54%,化肥涨了60%,人工成本增加了7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上涨了近20%,而在2003年以后,蔬菜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除了在2004年略有下降外,2005~2009年间,蔬菜价格每年均涨10%左右。
此外,大蒜出口需求也是影响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我国既是大蒜的最大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大蒜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80%。
在2003~2005年出口量都在110万吨左右,2006年后,出口量不断增加,并在2009年达到新高,突破了150万吨。
大蒜出口的增加对国内大蒜价格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2010年,大蒜出口数量有所回落,为129万吨。
今年1~5月份的出口数据显示,鲜冷冻大蒜出口量继续减少,为4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约7%。
太平镇早熟大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太平镇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其中早熟大蒜产业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太平镇的早熟大蒜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生产技术、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太平镇早熟大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产业结构问题太平镇的早熟大蒜产业主要依靠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种植,产业结构过于分散,规模小,生产成本高,效益低。
农户之间缺乏合作机制,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不足。
对策:政府应该加大对早熟大蒜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户组建合作社,推动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引导农户依托合作社参与生产经营,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生产技术问题目前,太平镇的早熟大蒜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不高,劳动密集型。
农药、化肥以及其他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对策: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供农业机械化设备和生产技术支持,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用药,采用生态种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保护环境。
三、市场需求问题随着国内外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和消费升级,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太平镇的早熟大蒜产业需要转变销售模式,积极拓展市场,加强品牌建设。
对策:政府应该加大对早熟大蒜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力度,引导农户采用电商平台、农产品合作社等新型销售模式,扩大产品营销渠道,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四、环境保护问题随着早熟大蒜产业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早熟大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避免短期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损害。
对策: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农业生态保护政策,鼓励农户采用生态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引导农户进行土地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好生态环境,为早熟大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辽宁农业科学㊀2020(5):62~65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文章编号:1002-1728(2020)05-0062-04㊀㊀㊀㊀㊀㊀doi:10.3969/j.issn.1002-1728.2020.05.019大蒜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对策∗徐欣欣(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㊀712000)摘要:我国是大蒜的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大蒜种植面积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㊂为了充分挖掘大蒜作物的市场价值文中从蒜农决策方式㊁农产品市场运行状况㊁气候条件㊁大蒜加工产品供给㊁大蒜出口产品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对大蒜价格的影响,提出了稳定大蒜市场价格的对策建议,对大蒜市场价格调控㊁合理优化大蒜产业布局具有积极作用㊂关键词:大蒜价格;影响因素;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F323.7文献标识码:B㊀㊀大蒜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深入分析大蒜价格的波动机制对于调节供给㊁满足需求,进而达到供需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㊂大蒜作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若价格出现过于严重的波动,很可能会冲击市场均衡,给消费者和蒜农的利益造成损害[2]㊂因此,只有了解大蒜价格的市场供需状况以及与价格波动相关的各项影响因素,才能够对大蒜的供给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既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也能够扩大蒜农的盈利空间[3]㊂1 我国大蒜作物的总体生产状况2000~2016年,我国大蒜作物生产相对稳定,虽收获面积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总产量稳定上升(表1)㊂2006~2008年我国的大蒜收获面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从656.574khm2增加到822.14khm2,增幅为25.22%㊂然而,仅仅到了2009年,大蒜收获面积又下降了5.22%,回落到799.232khm2㊂致使一下年大蒜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蒜农种植积极性提升㊂自2010年以后,我国大蒜种植面积增速开始放缓并且稳中有升[4]㊂2000~2016年,我国大蒜总产量稳定上升,基本符合大蒜收获面积的变化趋势㊂2006~2008年大蒜产量由1156.7524万t增长至1835.7036万t,总产量显著增长㊂而仅仅到了下一年,大蒜产量又出现了一定的下滑㊂2010~2015年,大蒜产量相对平衡并保持上涨,在2015年达到2157.8638万t的最高点,但由于年底受到寒潮㊁雨雪天气的影响,国内许多地区出现减产,致使2016年大蒜产量下降[5]㊂表1㊀2000~2016年我国大蒜收获面积㊁总产量年份收获面积(khm2)总产量(万t)2000551.251713.1822001558.142722.0842002646.258900.7152003646.994976.4212004649.391980.4672005653.715991.5812006656.5741156.75242007659.1371652.0412008822.141835.70362009799.2321804.3152010822.5161841.3952011781.4281839.0242012813.2941824.2912013726.5171899.3912014761.8821920.8722015838.1722157.86382016802.3912068.671∗收稿日期:2020-08-06作者简介:徐欣欣(1982-),女,陕西咸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学㊂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徐欣欣:大蒜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对策2㊀大蒜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2.1㊀蒜农决策方式我国大蒜收获面积和大蒜产量在2000~2006年之间一直处于平稳增长的趋势,但仅仅是2007 ~2008这两年,我国大蒜收获面积和大蒜产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这种严重偏离大蒜生产周期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与农民跟风种植有关㊂根据蛛网模型的一般理论,上一期的农产品价格将直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上一期的价格与下一期的产量成正比[6]㊂而我国大蒜作物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河北㊁江苏㊁河南㊁山东等地,供给弹性较大,而大蒜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其需求弹性又相对较小㊂相较于消费者对于大蒜价格的敏感性来说,农民对于大蒜的市场价格更加敏感㊂在大蒜价格波动较为剧烈的情况下,蒜农很可能会大幅增加或降低种植面积,但消费者所面对的大蒜价格无论是大幅增长还是大幅下降,其消费需求则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致使大蒜的市场价格以及供需稳定性受到冲击[7]㊂2.2㊀农产品市场运行状况农产品炒作现象通常出现在市场化程度高㊁易存储的农产品作物中㊂2010年大蒜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与国内外游资炒家人为囤积产品㊁控制市场有关,致使2016年初再度出现 蒜你狠 事件㊂大量游资家在大蒜价格连上新高的情况下首先要金乡㊁邳州㊁杞县㊁苍山主产区收购大蒜,再将其置于冷库中保存,待市场行情更好的时机居奇出货[8]㊂这种严重扰乱大蒜市场价格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大蒜市场供应的控制,严重损害蒜农和消费者的利益㊂2.3㊀气候条件大蒜的生产很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每年1月上旬至2月底都是一段气温偏冷的时期,该时间也是大蒜的返青期,并且会缩短大蒜的生产周期,进而影响到大蒜中后期的生长㊂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大蒜生产的关键时期,需要较高的地温来促进大蒜的生产,一旦该时间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将会直接降低地温,大蒜出现黄叶问题,进而对大蒜的产量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9]㊂据统计分析,2004~2017年我国大蒜低温成灾面积如表2所示,2008年大蒜低温成灾面积达到历史高峰,成灾面积45.45khm2,直接导致2008年以后我国大蒜价格出现明显上升,进而导致2010的 蒜你狠 问题㊂表2㊀大蒜低温成灾面积㊀年份成灾面积(khm2)年份成灾面积(khm2) 20048.322011 6.2720059.152012 3.86200615.602013 4.182007 3.612014 4.41200845.482015 2.2320097.052016 5.5120107.002.4㊀大蒜加工产品供给我国大蒜产业长期以来以原材料生产和初期加工为主[10]㊂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有100多家涉蒜企业,但其中只有10余家企业涉及大蒜加工生产㊂常见的大蒜加工品主要有大蒜脆片㊁盐渍蒜㊁糖醋蒜㊁黑蒜㊁蒜米㊁蒜泥㊁蒜片㊁蒜粉等㊂除此之外,市场上还有以大蒜中所含功能物质为主的产品,比如抗氧化活性物质㊁大蒜多糖㊁蒜氨酸㊁蒜油㊁大蒜素等,对这些原料进行二次加工可获取饮料㊁化妆品㊁医药产品㊁调味食品㊁饮料㊁保健食品等终端产品[11]㊂以蒜片产品为例,我国蒜片每年国内消费用量和对外出口量总体在20~30万t,该产量的蒜片需要消耗80~120万t大蒜原料㊂近年来,随着蒜片需求的不断扩大,相关加工企业的生产也存在着较大的上升空间㊂然而,许多大蒜加工企业尤其是小型作坊往往会受到环保政策的影响,产能释放不够充分,并且不同地区所制定的环保政策以及执行力度存在差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蒜加工生产的不稳定性[12]㊂2.5㊀大蒜出口产品结构2012年我国干大蒜出口量仅为13.73万t,跌入近10年来的低谷,至此以后出口量缓慢平稳上升,由2013年的16.42万t增长至2017年的21.27万t,并且在2010年和2016年出现的 蒜你狠 现象并没有明显影响到干大蒜的出口,说明近几年来,国际市场对于大蒜作物的需求量正在稳定上升[13]㊂现阶段,我国大蒜与大蒜制品的出口品种主㊃36㊃辽宁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0年要为冷冻大蒜㊁盐水大蒜㊁醋酸制大蒜㊁干大蒜以及鲜大蒜㊂其中冷藏大蒜主要包括冷藏的蒜苗及蒜苔㊁冷藏的蒜头等,冷冻的大蒜主要包括经过冷冻的蒜苗㊁蒜苔和蒜头等㊂干大蒜㊁冷藏大蒜和鲜大蒜是我国大蒜出口的主要部分㊂根据出口量数据可知,在2017年我国全年大蒜制品出口中,冷藏大蒜和鲜大蒜占比达到88.28%,其余10.97%的出口比例为干大蒜[14]㊂近年来,我国干大蒜的出口比重逐年增加,冷藏大蒜和鲜大蒜的出口呈现出波动性的下降趋势,代表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大蒜出口结构,并且大蒜出口产品的主要部分仍然为初级产品和原料性产品,大蒜产品的生产应当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15]㊂3㊀稳定大蒜市场价格的对策建议3.1㊀完善农产品价格信息体系由于需求方对于大蒜的价格并不敏感,因此,大蒜价格的大幅度变动直接损害的将是蒜农的利益,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的后果往往只会造成批发商的低价采购[16]㊂若收购价格低于成本将必然导致下一年的大幅减产㊂现阶段,我国大蒜产业不仅技术水平落后,并且存在产业组织化水平不足的问题,农民也存在严重的跟风倾向㊂因此,新形势下我国应当重点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大蒜交易市场,借助期货市场来发现产品价值,对农户或企业的大蒜生产进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套期保值的作用,将由价格波动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㊂对于大蒜市场来说,现阶段我国的市场交易主体整体体现出交易分散㊁数量众多㊁流动性大㊁经营规模小等方面的特点,对市场拍卖的运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㊂这就需要通过行政干预㊁政府扶持的方式加速建立大型大蒜批发商组织,进一步扩大大蒜作物的交易规模㊂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发展大蒜委托代理批发贸易,进而提升大蒜交易的专业化㊁组织化程度㊂3.2㊀提高蒜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生产成本和自然灾害是影响大蒜价格稳定的两项主要因素㊂现阶段我国大蒜产业化程度不高,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落后,大蒜作物供给的稳定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㊂解决该问题的主要路径就是提升大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并以提升蒜农的组织化程度为着力点,鼓励蒜农以股份分红㊁土地流转等形式促进与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之间的融合,完善现代企业和小农户的利益机制,提升蒜农的风险承受能力抗风险能力,将由自然灾害对蒜农造成的损失操作在合理区间[17]㊂另外,政府及有关部门还应当建立健全针对大蒜作物的价格保险制度,给予蒜农一定程度的低价收购政策,进一步加强针对大蒜经营与生产的补贴力度,为蒜农注入更多的生产信心,积极应对大蒜价格的大幅波动,推动大蒜产业稳定㊁健康发展㊂3.3㊀加强对农产品炒作的市场调控经统计分析发现,大蒜价格不仅仅会受到季节因素和长期趋势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不规则因素和周期因素的影响㊂其中不规则因素主要指的就是游资对农产品的炒作㊂大蒜作为一种市场需求十分稳定的产品,具有易存储的特性,部分情况下可能会受到资本的控制㊂ 炒蒜人 往往会利用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囤积居奇,对大蒜的市场供给施加人为控制,进而通过对于大蒜的定价权来赚取非法利益[18]㊂因此,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农产品市场上的闲置资金加强管制,为闲置资本提供适当的投资指导㊂对于小宗农产品的炒作行为,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打击由非法活动所造成的各种不规则因素,维持大蒜收购价稳定㊂3.4㊀开拓大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大力发展大蒜深加工企业对于吸收日益增长的大蒜作物供给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㊂在大蒜大幅增产㊁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增加大蒜加工量能够有效抑制过多大的大蒜产品直接投放到终端消费市场,稳定大蒜的价格㊂由于大蒜加工企业有技术优势,盈利能力远高于蒜农,可以通过大蒜加工企业来调控大蒜供给的大幅变动,进而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平抑大蒜作物的收购价格[19]㊂除此之外,大蒜加工企业的发展会加速推动大蒜加工产品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延伸大蒜产业链,提高大蒜附加值,维持大蒜产业的稳定㊁健康发展,为我国从事大蒜贸易㊁加工㊁存储㊁种植等领域的相关人员带来更多㊃46㊃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徐欣欣:大蒜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对策的利润[20]㊂3.5㊀积极调整大蒜产品出口结构我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蒜出口国和生产国,在大蒜作物的定价体系中占据上游地位,虽然我国大蒜产品出口结构正呈现出逐年优化的趋势,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快优化速度㊂随着大蒜出口价格的不断增加,近些年我国大蒜出口额也在逐年增长,彰显出我国的产地优势㊂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应当针对国际市场进一步完善 涨进跌出 的调节机制[21]㊂在国内蒜价下跌的情况下组织过剩产量出口,抑制蒜价大幅下降;在国内蒜价上涨的情况下适当进口大蒜,抑制蒜价大幅上涨,同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㊂新形势下我国的大蒜作物国际贸易,应当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充分发挥大蒜的产地优势,争取让产地决定市场,提升我国大蒜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22]㊂参考文献:[1]㊀董晔卉.市场整合视角下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J].商业经济研究,2020(7):132~135.[2]㊀陈昭宇. 互联网+ 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营销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20(11):130,134.[3]㊀黑龙江捐赠120吨庆安大米支援湖北孝感抗疫一线[J].福建稻麦科技,2020,38(1):16.[4]㊀陈光军.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改革40年来粮食安全的回顾与思考[J].农业经济,2020(03):3~5.[5]㊀刘海启.加快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战略思考和工作举措[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3):7~11.[6]㊀孙庆温.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市场食用菌(鲜品)价格[J].食用菌,2020,42(2):27.[7]㊀周竹君,王娟.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演变及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3):94~97.[8]㊀闫西木,秦娜.我国农产品电商供应链稳定性研究 基于微观和宏观双重视角的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20(5): 120~123.[9]㊀刘宝磊. 互联网+ 时代农产品营销方法探析[J].南方农机,2020,51(5):91~92.[10]㊀刘响,张舒豪,宋禹竺.浅析黑龙江省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的完善对策[J].山西农经,2020(5):62,64. [11]㊀徐征,刘媛,崔茜.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背后的生产成本效应 以粮食为例[J].价格月刊,2020(3):15~20.[12]㊀贺蕾,常建新,任倩.俄罗斯反经济制裁下欧盟奶制品市场危机应对政策调整及启示[J].世界农业,2020(3):52~59,135.[13]㊀袁娟.南明区:四类政策措施支持商贸流通业稳定发展[J].理论与当代,2020(3):42.[14]㊀唐丽君,徐增展.新媒体平台特征及其在农产品市场营销中的影响研究[J].品牌研究,2020(5):34~35. [15]㊀刘刚.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逻辑与实践路径[J].当代经济管理,2020,42(5):35~40.[16]㊀袁亚祥.上海果市2019年回顾与2020年预测[J].中国果业信息,2020,37(2):24~27.[17]㊀2019年农产品价格呈现 一稳㊁一涨㊁一波动 特征[J].中国畜牧业,2020(4):15~16.[18]㊀刘国信.政策措施落实显效,生猪生产趋稳向好 2019年生猪市场回顾与未来走势展望[J].猪业科学,2020,37(2):44~46.[19]㊀周婷婷.供应链系统下外贸农产品物流管理研究[J].财富时代,2020(2):114.[20]㊀情系三农服务三农[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0,40(2):8.[21]㊀潘瑶,姜兰.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下我国农产品交易的协同机制与政策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20(4):133~136.[22]㊀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J].农村百事通,2020(4):33.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arlic Price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XU Xin-xin(Xia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yang,Shaanxi㊀712000) Abstract:China is a big country of garlic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The planting area and output of garlic rank first in the world.In order to fully tap the market value of garlic crop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n garlic price from the aspects of garlic farmers'decision-making mode,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operation status,climate conditions,garlic processing product supply,and garlic export product structure,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tabilizing garlic market price,which has a positive role in regulating garlic market price and optimizing garlic industrial layout reasonably.Key words:Garlic price;Influencing factors;Coping strategies㊃56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