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作业(第一次)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3
国开(河北)2024年《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1答案1.在交换论者看来,社会交换跟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买卖和置换一样,只要有利可图,哪怕两个完全陌生的人之间也可以发生交换。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2.工业社会理论认为,工业社会的轴心原则是风险的生产和分配,风险生产和分配的逻辑统治着财富生产和分配的逻辑。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3.从组织的政治学角度来看,组织并非和谐的整体,相反,组织的内部充满了利益冲突,处理这些不协调的关系是社会组织存续无法回避的问题。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4.越是成熟的社会制度,越不能容忍社会的变迁,尽管社会变迁是必然的。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5.过度社会化可能会带来群体成员的高度一致性,这不利于群体的发展。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6.二元经济是国家经济不发达的表现。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7.宗教活动不是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8.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具有行为主义的特点。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9.劳动就业就是将劳动能力同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10.现代化不仅会带来便利、提升生活质量、也会带来风险挑战,可以说现代化是一个功过并存的过程。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11.一个人在单位是领导,下班回家时是丈夫、父亲,周末跟摄影爱好者一起外出采风时是兴趣团体成员,这种一人承担多种社会角色的现象称作()。
单选题 (3 分)A.角色混淆B.复式角色C.角色冲突D.角色失败12.我国改革推进中的国企改制,引入社会资本,自负盈亏,属于社会变迁中的哪种类型?单选题 (3 分)A.渐进变迁B.剧烈变迁C.整体变迁D.局部变迁13.城市和农村这两类人们生存的空间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寸关系叫做城乡关系,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城乡关系经历了()——()——()的发展过程。
1.“社会批判”是( )的研究主题。
(1.00分)A. 实证主义的社会学B. 人本主义社会学C. 理论社会学D. 反思性社会学2.作为“社会学之父”的( )毕生关心的主要问题是秩序问题与进步问题。
(1.00分)A. 孟德斯鸠B. 涂尔干C. 孔德D. D.马克斯韦伯3.韦伯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1.00分)A. 理性化问题B. 民主与自由的问题C. 秩序问题与进步问题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问题4.帕森斯1937年出版的( )是美国社会学中芝加哥学派衰落、结构功能主义崛起的标志。
(1.00分)A. 《社会分工论》B. 《社会行动的结构》C. 《社会系统》D. 《社会行动的一般理论》5.音乐、绘画、小说、电影属于( )(1.00分)A. 低俗文化B. 精致文化C. 大众文化D. 精英文化6.( )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个概念,力图弥合社会行动的社会心理基础与宏观结构制约之间的鸿沟。
(1.00分)A. 霍克海姆B. 孔德C. 马克斯韦伯D. 米尔斯7.强调( )在形成社会、政治结构中的优先作用,是马克思社会学思想的突出特点。
(1.00分)A. 政治因素B. 文化因素C. 地理环境D. 经济因素8.由一组意义相连、功能协调并共同发挥作用的文化元素组成的更大的功能单位叫(1.00分)A. 文化模式B. 文化特质C. 文化丛D. 文化圈9.黑社会组织的生活方式、帮派规则属于( )(1.00分)A. 反文化B. 亚文化C. 主文化D. 精致文化10.帕森斯的理论因为特别强调任何行动系统都必须满足四项基本的功能要求,所以,其理论常常被简化为AGIL分析框架。
这四项基本的功能包括( )(1.00分)A. 适应、达鹄、整合、分裂B. 对立、统一、结构、冲突C. 适应、达鹄、整合、维摸D. 量变、质变、调和、激化11.(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教授,明确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独立的客观存在物——社会事实,为社会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第1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孙中山写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铭,康有为在青年时代就撰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同书》。
2.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___实证哲学教程_》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思想体系。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在1891年。
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__来看待。
5.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___。
6.马克思主义认为,___需要____是人的本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8.社会需要是人们的___社会关系____基础。
9.西方流行的需要学说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_需要层次论_______。
10.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1.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___自我意识___的获得是一个关键环节。
12.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13.___社会关系____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或行为模式。
14.____语言___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性符号之一。
15.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社会”一词源于( 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D.德国2.文化是指( D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3.“工作安定”属于( B )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C.归属的 D.自尊的4.“镜中自我”是( B )提出来的。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5.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在线作业----7fb21ce2-7162-11ec-a6fc-7cb59b590d7d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在线作业(参考答案)1.以下哪项活动不是集体行为(c)。
(4分)a.赶时髦b.抢购c.春游d.球迷闹事2.第二次断奶指的是青少年(b)。
(4分)a.心理上的矛盾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c.心理上紧张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3.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设立的社会化机构为(c)。
(4分)a.家庭b.同辈群体c.学校d.大众传媒4.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c)。
(4分)a.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b.客观存在的实体c.社会关系的总和d、人们聚集在一起5.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b_____。
(4分)a、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B.整个现实社会的结构和运作过程c.过去了的社会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他是符号互动理论的创始人。
(4分)a.米德b.库利c.布卢默d.托马斯7.为了说明自我意识的特点,库利引入了“c”概念(4分)a.情景定义b.社会化c.境中我d.内化8.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a.斯宾塞b.孔德c.马克思d.圣西门9.从一岁半、两岁到六七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有两个阶段。
(4分)a.形式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感知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10.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工作稳定性”属于需求。
(4分)a.生理的b.安全的c.归属与爱d.自尊的11.当一个人同时扮演多个角色,他的期望相互矛盾且难以协调时,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a.角色扮演b.角色中断c.角色冲突d.角色失败12.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进入课堂并继续学习。
这种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a.再社会化b.特殊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13.以下哪项活动是社交活动。
(a)(4分)a.市场上的讨价还价b.观众在电影院观看电影c.顾客在商店的摩肩接踵d.公交车上乘客间的前拥后挤14.一名教师与同单位的学生、校长、图书馆管理员、校医院的医护人员之间建立的不同角色关系,叫做____c______。
社会学 1判断1.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正确2.“社会”一词源于中国正确3.社会学研究方法上是抽象性的正确4.马克思是从微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宏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
错误5.声音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
正确6.社会保障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慈善事业。
正确7.社会需要在社会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正确8.“社会”一词源于中国正确9.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马斯洛错误10.“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是联合。
错误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特殊社会化错误12.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正确13.时尚是一种属于“集体着迷”的集体行为。
正确14.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论是在1943年。
正确15.社会的相互作用是人类活动的基础错误16.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成长正确17.认识世界是认识世界的一次飞跃正确18.个人交往又称人际交往正确19.冲突的产生根源于人性正确20.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交往的层次中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正确21.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人们赋予其社会意义的符号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米德提出的正确22.“镜中自我”是米德提出的错误23.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正确单选1.“社会”一词源于A2.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B3.第一次提出社会学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C4.满足人民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的是A5.生存和享受是人类需要的C6.社会需求是人们社会关系的C7.社会需要在社会中处于非常B8.人的需要具有D9.人们需求的满足方式满足可能具有A10.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C11.社会交往是满足人的社会需求的基本C12.社会相互作用则是B13.“镜中自我”是谁提出的A14.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B15.社会交往的动因A16.社会关系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D17.首先提出社会角色的是D18.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B 19.实际角色B20.时尚是一种属于( A )的集体行为多选1.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ABCD2.社会文化的传播有两种不同的渠道AD3.对社会需要的界定ABCD4.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ABC5.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层次分为()需要ABCD6.社会角色一般可分为ABCD7.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ABCD8.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ABC9.社会化的生物基础ABCD10.社会化的基本过程ABCD社会学2判断1.人的社会化过程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
第一次作业1.运用教材中有关“社会化”知识分析当前“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觉得自己受歧视,%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
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社会角色失调的理解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正像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因素一样,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也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的失调。
A.B.2.A.B.3.A.B. 正确4. 埃米尔·涂尔干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指出了它与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改革之间的区别。
A. 错误B. 正确5. 功能主义比较适合研究稳定的、大规模的社会,通常将社会变迁解释为来自外面的力量干预了系统的平稳运行。
A. 错误B. 正确6. 冲突论强调人们会因为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发生永恒的斗争,这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
A. 错误B. 正确7. 马克思从一般的意义上指出了社会的本质,即社会是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系。
A. 错误B. 正确8. 系统论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整体发生作用。
A. 错误B. 正确9. 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舒茨,它代表着不同于其他社会学结构分析的另一种倾向。
A. 错误B. 正确10. 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A. 错误B. 正确三、不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15 分。
)1. 社会学就是从变动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A. 社会关系B. 社会行为C. 社会交往D. 社会互动2. ()是社会学地位不高的外部因素。
A. 社会学应用的不充分发展B. 社会学的比较解释力不足C. 权力对于社会学研究的压制D. 社会学的中立价值不足3. 社会学的学科意义包括()。
A. 政策咨询B. 社会预测C. 社会监控与描述D. 有助于日常生活中的决策4. ()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A. 赫伯特·斯宾塞B. 马克思·韦伯C. 卡尔·马克思D. 埃米尔·涂尔干5. 在理解社会如何运转的问题上,当代社会学家最为常用的理论有()。
A. 功能论B. 进化论C. 冲突论D. 互动论A.B.2.A.B.3.A.B.4.A.B.5.A.B.6.A.B.7. 角色期待的内容往往是一成不变的。
A. 错误B. 正确8. 角色紧张的程度取决于角色冲突和个人适应能力及正确处理角色关系的能力。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第一次任务请注意:论述题要自己进行阐述一、填空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A.错误B.正确2.卡尔·马克思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A.错误B.正确3.与孔德的社会服从于“自然”规律的观点对立,马克思相信社会主要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他将人类历史看成是经济上的各个阶级不可避免的相互冲突的过程;A.错误B.正确4.埃米尔·涂尔干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指出了它与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改革之间的区别;A.错误B.正确5.功能主义比较适合研究稳定的、大规模的社会,通常将社会变迁解释为来自外面的力量干预了系统的平稳运行;A.错误B.正确6.冲突论强调人们会因为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发生永恒的斗争,这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A.错误B.正确7.马克思从一般的意义上指出了社会的本质,即社会是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系;A.错误B.正确8.系统论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整体发生作用;A.错误B.正确9.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舒茨,它代表着不同于其他社会学结构分析的另一种倾向;A.错误B.正确10.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A.错误B.正确三、不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5分;1.社会学就是从变动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A.社会关系B.社会行为C.社会交往D.社会互动2.是社会学地位不高的外部因素;A.社会学应用的不充分发展B.社会学的比较解释力不足C.权力对于社会学研究的压制D.社会学的中立价值不足3.社会学的学科意义包括;A.政策咨询B.社会预测C.社会监控与描述D.有助于日常生活中的决策4.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A.赫伯特·斯宾塞B.马克思·韦伯C.卡尔·马克思D.埃米尔·涂尔干5.在理解社会如何运转的问题上,当代社会学家最为常用的理论有;A.功能论B.进化论C.冲突论D.互动论四、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45分;1.论述社会研究的科学程序有哪些阶段;参考答案:1仔细地陈述要研究的问题并提出假设;4分2进行研究设计;4分3按照研究设计收集资料;3分4依据假设分析资料;3分5解释调查结果并得出结论;3分6公开发表调查结果;3分只答要点,每点2分;2.扬扬妈带着6岁的扬扬到游乐场玩;当时,游乐场里还有另外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在玩,那孩子是个“小霸王”;每当扬扬看到想玩的玩具,“小霸王”就一定会放下他自己手头的过来跟扬扬抢……扬扬抢不过“小霸王”,只好向妈妈求助;扬扬妈就过去和对方的母亲商量,希望她能够管管自己的孩子;谁知对方爱理不理地说:“小孩的事情小孩自己解决,大人掺和什么”扬扬妈哑口无言,只好引导扬扬自己去跟“小霸王”商量,看看能不能轮流玩;结果那“小霸王”根本不吃这一套,最后两个孩子打了一架,结果自然是扬扬吃了点亏,扬扬妈心里也很不痛快,就干脆拉着儿子要走,岂料扬扬更生气,还咬了妈妈一口……根据此案例分析哪些外在因素会对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参考答案:1家庭;5分2学校;5分3同辈群体;5分4工作单位;5分5大众传媒媒介;5分只答要点,每点2分;第二次任务一、填空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A.错误B.正确2.文化变迁的方式包括贸易、旅行、战争、文化传播和政权变更;A.错误B.正确3.贸易是一种直接的进行文化变迁的方式;A.错误B.正确4.坚持文化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成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基础;A.错误B.正确5.多元文化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整个世界的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原有的价值体系被肢解,呈现大融合的趋势;A.错误B.正确6.自致地位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的成就努力争取回来的社会地位,或者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通过行使知识、能力、技巧、耐力等所取得的结果;A.错误B.正确7.角色期待的内容往往是一成不变的;A.错误B.正确8.角色紧张的程度取决于角色冲突和个人适应能力及正确处理角色关系的能力;A.错误9.角色调整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角色冲突;A.错误B.正确10.按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差异,社会群体可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A.错误B.正确三、不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5分;1.目前中国社会学界普遍认同社会构成的“三要素”论,包括;A.自然环境B.人口C.文化D.地域2.广义的文化指作为群体的人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非自然状态的一切;A.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B.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3.微观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布劳B.米德C.舒茨D.戈夫曼4.社会调控手段主要包括;A.政权B.法律D.宗教5.文化的构成包括;A.符号B.价值观C.社会规范D.物质文化四、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45分;1.结合实际,论述多元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参考答案:1人际交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5分2社会的整合度下降;5分3人们产生更多的精神焦虑;5分4社会群体的道德感趋于弱化;5分只答要点,每点2分;2.举例说明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参考答案:1交换;5分2合作;5分3冲突;5分4竞争;5分5强制;5分只答要点,每点2分;第三次任务一、填空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A.错误B.正确2.社会交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A.错误B.正确3.符号互动论以美国心理学家米德和库利为代表,认为符号是社会互动的媒介,互动是通过符号进行的,是一种“符号运动”;A.错误B.正确4.集合行为具有自发性、狂热性、无组织性和短暂性的特点;A.错误B.正确5.集合行为是一种常态的群体行为,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是一种自发的常态现象;A.错误B.正确6.集合行为中的流言属于紧急事态下的流言;A.错误B.正确7.高度组织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提供者,社会组织在各国建设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A.错误B.正确8.狭义的社会组织包括企业、政府、学校、医院、家庭等;A.错误B.正确9.滕尼斯认为,社区或共同体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取向的人口组成的,彼此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团体;A.错误B.正确10.前工业社会时期,社区建筑形式和社区空间构成比较有地方特色和传统特色层;A.错误B.正确三、不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5分;1.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以下因素经常影响群体的形成;A.编制B.个人目标C.共同兴趣D.群体的工具作用2.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社会群体可以分为;A.正式群体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非正式群体3.根据群体的组织化、正规化程度,社会群体可分为;A.正式群体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非正式群体4.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A.广义的组织B.广义的社会组织C.狭义的组织D.狭义的社会组织5.社会组织的特征包括;A.社会组织组建目的明确B.组织内部形成明确的分工体系C.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正式D.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交强四、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45分;1.论述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论”的内容及其特征;参考答案:内容:1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3分2阶级是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3分3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3分4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3分特征:1片面强调社会分层的负面影响;3分2一维的社会分层尺度;3分3动态的社会分层;2分只答要点,每点2分;2.结合实际,论述社会流动的原因;参考答案:1自然原因;4分2人口因素;4分3社会原因:4分①价值观;4分②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4分③由发明创造引起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5分只答要点,每点2分;第四次任务一、填空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A.错误B.正确2.广义的家庭就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单元;A.错误B.正确3.按家庭中的代际数量和亲属关系的特征分类,可将家庭分为夫妻家庭、单身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A.错误B.正确4.国家的最高权力由选举产生,并在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而且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制;A.错误B.正确5.早期功能主义关注的焦点是社会秩序,强调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反对激烈的社会变迁,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专门化的社会角色提供训练有素的能力;A.错误B.正确6.社会病理学一般认为良好的社会状况是健康的,而社会中的群体或个人在社会心理上与社会活动中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则是不健康的、病态的;A.错误B.正确7.价值冲突论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A.错误B.正确8.周克华多出持枪抢劫杀人的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属于宏观层面上的社会失范;A.错误B.正确9.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增长过快;A.错误B.正确10.某人准备从A公司跳槽到B公司,期间有一段时间在休息,这个人属于结构性失业;A.错误B.正确三、不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5分;1.按照功能差异或社区主要活动的特点来划分,社区可以分为;A.自然社区B.行政型社区C.人为规定的社区D.文化型社区2.虚拟社区不同于传统社区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在;A.虚拟性B.兴趣导向明显C.非地域性D.开放性3.社会制度的构成包括;A.文化体系B.宗教体系C.规范体系D.社会机构与设施4.社会问题具有等特征;A.普遍性B.客观性C.复杂性D.持久性5.社会失范与社会问题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社会失范是转型期突出的社会问题B.社会问题是造成社会失范的重要原因C.社会规范的发展与完善是任何一个社会问题解决的必备条件D.社会问题解决了,社会失范也就不存在了四、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45分;1.论述社会制度的层次及特征;参考答案:层次:1总体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3分2一个社会不同领域的制度;3分3具体的行为准则;3分特征:1普遍性;2分2相对稳定性;3分3复合性;3分4集体约束性;3分只答要点,每点2分;2.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我国贫困的原因和治理贫困的思路;参考答案:原因:1自然环境恶劣;3分2收入分配不公;3分3社会保障缺失;3分4家庭规模过大;3分治理思路:1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人们树立正确的对待贫困的态度和治理贫困的观念;4分2科学制定计划生育政策,合理促进人口分布;5分3完善各项制度,实现公平的分配和合理的再分配;4分只答要点,每点2分;第五次任务一、填空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者萧条导致总需求不足,从而引起的短期失业;这是人们最不想看见的失业;A.错误B.正确2.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的界限是绝对的,不能相互转化;A.错误B.正确3.社会舆论是社会上众人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它包含了对于此事件或现象的是非曲直评价;A.错误B.正确4.按越轨行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破坏类型和程度可分为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A.错误B.正确5.在所有的越轨行为中,犯罪是程度最为严重的一种;A.错误B.正确6.社会改良是一种渐进式的社会变迁的形式;A.错误B.正确7.人口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A.错误B.正确8.孔德的社会变迁思想带有浓厚的进化论的色彩,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是双向进行的,社会历史是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A.错误B.正确9.马克思认为,社会变迁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冲突;A.错误B.正确10.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既可是赢利性的,也可是非赢利性的;A.错误B.正确三、不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5分;1.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体现在以下等方面;A.环境问题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B.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C.环境影响并制约着社会的发展D.环境问题与其他的社会问题是密不可分的2.根据社会控制有无明文规定来划分,分为;A.正式控制B.非正式控制C.外在控制D.内在控制3.社会控制的特点有;A.普遍性B.阶级性C.强制性D.自然性4.是指以科学技术发展为重点,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人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内容的社会总体变迁过程;A.狭义的社会化B.广义的社会化C.狭义的社会现代化D.广义的社会现代化5.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对全球社会现代化具有的重大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A.现代经济结构的建立B.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C.西方社会走向民主化D.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四、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45分;1.论述社会保障的特征和基本内容;参考答案:特征:1国家强制性;3分2具有社会性;3分3福利性;2分4互济性;3分基本内容:1社会救助;3分2社会保险;3分3社会福利;3分只答要点,每点2分;2.结合实际论述越轨的社会作用;参考答案:消极作用:1越轨可能会弱化人们遵从社会行为规范的动机;3分2越轨会使生活变得不可预知,并导致遵从者与越轨者之间的紧张和冲突;4分3越轨会破坏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任;3分4越轨还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3分积极作用:1越轨行为的存在有利于明确社会行为规范;3分2越轨有助于定义恰当行为的尺度;3分3越轨能带来社会系统所需要的变迁;3分4越轨促使人们更愿意遵守社会规范和群体规范;3分只答要点,每点2分;。
-年参考社会学概论作业-次————————————————————————————————作者:————————————————————————————————日期:2第一次作业1.社会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答: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
它以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它用科学的态度、实际社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对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和各种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出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种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为人们积累认识社会和安排社会生活的科学知识,为有关社会部门正确处理社会问题提供参考资料和科学依据。
概括地讲,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考察和解决有助于把人推到一定社会结构中充任角色的条件和机制。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角色冲突的理解。
答:角色间冲突是指一个人所担任的不同角色之间发生的冲突。
主要表现为两个情形:一是空间时间上的冲突。
一个学生,他肩负着学习的任务;作为父母的儿子,他承担着孝敬长辈的义务;作为哥哥,他承担着爱护妹妹或弟弟的任务。
这样不可避免的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矛盾。
二是行为模式内容上的冲突。
比如,一个人改变了旧角色,,担任了新角色,并且,新的角色与旧角色有性质区别时,也会产生新旧角色的冲突。
例如,一些新生对于升入高一级学府,面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就是一个例证。
角色内冲突,是指同一个角色,由于社会上人们对于他的期望与要求的不一致,或者角色承担者对这个角色的理解的不一致,而在角色承担者内心产生的一种矛盾与冲突。
角色内冲突往往是由角色自身所包含的矛盾造成的。
它的突出表现是,当一个人处在犯罪的边缘,思想上的激烈斗争,这时,两种对立性质的规范、要求要通过行为者内心的冲突较量,作出从哪一种行为模式,扮演哪一种角色来决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1作业及答案形考任务1主题讨论: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在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样本数据来推算,全国有留守儿童6102.55万。
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学业失教、情感失落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请点击观看凤凰大视野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实录和视频贵州山区留守儿童真实生活,然后,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社会学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一、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其心理发展现状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祖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
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 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健康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有的则因心理长期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则成为让人难以置信的一系列恶劣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
二、社会化程度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一)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概念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学习知识、价值、技能、动机和适合他们在群体或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过程,个体能够根据社会规范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生活,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活动。
答题说明:一、单选题1、“亲密与孤独”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主要是指(C)时期的特征。
A.婴儿B.学龄C.青年D.中年2、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 )A.鲁思·本尼迪克特B.塞缪尔·亨廷顿C.玛格丽特·米德D.博厄斯3、组成文化的最小的单位是(A )A.文化特质B.文化特质丛C.文化丛D.文化模式4、社会学正式出现于(C)A.人类社会出现时B.十三世纪C.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5、“镜中我”这一概念是由(B)提出的。
A.G·米德B.C·库利D.戈夫曼6、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C)A.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B.客观存在的实体C.社会关系的总和D.聚集到一起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B)A.人类历史的全过程B.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C.过去了的社会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8、文化往往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这主要是指文化的(A)A.象征性B.复合性C.传递性D.变迁性9、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A)A.大同社会B.小康社会C.理想国D.和谐社会10、“性善论”是由(A)提出的。
A.孟子B.荀子C.孔子D.老子11、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D )A.庆典方式C.礼仪禁忌D.科学技术12、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中,最重要、最为直接、最为持久的是(A)。
A.家庭B.同辈群体C.学校D.大众传媒13、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应该是(C)A.文化的冲突B.文化相对论C.文化的融合D.文化暴力14、文化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是( B )A.鲁思·本尼迪克特B.塞缪尔·亨廷顿C.玛格丽特·米德D.博厄斯15、下列不属于亚文化的是(D )A.自然主义者B.哥特人C.计算机黑客D.一夫一妻制16、《自杀论》的作者是(C )A.奥古斯特·孔德B.斯宾塞C.迪尔凯姆D.马克斯·韦伯17、个人开始直接、全面的学习和承担成人责任和权利通常发生在( C )。
题目:孔德在什么著作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个新名词?选项A:《社会学原理》
选项B:《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选项C:《社会学研究》
选项D:《实证哲学教程》
答案:《实证哲学教程》
题目:集体行为的特征?
选项A:反常性
选项B:破坏性
选项C:非组织性
选项D:突发性
答案:非组织性, 突发性, 反常性
题目: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选项A:传授生活技能
选项B:提供角色人选
选项C:指点生活目标
选项D:教导社会规范
答案:传授生活技能, 教导社会规范, 指点生活目标, 提供角色人选
题目: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关系可以分为?选项A:次级社会关系
选项B:初级社会关系
选项C:血缘关系
选项D:一般社会关系
答案:初级社会关系, 次级社会关系
题目: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分为?
选项A:业缘关系
选项B:血缘关系
选项C:一般社会关系
选项D:地缘关系
答案:业缘关系, 地缘关系, 血缘关系
题目:“安全的需要”包括什么?
选项A:医疗保险
选项B:得到某个群体的承认
选项C:老年保险
选项D:工作安定
答案:工作安定, 医疗保险, 老年保险
题目: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
1. 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 .赶时髦B .抢购C .春游D .球迷闹事学生答案: C正确答案: C分数:4 得分:42. 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 .心理上的矛盾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C .心理上紧张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学生答案: B正确答案: B分数:4 得分:43. 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
A .家庭B .同辈群体C .学校D .大众传媒学生答案: C正确答案: C分数:4 得分:44.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
A .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B .客观存在的实体C .社会关系的总和D .聚集到一起的人学生答案: C正确答案: C分数:4 得分:45.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
A .人类历史的全过程B .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C .过去了的社会D .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学生答案: B正确答案: B分数:4 得分:46. __________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
A .米德B .库利C .布卢默D .托马斯学生答案: A正确答案: A分数:4 得分:47. 为了说明自我意识的特征,库利引入了__________概念.A .情景定义B .社会化C .境中我D .内化学生答案: C正确答案: C分数:4 得分:48. __________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新名词。
A .斯宾塞B .孔德C .马克思D .圣西门学生答案: B正确答案: B分数:4 得分:49. 从一岁半、二岁到六七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__________个阶段。
A .形式运算阶段B .具体运算阶段C .感知运算阶段D .前运算阶段学生答案: D正确答案: D分数:4 得分:410.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工作稳定”属于__________需要。
A .生理的B .安全的C .归属与爱D .自尊的学生答案: B正确答案: B分数:4 得分:411. 当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时,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有机体论:(P5)
答: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因为两者还有本质的区别。
2. 社会进化论:(P6)
答: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这是一条公理。
3. 结构功能理论:(P47)
结构功能主义,现代西方社会中的一个理论流派。
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互相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4. 交换理论:(P49)
答:交换理论是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6 社会结构:(P77)
答: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7. 基本社会化:(P113)
答: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二.简答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P2-P5)
答:1、社会变革的需要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它的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
一些思想家强烈要求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这种社会变革,但是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沉重地打击了上帝创世说和各种非科学学说,开拓了人们对宇宙的新认识,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深远、广大的空间。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在17-18世纪思辨的历史哲学发展的同时,在自然科学实证研究的启示下,经验的社会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
这种研究的兴起出于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首先是从社会统计发展出来的。
其次,是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社会研究出经验和资料,社会研究为社会学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方法。
2.简述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P3-P11)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
(一)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
主要思想: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理性发展三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社会发展三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
孔德是“社会学综合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学眼界的开拓者”。
他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科学分类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构想,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的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
还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唯心主义,二是形而上学
(二)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
主要思想:他是社会学理论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两个方面展开,主要的目的
是发现社会有机体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原理。
前者是社会结构的原理,后故里是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原理。
他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缺陷:先验主义和形而上学。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
(一)马克思(1818-1883)
主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工人调查表》,恩格斯的《英同工人阶级的状况》。
马克思正确的分析了圣西门思想的两重性,吸取了它的积极因素,同时也摒弃了它调和阶级斗争的社会改良主义思想,马克思将唯物主义和辨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注重社会调查的实践证明,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社会理论的源泉。
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可以看作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二)埃米尔·涂尔干(1858-1917)
主要思想: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
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法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
《自杀论》一书,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的范例。
他对‘失范’做了许多的研究,就是想寻求对个人实行外在控制的力量和途径。
在《社会劳动分工论》中,他从考察‘分工的作用,即它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来进行研究。
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他着重研究宗教通过仪式、信仰和崇拜在社会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但他忽视创造性功能,存在保守倾向。
(三)马克思·韦伯(1864-1920)
主要思想:1、理解社会学[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 2、社会行动类型[目的合理、价值合理、感情和情绪的行动] 3、理想类型4、科层制[法理型权威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
3.社会学有哪些功能?(P35-P39)
一、研究功能:(一)描述性功能、(二)解释性功能、(三)预测性功能、(四)规范性功能
二、教育功能:(一)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二)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三、社会管理功能:(一)建立规范、(二)提供模式、(三)反馈信息
四、社会批评功能
4.怎样从微观层面认识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P59-P6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既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从微观层面理解和解释社会构成的一把钥匙。
社会是个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互动构成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表现为相互联系的具有层次性的四个体系。
(一)角色人格关系
(二)价值规范关系
(三)权力制度体系
(四)行为交换体系
5.简述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矛盾?(P74-P75)
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
1.从人与自然的矛盾来看,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原来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他动物一样处于又争斗又互助的自然系统之中。
人类社会由低到高的发展,是随着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改革而推进的。
在经历了远古时代和农业社会以后,工业社会一方面使人类发掘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又造成对自然的空前破坏。
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是引起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从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矛盾来看,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可能以个人为单位各自孤立地进行,人们必须在活动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取得成功。
人与人的矛盾,比之人与自然的矛盾,表现的更为尖锐和复杂,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种种矛盾常常表现为不同形式的战争,这是一种比动物之间的厮杀更为残酷的斗争。
究其原因,有观念上的不同于尖锐对立,更深层的是由于利益分配和财产占有,资源环境的掠夺等造成的利益冲突。
20世纪下半叶,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中,不只有局部对局部的矛盾,还存在着市场主体的局部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矛盾。
然而,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和不平等与利益冲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6.简述社会化的各种条件(P117-P121)
一、生物因素
社会化的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这些生物因素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是个人社会化的生物学上的基础,为“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提供了可能性。
二、环境因素
所谓社会化的环境的因素,是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
它是社会化的必要条件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一般而言,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化结果。
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一下几点:(一)家庭,(二)学校,(三)伙伴群体,(四)工作单位,(五)社区,(六)大众传媒这些因素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既是相互渗透的,各个要素又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化功能。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目标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通常包括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斗争和人际交往等形式。
知识的内化与积累是一个以教化和互动为前提、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实现的过程。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观察学习,二是角色扮演,三是知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