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极性判别
- 格式:ppt
- 大小:153.00 KB
- 文档页数:16
变压器极性组别和电压比试验操作使用变压器极性组别和电压比试验操作使用电力变压器线圈的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存在着极性关系,若有几个线圈或几个变压器进行组合,都需要知道其极性,才可以正确运用。
对于两线圈的变压器来说,若在任意瞬间在其内感应的电势都具有同方向,则称它为同极性或减极性,否则为加极性。
变压器联结组是变压器的紧要参数之一,是变压器并联运行的紧要条件,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进行测量。
一、变压器极性组别和电压比试验的目的和意义在变压器空载运行的条件下,高压绕组的电压和低压绕组的电压之比称为变压器的变压比:电压比一般按线电压计算,它是变压器的一个紧要的性能指标,测量变压器变比的目的是:(1)保证绕组各个分接的电压比在技术允许的范围之内;(2)检查绕组匝数的正确性;(3)判定绕组各分接的引线和分接开关连接是否正确。
二、变压器极性组别和电压比试验方法1、直流法确定变压器的极性测量变压器绕组极性的方法有直流法和沟通法。
直流法:用一节干电池接在变压器的高压端子上,在变压器的二次侧接上一毫安表或微安表,试验时察看当电池开关合上时表针的摇摆方向,即可确定极性。
2、直流法确定变压器的组别;3、用变压器变比测试仪测量变压比。
三、变压器极性组别和电压比试验注意事项和结果分析(1)直流法确定极性时,试验过程应反复操作数次,以免发生因表针摇摆快而作出过错误的结论。
(2)在测量组别时,对于变压比大的变压器应选择较高的电压和小量程的直流毫伏表,微安表或万用表;对变压比小的选用较低的电压和较大量程的毫伏表,微安表或万用表。
(3)变压器的变压比应当在每一个分接下进行测量,当不但一个线圈带有分接时,可以轮流在各个线圈全部分接位置下测定,而其相对的带分接线圈则应接在额定分接上。
(4)带有载调压装置的,必需采用电动操动装置改换分接。
(5)整个测量过程要特别注意变压器A和a不能对调,否则高压将会进入桥体。
(6)当渐渐加添试验电压时,电压表快速上升至满度时应关掉电源进行检查。
变压器电感线圈极性判断
根据楞次定律,线圈无论怎么接入电路,当线圈中通以变化电流时,线圈中要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在电路中形成的电流总是反对原电流的变化。
即当原电流增加时,自感电动势产生的电流方向和原电流的方向相反,反对原电流增加。
当原电流减少时,自感电动势产生的电流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同,反对原电流的减少。
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电感及流过线圈的电流变化率成正比。
另外,关于两个线圈的串联,分为顺串与反串,如果把两个线圈的异名端串联起来,就叫顺串,如果把两个线圈的同名端串联起来,就叫反串。
如下图所示:
线圈1线圈2
线圈2
线圈1两个线圈串联后,总电感不仅与两个线圈的电感有关,还和两个线圈的偶合情况有关。
理论和实践证明,顺串时的总电感L=L1+L2+2M ,两个线圈反串时,总电感L=L1+L2-2M ,M 为互感系数。
当无互感时,两个线圈无论顺串与反串,总电感L=L1+L2。
变压器绕组极性和匝数的实验和测量方法
从变压器的外表一般看不出绕组的绕向的。
假如引出线上未注明极性,可使用试验方法测定变压器绕组的同极性端。
试验方法通常有沟通法和直流法两种。
1、沟通法用沟通法测定绕组极性的电路如图一所示。
将两个绕组A-X和a-x的任意两端(如X和x)相连,在高压绕组两端加一个比较低的便于测量的电压,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a端之间的电压UAa和高、低压绕组电压UAx、Uax,假如UAa值是UAx和Uax两个数值之差,则UAx和Uax就是同相位,即A与a为同极性端;假如UAa值是UAx和Uax之和,则A与a不是同极性端(或叫异名端)。
2、直流法用直流法测定绕组极性的电路如图二所示。
在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两端经过一个开关K接入1.5伏或3伏干电池,电池的正极与A端相接,负极与X端相接;在低压侧接入直流毫伏表(或毫安表),电表正极与a端相接,负极与x端相接。
假如在开关K接通的瞬间,电表指针向右方(即正方向)偏转,表明A、a端是同名端;假如电表指针反向偏转,表明A、a端是异名端。
变压器绕组的匝数,可按以下方法测量:首先用绝缘铜线在变压器的绕组外面缠绕肯定匝数,然后用电压表测定其感应电压,将测得的感应电压除以所绕的匝数,就可求出每伏电压的匝数,最终将每伏匝数乘以各级电压值,即可得出各级绕组的匝数。
注:图一用沟通法测定变压器绕组的极性;图二用直流法测定变
压器绕组的极性。
变压器同名端极性
同极性端即同名端。
变压器的同名端怎么推断:
用一只指针式万用表、一个干电池就可以判别变压器的同名端,方法是:将指针式万用表打在直流电压10V档,接于待测变压器的电压较高侧的绕组两端,将干电池负极接于另一绕组一端,用正极去触碰绕组的另一端,同时观看万用表的偏转方向,如电池接通时表针正偏、断开时表针反偏,说明正极端触碰的绕端与万用表红表笔接的绕组端是同名端(称为负极性),反之是异名端(称为正极性)。
留意测试时人体不要触及变压器端子,防止被电击。
电力变压器在交接和大修理后要进行极性测试,小型变压器可依据需要进行。
1.规定施感电流流进线圈的端子和在另一个线圈中的互感电压的正极性端子称为两耦合线圈的同名端,且用星号或小黑点将它们标记出来。
这样,当施感电流i1的进端和互感电压u21的正极性端互为同名端时,则u21=M*di1/dt,否则u21=-M*di1/dt
2.假如电流进入一个线圈的同名端,则在其次个线圈的同名端处,互感电压的参考极性为正,或者:假如电流从一个线圈的同名端流出,则在其次个线圈的同名端处,互感电压的参考极性为负. 事实上,当一端流入电流变大时,另一端电压为正,当流入电流是减小的状况时,由于愣次定理,另一端电压是负的,所以不能定义同名端,此定义不成立。
变压器同名端相对极性的判别变压器绕组的极性指的是变压器原副边绕组的感应电势之间的相位关系。
如图1—1所示:1、2为原边绕组,3、4为副边,它们的绕向相同,在同一交变磁通的作用下,两绕组中同时产生感应电势,在任何时刻两绕组同时具有相同电势极性的两个断头互为同名端。
1、3互为同名端,2、4互为同名端;1、4互为异名端。
变压器同名端变压器同名端的判断方法较多,分别叙述如下:一、交流电压法。
一单相变压器原副边绕组连线如图1—2,在它的原边加适当的交流电压,分别用电压表测出原副边的电压U1、U2,以及1、3之间的电压U3。
如果U3=U1+U2,则相连的线头2、4为异名端,1、4为同名端,2、3也是同名端。
如果U3=U1-U2,则相连的线头2、4为同名端,1、4为异名端,1、3也是同名端。
二、直流法(又叫干电池法)。
干电池一节,万用表一块接成如图1-3所示。
将万用表档位打在直流电压低档位,如5V以下或者直流电流的低档位(如5mA),当接通S的瞬间,表针正向偏转,则万用表的正极、电池的正极所接的为同名端;如果表针反向偏转,则万用表的正极、电池的负极所接的为同名端。
注意断开S时,表针会摆向另一方向;S不可长时接通。
1-3直流法测变压器同名端三、测电笔法。
为了提高感应电势,使氖管发光,可将电池接在匝数较少的绕组上,测电笔接在匝数较多的绕组上,按下按钮突然松开,在匝数较多的绕组中会产生非常高的感应电势,使氖管发光。
注意观察那端发光,发光的那一端为感应电势的负极。
此时与电池正极相连的以及与氖管发光那端相连的为同名端。
图1-4测电笔法测同名端。
变压器的变比、极性及接线组别试验一、试验目的变压器的绕组间存在着极性、变比关系,当需要几个绕组互相连接时,必须知道极性才能正确地进行连接。
而变压器变比、接线组别是并列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若参加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变比、接线组别不一致,将出现不能允许的环流。
因此,变压器在出厂试验时,检查变压器变比、极性、接线组别的目的在于检验绕组匝数、引线及分接引线的连接、分接开关位置及各出线端子标志的正确性。
对于安装后的变压器,主要是检查分接开关位置及各出线端子标志与变压器铭牌相比是否正确,而当变压器发生故障后,检查变压器是否存在匝间短路等。
二、试验仪器、设备的选择根据对变压器变比、极性、接线组别试验的要求,测试仪器、仪表应能满足测量接线方式、测试电压、测试准确度等,因此需对测试仪器的主要参数进行选择。
(1)仪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0.5级。
(2)电压表的引线截面市1.5mm2。
(3)对自动测试仪要求有高精度和高输入阻抗。
这样仪器在错误工作状态下能显示错误信息,数据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良好,一次、二次信号同步采样。
三、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1.防止高处坠落使用变压器专用爬梯上下,在变压器上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对220kV及以上变压器,需解开高压套管引线时,宜使用高处作业车,严禁徒手攀爬变压器高压套管。
2.防止高处落物伤人高处作业应使用工具袋,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拴牢传递,严禁抛掷。
3.防止工作人员触电在测试过程中,拉、合开关的瞬间,注意不要用手触及绕组的端头,以防触电。
严格执行操作顺序,在测量时要先接通测量回路,然后接通电源回路。
读完数后,要先断开电源回路,然后断开测量回路,以避免反向感应电动势伤及试验人员,损坏测试仪器。
四、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被试设备现场情况及试验条件查勘现场,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包括该设备出厂试验数据、历年试验数据及相关规程等,掌握该设备运行及缺陷情况。
2.试验仪器、设备准备选择合适的被试变压器测试仪、测试线(夹)、温(湿)度计、接地线、放电棒、万用表、电源线(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电压表、极性表、电池、隔离开关、二次连接线、安全带、安全帽、电工常用工具、试验临时安全遮栏、标示牌等,并查阅试验仪器、设备及绝缘工器具的检定证书有效期、相关技术资料、相关规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