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x
- 大小:68.78 KB
- 文档页数:4
【参考文档】硫化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硫化作业指导书
篇一:硫化作业指导书
篇二:硫化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规范硫化工序的操作,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顺利
二、适用范围
密封件车间硫化工序。
三、操作步骤
1、硫化工按车间主任下达的生产任务通知单,领取与产品相符合的模具、骨架与胶料。
2、检查硫化机是否运转正常,同时将机台擦拭干净,然后预热模具,达到所需温度,并检查模腔是否干净。
3、操作工根据《硫化工艺卡》,按照要求将骨架和胶条依次装入已预热好的模具中,然后加盖上模板。
将装好的模具放入平板硫化机中心对称部位加压硫化。
4、将硫化机平板升降一至三次,以排除模具内的空气,使胶料充满模腔。
然后保持规定的恒定压力。
5、硫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硫化温度压力和时间。
(注:硫化时间、压力、温度、根据“硫化工艺卡”实施操作并记录)。
6、硫化机运转正常后将操作工具及其他物品放在车间规定的区域内,不可混放;剩余胶料在专用容器中存放,以备返炼。
7、硫化时间达到后开模,小心取出产品,用风枪吹干净模腔内的飞边,再进行下一模操作。
8、出模后的产品经撕内径自检,自检合格后连同工票放入规定区域,供撕边组撕外径。
ORT 硫化实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范ORT测试员硫化作业规范,确保出货产品能符合客戶需求。
2. 概述本作业指导书详细描述了硫化实验的实验条件、实验步骤、判定标准等,指导测试员业务操作。
3. 管理内容3.1 使用设备IS机、远方机、烧杯、硫粉、金属勺、精密天平、耐高温胶纸、高温柜.2 试验条件3.2.1样品指定状态:灯珠成品3.2.2试验样品数及试验频率:10pcs/型号/月(特殊要求的特殊处理)3.2.3硫粉使用要求:①添加量为6mg/ml②不可重复使用③不可接触到试验样品④需颗粒均匀的平铺面积超过烧杯底部面积一半3.2.4试验温度:75℃±2℃3.2.5高温储存时间:4H3.2.6保存周期: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后可废弃)3.4 试验步骤3.4.1抽样:从分光工站抽取样品;3.4.2外观检查:对已抽取的待测样品进行外观检查(NG的标识出来,重新取样检查);3.4.3光电参数测试:测试外观OK样品的光电参数(要求灯珠与实验数据对应,方便实验前后每PCS灯珠数据的对比);3.4.4烧杯预处理:用电子称称量规定重量的硫粉平铺于容积为250ml的烧杯内(因250ml的烧杯上面还有部分空间约80ml,所以实际烧杯总容积为330ml;3.4.5 粘贴样品:将已测试光电参数的样品有序的以10mm*10mm的间距、总面积不超过烧杯口径面积的方式粘贴在导热胶上;3.4.6 放置样品:将粘贴好样品的导热胶倒扣在烧杯口上,密封烧杯(灯珠发光面朝硫粉方向);3.4.7环境柜储存:整个烧杯放入75℃的温度柜储存4H;3.4.8取环境、检外观:从环境柜取出烧杯并从烧杯内取出灯珠,检查外观(外观严重NG的直接判定NG,外观OK的常温放置冷却);3.4.9 测试光电参数:测试冷却后样品的光电参数(常温放置1H后可测试);3.4.10整理实验前后的光电参数,根据判定标准判定结果。
3.5 判定标准△IV≤15%△X≤0.01△Y≤0.01。
橡胶车间硫化作业指导书(橡胶车间,60*90,2块)
一、岗位任务
按工艺要求,将载料半制品通过平板机,模具压制成成品。
二、工作顺序
三、操作方法及要求
(1)上班应正确穿戴好劳防用品(手套等)、不准穿拖鞋、赤膊等。
(2)上班前应根据自己的工作令核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数量、胶料、机台、模具号等。
(3)生产前应检查机器的温度、泵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模具的定位、模腔、手柄等是否完好,硫化时间是否按要求调整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或技术质量员汇报。
(4)模具进出热板应用钩子拉,热板在进行中严禁手入平板压机。
(5)操作顺序
剪载好的半制品胶料应放入模腔中上中下模具定位对准合模模具至热板中央上泵合模适当放回气正点硫化钩子拉
出模具启模时模腔面不准碰作且应向上放置取产品自检
外观质量。
(6)操作者第一模产品应交质检员,由质量员负责首缸产品的检查,每二小时对温度、压力参数记录一次。
(7)操作者对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应自检质量,发现连续三缸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向组长或技术人员(质量员)汇报。
(8)操作者擅自改动工艺参数(压力、温度、时间、胶料、规格、重量等),所造成的废品由操作者自负,必要时可根据所造成的质量问题的价值追究其质量责任。
(9)操作者必须作好个人生产原始记录。
文件编号:XXXX作业文件硫化工岗位作业指导书版号: A发放号:2018年7月1日发布 2018年7月1日实施XXXX公司修改履历XXXX公司作 业 文 件硫化工岗位作业指导书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作业指导书包括硫化工岗位技术操作、安全操作、环保、设备使用及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1.2本岗位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 公司硫化工岗位。
2、岗位职责2.1严格按照本《硫化工岗位作业指导书》要求做好输送带系统的维护、检修、抢修、并做好日常的巡查工作及运行记录工作,确保输送带系统的安全运行。
2.2负责作业过程中事故的处理和报告。
2.3负责质量事故的处理与报告。
2.4与相关岗位的联系和信息传递。
2.5熟悉公司、XX 公司、各生产单位QEO 体系的目标以及公司QEO 体系的方针。
2.6熟悉并掌握本岗位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2.7搞好责任区域的环境卫生。
2.8熟悉各种安全信号、安全标志、未经同意不得移动、拆除和挪作它用。
2.9应该了解基本的消防常识,会一般消防器材的使用。
2.10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保持良好精神面貌投入工作。
3、作业程序和要求3.1作业要点(1)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参加班前会,听取班组长当日工作安排。
(2)输送带维护人员必须熟悉所辖设备工作原理,按技术要求处理故障。
(3)接到设备故障通知后,必须迅速赶到现场,向操作工了解故障原因,分析判定故障点,处理故障时应了解现场安全情况,做好预防措施,并停电,挂牌,做好三方确认工作。
(4)故障处理完毕,应由专人对检修质量进行验收,并和操作人员一起进行试机。
试机前应对现场进行清理,并摘牌,通知操作工试机,观察设备运行情况,试机过程中发现故障,严禁不停机作业,必须停机挂牌,并三方确认后方可再进行故障处理。
验收不合格及时返修,合格后应做好设备检修记录。
编制:XXXX 审核:XXXX 批准:XXX编号:XXXX页码:第1页共4页4 4.14.2。
一段硫化作业指导书1.模具的安装(1)安装前准备工作:A.模具的选用:根据生产计划及产品图纸的尺寸要求,选定注射生产所用的模具。
B.模具的清洗:模具在使用之前,先用抹布沾丙酮溶液将模具的表面擦拭一遍,待丙酮挥发后,再在模具表面涂上一层均匀的脱模剂。
(2)模具的安装:将清理干净的模具用铲车或吊车装入注射机加热板上进行固定安装,同时在模具上安装好芯棒定位装置及接头装置。
安装时要保持模具中心位置与注射嘴对正,根据模具尺寸调节行程位置。
固定模具时,要避免模具与注射机主导柱发生碰撞或摩擦。
2.设备调试:(1)开机前打开机器冷却系统,检查所用电源、光电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抽真空装置及油压系统是否正常等。
确认正常后方可开机。
(2)打开机器电源,对各种参数进行设置(参数设定见附表),然后合模对模具进行预热,当模具温度达到仪表的设定温度后,用测温表测量模板、模腔的实际温度,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仪表的温度设定值。
待温度符合工艺要求后,手动开模,在模具表面均匀喷洒一层脱模剂。
3.芯棒、模腔准备:领出经过表面处理的芯棒或压接并处理后的芯棒及金具,核查芯棒长度、直径是否符合产品图纸要求,并在芯棒上均匀涂上偶联剂,按工艺要求放入烘箱烘烤(温度:65~98℃,时间:5~15分钟)。
清理模腔流道及注胶口,根据模具制品情况决定是否喷洒脱模剂。
调节胶道及胶流量。
一切正常后,将芯棒放入模腔内定位,预留的芯棒端部长度应符合产品图纸要求。
用专用支撑架固定好芯棒或制品,防止跑棒或弯曲变形4.胶料准备:将返炼好的混炼胶填入注射机料筒内,加料时要视料筒内胶料量多少酌情加料。
防止加料过多而导致装置损坏。
填料完毕,要合上安全门后才可按开关送料。
5.合模准备注射硫化:手动合模,当上下模具合上后,先将注射机喷嘴的残留胶射出并取下,尚未硫化的胶料要放入专用胶盘中并返回炼胶班另外处理。
然后,升模使模具注胶口与注射机喷嘴相吻合,准备进入自动注射过程。
在开、合模时,一定要选择手动操作,严禁将“手动、自动”选择开关旋向自动状态。
硫化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规范硫化操作确保本工序产品符合要求。
2.范围:适应本公司硫化工序。
3.职责:在生产技术厂长领导下,硫化车间负责本过程的控制,操作工人按操作规程严格工艺操作。
4.质量标准:操作要点及工艺条件。
<1>胎胚要均匀扎眼。
<2>水胎隔离剂配合比例为1:4,隔离剂涂的量要合适,防止外胎硫化后出现胎里裂缝。
<3>保持操作现场清洁干净,防止沾污未成品。
<4>胎胚定型,质量标准,胎胚定型后,平整无压沟,胎面无折子,内外表面无隔离剂,水,杂物等,胎胚水胎规格相符。
<5>工艺条件:定型机风压0.5-0.7Mpa。
<6>胎胚定型时要定正,装入水胎要求水胎舒展,水胎筋无变型,胎圈正圆。
并检查水胎咀子及水胎的老化情况。
<7>装模、硫化、出模、质量标准,硫化后的成品外观质量符合质量要求,无缺胶,无隔离,胎里要光滑。
工艺条件,硫化机油压达到13-15Mpa,锅炉压力0.5-0.6Mpa,高压风压力1.8-2.0Mpa.<8>装模前,检查皮碗的老化程度,做到及时更换皮碗。
清楚模型内的杂物,风咀导管插入深度要合适,防止堵塞或打出导管。
装胎时,要装正,咀子杆和模型钢圈缺口对正。
硫化合模时,要注意合模情况,防止合模时,胎胚移位而压住导管造成漏风,充不进高压风。
胎胚合模后,按硫化时间要求正点硫化,硫化过程中,随时注意风压及锅炉压力硫化结束后,注意将高压风排净后方可出模,注意起模时,不能损坏模型花纹,出模后的轮胎必须立即进行自检,另对水胎进行检查,并把轮胎挂在架车上。
轮胎厂有限公司四柱硫化机硫化作业指导书一、使用设备过热水四柱硫化机油炉四柱硫化机二、工艺条件1.油炉法硫化机:1.1高压风压力2.6-2.9Mpa。
1.2导热油管道压力≥0.3Mpa,硫化机柱塞油压14.0-15.0Mpa。
1.3导热油进油温度175+5℃,回油温度170+5℃。
2.过热水法硫化机2.1风压0.6Mpa以上。
2.2主管路蒸汽压力0.9+0.1Mpa;2.3热板蒸汽压力0.5+0.05Mpa,热板温度150+5℃。
2.4硫化机柱塞油压≥15.0Mpa。
2.5过热水进水压力≥2.9Mpa,进水温度170+5℃,过热水回水压力≥2.6Mpa,回水温度165+5℃,进回水压力差为0.2+0.05Mpa。
三、操作要点⒈硫化前必须检查硫化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内、外压管路、阀门无跑漏、堵塞,仪表显示正常。
⒉放掉外压管路乏水,压力、温度均达到工艺规定指标后,方可装模生产。
开班凉模要预热60分钟以上,热板温度保持150+5℃。
⒊装胎:⑴装胎前要修整好生胎,水胎漏气要检查原因。
⑵装胎前清理模具,吹净上下模积水。
模具要保持商标字迹清晰无垢,如发现胶毛堵塞、螺丝脱落或花纹松动等毛病随时改正。
⑶检查生胎与模具型号是否相符,将胎号或合格证放置无字样处,放平放正,防止压字、反号。
⑷水胎插嘴和外胎规格相符,插嘴和铁圈不松动,有歪嘴子及胶垫老化者及时更换。
⑸装胎要正、要平,插嘴导管和模具嘴对正。
⒋硫化:⑴严格执行工艺技术标准,巡查内外压压力及温度,并及时做好硫化记录。
⑵节假日开产,凉水胎定型,硫化内压循环时间延长5分钟。
⑶硫化后按时出模,不准随意延长和缩短硫化时间。
⑷如硫化过程中内、外压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当班主任,见《硫化故障处理紧急预案》以便根据降温情况下延长内外压时间。
⒌启模:⑴启模前放净内压,不准带压操作。
⑵橇杠尖部要圆滑,防止损坏轮胎和模型。
⑶及时先排水,排水导管向内,头部圆滑,插入适中,风压不宜过大,排水要排净。
23 二段硫化作业指导书
1.清洁烘箱,轨道车控制柜,做到无尘操作。
2.检查控制按钮、抽风机、鼓风机运转是否正常。
3.将注射成型并通过外观检查的半成品整齐摆放在轨道车上,将轨道车推进烘房,把轨道车活动轨道撤去,关好烘房门。
4.打开电源,将硫化时间设定为4小时,硫化温度设定为90℃,并设置每段硫化时间、硫化温度和进程控制表,并由专门人员检查程序设置是否正确,经确认无误后按“运行加热”和“运行风机”按钮,进行硫化。
5.待硫化时间到,程序自动停止,“STOP ”灯闪烁时,关掉电源。
6.待烘房温度降到室温,打开烘房门,安装好轨道,拉出轨道车。
7.将产品从轨道车上取下,整齐摆放于转运车上,转入下道工序。
注意事项:
1.在硫化过程中,要专人监视硫化温度,看是否与工艺要求的硫化曲线相符。
附:二段硫化温度曲线。
硫化皮带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硫化皮带作业是一项重要的维护工作,它可以延长皮带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由于硫化作业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硫化皮带作业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步骤。
正文内容:1. 准备工作1.1 确定作业场所:选择平整、无杂物的场地进行硫化作业。
1.2 检查设备:确保硫化机、电源以及其他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检查材料:检查硫化带、硫化剂、硫化胶等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2. 硫化操作步骤2.1 清洁皮带:使用清洁剂和刷子将皮带表面的污垢清除干净。
2.2 裁剪皮带:根据需要,使用皮带切割机将皮带裁剪成所需长度。
2.3 涂胶硫化:将硫化剂均匀涂布在皮带的两侧,并将硫化胶均匀涂布在硫化剂上。
2.4 热压硫化:将涂胶的皮带放入硫化机中,根据硫化机的要求进行热压硫化。
2.5 冷却处理:将硫化完成的皮带放置在通风处进行冷却处理。
3. 安全注意事项3.1 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避免接触皮带和硫化剂。
3.2 注意设备安全:操作人员应熟悉硫化机的使用方法,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3 防止火灾和爆炸:在硫化作业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火源和爆炸物的存在,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
4. 质量控制4.1 确保涂胶均匀:在涂胶过程中,要注意均匀涂布,避免出现涂胶不均匀的情况。
4.2 控制硫化时间:根据不同的皮带材料和硫化剂,控制硫化时间,确保硫化效果的质量。
4.3 检查硫化质量:硫化完成后,对皮带进行检查,确保硫化质量符合要求。
5. 保养与维护5.1 定期清洁硫化机:定期清洁硫化机,保持其正常运行。
5.2 更换磨损部件:及时更换硫化机的磨损部件,避免影响作业质量。
5.3 定期维护皮带:定期检查和维护硫化的皮带,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硫化皮带作业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步骤。
在进行硫化作业时,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遵循操作步骤,注意安全事项,并进行质量控制和保养维护。
皮带胶接(硫化)作业指导书1目的1.1规范检修行为,确保输煤胶带接头在胶接后符合规定要求1. 2本作业指导书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2适用范围木作业指导书适用于EP-300 1200 /1400/1600X5层输煤胶带接头在生产现场的热硫化胶接,其他胶带可参照执行。
3引用文件本程序引用《燃燃运检修规程C版》、《燃料设备运行与检修技术问答》、《胶带硫化机使用说明书》、《电力生产安全规程》。
4定义硫化粘接工艺5设备概述输煤胶带的接头是将胶带的布层和胶层,按一定形式和角度剖切成对称差级,涂以胶浆使其粘连,然后在一定压力、温度条件下加热一定时间,经过硫化反应后,生橡胶变成硫化橡胶,从而获得接头部位较高的粘着强度。
此种方法所得接头强度可达原胶带的85、90%。
5层胶带接头的阶梯形式采用直角形式,接头长度为,每阶梯长度及斜角接头角度如下表:6修前准备6. 1检修计划工期天人员要求6.2.1工作人员应是从事燃料检修人员,并且通过安规考试及技能资格审查。
6.2.2工作负责人组织得当、分工明确,对安全和质量负责。
6.2.3指定专人做好记录,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工整。
6. 3安全措施6.3. 1. 1办理工作票6.3. 1.2进入现场穿工作服,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6.3. 1.3开工前,工作负责人要向工作人员详细交待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明确工作范围。
6. 3. 1.4工作人员禁止接触运行中的设备。
6. 3. 1. 5使用手提电动钢丝轮时应戴防护眼睛。
6.3. 1.6工作现场严禁动火作业。
6.4 质量控制点汇总6. 5备品备件*材料6. 6工器具电热硫化机一套、常用扳手、皮带刀、胡桃钳、手提电动钢丝轮机、手锤、皮带起子、钢直尺、皮尺(100米)、专用平台2台、5吨链条葫芦2 只、2吨链条葫芦2只、钢丝绳、皮带夹板、胶皮锤、胶盆、毛刷、碘鹄灯。
6. 7 设置【检修场地6. 7.1清理接头附近的场地,以便于胶带放置和电源接线方便,若在露天作业还应搭一临时防雨棚;施工地点温度控制在20〜40°C,和对湿度不超过80%,施工地点不应有灰尘。
32硫化物作业指导书方法一、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硫化物。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质量浓度低于1mg/L的硫化物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1.0 µg,若取5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2mg/L。
亚硫酸盐超过40mg/L,硫代硫酸盐超过20mg/L,对本标准有干扰;水样有颜色或者浑浊时亦有干扰,应分别采用沉淀分离或曝气分离法消除干扰。
2相关文件GB/T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HJ 493-200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3方法原理硫化物与 N,N-二乙基对苯二胺及氯化铁作用,生成稳定的蓝色,可比色定量。
4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环境条件(1)仪器设备:5操作规程5.1直接比色法(适用于清水样)5.1.1 取均匀水样50mL ,含S 2-小于10µg ,或取适量用纯水稀释至50mL 。
5.1.2 取50mL 比色管8支,各加纯水约40mL ,再加硫化物标准使用溶液0mL ,0.1mL ,0.2mL ,0.3mL ,0.4mL ,0.6mL,0.8mL 及1.00mL,加纯水至刻度,混匀。
5.1.3 临用时取氯化铁溶液和N,N-二乙基对苯二胺溶液按1+20混匀,作显色液。
5.1.4 向水样管和标准管各加1.0mL 显色液,立即摇匀,放置20min 。
5.1.5 于665nm 波长,用3cm 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测量样品和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5.1.6 绘制标准曲线,从曲线上查出样品中硫化物的质量。
5.1.7 计算5.2沉淀分离法(适用于含SO 32-和S 2O 32-或其他干扰物质的水样)5.2.1 将采集的水样摇匀,吸取适量于50mL 比色管中,在不损失沉淀的情况下,缓缓吸出尽可能多上网上层清液,加纯水至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