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航空天气预报.
- 格式:doc
- 大小:269.00 KB
- 文档页数:18
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法规类别】管理体制【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局令第6号【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发布日期:2005年6月27日实施日期:2005年7月27日)废止【发布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已撤销)【发布日期】1990.02.03【实施日期】1990.11.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民航局令第6号一九九0年二月三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领导第三章航空气象观测第一节机场观测第二节高空风观测第三节雷达探测第四节飞机观测第四章飞行气象情报第一节飞行气象情报的分类第二节飞行气象情报的组织供应第三节飞行气象情报的传递第四节气象资料的收集与图表的制定第五章航空天气预报第一节天气分析第二节航空天气预报的编制和发布第三节航空天气预报的范围和时效第六章重要气象情报、机场警报和风切变警报第一节重要气象情报第二节机场警报第三节风切变警报第七章航空气象服务第一节航线飞行第二节通用航空作业飞行第三节训练飞行第四节航班气象服务方法第八章资料与科研第一节气象资料的收集与处理第二节气象科研工作第九章气象仪器设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是组织与实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的依据。
民航各级领导、全体气象人员和使用部门均须遵照执行。
凡民航气象的各种规范、细则、手册等均应符合本规则。
第二条民用航空气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搜集、整理、分析气象情报、资料,及时准确地提供飞行所需的气象情报,为保证飞行安全、正常和效率服务。
第三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工作,必须贯彻“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方针。
在组织与实施气象服务中,应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精心组织、精心观测、精心预报。
第四条民用航空气象业务工作,接受国家气象局的行业管理,应当立足现有条件,加强业务建设。
有计划地补充、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国内气象部门的联系,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和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气象人员的技术素质;积极引进并开发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逐步实现民用航空气象预报方法客观化、气象观测自动化和气象情报传递现代化;根据国际、国内飞行需要,合理设置民航各级气象台、站,全面规划,明确分工,形成一个大、中、小相结合的气象服务体系。
航空天⽓报⽂详解■备注:编近时天⽓,⽤“RE”表⽰,如“RETSRA近时天⽓则指观测前⼗分钟内存在但观测时不存在的天⽓现象。
a)观测实况报(METAR)、特殊观测(SPECI);1、例⾏观测(METAR):按固定时间间隔在指定地点观测到的⽓象实况的报告。
2、特殊观测(SPECI):指在两次例⾏天⽓报告之间,当⼀种或多种⽓象要素达到规定标准时发布的报告。
b)预报的应⽤(TAF);类型(根据预报有效时段),有两种类型: FC:航空机场9⼩时预报, 国内情报交换。
FC预报每3⼩时发布⼀次,每天发布8份,包括0312、0615,0918、1221、1524、1802、2106、0009。
FT:24或18⼩时的机场预报,国际情报交换。
FT预报每6⼩时发布⼀次,每天发布4份,包括0606、1212, 1818、0024。
※备注:9、24⼩时预报为国内机场使⽤,27、30⼩时预报为国外机场使⽤。
?c)航路重要⽓象(SIGMET、AIRMET)⽕⼭重要情报(SIGMET FOR VA)SIGMET:中⾼空(FL100以上);AIRMET:低空(FL100以下)。
报⽂内容解析: METAR 以及TAF■风向、风速:⽓象风以真北为基准,指风吹来的⽅向。
风速⽤“ffGkkMPS ”表⽰.风向风速组的形式为“dddffGkkMPH ”(或“KT”或“KMH ”)其中“ddd ”表⽰平均风向,“ff ”表⽰平均风速,“G ”表⽰阵风,“kk ”表⽰最⼤阵风风速。
只有当最⼤阵风风速⽐平均风速⼤5⽶/秒(或10海⾥/⼩时、20千⽶/⼩时)或以上时,才报告阵风风速。
静风⽤“00000”表⽰,其意义为两分钟或⼗分钟时距内的风速平均< 0.5m/s 的风。
风向不定⽤“VRB ”表⽰,是指在观测时距内。
风向变化> 180° ,平均风速< 2m/s 为风向不定。
当风速> 3m/s ,风向变化> 180° ,也应确定风向,只有实在⽆法确定风向时,才视为风向不定。
第二章航空天气预报.第二章航空天气预报由于气象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变性、预报技术上的限制,以及某些要素定义的局限性,预报中任何要素的具体数值应理解为该预报时段该预报时段内该要素最可能的值。
同样,预报中某一要素出现或变化的时间应理解为最可能的时间。
预报精度和准确性应尽可能满足航务上的需要。
航空预报的准确性取决于现有观测的准确性、观测位置和次数,并与预报的时段、天气分析和预报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
气象台发布一个新的预报,应来理解为自动取消以前所发吧的同类的、同一地点、同一有效时段或其中一部分的任何预报。
2.1 机场预报2.1.1 基本内容机场预报应包含对机场特定时段预期气象情况的简要说明,并在特定的时间发布。
机场预报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顺序编报。
内容如下:——预报类型标志;——地名代码;——预报的发布日期和时间;——预报缺报标志(适用时);——预报的有效日期和时段;——预报取消报标志(适用时);——地面风;——能见度;——天气现象;——云;——气温(需要时);——在有效时段内一个或多个上述气象要素预期的重要变化。
——机场预报报文的长度和预期中说明变化的次数应保持在最低限度。
2.1.2有限时段和发布间隔机场预报的有效时段应不小于9h,不大于24h。
有限时段小于12h的机场预报应每3h发布一次;有效时段为12h 至24h的机场的预报应每6h发布一次。
2.1.3 风的预报2.1.3.1在预报地面风时,应报出预期盛行的风行。
由于预期风向多变而不可能预报一个盛行的地面风向时,例如在微风(2m/s以下)或雷暴的情况下,风向应作为变量用“VRB”来表示。
2.1.3.2当预报风速小于1m/s时,预报的地面风应以“00000MPS”(静风)表示;当预报风速大雨等于50m/s时,预报的风速应表示为“P49MPS”(超过49m/s)。
2.1.4能见度的预报应预报主导能见度,按下列增量等级编报:——800m以下,以50m为一个增量等级编报;——800m至5000m,以100m为一个增量等级编报;——50000m至9999m,以1000m为一个增量等级编报;——大于等于10km时,都应当做10Km(预报CA VOK的情况除外)。
第二章航空天气预报由于气象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变性、预报技术上的限制,以及某些要素定义的局限性,预报中任何要素的具体数值应理解为该预报时段该预报时段内该要素最可能的值。
同样,预报中某一要素出现或变化的时间应理解为最可能的时间。
预报精度和准确性应尽可能满足航务上的需要。
航空预报的准确性取决于现有观测的准确性、观测位置和次数,并与预报的时段、天气分析和预报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
气象台发布一个新的预报,应来理解为自动取消以前所发吧的同类的、同一地点、同一有效时段或其中一部分的任何预报。
2.1 机场预报2.1.1 基本内容机场预报应包含对机场特定时段预期气象情况的简要说明,并在特定的时间发布。
机场预报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顺序编报。
内容如下:——预报类型标志;——地名代码;——预报的发布日期和时间;——预报缺报标志(适用时);——预报的有效日期和时段;——预报取消报标志(适用时);——地面风;——能见度;——天气现象;——云;——气温(需要时);——在有效时段内一个或多个上述气象要素预期的重要变化。
——机场预报报文的长度和预期中说明变化的次数应保持在最低限度。
2.1.2有限时段和发布间隔机场预报的有效时段应不小于9h,不大于24h。
有限时段小于12h的机场预报应每3h发布一次;有效时段为12h至24h的机场的预报应每6h发布一次。
2.1.3 风的预报2.1.3.1在预报地面风时,应报出预期盛行的风行。
由于预期风向多变而不可能预报一个盛行的地面风向时,例如在微风(2m/s以下)或雷暴的情况下,风向应作为变量用“VRB”来表示。
2.1.3.2当预报风速小于1m/s时,预报的地面风应以“00000MPS”(静风)表示;当预报风速大雨等于50m/s时,预报的风速应表示为“P49MPS”(超过49m/s)。
2.1.4能见度的预报应预报主导能见度,按下列增量等级编报:——800m以下,以50m为一个增量等级编报;——800m至5000m,以100m为一个增量等级编报;——50000m至9999m,以1000m为一个增量等级编报;——大于等于10km时,都应当做10Km(预报CA VOK的情况除外)。
注:当预期同事满足下列条件时,应用CA VOK代替能见度、天气现象和云组a)能见度大于或等于10,000mb)1,500m或者最高的扇区高度(两者取大)一下无云,而且天空没有积雨云;c)无“4678电码表”中所列的重要天气现象。
2.1.5天气现象的预报如果预期下列天气现象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在机场出现,则应预报它们的特征和强度:——冻降水;——冻雾——中或大的降水(包括阵性降水);——低吹尘、低吹沙或低吹雪;——高吹尘、高吹沙或高吹雪;——尘暴;——沙暴;——雷暴(伴有或不伴有降水);——飑;——漏斗云(陆龙卷或水龙卷);——列于MH/ 4016.1-2007中的8.4.4中的其他几种天气现象(当预期引起能见度的重大变化时)。
当预报上述一种或几种天气现象全部结束时,应使用“NSW”表示。
2.1.6云的预报云的预报应包括云量、云底高度(一下简称云高)和云状。
2.1.6.1 云量预报应使用FEW(少云)、SCT(疏运)、BKN(多云)或OVC(阴天)表示。
如果预报无云,且不适用“CA VOK”,应使用“SKC”表示。
简语FEW、STC、BKN和OVC分别表示少云(1个~2个八分量)、疏云(3个~4个八分量)、多云(5个~7个八分量)和阴天(8个八分量)。
当预期天空状况不明或变为不明,无法预报云,而机场有有效的垂直能见度的情报时,应预报垂直能见度,用“VV”紧接垂直能见度的预报数值。
2.1.6.2云高和垂直能见度应按下列增量等级预报:当云高≤3000m时,以30m为等级预报;但云高>3000m时,以300m为等级预报;当垂直能见度≤600m时,以30m为等级预报。
2.1.6.3 云状应仅预报积雨云,用CB表示。
只应预报对飞行有重要影响的云。
当预报没有对飞行幼重要影响的云,也不适用“CA VOK”或“SKC”时,应用“NSC”表示。
2.1.6.4当预报几层云或云块,应按下列顺序报出云量和云高:a)最低的云层或云块,不论其量多少,预报FEW、STC、BKN或OVC;b)第二层云层或云块,其量应大于2/8,预报SCT、BKN或OVC;c)更高一层的云层或云块,其量应大于4/8,预报BKN或OVC;d)任何时候都要预报a)、b)、c)向尚未包括的积雨云。
2.1.7指示码2.1.7.1变化组指示码“BECMG”与“TEMPO”对 2.1.3-2.1.6中所列的任何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指示,应使用指示码“BECMG”与“TEMPO”,紧接预期发生变化的时段,并用世界协调时(UTC)小时整数表明时段的起始和终止时间。
“BECMG”描述气象情况以规则或不规则的速度达到或经过特定值的预期变化“BECMG”描述的变化时段应不超过2h。
“TEMPO”描述气象情况达到或经过特定值得预期短暂波动,每次波动持续时间不超过1h,并且波动所占时间应小于预期发生波动的预报时段的一半。
对于预报有效时间少于12h的预报,“TEMPO”描述的变化时段应不超过4h;对于预报有效时段为12h~24h的预报,“TEMPO”描述的变化时段应不超过6h。
只有预期由重大变化的气象要素才列在变化指示码之后。
但是,当云有重大变化时,应表明所有的云组,包括预期没有变化的云层或云块。
2.1.7.2变化组指示码“FM”当预期盛行天气情况将有重大变化,几乎变成完全不同的情况时,有效时段宜细分成几个独立部分,用“FM”及其后紧跟的预期变化发生的时间组来表示,时间组是世界协调时(UTC)小时和分钟的4为数字。
“FM”后面的细分时段应是独立的,所有在“FM”前面的预报情况应被“FM”后面的情况所替代。
2.1.7.3概率组指示码“PROB”可使用“PROB”指明一个或几个预报要素有30%或40%出现另一种情况的概率。
应以“PROB 30”或“PROB 40”紧接预期出现变化值的时段和变化值表示这种概率,并放在一个或几个要素预报之后。
气象情况短时波动的概率,放在“TEMPO”和与之结合的实践组之前。
“PROB”不能与“FM”一起使用。
2.1.8检查、修订和取消编制机场预报的气象台应不断检查已发布的TAF报,达到修订条件,应发布修订预报。
当不能持续检查仪发布的TAF报时,应发布取消报。
2.1.9变化组的使用和预报修订条件应根据下列条件使用变化组和修订机场预报:a)当预报平均地面风向的变化≥60°,且平均风速在变化前和(或)变化后≥5m/s时;b)但预报平均地面风速的变化≥5m/s时;c)当预报平均地面风风速变差(阵风)增加≥5m/s,且平均风速在变化前和(或)变化后≥8m/s时;d)当预报地面风的变化将经过对飞行有重要影响的下列数值(这些数值应由气象部门与相应的空中交通服务部门和有关航空营运人协定)时,风的变化应考虑:1)要求使用跑到的变化;2)跑到顺风和侧风分量变化将经过代表在该机场运行的典型航空器的主要飞行极限的数值;e)当预报主导能见度上升并达到或经过下列一个或多个数值,或下降并经过下列一个或多个数值时;f)当预报下列一种或几种天气预报现象开始、终止或强度变化时;冻降水;中或大的降水(包括阵性降水);尘暴;沙暴;g)当预报下列一种或几种天气现象开始、终止时;冻雾;低吹尘、低吹沙或低吹雪;高吹尘、高吹沙或高吹雪;飑;漏斗云(陆龙卷或水龙卷);h)当预报下列BKN或OVC云量的最低云层的云高抬升并达到或经过下列一个或多个数值,或降低并经过下列一个或多个数值时:1)30m 、60m 、150m或300m:2)450m(在有大量的按目视飞行规则的飞行时);i)当预报低于450m的云层或云块的量的变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1)从SCT或更少到BKN、OVC;2)从BKN、OVC到SCT或更少;j)当预报积雨云将发展或消失时;k)当垂直能见度上升并达到或经过下列以或多个数值。
或下降并经过下列一个或多个数值时:30m 、60m 、150m 或300m;l)根据本场的最低运行标准,由气象部门和航空营运人协定的其他条件。
2.1.10TAF预报模板要素名称详细内容模板举例报告种类的标志(M)预报种类TAF TAF;TAF AMD(修订版)TAF AMDTAF COR(更正报)TAF COR地名代码(M)ICAO地名代码nnnn ZBAA发布预报的日期和时间(M)发布预报的日期和时间(世界协调时(M))nnnnnnZ 160000Z缺报的标识(C)缺报标识符(C)NIL NIL如果缺报,TAF报结束预报的日期和有效时段(M)预报的日期和有效时段(M)nnnnnn 160024;080918取消预报的标识取消预报标识符(C)CNL CNL如果预报被取消,TAF报结束地面风(M)风向(M) Nnn或VRB 24004MPS;VROB01MPS;180P49MPS;00000MPS;24008G14MPS风速(M) [P]nn重大的风速变化(C)G[P]nn测量单位(M)MPS表(续)要素名称详细内容模板举例能见度(M)主导能见度(M)NnnnCAVOK0350;CAVOK;7000;9999天气(C)天气现象的强度(C)弱(-)或强(+)——TS;+DZ;MIFG;BLSA;+TSRASN;-SN-SNRA;FG;+SHSN BLSN;FZRA; -FZDZ PRFG 毛毛雨(DZ)冰晶(IC)雨(PA)雾(FG)雪(SN)轻雾(BR)米雪(SG)沙(SA)冰丸(PL)尘(DU)尘暴(DS)霾(HZ)沙暴(SS)烟(FU)雷雨(STRA)火山灰(VA)雷伴雪(TSSN)飑(SQ)雷伴冰丸(TSPL)尘卷风(PO)雷伴雹(TSGR)漏斗云(FC)雷伴小雹和或/雪丸(TSGS)雷暴(TS)阵雨(SHRA)冻雾(FZFG)阵雪(SHSN)高吹雪(BLSN)阵性雹(SHGR)高吹沙(BLSA)阵性小雹和或/雪丸(SHGS)高吹尘(BLDU)冻雨(FZRA)低吹雪(DRSN)冻毛毛雨(FZDZ)低吹沙(DRSA)低吹尘(DRDU)浅雾(MIFG)碎片雾(BCFG )部分雾(PRFG )云(M )云量和云底高度或垂直高度(M )少云(FEWnnn ) 疏云(SCTnnn ) 多云(BKNnnn ) 阴天(OVCnnn ) VVnnn或 VV///SKC 或 NSC云状(C )积雨云(CB ) ——TX25/13Z TN09/05Z; TX05/12Z TNM02/03Z气温(°) 要素名称(M ) TX最高温度(M)[M]nn/最高温度的出现时间(M) NnZ要素名称(M )TN最低温度(M) [M]nn/最低温度的出现时间(M)NnZ2.1.11机场预报的电话码格式和编报规则2.1.11机场预报(TAF)电话码格式如下:TAF CCC YYGGggZ Y 1Y 1G 1G 1G 2G 2 dddffGf m f m MPS⎪⎪⎪⎪⎪⎪⎩⎪⎪⎪⎪⎪⎪⎨⎧⎪⎪⎪⎭⎪⎪⎪⎬⎫⎪⎪⎪⎩⎪⎪⎪⎨⎧⎪⎩⎪⎨⎧CAVOKPROB NSC SKC VV NSW w w'VVV C C h h h h h h N N N 22s s s s s s s s s 或或 )(或 Z /T N Z T X T T GGgg T T T T T GG C C T T G /G T T G G F F F F F F ee F F ⎪⎭⎪⎬⎫⎪⎩⎪⎨⎧ 2.11.2编报规则 a )TAF 组机场预报的修订和取消报用报头TAF AMD 代替TAF ;机场预报的更正报用报头TAF COR 代替TA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