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电力线路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18
电力线路现场安全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力线路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维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矩适用于电力线路建设、改造和运行期间的现场作业。
电力线路的建设、改造和运行期间的现场作业必须严格依照本规程进行。
第三条现场工作负责人是保证本规程执行的主要责任人,必须具备相应的岗位职业。
第四条电力线路建设、改造和运行期间的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相应的安全操作资格证书。
第五条本规程由电力公司组织专业人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制定。
第二章施工第六条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工具,严禁使用损坏和不合格的设备和工具。
第七条施工现场必须按照工程图纸和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严禁超范围施工和私自改变工程设计。
第八条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业的施工人员,不得使用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从事关键作业。
第九条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安全防护措施,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
第十条施工现场必须进行现场测量和现场勘察,确保施工的准确定位和安全进行。
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必须进行现场环境的评估和风险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第十二条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周期进行施工,严禁擅自延期或者加快施工进度。
第三章检测第十三条检测现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检测,在测试前进行设备的安全连接和接地。
第十四条检测现场必须配备合格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对设备进行定期校验和维护。
第十五条检测现场必须进行现场检修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异常。
第十六条检测现场必须进行设备工作和干扰电源的检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七条检测现场必须参照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检测,不得超范围或者私自改动和调整。
第四章运行第十八条运行现场必须配备专业的运行人员,不得使用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从事关键作业。
第十九条运行现场必须按照运行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动和调整工艺和参数。
第二十条运行现场必须进行定期的设备巡视和维护,及时排除设备的故障和隐患。
第五章输电线路根本知识一、导线1.什么是输电线路?线路的特点?答:从发电厂或变电站升压,把电力输送到降压变电站的高压电力线路称为输电线路。
在架空电力线路中,导线之间及导线和大地之间以空气为介质形成一个电容,由此电容形成的电流,相当于带着电容负荷。
由于电容效应,空载长线路的尾端电压会高升一般采用补充感性无功〔投高压电抗器、低压电抗器,发电机进相运行吸取容性无功〕,而电力系统负荷一般都是感性负荷,因此重载线路的的末端电压会降低。
当感性和容性相互抵消时,线路的输送效率最高,此时的输电功率叫自然功率。
线路经过电流会发生热效应产生耗费,线路有必然的电阻,即使没有容性和感性无功,线路首段和末段还是会有电压差。
2.电力线路在电网中的作用是什么?它由哪些元件组成,常有故障?答:电力线路是电网中不可以缺少的主要局部,它的用途除了可输送和分配电能外,还可能将几个电网连接起来组成电力系统。
输电线路可分为两大类,即架空线和电力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是将导线、避雷线架设在杆塔上,它是由导线、地线、杆塔、绝缘子、金具、基础等元件组成;电缆线路那么是由电力电缆和电缆接头组成。
架空线路常有故障:导线伤害和断裂断股、倒杆、接头发热、导线对被跨物放电、单相接地、两相短路、三相短路、缺相, 90%以上是刹时故障,简单巡线。
电缆线路特点:不占地上空间、供电可靠、电击可能性少、分布电容大、保护工作量少。
投资花销大、引出分支线路比较困难、故障测寻比较困难,电缆头制作工艺要求高,再次投入需进行实验。
3.架空送电线路主要组成局部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答:架空送电线路主要由基础、杆塔、导线绝缘子、金具、防雷保护设施〔包括架空避雷线、避雷器等〕及接地装置组成。
〔1〕基础。
架空送电线路的基础主要分为电杆〔混凝土电杆及钢杆等〕基础、铁塔基础两种。
1〕电杆基础。
电杆基础分为承受电杆本体下压的电杆本体基础〔底盘〕和起重牢固电杆作用的拉线基础〔拉盘或重力式拉线基础〕及卡盘等。
第五章高压电力线路一、单选题1.高压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一般为(C)。
P174A、220/380VB、10kV或20kVC、35kV或110kVD、220kV2.一般电压等级220kV的线路称为(C)。
P174A、高压配电线路B、超高压输电线路C、高压输电线路D、特高压输电线路3.一般电压等级为35kV或110kV的线路称为(A)。
P174A、高压配电线路B、高压输电线路C、超高压输电线路D、中压配电线路4.绝缘子是用来(C)。
P175A、连接导线B、将导线与杆塔连接C、将导线与杆塔固定和绝缘D、将导线支撑5.目前生产的水泥电杆主要有(D)。
P176A、直线杆B、耐张杆C、转角杆D、锥形杆、等径杆6.目前生产的钢筋混凝土电杆有等径环形截面和(D)两种。
P176A、普通型钢筋混凝土电杆B、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C、金属杆D、拔梢环形截面7.位于线路首、末端,即变电所进线、出线的第一基杆塔以及线路最末端一基杆塔属于(D)。
P178A、直线杆塔B、耐张杆塔C、转角杆塔D、终端杆塔8.架空线路的导线一般采用钢芯铝绞线,其钢芯的主要作用是(C)。
P180A、提高导电能力B、提高绝缘强度C、提高机械强度D、提高抗腐蚀能力9.钢绞线常用作(D)。
P181A、大跨越地段或对机械强度要求很高线路的导线B、平原地区且气象条件较好的高压线路中的导线C、11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上的导线D、架空地线、接地引下线及杆塔的拉线10.加强型钢芯铝绞线多用于(A)。
P181A、大跨越地段或对机械强度要求很高的线路B、平原地区且气象条件较好的高压线路中C、11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上D、架空地线、接地引下线及杆塔的拉线11.蝶式绝缘子常用于(D)。
P183A、35kV以下线路B、35kV以上线路C、直流线路D、低压配电线路12.(A)的作用是为了在架设导线后能平衡杆塔所承受的导线张力和水平风力,以防止杆塔倾倒、影响安全正常供电。
P184A、拉线B、张力拉线C、水平拉线D、弓形拉线13.拉线的作用是为了在架设导线后能平衡杆塔所承受的导线张力和(B),以防止杆塔倾倒、影响安全正常供电。
第五模块:高压电力线路复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1、电力线路是( A)电能的主要通道和工具。
A.输送、分配 B.输送、变换C.输送、消耗 D.变换、分配2、(B )的作用是将悬式绝缘子组装成串,并将一串或数串绝缘子连接起来悬挂在横担上。
A.支持金具 B.连接金具C.接续金具 D.保护金具3、架空导线型号LGJ-35/6表示的含义为(C )。
A.钢芯铝绞线,电压等级为35kV,额定电流6kAB.铝芯钢绞线,电压等级为35 kV,额定电流6kAC.钢芯铝绞线,铝线部分标称截面为35mm2,钢芯部分截面为6mm2 D.铝芯钢绞线,钢线部分标称截面为35mm2,铝芯部分截面为6mm2 4、架空线路导线与建筑物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35kV 线路不应小于( C )。
A.2.5m B.3mC.4m D.5m5、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导线截面应满足(B )。
A.线路电压损失<额定电压的15% B.线路电压损失≤允许电压损失C.线路电压损失=允许电压损失 D.线路电压损失≥允许电压损失6、刚好使导线的稳定温度达到电缆最高允许温度时的载流量,称为( C )。
A.额定载流量 B.最大载流量C.允许载流量 D.空载载流量7、接于电力系统的主进电缆及重要电缆每(D )应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
A.天 B.周C.月 D.年8、当电缆导体温度等于电缆最高长期工作温度,而电缆中的发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的负载电流称为( A )。
A.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B.短时间允许载流量C.短路允许载流量9、架空导线的种类有( A )。
A.裸导线、绝缘导线B.避雷线、输电线C.接地线、输电线10、( A )是架空线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
A.架设避雷线 B.装设继电保护C.装设自动装置 D.良好接地11、电缆线路中有压接中间接头时,当电力电缆发生短路,其接头温度不应超过( C )。
A.100O C B.120O CC.150O C D.200O C12、单位导线截面所通过的电流值称为( C )。
2023年电力线路安全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预防电力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行业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国内所有电力线路的建设、维护、运行等环节,涉及电力公司、电力设备制造商、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电力用户等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动态管理”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线路安全风险的评估和控制。
第四条大型电力线路工程建设和维护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线路安全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电力线路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电力线路建设和维护要求第五条电力线路的设计、建设和维护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审核和验收。
第六条电力线路的材料采购和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使用优质材料和先进工艺,提高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七条电力线路的维护工作要加强,定期检查线路的设备、绝缘子、导线等是否存在损坏、老化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第八条电力线路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巡视和排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或报告主管部门,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第九条在电力线路施工、维护等作业过程中,要注重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第三章电力线路安全管理第十条电力线路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流程,指导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操作行为。
第十一条电力线路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相关档案和记录,包括线路资料、设备维护记录、事故记录等,便于事故排查和分析。
第十二条电力线路的安全管理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和交流,共同做好安全工作,及时通报和处理有关事故和隐患。
第十三条电力线路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救援和抢修,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并依法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四章电力线路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第十四条电力线路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要全面、科学,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确定合理有效的安全措施。
第五章工厂电力线路习题及答案5-1 试按发热条件选择220/380V, TN-C系统中的相线和PEN线的截面及穿线钢管(SC)的直径。
已知线路的计算电流为150A,安装地点环境温度为25℃,拟用BLV型铝芯塑料线穿钢管埋地敷设。
解:相线截面选为95mm2,其Ial=152A;PEN线选为50mm2,穿焊接钢管为SC70mm2 ,所选结果可表示为:BLV-500-(3*95+1*50)-SC70。
5-2 如果上题所述220/380V线路为TN-S系统。
试按发热条件选择其相线、N线和PE线的截面及穿线的硬塑料管(PC)的直径。
解:其Ial=160A所选结果为BLV-500-(3*120+1*70+PE70)-PC80。
5-3 有一380V的三相架空线路,配电给2台40kW (cosφ=0.8,η=0.85)的电动机。
该线路长70m,线间几何均距为0.6m,允许电压损耗为5%,该地区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0℃。
试选择该线路的相线和PE线(导线采用LJ型铝绞线)的截面。
解:I30=PN/(√3UN cosφη)=179A,相线采用LJ-50,其Ial=202A>I30=179A,PE线可选LJ-25;ΔU%=4.13%<ΔUal%=5%,也满足电压损耗要求。
5-4 试选择图5-42所示的lOkV线路的LJ型铝绞线截面。
该线路接有一台S9-1000型变压器,距首端2000m;另接有一台S9-500型变压器,距首端2500m.全线截面一致,允许电压损耗5%,当地环境温度为35℃。
两台变压器的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均为4500h, cosφ=0.9。
线路的三相导线作水平等距排列,相邻线距lm。
(注:变压器功率损耗可按近似公式计算。
)解:按经济电流密度可选LJ-70,其Ial=236A>I30=90A,满足发热条件,ΔU%=2.01%<ΔUal%=5%,也满足电压损耗要求。
5-5 某380V三相线路,供电给16台4kW, cosφ=0.87、η=85.5%的Y型电动机,各台电动机之间相距2m,线路全长50m。
2023年电力线路安全工作规程____年电力线路安全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线路的安全管理,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电力线路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和检修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电力线路安全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加强安全管理、风险控制和事故应急能力。
第四条所有参与电力线路安全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严格执行本规程。
第五条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电力线路安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规程的实施。
第二章电力线路设计和建设安全管理第六条电力线路设计应遵循国家标准和规范,满足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安全因素。
第七条电力线路建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把关施工质量,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第八条电力线路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地质、气象等环境因素的评估,确保线路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电力线路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三章电力线路运营和维护安全管理第十条电力线路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线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明确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第十一条电力线路运营单位应定期对线路进行巡视、检修和维护,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第十二条电力线路运营单位应做好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跟踪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第十三条电力线路运营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修和恢复供电。
第四章电力线路安全风险控制第十四条电力线路运营单位应加强对线路安全风险的评估,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第十五条电力线路运营单位应加强对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电力线路运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电力线路事故应急处置第十七条电力线路事故发生后,运营单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和恢复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