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_期货基本面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49.05 KB
- 文档页数:9
期货基本面研究报告
根据期货市场的基本面研究,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 宏观经济数据:我们调研了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指标,包括GDP增长率、通胀率、就业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
我们预测期货市场的整体趋势和走势。
2. 供需关系:我们分析了与期货品种相关的供需关系。
例如,对于农产品期货,我们研究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库存等因素,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
对于能源期货,我们则关注原油产量、库存、消费等因素。
3. 政策因素: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期货市场也有重要影响。
我们关注了相关政策的变化,比如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这些变化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期货市场。
4. 国际市场影响: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国际市场的变化对期货价格也有很大影响。
我们研究了相关国际市场的供需变化、政治风险等因素,并对其对期货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5. 季节因素:某些商品的价格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较大。
比如,棉花期货价格受到产量和季节销售的影响,研究相关季节因素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价格的变化趋势。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对期货市场的基本面分析报告。
这个报告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相关市场的前景展望和
投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期货市场是高风险市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该谨慎,并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和市场预测方法进行判断。
期货市场的基本面分析1.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货市场的波动性往往受到基本面因素的影响,而准确的基本面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预测价格走势,降低风险。
本文将探讨期货市场的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性和方法。
2.基本面分析的概念基本面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以及公司基本面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期货市场价格走势的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供需关系和市场基本面数据来判断资产的真实价值,并基于此进行投资决策。
基本面分析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
3.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期货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国家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和走势,从而预测期货价格的长期趋势。
宏观经济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胀率、就业率、利率、货币政策等因素。
4.行业分析行业因素是影响期货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行业的基本面因素各不相同,通过对特定行业的供需情况、政策法规以及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预测期货价格的中长期走势。
行业分析需要考虑行业的竞争格局、产品供需关系、技术创新等因素。
5.公司分析在期货市场中,涉及到个别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公司分析成为重要的基本面分析方法。
通过研究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策略、管理团队以及行业地位等因素,可以评估该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从而预测期货价格的短期走势。
公司分析需要关注财务报表、行业地位、竞争优势等方面的信息。
6.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的结合作为期货市场分析的两种主要方法,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常常结合使用,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分析主要通过价格走势图和指标来分析市场趋势,而基本面分析则更注重经济基本面和市场影响因素。
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更准确地做出投资决策。
7.结论基本面分析在期货市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货市场的基本面分析和市场影响期货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风险和回报。
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市场的基本面和市场影响因素是做出理性决策的基础。
本文将分析期货市场的基本面,并阐述一些重要的市场影响因素。
一、期货市场的基本面分析1. 定义和特点期货市场是一种金融市场,交易以标准合约为基础。
在期货市场上,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商品或金融工具。
期货市场的特点包括杠杆效应、高度流动性和价格发现功能。
2. 基本面因素在进行期货市场的基本面分析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和基本面指标等。
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期货市场有重要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物价水平、利率水平、货币政策等。
投资者需要定期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并从中获取市场走势的线索。
行业因素:不同行业的基本面因素也会对期货市场产生影响。
例如,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季节性因素、供需关系、天气等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价格。
投资者需要了解所投资行业的相关信息,以便进行准确的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指标:基本面指标是评估期货市场行情的重要指标。
股票市场常用的指标如市盈率、市净率等,在期货市场同样适用。
此外,特定品种的基本面指标也需要被考虑。
例如,在原油期货市场上,需求和供应数据是必须被关注的基本面指标。
3. 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期货市场的基本面分析,以黄金期货为例。
黄金期货市场的基本面因素包括多个方面:宏观经济因素、地缘政治风险和市场需求等。
投资者需要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黄金的实际需求,以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
二、期货市场的市场影响因素1. 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那些与期货市场相关的外部变量,包括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地缘政治风险等。
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期货市场具有显著影响。
例如,经济增长预期、通胀预期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期货市场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变化可能对期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期货交易中的基本面分析方法在期货交易中,基本面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它涉及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市场供求关系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考量。
本文将介绍期货交易中的基本面分析方法,希望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1. 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宏观经济指标是衡量整个经济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期货市场的影响直接而显著。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宏观经济指标,来预测期货品种的价格走势。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就业数据等。
投资者需要研究这些指标的走势及其与期货市场相关性,从而进行合理的交易决策。
2. 行业供求分析期货市场往往与特定行业相关联,因此了解特定行业的供求状况对于期货交易至关重要。
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行业内的新闻动态、政策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通过了解行业内的供给量、需求量以及库存状况等,投资者可以精确预测期货品种的价格走势,并作出相应的交易策略。
3. 季节因素分析许多期货品种的价格走势与季节因素密切相关。
比如,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往往受季节因素的影响较大。
投资者可以通过研究季节因素,了解某一特定季节对期货品种价格的影响。
例如,在农产品市场中,春季是农作物种植的关键时期,因此可能会影响农产品期货的价格。
4. 政策分析政策的变化往往对期货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
当相关政策发生改变时,投资者需要及时了解,并分析其对期货品种的影响。
例如,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政府发布的相关行业政策等,都可能对期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并及时反应。
5. 国际因素分析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国际因素对期货市场的影响日益突出。
全球经济政治动态、国际贸易形势以及国际间的关系变动等,都可能影响期货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
投资者应该关注国际经济形势,了解国际市场对期货品种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易决策。
综上所述,期货交易中的基本面分析方法包括宏观经济指标分析、行业供求分析、季节因素分析、政策分析以及国际因素分析。
期货交易品种基本面分析【期货ABC】之13:影响铜价格变动的因素1、供求关系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
铜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
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visiblestocks或apparentstocks),是指交易所库存,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进行铜期货交易的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分支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
三个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仓库库存。
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invisiblestocks),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库存来衡量。
2、经济形势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
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进入新一轮经济疲软期,铜价由1989年的2969美元回落至1993年的1995美元/吨;1994年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开始复苏,对铜的需求有所增加,铜价又开始攀升;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整个亚洲地区(中国除外)用铜量急剧下跌,导致铜价连续下跌;1999年下半年亚洲地区经济出现好转,铜价又逐步回升。
2001年至2002年左右铜市的主要是世界经济走势,美国经济出现滑坡,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亦受到很大影响,对铜的需求大幅下降,从而使铜价创出20年的新低。
3、进出口政策进出口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商品的进出口成本从而控制某一商品的进出口量来平衡国内供求状况的重要手段。
2000年之前我国在铜进出口方面一直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2000年之后随着中国冶炼能力的增强,国家逐步取消铜的出口关税,铜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口。
但由于我国铜资源仍然缺乏,因此依然是铜的净进口国。
⽟⽶期货基本⾯市场分析⽟⽶基本⾯市场分析⼀.⽟⽶基本资料⽟⽶(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本科⽟蜀⿉属⼀年⽣草本植物。
别名:⽟蜀⿉、棒⼦、包⾕、包⽶、包粟、⽟茭、苞⽶、珍珠⽶、苞芦、⼤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仁,粤语称为粟⽶,闽南语称作番麦。
⽟⽶是⼀年⽣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茎强壮,是重要的粮⾷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的农作物,其种植⾯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稻和⼩麦。
⽟⽶⼀直都被誉为长寿⾷品,含有丰富的蛋⽩质、脂肪、维⽣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营养、⾼⽣物学功能⾷品的巨⼤潜⼒。
1.分布范围⽟⽶原产于中南美洲。
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主要分布在30°--50°的纬度之间。
栽培⾯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印度和罗马尼亚。
我国的⽟⽶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区。
2. ⽟⽶⽣育期及环境⽟⽶是喜温作物,全⽣育期要求较⾼的温度。
⽟⽶⽣物学有效温度为10℃。
种⼦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发芽。
苗期能耐短期-2-- -3℃的依温。
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
⽟⽶⽣育期是指⽟⽶从播种到新种⼦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育期的长短因品种、播种期、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差异⽽有所不同,⼀般早熟品种、播种晚的和温度⾼的情况下,⽣育期短,反之则长。
⽟⽶全⽣育期分为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灌浆、乳熟、成熟等主要发育时期。
苗期:指的是从出苗到拔节的时期,该期以营养⽣长为主,以根系建成为中⼼。
出苗是从播种到种⼦发芽,在⼤⽥中有50%的出苗,幼苗⾼2 厘⽶的时期。
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穗的时期。
该期是营养⽣长与⽣殖⽣长并进,是⽣长最为旺盛的时期。
该期⼜可划分为拔节期、⼤喇叭⼝期和⼩喇叭⼝期。
拔节期是幼穗分化时,在靠近地⾯的地⽅⽤⼿可以摸得到有2~3厘⽶的茎节的时期。
苹果期货基本面如何分析商品苹果期货品种基本面分析商品苹果期货基本面分析是对苹果市场供需关系、生产与消费情况、
货币政策、天气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
下面我们将从供需关系、生产与消费情况、货币政策以及天气状况四个方面分析苹果期货的基本面。
一、供需关系分析
供需关系是商品价格变动的核心因素之一、在供应方面,需要考虑苹
果产量、全球苹果种植面积、生产技术进步等因素。
产量增加可能会导致
供应过剩,而产量下降则可能导致供应不足。
在需求方面,需要考虑苹果
的消费趋势、人口增长、收入水平等因素。
如果消费需求增加,而供应能
力不足以满足需求,会导致价格上涨。
二、生产与消费情况分析
生产与消费情况对苹果期货价格有直接影响。
生产方面,需要关注苹
果种植面积、种植方式、品种结构、耕地质量等因素。
消费方面,需要关
注人均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等因素。
此外,还要关注相关政策
对生产与消费的影响,如农业补贴政策、关税等。
三、货币政策分析
货币政策会对苹果期货价格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的宽松会导致货币供
应增加,资金成本降低,推动市场需求扩大,进而推高苹果期货价格。
相反,货币政策的紧缩会导致货币供应减少,资金成本上升,可能对苹果期
货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四、天气状况分析
综上所述,商品苹果期货的基本面分析需要考虑供需关系、生产与消费情况、货币政策以及天气状况等多个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对苹果期货的价格趋势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期货基本面分析范文期货基本面分析是指通过对市场供求、供应、需求、产量、库存、政策等方面的分析,来预测期货市场的未来走势。
基本面分析旨在揭示期货市场背后的真实情况和动态,并通过这些信息来做出交易决策。
下面是一篇关于期货基本面分析的文章,超过1200字。
期货基本面分析指的是通过对市场供求、供应、需求、产量、库存、政策等方面的分析,来预测期货市场未来走势的一种方法。
基本面分析不同于技术分析,它更关注市场的真实情况和动态,而不是仅仅依靠价格和成交量等指标。
通过对基本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背后的原因,从而做出更准确的交易决策。
一、市场供求分析市场供求是决定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通过对市场供求的分析,可以预测期货价格的变动情况。
1.1供应分析供应是指市场上可以提供的特定商品的数量。
供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产量、成本、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等。
通过分析供应情况,可以预测供应量的变动,并进一步推测价格的变动。
例如,当产量减少或成本上升时,供应量可能下降,从而导致价格上升。
1.2需求分析需求是指市场上对特定商品的需求量。
需求改变是导致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分析需求情况,可以预测需求量的变动,并进一步推测价格的变动。
例如,当需求增加或供应减少时,需求量可能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上升。
二、产量分析产量是指生产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
产量的变动与价格的波动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产量情况,可以预测产量的变动,并进一步推测价格的变动。
2.1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最大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的变动与价格的波动有一定的关系。
当生产能力增加时,供应量可能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下降;当生产能力减少时,供应量可能减少,从而导致价格上升。
2.2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指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所需的成本。
生产成本的变动与价格的波动密切相关。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供应量可能减少,从而导致价格上升;当生产成本下降时,供应量可能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下降。
期货交易中的基本面分析了解市场供需与价格走势期货交易中的基本面分析:了解市场供需与价格走势市场供需关系对于期货交易至关重要,而基本面分析是一种可以帮助交易者了解市场供需状态和预测价格走势的方法。
通过对市场的供需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交易者可以更好地制定交易策略,把握市场机会。
本文将介绍期货交易中基本面分析的概念、方法和重要性。
一、基本面分析的概念基本面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供给和需求因素来预测市场价格变动的方法。
它关注一国或一个行业的宏观经济数据、政策调整、产能状况、市场需求等因素,以及国际贸易政策、天气情况、季节因素等,从而判断价格的走势。
二、基本面分析的方法1. 经济数据分析:交易者可以通过关注公布的经济数据,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胀率、失业率等指标,了解整体经济状况。
经济数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水平。
2. 政策分析: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市场供需关系有重要影响。
交易者需要关注政府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与所交易品种相关的政策,例如农产品补贴政策、能源政策等。
政府政策的调整将对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3. 季节因素考量:某些期货品种的价格会因季节而异,这是因为季节性因素会影响供求状况。
例如,玉米需求在收获季节会增加,而天然气需求在冬季会增加。
交易者可以根据季节因素合理判断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4. 国际贸易政策:国际市场走势对于期货交易同样至关重要。
国际贸易政策、外汇汇率、海关政策等也会对市场供需关系及价格产生影响。
交易者需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以做出合理决策。
三、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性1. 提供决策依据:基本面分析可以提供交易者制定交易策略的依据。
通过全面了解市场供需状况和价格走势,交易者可以优化自己的交易决策,降低风险。
2. 发现投资机会:基本面分析有助于交易者发现市场中的投资机会。
当交易者具备了全面的市场信息,包括供需状况、经济数据、政策调整等,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走势,找到潜在盈利机会。
分析期货大豆基本面及行情
金融学专业学号1221100019
关键词:大豆;走势;基本面分析;期货行情;预测
一、大豆简介
(一)大豆种植概述
大豆属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俗称黄豆。
中国为大豆原产地,距今已有4700多年种植大豆的历史。
19世纪后期,欧美各国才从中国引进大豆。
20世纪30年代,大豆栽培已遍及世界各国。
大豆的生育期一般为90-160天,其生长期可分为幼苗期、分枝期、开花结荚期和成熟期。
由于地球南北半球的差异,使得处在南半球的巴西、阿根廷与北半球的中国、美国的季节正好相反,因此大豆在南北半球大豆主产区的生长时间也不同。
这样全世界每年就有两次大豆的集中供应。
南美大豆的收获期为每年的3-5月,而美国和中国的大豆收获期在9-10月份。
因此,每隔6个月,大豆都能集中供应。
美国、巴西、阿根廷为全球大豆三大的供应国,其生产量的变化对世界大豆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我国是国际大豆市场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大豆的进口量和进口价格对国内市场大豆价格影响非常大。
(二)大豆分类
大豆分为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
2002年3月,大商所对大豆合约进行拆分,把合约拆分为以食用品质非转基因大豆为标的物的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和以榨油品质转基因、非转基因大豆为标的物的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
2008年,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占全球大豆总面积已扩充至70%,美国、巴西、阿根廷是转基因大豆主产国,中国是非转基因大豆主要生产国,我国大豆作物生产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山东等省区。
(三)大豆用途
大豆既可以食用,又可榨油。
作为食品,大豆是一种优质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资源,它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的组成比例非常接近肉类食品。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35-45%,比谷类作物高出6-7倍。
联合国粮农组织极力主张发展大豆食品,以解决目前发展中国家蛋白质资源不足的现状。
作为油料作物,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饼粕的提供者。
每吨大豆可生产出大约0.18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
用大豆制取的豆油,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主要食用植物油。
作为大豆榨油的副产品,豆粕主要用于补充喂养家禽、猪、牛等的蛋白质,少部分用在酿造及医药工业上。
(四)大豆期货合约
①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
②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
(五)大豆期货前几年的走势
2004-2006年中,自2004年的牛市过去之后,大豆进入了近三年的熊市的低迷行情。
而随着2006年10月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大豆价格的上升。
2007-2011年,由于国内需求不断增长,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共同作用下,07年的大豆期货价格更是达到了历史的高点,到08年年初上升之势仍然强劲。
随后3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震荡,加之前段时间虚高的价格,国际市场大豆期货价格快速下跌,此后09年初大豆价格开始上升,到09年6月达到一次小高峰,此后又迅速跌落,至2010年中迎来大幅上升,进入2011年9月份大豆期货价格急跌,而后从9月到12月份,大豆价格一直维持震荡趋势为主。
图为2006年CBOT大豆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二、大豆期货基本面分析
(一)供求关系
当某一商品供大于求时,其将会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涨。
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和供求互为影响。
1、国际上:
进出口:目前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
美国曾是大豆产出的第一大国,但如今,美国大豆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份额连年下降,南美
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总产量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占全球大豆产量份额最大的地区。
世界的大豆生产大国同样也是大豆消费大国。
全球主要大豆消费区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欧盟,全球大豆次消费地区在墨西哥、印度、日本和韩国。
这些国家中除印度略有一些大豆产量以外,其他国家均不是大豆生产国,因此他们的大豆消费来源主要依赖进口。
2、国内:
中国是世界上大豆生产、消费和进口的大国,并且我国种植的都是非转基因大豆,大豆是中国四大粮食品种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品种。
我国于1995年成为大豆净出口国,并一直持续至今,2001/2002年度我国进口大豆1038.6万吨。
美国、巴西、阿根廷是我国主要的进口大豆来源国。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首先是大豆压榨需求增幅极大,主要是国内对豆油、豆粕的需求出现持续快速增长。
其次,大豆的食用及工业消费量也一直在稳步增加。
在大豆需求量的构成中,榨油消费量比重持续上升:食用及其他工业消费量比重持续下降,而种用大豆的需求量变化不大。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大豆需求量的增加主要是榨油大豆需求增加引起的。
(二)季节性
每年的3-5月为南美大豆的收获期,9-10月为美国和中国的大豆收获期。
一般来说,2-5月价格表现强势,因为每年3-5月是大豆的销售旺季,也是美国大豆播种的关键时期,加上对天气的炒作,很容易使得价格走高。
而美国在10月大豆收获后,随着消费的增加和库存的减少,价格也有可能趋涨。
在我国,每年的9月中下旬正值大豆的收获季节,由于大量大豆集中上市,造成短期内大豆供给十分充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不断的消费,大豆库存量也越来越少,大豆的价格也往往随之变化,具有季节性特征。
(三)天气情况
大豆作为农产品,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大。
播种和生长期间,天气情况的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
理想的天气会使大豆丰产,导致供给增加,而不理想的天气会造成大豆减产,使供给减少。
(四)相关商品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由以往的资料显示,大豆和豆粕之间具有极强的正向相关性。
那么,如果豆粕的价格上涨,将会使大豆压榨需求增加,导致大豆价格上升,而豆油的产量也会随之增加,在豆油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豆油的价格将会下降。
所以,大豆压榨行业主要根据豆粕价格的变化做出生产决策,豆粕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大豆和豆油价
格的相应变化。
这一结论也基本符合近几年大豆压榨行业的市场状况。
(五)相关政策
1、政府补贴、扶持政策
各国为维持农业生产的稳定,一般对农业都实行特殊的补贴和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将影响农业结构、农业收入等。
2、食品安全政策
近年来,食品安全频频报警,如禽流感、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等,促使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新的食品政策,加强了质检、及消费者的知情权等。
这些新政策的相继出台,将对国内豆油的消费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大豆的消费。
3、贸易政策
1996年我国大豆生产30%的黑龙江省采取限制大豆原料出省的政策,造成省内大豆价格下跌,打击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影响了大豆生产的发展,也造成我国南方大豆和豆粕价格上涨; 1998年我国对进口豆粕征收增值税,导致豆粕进口受阻,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这些均表明贸易政策对大豆的价格会产生一定影响。
三、大豆期货目前的行情及预测
14年10月后,新季大豆全面上市,油厂、贸易商入市谨慎,多数油厂仍处于停机状态,大豆价格弱势下滑。
陈大豆被逐渐取代,新大豆价格高开低走。
11-12月,产区种植户面临还贷压力,加上大豆直补政策的实行,售粮意愿增强,大豆供给压力增加,贸易商谨慎压价收购,油厂多数青睐于进口油豆,国产大豆整体需求有限。
贸易主体收购力度有限,导致东北粮销售进度缓慢,国产大豆价格持续弱势下跌。
15年年初,由于各方对南美丰收的绝对看好,打压了CBOT的大豆期货,加之全球大豆供应充裕,大豆属于下跌趋势,而后受巴西罢工等影响,大豆收涨,到3月时,南美的丰收、罢工结束、美元的走强加之传言中国将向巴西进口大豆,大豆期货价格大跌,月底时,美元的下跌使大豆价格略涨,总体来说上半年大豆价格一直持续震荡,以下行为主。
14-15年度全球大豆供需仍将延续偏宽松的大背景,豆类价格将延续调整,CBOT大豆一般四年左右一个周期将延续,下一个上涨周期需等待一段时间;而现在的期间,把握季节性、阶段性行情才是主要操作思路。
今年CBOT大豆价格的波动区间预计为850-1250美分/蒲式耳,大连大豆期货价格预计在4200-4600元/吨区间内震荡。
四、对相关部门管理的政策建议
大豆现货价格决定着大豆期货价格。
因此,如果政府如果要防止大豆期货价格的频繁和剧烈的波动,现货市场也需严加监管入手,其次,鼓励大豆农业的种植,加大补贴力度,提高农者种豆的积极性,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也会是对我国大豆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的办法之一。
同时可由政府提供相关基础设施降低农民的生产、运输成本;再者,部门需放开期市投资主体,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并拓宽他们的融资渠道,放宽入市资金限制。
最后,相关部门需依据现情及时调整政策及监督方向等。
参考文献
[1]孟丽.2011 年国内外大豆市场回顾及2012 年展望.农业部信息中心北京
[2]林地.从供需看一季度大豆价格走势.市场分析
[3]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soybean/
[4] 高昂.中国大豆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上海
课程论文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