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汉字的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2.79 MB
- 文档页数:23
第20课汉字的演变【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文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甲骨文;2、小篆。
难点:1、甲骨文评价;2、草书、楷书、行书的形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齐读课文引言。
2、教师引入:如果你不说话、不使用肢体语言,能快速准确地将一件事告诉你的同桌吗?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字在这一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汉字是如何产生,如何演变的呢?二、新课讲授(一)甲骨文1、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出示刻画符号若干,让学生研究。
2、问:什么叫甲骨文?为什么要刻在龟甲、兽骨上?都刻了些什么?甲骨文的发现与识读有什么意义?3、抽学生来汇报学习成果。
指导学生识读(表格)、仿写甲骨文(十二生肖),认识它是一种成熟与完备的文字?4、小结甲骨文。
(二)金文1、学生阅读教材。
2、现在已经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为什么把它叫做司母戊鼎呢?3、商周时的金文各有何特点?这些金文对今天来说有何作用?(西周时,有人将文字统一成“大篆”。
)(三)小篆和隶书1、学生阅读教材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很不方便于交流,于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各国文字统一起来,怎么样统一的?3、汉朝流行的字体和小篆有何不同?(四)草书、楷书和行书1、学生阅读书上的本目内容,找出草书、楷书、行书出现与成熟的年代或先后顺序。
2、动手仿写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几个字,然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草书”、后来又为什么会出现楷书?后来为什么又出现行书?3、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五)课堂小结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20级汉字的演变(教案)第一章: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1 汉字的起源:甲骨文、金文、大篆等1.2 汉字的演变过程:从小篆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1.3 汉字的字形变化:部首的合并、简化与淘汰1.4 汉字字体的艺术特点:力度、结构、韵味等第二章:汉字的结构与笔画2.1 汉字的结构类型:独体字、合体字、复合字等2.2 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等2.3 汉字笔顺规则:笔画顺序、笔顺规律等2.4 汉字结构的美感:平衡、对比、协调等第三章:汉字的拼音与发音3.1 汉字的拼音系统:声母、韵母、声调等3.2 汉字的发音特点:声母的清浊、韵母的前后、声调的升降等3.3 汉字的音韵变化:音变、异读、方言等3.4 汉字发音的训练方法:拼音练习、朗读练习、语音模仿等第四章:汉字的词义与用法4.1 汉字的词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4.2 汉字的用法:词性、词组、句子等4.3 汉字的词义辨析: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4.4 汉字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成语、谚语、诗词等第五章:汉字的学习与记忆方法5.1 汉字的学习方法:读音记忆、字形记忆、意义记忆等5.2 汉字的记忆技巧:联想记忆、编故事、闪卡等5.3 汉字的学习策略:分类学习、逐步推进、反复练习等5.4 汉字的学习资源:教材、字典、APP等第六章:汉字文化及其影响6.1 汉字与中华文化的联系:汉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6.2 汉字的文化内涵:寓意、象征、成语故事等6.3 汉字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书法、篆刻、设计等6.4 汉字文化在全球化的影响:汉字的国际传播与影响第七章:汉字教学法7.1 汉字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系统性、实用性、趣味性等7.2 汉字教学的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7.3 汉字教学的工具与手段:多媒体、网络、游戏等7.4 汉字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教学案例、问题与解决策略等第八章:汉字书写与书法艺术8.1 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笔顺、笔画、字形等8.2 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工具、技巧与风格比较8.3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点画、结构、布局等8.4 书法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意境、气韵、章法等第九章:汉字与现代通讯技术9.1 汉字输入法的发展:从区位输入到拼音输入9.2 汉字处理技术:字体设计、排版技术等9.3 汉字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9.4 汉字信息化教学:在线课程、学习软件、虚拟现实等第十章:汉字的未来与发展10.1 汉字的传承与保护:传承中华文明、保护文化遗产10.2 汉字的创新发展:简化字、新字体、创意设计等10.3 汉字的国际化:国际汉字教育、海外汉字研究10.4 汉字的未来趋势: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补充说明:汉字的演变过程涵盖了从小篆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的发展,理解这些演变对掌握汉字有重要意义。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汉字及其汉字在中国的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甲骨文和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甲骨文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常用汉字字贴、电脑、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式:讲述、讨论、合作、探究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书写汉字,阅读汉语报刊杂志,您们知道汉字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的字体吗?知道商朝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公文吗?要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教学——汉字的演变。
二、探究学习新课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汉字的起源。
在屏幕上,有4幅不同的图片,它们给我们展现了汉字的起源信息。
在没有出现图画文字之前,人们为了记事,就在绳子上打结,历史上称“结绳记事”。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人们普遍流传汉字是一个叫仓吉的人创造出来的,这就是仓吉造字的说法。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科学家在古代的陶器上发现了类似文字的图画符号,这被很多人认为是今天汉字的雏形。
在古老的中国文字发展历史进程中,最神奇的要数甲骨文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甲骨文的知识。
为什么我们把这种文字称为甲骨文呢?是因为这种文字是刻写在甲骨上的。
所谓的甲,就是龟甲;骨,就是兽骨。
请大家辨别辨别教材116页最下面的两幅图片,哪个是龟甲?那个是兽骨?(学生回答)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呢?请大家阅读116页小字,找找答案。
(学生回答)。
小结:由于商朝的贵族很迷信,他们就借助龟甲和兽骨来占卜,每次占卜的内容就刻写在甲骨上,这就使卜辞。
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占卜的呢?请大家欣赏视频。
距今遥远的商朝的甲骨文,我们是怎样发现的?请大家阅读教材119页的史海拾贝寻找答案。
(学生阅读)迄今为止,甲骨文出土最多的就是河南的安阳。
世界上一共收集了15,4600多片甲骨,我国有12,7900多片。
甲骨文的发现和出土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这些曾经深埋在地下的甲骨片有什么重要的历史地位呢?请大家阅读教材117页第一段,简单归纳归纳。
汉字的演变教案(精选4篇)汉字的演变篇1第20课汉字的演变【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文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甲骨文;2、小篆。
难点:1、甲骨文评价;2、草书、楷书、行书的形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齐读课文引言。
2、教师引入:如果你不说话、不使用肢体语言,能快速准确地将一件事告诉你的同桌吗?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字在这一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汉字是如何产生,如何演变的呢?二、新课讲授(一)甲骨文1、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出示刻画符号若干,让学生研究。
2、问:什么叫甲骨文?为什么要刻在龟甲、兽骨上?都刻了些什么?甲骨文的发现与识读有什么意义?3、抽学生来汇报学习成果。
指导学生识读(表格)、仿写甲骨文(十二生肖),认识它是一种成熟与完备的文字?4、小结甲骨文。
(二)金文1、学生阅读教材。
2、现在已经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为什么把它叫做司母戊鼎呢?3、商周时的金文各有何特点?这些金文对今天来说有何作用?(西周时,有人将文字统一成“大篆”。
)(三)小篆和隶书1、学生阅读教材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很不方便于交流,于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各国文字统一起来,怎么样统一的?3、汉朝流行的字体和小篆有何不同?(四)草书、楷书和行书1 、学生阅读书上的本目内容,找出草书、楷书、行书出现与成熟的年代或先后顺序。
2、动手仿写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几个字,然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草书”、后来又为什么会出现楷书?后来为什么又出现行书?3、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五)课堂小结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第20课汉字的演变第20 汉字的演变【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记住商朝使用的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在中国字发展史和化史上的地位。
2能力与方法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通过对各种汉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的学习,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明的情感。
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预习导学】1 很多学者认为,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字。
2商朝时人们把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这种字叫。
商朝的一些上也铸有字,叫金。
3汉字是由发展而的,从开始我国的历史可靠的字记载。
4秦统一全国后,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是,也逐渐流行。
汉朝广泛使用。
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
【问题探究】我们每天写汉字、阅读用汉字排印的书报,你知道汉字是由哪种字发展而的吗?商朝国家“档案”是用什么字书写的?秦始皇用什么字批阅奏折公?【例题精析】例1(2007年西)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
”主要原因是()A.商朝的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字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字D.字母字的起【解析】抓住题干中“一片甲骨惊天下”,之所以甲骨惊天下,不是因为它是商代的字或者刻在龟甲兽骨上,而是因为它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字。
因此选。
例2(2007年连云港)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
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字属于()A甲骨B小篆隶书D金【解析】甲骨是商朝时出现的字,金是商周时出现的字,隶书秦朝时虽有,但只是民间流行的字。
秦统一后为便于化交流和加强统治,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字。
故选B。
【目标检测】1我国字起很早,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原始字的是()A.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B.甲骨.金D.铭2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字材料的是()A.甲骨B.金.铭D.隶书3研究历史离不开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