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香料香方和香艺
- 格式:pdf
- 大小:176.83 KB
- 文档页数:6
中药香方大全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其中,香方作为一种特殊的中药应用方式,通过燃烧香料或植物精油,释放出芳香独特的气味,以达到药物疗效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香方,供读者参考。
一、百合香方百合,又名沙参、玉石榴,具有清心润肺、安神益智的功效。
制作百合香方的方法如下:材料:- 干燥百合 50克- 檀香粉末 30克- 龙脑 10克制作步骤:1. 将百合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末备用。
2. 将檀香粉末与百合粉末混合均匀。
3. 最后加入适量龙脑,搅拌均匀。
用法:将制作好的香粉装入香炉中,点燃后香烟缭绕,可用于室内空气净化和祛除异味。
二、艾草香方艾草,又名艾叶,具有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的功效。
制作艾草香方的方法如下:材料:- 干燥艾草 100克- 沉香粉末 20克- 干姜粉末 10克制作步骤:1. 将艾草晒干后,研磨成粉末备用。
2. 将艾草粉末与沉香粉末、干姜粉末混合均匀。
用法:将制作好的艾草香粉点燃,可用于艾灸治疗,具有温经散寒的效果。
三、川楝子香方川楝子,又名蒲葵子、平果,具有驱风散寒、祛湿止痛的功效。
制作川楝子香方的方法如下:材料:- 川楝子 50克- 沉香粉末 30克- 当归粉末 20克制作步骤:1. 将川楝子晒干后,研磨成粉末备用。
2. 将川楝子粉末与沉香粉末、当归粉末混合均匀。
用法:将制作好的川楝子香粉点燃,可用于熏蒸治疗风寒湿痹等症状。
四、沉香香方沉香,是一种香气独特的珍贵木材,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香水和祭祀等领域。
制作沉香香方的方法如下:材料:- 沉香粉末 50克- 檀香粉末 20克- 龙涎香粉末 10克制作步骤:将沉香粉末与檀香粉末、龙涎香粉末混合均匀。
用法:将制作好的沉香香粉点燃,可用于室内熏香,帮助净化空气,改善气氛。
总结:以上是几种常用的中药香方,每种香方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用途。
在应用时,应严格按照比例混合制作,并遵循使用方法。
此外,对于孕妇、儿童、过敏体质等特殊群体,使用香方前应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二十种古代香料制作香方制作传统香,首先是要综合考虑该香的用途、香型、品位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基本的要求选择香料或药材,按君、臣、佐、辅进行配伍。
只有君、臣、佐、辅各适其位,才能使不同香料尽展其性。
诸如衙香、信香、贡香、帷香以及疗病之香,各有其理,亦各有其法,但基本都是按五运六气、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的推演而确定君、臣、佐、辅的用料。
例如,对于甲子、甲午年日常所用之香,按五运六气之理推算,是年为土运太过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从利于人体身心运化的角度看,宜用沉香主之,即沉香为君,少用燥气较大的檀香;再辅以片脑、大黄、丁香、菖蒲等以调和香料之性,从而达到合与天地而益与人。
一些特殊的香,不仅对用料、炮制、配伍有严格要求,而且其配料、和料、出香等过程须按节气、日期、时辰进行,才能达到特定的效果。
如《灵虚香》,在制作上要求甲子日和料、丙子日研磨、戊子日和合、庚子日制香、壬子日封包窖藏,窖藏时要有寒水石为伴,等等。
附:香料炮制方法举例1、制檀香:檀香一斤(片)用好酒两升,以慢火煮干,略炒制汤熟即可。
2、制檀香:檀香(片)蜡茶清浸一夜,控出焙干,以密酒拌令匀再浸一夜,慢火炙干。
3、制沉香:沉香破碎,以绢袋装,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米水浸,慢火煮,水尽再添,一日为好。
完成后凉干即可。
现在制香者多生用沉香,所以达不到效果。
《燕居香语》--香方一、雅集用香方:1.《宋亿》释名:宋代品香已完全成熟,并传至日本、朝鲜,古书上也能见到当时名人配置之香方,而且宋代以品香为雅集者亦多,所以在雅集用香方中首列此名。
用香:沉香、茉莉花、侧柏叶。
制法:沉香极小颗粒,干茉莉花与鲜侧柏叶叠成圆饼。
侧柏叶在下,茉莉花在上,紧压,将沉香颗粒压入茉莉花中。
制成之物为片状香饼。
2.《双井陈韵》释名:双井为江西省义宁县(今为修水县)一乡名。
是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故里。
黄庭坚也是品香名家,古书有其手制香饼方之记载,此香以继其旧风韵而命名。
一、、香烟奇妙:沉香、藿香、乳香、檀香、锡灰、金晶石。
以上原料各取相等分量,研成粉末,制成香丸。
焚烧此香,整个房间都会生出香云。
二、、四叶饼子香:荔枝壳、松子壳、梨皮、甘蔗渣。
以上原料,各取相等分量,研成细末,用梨汁调和,制成小鸡头大的香丸,捏制成香饼,或搓制成粗灯草状。
阴干后焚烧,最好。
加入降真屑、檀香末一同碾制,效果尤佳。
三、、黄亚夫野梅香(武):降真香四两,腊茶一胯。
将腊茶制成碎末,加入井水一碗,与降真香一同煮至水干。
筛去茶,将降真香碾成细末,加入龙脑半钱,调和均匀。
将白蜜炼熟,调成香剂,制成鸡头米大小的香丸,或者散烧。
搓制成弹子大小的香丸,置于炉中焚熏,香气旖旎可爱,每当迎风烧香,气息尤妙。
五、、球子香法:艾纳,也就是松树皮上绿色的莓苔一两;酸枣一升,加入水少许,研取汁一碗,日煎或膏用;丁香、檀香、茅香、香附子、白芷五味,各半两;草豆蔻一枚,去皮;龙脑少许,研碎。
以上除了龙脑研碎外,全部捣碎,用罗筛成末,把枣膏与熟蜜混合好了,放入臼中杵,一直杵到不黏杵时停止。
制成梧桐子大小的香丸。
每一丸快烧完的时候,其青烟直上,像一个球一样,短时间内不会消散。
六、、玫瑰香:玫瑰花一斤,入丸三两,磨取汁液,放入绢袋中,烤干。
只要有花香,都可以这样制作。
七、、百花香(二):香方歌谣:“三两甘松(另本作一两)一两芎(另本作半两),麝香少许蜜和同,丸如弹子炉中焚,一似百花迎晓风。
”八、、韩魏公浓梅香(又名返魂香):黑角沉半两,丁香一钱,腊茶末一钱;郁金五分,选用个体较小的,用麦麸炒至红色;麝香一字;淀粉一米粒,即韶粉;白蜜一盏。
以上原料,分别研成粉末。
先将麝香研成细末,取腊茶茶汤的角子,放至澄清,用以调制麝香末。
再依次加入沉香、丁香、郁金、余茶、淀粉,混合研细,加入蜂蜜,调至稀稠得当。
收藏在砂瓶器皿中,窖藏月余,取出烧用。
久经窖藏,效果更好,焚烧此香时,用云母或银叶衬隔。
黄太史跋云:“我与洪上座一同歇宿在潭之碧厢门外的小舟之中,衡山花光仲仁送来墨梅二幅,叩舟而来。
六、川芎闻鼻散功用:预防感冒药物: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风各9克,细辛,辛夷花,冰片各3克,雄黄克。
用法:上花共研细末,从早起每3小时闻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闻吸,共用1至3天出处:《内病外治精要》七、三香散功用:防治四时流【百度】感药物: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各3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绛色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八、山奈苍术散功用: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山奈,苍术,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用法;除冰片外,将各药烘干,研为细末,加入冰片,调均匀,装袋内,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九、冠心病外用药袋功用:防治冠心病药物:玄参,当归,菖蒲,花椒,桂枝,薤白,冰片,三七等各适量。
用法:上药干燥,粉碎,过筛混合搅拌均匀,做成药袋,放置左胸前,并时时以鼻嗅之出处:《古今中药外治真传》十、辰砂囊功用:治不寐多梦(失眠)药物:辰砂适量用法:上药装囊,戴身及髻中,以气嗅鼻出处:《本草纲目》十一、雄黄嗅鼻散功用:治魇寐不寤(又称嗜睡)药物:雄黄适量用法:将雄黄研末,放纱袋中,挂身上,且时时以鼻嗅闻十二、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中药香囊配方预防甲型H1N1流感可做一个香囊,制成后可以挂在脖子上或放进上衣口袋中,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直接在头部周围形成一个立体的气体空间,充满了香囊散发出的复合型香气。
香囊原料大料、藿香、甘草、艾叶、肉桂、苍术等香囊做法在香囊中大料用量最多,为120克左右,其他几味药材的用量可以在5克-20克之间。
把所有药物研碎后放入缝好的布袋中,如果是挂在家里,可以做一个大些的,如果随身携带,就把研碎的药材混合好,分成小份装入布袋中。
带你认识40种最常见的⾹料和它们的基本特性及经典配⽅⾹料不管是在卤⽔、炖⾁、⽕锅底料中、都⾮常常见,但还是有很多朋友对它们的特性还是不太了解,今天我就⽤简单易懂的⽅式,给朋友们汇总32种最常见的⾹料,以及它们的的基本特性及8款经典配⽅,喜欢的收藏。
15种增⾹型⾹⾟料:1、⾹叶:⾹叶主要起到增⾹的作⽤,特别适宜⾁类烹调,在炖煮⾁类、500g⾁类需要1-2⽚、调制50kg卤⽔时需要30克左右、在腌制⾷品中都能够起到很好的增⾹祛异的作⽤。
2、⼩茴⾹:⼩茴⾹是⼀种⾮常常⽤的调味品,是烧鱼炖⾁、制作卤制⾷品时经常⽤到的⾹料。
能够有效去除⾁腥味,使之重新添⾹。
⽤量⽐例⼀般500克⾁类加⼩茴⾹3克、酱汤卤⽔,⼀般是50kg汤,加30克茴⾹油:200克新鲜茴⾹切碎,与600克油⼀同倒⼊容器中泡⼀晚上,然后倒⼊锅中⼩⽕熬制1⼩时即可。
炒腥味⽐较重的菜肴时可以放⼀些。
3、⼋⾓也叫⼤茴⾹:⼋⾓常⽤⽤于卤、炸、煮、酱及烧等烹调加⼯中,常在制作⽜⽺⾁、鸡猪⾁的菜肴中加⼊,可除腥膻等异味,增添芳⾹⽓味,并可调剂⼝味,增进⾷欲。
⽤量⽐例⼀般500克⾁类加⼋⾓8克、50kg卤⽔汤,加100克。
4、丁⾹:丁⾹味道是⾟、⾹、苦,主要⽤于蒸、烧、煨、煮、卤等菜肴,丁⾹⽜⾁、丁⾹鸡、丁⾹⼲⾖付、500克⾁类加丁⾹2克、50kg卤⽔加丁⾹20克。
5、草⾖蒄:草⾖蔻可以有效地祛腥增⾹,烹饪时,放⼊草⾖蔻可以去异味、增⾟⾹。
川菜中常⽤到草⾖蔻,⽕锅底料⾥就有草⾖蔻,⿇辣烫⾥也有草⾖蔻,腌制泡菜也会⽤到草⾖蔻。
500克⾁类加草⾖蔻2克,50kg卤⽔加30克草⾖蒄。
6⾹茅草:⾹茅草属于亚热带⼀种⾹料,新鲜⾹茅草⾹⽓⽐较浓烈常⽤于海南鸡⾁饭、烤鱼、泰式冬阴功汤及卤⽔等,让味道更加的鲜嫩奇⾹。
⼲⾹茅草常⽤来打成粉及熬卤⽔⽤。
卤⽔的⽤量⽐例是5Okg汤或⽔需要120克⾹茅草。
7百⾥⾹:百⾥⾹在烹饪海鲜、⾁类、鱼类等⾷物时,加⼊少量百⾥⾹粉可有效祛除腥味,增加菜肴风味。
卤菜从口味上要以五香、麻辣为主,颜色由浅到深,卤制的、酱制的各不相同。
要保持传统卤菜的独特香味,“如何调香”成了卤菜制作中的重要环节。
香味的产生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是基础香味、香辛料的使用、老汤制作程序等,要想使最终菜品达到香味浓郁、适合大众口味,需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卤菜如何调香、调味之——基础香味的组成和香料使用方法,附配方1 基础香味的组成。
(1)盐,盐是百味之王。
它在调味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能解腻、提鲜、除腥;还具有防腐作用。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与多种味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鸡精、味精中加人微量的盐,可增加其鲜味;咸味中加人糖,可减弱其咸味;甜味中加人微量的盐,可增加其甜味。
(2)酱油(北方酱卤菜品使用),主要作用如下:增味作用,增加产品咸味、鲜味及较弱的甜味;增色作用,酱油中成分有糖、氨基酸等物质,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使食物颜色变为褐色;由于其本身的颜色,可赋予产品酱红色;增香作用,酱油中含有一定量的芳香物质,加热后可使产品产生特殊的香气;除异解腻作用,酱油中含有的乙醇、醋酸、糖类等物质与原料一起加热后,可去除燥腥味、毛腥味,去除油腻。
酱油被广泛的运用到酱肉菜品的制作中,利用它的这些特点,做出美味的菜品。
(3) 鲜味剂,也就是鸡精,味精等。
鸡精是一种复合鲜味剂,具有增鲜作用,纯度低于味精。
鸡精不是从鸡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入化学调料制成的。
可以用于使用味精的所有菜品中,适量加入菜品中均能达到增香和增鲜的效果。
鸡精中除含有谷氨酸钠外,更含有多种氨基酸。
它是既能增加人的食欲,又能提供一定营养的家常调味品。
(4) 糖。
糖是应用最多的甜味调味品,在卤菜中使用较多的是白糖、冰糖、麦芽糖等,有缓解咸味与酸味的作用。
在卤菜制作中,可以利用糖炒制成糖色来给卤菜上色,另外,糖还有增鲜的作用。
卤菜如何调香、调味之——基础香味的组成和香料使用方法,附配方2 香辛料的使用。
香辛料是指能够给菜品赋于香、辛、麻、辣、苦、甜等气味的食用植物香料。
藏香制作技艺藏香是藏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藏香制作技艺独具匠心,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
本文将从藏香的起源、材料选择、制作工具、制作步骤、加工技巧等方面详细介绍藏香制作技艺。
一、藏香起源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佛教传入西藏后,为满足信仰需要,西藏人开始使用各种天然植物和药材制作供佛用的香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作方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手工艺——藏香。
二、材料选择1.主要原料:沉香、白薇木、青蒿草等。
2.辅助原料:檀香粉、龙涎香等。
3.配方比例:不同品牌和不同类型的藏香配方比例不同。
一般情况下,主要原料占总量的70%左右。
三、制作工具1.研钵:用于研磨原材料。
2.木棒:用于搅拌和混合原材料。
3.木板:用于揉捏、压缩和切割香料。
4.炉子:用于烘干香料。
四、制作步骤1.原材料处理:将沉香、白薇木等原材料清洗干净,晾干后研磨成粉末。
2.混合配方:按照特定的比例将各种原材料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3.揉捏成团:将混合好的香料放在木板上揉捏成团,压缩成形。
4.切割成条:用刀将揉捏好的香料切割成条状,长度和宽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晾晒风干:将切割好的香条放置在通风处晾晒风干,以便后续加工。
6.打磨光滑:用细砂纸或者细锉将香条表面打磨光滑,去除毛边和不平整的部分。
7.包装出售:经过以上步骤后,藏香就可以进行包装出售了。
一般情况下,藏香会用红色或黄色的布料包裹,然后用彩色绳子扎起来。
五、加工技巧1.研磨要均匀:原材料研磨时要注意力度和时间,以保证粉末的均匀度。
2.揉捏要用力:揉捏香料时要用力,以保证香料的密实度。
3.切割要准确:切割香条时要准确,长度和宽度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晾晒要适当:晾晒时间过长会导致香料流失,过短则会影响香气的质量。
5.打磨要细致:打磨时要细致耐心,去除毛边和不平整的部分,以保证藏香表面光滑。
总之,藏香制作技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
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选择、配方比例、制作工具、制作步骤、加工技巧等方面。
香方合香】传统制香法【伴月】:【原料】:沉香、白檀、郁金、丁香、旃檀、降真、麝香木等.徐铉,广陵人. 仕南唐,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归宋,为散骑尝侍.铉文思敏速,精小篆,传世作品有摹秦李斯《峄山刻石》等.铉性喜香,亦是制香大家. 每遇月夜,露坐中庭,焚香一炷,澄心伴月……徐铉把自己制的这种香称为《伴月》。
【灵虚香】:【原料】丁香、灵香草、降真、灵水等.灵虚香香品高雅,淡而溢远。
以道地中草药、纯天然香料为原料,运用正宗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不以浓香误人,无化学香之气息浓重而致人神昏之弊,更无化学香精燃烧后影响人体健康之害。
【宣和御制香】:【原料】沉香、金颜香、背阴草、龙脑、朱砂、丁香、安息香、檀香木等香药。
本品为宋徽宗赵佶钦定香方。
据记载徽宗在朝事和书画之余,常到御香房亲制此香。
并常以此香赏赐近臣,为宣和年间众朝臣邀赏之佳品。
【宣和御前香】:【原料】沉香、龙涎香、排草香、花露、唵叭香等《宣和御前香》香方为赵佶所定,气息典雅而品性温蕴,也是徽宗的日常专用香,理政上朝、宴客起居、吟诗作画皆用之,以正气清心,益智养生。
徽宗常亲制此香,并以之赏赐近臣。
所以此香也成为众朝臣邀赏的赐品。
【花蕊夫人衙香】:【原料】元参、松仁、香附子、丁香、沉香、乳香等花蕊夫人为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之贵妃,现有宫词百首、香方数则存世。
《花蕊夫人衙香》是夫人所制供官衙等政务场所使用的香。
夫人深谙香理,亦信奉佛教,故所配之香,既有佛家庄严气象,又不失宫廷香的华贵气息。
【愈疾香】:【原料】元参、甘松、柏子、大黄、沉檀、苏和香、鸡舌香等。
愈疾香是一款久远的历史名香,以养生祛疾为主要目的。
古方注:“常烧此项弱疾可除。
”【东坡闻思】:【原料】旃檀、元参、丁香、香附子、降真香、豆蔻、茅香等。
相传为宋代苏东坡传世的名香之一。
东坡一生喜茶爱香,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流放贬官,他一刻也没离开过香。
同时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和香高手,对香有着深入理论研究,闻思香是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制作的名香,其香如其文,韵深意长。
中国传统香的制做方法袅袅香烟,灵动飘逸,上通苍穹,下怡性情,净化环境,传统香竟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飘渺于庙宇神坛,竟能在静室闭关默照, 又能于席间怡情助性,竟能空理安神开窍,又可十处化病疗疾。
在现在社会里,传统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它不仅是寺院、茶社、宾馆、写字楼等公共场所,也很适合在家庭中使用,读书、会客、写字作画时点一柱清香,可以养心意志,使人神清气爽,身心放松。
对于香的制作,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医学说一脉相传的理论,有一个成熟的十分完善的工艺体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密不可分的部分,我国的传统香与中药的制作很相似,它也是以中药材和天然香料为原料,有各种各样的配方,不仅芬芳富裕,还有清新安神开窍等很多的养生功能,人们把传统香的制作概括为毒之于药,制之于法,行之以文,诚之于心,就是说制作传统香要以天然香药材为原料,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法度来完成,制香的人还要正心诚意保持良好的心态,正是由于秉承了这一理念,才使传统香品不仅成为芳香之物更成为开晦养生之药。
传统香的外型丰富多彩,我们经常使用的有,线香,盘香等等,下面我们就以两种香为例,了解传统香的制作方法。
我国传统香的制作,一共要分六个步骤,包括制备原料、和料、成型、晾晒、包装窖藏等几部分。
制作传统香之前,首先要制备好所需的原料。
一、制备原料传统香的原料:香药木粉粘结料附加性材料四部分组成,首先香药是传统香最核心的部分,他决定了香气的特征、香的功效,以及香的品级和档次,与中药里的配方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由制香人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香药包括天然香药和一些中药材,由于天然香料基本都收于中药材,所以历史上香和药是不分的,统称为香药,这也是现代香和传统香不同的工艺之处,制作传统香首先是要综合考虑香的用途,香型,品味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基本要求,选择香料或药材,采购来的香药即使品质优良,也仍然是生香药,若直接用来制香,未必能制出好的功效,甚至适得其反,这就需要对香药进行泡制,香药泡制是制作传统香制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道环节,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甚至对泡制的时间,容器的质地,都有很多讲究。
制香配方念佛威力大的文档香初分五种:贡、安神、怡神、凝神、启辛,另不定时有其他香品,如禅香和其他专用香等,除启辛香外,其他香品均可用于供奉神佛。
贡香:适于节日和晨起供佛、供神、祭祖、禅修等。
主要成份:檀、沉香、乳香、降香、香附、红花、丁香等安神香:安神安魂,有益于改善心躁、失眠、惊悸等,适于晚睡前使用。
主要成份:檀、降香、川芎、当归、琥珀等怡神香:主要于日常居家及办公使用,调理性情、心生愉悦,调节环境,清新淡雅。
并有助于改善抑郁。
主要成份:降香、零香草、当归等凝神香:有醒脑凝神之功效,最适合学习、办公时使用。
主要成份:藿香、白芷、菖蒲、龙脑、薄荷、益智仁等启辛香:辟邪除秽、除障、预防流感、时疫。
主要成份:辛夷、白芷、川芎等禅香:有助禅定。
主要成份:檀、降香、没药、清静之甘露等,不定期生产和合香方.txt《聚仙香》黄檀香一斤排草十二两沉速香各六两丁香四两乳香四两另外研末郎台三两黄烟六两另外研末合油八两麝香二两橄榄一斤白芨面十二两蜜一斤以上成分研成细末作香骨先和上竹心子作为香的第一层趁料湿又滚一层药。
檀香二斤排草八两沉、速香各半斤将以上三料研为末滚成第二层于是制成了香用纱筛后将湿香晾干。
京城自制香每一万枝香工价二钱。
一万根竹棍价一钱二分。
香袋紫龙力纸每一百张价五钱。
沉速香方沉速香五斤檀香一斤黄烟四两乳香二两奄叭香三两麝香五线合油六两白芨面八两蜜一斤八两和成滚棍即制成。
《印香方》黄熟香五斤速香一斤香附子、黑香、藿香、零陵香、檀香、白芷各一两,柏香二斤,芸香一两,甘松八两,乳香一两,沉香二两,丁香一两,馥香四两,生香四两,焰硝五分以上各料一块研为末放到香印模中模印成形后就可以焚烧了。
《春香方》沉香四两檀香六两结香、藿香、零陵香、甘松各四两, 茅香各四两,丁香一两,甲香五钱,麝香冰片各一钱以上各料用炼蜜拌为湿膏装进瓷瓶密封就可以烧了。
《玉华香方》沉香四两速香黑色者四两檀香四两乳香二两木香一两丁香一两郎台六钱奄叭香三两麝香三钱冰片三钱广排草三两以交趾出产的为妙苏合油五两大黄五钱官桂五钱黄烟即金颜香二两广陵香一两用叶把上列香料研为粉末加进合油调和均匀再加炼好的蜜拌和成湿泥状最后装进瓷瓶用锡盖加蜡密封瓶口烧用时一次取二分。
制香配方念佛威力大的文档香初分五种:贡、安神、怡神、凝神、启辛,另不定时有其他香品,如禅香和其他专用香等,除启辛香外,其他香品均可用于供奉神佛。
贡香:适于节日和晨起供佛、供神、祭祖、禅修等。
主要成份:檀、沉香、乳香、降香、香附、红花、丁香等安神香:安神安魂,有益于改善心躁、失眠、惊悸等,适于晚睡前使用。
主要成份:檀、降香、川芎、当归、琥珀等怡神香:主要于日常居家及办公使用,调理性情、心生愉悦,调节环境,清新淡雅。
并有助于改善抑郁。
主要成份:降香、零香草、当归等凝神香:有醒脑凝神之功效,最适合学习、办公时使用。
主要成份:藿香、白芷、菖蒲、龙脑、薄荷、益智仁等启辛香:辟邪除秽、除障、预防流感、时疫。
主要成份:辛夷、白芷、川芎等禅香:有助禅定。
主要成份:檀、降香、没药、清静之甘露等,不定期生产和合香方.txt《聚仙香》黄檀香一斤排草十二两沉速香各六两丁香四两乳香四两另外研末郎台三两黄烟六两另外研末合油八两麝香二两橄榄一斤白芨面十二两蜜一斤以上成分研成细末作香骨先和上竹心子作为香的第一层趁料湿又滚一层药。
檀香二斤排草八两沉、速香各半斤将以上三料研为末滚成第二层于是制成了香用纱筛后将湿香晾干。
京城自制香每一万枝香工价二钱。
一万根竹棍价一钱二分。
香袋紫龙力纸每一百张价五钱。
沉速香方沉速香五斤檀香一斤黄烟四两乳香二两奄叭香三两麝香五线合油六两白芨面八两蜜一斤八两和成滚棍即制成。
《印香方》黄熟香五斤速香一斤香附子、黑香、藿香、零陵香、檀香、白芷各一两,柏香二斤,芸香一两,甘松八两,乳香一两,沉香二两,丁香一两,馥香四两,生香四两,焰硝五分以上各料一块研为末放到香印模中模印成形后就可以焚烧了。
《春香方》沉香四两檀香六两结香、藿香、零陵香、甘松各四两, 茅香各四两,丁香一两,甲香五钱,麝香冰片各一钱以上各料用炼蜜拌为湿膏装进瓷瓶密封就可以烧了。
《玉华香方》沉香四两速香黑色者四两檀香四两乳香二两木香一两丁香一两郎台六钱奄叭香三两麝香三钱冰片三钱广排草三两以交趾出产的为妙苏合油五两大黄五钱官桂五钱黄烟即金颜香二两广陵香一两用叶把上列香料研为粉末加进合油调和均匀再加炼好的蜜拌和成湿泥状最后装进瓷瓶用锡盖加蜡密封瓶口烧用时一次取二分。
竹签香的制作方法竹签香,也称为竹蜡,是一种传统的香料制作方法。
它是用竹子的横截面制成的小棒棒,用于燃烧时散发出香味。
制作竹签香需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步骤,包括修整、切割、烘干、蘸香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竹签香的制作方法,并逐一解释每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竹子。
要制作竹签香,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的竹子。
最好选择高山上的新鲜竹子,这种竹子茎径较粗,品质较好。
选择时要注意看竹子的横截面,如果横截面有杂质或裂纹,则不适合制作竹签香。
第二步:修整竹子。
将选好的竹子切割成适当长度的小段,然后用锐利的刀片修剪竹子的两端,使竹子的两端平整。
修整过程中要小心,以免将竹子切断。
第三步:切割竹子。
将修整好的竹子横切成适当的厚度,一般为1厘米左右。
切割时要用锋利的刀具,并保持切割面平整,以便后续的烘干过程更加均匀。
第四步:烘干竹子。
将切割好的竹子均匀地摊放在炉中,用适当的温度进行烘干。
烘干时要适量控制炉温,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竹子变形或燃烧。
烘干时间根据竹子的尺寸和湿度而定,一般为2-3天。
第五步:蘸香。
将烘干好的竹子放入香料溶液中浸泡,使竹子充分吸收香味。
香料溶液通常由各种天然植物的提取物组成,如檀香、龙涎香、麝香等。
浸泡时间根据竹子的密度和香味的浓度而定,一般为1周左右。
第六步:晾干。
将蘸香之后的竹子晾干,使竹子中的香料挥发殆尽,同时保持竹子的形状和质量。
晾干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通风,以防止竹子发霉或变质。
第七步:打磨。
将晾干的竹子进行打磨,使表面更加光滑和细腻。
打磨可以使用砂纸或其他细砂纸进行,打磨时要使用适当的力度和角度,以防破损竹子。
第八步:整理。
对于打磨好的竹签香,可以进行整理,使长度和外观更加均匀。
整理可以使用剪刀、刀具等,根据需要调整竹签香的长度和形状。
第九步:包装。
将整理好的竹签香进行包装,可以使用竹子编织的小篮子或纸盒等。
包装时要注意保持竹签香干燥,避免受潮或破损。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优质的竹子是制作竹签香的关键。
探秘中国古代香料制作中国的制香技术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医学说、道家外丹学说一脉相承的理论,有一个十分成熟完善的工艺体系,无论是香方的确立、香料的使用、配伍与炮制、制作的流程等方面都十分考究。
如今的香市场,广为流传的就是化工香,大部分化工香里面几乎没有一点自然香料的成分,即便有人倾向于做自然香,很多也是机制的,他们大多没有“手工制作”的概念。
刘熙宇从老师那里学得制香技术,如今开办的心语香社主要以沉香、檀香、合香三个系列为主,其中前两者为单品香。
尽管传统制香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都一定的保密性,但刘熙宇还是乐于分享大部分工艺细节,出于真诚,也出于传承。
合香与香粉的制作工艺不同,线香在制作的过程中必然要加两到三成的天然粘粉,而天然粘粉本身也带有一定的味道,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成品香味道中的一员,像蒸桑拿一样。
合香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其中可能每一个组成成分都对应一种特定的炮制方法。
刘熙宇举出心语香社配制的几款合香,香名都是香社成员合力取的,他还就每一种合香在制作中的注意事项作出强调:香名:风华再现组成:檀香、沉香、降香、安息香、龙脑等香韵:此香祛疫辟秽、安魂正魄,开启心智,捷获禅悦,香气纯正,经久不散,是读书时的好伴侣制作要领:在所有香料都炮制好之后,要先把沉香和檀香放在一起调配,并保证是在夜间;三天后,等二者香味融合之后,第四天再加入其他香料,包括天然粘粉,一天后再用混合而成的粉末制作线香。
(这其中之所以要先把沉香和檀香置于夜里混合,一方面是想利用夜间的寒凉气对香料的火毒进一步化解,另一方面沉、檀二者的融合本身就是水与火的交融)香名:春华秋实组成:檀香、沉香、藿香、木香、龙脑等香韵:此香净晦祛瘟,安神醒脑,清热祛风,气味纯净,香气浓郁,尤适合迎客时使用制作要领:除了藿香、木香、龙脑三者外,其他香料必须是先期制成的半成品,半成品的制作周期大概十到十五天,而且藿香、木香、龙脑三者还要含水磨碎,最后再进行混合。
十种古代香料制作香方
古代香料是人们在古代常用于制作香品的一种材料,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功效。
下面将介绍十种古代香料制作香方。
1.沉香香方:取沉香木粉10克,龙涎香碎末3克,加入檀香油3滴和檀香精油2滴,混合均匀后压缩成小块。
2.乳香香方:取乳香粉末10克,麝香末2克,加入檀香精油3滴和玫瑰精油2滴,搅拌均匀后制成小香团。
3.龙涎香香方:取龙涎香末10克,白没药末2克,加入忍冬精油3滴和薄荷精油2滴,混合均匀后制成小块。
4.麝香香方:取麝香末5克,香附末3克,加入没药精油3滴和檀香油2滴,搅拌均匀后压成小块。
5.檀香香方:取檀香末10克,天竺黄末2克,加入柏木油3滴和忍冬精油2滴,混合均匀后制成小香团。
6.白没药香方:取白没药末10克,乳香末2克,加入麝香精油3滴和柏木油2滴,搅拌均匀后制成小块。
7.忍冬香方:取忍冬末10克,龙涎香碎末2克,加入乳香精油3滴和薄荷精油2滴,混合均匀后制成小香团。
8.玫瑰香方:取玫瑰花瓣干燥后磨成粉末10克,乳香末2克,加入檀香精油3滴和玫瑰精油2滴,搅拌均匀后制成小块。
9.天竺黄香方:取天竺黄末10克,香木油3滴,加入檀香油2滴,搅拌均匀后压成小块。
10.柏木香方:取柏木末10克,白没药末2克,加入檀香精油3滴和柏木油2滴,混合均匀后制成小香团。
以上为十种古代香料制作香方,每种香方都有独特的香气和功效,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和制作。
温馨提醒,制作香品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火源。
同时,也请注意使用时的量度,以免浪费或过量引起不适。
古代制香工艺古代制香工艺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
制香工艺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受到皇室贵族和文人雅士的青睐。
通过独特的配方和精细的制作工艺,制香师们能够制作出各种香味纯正、独特芳香的香料,被广泛用于祭祀、庆典、疗病和驱邪等场合。
古代制香工艺的核心是选材和配方。
古代制香师们常常使用当地的香草、花卉、木材、树脂等天然植物材料作为原料,经过精心挑选和配比,制成各种香料。
不同的原料和配方组合可以制作出各具特色的香味,如花香、木香、果香等。
古代制香师们还擅长运用熏香、熏烟等技术,将香料熏制成固体或液体状,使其更易燃烧和散发香气。
制香工艺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精细。
首先,制香师们需要将原料进行研磨、混合,制成香料的坯料。
然后,他们需要根据配方将坯料进行加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香块、香丸或香粉。
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以确保香料的香味和质量。
最后,制香师们还需要用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对香料进行包装和保存,以保持其新鲜和持久的香味。
古代制香工艺不仅注重香味的制作,还注重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制香师们常常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承给后人,形成了各地的独特香文化。
他们还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求,设计并制作出各种香具,如香炉、香盒、香囊等,丰富了香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古代制香工艺的发展也促进了香道、香礼、香艺等相关文化的繁荣,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古代制香工艺逐渐被工业化生产所取代,传统的手工制香工艺逐渐失传。
然而,一些香料公司和文化机构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古代制香工艺,推出了一些传统香料产品,以及举办了一些制香工艺的展览和培训活动,为古代制香工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的来说,古代制香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一门工艺技术,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古代制香工艺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愉悦。
中国传统香的制做方法传统香是一种能净化环境、安神开窍的香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它不仅适合在公共场所使用,也很适合在家庭中使用,可以养心意志,使人神清气爽,身心放松。
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医学说一脉相传的理论,有一个成熟的十分完善的工艺体系。
制作传统香要以天然香药材为原料,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法度来完成,制香的人还要正心诚意保持良好的心态。
制作传统香首先是要综合考虑香的用途、香型、品味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基本要求,选择香料或药材,采购来的香药即使品质优良,也仍然是生香药,需要进行泡制。
香药泡制是制作传统香制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道环节,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甚至对泡制的时间、的质地,都有很多讲究。
传统香的外型丰富多彩,常用的有线香、盘香等。
制作传统香一共要分六个步骤,包括制备原料、和料、成型、晾晒、包装窖藏等几部分。
制作传统香之前,首先要制备好所需的原料。
制备原料分为四部分:香药、木粉、粘结料、附加性材料。
香药是传统香最核心的部分,它决定了香气的特征、功效、品级和档次。
香药包括天然香药和一些中药材,需要进行泡制。
泡制檀香的方法是先将檀木砍成小块,放入水中浸泡,再将浸泡后的檀木晾干,研成细末,最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粘结料和附加性材料,搅拌均匀即可。
制作传统香需要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法度来完成,制香的人还要正心诚意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也是现代香和传统香不同的工艺之处,传统香不仅成为芳香之物更成为开晦养生之药。
檀香是一种来自南方炎热地区的香料,因其火性较大,单独制作容易使人气浮上燥。
因此,最常用的方法是先用茶叶、清茶或者团茶去掉其火性。
制作檀香的第一步是将大块的檀木劈成长2-3厘米,粗3-5毫米的尺寸,以便进行后续的研磨工序。
然后将劈好的檀木放入盆中,准备一套砂器茶具、一壶开水和上等的乌龙茶和云南团茶。
和泡茶一样,先用开水冲洗一遍茶具,再放入茶叶。
等到第二遍茶浸泡好后,将茶水倒入装有檀木的盆中,并将茶叶洒匀。
盖住盆口,防止檀木的香气外泄。
香方合香】传统制香法【伴月】:【原料】:沉香、白檀、郁金、丁香、旃檀、降真、麝香木等.徐铉,广陵人. 仕南唐,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归宋,为散骑尝侍.铉文思敏速,精小篆,传世作品有摹秦李斯《峄山刻石》等.铉性喜香,亦是制香大家. 每遇月夜,露坐中庭,焚香一炷,澄心伴月……徐铉把自己制的这种香称为《伴月》。
【灵虚香】:【原料】丁香、灵香草、降真、灵水等.灵虚香香品高雅,淡而溢远。
以道地中草药、纯天然香料为原料,运用正宗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不以浓香误人,无化学香之气息浓重而致人神昏之弊,更无化学香精燃烧后影响人体健康之害。
【宣和御制香】:【原料】沉香、金颜香、背阴草、龙脑、朱砂、丁香、安息香、檀香木等香药。
本品为宋徽宗赵佶钦定香方。
据记载徽宗在朝事和书画之余,常到御香房亲制此香。
并常以此香赏赐近臣,为宣和年间众朝臣邀赏之佳品。
【宣和御前香】:【原料】沉香、龙涎香、排草香、花露、唵叭香等《宣和御前香》香方为赵佶所定,气息典雅而品性温蕴,也是徽宗的日常专用香,理政上朝、宴客起居、吟诗作画皆用之,以正气清心,益智养生。
徽宗常亲制此香,并以之赏赐近臣。
所以此香也成为众朝臣邀赏的赐品。
【花蕊夫人衙香】:【原料】元参、松仁、香附子、丁香、沉香、乳香等花蕊夫人为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之贵妃,现有宫词百首、香方数则存世。
《花蕊夫人衙香》是夫人所制供官衙等政务场所使用的香。
夫人深谙香理,亦信奉佛教,故所配之香,既有佛家庄严气象,又不失宫廷香的华贵气息。
【愈疾香】:【原料】元参、甘松、柏子、大黄、沉檀、苏和香、鸡舌香等。
愈疾香是一款久远的历史名香,以养生祛疾为主要目的。
古方注:“常烧此项弱疾可除。
”【东坡闻思】:【原料】旃檀、元参、丁香、香附子、降真香、豆蔻、茅香等。
相传为宋代苏东坡传世的名香之一。
东坡一生喜茶爱香,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流放贬官,他一刻也没离开过香。
同时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和香高手,对香有着深入理论研究,闻思香是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制作的名香,其香如其文,韵深意长。
一种艾叶制香方法艾叶制香是一种古老的中草药应用方法,它源自中国传统的医学和养生文化,被广泛用于驱邪、清香、祛湿、消暑、祛虫等方面。
艾叶的制香方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它是一种将艾叶研磨成粉末然后加以燃烧的过程。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艾叶制香的方法。
首先,准备好所需材料。
制作艾叶香所需的主要材料是艾叶本身,可选择采摘新鲜的艾叶或购买市售的干艾叶。
此外,还需要一些辅助材料,如黄飞蜂蜡、红糖、龙涎香等。
这些材料可以选择按比例混合,调整出不同的香味。
接下来,将艾叶制成粉末。
首先将新鲜的艾叶晾晒至干燥,然后将其研磨成细粉。
如果使用市售的干艾叶,可以直接使用细粉状的干艾叶。
研磨艾叶时要注意不要过度研磨,以免破坏艾叶的营养成分。
然后,将制香材料与辅助材料混合。
在制作艾叶香时,可以将艾叶粉末与其他香料混合,以增添香味。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目的的不同,选择添加龙涎香、红糖、檀香粉等辅助香料。
添加这些辅助香料不仅可以改善香气,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温养肺气、安神等功效。
接着,添加适量的粘合剂。
为了使艾叶香燃烧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烟雾和香味,需要添加一些粘合剂。
常见的粘合剂有黄飞蜂蜡、植物胶粉等。
将粘合剂加入制香材料中,搅拌均匀,以便调成适合制香的糊状物。
然后,将糊状物制成香条。
将调好的糊状物均匀地涂抹在竹签或细木棍上,使其成为长条状。
也可以将糊状物放置在抹有油的平板上,搓成细长的香条。
制作香条时要注意调整糊状物的湿度和粘稠度,使香条既易制作又易燃烧。
最后,晾晒和储存艾叶香。
制成的香条需要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1-2周,使其充分干燥。
晾晒完毕后,将艾叶香放置在密封容器中储存,以防止受潮变质。
在储存期间,可以选择将艾叶香放置在洗干净的瓷碗或小布袋中,以增强香气。
经过以上步骤,我们就成功地制作出了艾叶香。
将其点燃后,可以发出浓郁的香气,具有祛湿、驱虫、消暑、清香等作用。
另外,艾叶香还可以用于养生保健和调节情绪,可用于熏泡香薰、烘烤食物、香囊等多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