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共42页共4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64 MB
- 文档页数:42
河南省的土壤分析河南省的主要土壤类型:主要是棕壤,黄褐土,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
下面就从其分布,性质,利用改良这几个方面一一介绍,(一)黄棕壤:黄棕壤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性土类。
其在我国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黄棕壤分布于亚热带北缘。
这里夏季高温,具有亚热带特点;冬季寒冷,具有暖温带特点。
年平均气温为15~18℃,≥10℃的积温为4500~5300℃,无霜期210~250天,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山区大于1000毫米。
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
成土母质在山地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砂页岩风化物,在岗地为下蜀黄土。
河南省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和桐柏山地,信阳县、光山、商城、新县、罗山、固始、潢川、唐河、南召、西峡、内乡、桐柏、镇平、淅川、卢氏、舞钢、鲁山、嵩县。
性质:脱盐基酸化和弱脱硅富铝化,体现过渡特点。
粘化作用明显:形成大量粘粒并产生明显淋淀粘化,形成粘化层(Bt)。
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大,自然植被下的表土层为20~40g /kg,耕地土壤表层一般仅10g/kg左右。
利用改良:黄棕壤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农业历史悠久的地区,丘陵区还可种植茶、桑、发展果园,平缓丘陵区,可作为农业生产基地,适于稻、麦、棉和油料等作物的生长。
黄棕壤属于淋溶土,受水分淋溶作用强,自然土壤肥力较高,耕种后肥力易于下降,若植被保护不好,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应注意水土保持,发展灌溉和防止内涝,增施有机肥或种植绿肥,培肥土壤。
地形平缓多为农耕地,山地黄棕壤则是用材林和经济林的重要生产基地。
利用上应注意多种经营和综合开发。
低山丘陵荒地的上半坡土层浅薄,可栽植耐瘠的马尾松、刺。
槐、山杨和桦木等,下半坡和坡麓土层较深厚,可以发展栓皮栎、麻栎、杉木等,也可辟为茶园或栽植油茶、油桐、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
(二)黄褐土:黄褐土主要分布在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缘以及暖温带南缘的低山丘陵或岗地。
河南省的土壤分析河南省的主要土壤类型:主要是棕壤,黄褐土,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
下面就从其分布,性质,利用改良这几个方面一一介绍,(一)黄棕壤:黄棕壤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性土类。
其在我国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黄棕壤分布于亚热带北缘。
这里夏季高温,具有亚热带特点;冬季寒冷,具有暖温带特点。
年平均气温为15~18℃,≥10℃的积温为4500~5300℃,无霜期210~250天,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山区大于1000毫米。
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
成土母质在山地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砂页岩风化物,在岗地为下蜀黄土。
河南省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和桐柏山地,信阳县、光山、商城、新县、罗山、固始、潢川、唐河、南召、西峡、内乡、桐柏、镇平、淅川、卢氏、舞钢、鲁山、嵩县。
性质:脱盐基酸化和弱脱硅富铝化,体现过渡特点。
粘化作用明显:形成大量粘粒并产生明显淋淀粘化,形成粘化层(Bt)。
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大,自然植被下的表土层为20~40g/kg,耕地土壤表层一般仅10g/kg左右。
利用改良:黄棕壤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农业历史悠久的地区,丘陵区还可种植茶、桑、发展果园,平缓丘陵区,可作为农业生产基地,适于稻、麦、棉和油料等作物的生长。
黄棕壤属于淋溶土,受水分淋溶作用强,自然土壤肥力较高,耕种后肥力易于下降,若植被保护不好,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应注意水土保持,发展灌溉和防止内涝,增施有机肥或种植绿肥,培肥土壤。
地形平缓多为农耕地,山地黄棕壤则是用材林和经济林的重要生产基地。
利用上应注意多种经营和综合开发。
低山丘陵荒地的上半坡土层浅薄,可栽植耐瘠的马尾松、刺。
槐、山杨和桦木等,下半坡和坡麓土层较深厚,可以发展栓皮栎、麻栎、杉木等,也可辟为茶园或栽植油茶、油桐、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
(二)黄褐土:黄褐土主要分布在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缘以及暖温带南缘的低山丘陵或岗地。
河南省120万分县土壤类型图(1988)文档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黄河中下游数据分中心数据文档河南省1:20万分县土壤类型图(1988)文档 1 引言1.1 数据库名河南省1:20万分县土壤类型图(1988)1.2 编写目的本文档系对河南省1:20万分县土壤类型图(1988)的相关说明,可用来指导、规范数据的使用与分发。
预期读者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
1.3 定义无2 数据库内容说明2.1 数据库内容一般描述,限200字,河南省土壤类型复杂多样,有自然土壤与农业土壤(水田土壤与旱地土壤等。
根据土壤发生学的观点,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原则,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将全省土壤划分为7个土纲,11个亚纲,17个土类,40个亚类,131个土属和441个土种。
这套数据由全国80年代全国土壤普查数据经扫描数据化建立起来的。
2.2 字段,要素,名称解释序号字段名含意字段类型长度备注1CODE 土壤类型代码长整型 6 位2 土壤类型土壤类型值字符型 16位 2.3 数据源描述原数据由河南省土肥站编制,比例尺为1:10万,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 2.4 数据内容描述将全省土壤划分为7个土纲,11个亚纲,17个土类,40个亚类,131个土属和441个土种。
数据量为3.63MB。
数据格式为ArcGIS shapefile格式。
土壤代码与土壤类型对照表如下:土壤代码土壤类型土壤代码土壤类型205两合土 213 灰潮土801 中性石质土 607 白浆化棕壤811 中性粗骨土 309 白浆黄褐土741 中性紫色土 235 盐化潮土304 冲积黄褐土 405 石灰性砂姜黑土200 小两合土 742石灰性紫色土722新积土 116 石灰性褐土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黄河中下游数据分中心数据文档601 棕壤 401 砂姜黑土608棕壤性土 815 硅质粗骨土201 沙土 236碱化潮土108 淋溶褐土 714 积钙红粘土208 淤土 307 粘盘黄褐土501 淹育型水稻土 711红粘土224 湿潮土 227 脱潮土510 漂洗型水稻土 921 草甸盐土507潜育型水稻土 911草甸碱土124潮褐土 731 草甸风沙土504 潴育型水稻土 101 褐土223 灌淤潮土126 褐土性土701黄棕壤 407 覆盖灰砂姜黑土705 黄棕壤性土 403 覆盖砂姜黑土301黄褐土 805 钙质石质土310黄褐土性土 814钙质粗骨土投影参数如下: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 Lambert_xian1980Projection: Lambert_Conformal_Conic False_Easting: 0.00000000 False_Northing: 0.00000000Central_Meridian: 110.00000000 Standard_Parallel_1: 25.00000000 Standard_Parallel_2: 47.00000000 Scale_Factor: 1.00000000 Latitude_Of_Origin: 10.00000000 Linear Unit: Meter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GCS_Xian_1980Datum: D_Xian_1980Prime Meridian: GreenwichAngular Unit: Degree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黄河中下游数据分中心数据文档2.5 数据加工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对纸质地图经预处理后,由扫描仪进行扫描,生成扩展名为*.tiff的原始图像;利用Erdas进行几何纠正、图像增强等处理并进行地理配准,生成具备统一空间参照系的数字栅格地图(Geotiff格式);再利用ArcGIS,交互式的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并输入相应的属性编码,经错误检查与处理后利用Arc/info进行图幅拼接、拓扑关系生成,完成数据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