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地被植物栽植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7
河南农业2015年第12期(上)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主办笔者根据多年公园管理经验,筛选出几种地被植物混种,观察它们的性状表现,挑选适于管理的组合在多个区域推广使用,来解决公园地被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公园整体景观,减少管理的工作量,降低管理成本和资源浪费。
一、地被植物概述(一)概念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在裸露地面上的低矮植物而言,其中包括草本、低矮匍匐性灌木和蔓性藤本植物。
它们的特点是繁殖栽培容易,养护管理粗放,适应能力较强,植物体形成的枝叶层紧密地与地面相接,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地表面,对地面起着良好的保护和装饰作用。
地被植物有些适合在阳光充足的场地栽培,有些适宜在土坡处栽培,有些适合栽植在乔木林下。
(二)混种概念这里的地被植物混种是: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或同一时间将两种地被的种子或幼苗插空或隔行种下,各品种均能保持自己的形态特征,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良性生长,完成生理周期。
现尝试采用两种草本混种,草本与木本混种的方法进行种植试验,为公园不良的土壤、环境条件筛选适合种植的植物。
地被植物混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观察郑州市绿文广场管理中心 王会娟株高、穗长、穗粒数、亩穗数、千粒重及产量总体最高,该处理每公顷产量较T1、T2、T4、T5处理分别高出61%、8%、6%、2%。
(三)配方肥处理节本增效表现情况表5显示,与常规施肥处理(T2)相比,配方肥处理(T3、T4、T5)均具有增产节支效益,其中,T3处理增产效益最高,且其节本增效最为显著,T4处理节本效益最高,总体上,T3处理节本增效最为显著。
三、结论(一)试验结果显示,不施肥处理根系次生根数量、根干重最低,说明不施肥不利于小麦根系生长;常规施肥处理次生根数量、根干重较低,说明常规施肥条件下,氮、磷、钾配比不尽合理。
实验结果还显示,配方肥处理根系次生根数量、根干重优于不施肥及常规施肥处理,这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二)作物地下部与地上部存在相关性,良好的根系对地上部生长有促进作用,进而影响到作物最终的产量。
风景园林工程中地被植物栽植技术及养护管理探究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各大城市都在逐步推进城市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工作,而在风景园林工程当中选择地被植物进行种植,能够大幅度提升园林工程建设的观赏性,维护效果以及经济效果。
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适宜栽种在园林工程当中的地被植物种类,并对园林工程建设地质条件改良,植物种植方式以及植物养护管理进行了要点介绍,以期为广大风景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被植物;栽植;养护管理;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
开展城市风景园林项目建设,能够为城市规划增添一抹亮色,同时也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自然生态文明的迫切需求。
而在城市风景园林工程当中选取地被植物进行景观建设具备较大的适用性,地被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其中涵盖了蕨类植物、藤本植物以及宿根植物等种类。
将地被植物覆盖于风景园林工程的绿地上,能够起到巩固水土及吸附空气当中的污染物和尘土的效果,改善自然空气,消除城市内部的大量噪音和污染。
同时,地被植物的生态习性极为丰富,可采取单独种植方法、大面积丛植方法、片植方法。
工作人员可根据风景园林的土地规划模式选取较为科学的种植思路。
在裸露的绿地上栽植地被植物,也能作为植物群落下层空间的良好补充,提升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群落构成的层次性,为风景园林观赏人群带来错落有致的观赏效果,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具生态效果。
1地被植物选择及其原因分析无论是在园林绿化工程绿地上种植草坪植物或者是地被植物,都能起到地面覆盖和涵养水分的作用。
但从观赏角度出发,种植草坪植物色彩过于单调,大多都是以绿色为主,而地被植物种类极为丰富,枝叶花果都可变换和更改,色彩呈现也极为靓丽,不同季节会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可以选取地被植物覆盖园林工程绿地,更加适合作为观赏性植物进行种植,以此来改善风景园林地面观赏性效果不佳的问题。
而在实际地被植物种植种类选取的过程当中,植物设计师需要根据植被的生长习性以及观赏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同时也要结合风景园林的景观营造需求,合理的选择地被植物种类。
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PLANTATION CODE FOR GARDEN PLANTSDBJ08—18—91,自1991年7月1日起实行。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提高上海市绿化栽植质量,充足发挥绿化功能,特制定本技术规程。
第1. 0.2条本规程系根据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上海市古树名木管理规定》、参照一九八二年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内容而制定。
第1.0.3条本规程合用于本市区、县公共绿地及专用绿地。
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绿地,均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凡列为工程的栽植工作应具有与工程有关的各项批准文献。
第2.0.2条综合工程中的栽植工作,应在主体工程、地下管线及道路工程等完毕后进行。
第2.0. 3条绿化栽植应在栽植季节进行。
综合工程的主体工程如在非栽植季节竣工,栽植工作应在随后的第一个栽植季节内完毕。
第2.0.4条成活率和保存率一、在栽植季节内栽植树木,凡是由本地区移植的苗木,其成活率应大于95%,由外地移植的苗木,其成活率应大于90%。
因特殊因素在非栽植季节栽植树木,成活率可另行议定。
二、栽植一年以上的树木保存率应大于98%。
三、计算成活率和保存率时,不涉及因人为机械损伤,各种污染以及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所导致死亡的树木。
第2.0.5条树木与架空线、地下管线以及建筑物等应保持下列距离。
一、树木与架空线的距离1.电线电压380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1.00m。
2. 电线电压3300伏至loooo 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3.00m。
二、树木与地下管线的间距1.乔木中心与各种地下管线边沿的间距均不小于0.95m。
2.灌木边沿与各种地下管线边沿的间距均不于0.50m。
注:各种管线指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煤气管、电力电缆、弱电电缆。
三、树木与建筑、构筑物的平面距离表2.0.5-3建筑物、构筑物名称距乔木中心不小于距灌木边沿公路铺筑面外侧0.8m 2.00m道路侧石线(人行道外缘)0.75 不宜种高2米以下围墙 1.00 0.50高2米以上围墙(及挡土墙基) 2.00 0.50建筑物外墙上无门、窗 2.00 0.50建筑物外墙上有门、窗(人行道旁按具体情况决定) 4.00 0.50 电杆中心(人行道上近侧石一边不宜种灌木)2.00 0.75路旁变压器外缘、交通灯柱 3.00 不宜种警亭 3.00 不宜种路牌、交通指示牌、车站标志 1.20 不宜种消防龙头、邮筒 1.20 不宜种天桥边沿 3.50 不宜种第2.0.6条道路交叉口、里弄出口及道路弯道处栽植树木应满足车辆的安全视距。
公园园林地被植物养护措施植物养护措施包括植物的选择、植物的种植、植物的管理等方面。
首先要选择适合公园园林地环境的植物,根据地形、土壤、光照、湿度等条件选择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植物。
在公园园林地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花期较长、抗逆性较强的植物,如花卉、乔木、灌木等。
选择植物时还要考虑到其施肥、灌溉、修剪等管理措施的便利性,以减少养护的难度。
其次要正确种植植物,选择适合的季节和方法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根据土壤的状况添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
种植植物时要注意不同植物的种植深度和间距,避免盘根错节、过于密集。
植物的栽培还需要注意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在种植后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为了防止杂草的生长和保持土壤的湿度,可以在植株周围铺设草皮或覆盖地膜。
植物的管理包括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修剪是保持植物健康和形态美观的重要手段。
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性,还可以促进植物的分枝和新陈代谢。
修剪时要注意保护植物的主干,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施肥是为了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
施肥时要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
病虫害防治是防止植物受到疾病和虫害侵害的重要措施。
可以定期喷洒农药和使用相应的防治方法,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最后要注意公园园林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植物的养护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植物的选择和管理要注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避免过度施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在植物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水源和养分,减少浪费和污染。
综上所述,公园园林地的植物养护措施是保持公园园林地美观和提供良好环境的重要手段。
植物的选择、种植和管理是植物养护的关键环节,需要合理安排,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观赏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公园园林地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
地锦栽植方案1. 引言地锦(学名:Alternanthera)是一类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被称为苋草或地锦苋。
其叶片鲜艳多彩,具有观赏价值,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被用作地被植物或边境植物。
本文将介绍地锦的栽植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土壤要求、光照和水分要求、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2. 品种选择地锦有许多品种可供选择,每个品种的叶片颜色和形态都有所不同。
常见的品种有红叶地锦(Alternanthera dentata)、绿叶地锦(Alternanthera ficoidea)和黄叶地锦(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
根据景观设计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栽植。
3. 土壤要求地锦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长,但对土壤排水性要求较高。
因此,在选择种植位置时应考虑到土壤的排水情况,避免积水导致植株烂根。
最适宜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湿润但又具有良好排水性的土壤。
4. 光照和水分要求地锦喜阳光,但也能耐些阴暗环境。
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地锦的叶片颜色更加鲜艳。
因此,在栽植地锦时要选择阳光充足的位置,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地锦对水分需求较大,喜欢湿润的环境,但又不能过度浇水。
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5. 施肥地锦对养分要求较高,因此在栽植过程中需要适当施肥。
在新栽植的地锦苗期,可以在培土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或缓释肥。
在生长季节,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追肥,使用全面肥料或含氮、磷、钾等元素的肥料,以促进地锦的生长和发展。
6. 病虫害防治地锦较为耐病虫害,但在特定环境下仍可能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和白粉病,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和蓟马。
为了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药物防治。
在使用农药时,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正确使用,以避免对植株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7. 总结地锦作为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鲜艳多彩的叶片,在园林景观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园林地被植物养护管理技术作者:董瑞峰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本文就地被植物的概念及特点、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以及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园林地被植物;养护管理技术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建设节水型社会理念的提出,通过各种措施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园林成为城市绿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近些年来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在北方地区,选择节水耐旱、抗性强、适应性强的地被植物,既可丰富植物物种资源,又可降低绿化的养护管理成本。
一、地被植物的概念及特点1、地被植物的概念地被植物是指株丛紧密、低矮,用以覆盖园林绿化地面,避免杂草丛生而形成的园林地被景观的植物群体。
它不仅包括草本和蕨类植物,而且包括小灌木、藤本和竹类,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灌木。
也有人认为:地被植物是指那些自然生长高度或经修剪后高度在1m以下,最下分枝较贴近地面,成片种植后枝叶密集,较好地覆盖地面,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并具较强扩展能力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藤本及多肉植物。
但由于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可以达到不同的生长高度,形成相应的覆盖效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被植物应该没有明确的种类划分。
2、地被植物的特点2.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地被植物种类繁多,种质资源丰富,分布极广,在全国都有分布,是介于乔灌木和草坪层次之间的一层低矮植被,可利用资源空间大。
在众多的地被植物种类中,既有四季常青的“常绿地被植物”,又有落叶种类;既有草本地被植物,又有矮生木本种类;还有藤本、蕨类及矮生竹类;既有观叶地被植物种类,又有观花、观果种类。
不同的叶色、花色和果色也为园林绿化的形式提供了诸多选择。
固有的生态适应性和繁殖能力,使该类植物管理粗放,能快速遏制杂草的蔓延。
除观赏价值外,许多地被植物还兼有用材、食用、药用、香料等多种经济价值,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发展前景。
地被种植施工方案1. 引言地被种植是一种常见的景观设计手法,通过在地表覆盖植物来改善场地的环境和美化景观。
地被种植施工方案是指在地被种植工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
本文将介绍地被种植施工方案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前期准备、植物选择、施工方法等。
2. 前期准备在进行地被种植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1 地面清理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地面进行清理,将杂草、垃圾等无用物品清除干净,保持地面整洁。
2.2 土壤改良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状况,可能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石灰等来改善土壤质量,并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2.3 地形修整在进行地被种植之前,需要对场地的地形进行修整,确保地面平整,并便于水分排放,以避免积水情况的发生。
3. 植物选择地被种植的植物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地被种植效果的好坏。
在选择植物时,需考虑如下因素:3.1 地区气候条件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比如,在湿润地区可以选择喜水的植物,而在干燥地区则需选择耐旱性强的植物。
3.2 地被特点根据景观设计的要求,选择与地被特点相符的植物。
比如,在需要形成紧密覆盖的地被中可以选择多枝地被植物,而在需要形成开散覆盖的地被中可以选择低矮的地被植物。
3.3 地被功能根据地被的功能需求选择植物。
比如,在需要抑制杂草生长的地被中可以选择有较强竞争力的植物,而在需要引入益虫控制害虫的地被中可以选择诱引益虫的植物。
4. 施工方法4.1 播种将选好的植物种子均匀撒播在已经准备好的地面上。
播种时,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播种方法,如直播、点播、细播等。
4.2 移植如果选择的植物是幼苗,可以选择移植的方式进行地被种植。
首先,在已经准备好的地面上开挖植株大小的孔洞,然后将幼苗小心地移植到孔洞中,填土并轻轻踩实。
4.3 植物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地被种植的植物,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覆盖草帘、搭建遮阳棚等,以防止植物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园林地被植物栽植技术一、地被植物种植〔改造〕前的准备〔一〕场地清理与平整1、深度在20公分以内的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有害物质、杂物、砖块必须去除。
2、种植床内杂草〔原有地被植物〕必须去除。
3、场地初步平整,挖除突起局部,填平低洼地方,确保种植床密实度均匀。
〔二〕地形处理地被种植床应排水良好,一般做成3‰的排水坡度。
如果临近建筑,应从地基向外倾斜,直到边缘。
〔三〕施基肥种植地被前,要求在地表均匀撒施复合肥,每平方撒15克,撒施后与10-15公分土层均匀混合。
〔四〕深翻土壤、种植床细平整消毒、施肥后进展种植床细整。
土粒不超过2公分,边整边衬,不留坑洼,整理成符合排水要求的种植床。
二、地被植物种植1、种植株行距为10ⅹ10公分行列种植,种植深度略深于根系,分株后的小株放于种植坑,用土回填踩实。
2、种植完逐一踩实,让根系与土壤结合密实,扶正苗木。
三、清理施工现场种植完毕,清理现场,杂物分类堆放整齐。
园林绿化技能大赛评分方法为进一步调动我市园林绿化技术工人学技术和提高技能的积极性,根据园林绿化技能大赛要求,特制定园林绿化技术大赛评分方法。
一、理论局部1、总分值100分。
2、内容为"园林绿化"中的"序言〞和"绿化工〞局部。
3、题型:填空题〔20分〕、选择题〔20〕、判断题〔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20分〕。
二、实际操作局部〔一〕园林植物品种及植物病虫害识别〔总分值100分〕1、植物识别〔总分值50分〕:〔1〕对常见的25种植物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展识别,限时10分钟完成。
〔2〕每答对一种得2分。
〔3〕分组进展。
2、植物病虫害识别〔总分值50分〕:〔1〕对常见的25种植物病虫害在规定时间内进展识别,限时10分钟完成。
〔2〕每答对一种得2分。
〔3〕分组进展。
〔二〕地被种植〔总分值100分〕按照"园林地被植物栽植技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人均5㎡。
园林绿化地被植物栽植技术要求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
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面积裸露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
一般多按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结合应用价值进行分类,将其分为:灌木类地被植物,草本、宿根地被植物,藤本及攀缘类地被植物,水生地被植物,一、二年生草花地被植物等。
特点:1.多年生植物,常绿或绿色期较长,以延长观赏和利用的时间。
2.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而且花期越长,观赏价值越高。
3.具有独特的株型、叶型、叶色和叶色的季节性变化,从而给人以绚丽多彩的感觉。
4.具有匍匐性或良好的可塑性,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环境造型。
5.植株相对较为低矮。
在园林配置中,植株的高矮取决于环境的需要,可以通过修剪人为地控制株高,也可以进行人工造型。
6.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耐粗放管理,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
7.具有发达的根系,有利于保持水土以及提高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或者具有多种变态地下器官,如球茎、地下根茎等,以利于贮藏养分,保存营养繁殖体,从而具有更强的自然更新能力。
8.具有较强或特殊净化空气的功能,如有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和净化空气能力较强,有些则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降低噪音效果。
因为上述原因,园林地被植物在现在的各种绿化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对地被植物的栽植及养护知识进行总结和学习。
一.地被植物栽植前的场地整理1.对整个苗木种植区域进行20公分以上的深度翻地,把区域内的不利于苗木生长的有害物质,石头和砖块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查看土壤的酸碱度,如果不符合苗木种植要求,更换种植土。
地被植物种植及养护技巧汇总地被植物种类甚多,可以广泛地选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多年生,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它们不仅可以层面降低植物层次,丰富园林景色,而且适应性和抗逆性很强。
地被植物在同林绿化中所起的越来越重要,已是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
选择标准:1.植株低矮:常分为30cm、50cm、70cm左右等几种,一般不超过100cm。
2.绿叶期较长:株丛能覆盖地面,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3.生长势强:繁殖容易,拓展性强。
4.适应性强:抗干旱、抗病虫害、抗瘠薄,便于粗放管理。
地被植物分类按观赏特点分类:1.观花地被。
以一、二年生花卉,宿根及球根花卉著称。
常选择花期长、开花繁茂、扩展力强、繁殖快、栽培简单、管理粗放的种类。
如二月兰、黑心菊、金鸡菊、紫花地丁、花菱草、石蒜、郁金香、隐脉菊等地被植物。
二月兰一年或二年生草本。
因农历二月深红色前后开始开蓝紫色花,故称二月蓝。
2.观叶地被。
有特殊的雌雄异株与叶姿,可供人欣赏,常选用叶色丰富、观叶期较长的植物。
如蜂斗菜、八角金盘、菲白竹、赤胫散、蕨类植物、玉带草、金边阔叶山麦冬、紫叶酢浆草、大吴风草、荚果蕨等植物。
八角金盘八角金盘无腺乃指其掌状的叶片,裂叶约8片,看似有8个角而名。
它叶丛四季油光青翠,叶片象一只只绿色的嘴巴。
3.常绿地被。
四季常青的地被植物,叫作常绿地被植物。
这类植物无明届的休眠期,一般在春季交替换叶。
北方寒冷地区常采用常绿雌雄异株类地被植物及少量抗寒性较强的常绿阔叶植物,如铺地柏、麦冬类、富贵草、常春藤等。
南方大部分可采用的常绿地被非常丰富,如洒金珊瑚、沿阶草、花叶蔓常春花土蜜、蔓长春花等。
洒金珊瑚别名洒金桃叶珊瑚,是园林绿化中一种有用的植物、其树叶上能有金黄色斑点,自然散布在树枝上,非常美丽。
4.落叶地被。
指秋冬季地上指称部分枯萎落叶,来年次年可发芽发芽的地被植物。
如萱草、玉簪、落新妇、鸢尾等,适合建植圣埃卢瓦景观。
园林绿化工程苗木栽植规范一、相关名词解释1、绿化工程:树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等的种植工程。
2、种植土:理化性状良好,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3、客土:将栽植地点或种植穴中不适合种植的土壤更换成适合种植的土壤,或掺入某种栽培基质改善理化性质。
4、种植土层厚度: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土壤深度.5、种植穴(槽):种植植物挖掘的坑穴。
坑穴为圆形或方形称为种植穴,长条形的称为种植槽。
6、规则式种植:按一定规则配植的种植方式。
7、自然式种植:株行距不等,采用不对称的自然配植形式. 8、土球:挖掘苗木时,按一定规格切断根系,保留土壤呈圆球状并加以捆扎、包装的苗木根部。
9、裸根苗木:挖掘时根部不带土或仅带护心土的苗木.10、假植:苗木不能及时种植时,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临时性填埋的措施。
11、修剪:在种植前对苗木的枝干和根系进行疏枝和短截.对枝干的修剪称修枝,对根的修剪称修根.12、疏剪:将枝条从分枝的基部剪除称疏剪或疏枝.13、短截:从枝条上选留一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以刺激侧芽萌发.14、分枝点高:乔木从地表面至树冠第一个分枝点的高度。
15、树池透气护栅:护盖树穴,避免人为践踏,保持树穴通气的铁蓖等构筑物。
16、鱼鳞穴:为防止水土流失,对树木进行浇水时,在山坡陡地筑成的众多类似鱼鳞状的土堰。
17、浸穴:种植前的树穴灌水。
18、成活率:树苗种植后成活株数占种植总数的百分比。
19、非植树季节植树:正常植树季节以外的时间植树。
20、软容器囤苗:将苗木种入软容器(软容器为可降解的材料)中,掩入土中常规养护,移植时连同软容器一起埋入土中。
21、植物材料和种子:植物材料和种子应品种准确、纯正、无病虫害。
22、植物材料:植物材料应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二、苗木栽植的各项规定1、露地栽培花卉①一、二年生花卉,株高一般为10 cm ~50 cm,冠径为 15 cm ~35cm,分枝不少于3个~4个,植株健壮,色泽明亮。
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的栽植艺术河南晟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是由国顺园林绿化公司更名而来,公司专注于绿化工程、景观设计、苗木及草坪销售,公司现注册地在郑州市雁鸣湖生态农业公园内,公司注册资金伍佰万元人民币,是一家专业从事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为一体的有着二十多年经验的专业园林绿化公司。
现在给大家浅谈一下植物再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艺术性。
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把握得恰到好处,但是一些地方的园林建设也存在着效果不理想,有的植物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有的园林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改得面目全非;有的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高,与单位承受能力不相适应。
因此河南晟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将把二十多年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从设计的思路、特色、功能,各项绿化指标,对中长期及四季观赏效果,树种配置的原则,建设成本及维护管理费用的计算,在树木的配置、植物与建设物的协调、各项园林功能等存在诸多问题。
使游人身在其中,深深地感受到环境的美好,心情舒畅。
一、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晟德园林:别墅区绿化、厂区绿化、道路绿化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
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三种方法。
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
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地被栽植施工工艺
地被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工艺对于景观效果的呈现至关重要。
以下是地被栽植施工的主要工艺步骤:
一、施工准备
清理场地:清除施工区域内的垃圾、杂草等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平整。
土壤处理:根据地被植物的生长需求,对土壤进行改良,如添加有机肥、调整酸碱度等。
植物材料准备: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地被植物苗木,并确保其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二、定点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在施工区域内进行定点放线,确定地被植物的种植位置和范围。
对于规则式的地被植物种植,可采用仪器测量放线;对于自然式的地被植物种植,则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三、栽植施工
挖穴:根据地被植物的规格和土壤情况,确定挖穴的大小和深度。
栽植:将地被植物放入穴中,调整其姿态,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填土压实,确保植物稳定。
浇水:栽植完成后及时浇水,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恢复。
四、养护管理
修剪:定期对地被植物进行修剪,保持其美观的形态。
施肥:根据地被植物的生长需求,定期施肥,确保其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地被植物的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补植: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缺株、死株现象,及时进行补植。
通过以上施工工艺步骤,可以确保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发挥出良好的景观效果,为城市环境增添绿色和生机。
园林地被植物栽植技术
一、地被植物种植(改造)前的准备
(一)场地清理与平整
1、深度在20公分以的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有害物质、杂物、砖块必须清除。
2、种植床杂草(原有地被植物)必须清除。
3、场地初步平整,挖除突起部分,填平低洼地方,确保种植床密实度均匀。
(二)地形处理
地被种植床应排水良好,一般做成3‰的排水坡度。
如果临近建筑,应从地基向外倾斜,直到边缘。
(三)施基肥
种植地被前,要求在地表均匀撒施复,每平方撒15克,撒施后与10-15公分土层均匀混合。
(四)深翻土壤、种植床细平整
消毒、施肥后进行种植床细整。
土粒不超过2公分,边整边衬,不留坑洼,整理成符合排水要求的种植床。
二、地被植物种植
1、种植株行距为10ⅹ10公分行列种植,种植深度略深于根系,分株后的小株放于种植坑,用土回填踩实。
2、种植完逐一踩实,让根系与土壤结合密实,扶正苗
木。
三、清理施工现场
种植完毕,清理现场,杂物分类堆放整齐。
园林绿化技能大赛评分办法
为进一步调动我市园林绿化技术工人学技术和提高技能的积极性,根据园林绿化技能大赛要求,特制定园林绿化技术大赛评分办法。
一、理论部分
1、满分100分。
2、容为《园林绿化》中的“序言”和“绿化工”部分。
3、题型:填空题(20分)、选择题(20)、判断题(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20分)。
二、实际操作部分
(一)园林植物品种及植物病虫害识别(满分100分)
1、植物识别(满分50分):
(1)对常见的25种植物在规定的时间进行识别,限时10分钟完成。
(2)每答对一种得2分。
(3)分组进行。
2、植物病虫害辨认(满分50分):
(1)对常见的25种植物病虫害在规定时间进行识别,限时10分钟完成。
(2)每答对一种得2分。
(3)分组进行。
(二)地被种植(满分100分)
按照《园林地被植物栽植技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人均5㎡。
参赛人员自备铁锨、小铲、米尺等必需工具。
1、操作规定时间及得分(此项20分)
限时60分钟,在规定时间完成得20分,以后每延长1分钟扣1分。
2、操作质量及得分(此项80分)
(1)技术得分(此项60分)
(2)改造绿地景观效果得分(此项20分)
由评委根据绿化改造实际效果评定5个等级,优秀18—20分、良好15---18分且小于18分、中等10---15分且小于15分,较差5---10分且小于10分、差5分以下。
(三)植物(绿篱)造型修剪(满分100分,限时25分钟,工具自备)。
1、识图能力及得分(此项10分)
根据图纸修剪造型,能够按图纸修剪得10分,否则此项得0分。
2、操作规定时间及得分(此项20分)
在规定时间完成得20分,以后每延长1分钟扣2分,超过25分钟此项得0分。
3、操作质量及得分(此项70分)
由评委根据修剪造型实际效果评定5个等级,优秀61---70分、良好51---60分且小于51分,中等41---50分且小于41分,较差31---40分且小于31分,差31分以下。
(四)植物嫁接(满分100分,限时25分钟,工具自备)
1、嫁接采用模拟丁字形芽接法嫁接月季。
2、操作规定时间及得分(此项20分)
在规定时间完成得20分,以后每延长1分钟扣1分。
3、操作质量及得分(此项80分)
(1)削芽:(此项30分)
在规定时间削10个丁字形芽接的接穗盾形接芽。
要求:a、接芽大小适宜,芽上0.5cm,芽下2-2.5cm,芽在盾形芽片中央,带叶柄1cm左右(15分);
b、芽片刀口顺直、光滑、无毛茬,芽基(生长点)完好无损(15分)。
(2)砧木开丁字口及装芽:(此项20分)
在规定时间装好10个接芽。
要求:a、砧木开口横切口平直,切透皮层、不伤及木质部,纵切口长短与芽片长短相等或略短(10分);
b、装芽时芽片上切口与砧木横切口对齐,不能有缝或上盖横切口(10分)。
(3)缠绑(此项30分)
在规定时间缠绑好10个接芽。
要求:a、自上而下缠绑,严密不漏枝皮。
(15分)
b、芽上横切口和芽下两道塑料膜条缠勒紧实,缠绑面平滑无凸凹,下接口紧实无松动,叶柄外露。
(15分)
三、竞赛纪律
1、选手如违犯考场纪律和赛场规则的,由监考或裁判给予警告或酌情扣分,情节严重者取消竞赛资格。
2、评委应当坚持原则,实事,全面客观公正的评定实际操作比赛者的真实状况,对评分结果的公正性、公平性、真
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