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139.29 KB
- 文档页数:2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消化和吸收》导学案知识与能力:1.能记住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 能记住食物的消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1.尝试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2.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形成善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积极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习重点:1.记住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记住食物的消化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学习难点:1.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准备、独立看书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汇报、当堂测评。
一、课前准备:(一)教师:查阅、搜集有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资料。
(二)学生:{我比别人先行、先思!}预习课本相关内容,课外收集相关材料,争取自己比别人先知道,而且知道得多!课堂学习部分:一、消化系统的组成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和两部分组成。
2、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比较大,结构较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
3.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以外,胃、小肠器官中还有许多种。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趣味导读:取一小块馒头放在口中咀嚼,咀嚼一会儿后你有什么发现吗?你也许发现了馒头或面包咀嚼一会儿会变甜,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智能点拔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C.胃内胃腺分泌的胃液D.肝脏分泌的胆汁4. 小明的爸爸患了胆囊炎,恶心厌油。
这是由于下列哪种物质的消化过程受到了影响?1.脂肪→脂肪微粒B.蛋白质→氨基酸C.淀粉→麦芽糖D.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5.在消化道内,淀粉和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A.口腔和胃B.口腔和小肠C.胃和口腔D.小肠和口腔6.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胃B.小肠C.大肠D.食道7.根据右面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3、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第一课时
一、熟读课文,完成预习积累:
1、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嶙峋()()啜()泣迂()回训jiè()陡qiào() nà hǎn()()
多音字着{ 晕{
2、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纳罕:迂回:
训诫:小心翼翼:
啜泣:头晕目眩:
3、快速阅读课文,标明段落,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1)本文作者是(国家),体裁是。
文章是以第人称写的?
(2)理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爬悬崖的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结果如何?
(3)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
二、交流讨论: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1、记叙文的六要素
2、复述课文:把故事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谓“冐险”后一部分可谓“脱险”,请一个同学复述“冒险”,一个同学复述“脱险”。
3、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本文记叙了的故事。
三、质疑问难:
先把你的疑问提出来。
在小组内交流,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交流。
四、随堂测试:。
Unit 6The story of the rain第二课时导学案温馨寄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实践出真知)学习内容(Learning contents):人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 6 Park A Let’s try Let’s talk Group work)学习目标(Learning aims)(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shine 、become”和句型“Where doesthe rain come from ? It comes from the clouds ”。
(2) 能够用英语简单的叙述水循环的过程。
学习重点(Important points)句型:“Where does the rain come from ? It comes from the clouds.”要求能替换关键词造新句并能在水循环的整个过程中自如运用。
知识链接:(Knowledge links):(1) 名词变形容词:rain-rainy cloud –cloudy wind-windy sun- sunny snow- snowy(2)注意几对来自:wheat----flour---bread sheep---mutton apple----apple juice pig---pork cow----milk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同上)二学习指导一(Learning guide 1)自主学习(Self-learning)P71 Let’s talk 部分对话听录音跟读,自读,试翻译,然后合作探究(Group work),每个组员在组内读给组长听,组长领读正音,并交流翻译结果。
3分钟后展示。
(评价办法:在自学的时候听录音时能做到边听边不出声地读,自读时能做到特别专心投入,翻译时能够用铅笔把汉语意思写在书上记3分;合作时组员能自觉读给组长听不会的能主动向组长求助,组长能够不厌其烦地教本小组的组员带领本小组组员共同商量问题,交流看法和想法。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3.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认识数据处理的实际意义。
学习重点 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其求法。
学习难点 理解方差公式,应用方差对数据波动情况的比较、判断。
学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彩粉笔、三角板等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独立思考1、阅读课本P 127~ 页,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方差?(2)方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3)方差的大小与数据的波动有什么关系? (4)课本P127页的例2你能独立解决吗? (5)课本P127页的练习你能独立解决吗?2、独立思考后我还有以下疑惑:(课前写在小组的小黑板上) 二、答疑解惑我最棒 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2、小组合作答疑解惑3、师生合作解决问题回顾:方差的计算公式,请举例说明方差的意义.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 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方差的适用条件:2222121=-+-++-]n s x x x x x x n[()()()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相近时,才利用方差来 判断它们的波动情况.四、归纳总结巩固 1、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方差的作用是什么?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可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2)运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先计算样本数据平均数,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相近时,再利用样本方差来估计总体数据的波动情况.设计意图2、运用新知解决问题:(重点例习题的强化训练) 问题1某快餐公司的香辣鸡腿很受消费者欢迎.现 有甲、乙两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到快餐公司推销鸡腿,两 家鸡腿的价格相同,品质相近.快餐公司决定通过检查 鸡腿的质量来确定选购哪家的鸡腿.(1)可通过哪些统计量来关注鸡腿的质量?(2)如何获取数据?例2 在问题1 中,检查人员从两家的鸡腿中各随机 抽取15 个,记录它们的质量(单位:g )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快餐公司应该选购哪家加工厂 的鸡腿?解: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分别是:样本数据的方差分别是:747472737515++++=x≈ 甲757371757515++++=x ≈ 乙222227475747572757375315-+-++-+-=s ≈ 甲()()()()22222757573757757575815-+-++1--=s +≈ 乙()()()()由乙甲x x =可知,两家加工厂的鸡腿质量大致相等;由22S 乙甲∠S 可知,甲加工厂的鸡腿质量更稳定,大小更均 匀.因此,快餐公司应该选购甲加工厂生产的鸡腿. 五、课堂小测六、独立作业我能行 1、归纳总结本章的全部内容 2、练习册。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图表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比较分析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耕作制度、农作物、民俗民风等方面的差异。
4、知道北方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和主要的工业基地。
学习重难点:1、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差异。
2、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自主预习〗1、我国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面积约占全国的20% ,人口约占全国的40% 。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4、本地区以旱地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产区。
东北平原的“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由黄河、海河冲积而成,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共同被称为黄土地,是我国冬小麦、高粱、棉花、花生、谷子的主产区。
5、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和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也有大同、神府等特大型煤矿,还有鞍山、迁安等大型铁矿。
6、北方地区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工业城市,并拥有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基地。
【合作探究】1、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地势特征)2、找出渤海、黄海,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及京杭运河。
3、“春旱”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常见的自然灾害,你能说说它产生的原因吗?【巩固练习】1、关于北方地区的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A)A、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玩为主B、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C、太行山将黄土地分为南北两部分D、长白山将黑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2、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海鲜,内蒙新疆西藏人喜食牛羊肉,说明影响饮食习惯的主要是( B)A、土壤B、物产C、经济水平高低 D 、海拔高低3、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B)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君何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4、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滚”“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映的省区是(A)A、黑龙江海南B、河南江西C、辽宁江苏D、陕西云南5、下列地区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D)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D、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6、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A、民间体育----南赛马北滑雪B、饮食习惯----南米北面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D、传统交通----南船北马7、哈尔滨的学生寒假长,而武汉的学生暑假时间长的原因是( A )A、尊重当地的气候特点B、两地的风俗习惯不同C、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D、使用的教材授课时间长短的不同8、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C)A:平原面积大 B:土壤肥沃 C:降水偏少 D :耕地集中连片9、下列属于北方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A)10、华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D)A.地震B.滑坡和泥石流C.台风D.干旱。
《鸦片战争》导学案导学部分一、学习目标: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
2.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3.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基础部分:一、自主预习,课前小热身:(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19世纪上半期,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为了开辟、推销、掠夺廉价的,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3)为了牟取暴利,英国向中国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经过:(1)林则徐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被派往广东禁烟。
(2)年6月3日,林则徐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
3.意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
(二)、鸦片战争(1)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从广东沿海北上,攻陷,继续北上,直逼。
(3)1841年初,英军占领。
(4)1842年,英舰到达长江江面,清政府求和,中英签订。
5.影响: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是中国的开端。
(三)、《南京条约》时间:年内容 1.2.3.4.二、导学探究:1.认识强大的英国。
(英国是怎样强大的?)2.鸦片输入给中国(清政府)带来的危害有哪些?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4.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6.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7.如何理解“近代史”的含义?(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8.如何认识毒品问题?拓展部分1.19世纪上半期,西方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是 ( )A.美国B.法国C.英国D.西班牙2.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是因为( )A.可以使清军丧失战斗力 B.造成清朝财政困难C.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D.可以牟取暴利3.“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代词复习学案(1)学科:英语教材版本: 冀教版年级: 九年级单位: 唐山市目标:熟练掌握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的形式及基本用法,理解反身代词的基本用法主格定把主语作,宾格作宾不会错。
(1)I(我)”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要大写。
I study English every day.(2)“she”常常代替国家, 城市, 宠物等,表示一种亲密或爱抚的感情。
I live in China。
She is a great country.(3)“it”有时也可指人。
(敲门,打电话)It's me. Open the door, please.(4)人称代词并用时,单数为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复数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you , he and I help us, you and them(5)在简短对话中,当人称代词单独使用或在not 后多用宾格.---Have more wine? ---Not me--- I like English. ---Me too.形容词性作定语,后面定把名词用。
名词性、独立用,主宾表语它都充。
反身代词用法口诀:反身代词表自身,句中可作两成分:表示强调同位语,宾语动作回自身。
反身代词有以下常见搭配:enjoy oneself, help oneself to, teach oneself, by oneself, for oneself, make oneself at home, lose on eself in…1._____ teaches us English.( She, Her)2. Please look after____ .(him, he)3. ______teacher is a young man.( Our, Ours)4. That isn’t my bike. It’s _____(her, hers).5. We______ will build the factory. ( ourselves, us )6. He teaches ______ English. ( himself, his )7. My pen is broken. May I use______?A. youB. yoursC. yourselfD. your8. ---Are these____ coats?---No, they aren’t. ____ are here.A. your, OursB. your, WeC. you, OursD. you, Our9. Don’t lose ____ in computer games, boys.A. yourselfB. yourselvesC. himselfD. themselves10. Where’s your mother? I can’t find ____ anywhere.A.sheB. herC. heD. him11. Mike’s words are different from____. We really can’t agree with_____.A. ours, himB. ours, he’sC. us, himD. us, his12. I saw___ playing in the street at that time.A. themB. theyC. theirD. theirs13. The pen is hers. Pass it to____, please.A. herB. sheC. hersD. herself14. We ____ at the party last Sunday.A. enjoyed myselfB. enjoyed ourselvesC. enjoy myselfD. enjoyed themselves15. Let Tony do it by____. He is no longer a kidA. himB. hisC. himselfD. he16. Our room is big, but____ is bigger than____.A. their; ourB. their; oursC. theirs; oursD. theirs; our。
(如: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可以以三维目标体现,也可以不用只是列出几点)【学习重点】:(教师设定)【学习难点】:(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自己填写;教师自用的那份教师自己填写上)学习过程:一、【预习案】:(让学生自己在课前完成,应该简单些,内容不宜过多。
大致能体现本节课的一些知识要点,学生通过自学或查阅资料、上网能独立完成的内容。
简单的说就是:教师需要学生在课前需要了解掌握的一般知识。
)(例如: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探究预设案】:(学生在课中使用,体现教师在课堂中设计的教学活动和问题,及学生的学习过程、活动过程。
具体环节可以自定。
)(例如:1、由上问题可以知道,10到原点的距离是,—10到原点的距离也是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0的数有个,它们的关系是一对。
这时我们就说10的绝对值是10,—10的绝对值也是10;的绝对值是例如,—3.8的绝对值是3.8;17的绝对值是17;—613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练习(1)、式子∣-5.7∣表示的意义是。
(2)、—2的绝对值表示它离开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作;∣= ,∣0∣(3)、∣24∣= . ∣—3.1∣= ,∣—13= ;3、小组思考、交流,班级归纳总结。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0的绝对值是。
用式子表示就是:1)、当a是正数(即a>0)时,∣a∣= ;2)、当a是负数(即a<0)时,∣a∣= ;3)、当a=0时,∣a∣= ;4、随堂练习当堂展示P12第1、2大题(直接做在课本上)5、组内合作阅读思考,发现新知阅读P12问题—P13第12行,你有什么发现吗?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要左边的数。
导学案七下Unit 11 section A 1a –2cLiu Min一.学习目标1.掌握一些娱乐游戏类的单词与词组。
2.学会用目标语言谈论各人的喜好。
二. 重点:掌握新单词及词组。
三. 难点:会谈论各人的喜好。
四. 预习案1.Talk about fruit and other things with students .2.看1a 中的图片翻译下列词组及句子。
1.脱口秀_____________2.sitcom_____________3.娱乐游戏___________4.肥皂剧___________5.你认为体育节目怎么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 探究案1. Ask students to finish 1a2. Check the answers3. Practice the dialogues in groups .4.Listen to the tape ,finish 1b ,2a and 2b.5.Do a survey .Give a report like this :Maria loves …, she doesn’t mind…,but she doesn’t like …六. 练案Ⅰ基础达标一.英汉互译1.肥皂剧_________2.喜剧___________3.不能忍受________4.脱口秀__________5.sports show_______6.mind__________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 我不能忍受脱口秀节目。
I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2 我哥哥喜欢体育节目。
My brother ______ _______ _______.3 我不喜欢肥皂剧。
I ______ ______ soap operas.4 我爸爸不介意游戏节目。
My father ______ ______game shows.5 你觉得谈话节目怎么样?_______ ______you ____ _____talk shows ? (并写出此句的同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能力提升三从方框中选出适当的句子补全对话A: Do you often watch TV,Tom ?B: (1)_____My sister likes watching TV ,too.A: (2)_______B: I like game shows and sitcom s .I don’t like soap operas.(3)_____Do you like them?A: I don’t mind them . I like sports shows .What about you ?B: I do ,too.Sports shows are my favovite.A: (4)_________B: Chinese Cooking ?It’s awful !(5)_____Do you like it?A: No ,I don’t . Cooking i s for mums .四。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学习目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重点:生长素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3.难点:①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及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46---49页回答并解决下列问题问题探讨1.图中植物的生长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就发生在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2.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的意义是: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的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制造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3.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________方向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与之相对应的叫感性运动,引起反应的刺激是不定向的多种刺激。
如触摸、震动、明暗等)4.植物激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生长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8.极性运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生物实验的俩大原则是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____原则探究案温特的实验确实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把这种类似动物激素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___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程是生长素的发现过:设计实验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探究点三]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积怎样运输的?问题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是极性运输,还是非极性运输?问题2.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方式是自由,主动还是协助?[思维深化]想想如何来验证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参照课本P49,技能训练思考这个实验是否严密,如果要证明上述结论的否正确,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改进)补充资料琼脂是由海藻中提取的多糖体,为无色、无固定形状的固体,溶于热水。
26科里亚的木匣
学习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文章的脉络。
一、设问导读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画出本课生字生词。
2.思考:课文围绕木匣主要写了科里亚的哪些事?
3.这件事情让科里亚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
二、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请你根据拼音把词语写正确、写美观。
bīng xiéfǔtou shǒu jùnán guò()()()()
qiǎng zǒu dāng chūdí rén tái jiē ()()()()
三、拓展延伸:(阅读材料)
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中遇到了猴子。
猴子告诉他:“村子里的井里有水。
”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方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读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并结合本课内容,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分式方程》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分式方程的定义。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
3. 理解产生增根的原因。
二、导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龟兔赛跑结束后,森林里的动物议论纷纷,大家非常疑惑,平时兔子以每分钟12米的速度行进,乌龟以每分钟2米速度爬行,兔子怎么会输给乌龟呢?喜羊羊说“按平时的速度,即使兔子多跑100米,也会比乌龟少跑40米快一分钟。
” 小灰灰说“即使乌龟每分钟加快x 米,兔子每分钟减慢x 米,乌龟行30米与兔子行110米所用时间相等。
(二)新知探究1.对比问题一与问题二中的方程,有什么不同点?分式方程定义: 的方程是分式方程。
慧眼识真,判断哪些方程是分式方程,如不是分式方程,请说明理由。
x+y=5⑵2.探究解法(1) 类比问题一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试着求出问题二中分式方程的解,并代入方程两边检验看是否正确。
(2) 分式方程的解题思路: 3252z y x -=+⑶ x 1=0 ⑷ 3(3)2x xπ-=⑸ 02211=-+-x x⑹ 437x y+= (1) 问题一:如果喜羊羊说的是事实,那么,同学们能求出在龟兔赛跑时,起点到终点的路程吗?规范完成书写过程。
问题二:如果小灰灰说的是事实,你能帮他们列出方程吗?3.探究增根(1)解分式方程 并把解代入方程两边检验,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增根:能使 的根是分式方程的增根。
(3)增根产生的原因: 。
(4)如何验根? 。
(5)增根的特点: 。
(6)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三)巩固提高解分式方程总结:解分式方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拓展提高解关于x 的方程 产生增根,求常数m 的值 。
1x -131-x 1+-=+x x (1) 13x )3(27=+-+x x (2) (3) xx x -=---2121204211=--+x x 3-x m 23-x x =-三、甲乙两人加工同一种玩具,甲加工90个玩具所用的时间与乙加工120个玩具所用的时间相等.已知甲乙两人每天共加工35个玩具.求甲乙两人每天各加工多少个玩具.《分式方程》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是分式方程的是( )A .x+y=5B .3252z y x -=+C .5+x y =0 D .x 1 2.分式方程1321=-x 的解为( ) A .2=x B .1=x C .1-=x D .2-=x3.下列关于分式方程增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所有的分母的值都为零的解是增根B. 使最简公分母的值为零的解是增根C.使分子的值为零的解就是增根D.分式方程的解为零就是增根.4.解分式方程2322-+=-x x x ,去分母后的结果是( ) A .32+=x B.3)2(2+-=x xC. )2(32)2(-+=-x x x D . 2)2(3+-=x x5.若关于x 的方程1011m x x x --=--有增根,则m 的值是( ) A.3 B.2 C.1 D.1-6.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分别收获小麦9000kg 和15000kg .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kg ,若设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kg x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 A.9000150003000x x =+ B.9000150003000x x =- C.9000150003000x x =+ D.9000150003000x x=- 二、解分式方程 (1) (2)3)2(x 7233x 2+=++1-x 76x 5=+。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和有关资料,熟记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2、通过合作、交流、演讲等方式探讨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3、通过复习,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二、自主探究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怎样,各种土地(耕地林地
草地)的现状怎样(分布、存在问题等),我们应如何利用,
怎样保护?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针对这些特
点,我们在水资源利用中应采取何种措施,我们
应怎样保护水资源?
3、我国主要海产、渔场、盐场有哪些,在海洋资源方
面,目前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应如何保护?
三、演讲与问答
组针对土地资源、三四组针对水资源、五六组针对海洋资源,准备一个演说。
演说结束后,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解答。
四、巩固训练
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①石油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⑤天然气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人均。
3.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贡献?(至少提出两项措施)
五、拓展延伸
调查你的村子及周围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并提出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