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敦煌壁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7课敦煌壁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特点及构图方法;2.掌握壁画绘画技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形象;3.培养学生欣赏和体验艺术的能力;4.提高学生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物象的绘制方法;2.色彩的运用;3.敦煌壁画的欣赏。
三、教学难点1.如何表现敦煌壁画的线条和色彩;2.如何运用敦煌壁画的构图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 历史背景敦煌壁画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瑰宝,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之一。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之一,敦煌壁画也因此成为了我们了解古代文化交流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2) 特点敦煌壁画是以佛教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其艺术风格独具特色,表现了我国古代艺术中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手法。
敦煌壁画主要通过色彩和线条体现艺术感染力和思想内涵。
(3) 构图方法敦煌壁画的构图方法主要包括对称式、中心式、条幅式和对角线式等。
其中,以对称式和中心式最为常见。
这些构图方式不仅适用于绘画,也适用于其他艺术形式。
(4) 绘画技法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主要包括线描、点彩、块色和补色四种。
其中,线描是敦煌壁画最为显著的特点。
2. 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轮廓线、线描和块色的绘制方法,详细讲解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2) 实践法学生进行实际绘画,通过实践来感受敦煌壁画的构图、用色、线条等方面的特点,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鉴赏水平。
(3) 欣赏法通过欣赏敦煌壁画的高清图片,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作品类型、特点和构图方式,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艺术欣赏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 铺设知识基础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简要介绍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构图方法。
并就人物塑造、线条和色彩表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
2. 绘画实践让学生通过抽象加具体的技法创作出一个完整的敦煌壁画作品。
通过绘画实践,让学生体会到敦煌壁画的趣味和技法特点,并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7敦煌壁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7敦煌壁画》是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以我国著名的敦煌壁画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敦煌壁画的历史、艺术特点和绘画技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介绍,又有对壁画艺术特点的解析,同时还提供了详细的绘画步骤和技法指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但他们对敦煌壁画的了解可能有限,对于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绘画技法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绘画技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3.引导学生感受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绘画技法。
2.示范法:演示敦煌壁画的绘画过程。
3.练习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敦煌壁画。
4.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敦煌壁画的特点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绘画工具:毛笔、墨、颜料、画纸等。
3.参考资料:敦煌壁画的照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敦煌壁画的照片,引导学生欣赏敦煌壁画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详细讲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结合图片进行解析。
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独特的艺术风格。
3.操练(10分钟)讲解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如勾勒、渲染、泼墨等,并进行示范。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绘制敦煌壁画的基本元素,如人物、服饰、道具等。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敦煌壁画的特点和技巧,并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
第17课敦煌壁画-赣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敦煌壁画是什么及其历史背景;2.学习敦煌壁画的绘画技巧及表现方法;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敦煌壁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2.学会运用绘画技巧,画出敦煌壁画中的形象;3.理解和欣赏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敦煌壁画的图片,并与学生解释敦煌壁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复习(10分钟)将前几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和复习,让学生回忆起绘画中的基础元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为今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授课(30分钟)(1)敦煌壁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让学生观看不同类型的敦煌壁画,并指引学生注意壁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如:线条轻盈、覆盖范围广泛、色彩丰富、中间有插图等。
(2)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向学生介绍敦煌壁画的绘画技巧,如用线条表现人物身姿、使用色彩表现人物服饰、运用符号表达人物面部表情等。
(3)绘制敦煌壁画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习如何绘制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并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和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意图。
4. 操作练习(30分钟)让学生自己进行绘画实践操作,绘制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5. 总结(5分钟)向学生展示绘制出的敦煌壁画作品,并让学生自评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总结和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敦煌壁画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信心。
四、教学评价1.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自我评价进行评估和总结;2.学生能够理解敦煌壁画艺术的价值和技巧,并向敦煌壁画中的形象和设计多方面思考和探索。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技法,创作具有敦煌壁画风格的作品。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情和宗教色彩。
2. 敦煌壁画的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了古代敦煌地区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民族风情等。
3. 敦煌壁画的表现技法: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学会运用基本美术技法创作敦煌壁画风格的作品。
2. 教学难点:敦煌壁画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绘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敦煌壁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二、教学讲解(10分钟)1. 讲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如线条流畅、色彩绚丽等。
2. 讲解敦煌壁画的历史文化价值,如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
3. 讲解敦煌壁画的表现技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运用。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敦煌壁画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2. 学生自主探究,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技法,创作敦煌壁画风格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1. 敦煌壁画艺术特点: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历史文化价值: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表现技法:线条、色彩、构图作业设计1. 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敦煌壁画的资料,加深对敦煌壁画的了解。
2. 让学生课后尝试创作一幅敦煌壁画风格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操作环节。
敦煌壁画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和认识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感受我国飞天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
2.通过对比观察、赏析探究,感悟飞天的动态美和线条美,能运用线描临摹或创作飞天形象。
3.领略敦煌壁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探究不同时期的飞天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运用线描的方式表现飞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飞天资料、课件、教科书等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二)教授新课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很美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师:谁能来说说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生:师:刚才咱们看到的飞动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飞天。
知道他们来自哪里吗?他们是来自敦煌石窟的壁画中。
听说过敦煌壁画吗?生:师:同学见识太广了。
想不想深入地了解它呢?生:(想)师:好,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它,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出示课题:敦煌壁画)(讲解敦煌传说)如果把敦煌壁画按照1米的高度排列起来,可以排列出超过30公里的世界大画廊。
30公里有多长?3万米。
这么多的壁画到底都画了些什么呢?咱们现在一起走进敦煌石窟去看看,好不好?生:(好)师:这是第320号洞窟,咱们从左往右看,是不是别有洞天?谁观察到了,墙上都画了些什么?生:师:这些佛、菩萨等等,这些都属于佛像画,佛像画占了敦煌壁画中很大一部分,那这些佛像的姿态各不相同,他们在做什么呢?谁来猜猜?生:(在虔诚念佛......)师:他们这些佛、菩萨就是在讲经、讨论佛法,进行各种佛教活动。
这就是经变画题材中最常见的内容了。
什么是经变画呢?(讲解经变画)咱们再看看,连洞窟的顶部都画满了壁画呢。
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什么呀?生:(佛)师:是啊,除了佛像还画了什么?生:(各种各种的图案和条纹)师:这些装饰图案画在洞窟的方形顶部,就被称为“藻井”。
我们来看这幅“藻井”上面具体都画了什么图形?生:师:接下来咱们再到另一个洞窟中去看看好不好?生:师:太壮观了,这排画像有些特别哦。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7课敦煌壁画》教案1一. 教材分析《敦煌壁画》是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以敦煌壁画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内容、风格和表现手法,以及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可以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艺术作品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敦煌壁画这一特定的艺术形式,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特点,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敦煌壁画的魅力。
同时,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价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敦煌壁画的历史价值和传统文化。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敦煌壁画的照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艺术特点。
2.故事引导:以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故事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欣赏分析:引导学生欣赏敦煌壁画,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绘制敦煌壁画,提高其绘画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敦煌壁画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敦煌壁画,引导学生关注其艺术特点。
同时,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敦煌壁画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其艺术特点、表现手法和历史价值。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敦煌壁画,培养其审美能力。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绘制敦煌壁画,可以是对敦煌壁画的临摹,也可以是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在绘制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其绘画技巧。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7课敦煌壁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7课敦煌壁画》选自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本课主要介绍敦煌壁画的历史、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敦煌壁画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代表之一。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内容、风格和绘制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但对敦煌壁画的了解相对较少。
在地域文化方面,敦煌壁画与其他地区的壁画有所不同,学生在欣赏和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特点及其艺术价值,学会欣赏敦煌壁画,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难点:欣赏敦煌壁画,掌握壁画绘制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敦煌壁画的历史、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敦煌壁画的特点和绘制技巧。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敦煌壁画,提高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7课敦煌壁画》。
2.课件:敦煌壁画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画具:水彩笔、彩铅、素描纸等。
4.参考资料:关于敦煌壁画的书籍、文章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敦煌壁画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敦煌壁画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引导学生了解壁画的内容、风格和绘制技巧。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敦煌壁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敦煌壁画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要素,总结壁画绘制技巧。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7课敦煌壁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7课敦煌壁画》是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通过学习敦煌壁画,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发展和成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绘制技巧以及壁画中的故事等内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于敦煌壁画这一艺术形式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绘制技巧及其历史价值,能够欣赏并分析敦煌壁画的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学习敦煌壁画的绘制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绘制技巧及其历史价值。
2.教学难点:敦煌壁画的绘制技巧和创意实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敦煌壁画的绘制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制技巧。
3.讨论法:分组讨论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实践法:学生动手绘制敦煌壁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敦煌壁画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
2.新课导入:讲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3.教师示范:现场演示敦煌壁画的绘制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制技巧。
4.学生实践:分组进行敦煌壁画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第十五课敦煌壁画教材分析:1.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代表的石窟寺佛教壁画遗存、题材内容、艺术价值。
2.佛教壁画重要题材举例;藻井;佛本生故事中的九色鹿王本生;经变题材中的“西方净土变”。
这些异域的宗教题材内容,在中国古代壁画创作中是如何被理解和表现的其艺术成就。
3.元代永乐宫道教壁画继承了唐宋以来壁画创作经验,成功地创作了三清殿气象恢宏的朝元图和连环画形式的道教神仙吕洞宾与王重阳的画传。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通过鉴赏典型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达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陶冶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讲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
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于主导地位,道教美术作品比较少,在表现形式上也受佛教美术影响,而道教儒教思想和一些美术表现手法也对佛教美术产生影响,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三教合一”的造像。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飞天》视频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对壁画的初步了解。
在讲课前我们大家先来欣赏大量的图片资料,并了解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佛教艺术,还反映了大量的现实社会生活,如劳动人民的农耕,狩猎,捕鱼,制陶,冶铁等,以及歌舞百戏,商旅往来,外交等各种社会活动。
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
(一)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它是保存了从十六国到元代近千年的佛教题材的壁画。
题材归两大类:一类是表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的故事和释迦牟尼前生的本生故事。
另一类就是依据佛经内容画出来的绘画作品“经变”欣赏莫高窟壁画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地理位置。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去旅游时有三条路线(一条飞机路线两条火车路线)。
下面向大家介绍两幅生动的佛本生故事的壁画。
1.《藻井》先欣赏藻井大量图片,在请学生说一说其特点藻井是窟顶正中绘制的方形图案,内外几层,内容丰富,色彩华丽。
第17课敦煌壁画教材分析敦煌壁画博大精深,气魄宏伟,是民间画师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外来表现方法发展而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
它不仅是我国民间壁画艺术的奇葩,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它之所以享有盛誉,吸引着无数中外观者,依靠的不仅是宗教的感染,更是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教材精选了敦煌壁画中的代表形式和典型形象,从内容、造型、构图、晕染、装饰等方面,再现了敦煌壁画形简意赅、性格鲜明的艺术特点。
学生欣赏时教师应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提示,引导学生从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以及新颖的构图形式学会欣赏“飞天”形象,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时间,领会敦煌壁画的精髓,提高审美能力。
设计理念本课时根据欣赏课的原则,欣赏“飞天”这一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让学生体会夸张变形的趣味,领略富有弹力的线条魅力,感受明暗与民族晕染相融合的新形式,努力激发学生参与审美活动的兴趣,组织游戏式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艺术形象的感受,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美感。
学情分析学生在欣赏思维上还存在表面,好看和不好看等,本课我通过介绍敦煌壁画,让学生了解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
认识它不仅是我国民间壁画艺术的奇葩,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敦煌壁画的有关知识,赏析其艺术特点,大胆表达感受;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飞天的演变,学习学术欣赏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和审美情趣;(二)育人目标通过欣赏和实践,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欣赏、了解敦煌壁画,探究飞天艺术特点的演变,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敦煌是一个艺术宝库,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敦煌彩塑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们知道敦煌壁画吗?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二、传授新知,探索发现1.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壁画:对敦煌艺术作综合的介绍壁画就是画在墙壁上的画。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下《敦煌壁画》说课稿(3)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敦煌壁画》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敦煌壁画》来自赣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
”教材精选了敦煌壁画中的代表形式和典型的形象,再现了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
目的在于弘扬、传承、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更着力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更好的去了解和学习经典艺术,为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材体现了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的课程价值。
本课面对的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的审美经验,并已掌握多种美术媒材表现形式。
结合这一学情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敦煌壁画艺术的发展,着重对敦煌壁画代表形像飞天进行艺术特色的分析。
2、能力目标:能掌握”飞天”在外形、用线、用色上的特点。
尝试用炳烯画、砂画、版画表达自己对飞天的艺术感受。
3、情感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和深入学习,充分认识敦煌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了解敦煌壁画艺术特色与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进行艺术创作的热情。
难点:能理解和运用”线”这一造型语言,结合多种媒材,创作表现飞天形象。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并在这过程中运用了以下教法学法:情景创设、交流、探究式教学法;教师示范步骤要点、评价激励法;学生实验,合作式教学法。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敦煌壁画》是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彩墨画》中的一课。
本课以敦煌壁画为主题,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创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壁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壁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显示屏、画纸、画笔、墨水、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墨水、颜料、课本、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敦煌壁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欣赏与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分析敦煌壁画的历史文化价值。
3. 实践与指导(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运用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创作壁画,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并给予个别指导。
4. 创作与展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创作出一幅壁画作品,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敦煌壁画艺术特点线条色彩构图历史文化价值创作技法与表现手法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敦煌壁画作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展现个性和创意。
2. 写一篇关于敦煌壁画的学习心得,包括对敦煌壁画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掌握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个别指导,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个性和创意。
赣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敦煌壁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以及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是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欣赏、创造和表现艺术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奠定基础。
《敦煌壁画》是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篇文章,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敦煌壁画》是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主要内容是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题材,教材中包含了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到古代东方文化的艺术魅力。
2.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内涵,掌握自然而真实的画面表现方式,加深对色彩、造型、线条、构图等艺术要素的认识,提高绘画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留意并欣赏身边的美丽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展示敦煌壁画的PPT,准备好颜料、画笔、纸张等绘画工具,同时准备一些敦煌壁画的图片、书籍等教材辅助老师讲解。
2.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一些敦煌壁画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古代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
同时向学生介绍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和学习目标。
Step 2 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内容,重点讲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题材。
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所代表的东方文化艺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Step 3 绘画实践分发绘画工具并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完成自己的敦煌壁画作品。
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Step 4 课堂互评在绘画实践中,老师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提供互动与反馈。
把学生的作品挂出来,让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品评判和审美交流。
Step 5 完成作业教师布置学生的作业,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完成作品或者通过检测获取评价。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敦煌壁画-赣美版一、教学内容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与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奇迹。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意义和历史价值,并学习绘制敦煌壁画中的图案。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学习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手工操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细心、认真和耐心;4.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价值;2.掌握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尤其是线条和色彩的处理。
四、教学准备1.教案;2.敦煌壁画图片;3.纸、颜料、画笔、毛笔等绘画工具;4.备注书签等其它辅助工具。
五、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1.1 饶有兴趣地介绍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如何充满艺术魅力,彰显着大唐的繁荣和强盛。
1.2 引导学生看一些代表性的敦煌壁画图片,了解其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学习环节2.1 线条的处理通过上述介绍了各种线条的处理方法,并让学生尝试模仿,并给出相对应的敦煌壁画图案进行绘制,反复练习,锻炼线条掌握能力。
在掌握了线条处理后,可引导学生进行互相展示和讨论,共同改进提高。
2.2 色彩的处理介绍和讲解敦煌壁画的色彩搭配、花纹等细节,并指导学生如何作色、调色及调整颜色亮度等方法。
提供敦煌壁画的图案,让学生进行绘制,先进行色彩概括,再逐步捕捉主要色彩和特征。
在这两个环节的学习中,教师应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解、引导,让学生们能全面了解敦煌壁画的线条和色彩,提高实践能力。
3. 创作环节3.1 基础炼功在基础炼功的阶段,要让学生注重细节,从整体上把握构图、线条和色彩,尝试新的图案和细节的表现。
班级将所有学生的作品贴在墙上进行评选和讨论,讨论风格不同的图案与自己的绘画差异等。
这个过程能让学生了解各种绘画技巧,加速思维转移。
3.2 自由发挥当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后,就可以进入创作环节。
小学美术赣美版五年级下册《敦煌壁画》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七课敦煌壁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体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2、过程与方法:学习欣赏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敦煌壁画。
难点让学生了解和感悟敦煌壁画,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具学具教具:相关图片、课件
学具:画笔、颜料、泥巴等。
教学环节
感受美
(创设情景) 一分钟安全教育: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这个人在做什么吗?
2、今天老师要带领
大家去敦煌看看壁画。
(板书:壁画)
1、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2、学生观看课件,然后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
3、倾听、欣赏、思考、回答:发现美 (自主探究)
1、视频了解敦煌壁画。
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7敦煌壁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7敦煌壁画》是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通过学习敦煌壁画,使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兴趣浓厚。
但敦煌壁画作为一个古老的艺术形式,学生对其可能缺乏足够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能够欣赏并分析敦煌壁画的美学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敦煌壁画的认知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敦煌壁画作品,使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2.讲授法:讲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3.实践法:学生动手绘制敦煌壁画,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敦煌壁画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带好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敦煌壁画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敦煌壁画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让学生对敦煌壁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敦煌壁画的美学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敦煌壁画的看法。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强调其在绘画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
5.拓展(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动手绘制敦煌壁画,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
五年级下美术说课稿-敦煌壁画-赣美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涉及到的教材为《美术五》(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要内容为敦煌壁画的介绍和欣赏,以及对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巧的探究。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能够感受敦煌壁画所展现的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3.能够掌握敦煌壁画的绘画技巧;4.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和表现。
三、教学重难点1.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人文内涵的理解;2.敦煌壁画的绘画技巧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展示多幅敦煌壁画,让学生进行欣赏和猜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敦煌壁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探索。
2. 基础知识讲解1.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介绍;2.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分析;3.敦煌壁画的绘画技巧探究。
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多媒体展示,加深学生对敦煌壁画的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3. 绘画实践1.让学生进行线条、形状、色彩等基础训练;2.引导学生用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动植物等元素进行创作,加深对敦煌壁画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进行绘画技巧的实践。
4. 作品分享与总结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创作,并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
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所学知识和技巧,加深理解和印象。
五、师生活动1.教师的主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2.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创作;3.学生进行练习和创作,并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
六、板书设计1.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内涵;2.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巧;3.敦煌壁画作品创作。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探究敦煌壁画,深入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掌握了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巧,同时进行了绘画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美术创作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敦煌壁画》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通过鉴赏典型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达
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陶冶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讲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
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于主导地位,道教美术作品比较少,在表现形式上也受佛教美术影响,而道教儒教思想和一些美术表现手法也对佛教美术产生影响,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三教合一”的造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
二、导入:
今天我们共同鉴赏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在讲课前我们大家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宗教有哪几种大家一起说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
这些教派的产生都是受当时社会影响,战乱连连,民不聊生,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摆脱苦难人们信仰各自尊崇的宗教来寻找一种精神寄托。
佛教道教基督教
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
那么表现记录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除了纸、绢等形式之外还有壁画。
今天我们欣赏的《天上人间--宗教壁画》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希望通过今天的欣赏,同学们能对宗教壁画有所思考
三、授新课:
(一)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
它是保存了从十六国到元代近千年的佛教题材的壁画。
题材归两大类:一类是表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的故事和释迦牟尼前生的本生故事。
另一类就是依据佛经内容画出来的绘画作品“经变”
欣赏莫高窟壁画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地理位置。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去旅游时有三条路线(一条飞机路线两条火车路线)。
下面向大家介绍两幅生动的佛本生故事的壁画。
1.《九色鹿王本生的故事》
找同学讲述九色鹿王的故事,然后教师详细讲述九色鹿王的故事。
--真可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本故事体现了对于负义与贪心的谴责)。
分析壁画:北魏时期作品。
当时人们追崇“以瘦为美”秀骨清像。
画中九色鹿正好符合当时的审美观点。
清秀挺拔美丽高贵。
画面以连环画形式表现了六个连续的故事情节。
故事从左右两侧开始中间结局。
突出慷慨牺牲舍己救人的主题。
2.《尸毗王本生故事》
教师讲述尸毗王割肉护鸽的故事。
鸽、鹰神仙的化身为考验尸毗王向善的决心。
经得起神仙的考验而重生。
这两个故事都讲述了乐善好施获得了好的回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3.《西方净土变》摹本作者常沙娜
常沙娜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她是敦煌的守护神、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的开拓者奠基人常书鸿先生之女。
《西方净土变》是艺术家们根据《无量寿经》构想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
此壁画为盛唐时期的作品当时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即历史上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
人们追崇“以丰胰为美”。
展示唐张萱的《捣练图》提示人们当时的审美倾向。
分析《西方净土变》画面中除了佛(阿弥陀佛)两位菩萨(观世音、大势至),还表现了极其壮观的楼台亭榭、飞天散花、杂鸟莲池、奏乐跳舞的仙女、出行、宴会等。
与其说是天上佛国,还不如说是人间帝皇贵族生活的再现。
飞天: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
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复合体。
乾闼婆是印度梵语音译为天歌神,在天界负责奏乐歌舞。
紧那罗为天乐神负责散花散香气。
后来两者职能混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无论是佛本生故事的壁画还是经变内容的壁画都是艺术家们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意愿,以来自生活的艺术形象来表现,这些壁画的内容是引导人们积极向善。
与敦煌佛教壁画相媲美的还有山西芮城永乐宫元代道教壁画。
(二)妙绝动宫墙--永乐宫元代壁画
首先介绍永乐宫的地理位置。
永乐宫现存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
1.三清殿
壁画《朝元图》是以八位主神为中心的天界诸神分做东西两列向北集中一起
朝拜三清像的场面。
三清像是道观供奉的最高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壁画中八位主神形象最大。
用体量大小、衣纹、神态的变化刻画了不同身份的人物;线条圆浑有力豪放洒脱:色彩灿烂青绿为主、穿插小块白、朱、黄、金色等亮色,画面瑰丽和谐、层次感强:借鉴佛教绘画把重要的形象加了圆光。
朝元图布局宏伟、气象庄严、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在变化中达到高度统一和谐。
2.纯阳殿
壁画《钟离权度吕洞宾》注重心理刻画身为进士的吕洞宾神态恭谨的低首聆听,此刻他正处于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关头,即将离开名利场走上大彻大悟的神仙道路。
永乐宫元代壁画继承了唐宋绘画的优点,极具代表性。
(三)中国壁画与西方壁画比较。
看完东方的壁画捎带了解西方的壁画艺术。
1.(意大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此壁画是油彩与蛋彩的混合颜料而不是中世纪被广泛运用的湿壁画颜料。
2.(意大利)米开朗基罗《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
题材来自于基督教圣经的《旧约》是基督教关于世界是如何创造的传说画了九个场景先后是:光与夜的分离、创造日月、创造天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乐园、诺亚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