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 格式:ppt
- 大小:11.24 MB
- 文档页数:56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分布地区世界上的传统工业区主要有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发展条件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传统工业部门主要有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面临的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衰落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区位位置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数字联想法记忆传统工业区的有关知识一个核心:大型工业企业.二个区位条件:煤、铁。
三个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四个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
五个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
二、新工业区1.含义: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形成的一些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分布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3.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模式小区4.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多为科学家和工程师;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区位因素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③交通便捷: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知识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居美国首位;⑤市场稳定: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的稳定订货;⑥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教材P67活动]1.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距离法国铁矿较近;③水资源丰富;④水陆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2.①鲁尔区煤炭长期开采,由露天开采逐渐变为井下开采,生产成本提高;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巴西等国钢铁工业的崛起,以及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导致世界钢铁生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③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煤炭工业(采掘、煤化工)衰落;④由于过度集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兴工业不能在这里发展,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58页)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经济逐步衰退。
60年代,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
据此回答1~2题:1.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上升B.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C.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D.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2.50年代后鲁尔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①机械工业②钢铁工业③化学工业④煤炭工业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1.B 2.B第1题,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重工业区,早期的工业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基础,生产结构单一。
由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但不是煤资源枯竭,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使鲁尔区的经济衰退。
第2题,鲁尔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
读图,回答3~4题:3.图示工业区的工业( )A.以重工业为主B.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C.以大型企业为主D.以轻工业为主4.该工业区内生产的产品可能为( )A.毛纺织品B.钢铁C.矿山机械D.煤炭解析:3.D 4.A由图可以看出,图示国家为意大利,其工业区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的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
5.对“硅谷”早期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是( )A.军事订货B.便捷的交通C.斯坦福大学D.优越的地理位置解析:C斯坦福大学有世界上最好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系,对硅谷早期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58~59页)6.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个工业区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点为两者都有便捷的交通,另外,两工业区自然条件优越,市场广阔;不同点主要是在能源、矿产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