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位置的选择42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5.86 MB
- 文档页数:42
隧道选址勘测一、隧道选址原则合理选择隧道位置,可以缩短线路长度,使线路平缓顺直、病害少、维修简单,减少通行时间,减少道路修建对自然植被的破坏。
隧道位置选择与线路选择是相关的。
一般情况下,隧道位置是由线路位置大体决定的,线路方案一旦确定,隧道位置只能进行很小幅度的调整。
但是,如果隧道很长,工程规模很大,或者工程地质条件很复杂,属于本区段的重点控制工程,就得根据隧道的最优位置,调整线路。
隧道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①隧道应选择在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单一、岩体完整等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以隧道轴线垂直于岩层走向最为有利。
②隧道应避开断层破碎带,当必须穿过时,宜与之垂直或以大角度穿过。
③隧道应避开岩溶强烈发育区、地下水富集区、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地层、地层松软地带。
④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堆积层厚等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傍山隧道,宜向山脊线内移,加长隧道,避免短隧道群。
⑤隧道洞口应选择在山坡稳定、覆盖层薄、无不良地质之处,宜早进洞、晚出洞。
⑥隧道顺褶曲构造轴线布置时,宜避绕褶曲轴部破碎带,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的一侧翼部通过。
⑦隧道宜避开高地应力区,不能避开时,洞轴宜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
二、隧道位置选择(一)不同地形条件下隧道位置选择1.越岭隧道线路跨越高程很大的分水岭时,这段线路称为越岭线。
越岭隧道所经过的地区一般山峦起伏、地形陡峻、地质复杂,自然条件变化很大。
选择越岭隧道的位置时,应在附近较大范围内比选,全面调查各个垭口,弄清其高程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并查清垭口两侧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情况,然后选择最合适的垭口作为隧道穿越的位置,并最终确定隧道的位置和高程。
因此,选择越岭隧道的位置,主要就是选择垭口和确定隧道高程。
(1)垭口选择。
确定线路时,常常有若干个垭口可以通过,此时就要分析比较,选定最为理想的垭口。
从平面上考虑,越靠近连接控制点的航空直线的线路,距离越短,但由于垭口两侧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往往无法做到。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和要求隧道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程设施,它能够将两个地理位置相隔较远的地区连接起来,提供便捷的交通通道。
而隧道洞口的位置选择对于隧道的建设和使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原则和要求。
一、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选择隧道洞口位置的首要考虑因素。
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岩性、构造、地层和地下水等。
首先,岩性应该坚硬稳定,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
其次,构造应该简单,避免出现复杂的断层和褶皱,以减少隧道建设和维护的难度。
地层应该层次清晰,不存在严重的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最后,地下水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隧道内涌水和泥石流的危险。
二、地形条件地形条件也是选择隧道洞口位置的重要考虑因素。
地形条件主要包括地势高低、坡度、地貌和交通条件等。
地势高低应该适中,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位置对隧道建设和使用带来不利影响。
坡度应该适宜,以便于车辆的上下坡行驶。
地貌应该平缓,避免过于陡峭的地形对隧道建设的影响。
交通条件应该便利,以确保隧道的使用率和交通效益。
三、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选择隧道洞口位置的重要考虑因素。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人口分布等。
生态环境应该得到保护,避免对珍稀植物和动物的破坏。
气候条件应该适宜,避免过于恶劣的气候对隧道使用的影响。
人口分布应该合理,避免隧道通行对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干扰。
四、经济条件经济条件也是选择隧道洞口位置的重要考虑因素。
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等。
建设成本应该合理,避免因地质、地形和环境等条件导致建设成本过高。
运营成本应该低廉,以保证隧道的可持续发展和运营效益。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原则和要求包括地质条件、地形条件、环境条件和经济条件等方面。
选择合适的隧道洞口位置能够确保隧道的安全、便利和经济效益,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捷性。
因此,在选择隧道洞口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决策。
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隧道工程。
第2章铁路隧道规划与位置选择 (1)2.1 铁路隧道线路位置选择 (1)2.2铁路隧道规划——洞口位置的选择 (3)2.3 铁路隧道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4)2.3.1隧道平面设计 (5)2.3.2隧道纵断面设计 (5)2.4隧道横断面设计 (7)2.4.1.直线隧道净空 (7)2.4.2曲线隧道净空加宽 (9)2.4.3.曲线隧道与直线隧道衬砌的衔接方法 (12)2.5铁路隧道构造设计 (12)2.5.1衬砌构造 (12)2.5.2洞门与明洞 (14)2.5.3明洞 (15)2.5.4附属建筑物 (16)第2章铁路隧道规划与位置选择2.1 铁路隧道线路位置选择铁路隧道是山区线路穿越山岭时用来克服高程障碍的一种建筑物,是整条线路的组成部分,同迂回绕线的方法相比,往往可以缩短线路长度、改善线路的平纵断面以及日后的运营条件,但它相对路基建筑物而言,造价比较高,施工难度大,施工进度也比较慢。
铁路隧道是铁路线上的一种建筑物,其位置选择与线路走向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而言,中、短隧道的位置服从于线路走向的大体位置,可作小幅度的调整。
对于长大隧道,如遇到复杂地质情况,修建技术上有一定困难时,隧道成为线路修建的控制工程,其位置往往影响线路走向的位置,这时线路就得服从隧道所选择的最优位置。
所以,隧道位置的选择与线路的选线是相互关联的,应该综合考虑两者的利弊来决定。
隧道具体位置的选择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工程难易程度、投资的数额、工期的要求,以及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和今后运营条件等因素有关。
1.越岭线上隧道平面和立面位置的选择当铁路线路从一个水系过渡到另一个水系时,穿越高程很大的分水岭而修建的隧道称为越岭隧道。
选择越岭隧道的位置主要以选择垭口和确定隧道高程两大因素来决定。
⑴选择垭口分水岭的山脊线上高程较低处称为垭口。
平面位置选择主要是对隧道穿越分水岭的不同高程的多个垭口的选择,选择时主要考虑垭口地质条件、隧道长度、两侧展线的难易程度、线形和工程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