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式支座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5
一、卧式容器的支座卧式容器的支座有三种:鞍座、圈座和支腿。
㈠鞍式支座鞍座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卧式容器支座,常见的卧式容器和大型卧式贮槽,热交换器等多采用这种支座。
鞍式支座如上图所示,为了简化设计计算,鞍式支座已有标准JB/T4712-92 《鞍式支座》,设计时可根据容器的公称直径和容器的重量选用标准中的规格。
鞍座是由横向筋板、若干轴向筋板和底板焊接而成。
在与设备连接处,有带加强垫板和不带加强垫板两种结构。
鞍式支座的鞍座包角q为120°或150°,以保证容器在支座上安放稳定。
鞍座的高度有200、300、400和500mm四种规格,但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改变后应作强度校核。
鞍式支座的宽度b可根据容器的公称直径查出。
鞍座分为A型(轻型)和B型(重型)两类,其中重型又分为BⅠ~BⅤ五种型号。
其中BⅠ型结构如BⅠ型鞍座结构图所示。
A型和B型的区别在于筋板和底板、垫板等尺寸不同或数量不同。
BI型鞍座结构图鞍座的底板尺寸应保证基础的水泥面不被压坏。
根据底板上螺栓孔形状的不同,每种型式的鞍座又分为固定式支座(代号F)和滑动式支座(代号S)两种安装形式,固定式鞍座底板上开圆形螺栓孔,滑动式支座开长圆形螺栓孔。
在一台容器上,两个总是配对使用。
在安装活动支座时,地脚螺栓采用两个螺母。
第一个螺母拧紧后倒退一圈,然后用第二个螺母锁紧,这样可以保证设备在温度变化时,鞍座能在基础面上自由滑动。
长圆孔的长度须根据设备的温差伸缩量进行校核。
一台卧式容器的鞍式支座,一般情况下不宜多于两个。
因为鞍座水平高度的微小差异都会造成各支座间的受力不均,从而引起筒壁内的附加应力。
采用双鞍座时,鞍座与筒体端部的距离A可按下述原则确定(见上图):当筒体的L/D较大,且鞍座所在平面内又无加强圈时,应尽量利用封头对支座处筒体的加强作用,取A≤0.25D;当筒体的L/D较小,d/D较大,或鞍座所在平面内有加强圈时,取A≤0.2L。
㈡圈座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圈座:对于大直径薄壁容器和真空操作的容器,因其自身重量可能造成严重挠曲;多于两个支承的长容器。
支腿-裙座的区别支腿-裙座的区别裙座应该是从承重量和受力以及稳定性上都要好于支腿,一般用于塔器或者比较大、重的立式容器。
支腿相对来说只能用于直径小重量轻的设备,支腿首选标准JB/T4713-92(不知道新标准是否开始执行)。
裙座要通过计算校核的细高形的塔器,较大且重的立式容器,一般都采用裙座。
它可承受较大的风载;设备和裙座的连接呈环状,应力均匀,稳定性好,连接可靠。
制作、安装较支腿难点。
一.支座设备支座用来支承设备重量和固定设备的位置。
支座一般分为立式设备支座、卧式设备支座和球形容器支座。
立式设备支座分为悬挂式支座、支承式支座、腿式支座和裙式支座四种。
卧式设备支座分为鞍式支座、圈式支座和支腿三种。
球形容器支座分为柱式、裙式、半埋式、高架式支座四种。
1.悬挂式支座(JB/T4725-92)悬挂式支座又称耳座,一般由两块筋板及一块底版焊接而成。
耳座的优点是简单,轻便;缺点是对器壁易产生较大的局部应力。
●耳座适用范围(JB/T4725-92):适用于公称直径不大于4000mm的立式圆筒形容器。
●耳座数量一般应采用四个均布,但容器直径小于等于700mm时,支座数量允许采用2个。
●耳式支座标准中分为A、AN(不带垫板),B、BN(带垫板)四种; A、AN型用于一般立式设备,B、BN型用于带保温的立式设备。
●支座与筒体连接处是否加垫板,应根据容器材料与支座连接处的强度或刚度决定。
对低温容器的支座,一般要加垫板。
对于不锈钢制设备,当用碳钢制作支座时,为防止器壁与支座在焊接的过程中,不锈钢中合金元素的流失,也需在支座与筒连接处加垫板。
●JB/T4725-92特点:1.考虑支座弯矩对容器圆筒所产生的局部应力,避免筒体由于局部应力过大有可能引起失效。
局部径向弯矩包括设备自重、水平载荷(风载荷或地震载荷)及偏心载荷所产生的弯矩。
2.提出了支座的制造要求,以保证支座的制造质量。
若容器壳体有热处理要求时,支座垫板应在热处理前焊接在器壁上。
一、卧式容器的支座卧式容器的支座有三种:鞍座、圈座和支腿。
㈠鞍式支座鞍座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卧式容器支座,常见的卧式容器和大型卧式贮槽,热交换器等多采用这种支座。
鞍式支座如上图所示,为了简化设计计算,鞍式支座已有标准JB/T4712-92 《鞍式支座》,设计时可根据容器的公称直径和容器的重量选用标准中的规格。
鞍座是由横向筋板、若干轴向筋板和底板焊接而成。
在与设备连接处,有带加强垫板和不带加强垫板两种结构。
鞍式支座的鞍座包角q为120°或150°,以保证容器在支座上安放稳定。
鞍座的高度有200、300、400和500mm四种规格,但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改变后应作强度校核。
鞍式支座的宽度b可根据容器的公称直径查出。
鞍座分为A型(轻型)和B型(重型)两类,其中重型又分为BⅠ~BⅤ五种型号。
其中BⅠ型结构如BⅠ型鞍座结构图所示。
A型和B型的区别在于筋板和底板、垫板等尺寸不同或数量不同。
BI型鞍座结构图鞍座的底板尺寸应保证基础的水泥面不被压坏。
根据底板上螺栓孔形状的不同,每种型式的鞍座又分为固定式支座(代号F)和滑动式支座(代号S)两种安装形式,固定式鞍座底板上开圆形螺栓孔,滑动式支座开长圆形螺栓孔。
在一台容器上,两个总是配对使用。
在安装活动支座时,地脚螺栓采用两个螺母。
第一个螺母拧紧后倒退一圈,然后用第二个螺母锁紧,这样可以保证设备在温度变化时,鞍座能在基础面上自由滑动。
长圆孔的长度须根据设备的温差伸缩量进行校核。
一台卧式容器的鞍式支座,一般情况下不宜多于两个。
因为鞍座水平高度的微小差异都会造成各支座间的受力不均,从而引起筒壁内的附加应力。
采用双鞍座时,鞍座与筒体端部的距离A可按下述原则确定(见上图):当筒体的L/D较大,且鞍座所在平面内又无加强圈时,应尽量利用封头对支座处筒体的加强作用,取A≤0.25D;当筒体的L/D较小,d/D较大,或鞍座所在平面内有加强圈时,取A≤0.2L。
㈡圈座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圈座:对于大直径薄壁容器和真空操作的容器,因其自身重量可能造成严重挠曲;多于两个支承的长容器。
立式容器支腿的设计与计算作者:丁天栋王奇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32期摘要:在立式容器支撑型式的设计中,由于现行腿式支座标准使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当设备使用条件超出标准支腿选用范围时,很多设计者束手无策;本文对支腿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述,以供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参考。
Abstract: In the design of vertical vessel support type, because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the standard using of leg type support, when a device using conditions are beyond the standard leg choosing range, many designers do not have any ide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leg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ers.关键词:立式容器;支腿;使用范围;计算方法Key words: vertical vessel;leg;using range;calculation method中图分类号:TQ0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055-02作者简介:丁天栋(1980-),男,河北行唐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化工设备设计工作。
0 引言在立式设备支撑设计中,支腿式支撑是常用的型式之一。
然而,在我国现行支腿标准JB/T4712.2-2007中,选用标准支腿有一定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工程直径限制;标准规定了公称直径DN1600以内的立式容器支腿系列,但在实际工程中,公称直径超界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一些大直径设备中,为了保证足够的底部空间,还得选用腿式支座。
带有柱间支撑的腿式支座的设计计算王峰王亚军兰育文(北京蓝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摘要提出一种带有柱间支撑的腿式支座结构,对该结构进行了受力分析和强度(稳定性)校核,并指出设计该结构时的注意事项$关键词腿式支座柱间支撑斜拉杆设计计算中图分类号TQ0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6094(2020)03-0371-04在工程设计中,因腿式支撑具有结构简单、轻巧,易于制造、安装,还能为容器下方留有较大空间,便于维修、布置元件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石油化工装置的大型化,容器的直径、高度、长径比及支腿高度等参数远远超出我国现有的相关标准的适用范围[1],带有柱间支撑的腿式支座(简称支腿)就是为了满足大型立式容器的“特需”而设计的。
对于立式容器支腿的计算方法主要有3种,桑如苞详细描述了支腿的受力并对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2],工程设计中主要按照文献[1]的方法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笔者根据球罐支腿的受力模型,结合文献[1]B型支腿支座的计算方法,提出对应的计算思路*1支腿的受力分析相比标准支腿,采用带有柱间支撑的支腿时,由于增加了斜拉杆的柱间支撑结构,使支腿受力情况发生了变化*支腿主要承受两个方向的作用力:一个是由重量构成的对支腿的正压力;另一个是由地震和风载荷引起的水平力*由于斜拉杆结构的设置,使得水平力下移至拉杆与支腿连接处,变为水平力和一个弯矩[3]*因此设计支腿时应考虑以下因素:a.垂直载荷作用;b.支腿偏心结构引起的偏心弯矩的影响;c.水平力及水平推力引起的弯矩作用;d.需校核斜拉杆在水平力作用下的稳定性计算*2设计计算2.1载荷与支反力水平风载荷按文献[1]附录A计算,地震载荷的水平力按文献[4]中的方法计算*有柱间支撑时,根据力线平移定理,单根支腿的垂直支反力的计算式为:"=+0—%式中&&支腿底板中心圆直径,mm;—水平推力,取(!)+0.25!”)与之中的较大值,N;(—Z—设备重心至斜拉杆与支腿连接点的距离,mm;%—支腿个数,个;"1—设备最大操作重力载荷,N*2.2单个支腿的弯矩单个支腿的弯矩他由偏心弯矩附加弯矩)2、地震载荷、风载荷水平力作用在支腿上的弯矩)3组成,即:)4=)[+)2+)32.2.1偏心弯矩根据无力矩理论基本方程[5]和胡克定律[6],求出圆筒在内压作用下的半径增量支腿顶端的偏心距e实际上就等于圆筒在内压作用下所产生的膨胀量与支腿中心至设备外壁的距离(此作者简介:王峰(1987-),工程师,从事化工静设备的设计工作,*****************值按文献规定取值为20mm)之和,即e$!"+20;支腿的偏心弯矩2.2.2附加弯矩圆筒膨胀A r,由于支腿底部受拉杆限制作用导致支腿顶部产生△"挠度的横向作用力,因而引起支腿的弯曲,弯矩%2可按图&的力学模型求得$图1支腿的受力简图假定圆筒是刚体,在支腿的&点产生挠度A",而转角!$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