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深圳全市各区-人口构成
- 格式:pptx
- 大小:103.78 KB
- 文档页数:7
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21.05.17•【字号】•【施行日期】2021.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户籍、身份证管理正文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全市常住人口情况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5月1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在各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下,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常住人口[3]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4]为17560061人。
二、人口增长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2397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136088人,增长68.46%,年平均增长率为5.35%。
图1-1 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及年均增长率[5]三、户别人口全市共有家庭户[6]6424556户,集体户1062594户,家庭户人口为14480695人,集体户人口为307936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2人增加0.13人。
注释:[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汇总数据。
[2]普查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深圳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01-4-17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市4万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全市普查登记人口全市按2000年11月1日0时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为700.84万人[注3](以普查登记人口为基础,结合第四季度我市人口变动情况,按1999年可比口径计算,2000年深圳市人口统计年报的年末常住人口为432.94万人)。
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21.48万人[注4],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64.3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57.10万人,增长88.69%。
平均每年增加5.53万人,年平均增长6.34%。
二、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全市人口在普查标准时间的地区间分布及人口密度如下:三、家庭户人口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共有家庭户118.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11.31万人,占总人口的44.42%;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63人,比1990年7月1日0时的3.50人下降了0.87人。
四、年龄构成全市按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9.57万人,占8.50%;15——64岁的人口为633.47万人,占90.3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8万人,占1.11%。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1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1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7.24个百分点。
五、性别构成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普查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为346.41万人,占49.43%;女性为354.43万人,占50.57%;全市人口性别比为97.74(女性=100),其中特区内为110.04,特区外为91.30。
深圳各区人口大数据分析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口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成为了政府、研究人员和企业关注的热点。
本文以深圳为例,通过分析人口大数据,探讨深圳各区人口分布、结构和变化的特点,为城市规划、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人口是一个城市的基础,人口的分布、结构和变化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
深圳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特大城市,其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结构和分布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通过对深圳各区的人口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深圳的人口状况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指导城市的发展方向。
二、深圳各区人口规模分析基于2019年的数据,深圳全市总人口共计1391万人。
各区的人口规模差异较大,其中龙华区人口最多,达到了312万人,而大鹏新区人口最少,仅为29万人。
三、深圳各区人口结构分析1. 年龄结构深圳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对较为年轻。
在整个深圳市的人口中,15-64岁人口占比最大,达到了82.4%,这与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和移民城市的特点密切相关。
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较低,仅为6.3%。
2. 性别结构深圳的性别结构比较平衡。
男性人口占比稍微高于女性人口,分别为51.3%和48.7%。
这与深圳作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和移民城市的特征相一致。
四、深圳各区人口变化分析1. 自然增长率深圳的自然增长率相对较高,主要受到生育率的影响。
据统计,2019年深圳的人口出生率为11.8‰,人口死亡率为3.6‰,自然增长率达到了8.2‰。
2. 流动人口深圳作为一个吸引外来人口的城市,流动人口占比较大。
截至2019年底,深圳的常住人口仅为1391万人,而户籍人口达到了169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占比为18.9%。
五、深圳各区人口分布特点分析1. 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深圳市中心区人口较为密集,主要集中在福田区、罗湖区和南山区。
这与距离经济中心近、交通便利的特点密切相关。
2. 周边区县人口增长迅速深圳周边的龙华区、宝安区和光明区的人口增长较为迅速。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建平安深圳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15•【字号】深办发[2013]3号•【施行日期】2013.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建平安深圳行动方案》的通知(深办发〔2013〕3号)各区委、区政府,各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办,市直各单位,市各人民团体,中直和各省(区)市驻深各单位,市属各企业:现将《创建平安深圳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3月15日创建平安深圳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创建平安广东的意见》(粤发〔2012〕19号)、《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建平安广东行动计划(2012-2022年)〉的通知》(粤办发〔2012〕34号)精神,全面推进平安深圳创建,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创建平安广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核心,以解决群众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为主题,坚持源头治理、法治保障、全民参与和改革创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锋城”作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平安深圳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问题,实现“一强二升三降”目标(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破案率、起诉率、审结率、执结率、调解率、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率上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满意度上升;民事案件和重大刑事案件总数下降、重大群体性事件下降、重大安全事故下降),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公平正义更加彰显、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生活更加稳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模范城市,全国、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的排头兵,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健康发展、城市文明进步的示范市。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开展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的通知正文:----------------------------------------------------------------------------------------------------------------------------------------------------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开展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的通知宝安区政府、市人口普查办各成员单位、各区人口普查办:按照国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要求,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市人口普查工作,为全市普查工作摸索经验,提供借鉴,锻炼普查工作队伍,经研究决定以5月15日零时为时点,在宝安区新安街道宝民社区居委会开展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
随文成立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名单见附件)。
专此通知。
附件:1.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二〇一〇年四月一日附件1: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邓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市统计局局长常务副组长:王立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宝安区委常委、副区长副组长:李必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统计局副局长查红俐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宝安区统计局局长金庆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处长欧瑞志宝安区新安街道办党委书记李军宝安区公安分局第一副局长成员:夏有亮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处长曾国辉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宝安区统计局副局长胡居理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统计局计算中心主任冯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域划分和编码组组长、市统计普查中心负责人华琼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组组长、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副调研员何心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副调研员齐国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副调研员蒋资达宝安区新安街道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新安街道副主任附件2: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主任:夏有亮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处长(兼)常务副主任:曾国辉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宝安区统计局副局长(兼)副主任:华琼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组组长、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副调研员(兼)马锡文宝安区新安街道宝民社区居委会主任成员:章建红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宝安区统计局社会统计科科长刘晓曦宝安区新安街道统计办主任袁珣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主任科员综合秘书组组长:夏有亮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处长副组长:柯娜芝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宣传组组长业务指导组组长:华琼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组组长、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副调研员副组长:章建红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宝安区统计局社会统计科科长区域划分和编码组组长:冯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域划分和编码组组长、市统计普查中心负责人副组长:吴普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域划分和编码组组长数据处理组组长:胡居理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统计局计算中心主任副组长:杨昆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数据处理组组长户口整顿组组长:杨扬市公安局人口处副处长副组长:陈莹宝安区公安分局人口管理科科长范丽薇市公安局人口处副科长——结束——。
深圳市人口统计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籍人口占比外来人口占比常住人口增长率2001468.76132.0428.17%71.83%2002504.25139.4527.65%72.35%7.57%2003557.41150.9327.08%72.92%10.54%2004597.55165.1327.63%72.37%7.20%2005827.75181.9321.98%78.02%38.52%2006846.43196.8323.25%76.75% 2.26%2007861.55212.3824.65%75.35% 1.79%2008876.83228.0726.01%73.99% 1.77%2009891.23241.4527.09%72.91% 1.64%20101005.06251.0324.98%75.02%12.77%20111046.74267.925.59%74.41% 4.15%20121054.74287.6227.27%72.73%0.76%20131062.89310.4729.21%70.79%0.77%20141077.89332.2130.82%69.18% 1.41%1137.87深圳市福田区人口数量增长量增长率人口数量增长量2007861.55119.942008876.8315.28 1.77%119.01-0.932009891.2314.40 1.64%120.61 1.6020101005.06113.8312.77%131.8111.2020111046.7441.68 4.15%132.520.7120121054.748.000.76%133.050.5320131062.898.150.77%133.950.901077.8915.001137.8759.98注:人口数量为常住人口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53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按地区分,珠三角地区7075.57亿元,增长12.4%;东371.09亿元,增长13.1%;西翼386.58亿元,增长5.3%;山区705.23亿元,增长8.5%。
深圳人口与医疗床位需求一、摘要最初,我们根据深圳调查表进行分析列表,得到床位需求可由人口因素分析得到:随后建立模型,对人口因素进行假设分析:后来,建立数学模型:是预测深圳市未来十年人口增长量及结构变化、预测深圳市床位需求、深圳市各个区床位需求、深圳市某种疾病在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就医的床位需求;最后进行模型评价。
二、建模分析深圳市是外来人口大市,分析深圳市近十年常住人口、非常住人口(根据深圳市统计局文件标注“非常住人口近似等于流动人口”,因此本文将户籍人口近似认为常住人口,非户籍人口近似认为非常住人口)变化特征就要查阅深圳市近十年人口变化统计数据,通过查阅并绘制折线图如下:图人口折线图通过上图可以明显地看出深圳市近十年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都呈正增长趋势,特别是非常住人口增长飞速。
2001年,深圳非常住人口为592万人,到2010年深圳市非常住人口达到596万,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常住人口增长幅度,同时,常住人口绝对数也远远低于非常住人口数。
通过分析近十年深圳市人口变化特征,归纳深圳市人口增长函数,进而预测深圳市未来十年人口数量以及人口结构。
而床位的需求受总人口、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总人口可以由人口增长模型预测,而所谓的人口结构就是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通过历年数据发现,老年人群是各种疾病相对高发人群,老年人口的比重严重影响着医疗需求。
因此可以人口总数和老年人口预测深圳市床位需求总量。
而各区的深圳各区床位需求又可以通过各区人口因素分析得到。
三、模型假设(1)深圳市各区人口体质相同,即同一年度各区患病率相同,且各区相对封闭,本区人口不会外出跨区就医。
(2)人口数随时间变化是连续的,而且充分光滑。
(3)青年、中年人群发病率相同,老年(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相同。
(4)深圳市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长,少年人口比例逐年降低,且老年人口呈正比例增长,少年人口呈正比例减低。
(5)所有患病人口均需住院治疗,且没人每年平均需要5天的入院治疗时间,所有医院床位没有空置的时候。
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正文:---------------------------------------------------------------------------------------------------------------------------------------------------- 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深圳市统计局2011年5月12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注2。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任务。
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注3为1035793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00842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349510人,增长47.79%,年平均增长率为3.98%。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注43503201户,家庭户人口为740241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1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63人减少0.52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614027人,占54.20%;女性人口为4743911人,占45.80%。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7.74上升为118.34。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18774人,占9.84%;15-64岁人口为9156398人,占88.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2766人,占1.7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65个百分点。
2020深圳10区最新常住⼈⼝⼀览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东省副省级市,地处中国华南地区、⼴东南部、珠江⼝东岸,东临⼤亚湾和⼤鹏湾,西濒珠江⼝和伶仃洋,总⾯积1997.47平⽅千⽶,全市下辖9个区,2020年最新常住⼈⼝1343.88万⼈,最新户籍⼈⼝494.78万⼈。
深圳福⽥区⾪属于⼴东省深圳市,是深圳市中⼼城区,福⽥区总⾯积78.8平⽅公⾥,主要由中⼼城区和深南⼤道两侧带状经济开发区域及部分丘陵、⼭地、海滩组成,福⽥区下辖10个街道,2020年最新常住⼈⼝166.29万⼈,最新户籍⼈⼝107.08万⼈。
福⽥区罗湖区⾪属于⼴东省深圳市,是深圳市的中⼼城区之⼀,位于深圳市东部,总⾯积78.75平⽅公⾥,罗湖区辖10个街道,2020年最新常住⼈⼝105.66万⼈,最新户籍⼈⼝61.72万⼈。
罗湖区南⼭区,⾪属于⼴东省深圳市,位于深圳市中西部,辖区⼟地⾯积187.47平⽅千⽶,海岸线长43.7千⽶,下辖8个街道,2020年最新常住⼈⼝154.58万⼈,最新户籍⼈⼝98万⼈。
南⼭区盐⽥区,⼴东省深圳市辖区,位于深圳市经济特区东部,距市中⼼12公⾥,辖区⾯积74.99平⽅公⾥,共辖4个街道,2020年最新常住⼈⼝24.36万⼈,最新户籍⼈⼝7.99万⼈。
盐⽥区宝安区,深圳市下辖区,地处⼴东省深圳市西部,西临珠江⼝,是粤港澳地区的核⼼地带,总⾯积396.64平⽅千⽶,下辖10个街道,2020年最新常住⼈⼝334.28万⼈,最新户籍⼈⼝65.1万⼈。
宝安区龙岗区位于⼴东省深圳市东北部。
东临⼤亚湾与坪⼭区、惠州市相邻,西接龙华区,辖区总⾯积388.21平⽅公⾥,辖11个街道,共111个社区,2020年最新常住⼈⼝250.86万⼈,最新户籍⼈⼝83.8万⼈。
龙岗区龙华区,⾪属于⼴东省深圳市,位于深圳地理中⼼和城市发展中轴,毗邻“六区⼀市”,总⾯积175.6平⽅千⽶,下辖6个街道,2020年最新常住⼈⼝170.63万⼈,最新户籍⼈⼝40.9万⼈。
广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广东省统计局2011-05-10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任务。
现将我省这次普查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3]为10430313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864200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883132人,增长20.69%。
年平均增长率为1.90%。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27747417户,家庭户人口为8868172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9人减少0.49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4397408人,占52.15%;女性人口为49905724人,占47.85%。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82上升为109.00。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7618241人,占16.89%;15-64岁人口为79645606人,占76.36%;65岁及以上人口为7039285人,占6.7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2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5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02239726人,占98.0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063406人,占1.98%。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856725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780682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4759923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394431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深圳各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及GDP走势分析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截至2018年末,全市下辖9个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927.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02.66万人,城镇人口1302.66万人,城镇化率100%,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
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水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深圳之名始见史籍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清朝初年建墟,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
深圳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2019年12月,位列2019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第三名。
2019年12月,荣登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
一、深圳各区常住人口及增量分析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1302.66万人,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1343.88万人,比2018年来增加41.22万人。
2019年深圳常住户籍人口494.78万人,比上年增加40.08万,增长8.8%,占常住人口比重36.8%;常性非户籍人口849.10万人,增长0.1%,占63.2%。
深圳宝安区常住人口334.25万人,是人口最多的区。
龙岗区常住人口250.86万人,排名第二,龙华区常住人口170.63万人,排名第三,深汕特别合作区只有9.3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