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词汇听说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89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2以下属于听说法最主要特征的是()客观题总分值:2分得分:2分E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B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学生智力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 理解、发现并掌握语言规那么,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C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授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D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照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
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答案解析: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这是听说法的最主要特征。
故此题正确答案选A。
以下属于直接法的最主要特征的是O客观题总分值:2分得分:2分A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I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照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
C以语言功能和意念工程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
D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学生智力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并掌握语言规那么,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答案解析:直接法强调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
故此题正确答案选Bo语言要素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
客观题总分值:2分得分:2分文字第1空分值:2分正确答案:说学生答案:说老师点评:答案解析:言语技能指听、说、读、写的技能。
教学计划主观题总分值:5分得分:5分正确答案:教学计划是以课程设计为核心的总体设计的具体表达,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其主要教学方式和学时分配。
通常情况下,以学历教育为例,学习年限为四年,课程包括汉语技能、汉语言知识和中国文化三类。
其中,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教学计划也可以看作是课程设置的总体规划,决定该专业课程的结构与方向。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实际教学中,听说读写的技能经常是综合进行的,而不是开展单一技能的教学。
必须依据综合语言目标,来确定以下五方面的教学具体目标:一、语言基础知识目标语言基础知识目标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1.设置语音目标主要是在英语课程进行中系统安排英语音素(元音和辅音)、语音拼读规则和语调这三个组成部分的知识和操作,而且重点在操作。
2.词汇目标涉及到新出现的重点、实用的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词汇的主要用法。
还涉及到词汇量、基础词汇目标、词汇拓展的等级划分等。
3. 语法目标包括词性、句子成分划分、时态、语态、语气、基本句型结构、构词法等语法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还包括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应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运用。
4.功能项目目标即日常交际用语。
掌握新出现的重要的句型结构及其交际中的用法,即了解和掌握其语言形式、表意功能及表达方式等。
5.话题目标就是:能运用话题知识,按照实际生活需求组织英语语言知识,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就熟悉的话题同他人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
6.语言训练要注意四个结合:教学任务与真实生活任务;单项与综合;机械与情景;口头与书面(听说-读写)二、语言技能目标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听、说、读、写语言技能是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听、说、读、写的训练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真实的交际行为,贴近有目的(即任务型)的综合运用英语的活动。
具体来说,技能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在听做反应、说唱反应、对话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反应、口头交流、读做反应、阅读理解、读写反应和书面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变技能和运用水平。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作为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具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摘要:本文将介绍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
这些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对于掌握英语表达和交流至关重要。
我们将简要概述每个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初学者建立起扎实的英语基础。
1.语音语音是指语言的声音组成部分。
在英语中,语音包括以下要素:1.1音标:英语使用国际音标(IPA)来表示不同的音素和发音方式。
了解和熟悉英语音标可以帮助准确发音和理解单词的读音。
1.2音节:音节是构成单词的基本发音单位。
每个音节通常由一个元音或辅音开头,并可以包含其他辅音。
了解音节结构有助于正确分割和发音单词。
1.3声调:一些语言(如中文)使用声调来区分意义。
在英语中,声调没有明显的意义差异,但仍然存在一些重音规则,需要注意发音强调的部分。
2.词汇词汇是指语言中的单词和词组。
学习词汇是扩展语言能力和表达的基础。
2.1单词:单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用于表示一个特定的意思。
学习单词的拼写、发音和含义是建立起丰富词汇量的关键。
2.2词组:词组由两个或更多的单词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的固定搭配和意义。
学习常用的词组有助于提高口语流利度和表达准确性。
2.3同义词和反义词:同义词是指具有相似意义的词语,而反义词则是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
了解和使用同义词和反义词可以丰富表达方式。
3.语法语法是指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学习语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构成和正确使用语言。
3.1句子结构:英语句子通常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
了解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是重要的。
3.2时态和语态:时态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语态表示动作的主体。
学习不同的时态和语态有助于准确表达事件的发生和参与者。
3.3句子成分: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子成分的作用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构建复杂句子。
结论掌握英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是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基础。
熟悉语音规则、积累词汇量、学习语法结构和规则,对于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至关重要。
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关系及其培养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能力。
听、说、读、写是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
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划分语言技能。
从语言的形式来看,听和说是口语,读和写是书面语;口语是书面语的有声形式,书面语是口头语言的文字记录。
从人类语言的发展来看,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与书面语在表达方式与途径以及词汇、句法、信息密度和语言功能方面有明显区别。
从认知角度看,听和读是话语理解和信息输入能力,说和写是表达思想,是信息输出技能。
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笔者就这四种能力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这四种技能,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听的技能及其培养什么是听力呢?一般来说,听力是识别和理解别人说话的能力。
听是被动接受的技能,听的言语活动是机械地、被动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
在英语学习乃至人类交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形式,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
在语言学习中,听是吸收和巩固语言及培养说、读、写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英语听、说、读、写中,听力是最难掌握的一项语言技能,因为它受如下六个因素的影响:(一)语音材料;1、材料的结构;2、词频;3、语速;4、重音、语调和节奏;5、拖沓冗长的信息;(二)语境;(三)相关知识;(四)汉语知识;(五)语音、语法规则与词汇量的掌握;(六)思维策略。
在六个因素中,前四个因素都是客观的,不是由听者所决定的。
那么,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要从哪里入手呢?《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六级听力的要求,能从听力材料中提取信息和观点;能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因此,培养学生的听力,可归纳为五点:第一、教给学生语音、语法的规则并让他们记住一定规模的词汇量;第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三、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教学,让学生注意听,在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它同学也要注意听;第四、多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也就是英美人的语音、语调;第五、鼓励学生课余收听合适的英语广播、收看英语电视节目。
在英语中,表达语音的词和概念多种多样,涉及语音学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词汇和短语,它们与语音、发音和声音有关:Vowel(元音):是发音时声带震动,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的音素。
例如:a, e, i, o, u。
Consonant(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音素。
例如:b, c, d,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v, w, x, y, z。
Phoneme(音素):是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Syllable(音节):是发音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
例如:在单词“apple”中,“ap-ple”是两个音节。
Pronunciation(发音):是指单词或句子的具体发音方式。
Accent(口音/重音):是指语言中的特定发音特征,通常与地理区域或社会群体有关。
重音则是指单词或短语中强调的音节。
Dialect(方言):是特定地区或社会群体使用的语言变体,包括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Intonation(语调):是指说话时的音调变化,通常用于表达情感或态度。
Phonation(发声):是指声带的振动,产生基音的过程。
Articulation(发音动作):是指发音时口腔、喉咙、舌头、牙齿和唇部等语音器官的动作和位置。
Assimilation(同化):是指一个音素受到相邻音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Phonetic symbol(音标):是用来表示语音的符号,通常用于语音学和国际音标(IPA)中。
Phonology(音系学):是研究语言中音素和音节的结构、关系和变化的学科。
Acoustic phonetics(声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和听觉感知的学科。
这些词汇和短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语音、发音和声音。
如果你对某个词汇或概念有进一步的疑问,请随时提问。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
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
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好控制,选择对学生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
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弱点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语音语调较差。
虽学了大量的语法规则,一旦用于实践,如写作,口头交谈,便会频频出现错误。
不难看出翻译法的缺点是:1、未能恰当地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语法、词汇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
2、过分强调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翻译法的优点是:1、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2、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智慧的磨炼。
3、使用方便。
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
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4、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外语教学法与语言学的关系非常密切。
虽然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本身,而外语教学法研究的是外语教与学的关系,但两者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研究语言现象。
纵观国内外教学流派,可以发现,语言学的发展对教学法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
翻译法,直接法,对比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等无一不反映出人们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不同态度和看法,本文就听说法与认知法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进行了一番对比,以期能更好的指导外语教学。
一、理论基础和教学原则不同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是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说的话,而不是写出来的文字。
口语是活的语言,学习语言就应该学习口语。
根据口语第一性的原则,听说法主张在外语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应先教听说,后教读写,即所谓的“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
结构主义语言学又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各种由小的语言单位根据语法规则组合而成的结构系统。
其中,句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结构。
而不同语言的结构特征是不一样的。
根据这些观点,听说法强调以句型为中心进行语言操练。
并在操练过程中进行母语与所学外语结构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两种语言机构的不同,从而确定教学难点,使外语教学具有针对性。
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J.B.Watson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刺激与反应。
心理学家B.F.Skinner进一步将之发展成为新行为主义理论,即:刺激-反应-强化。
倡导听说法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以新行为主义作为其心理学的基础。
认为语言是习惯的体系,学习语言就是养成一种习惯。
他们认为人们在进行言语活动时,只意识到说话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话语中的结构。
这些结构都是由于掌握到高度自动化的程度,在说话时不自觉地加以运用的。
因此学习外语也应当让学生不自觉地运用所学外语的语言结构,把所学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变成新的语言习惯,而新习惯的形成需要持久模仿,反复操练,大量实践。
认知法的理论基础是转换生成理论和认知心理学。
一、语音、词汇、语法说话,就是将代表一定意义的词汇,按照一定规律搭配连接起来,通过发音器官的发音表达出来,这就是语言的三个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音: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是以语音为基础词汇: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语言的建筑材料;血肉;没有词汇,就不可能有句子,更不可能有语法。
语法:语言的结构规律,遣词造句的规律;利用词汇组成句子的规律;词形变化和句子结构;骨架,与词汇密不可分,离不开词汇,体现在词汇中。
如果我们将词汇比作建筑语言大厦的砖瓦和基石语法则是建筑的比作砖与砖之间的粘合剂,离开它们,英语学习只能是海市蜃楼。
(一)、语音:1、语音的重要性(1)听、说能力离不开语音。
学好语音语调是打好英语基础的关键。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需要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
从语言的形式来看,听和说是口语,读和写是书面语,口语是书面语的有声形式,书面语是口头语言的文字记录。
无论听或说,都离不开语音,语音是听说的基础。
因此掌握语音知识和提高语音标准程度是全面发展英语听说能力的基础。
听力困难不仅仅是由于词汇量小,语法、习语掌握不牢靠等原因造成的,更重要的是语音因素对它的影响。
英语讲求连贯、自然而有节奏,发音的正确与否、语音的音变现象和语调等一系列因素掌握不好都会对听力造成很大的困难和障碍。
(2)学好语音有助于词汇的记忆。
英语是拼音文字,英语单词的发音和单词的拼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发音不好,单词不可能准确地记住。
语音学好了,单词就好记了。
我们听到一个词book,我们会马上在脑子里出现B-O-O-K这个拼写。
然而汉语的发音和拼写是分开的,我们听中文的时候是不可能想象汉字的写法的,比如"书"的发音是"shu",而拼写却是“书”。
2、学好英语语音的方法英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语音上与汉语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给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如英语的元音有长音、短音之分,而汉语中则不明显。
一听力技巧强度相对低的听力训练就是泛听。
泛听其实是将精听刻意训练的结果应用在日常之中,所以虽然不需要动笔做笔记,但还要不断的强化make guesses or predictions的能力训练。
而我们在精听时就需要动手做笔记,反复多听,没听懂的倒回来再听直到能做到70%+的影子跟读(不看文本,滞后原声一小段跟读)。
同时,听力还要关注额外增加的技能:1)话题背景知识的储备。
我们熟悉的话题,听起来自然轻松许多,占用我们大脑“内存”的比例就低,相反我们陌生的话题就需要使用更多的“内存”。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我们整本书遇到的话题:Unit1Nourishment, Unit2Community, Unit3Space, Unit4Scale, Unit5Success,Unit6Pressure, Unit7Fear, Unit8Stories, Unit9Water, Unit10Persuasion,发现没有?公益环保,身心健康,心理情感,家庭以及学校生活是听力最喜欢的话题。
2)帮我们理解语音中的重音位置与语义的关系。
很多单词在真实语境中是基本上是听不到的,并不是仅仅因为连读、略读失爆、弱读语音现象,更多是因为句子的逻辑重音(说话者想强调的内容)不在这个单词身上。
逻辑重音掌握得好,就好比是电脑在处理信息是只抓取最重要的几个字节,这样占用内存的空间就小,自然处理信息的速度也就更快了。
二语音知识练好发音,跟读复述原声,学习原声那样说话,与此同时自然而然,听力就上去了。
昨天同学在跟我感叹,什么时候英文能听说地像中文那般自如?好目标,好追求。
除了要付出足够的英文学习+练习时间,我们先看看两门语言的发音区别英文发音需要掌握8大关键:轻重升降连续略读同化咬舌头(一)连续听原声时总觉得老外一口气说了一长串,但一个都没听懂,以为Ta说了什么特别难的单词,但是一看文本,都是些你认识的单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原声用了连读,而你又知道连读,所以也没办法听懂原声的连读。
幼儿听说游戏活动的类型及特点一、幼儿听说游戏活动的类型1.语音练习的游戏这类游戏是以练习幼儿正确发音,提高幼儿辨音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它的形式和结构都较简单。
在听说游戏中,着重为幼儿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以利于幼儿学习或复习巩固发音。
可以让幼儿着重练习他们感到困难的或容易发错的语音,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方言干扰音的练习、普通话声调的练习、发声用气的练习等。
但每次练习的语音不要过多,以免难点过于集中,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
2.词汇练习的游戏这类游戏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和正确运用词汇为目的。
学前阶段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量积累词汇,增加口语表达的内容。
应该说,幼儿的词汇是在日常生活经验的积聚过程中逐步地增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个研究能确切地证明幼儿每天能习得多少词汇。
用听说游戏的活动方式帮助幼儿学习词汇,是专门考察幼儿对词汇敏感程度的机会,这类集中学习词汇的游戏,着重引导幼儿练习词汇运用的经验。
3.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学前阶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大量地积累句型,按语法规则组词成句,这是他们语法习得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一般来说,幼儿将从简单句过渡到复合句水平,要幼儿理解和掌握并且熟悉运用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获得运用句法的机会,而听说游戏是有意识地帮助幼儿练习,可以让他们通过专门的集中学习迅速地把握某一种句法的特点规律,并在尝试运用过程中提高熟练使用的水平。
4.描述练习的游戏这类游戏是以训练幼儿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
它要求幼儿语言完整、连贯,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这种游戏主要在大班进行。
如大班听说游戏活动“金锁银锁”,让幼儿念儿歌以对答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习用简短而有节奏的词语形容和描述一件事物。
二、幼儿听说游戏活动的特点1.教育目标明确每一个听说游戏都包含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具体要求。
教师通过对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将近阶段根据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需要所提出的语言教育教学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幼儿接受理解和尝试掌握的教育过程中去。
高三级英语语音知识讲义语调(一)使用时间:2019.09.11语调(intonation),即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
英语的基本语调包括升调(↗)和降调(↘),它们还可以组合成降升调、升降调和升降升调。
用不同的语调读句子就会有不同的意思。
一、降调一)陈述句陈述句是陈述一件事或者说话者表示自己的看法,它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一般情况下,都使用降调。
例如:1.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2.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3.She didn’t come to the party.↘但是陈述句在某些特殊情况也可以用升调,这时,往往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怀疑,这种陈述句也被称为是陈述疑问句。
例如:She lent him her car.↘她把车借给了他。
(用以陈述事实)She lent him her car?↗她把车借给了他?(表示惊讶、怀疑,含有“Did she really lend her car to him?她真的把车借给了他?之意”)二)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句是以特殊疑问词开头,对句中某一成分提问的句子,常用的疑问词有:what、who、whose、which、when、where、how、why等。
句首的疑问词一般重读。
例如:1.What do you want to eat? ↘2.How much is a hamburger?↘3.How does Amy go to school?↘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当一方提出一个问题,而另一方用问句作为回答,这时,这个问句不表示疑问,也就是说这个问句其实不需要回答的,实际上相当于陈述句,但另有含义。
例如:A:Are you going to watch TV again? 你还要再看电视?B:What else is there to do?(↗) 还有其他事要做吗?B反问A一个问题“What else is there to do?”,言下之意是“(除了看电视)还有什么好干的呢?”三)祈使句祈使句是表示要求、请求、命令、劝告、叮嘱或建议的句子。
关于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一些思考摘要:文章从语音、词汇、技巧、背景知识等四个方面对高职学生英语听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更从重视语音词汇、掌握听说技巧、补充背景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听说能力能力培养1 听说的重要性及其地位在英语听、说、读、写、译这五种技能中,听说能力始终处于前列。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和创设多样“说”的情景,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因此,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听说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2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存在的问题2.1 发音不准语音是语言的基础,有了正确的发音,才能把音听准。
准确的发音是听说的基础,不准确的发音肯定会造成听说上的困难。
学习者的发音准确程度制约着听力理解的程度,同时也制约着学生表达和传递信息即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有的学生受母语及方言的影响,发音不准,重音掌握不好,连读、弱读、失爆破以及音同化不适应,听不出语句重读及语调变换所表达的含义,而且他们自己说出来的语句也让人听起来很吃力,甚至不知所云。
2.2 词汇量不足要学好英语,词汇至关重要。
词汇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词汇学家麦加锡说过,一个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其语法无论学得多么好,语音无论掌握得多么漂亮,没有词汇来表达各种意义,语言交际就难以实现。
由于很多高职学生词汇量不足,对他们来说,提高听说能力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方法都成为空谈。
这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信心和热情,也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听说水平的提高。
2.3 缺乏良好的听说习惯学生做听力训练时,不注重整体,而是被个别词、句所困;不会抓住关键词、句,不去把握住中心意思;没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不对重点词、句进行速记,影响了对整体的理解。
在做口语训练时,中国学生大部分很害羞,要面子,不喜欢张嘴,怕出错。
在说英语时总是特别关注别人的反应,害怕发音不准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
语音、词汇、语法教学原则一、语法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天性,针对现行教材中的语法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交际性原则小学英语语法的交际性在于语言呈形象化、交际化。
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不应在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中进行教学,应该在交际活动中将零碎的语法点和真实有效的语境相结合,从视、听、说入手,在听说实践中使学生发现、掌握语言规律。
通过设计、创造交际性语言环境,运用课件、实物、图片、表演、动作表情等,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组织真实、半真实的交际活动把语法点和交际性语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践的语言材料感知、理解和学习语言,在语言交际实践中熟悉语言结构,发展言语技能,培养初步的交际能力。
2、实践性原则语言学习,离不开实践和反复练习。
只有把所学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语言交际中去,语法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语法学习才有意义。
正所谓:只有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这恐怕永远是语言学习的成功秘诀。
因此,语法教学必须重视语言的实践性。
小学英语语法主要出现在单词、句型和短小的文章中,因而语法教学要结合这些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体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
语法教学要做到精讲多练,适当点拨,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形成语感,从而建立一套新的语言习惯。
3、多样性原则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单词、句型、对话或短小的课文形式出现,而且每一种感性材料和特定情景都为某一语言项目或语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丰富的情景创设来活化语法,让语法项目生动起来,并且巧妙地融入到语言活动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孤立和零碎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法学的多样性原则就是主要体现在为一种语法项目设计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或为多种不同的语法项目设计多种不同的与其相适合的活动方法。
比如:用对比、图表、歌谣、游戏、顺口溜等方法把枯燥的语法规则变成形象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语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