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招惹小蜜蜂中班安全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45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含反思教案概述为了提高幼儿们的安全意识,我们在中班下学期增加了一堂关于不招惹小蜜蜂的安全教育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幼儿了解蜜蜂的基本知识和注意安全的方式,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安全地与蜜蜂相处,避免被蜜蜂蛰伤。
教学目标1.了解蜜蜂的基本特征和行为。
2.能正确识别和区分蜜蜂和其他昆虫。
3.学会如何避免招惹和惊扰蜜蜂。
4.能够正确处理蜜蜂蛰伤。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蜜蜂的基本知识1.蜜蜂是什么?•蜜蜂是一种昆虫,分为工蜂、雄蜂和蜂王。
2.蜜蜂的特征和行为。
•蜜蜂身体黄黑相间,有毒刺,每只蜜蜂只能蛰一次人。
•蜜蜂通常在花上采蜜,会保卫自己的领地。
3.如何区分蜜蜂和其他昆虫。
•蜜蜂的体形与黄蜂、马蜂不同,看起来更圆润。
•蜜蜂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而黄蜂、马蜂会更加凶猛。
第二部分:避免招惹小蜜蜂的方法1.不要试图接近或触碰蜜蜂。
2.不要穿着鲜艳的衣服,因为蜜蜂会被鲜艳的颜色所吸引。
3.不要敲击蜜蜂的蜂巢或其他地方,因为这会惊扰蜜蜂。
4.如果蜜蜂飞过来,不要慌张,慢慢地用手慢慢轻扇,让它自己离开。
第三部分:处理蜜蜂蛰伤1.如果被蜜蜂蛰伤,首先要冷静下来。
2.用指甲或刀片轻轻刮走蜜蜂蜇出来的刺,不要用手挤压。
3.用冷水或冰块冷敷被蛰的部位,缓解疼痛。
反思整堂课老师使用了图片、视频及手势配合讲解,让幼儿们对蜜蜂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在教学中老师也引导幼儿们学会自我保护,不要轻易去招惹蜜蜂。
老师还在借助以假乱真的玩具蜜蜂和无害的蜜蜂形状糖果,带着孩子实际操作识别和分辨不同的昆虫形态。
在后续活动环节中,老师让孩子们充分应用所学知识,模拟停车场等场景,进行探究和体验,不但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情绪,而且让孩子们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堂课的教学确实达到了预期规划的目标。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捕捉小蜜蜂的危险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捕捉小蜜蜂时能够寻求成人帮助的能力。
3. 教育幼儿关爱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捕捉小蜜蜂可能会受到伤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捕捉小蜜蜂时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遇到捕捉小蜜蜂时如何寻求成人帮助。
2. 引导幼儿关爱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蜜蜂图片、故事课件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出示蜜蜂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蜜蜂的特点。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不招惹捕捉小蜜蜂》,引导幼儿了解捕捉小蜜蜂的危险性。
3. 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捕捉小蜜蜂的情况,并讨论如何正确处理。
4. 情景演练: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演练,让幼儿学会在遇到捕捉小蜜蜂时寻求成人帮助。
5. 总结环节: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关爱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内容,并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体会关爱它们的意义。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教师可以通过、QQ等平台,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2. 组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小动物的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验证教学效果。
3. 通过定期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观察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关爱小动物的意识是否有明显提高。
八、教学反馈:1. 教师应及时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不要招惹小蜜蜂》幼儿园中班教案第一章:认识小蜜蜂1.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小蜜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1.2 教学方法图示法:展示小蜜蜂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游戏法:模拟小蜜蜂采蜜的情景,让幼儿参与体验。
1.3 教学内容小蜜蜂的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翅膀和六条腿。
小蜜蜂的生活习性:采蜜、传粉、建蜂房等。
第二章:小蜜蜂的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小蜜蜂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2 教学方法讲解法:向幼儿讲解小蜜蜂传粉、授粉的过程。
观看视频:播放小蜜蜂授粉的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小蜜蜂的重要性。
2.3 教学内容小蜜蜂传粉、授粉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
第三章:不要招惹小蜜蜂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为什么不要招惹小蜜蜂,培养幼儿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
3.2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述一个关于招惹小蜜蜂的故事,让幼儿从中得出教训。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模拟场景,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亲身体验不要招惹小蜜蜂的原因。
3.3 教学内容不要招惹小蜜蜂的原因:小蜜蜂会保护自己,招惹它们可能会被蛰。
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的培养。
第四章:如何与小蜜蜂和谐共处4.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如何与小蜜蜂和谐共处,保护小蜜蜂的生存环境。
4.2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保护小蜜蜂的实践活动。
4.3 教学内容与小蜜蜂和谐共处的方法:不干扰小蜜蜂的生活,保护花草树木等。
保护小蜜蜂的生存环境:参与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等活动。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培养幼儿自我反思的能力。
5.2 教学方法提问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顾所学内容。
反思法: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5.3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小蜜蜂的知识。
幼儿自我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改进方向。
幼儿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幼儿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了解小蜜蜂的基本习性,知道小蜜蜂会蜇人并且蜇人会带来疼痛。
- 幼儿能识别小蜜蜂的外形特征,以便在遇到时能准确判断。
-幼儿学会在遇到小蜜蜂时正确的应对方法,如保持静止、慢慢远离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小蜜蜂,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采用角色扮演和模拟情境的教学方法,增强幼儿应对小蜜蜂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幼儿对小蜜蜂等小动物的敬畏之心,尊重和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消除幼儿对小蜜蜂不必要的恐惧,让幼儿在安全的前提下欣赏小蜜蜂的勤劳等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让幼儿清楚小蜜蜂蜇人的危害,理解为什么不能招惹小蜜蜂。
- 教会幼儿正确识别小蜜蜂,并掌握遇到小蜜蜂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2. 教学难点-使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小蜜蜂时能够冷静应对,克服因害怕而做出错误举动的情况。
-引导幼儿在尊重小蜜蜂的同时,避免过度恐惧而影响正常的户外活动。
三、教学方法1. 故事教学法-讲述与小蜜蜂有关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在故事中融入安全知识。
2. 直观教学法-展示小蜜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小蜜蜂的外形、生活场景等,加深对小蜜蜂的认识。
3.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小蜜蜂相遇的情境,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练习应对方法,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准备1. 小蜜蜂的图片、视频资料,包括小蜜蜂采蜜、小蜜蜂蜇人的画面等。
2. 制作简单的小蜜蜂头饰若干。
3. 模拟小蜜蜂蜇人后的疼痛道具,如小型的软刺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故事导入,引发兴趣)1.教师开始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
有一天,小明在花园里玩耍,他看到了一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蜜蜂的特点和危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蜜蜂的特点和危害。
2.正确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三、教学准备:1.小蜜蜂模型或图片。
2.相关绘本故事或图片。
3.教学用具:白板、标志笔、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通过展示小蜜蜂的模型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小蜜蜂的外形特点,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然后,教师询问学生小蜜蜂的主要特点,引出小蜜蜂的危害。
Step 2:讲解小蜜蜂的危害教师通过绘本故事或图片,讲解小蜜蜂的危害,例如:小蜜蜂会叮人,咬人会痛,甚至会引发过敏反应。
同时,教师向学生解释小蜜蜂也有自己重要的作用,它们会采集花蜜,帮助花朵传粉等。
Step 3:培养正确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1.教师告诉学生遇到小蜜蜂时要保持镇静,不能慌张,要尽量不要惹到它们。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同身体部位会引起小蜜蜂警感,例如眼镜、淡色衣物、有香味的食物等。
3.教师引导学生采取以下方法来应对小蜜蜂:a. 不捕捉小蜜蜂。
b. 不逞能,不戏弄小蜜蜂。
c. 遇到小蜜蜂静止不动,不摇晃身体和手臂,避免惹怒它们。
d. 若不小心被小蜜蜂叮咬,要尽快告知老师或家长,并让其及时处理。
Step 4:巩固与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正确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Step 5: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观察花朵,了解小蜜蜂通过采集花蜜对花朵生长繁殖的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花蜜故事、花粉观察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小蜜蜂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小蜜蜂的特点和危害,并学会了正确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课后作业: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向家长或亲朋好友传达正确的应对小蜜蜂的方法和意识。
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知道不能随意招惹捕捉蜜蜂。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不能随意招惹捕捉蜜蜂。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不能招惹捕捉蜜蜂。
2. 教育幼儿在遇到蜜蜂时如何保护自己。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幼儿了解蜜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基本知识讲解:教育幼儿不要随意招惹捕捉蜜蜂,讲解招惹捕捉蜜蜂可能带来的危害。
3. 情景模拟:通过教学PPT,展示遇到蜜蜂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不要随意招惹捕捉蜜蜂,要关爱动物。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关于蜜蜂的资料,增加对蜜蜂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幼儿对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验证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馈:1. 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对于掌握较差的幼儿,要耐心引导,重复讲解,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关于蜜蜂的主题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蜜蜂。
2. 组织幼儿参观养蜂场,亲眼见证蜜蜂的生活习性,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蜜蜂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保护自己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幼儿尊重并保护动物的观念。
3. 学习正确的处理遇到小蜜蜂的方法,避免伤害。
二、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蜜蜂、花朵等。
2. 相关故事书籍:《小蜜蜂忙忙忙》、《勇敢的小蜜蜂》等。
3. 安全提示卡。
4. 模拟蜜蜂图案卡片。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蜜蜂图片,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b. 引导幼儿观察蜜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识别蜜蜂(10分钟)a. 带领幼儿朗读并模仿蜜蜂的嗡嗡声。
b. 展示多张蜜蜂图片,引导幼儿辨认蜜蜂。
c.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蜜蜂的形态特征和重要作用,如它们携带花粉传播植物的花粉,帮助植物繁殖。
3. 保护蜜蜂(15分钟)a. 通过故事书《小蜜蜂忙忙忙》引导幼儿认识到蜜蜂的重要性。
b. 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保护蜜蜂”海报,画上各种花朵,提醒幼儿要保护花朵和蜜蜂。
c. 教师向幼儿展示模拟蜜蜂图案卡片,鼓励幼儿手工制作蜜蜂标识,并粘贴在教室内。
4. 遇到蜜蜂的注意事项(15分钟)a. 通过故事书《勇敢的小蜜蜂》引导幼儿认识蜜蜂的一些行为特点,如它们只在被人招惹或感到威胁时才会攻击。
b. 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安全提示卡,呈现蜜蜂标识和“不要招惹蜜蜂”字样,并让幼儿带回家。
c.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户外遇到蜜蜂时应该如何行动,例如不要拍打蜜蜂、不要靠近它们的巢穴等。
5. 小结与巩固(10分钟)a. 回顾课上所学内容,帮助幼儿巩固知识。
b. 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安全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正确处理遇到小蜜蜂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正确辨认蜜蜂和花朵,是否了解蜜蜂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2.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绘画作品等方式,让幼儿展示他们对于遇到小蜜蜂的应对方法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一、教案背景幼儿园中班孩子们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也许他们会在学校或者公园里遇到一些小昆虫,比如蜜蜂,蝴蝶等。
直接对这些小昆虫进行观察或者触摸是很危险的,可能会被蜜蜂或者蝴蝶叮咬。
因此,本次教案将教授孩子们如何不招惹捕捉小蜜蜂,并且让他们知道蜜蜂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护蜜蜂。
二、教案目标1.认识小蜜蜂通过本次教育活动,幼儿们能够认识小蜜蜂,了解它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从而增加对这种昆虫的了解,增强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心。
2.了解小蜜蜂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教育活动,幼儿们能够了解到蜜蜂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环节,知道如何保护蜜蜂,从而能够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3.掌握避免被蜜蜂攻击方法通过本次教育活动,幼儿们能够了解到不同观察、接近和玩耍蜜蜂方法,增强自我安全防范能力,保证安全。
三、教育内容1.认识蜜蜂小蜜蜂胖胖圆圆的身体由黑色、黄色、橙色和白色相间的毛发覆盖,触角非常敏感。
这些颜色告诉其他的昆虫小蜜蜂可以刺伤人们,从而保护它们。
小蜜蜂在花朵上采集花蜜,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告诉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小蜜蜂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环节。
2.如何不招惹捕捉蜜蜂不要接近飞行的蜜蜂,因为它们可能会感到威胁而攻击你。
如果你发现唯一的方法是远离它们。
你也可以避免穿着芬芳的衣服和喷洒带有香味的香水,这可能会吸引蜜蜂。
避免挥动手臂,不喧哗,当你不幸被小蜜蜂刺伤时,请告诉你的家长杏果,然后冲个凉敷一下冷水,这时疼痛会减轻。
3.了解保护小蜜蜂如果你遇见蜜蜂,不要随意打死它们,因为它们能传达我们无法思考的信号,但是如果它们刺伤,你应该轻轻拔掉刺。
同样,我们需要了解如何保护蜜蜂和其他昆虫,比如帮助植物向外传播花粉,从而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
四、教育方法1.教学目标鲜明,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片、实物贴近育儿生活实际,增加教育场景的真实感,然后讨论。
3.通过小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兴趣,通过群体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不要招惹小蜜蜂》幼儿园中班教案第一章:认识小蜜蜂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小蜜蜂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
1.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小蜜蜂的形态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翅膀和六条腿等。
介绍小蜜蜂采蜜、建巢的过程。
1.3 教学方法:观察图片、观看视频、教师讲解。
1.4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观察小蜜蜂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蜜蜂的特点;播放小蜜蜂采蜜、建巢的视频,让幼儿了解小蜜蜂的生活习性。
第二章:小蜜蜂的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小蜜蜂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实例,让幼儿知道小蜜蜂是植物的传粉者,对农业生产有重要作用,也能帮助植物繁衍。
2.3 教学方法:讲解、实例分析。
2.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小蜜蜂传粉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小蜜蜂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组织幼儿讨论小蜜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不要招惹小蜜蜂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招惹小蜜蜂可能带来的后果,培养幼儿尊重生命、爱护动物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讲解招惹小蜜蜂可能带来的危险,如被蜜蜂蜇伤等,教育幼儿不要故意去招惹小蜜蜂。
3.3 教学方法:讲解、情景模拟。
3.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招惹小蜜蜂的危险性,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体验被蜜蜂蜇伤的感觉,从而培养幼儿不要招惹小蜜蜂的意识。
第四章:与小蜜蜂和谐相处4.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与小蜜蜂和谐相处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教育幼儿在小蜜蜂采蜜、建巢时不要去打扰它们,保持距离,避免发生意外。
4.3 教学方法:讲解、情景模拟。
4.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与小蜜蜂和谐相处的方法,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体验与小蜜蜂和谐相处的快乐。
第五章:手工制作:小蜜蜂5.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小蜜蜂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制作小蜜蜂的手工制品。
5.3 教学方法:手工制作指导。
5.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制作小蜜蜂的手工步骤,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展示制作成果,培养幼儿的成就感。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范文:不要招惹小蜜蜂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范文:不要招惹小蜜蜂活动目标1.知道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简单了解被哲后的急救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图片--蜜蜂、马峰、黄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
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2.故事:生气的小蜜蜂请幼儿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二、展开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为什么要哲三个小朋友?(2)看到小蜜蜂应该怎么办。
(3)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么办?小结:告诉孩子们看见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如果来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需部位,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来更猛烈的追击。
2.讨论:如果被蜜蜂哲到了应该怎么办?3.总结做法: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赶快拔出毒刺。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
必要时去医院治疗4.了解几种常见的会带来危险的小虫子分别结合画面介绍蜜蜂,黄蜂。
马峰。
蜘蛛,蜈蚣。
三、延伸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蜂哲人时毒液就会被注入人体内,使人皮肤红肿,产生水泡,甚至中毒死亡。
蜂哲人后自己也会马上死去。
所以它们不会轻易蛰人,马峰。
黄蜂攻击水平很强被它们蛰到很危险千万不要去触动它们的蜂巢。
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虫子也会带来危险,不能用手去碰要远离。
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知道捕捉蜜蜂的危险性。
2. 培养幼儿爱护昆虫、自我保护的意识。
3. 通过观察、讨论,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捕捉蜜蜂的危险。
2. 培养幼儿爱护昆虫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怎样正确与蜜蜂相处,不招惹捕捉它们。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蜜蜂的图片、视频资料、故事课件等。
2. 环境:安静、舒适,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出示蜜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蜜蜂的外形特征。
b.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蜜蜂的了解。
2. 基本部分:a. 教师播放蜜蜂的生活视频,让幼儿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b. 教师讲解捕捉蜜蜂的危险性,让幼儿知道捕捉蜜蜂是不对的。
c.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幼儿与蜜蜂相遇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正确与蜜蜂相处。
d.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想法,讨论如何与蜜蜂和平共处。
3. 实践操作:a. 教师带领幼儿模拟与蜜蜂相遇的情景,引导幼儿正确应对。
b. 邀请幼儿展示他们学会的正确与蜜蜂相处的方法。
4. 总结与拓展:a.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让幼儿知道捕捉蜜蜂的危险。
b.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护自己。
5.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关于蜜蜂的资料,了解蜜蜂的益处,培养幼儿爱护昆虫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模拟情景中的表现,评价他们正确与蜜蜂相处的能力。
2. 听幼儿在讨论中的发言,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回家后是否主动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是否积极参与课后作业。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内容拓展:1. 邀请专家来园进行蜜蜂知识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蜜蜂。
不要招惹小蜜蜂中班安全教案第一篇:不要招惹小蜜蜂中班安全教案中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活动目标】1.知道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简单了解被哲后的急救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图片--蜜蜂、马峰、黄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
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2.故事:生气的小蜜蜂请幼儿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二、展开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为什么要哲三个小朋友?(2)看到小蜜蜂应该怎么办。
3)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么办?小结:告诉孩子们看见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如果来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需部位,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来更猛烈的追击。
2.讨论:如果被蜜蜂哲到了应该怎么办?3.总结做法: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赶快拔出毒刺。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
必要时去医院治疗4.了解几种常见的会带来危险的小虫子分别结合画面介绍蜜蜂,黄蜂。
马峰。
蜘蛛,蜈蚣。
【活动延伸】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蜂哲人时毒液就会被注入人体内,使人皮肤红肿,产生水泡,甚至中毒死亡。
蜂哲人后自己也会马上死去。
所以它们不会轻易蛰人,马峰。
黄蜂攻击能力很强被它们蛰到很危险千万不要去触动它们的蜂巢。
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虫子也会带来危险,不能用手去碰要远离。
第二篇:小一班不要招惹小蜜蜂不要招惹小蜜蜂活动目标:1、知道不招惹、捕捉蜜蜂,简单了解被蛰后的急救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1、故事《生气的小蜜蜂》。
2、课件。
3、故事挂图。
4、音乐《春天》。
5、蜜蜂、胡蝶、小白兔头饰。
活动进程:一、故事《生气的小蜜蜂》,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1、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并提问:小蜜蜂为甚么要蛰三个小朋友?看到蜜蜂后怎样办?碰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样办?2、(出示挂图《碰到蜜蜂怎样办》)教师结合挂图小结:看到蜜蜂应当尽可能避开,千万别往招惹它们。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蜜蜂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掌握小蜜蜂捕捉要领和安全措施。
3.提高幼儿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培养正确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
1.小蜜蜂简介
2.如何捕捉小蜜蜂
3.如何避免叮咬
三、教学方法
1.讲述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
2.快乐互动、生动形象地传递知识。
3.小组或个人互动小游戏。
四、教学步骤
(一)小蜜蜂简介
1.普及小蜜蜂的基本知识,如小蜜蜂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特点。
2.通过图片、模型等形式展示小蜜蜂的形态和结构。
(二)如何捕捉小蜜蜂
1.讲解正确的捕捉小蜜蜂方法,如要用干净的透明杯子捕捉,不要用手去抓,以防被蜜蜂叮咬。
2.讲解如何保护小蜜蜂,捕捉后不要让小蜜蜂透不过气。
(三)如何避免叮咬
1.讲解蜜蜂的基本特点和行为,教育幼儿不要招惹捕捉小蜜蜂,并讲解蜜蜂感到威胁时会叮人。
2.讲解被蜜蜂叮咬后的处理方法,如将伤口冲洗,涂上消炎药膏等。
(四)小组互动小游戏
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通过抽签指定“小蜜蜂”角色和“捕捉者”角色。
2.“小蜜蜂”在教室里自由活动,而“捕捉者”则使用透明杯子进行捕捉,成功捕捉即为胜利。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教学,让幼儿们了解了小蜜蜂的基本知识,如小蜜蜂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特点等。
并通过对于正确捕捉小蜜蜂方法和如何避免叮咬的讲解和示范,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能够正确进行安全措施。
虽然仅仅是一个小主题的安全教育课程,但却让幼儿们在玩乐中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的知识,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锻炼。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不能随意招惹捕捉小蜜蜂。
在设计过程中,我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这个道理。
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蜜蜂的生活习性,知道不能随意招惹捕捉小蜜蜂。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知道不能随意招惹捕捉小蜜蜂。
难点:让幼儿理解为什么要保护小蜜蜂,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故事课件:《不招惹捕捉小蜜蜂》2. 小蜜蜂玩具3. 花朵道具4. 画纸、画笔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带领孩子们做手指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讲述故事《不招惹捕捉小蜜蜂》,让孩子们了解小蜜蜂的生活习性。
二、互动环节(10分钟)1. 让孩子们用手中的花朵道具吸引小蜜蜂,感受小蜜蜂的辛勤劳动。
2. 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不能随意招惹捕捉小蜜蜂?怎样保护小蜜蜂?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让孩子们分组,每组合作完成一幅关于保护小蜜蜂的画作。
2. 邀请孩子们上台展示并分享他们的画作,让大家了解保护小蜜蜂的重要性。
1. 回顾本次活动,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
2. 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知道不能随意招惹捕捉小蜜蜂。
难点:让幼儿理解为什么要保护小蜜蜂,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小蜜蜂的生活习性,知道了不能随意招惹捕捉小蜜蜂。
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了关于保护小蜜蜂的画作。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安全知识。
同时,我还计划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自体验小蜜蜂的生活,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关爱动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