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26.51 KB
- 文档页数:2
日本国家概论日本位于欧亚大路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
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
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
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
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
据统计,世界全部里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
3世纪中叶,大和国出现,后经过长期的扩张,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领最初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645年,日本向中国唐朝学习,进行大化改新。
12世纪后期,天皇皇权旁落,进入幕府统治时代。
19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列强侵入迫使日本放弃“锁国政策”,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人民展开了反对侵略、反对幕府统治的斗争。
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权,鼓励向欧美列强学习,进行明治维新,迅速跻身资本主义列强行列,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
二战日本投降后,颁布新宪法,由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强国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科研、1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人工智能被应用于养老与工业。
日本计划在2050年仿真机器人产业问鼎全球第一。
现代日本经济概论课件
一、经济的发展
1、日本经济的发展史
经过二次大战后,日本展开了自由市场经济改革,在美国财政、金融
等多方面帮助下,推行了高度政府干预和市场化改革,形成了经济快速发
展的新经济模式。
2、现代日本经济的发展特征
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1)高度政府干预,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2)
市场化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3)体制和政策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
(4)实施多元化经济策略,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结构发展
1、农业结构
日本农业是以稻米、蔬菜等为主产品的经济,大部分农业以小规模家
庭族群经营为主,蔬菜是主要种植产品。
2、工业结构
日本工业以机械、汽车和电子产品为主导,生产率高、工业化程度高,经济紧密结合的研发和制造体系得到了促进。
3、服务业结构
服务业在日本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以零售和银行业为代表,其
他服务行业如交通、旅游、娱乐、金融等也发展迅速。
三、经济问题及对策
1、政府负担重
日本经济受到政府负担过重的制约。
因此,日本政府应加强监督,减少政府开支,并实施劳动力市场改革,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改善经济结构。
2、财政制。
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文学是指在日本国土上产生的文学作品,涉及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漫画、小说集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
日本文学源远流长,历经千年演变成了众多类型和形式。
本文将介绍日本文学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以及其中的一些重要特点。
一、古典文学日本文学的最早期始于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在这一时期,万葉集成为了日本最早的文学遗产。
万葉集是一部由诗歌组成的集合,在这些诗歌中反映了日本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族等多种方面。
另外,此时期还形成了和歌,就是指依据艺术方式来发挥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到了公元10世纪的平安时代,日本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时期,诸如《源氏物语》和《枕草子》等重要的文学作品纷纷涌现。
《源氏物语》是一部非常长的小说,作者是女作家紫式部,用美丽的描写为这段历史画了一幅极其优美的图景。
《枕草子》则是一部集中讲述诸如春天、秋天等主题的杂文集。
这两部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时代的一些特点,更是成为了日本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
二、近代文学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文学逐渐进入了现代版的阶段。
在19世纪,时代大变,日本经历了市民文化和西方现代化思想的影响。
这样,代表近代小说创世人的坂口安吾,和执行战前的中原中也等人相继出现,使得小说从古典文学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在二战后的时期,日本文学迅速地扩大了内容范围,其中涌现出了形形色色的新兴文体。
例如,日后备受崇拜的村上春树,就创作了许多有深刻哲学思想的作品。
除此之外,同时期还出现了诸如映画莓之森、宫泽英明等人创造的漫画文学,现代严肃文学和另类小说等新型文学类型。
还有,日本俳句和短歌因其含义简洁而流行开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日本文学的重要性日本文学经过了千年的发展与扩张,已经成了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文学不仅分析了人类的私人感受,还是一种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整体社会和文化大环境的方法。
日本文学之所以能够聆听人类心灵的因素,其原因是因为日本人的心灵文化历来就是重要的,同时对诸多家用课程和社交礼仪也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
关于日本文化概论方面论文日本的文化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是反映一个国家特殊性的东西,是一个社会综合的缩影。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日本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日本文化方面论文篇1试论日本姓氏文化现象摘要:姓氏文化是日本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日本人的姓氏产生较中国晚。
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在姓氏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人名的起名等方面,都很注重姓名的社会性、现实性。
日本虽国土面积小,人口不多,但日本人的姓氏却为数不少、千奇百怪。
日本姓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宗教、风俗等重要文化现象。
研究日本姓氏对于日本社会、文化、语言、文字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日本姓氏文化现象日本人的姓氏产生较中国晚。
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在姓氏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人名的起名等方面,都很注重姓名的社会性、现实性。
日本虽国土面积小,人口不多,但日本人的姓氏却为数不少、千奇百怪。
日本姓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宗教、风俗等重要文化现象。
1.日本人的姓氏起源较中国晚1.1中国人的姓氏起源中国人的姓氏起源据说可以追溯至上万年前对风、云、雷的崇拜。
传说中的女娲、伏羲为风姓,神农为雷姓,黄帝有云姓之称,等等。
上古时期,中国人姓和氏是分开的,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姓指的是一个人的血统,只有贵族才有闲空研究或者附会自己的血统。
而氏则代表此人的身份地位。
男人主外,平常使用能代表自己身份地位的氏而不用姓。
姓、氏分开的制度在汉以后就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姓、氏逐渐合流。
夏商周时期,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
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
先秦时期一般老百姓不准有姓氏,如变法的商鞅,本是卫国人,起先被称作卫鞅,后来在秦国变法成功,被封于商郡,从此改名为商鞅。
1.2日本人的姓氏产生与中国姓氏制度相比,日本的姓氏产生较晚。
日本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日本文学是指使用日语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日本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反映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还承载着日本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日本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1. 日本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日本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日本文学作品是《万葉集》,它是一个收集了古代和风诗歌的集合,反映了当时日本人的生活、感情和宗教信仰。
古代的日本文学作品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影响,比如《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等。
在平安时代,日本的文学开始迎来了繁荣期,藤原道长的《枕草子》、源氏物语等作品成为了日本文学的经典。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文学的体裁和题材也逐渐丰富起来,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多种形式。
2. 日本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日本文学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其中有些作品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经典。
在诗歌方面,有许多优秀的歌人,比如在《万葉集》中的大伴家持、山上憶良等人,他们的诗歌表现了日本人对自然和情感的独特感受。
在小说方面,日本有很多著名的作家,比如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等,他们的作品通过不同的视角和风格展现了日本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除了这些著名的作家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作家和作品同样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日本文学的主题和风格特点日本文学的主题和风格多种多样,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特点。
古代日本文学的主题主要集中在自然、人情、宗教等方面,例如《枕草子》和《源氏物语》。
而现代日本文学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此外,日本文学还有一些特有的风格特点,比如在古代诗歌中追求的“文以载道,诗以传情”的原则,以及现代小说中常见的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等不同的写作风格。
4. 日本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日本文学不仅在日本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还通过翻译和传播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姓名:学号:13020040 所在院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论日本矛盾性国民性格及其形成因素[提要]:日本,一个漂浮在太平洋西侧的岛国,由于历史因素,语言因素,地理环境,文化碰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有着复杂而又矛盾的国民性格。
并且这种民族性格在历史和现实中均有着生动的体现,本文将着力探讨日本的矛盾性国民性格及其成因。
[关键词]:日本,民族性格;矛盾性;形成因素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等诸多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的交错影响,日本的民族性格不可避免地具有与生俱来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更多地则体现在日本国民性格的矛盾性上。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经在《菊与刀》一书中对日本体现着矛盾性的国民性格作出这样精辟的总结:“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背叛,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菊花是皇室的象征,而刀自然是崇尚武力的武家文化的代表,作者使用“菊与刀”这个名称去命名一部研究日本国国民性格的书,体现了作者对于日本矛盾性的国民性格的认识。
再联系到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当时日本在中途岛战役后尽管仍然负隅顽抗,但是战局已然明朗,而这本书的创作目的即在于如何保证在战争胜利后接管日本不会遭到可能的反抗。
从二战后这本书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来看,作者的分析是有其合理性的。
下面主要就日本国民性格矛盾性的表现及其成因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日本复杂且矛盾的国民性格的具体体现(1)自卑情结与“精神至上”日本的国土位于海洋中,缺乏大陆国家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有着海洋屏障的优越感,加上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本历史上长期的分裂割据,所以其必定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而这也是日本自卑情结的重要根源。
其次,日本缺乏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其文化更多地是加工其他文明的产物,所以日本民众很难找到归属感。
但是日本的国民性格也有着另一种特性,那就是“精神至上”。
日本文化概论
日本文化是指日本民族特有的传统和习俗。
它是由日本的历史、地理、宗教、哲学和社会制度等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以下是日本文化的一些重要特点:
1. 传统价值观:日本强调尊重和服从权威,注重和谐、平衡和纪律。
尊重长辈、家族和社会秩序是日本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2. 礼仪与谦逊:礼仪在日本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尊敬他人、遵守社会规范和展示谦虚的态度。
这种态度体现在日本人的言谈举止、服装和礼品交换等方面。
3. 和谐与美感:日本文化注重美感和和谐的追求。
这体现在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盆景、茶道、花道,以及建筑、服饰和园林设计等方面。
4. 宗教与信仰:日本有多种宗教,其中最重要的是神道、
佛教和基督教。
神道是日本的宗教基础,佛教则对日本文
化有深远的影响。
5. 饮食文化:日本饮食以米饭为主食,注重平衡和精致。
寿司、和食、拉面和烧烤等日本特色食品在世界范围内享
有盛名。
6. 传统节日:日本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元旦、春分、端午、盂兰盆节和新年等。
这些节日是日本人表达敬意和
祝福的重要场合。
以上只是对日本文化的概括,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
独特特点和细节可以进一步探索。
第一章
1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侧,南北方向狭长约3000公里,是一个呈弧状的岛国。
2日本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1/25
3领土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四大岛屿和7000多个小岛屿组成。
4日本与亚洲大陆之间是日本海,日本与美洲大陆之间是太平洋。
5日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
6南北气候差别很大
7日本安倍延伸3000公里,各地气候存在明显差异北纬35度以南属季风型亚热带森林气候;本州北部及北海道属季风型温带针叶林气候;其余广大地区属季风型温带阔叶林气候。
8日本是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
9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休眠火山,也是全日本最高峰。
10纵贯本州中部的飞、木曾,赤石三条山脉被称为北、中央、南阿尔卑斯山,也统称为日本阿尔卑斯山。
11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火山地震带,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
12地震频繁
13平原仅占国土面积的24%
14日本河流短小,水量充沛,落差大。
水势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
15全国最大的湖泊琵琶湖式构造湖
16最深的湖是田泽湖
第二章
1日本历史分为:原始、古代社会、中世社会、近世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2水稻的广泛种植和铁器、青铜器的使用,是弥生文化的重要特征。
3公元57年,倭奴国王遣使赴汉朝贺,受赐“汉委奴国王”金印。
4日本没有文字。
渡来人带来了汉字。
5随着文字的传入,儒学、道教、佛教等高度发达的学说、宗教也传入日本。
6 1192年源赖朝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正式形成。
7 1333年镰仓幕府灭亡。
8 1868年(明治元年)3月,天皇发布“五条誓文”,表明了新政府的基本方针。
9新政府为了富国强兵,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维新改革,即“明治维新”
101889年发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11近代天皇制国家体制的确立同时也标志着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国家的转变
121894年7月27日甲午战争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下《马关条约》
13日本为实现其独霸中国的野心,俞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迫启承认。
14“米骚动”
15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进攻宛平城,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161940年3月,汪精卫在日本侵略者的支持下,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
17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站爆发。
181941年1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
19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201946年11月公布了《日本国宪法》。
宪法的根本精神是主权在民。
2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重新武装日本,于1951年,是48国与日本单独和,签订了《旧金山合约》,宣布结束与日本的战争状态,恢复日本的主权,但美国仍可
以继续占领日本。
P35
221956年12月,日本加入联合国。
23P37
第四章
1明治维新
2日本政党经过战后10年的分化组合与重建,至1955年形成了自民挡与社会党对视的局面,这种政治体制成为“55年体制”所谓“55年体制”实际上是指“自民党一党执政体制”
3二次世界大战后制定的《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的象征4当今天皇明仁于1989年1月8日即位,是日本第125代天皇,年号为“平成”含有“在和平中求发展”
5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的唯一立法机关。
6内阁是日本过得最高行政机构,它是日本国家行政机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7目前主要的政党有:自民党、公明党、民主党、共产党、社会党。
8这部天皇专制主义的宪法把日本引向了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91946年11月3日,日本公布了战后宪法《日本国宪法》并于1947年5月3日生效
10战后日本新宪法被誉为“和平宪法”
11《日本国宪法》规定:“日本不拥有陆海军及其他争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日本武装力量“自卫队”
12新保守主义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