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四个指标

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四个指标

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四个指标
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四个指标

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四个指标

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够不够成熟”、“火候深不深”,但到底怎样才算是“够成熟”、“有火候”呢?这是一个相当难以评量的问题,因为成熟、火候只能以意会,而没有数字化的指针可以衡量,不像身高、体重一量便知。但是,一个人从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好不好、处事态度健不健康,到能否正确地决断事物等等,都与其成熟度有关。因此,如何衡量一个人(包括自己)的成熟度,是一件重要的事。对此,我认为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评量。

一、单面向V.S.多面向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于周遭事物的考虑,最先大多只能专注于一件事物,然后逐渐进展到能够同时兼顾多种事物。大部分人都曾看过这样的现象,一个小孩子在餐桌上伸手要夹较远处的菜时,经常会不经意地碰翻了靠近自己身前的杯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小孩子想要伸手穿过杯子去夹菜时,脑海中便只专注于要去夹的这盘菜,而无视于杯子的存在,因此很容易就把杯子碰翻了。随着年龄渐长,小孩逐渐学会同时注意到二件、三件不同的事物之后,这种现象发生的机会也跟着降低。

在工作能力的培养上,也常见类似的情况。有些人总是习惯于单点思考,在考虑一件事物时,往往只能注意到其中的一个单点,而无法同时顾及周遭相关的事物,使得思考、决断的质量相当低落,挂一漏万。而一个成熟、有火候的人,则会把各种相关的事物一起纳进来做整体的考虑,例如,思考这件事情如果这样做,其它相关的事物会产生什么连带的变化;或是如果在另一个部分做出哪些配合,可以是整体效果更好等等,如此同时考虑多重不同面向,所做出来判断决策的质量也会较佳。如果一个人能同时兼顾到更多相关的面向,则我们可以说这个人越成熟、火候越深。

二、有形V.S.无形

人在判断外界事物的价值时,只有先意识到事物的存在,才有可能进一步体认到它的价值。有些事物是有形的,只要看到、听到,就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但无形的事物却看不到、听不到,只能靠着“想象”来感知它的存在。一个人如果只能用眼睛、耳朵来意识事物的存在,而无法用想象、体会的方式来感知事物,便无法体认到无形事物所具有的价值。然而,无形事物所能产生的价值,却永远大于有形的事物,因此,一个人从只能看到有形价值,进一步到能够体认无形价值的存在,便反映出这个人的成熟度与火候。

举个例子来说,一般人就业时,所获得的薪资是有形的,工作的学习成长环境却是无形的,而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带给个人能力更大的成长,与更好的发挥,个人得到的成就也因此更高,所以其价值远高于有形的薪资。但许多人在选择工作时,却看不到这些无形的价值,于是往往只单凭眼前薪资的些微差距就做出决定;越是成熟的人,则越能够认知到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而会选择好的环境以谋求更大的无形价值。

三、短期V.S.长期

耕耘与收获之间,通常会牵涉到时间长短的问题。有些事物在投入之后,很快就能得到回收,不过,其效益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暂,效益反映结束之后,必须再次投入,才能再产生效益。另外也有一些事物是需要长期的耕耘,而且在短期内不见得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但是,其

效益却是源远流长地延续发酵,且时间越久,产生效益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得到的整体成效也会因此百倍于短期效益。

但投入之后可以马上回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件相当诱人的事情,许多人都会被此吸引,因此在思考与决策上便容易倾向于注重眼前立即的效益,却未能重视、或没有耐性从事长期的耕耘,形成所谓的“短视”。而一个成熟的人,则能够忍受短期效益不明显的现象,而选择长期耕耘,追求长远的效益,我们说一个人“有远见”,意思便在于此。因此,我们从一个人对于事物的判断与决策上,是偏向于只求短期效益,或是懂得追求长期效益,便可以衡量出这个人的成熟度如何。

四、相对V.S.绝对

世界上所有事物几乎可以说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比方说,好与坏便是相对比较之下所得到的结果,当我们说一件事物是“好的”,指的是“与另一事物比较之后,相对的好”,而非“绝对的好”。换句话说,好与坏之间,并非100分与0分的截然二分。“好”有可能70分的好,也可能是90分的好;“坏”则可能是59分的坏,或20分的坏。

但一个不成熟的人,会习惯于用绝对性的角度来判断事物,只有“好”与“坏”的绝对二分法。在这种情形下,由于缺乏相对比较的判别标准,因此无法分辨出真正的好与坏,也不知道好有多好?坏有多坏?而一个成熟的人,对于事物则懂得用相对的逻辑来看待,而拥有较精准的判断力。

综合上述四个指针,当我们在判断一个人的成熟度时,可以从他的行事作风来观察其思考、决断一件事物时,是否能经常兼顾到多个面向、是否能看到无形的价值、是否注重长远的效益,以及对事物的判断是否能用相对的逻辑,藉此来衡量。因此,一个人的成熟度够不够、火候深不深,就看他对于上述事物养成多深的认知,以及多牢固的习惯。

走向成熟的标志

成熟似乎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它代表了青春的流失和梦想的褪色。可是,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况且,一种持久的平和的幸福人生离不开成熟。

1、否定自己

不断地否定自己,是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也是成熟的重要标志。否定自己是深刻的思想活动,是出于对真理和对自我的认知,而不是妄自菲薄和自轻自贱。否定自己是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触景生情”。只要你时时地反省和面对自己,你就会时时地否定自己。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否定自己同样困难,人最容易自以为是和固执已见。在真理面前,没有谁有资格自负。有句话说的好,我们最需要改变的可能就是我们最坚持的东西。可是,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总是对的,把傲慢当作成熟,把固执当作个性,最后只能是“追悔莫及”。其实人们的认识本就浅薄,再加上一切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你们如何能够不改变?事物在变化,时局在变化,真理也在变化,这就要你们不断在改变自己原来的认识,否定自己曾坚持的东西。我曾向人们出示过在重大问题上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的诀窍,我说,当你遇到难以抉择的问题时,你要按照和你相反的想法去做,结果就是正确的。就是说,当你认为某事可做,你就不要去做,当你觉得不可做,这时你就要去做;如果你认为是正确的,你就要清醒,

因为你认为它是正确的,所以它是错误的,如果你认为是错误的,同样,你要明白它是正确的。人们听后开始不信,后来在实践中却屡试不爽,并纷纷前来致谢。不信不妨试试。

2、学会宽容

宽容不仅象征成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幼稚的心从来不会宽容,他们偏激、暴怒、盲目行动、“疾恶如仇”,而且自己却屡犯不可“宽容”的错误,他们追求完美,却并不明白自身所存在的缺憾。另外,暴君和强权也从不宽容,他们心胸狭隘、噬血如命、杀人无数,最后,愚蠢只能导致他们的覆灭。盲目追求抽象的正义,使“敌人”的观念在人们心里得到强化。实际上,没有谁是天生的敌人。记得哪位作家说过,一片落叶不经过全树的允许,是掉落不下来的。同样,一个人所以沦为了罪犯,并不仅仅是个人之过,整个社会都是有责任的。况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所以敌人、罪犯都不过是权势强加的人为的定性,而并不是根据正义的标准。宽容不是容忍,因为容忍仍是一种消极的反抗,这种并不明智的情绪其实是暗暗跟自己过不去。生活的阅历、生命的体悟,构成了宽容的前提与基础。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这体现了对人性缺陷的包容和理解,因此,宽容不但是一种成熟,也是智慧。其实,这“不宽容”也是值得宽容的,因为他们的幼稚。伏尔泰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缺点和错误,让我们互相原谅彼此的愚蠢,这是自然的第一法则”。

3、重视简单

从思考能力的角度讲,成熟的标志就是对“简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不再把简单看作简单,或者说,不再轻视简单。真理就是简单的,而这简单的真理就是在平常的朴素的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从简单处寻找和发现真理,你就得到了最深刻的真理。无知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什么都不瞧在眼里。无知的人以及少年最常说的话就是:我懂、我知道、这太简单了,如此等等。在一个有思想和有探求精神的人那里,没有什么是简单的,尽管他们能够举重若轻。一个苹果的落地,科学家能够思考到天体运行的规律,一粒简单的沙子,哲学家可以通过它发现一个新的世界。理论学术的建立,是在简单、原始概念之上的;思想的产生和深入,也是来源于人们对朴素世界、简单问题的深入思考。恩格斯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很好,他说哲学的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哲学(深刻的思维)就是来自对于简单事物和朴素世界的思考。如果真正懂得了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复杂。因此,你若想寻找真理,就不要轻视那些你所轻视的简单的事物,就要善于从寻常的生活、习见的事件中领会和获得并不寻常的道理。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p2)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2)城市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㈠城市化研究 ㈡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 ㈢城市分类研究 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2.城市的三种地域概念?(p21) 城市具体到空间上无非有三种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和功能地域概念。①城市的行政地域概念 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②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 城市的本质特征本来是对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而言的,划分城市的实体地域主要是为了区分城乡。 ③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 城市建成区后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这是城市研究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可是城市实体地域的边界易于变动,取得各年得资料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随着城市功能所波及的范围已经超出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城市社会越来越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域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越频繁,城乡之间的分界也越模糊,这就要就建立一种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一些具体的城市功能概念:都市区;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镇密集区) 3.什么是大都市带?大都市带必备的条件是什么?世界有哪些大都市带?P25 ①有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有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②必备的条件: ㈠多核心 ㈡交通走廊 ㈢密集的交互作用 ㈣规模特别庞大 ㈤国家的核心区域 ③6大都市带: ㈠从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美国简称波士华;㈡从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的大湖沿岸都市带,简称芝匹兹

培训效果评估的经典模型

(一)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 1、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评估模型的内容它不仅观察受训人员的反应和检查学习的结果,还衡量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该模型将评估分为反应、学习、行为及结果四个层次。 2 、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的假设。 该模型基于以下4个重要的假设 (1)培训评估有4个不同的准则,分别是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 (2)这4个准备的排列是依据培训评估所获得信息的价值来依次递增的; (3)反应层次最常采用,因为这个层次的评估非常容易,而评估结果则较少采用,因为该层次评估难度很大; (4)这 4 个准则之间存在着层次秩序的交互关系,也就是说,若受训人员的反应是正面的,他们可能学习更多;学习的越多,他们的行为改变的越多,如果他们的行为改变,这通常是绩效改善的标志。 3、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的拓展 Alliger和Janek (1989)的研究发现,有12篇文章试图报告各个层级之间的 相关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发现反应层次和其他3个层次之间存在的关联。 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中的反应仅仅是从情感上进行评估的,而对培训效用大小的反应则更加重要。 因为效用型反应与培训迁移的相关更大。在学习层次上,原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仅仅注重受训人员当时陈述性知识 学习的评估,而受训人员的程序性知识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培训迁移的程度,并且他们得出了效用型反应与培训迁移的相关,要比传统评估中的学习与培训迁移的相关要大。 (二)考夫曼的5 层次评估模型 考夫曼对柯克帕特里克的4层次模型进行了拓展,即增加了第5个层次——评估社会和顾客的反应,以及培训的可行性。该评估模型超越了单个组织的范畴,重视培训的正外部性,其目的是评估培训项目给社会带来的价值。 (三)菲利普斯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1 、菲利普斯培训效果评估流程 评估分为十个步骤:制定培训目标——确定评估计划和基础数据——培训期间的数据收集——培训结束后的数据收集——培训效果鉴别——将数据转化为货币——确定培训成本——确定无形收益——计算投资回报率——实施业务影响响研究。

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_王新娜

【城市研究】 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王新娜1,2 (1.烟台大学经管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2.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 内容提要: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这决定了对于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方法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目前,学界采用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大类。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选择后者,并采取主成分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各种方法进行估算评价。对于不同的评价方法及其结果,根据多配对样本的K e n d a l l协同系数检验和I C C检验,评价标准及其结果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城市化;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92-04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国内学界对城市化的讨论也异常热烈。由于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因此国内学者采用繁多的方法进行测度,以期能全面综合反映真实的城市化水平,而这也是城市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计量基础。本文试图理清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方法,并采用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主成分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来比较各种方法测度结果是否一致。 一、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之争 当前国内学界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众多,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大类方法的争论反映了从单一的人口城市化到城市化质量提高和城乡一体化,从城市化的量变到质变的关于城市化内涵理解的演进路径。 (一)单一指标法 城市化的基本标志是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并集中地进行工业生产、服务等社会活动[1]。H.E l d r i d g e认为“人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C.G.C l a r k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2]。单一指标法抓住了城市化的这一本质特征———人口城市化,来对城市化水平进行度量。 这类方法主要采取城市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和城市用地比重指标,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前两种。但是由于从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通过并实施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控制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因此早期的城市化衡量方法基本上是采用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而这种衡量方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确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和状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户籍制度的逐渐放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力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持续的、大规模的涌入,形成了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却又被隔绝于城市非农业人口统计之外的暂住人口群体。同时农村改革的成功推进,形成了乡镇企业主导下的农村城市化,使我国城市化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并愈加复杂化。我国市镇的建制标准也多次发生变化,例如1980年实行的撤县建市、撤乡建镇以及市带县的体制,使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标准不一,以非农人口户籍统计数据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显得愈发不合时宜,有失偏颇。城市暂住人口、流动人口是城市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应该归入城市人口,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国内学者在实际操作中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建国以来进行的5次人口普查。一方面,5次人口普查只有节点数据没有时序数据;另一方面,5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也频繁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采用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作为城镇人口,1964年二普时则改用市镇行政辖区的非农业人口,1982年三普的标准是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1990年四普的口径为设区的市采用区的总人口而对不设区的市和镇采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人口,2000年进行的五普口径进一步改变,这给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复合指标法

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GDP。即县内生产总值,是年度内县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正因为其是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所以其是不可以叠加的,叠加了就不能真实的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了,就会造成一些虚数。比如说是今年一片老城提质改造,产生了产品和服务,算在今年GDP的增幅内。如果你明年又算一遍,跟今年的GDP叠加,那么这片改造后的房屋就被算了两次了,这么叠加出的数字就会成为一个虚数,虚数就不能反映出真实的经济状况,不能反映出真实的经济状况,就失去其最实用、好用指标的作用。说GDP的变化,通常是涨幅多少,上升、下降、回落百分点多少。 人均GDP。即GDP按人头平均后的数字,他反映的内容是看看一个人倒底摊得多大点,看看一年的个人成效行不行,平均就是你尽管没有做事,但是你这个人作为一个数字已经被列入除数了。就是说你是以除数的身份而存在,除完后你就知道你头顶的帽子有多大了。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四字用词我是想得通的,但是“一般预算”我就有点不清楚,难道说除了一般预算外,还有特殊预算内的财政收入呢,如果还有特殊预算内的财政收入,那会不会是税改前或者是封建社会时期所谓的苛捐杂税收入呢?是不是有点不符合法律呢?还是说这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说的是平时,非特殊状态,如果是特殊状态时地方财政是可以有除一般预算收入外的特殊预算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另外两驾马车是出口和投资。消费体现水平高说明“民富”,特别是除食品等必需品外的消费占比大,更能说明这个地区的人民生活富裕,因为反映出的是个人或家庭能力除了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外,已经能购买一些非生活必需品,即包含奢侈品在内的其他商品了。所以说一个地方同样数量的人,一年年的消费是可比的。增长回落都可以知道,增长了说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宽容,如果上年摊到个人的数字已经是很宽裕了,那么增长后就是更宽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比谁更节约,而现代经济理念则是比谁、比地方间的消费那个更高、更

衡量好公司的重要指标

衡量好公司的重要指标 2013-04-10 衡量一个公司业绩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你仅仅是通过一些报纸的商业版面来了解的话,大多数情况下你会认为是。因为利润猛增或锐减的消息总是三天两头出现在报纸的头条。 关注公司利润并没有错,因为,一个不能保持长期利润增长的公司肯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关注公司利润上也很危险,因为有时候利润并不能反映出实际的情况。事实上,这样很可能就会让你错过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公司。 这是因为利润并不等同于现金。作为一个投资者,现金才是最重要的,正所谓“现金才是王道”。下面我就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么说,如何才能判断一个公司的状况呢? 利润和现金截然不同 那两者为何有如此大的不同呢?你必须注意到所谓的公司利润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基础上的。简单来说,就是当有成本支出和销售收入时会记录入账,而不是有现金支出或收入的时候。 举例来说,一个地毯商店卖了一张£1,000的地毯,而客户有60天的时间来支付费用(信用卡),当地毯发货以后,这£1,000就会被记录入账,而事实上这笔钱并没有到账。 假如这张地毯的进价是£800(忽略掉商店的取暖和照明等其他费用),卖出价格是£1,000,那获得的利润就是£200。

但实际上这笔钱并没有到账。假如说地毯制造商要求30天内付款的话,那该地毯商户就需要在30天内支付800,但是,要收到卖出这张地毯的钱的话,还需要再等上60天。 也许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你可以找借口应付一下供货商。可是假如这800元是需要支付利息的银行贷款,或者是一个季度的房屋租金,这样的话,就非常有可能导致公司倒闭。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公司表面看着利润丰厚但最终会破产的原因。 还有其他一些与利润相关的东西与现金的流入和支出没有任何的关系。利润的通报往往是在折旧费用产生之后。所谓的折旧费用指的是比如机械设备等这类公司资产随着使用寿命的年限增长每年都会产生的一个费用。 假如一个公司有价值£500m的机械设备,预期使用年限是10年。那么每年要从利润中扣除£50m 的折旧费用。所以,如果这个公司在去除折旧费用前的利润是£150m, 那实际上真正的利润只有100m。 但这和当初买这些设备时支出的现金没有任何的关系。也许第一年买入这些设备时公司支付了£500m,但之后9年就没有这样的费用产生了。也许公司是通过贷款买入的设备,会涉及到利息,但是,不管支付方式是什么,这与折旧费用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而且,如果公司领导想增加利润的话,也可以对折旧费用进行干预。比如说机械设备的原本使用寿命是10年,而公司领导却决定用20年,这样的话,每年的折旧费用就降低到25了,而公司利润也就上涨到125了。 再来说说现金流。持续增长的现金流是一个积极信号。强劲的现金流代表着公司运转情况良好,收入在持续增加,那不就是投资者希望看到的吗?不就是在苦苦寻找的好公司吗? 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现金流年增长达到10%的公司在五年内跑赢大盘286%。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 第一条: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培训结束后的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效果包括认知成果、技能成果、情感成果、绩效成果、投资收益率等。认知成果衡量受训者对培训项目中强调的原理、事实、技术、程序或过程的熟悉程度,一般应用笔试来评价认知成果。技能成果用来评价技术或技能及行为方式的水平,它包括技能的获得与学习及技能在工作中的应用,可通过观察员工在工作抽样中的绩效来评估。 情感成果包括对工作多样化的接受、学习动机、安全态度和顾客服务定位等,可通过调查、访谈来进行衡量。绩效成果包括由于员工流动率或事故发生率的下降导致的成本降低、产量的提高及产品质量或顾客服务水平的改善,用现场观察与记录来衡量。投资收益率指培训的货币收益与培训成本的比较。收益指公司从培训结束后一年内获得的货币价值,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培训成本包括项目开发或购买成本、向教师和学员提供材料的成本、设备、硬件和设施成本、交通、住宿及餐饮成本、培训者及辅助人员工资、因员工参加培训而损失的价值、员工的工资福利等。培训结束后的评估要结合培训人员的表现,做出总的鉴定。也可要求受训者写出培训小结,总结在知识、技能、行为、态度上的进步,与培训成绩一起进入员工个人培训档案。 第二条: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包括比较法、集体评议法、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形式。 第三条:比较法分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指把评估对象进行培训前后的比较,衡量培训的作用;横向比较法将培训对象与未接受培训的对象对比,衡量培训效果。集体评议法采取集体舆论评议、群体表决的方式对评估对象做评价和估量,也可由评估工作的业务人员参加,并邀请相关人员针对评估指标对评估对象逐个进行评定。 第四条:个案法通过分析评估对象的典型事例和行为来评价培训成果。 第五条: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设计结构化的问卷来对与培训内容有关的因素,包括培训师、培训需求的满足、培训教材、培训效果等主要环节进行调查评价。 1 / 1

城市化研究综述

城市化水平的研究综述 李楠楠1,刘淑娟1,李永胜2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2.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城市化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发展战略。方法本文通过搜集2008年以来核心期刊以上的大量关于城市化的文献,结果总结出目前关于城市化的主流观点、主要研究方法和意义内涵。结论以期对城市化有一个更充分的了解。 关键词:城市化、综述、内涵、研究方法 Research review on city level LI Nan-nan1, LIU Shu-juan1, LI Yong-sheng2 (1,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710127, China;2. Northwes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Limited Company,Xi’an 710061China;) Abstract: Aim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social progress, s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strategy. Methods In this paper, collected since 2008, more than a lot of core journals literature on urbanization. Results Summed up the current mainstream view,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meaning on urbanization. Conclusion It shows a deep understanding on urbaniz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review; meaning; research methods 引言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老课题。卡尔·马克思1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淡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一词。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在他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1]。纵观当今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研究目标、角度和领域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城市化一词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以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城市化定义。 经济学家侧重从经济与城市的关系来定义城市化,认为城市是人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特别重视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2]。如英国有经济学家就称城市化是人口、社会生产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 地理学家主要研究地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认为城市化过程除人口与经济的转换与集中外,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2]。 人类学家研究城市以社会规范为中心,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虽然由于社会规范的概念十分抽象,难以度量,但城市化包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研究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了城市化内涵,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对近十几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来更加全面的研究河北省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最后对加快河北省城市化提出了对策措施。 标签城市化;河北省;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河北省从2008年起在全省开展了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达到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代魅力初步显现、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工作目标,向经济繁荣、居住舒适的现代化城市迈出关键步伐。经过2年的努力,今天的河北,三年大变样已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建设正走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在这个背景之下,对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分析。 1 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尽管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差异理解,互相补充,使城市化的内涵更为充实。 尽管不同学者对城市化的内涵理解不同,但理论界对城市化内涵的共识还是有的,从根本上说,城市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农村城市化、城市规模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包括经济城市化、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以及文明程度城市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2 河北省概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的腹心地带,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北京周边,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其余大部为平原。总的来说,河北省的地势有三大地貌单元,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 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 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 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河北省海岸线长487 公里,总面积达18.77 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034 万,现有11个省辖市(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

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经查阅除却书上提到的指标外还有以下指标: 1) 工业生产率- 它是对某国工厂,矿业,公共事业的生产量变化的连续加权式的测量,等同测量他们工业生产能力及在工矿,公用事业中有哪些可用资源可以被利用。(通常指使用效能),制造业这一块可以影响1/4 的经济, 使用效能提供一个多大生产能力在被利用的评估。 2) PMI 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Index ,采购经理指数- 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将按月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体系共包括11 个指数: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全球统一。如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通常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 3) 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l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一般说来当 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勺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E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4 ) PPI 是英文Producer Price Index 的缩写,意为生产者价格指数或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 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 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 对CPI 有一定的影响。PPI 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 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 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

培训效果评估及相关的反馈与改进.doc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对培训项目、培训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可分为培训开始的评估、培训过程的评估和项目结束时的评估。培训开始的评估是在培训前对受训者的知识、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考察,作为培训者编排培训计划的根据。培训过程中的评估是指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估。 我们所要做的培训效果评估主要是指培训后评估,是对培训的最终效果进行评价,是培训评估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但也不乏对培训前和培训中的评估,它的目的在于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明确培训项目选择的优劣、了解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后期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的制定与实施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评估招聘培训的效果: (一)认知效果评估 可用来衡量受训者对培训项目中强调的原理、事实、技术、程序或过程的熟悉程度。认知成果用于衡量受训者从培训中学到了什么,一般应用于笔试来评估认知成果。

考核试卷:见附件一 (二)技能效果评估 用来评估技术或运动技能,以及行为方式的水平,技能主要是指受训学员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和社会技能。 技能效果评估的方法有:目标行为观察、动手测验和结构化情景访谈等。 1. 目标行为观察+动手测验 2. 结构化情景访谈 (1)培训课程 a您觉得培训的内容是否深度适中、易于理解?是□否□一般□ b您觉得培训的内容是否丰富多样?是□否□一般□

c您觉得培训的内容是否切合实际、便于应用?是□否□一般□ d您是否学会了《培训前期准备工作》知识?是□否□一般□ e您是否学会了《校园招聘技巧》?是□否□一般□ f您是否学会了《招聘面试技巧》?是□否□一般□ g您是否学会了《招聘笔试技巧》?是□否□一般□ h课程适合我的工作和发展需要??是□否□一般□ (2)您还希望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 (3)此外,还可以让学员复述培训过程收获到的技能,以及在实习过程中,对这些技能的运用的深度、广度,具体举例说明等等。 (三)情感效果评估 1. 内容与指标 2. 问卷调查 (1)组织评估 a你觉得培训相关沟通和通知工作如何?差□很差□一般□良好□很好□ b你觉得本次培训交通安排是否满意?差□很差□一般□良好□很好□ c你觉得本次培训就餐安排如何?差□很差□一般□良好□很好□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0 引言 江苏的城市化发展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城市化这种稳步增长的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江苏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外资的大量流入,江苏经济普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一方面使得城市的范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许多农村人口开始流向城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江苏省2000 年确定了全省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05 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5%以上;到2010 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江苏省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步入了一个快速增长和提高的阶段。城镇体系趋于合理,城镇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化水平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可以为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准确地评估城市化水平对于制订正确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 个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为SPSS 分析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 1 概述 1.1 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简介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 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 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1)越大,表示F1 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 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 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2 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1 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F2 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1, F2)=0,则称F2 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 , 第P 个主成分。 聚类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们讨论的对象是一大堆样品,要求能合理地按它们各自的特性来进行合理的分类,这里没有任何模式可供参考或依循,也就是说是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具体进行聚类时,由于目的、要求不同,因而产生各种不同的聚类方法。[2] 1.2 指标建立 “城市化”,我国的通常提法是“城镇化”,与国际通用的城市化同义。所谓城市化主要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和生产、生活方式集约程度的提高(包括了乡村向城市方向提高和城乡两方面自身品质的提高)。[3]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城市化水平往往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同时也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4]这就要求,我们应顺应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际上就是利用具体的指标对城市化所包括的领域、城市化的内涵,进行具体化、层次化的统计描述和综合评价。根据城市化所涉及的领域以及城市化的内涵,通过系统分析后认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测度应该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以及地域环境城市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从这三个方面来构建(见表1)。[5] 2 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了 2008 年江苏省13 个市各项指标的数据,数据从2009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获得。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GDP是现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掌握GDP的含义,知道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能够理解GDP这一统计指标的重要作用和缺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和课外搜集有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与交流,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中从而辩证地认识GD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悟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面,增强公民应有的使命感,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GDP的含义难点:绿色GDP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力是如何比较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我们上海的经济、我们金山的经济实力的提高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问题: 课题: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我们能够详尽地谈论国与国的经济水平与差别,谈论国民经济的疲软与复苏,谈论经济政策的出口与实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把标尺——GDP。 多媒体演示:GDP的含义 老师:GDP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指标?什么是GDP呢? 学生:(略) 老师:GDP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从1993年开始正式使用GDP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gross总的 domestic国内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的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请学生质疑对GDP含义中的“各个部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具体理解。 师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各个部门”是指GDP生产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有形产品),也包

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1]

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评估方法是评估者在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相关标准,对培训效果做出评价。 定性评估法有很多种。如1、论法2、观察法3、比较法4、问卷调查法。这些都在定性分析的范畴。 不管再好的方法都有着其本身的优缺点。定性分析方法用来评估只是对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做出一个方向性的判断,也就是说只是一种好与坏的判断,并不能得到一种数量化的结论,使效果不能达到一种正确的结论。 定量分析方是对培训班作用的大小、受训者行为方式改变程度以及企业收益的多少给出数据分析,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来发现与阐述行为规律。 在培训效果中往往都是需要有培训方案的。培训效果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一种评估方案的指标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企业在培训中所获得的往往是硬指标,如节约时间、生存率提高、产量增加、利润增加等等。在定量分析方法中这几种方法是比较经常用到的。如:1、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中一般都用TE=(E2-E1)*TS*T-C这种表达式来计算培训收益。2、等级加权分析。将培训效果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量化,由此获得的评价结果与培训前的相应评价进行分析,以此评估培训效果。3、培训的可信度。由于评估人员的素质有高有低,所以培训活动也是多因果的。为了让评估的效果更加零令人信服可采取前侧——后侧评估方案、后侧——对照组评估方案。企业影注意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评估人员的素质。企业应尽量避免让培训组织者自己进行评估或评估人员于被评估对象间存在个人恩怨、权利斗争等情况。 培训效果评估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一般来说对收集来的评估信息不仅要归类、单机、建立数据库,还要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会用到一些统计方法。一般来说,有三种统计方法经常用,即平均差异检验、方差分析、相关趋势分析。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2007.1.5

2004级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学》试题(A卷) (2007年1月8日) 姓名学号分数 予学士学位。”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城市性质2.城市更新 3. 城镇体系 4.智能图 二、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 1、划分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的部分有哪些方法。 2.分析城市化的含义与基本内容,说明用城市人口比重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利弊。 3.公式P i=P1r-q是城市规模分布的一般化模式,说明q值的不同取值,公式所表示的城市体系分布的特点。 4.边缘城市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2、请分析美国郊区化的过程及发生机制;若从美国郊区化的含义来看中国, 请问中国的大城市目前是否出现了郊区化,并论述理由。

《城市地理学》试题(A卷) (2007年1月8日)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2.城市更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城市更新改造运动。在不同的时期,其称谓也有所不同,如从最初的城市重建(urban contribution)、城市振兴(urban revitalization)到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城市再开发(urban redevelopment)等。 “城市更新”运动的最初目的是为恢复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城市,特别是解决住宅匮乏的问题。1950~1960年代,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是强化位于城市良好区位的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通过吸引诸如金融保险业、大型商业设施、高级写字楼等高营业额和高税收的产业来使土地增值。1970年代以来,随着郊区化的深入,人口、产业的不断外流造成市中心出现衰退,因此这一时期城市更新更多地表现为西方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造内城,以重新恢复和振兴市中心。 3. 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4.智能图 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印象,包括:结点、路径、边界、区域、标志

培训效果评估方案及培训效果评估报告

七、 培训效果评估 温州朵唯公司培训效果评估方案 一、培训效果评估目标 1.让员工充分认识并认同公司的制度及企业文化,找到归属感; 2.让员工明确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断学习成长 3.提升员工的销售技能,加强销售人员必须具备的服务礼仪方面的知识 4.让员工明晰自己的发展路径,围绕公司发展战略树立职业发展目标 5.培训效果反馈到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可以对培训项目进行修改,提高培训水平 二、培训评估人员的组成 培训时对所有受训人员进行调查,分发打分表,对培训的内容进行打分和评估。 三、培训效果的实施 1、评估内容及标准 课件简洁精美实用25% 语言流畅有感染力25% 培训方法运用得当25% 培训内容阐述清楚25% 2、评估方式 每位评估员对培训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分四个方面进行打分,即课件简洁精美实用、语言流畅有感染力、培训方法运用得当、培训内容阐述清楚,各项指标最高分为25分,用于接下来的培训效果分析及评估报告的撰写。 3、资料收集:培训效果评估问卷 四、培训总结 1、培训效果评估报告的撰写 2、信息反馈:将培训评估报告中得出、反映出来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人力资源部及相关人员。

《员工日常行为规范》课程的培训效果评估报告(洪云垚) 一、培训基本情况 培训基本情况简介,如下表所示。 二、培训整体情况 (一)课程项目介绍 课程名称:《员工日常行为规范》 课程讲师:洪云垚 授课时间:2011年12月 培训人员:46人 (二)评估实施情况 共有46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评估参与率100%,本次评估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9份问卷,收回问卷9份,其中有效问卷9份。 三、学员基本情况和评估指标 (一)学员基本情况 学员均为温州朵维志远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员工 (二)评估指标 本次评估所使用的指标如下所示: 1、课件简洁精美实用25% 2、语言流畅有感染力25% 3、培训方法运用得当25% 4、培训内容阐述清楚25% 四、培训数据统计分析 (一)统计结果汇总表

湖南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湖南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篇一:湖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湖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全面掌握全省城镇化的动态进程,促进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指标评价体系。 一、制定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是全面评价目前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城镇化的评价由原来仅仅根据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两项指标的简单评价,转为对城镇化发展的全面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并深层次认识全省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与发展态势。二是及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通过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与全省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科学制定“十一五”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在全面评价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及时研究提出下一步的城镇化发展目标,为下一步找准工作重点以及制定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评价还起到鞭策后进,激励先进的作用。 二、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把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指标的选取和权重要经过专家论证,并在实践中试行,听取各相关单位与部门的意见,

不断修改完善,让整个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城镇化发展情况。 2、全面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既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又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指标体系充分反映“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社会安定”,而且进一步丰富了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扩大与城镇化相关内容的覆盖面,全面反映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 3、易收集原则 选取的指标当中,绝对部分能够直接通过《湖南统计年鉴》获取,少量指标可以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外公布的指标获取,还有个别指标需要通过简单计算获取。总的来说,所选取的指标易于收集、易于计算。 4、非均衡原则 根据不同指标与城镇化相关程度的差异,给予不同指标以不同的权重。凡是能够体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内容(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增长速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速度等),对城镇化发展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指标(GdP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建成区绿地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均给予较高的权重。凡是与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指标,所给的权重为负数,绝对值的大小仍然反映其重要程度。 三、选取的指标内容 选取的指标要反映“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优美和社

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综合评价

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摘要】安徽省进入了新型城镇化快速开展的新阶段,实时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从社会进步、人口素质与生活水平、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四个方面展开,选取16个指标建立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对2007-2016年安徽省以及2016年安徽省16个地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测度,最后由综合得分情况对安徽省各市进行模块划分。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安徽省;MATLAB 一、前言 虽然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现阶段速度加快,但仍存在个别地区水平仍较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3.20%增加到2016的51.99%,年平均增长率为1.25%,大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合肥市和亳州市2016年新型城镇化率分别为72.05%,38.28%,二者相差33.7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在各个地区发展不协调,所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挖掘阻碍其城镇化进程的短板是迫在眉睫的。 二、文献综述 中国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评价研究颇多。阿荣[1]等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基于此基础,选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余艳昕[2]创新地将传统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来进行研究,科学的测算出重庆市各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并给出了具体建议;钱力[3]等在测算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进程水平的问题上,采用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根据综合得分对甘肃省进行了级别

划分。张巧玲[4]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权重的确定采用CRITIC方法,并分析了山西城市化发展水平,从总体和时间轴方向,确定了影响其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总之,中国学者对中国或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本文基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2007—2016年以及安徽省2016年16个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 三、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数据的来源 立足于数据的真实性和研究的要求,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安徽发展年鉴》、《安徽统计年鉴》。 (二)数据的标准化 当各个指标的评价有很大的不同时,若是利用原有的数据值进行研究,由于量纲的不同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所以,采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数据归一化是众多数据处理中最具代表性的,它通过一定的算法限制一定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处理。通常做法是将数据设置在[0,1]之间以简化后期的数据处理过程。本文运用的数据归一化处理方法为线性函数转换(最大最小值转换法):x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y表示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max和min分别表示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各个评价指标不同,权重也有所不同。本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