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呼吸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六章呼吸系统一、本章要求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鼻旁窦的位置、开口部位;喉的位置,喉软骨的类型,喉腔的形态及分部;肺的位置和形态,Ⅰ型、Ⅱ型肺泡细胞、尘细胞,气血屏障的概念: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肋膈隐窝的位置;肺与胸膜的体表投影。
熟悉:气管、主支气的位置、形态及微细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肺导气部和呼吸部的分支概念;纵隔的概念。
了解:支气管肺段的定义,纵隔的区分和内容物。
二、复习要点上呼吸道:鼻、咽、喉呼吸道下呼吸道:气管、各级支气管呼吸系统肺实质:支气管树和肺泡肺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等(一)鼻1 外鼻:分鼻根、鼻背、鼻尖和鼻翼等部分。
注意鼻唇沟的概念。
鼻前庭2. 鼻腔外侧壁:上、中、下三个鼻甲和三个鼻道,上鼻甲后上方有蝶筛隐窝固有鼻腔鼻中隔:前下部为易出血区(Littile)嗅区:上鼻甲内侧及与其相对鼻中隔以上部分的鼻粘膜鼻黏膜呼吸区:嗅区以外的鼻腔粘膜,有丰富的血管和腺体上颌窦:最大,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额窦:位于额骨眉弓深面,额骨内外板之间,开口于中鼻道3.鼻旁窦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位于筛骨迷路内,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二)喉1. 位置:颈前部正中,成人平第5~6颈椎高度,女性和小儿稍高2. 结构甲状软骨:最大,其前角突出称喉结环状软骨:惟一呈环行的软骨,对维持呼吸道通畅有重要作用1)喉软骨杓状软骨:成对,三面锥体形,有声带突和肌突会厌软骨:形似树叶,有弹性,形成会厌2)喉连结:主要有环甲关节、环杓关节、弹性圆锥和甲状舌骨膜作用于环甲关节,使声带紧张或松驰3)喉肌作用于环杓关节,使声门裂开大或缩小4)喉腔下通气管,上经喉口通喉咽。
又是发音器官。
前庭襞:喉腔内上方的一对粘膜皱襞两襞声襞:下方的一对粘膜皱襞前庭裂:两侧前庭襞之间的裂隙两裂声门裂: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是喉腔最狭窄部喉前庭:前庭襞以上部分三部喉中间腔: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部分(向两侧突出的隐窝称喉室)声门下腔:声门裂平面以下部分,此处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发生水肿(三)气管和主支气管位置:起于环状软骨,下行入胸腔,至胸骨角平面分叉形态:16~20个“C”形软骨环构成的圆筒形管道,1.气管颈部:环状软骨至颈静脉切迹,气这切开在3~5气管环处进行分部:胸部:颈静脉切迹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内面呈半月形向上凸的纵嵴称气管隆嵴左主支气管:细、长、倾斜2.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粗、短、较陡直,气管异物进入右主支气管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含有大量杯状细胞黏膜固有层:富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内有腺体导管、血管及淋巴组织3.微细结构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丰富的腺体外膜:由结缔组织和“C”形透明软骨构成(四)肺1.位置: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
呼吸系统一、选择题(一)A型题1.上呼吸道最狭窄处为A.鼻后孔B.喉口C.前庭裂D.声门裂E.环状软骨所在部位2.呼吸道中最狭窄的部位为A.前庭裂B.声门裂C.喉前庭D.喉中间腔E.声门下腔3.蝶窦仅隔一薄层骨壁与上方相邻的结构为A.上颌窦B.上鼻道C.蝶筛隐窝D.筛窦前群E.垂体窝与脑垂体4.颅中窝骨折病人,血性脑脊液经鼻腔流出,可能伤及脑膜和哪个鼻旁窦 A.额窦B.上颌窦C.筛窦D.蝶窦E.上颌窦和额窦5.与牙齿毗邻最近的鼻旁窦是A.上颌窦B.额窦C.蝶窦D.前、中筛窦E.后筛窦6.鼻旁窦积液最不易引流的是A.额窦B.上颌窦C.蝶窦D.筛窦前、中群E.筛窦后群7.鼻腔嗅区粘膜仅为A.鼻中隔上部的粘膜B.上鼻甲内侧的粘膜C.上鼻甲和中鼻甲的粘膜D.上鼻甲内侧面及与其相对的鼻中隔以上部分的粘膜 E.中鼻甲的粘膜8.食物容易滞留的部位是A.咽后壁B.软腭粘膜的深部C.梨状隐窝D.腭扁桃体窝内E.咽隐窝9.甲状软骨的说法哪项错误A.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B.两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喉结C.借环甲膜连于舌骨D.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E.下角与环状软骨形成关节10.关于喉的正确描述是A.环甲肌收缩时声带松弛B.除环甲肌以外各喉肌均由喉返神经支配C.喉室位于前庭襞上方D.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之间只借韧带连结E.会厌位于喉的后方11.喉软骨支架中,惟一完整的软骨环是A.会厌软骨B.甲状软骨C.环状软骨D.杓状软骨E.小角状软骨12.声门裂位于A.两侧前庭襞之间B.两侧声襞之间C.两侧声韧带之间D.两侧喉室之间E.方形膜的下缘13.喉室属于A.喉前庭的一部分B.喉中间腔的一部分C.声门下腔的一部分D.喉咽部的一部分E.喉口以下的空腔14.关于声带肌,正确的叙述是A.又称喉肌B.起自甲状软骨上角C.止于杓状软骨肌突D.位于弹性圆锥的下缘E.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15.关于气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气管杈的位置平胸骨角高度B.第 2~4 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 C.气管位于食管的前方D.有 16~20 个“C”形软骨环E.位于中纵隔内16.关于左主支气管,正确描述是 A.比右主支气管短B.在食管前方走行C.位于食管后方D.在左肺动脉之上方到达肺门E.在左肺静脉之下方到达肺门 17.左、右肺根内在肺门处自前向后 A.肺静脉、肺动脉和主支气管B.肺动脉、肺静脉和主支气管C.肺动脉、主支气管和肺静脉D.肺静脉、主支气管和肺动脉E.主支气管、肺静脉和肺动脉18.下列哪项不是肺根的结构A.肺动、静脉B.肺叶支气管C.肺支气管动、静脉D.神经E.淋巴结19.左肺根内各结构自上而下排列依次为 A.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B.肺静脉、支气管、肺动脉C.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D.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E.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20.进出肺门的结构不包括A.一级支气管B.二级支气管C.支气管动、静脉D.肺动、静脉E.肺淋巴管和神经21.肺根部的毗邻是A.右肺根上方为主动脉弓跨过B.左肺根上方有奇、半奇静脉跨过 C.右肺根后方有膈神经D.左肺根前方有迷走神经E.左肺根上方为主动脉弓跨过22.有关肺根的叙述,错误的是A.左肺根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B.右肺根上方有奇静脉弓跨过C.自上而下两肺均为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 D.迷走神经行于肺根后方E.膈神经行于肺根前方23.关于肺静脉,正确的叙述是A.属于后纵隔内容B.每侧通常有一条C.位于肺动脉后方D.是肺的营养性血管E.是肺的功能性血管24.肺的体表投影A.肺尖低于胸膜顶 1cmB.前界左肺在第 6 肋间隙转向外侧C.肺下界在锁骨中线与第 6 肋相交D.肺下界在腋中线与第 9 肋相交E.肺后方下界终于第 12 胸椎棘突25.肺的正确描述是A.位于胸廓内B.经固定液固定的右肺上方有主动脉压迹 C.经固定液固定的左肺上方有奇静脉沟 D.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至颈根部E.深吸气时可充满肋膈隐窝26.关于肺的错误说法是A.肺底又称膈面B.两肺的前缘有心切迹C.左肺的前缘有左肺小舌D.肺与胸廓相邻的面称胸肋面E.纵隔面中央凹陷处称肺门27.关于右肺的形态,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通常分 3 个叶B.分 10 个肺段C.有斜裂和水平裂D.较左肺宽而短E.心切迹上方有肺小舌28.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肺叶支气管在各肺叶内再分为肺段支气管 B.肺段呈尖朝肺门的圆锥形C.相邻肺段间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分隔D.相邻肺段间肺动脉的分支相互吻合E.肺静脉属支位于两肺段之间29.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胸膜分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B.壁胸膜又分为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 C.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为胸膜腔最低点D.两侧胸膜腔通过肺根互相交通E.胸膜顶超出锁骨上方 2~3cm30.关于胸膜腔正确的叙述是A.由脏、壁胸膜共同围成的密闭窄隙B.由壁胸膜相互返折而成C.可通过呼吸与外界相通D.左、右胸膜腔经气管相通连E.其内有左、右肺和少量液体31.关于两侧胸膜腔,正确的叙述是A.内含少量浆液B.借心包横窦相通C.借膈主动脉裂孔和腹膜腔相通D.下界在腋中线平第 8 肋E.内有两肺32.关于肋膈隐窝(窦),正确的叙述是A.呈半月状,是胸膜腔最低部分B.由脏胸膜和壁胸膜返折形成C.当深吸气时能被肺下缘充满D.由胸壁和膈围成E.通常不含浆液33.胸膜腔穿刺抽取积液时,进针位置应选A.腋中线以前,应沿下一肋骨的上缘B.腋中线以后,应沿下一肋骨的上缘C.腋中线以后,应沿肋间隙的中间D.腋中线以前,应沿上一肋骨的下缘E.腋中线以后,应沿上一肋骨的下缘34.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相交于A.第 6 肋B.第 7 肋C.第 8 肋D.第 9 肋E.第 10 肋35.肺韧带是由胸膜的哪一部分构成A.脏胸膜B.肋胸膜C.膈胸膜D.纵隔胸膜E.纵隔胸膜与脏胸膜移行部36.肋膈隐窝由下列结构返折形成A.肋胸膜与膈胸膜B.肋胸膜与纵隔胸膜C.纵隔胸膜与膈胸膜D.肋胸膜与胸膜顶E.纵隔胸膜与脏胸膜37.对纵隔的描述,哪项正确A.位于胸膜腔内B.上界是肺尖C.容纳心、肺D.两侧界是纵隔胸膜E.两侧界是肺门38.下列何器官不属于后纵隔A.食管B.支气管C.奇静脉D.交感干E.胸导管39.关于纵隔,正确的叙述是A.位于胸膜腔内B.容纳心和肺C.后界为胸主动脉和食管D.两侧界为纵隔胸膜E.下界为壁腹膜40.既经过上纵隔,又通过后纵隔的器官是 A.气管B.主动脉弓C.上腔静脉D.食管E.下腔静脉41.上纵隔最前方的结构是A.左、右头臂静脉B.上腔静脉C.气管D.主动脉弓E.胸腺(二)B 型题A.肋膈隐窝B.膈胸膜C.胸膜隐窝D.心包区E.肺韧带1.两侧胸膜前返折线之间的区域是2.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称3.脏胸膜与壁胸膜移行所形成的结构是 A.食管B.奇静脉弓C.胸主动脉D.胸腺下部E.下腔静脉4.上纵隔内有5.中纵隔内有6.前纵隔内有A.喉前庭B.喉前庭与喉室之间C.喉中间腔D.喉室与声门下腔之间E.喉下腔7.声襞位于8.前庭襞位于9.喉室位于A.上鼻道B.中鼻道C.下鼻道D.蝶筛隐窝E.上鼻甲后方10.额窦开口于11.上颌窦开口于12.蝶窦开口于13.鼻泪管开口于A.环甲正中韧带B.前庭韧带C.方形膜D.环状软骨气管韧带E.甲状舌骨膜14.位于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的结构称 15.连于环状软骨下缘与第 1气管软骨环之间的结构称 16.方形膜的游离下缘称17.连于甲状软骨上缘与舌骨之间的结构称为(三)X型题1.通过上纵隔又通过后纵隔的结构有A.胸导管B.胸交感干C.内脏大神经D.食管E.主动脉2.关于肺根,正确的描述是A.前方有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B.左肺根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C.右肺根上方有奇静脉弓跨过D.其下方由脏、壁胸膜返折形成的肺韧带,是手术中寻找肺根的标志 E.其内结构主要包括: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和淋巴结等3.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有A.上颌窦B.额窦C.蝶窦D.筛窦前、中群E.筛窦后群4.关于肺,正确的描述是A.肺左、右各一,位于胸腔内B.右肺狭长,左肺粗大C.肺上端尖锐称肺尖,突入颈根部D.内侧面邻纵隔,又称纵隔面E.左肺前缘有一明显的弧形陷凹,称心切迹5.第 4 胸椎下缘平面A.为上、下纵隔分界平面B.前方正对胸骨角C.为食管与主动脉弓交叉处D.为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E.食管第2 狭窄处相当于该平面6.属于壁胸膜的是A.胸膜顶B.膈胸膜C.肋胸膜D.肺胸膜E.纵隔胸膜7.气管A.分颈、胸两段B.颈段短而位置表浅C.第 2~4 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D.气管胸段位后纵隔内E.平第 4~5 胸椎分左、右主支气管8.构成鼻中隔的主要结构是A.筛骨垂直板B.犁骨C.鼻中隔软骨D.腭骨垂直板E.腭骨水平板9.肺和支气管的营养性血管有A.支气管动脉B.支气管静脉C.肺动脉D.肺静脉E.段间静脉10.支气管肺段是A.由一个肺段支气管分布B.为一个一级支气管所分布C.由单一的细支气管通气D.略呈圆锥形E.在结构与功能上有相对的独立性11.正常情况下两侧胸膜腔A.借心包横窦相通B.延伸到第 12肋以下C.是两个潜在性的腔隙D.内含空气但比大气压低E.全部位于腹膜腔的上方12.关于气管的正确描述是A.在胸廓上口处位于中线上B.在后纵隔中分左、右主支气管C.在近下端处斜向左侧D.上接甲状软骨E.后壁缺少软骨13.关于胸膜顶的正确描述是A.为脏胸膜的一部分B.呈穹隆状C.突出胸廓上口D.在锁骨下动脉的前方E.包被肺尖的上方二、名词解释1.上呼吸道2.下呼吸道3.鼻旁窦4.喉室5.气管隆嵴6.肺根7.支气管肺段8.肋膈隐窝9.纵隔10.环甲正中韧带11.声韧带12.弹性圆锥13.胸膜14.嗅区15.声带三、问答题1.气管异物多坠入哪侧主支气管,为什么?2.鼻旁窦有哪些,开口在什么部位?3.试述喉的软骨有哪些。
第六章呼吸系统一、填空练习1.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即吸入___和呼出___。
2.呼吸系统由____部和____部两部分组成。
3.临床上,上呼吸道指__、__、__,下呼吸道指__、__。
4.呼吸系统传导部的起始器官是___,它又是___器官,可分为____、____和____三部分。
5.鼻黏膜因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____区和____区。
6.喉的软骨中不成对的有____、____、____,成对的有____,____等,软骨之间借____和____连结。
7.成年男子颈部最突出的结构是____,它是由____软骨形成的。
8.喉腔侧壁有两对黏膜皱襞,上方的一对为____,下方一对为___,下方两侧皱襞之间的裂隙称____。
9.气管能保持官腔开放状态的结构基础是____。
10.下呼吸道的管壁由内到外分为三层,依次为____、____和____。
11.肺一般呈圆锥形,其上部为____,下部为肺底,又称___面。
12.肺的纵隔面有一凹陷,称为_____。
13.右肺由____和____分为上、中、下三叶。
14.管壁上开始有肺泡开口者称______支气管,它是_____的分支,前者属于肺的____部,后者属于肺的____部。
15.壁胸膜按其所附着的部位可分为四部分,即____、____、____和____。
二、A型选择练习1、不参与固有鼻腔顶壁形成的颅骨是()A.顶骨B.鼻骨C.额骨E.蝶骨2、鼻易出血区是()A.上鼻甲B.中鼻甲C.下鼻甲D.鼻中隔的前下部E.嗅区3、鼻泪管开口于()A.外鼻B.鼻前庭C.上鼻道D.中鼻道E.下鼻道4、对嗅黏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上鼻甲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B.活体观察呈淡黄色C.上皮含有杯形细胞、嗅细胞和基细胞D.嗅黏膜为假复层柱状上皮E.上皮主要由三种细胞构成5、呼吸区鼻黏膜的显著特征是()A.活体时,黏膜呈淡黄色B.固有层内无腺体C.上皮为复层纤毛柱状上皮D.上皮中有大量嗅细胞E.固有层内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有发达的薄壁静脉丛6、在上鼻道和中鼻道都有开口的是()A.上颌窦C.筛窦D.蝶窦E.筛窦和蝶窦7、喉室位于()A.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B.喉前庭内C.声门下腔内D.前庭襞的上方E.声襞的下方8、声带后端附着的主要软骨是()A.甲状软骨B.环状软骨C.会厌软骨D.杓状软骨E.小角软骨9、对气管和支气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管在第六、七颈椎之间分成左、右主支气管B.器官的软骨缺口与食管相邻C.气管的膜壁较坚固,有支架作用D.左主支气管粗短,较陡直E.右主支气管细长,较倾斜10、不属于气管黏膜上皮的细胞是()A.支持细胞B.纤毛细胞C.杯形细胞D.基细胞E.刷细胞11、对肺的描述正确的是()A.右肺窄而长B.肺表面被有壁胸膜,光滑C.主支气管在肺门处分出肺叶支气管D.肺泡是肺的结构单位E.肺尖比锁骨低2~3cm12、对左肺的正确描述是()A.分为上、中、下三叶B.除有与右肺相应的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C.有两支肺叶支气管进入左肺D.左肺由水平裂分为上、下两叶E.左肺宽而短13、对肺的传导部描述错误的是()A.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逐渐变为单层纤毛柱状B.上皮中杯形细胞逐渐消失C.软骨碎片逐渐减少至消失D.气管腺逐渐消失E.平滑肌逐渐消失14、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A.呼吸性细支气管B.终末细支气管C.肺泡管D.肺泡囊E.肺泡15、对肺的呼吸部描述错误的是()A.此部各段都含有肺泡B.上皮类型最后变为单层扁皮上皮C.此部各段都能进行气体交换D.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管有完整的管壁E.呼吸部的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16.对肺泡正确的描述是()A.肺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B.肺泡上皮中最多的为II型肺气泡细胞C.II型肺气泡上皮可产生表面活性物质D.相邻肺泡之间不连通E.肺泡上皮细胞吞噬尘粒后即称尘细胞17.肺的营养血管是()A.支气管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肋间动脉E.锁骨下动脉18.紧贴在肺表面的浆膜是( )A.肋胸膜B.胸膈膜C.纵膈胸膜D.壁胸膜E.脏胸膜19.对纵胸膜描述正确的是()A.前界为心脏B.两侧为肺C.后界为食管D. 上方到达胸廓上口E.下方到肝脏20.纵膈膜中不包含器官的是()A.气管B.肺叶支气管C.食管D.心脏E.心脏21.嗅上皮的细胞有()A.嗅细胞、杯形细胞、基细胞B. 嗅细胞、纤毛细胞、基细胞C.嗅细胞、纤毛细胞、小颗粒细胞D.嗅细胞、支持细胞、基细胞E.嗅细胞、刷细胞、基细胞22.气管和支细胞气管上皮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A..纤毛胞B.杯形细胞C.基细胞D.小颗粒细胞E.刷细胞23.下列哪项与它的分支及肺泡构成小叶()A.叶支气管B.段支气管C.细支气管D.终末细支气管E.呼吸性细支气管24下列管道壁中含混合腺最多的是()A.小支气管B.B气管与支气管C.C.终末细支气管D.叶支气管E.主支气管25.肺间质是指()A.结缔组织B.血管和淋巴管C. 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D. 血管、淋巴管和神经E. 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四、是非判断题1.()呼吸系统可分为两部分,肺属于呼吸部而非传导部。
2.()鼻中隔由前部的软骨和后部的骨部构成。
3.()嗅细胞在嗅上皮的三种细胞中占多数。
4.()固有鼻腔壁内被以皮肤,生有鼻毛,是过滤吸入空气的第一道屏障。
5.()随着年龄的增长,喉的位置逐渐下降,老年人的喉稍低。
6.()甲壮软骨可在冠状轴上作前倾和复位运动。
7.()因喉肌为平滑肌,所以声门的开大和缩小、声带的紧张和松弛均不受意识支配。
8.()从气管进入的异物容易落入右主支气管。
9.()气管上皮中的部分刷细胞与神经末梢形成突触,具有感受器官的功能。
10.()肺位于胸膜腔内、纵膈两侧,左右各一。
11.()肺表面的浆膜深入肺内将肺实质分隔成许多肺小叶。
12.()肺的导气部各级管道上的上皮皆为假复层纤毛柱状。
13.()肺泡代谢产生的CO2也要经过血-气屏障才能出除体外。
14.()当某个终末支气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阻塞时,肺泡可以通过肺泡孔建立侧支,防止肺泡塌陷。
15.()在深呼吸气时。
肺叶的下缘会充满肋膈隐窝。
七、解释名词概念练习1.鼻旁窦2.肺根4. 尘细胞5. 血-气屏障6. 肺泡隔7. 纵隔8. 肺泡孔八、问答练习1.小肠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通过何种途径排出体外?2.列表表示肺的传导部各段管壁结构是如何移行性改变的?3.简述肺泡的组织结构。
4. 肺的血管有几种来源?各自的作用及循环途径是怎样的?5. 假如有三个病人: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一个毒气中毒的青年人,他们的症状都是呼吸困难。
试从呼吸系统有关器官的结构出发,诊断这三位病人各自最可能的病因。
6. 试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和功能。
参考答案一、填空练习参考答案1.气体交换O2 CO22.传导呼吸3.鼻咽喉气管支气管4.鼻嗅觉外鼻鼻腔鼻旁窦5.嗅呼吸6.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小角软骨关节韧带7.喉结甲状8.前庭襞声襞声门裂或声门9.气管软骨10.黏膜层黏膜下层外膜12.肺门13.斜裂水平斜裂14.呼吸性细终末细支气管呼吸传导15.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二、A型选择练习参考答案1.A2.D3.E4.C5.E6.C7.A8.D9.B 10.A 11.C 12.C 13.E 14.B15.D 16.C 17.A 18.E 19.D 20.B 21.D 22.C 23.C 24.B 25.E四、是非判断练习参考答案1.×2.√3.×4.×5. √6. √7. ×8.√9. √10. ×11.√12.×13.×14.√15.×七、解释名词概念练习参考答案1.鼻旁窦:是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共四对,依其所在的位置而命名为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各窦口都与鼻腔相通。
2.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包括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的外面被结缔组织包成一束,称为肺根。
3.肺小叶:由管径在1mm一下的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所形成的结构称肺小叶,它是肺的结构单位。
4.尘细胞:当肺泡巨噬细胞穿过肺泡上皮进入肺泡腔,吞噬尘埃,胞质内含有尘粒时即称尘细胞。
5.血-气屏障:是指肺泡和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必须经过的结构,包括肺泡内表面的液体层、肺泡细胞及其基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其总厚度不超过0.5um。
6.肺泡隔:为相邻细胞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内含稠密的连续毛细血管和丰富的弹性纤维,还有少量的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扩展性。
7.纵隔:是位于胸腔内两侧纵隔胸膜的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其中的器官有胸腺、心及其大血管、气管、食管等,它们借结缔组织相连。
8.肺泡孔:相邻肺泡之间相通的小孔称肺泡孔。
一个肺泡壁上可有一个或数个肺泡孔,用以均衡相邻肺泡之间的气体的含量。
当某个终末细支气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阻塞时,可通过肺泡孔建立侧支通气道,防止肺泡塌陷。
但肺部感染时,细菌亦可通过肺泡孔扩散,导致炎症的蔓延。
八、简答练习参考答案1.小肠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经小毛细血管静脉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经左右支入肝,反复分支至小叶间静脉→肝血窦→中央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左右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肺泡上皮基膜→肺泡上皮→肺泡腔→肺泡囊、肺泡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细支气管→小支气管→肺叶支气管→主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或口排出体外。
2.表格见下:肺的传导部管壁结构改变3.肺泡是半球形的囊泡,平均直径为0.2um。
相邻肺泡之间有肺泡隔,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还有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肺泡巨噬细胞。
相邻肺泡之间有一个或数个肺泡孔相连。
肺泡上皮有两种:Ⅰ型肺泡上皮形成一层连续上皮,细胞核扁圆形,位于中央。
细胞除了此处稍厚,微向肺泡腔突入外,其余部分极薄,便于气体交换。
Ⅱ型肺泡细胞数量少,常单个或几个成群地嵌在Ⅰ型肺泡细胞之间,略向肺泡腔突出。
细胞一般呈立方形,在游离面有少量微绒毛,胞质内含噬锇板层小体。
此细胞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对稳定肺泡直径起重要作用。
电镜下,能看到肺泡上皮下方或肺泡隔毛细血管内皮外各有一层基膜,这些结构构成了血-气屏障。
4.肺的血管有两种来源:一是肺动脉和肺静脉,是肺的功能血管,具有完成气体交换的作用;二是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静脉,是肺的营养血管。
功能血管的循环途径是:肺动脉从右心室发出,经肺门入肺,随支气管反复分支,最后形成毛细血管网,包绕在肺泡壁上,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出肺门,流入左心房。
营养血管的循环途径是:支气管动脉发自胸主动脉或肋间动脉,左、右各两条,与支气管伴行,沿途形成毛细血管网,营养各级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