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16.1二次根式(1)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40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1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1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与有理数、实数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实数、有理数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但二次根式作为新的数学概念,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根式的概念,帮助他们建立直观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根式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性质。
2.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
3.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根式。
2.讲授法:讲解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二次根式的相关知识。
2.实际问题:准备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根式。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根式。
例如,讲解一个物体从地面上升到最高点再下降到地面的过程,上升和下降的距离分别是3米和4米,求物体的最大高度。
2.呈现(10分钟)讲解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16.1.1二次根式教学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a ≥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2.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教法:讲练结合法: 在例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与平方根进行类比,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配以精讲,并进行分层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规范的解题格式。
学法:1、类比的方法 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感悟二次根式的模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练习法 采用不同的练习法,巩固所学的知识;利用教材进行自检,小组内进行他检,提高学生的素质。
媒体设计:PPT 课件,展台。
学习过程一、展示学习目标:1. 二次根式的概念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3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二.设置问题情境,引入新课: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1)9(2)0.64(3)0总结:a (a ≥0)的平方根是a (a ≥02.解决问题(1) 面积为 S 的正方形边长为________。
(2).面积为 b -5 的正方形边长为________。
(3). 圆桌的面积为 S ,则半径为________(4).若圆桌的面积为 S +3,则半径为________(5)关系式 h = 5t 2 (t > 0)中,用含有 h 的式子表示 t ,则 t = ________。
总结以上式子有何特征二次根式的概念:a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
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0三.探究新课1.指出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提问:二次根式在什么情况下无意义学生讨论后得出:被开方数小于零2.指出下列哪些是二次根式?学生自主完成小练习:辨别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三.练习四.小结1. 二次根式的概念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3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五.作业课本第5页第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