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语素研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3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语素法作者:赵焕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7期摘要: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检验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
本文将从语素教学法的存在依据、教学策略以及实际作用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素法词汇教学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181-02我们在日常生活交际的过程中,要想顺利地完成双方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除了语法、相关的文化知识、交际策略等,词汇是重要的一个支撑。
没有词汇,语言的表达就没有材料和依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也就没有办法进行交际。
因此,词汇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不断地去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其次,现代汉语词汇丰富多样,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等,如果仅仅让第二语言学习者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汉语词汇,这不但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同时也会打消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造成汉语难学的印象。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采取语素法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以让留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词汇的构造理据,减少记忆的负担,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词汇,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汉语语感,这对他们将来的自主学习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一、语素法存在的依据语素法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它是在对对外汉语词汇特点的认真分析、学习者心理特点的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探讨等基础上提出来的,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该法的合理存在之处。
(一)第二语言习得规律为语素法提供了可行性现代汉语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它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要完全准确无误地掌握这些词语,靠死记硬背是肯定不行的。
因此第二语言习得规律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理论。
我们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对词汇的认知也从感性认识逐渐发展到理性认识。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意义摘要:文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日益重视的重要战略部分。
在文化交际、交流、传播的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词汇教学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明白词汇教学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并且明确不同词汇教学的手段以及方法,形成“以词汇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的观念,从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法词汇教学词本位课堂实践随着近几年来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中国文化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古典文化及历史渊源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增加。
各界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学进行了阐释和说明,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提议。
如果想形成具有实用交际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手段,就要有明确的“以什么为中心,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思路。
在语言教学中,词汇的基础性应该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
一、课堂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对外汉语教学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手段日益完善,然而仿照西方第二语言教学模式的对外汉语教学,在自我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研究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此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一、“结构——情景——功能”其主要以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口语交际为主;二、“结构——功能——文化”这样的方式通过口语交际从而进行文化传播;三、以句型训练为主的直接法。
以上三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法都没有摆脱以“结构”为首的规则束缚。
也就是说,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都以学生系统语法为前提。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常见的对外汉语教学仍旧以语法教学为教学重点。
而语法学习对于留学生而言难度很大。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中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是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
”并且我们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其主要目的是与中国人进行言语交际,从而进行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传播,所以“交际”才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功能。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资料合集目录一、语素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词教学三、游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四、语素分析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五、游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以泰国Lambertpichayalai学校初中一年级为例六、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导入语素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针对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他们掌握汉语语言知识、技能和应用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而语素教学作为词汇教学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词汇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词汇教学、语素教学、学习效果、词汇理解、词汇记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作为一种语义型语言,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点。
因此,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
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母语背景和认知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素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义单位,它既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组合成词。
通过语素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组成和意义,从而更加有效地记忆词汇。
同时,语素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辨析同义词、反义词等,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词汇运用能力。
语素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语素的讲解和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汉语的信心和动力。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素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有很多种。
以下是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语素推断法。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如何根据语素的意义推断单词的意义,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例如,“电视”这个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拆分为“电”和“视”,并解释“电”是电力,“视”是看,合起来就是用电来看,因此是“电视”。
从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类型看语素教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意义从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类型看语素教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意义郭玮(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3)摘要: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们往往从整词出发进行教学,这种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针对近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忽视语素教学的状况,文章从汉语词汇的释义模式出发,分析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类型借此研究语素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最后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语素教学法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类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181-02作者简介:郭玮,烟台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一、语素教学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语素”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布龙菲尔德提出来的。
他认为,“跟别的任何一个形式在语音———语义上没有任何部分相似的语言形式是一个简单形式或者叫做语素。
”在中国语言学界,对于“语素”这一级语法单位,吕叔湘先生曾明确提出“讲汉语的语法,由于历史的原因,语素和短语的重要性不亚于词,小句的重要性不亚于句子”,并特别强调语素的重要性。
语素主要功能是作为构成词语的材料,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将语素进行组合和替换,有限的语素就可以生成很多的词。
因而一种语言中的语素通常只有几千个,而词通常会有几万个,句子则是无限多的。
叶蜚声和徐通锵先生曾在所著的《语言学纲要》中提到:“据估算,我国的中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里字和词的比例约为1:6,这个数字大致也就是语素和词之比。
按照这个比数来说,汉语从语素到此扩大了五倍。
所以,掌握语素和构词法,是以简驭繁,有效地扩大词汇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运用整词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词汇学习是在对语言教材的教授之中完成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只能死记硬背,词汇记忆效率低下,加之汉字是方块文字难以记忆,导致学习者积极性也不高。
语素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作者:娄秀荣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2期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的独特性决定了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的不同。
多数语素与汉字是一对一的关系,学习汉字的形、音、义有利于加强对汉语语素的认识,语素在构词时,大部分保持原来的意义不变,因而,通过分析构词能力强的单音节语素的基本义和常用义,扩大与该语素相关的新词的范围,进而扩大词汇量。
关键词:语素语素构词词汇教学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2-0020-03在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非常重要。
汉字的独特性决定了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的不同。
汉语中约占97%的语素是单音节的,而且其中许多单音节语素本身就是词,它们组成新词的能力极强,语素在构词时,大部分保持原来的意义不变。
所以通过分析构词能力强的单音节语素的基本义和常用义,充分利用语素的拆分和组合规律,不仅可以达到理解词汇和扩大词汇量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语素建立起词语之间相互连接的网络,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和语感,深化学生对汉语词语的认知,提高词汇的学习效率。
下面,从语素的角度,提出几种具体的词汇教学方法。
一、利用汉字“部件”掌握语素的意义汉字是由一个或几个“部件”构成的,每个“部件”都具有含义。
汉字的“部件”与汉字的意义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汉语中大约占97%的语素是单音节的,多数语素与汉字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了解汉字“部件”的意义,建立汉字音、形、义的联系,加强对汉字的认识,从而帮助学习者记住汉字的写法,帮助学习者理解由这些“部件”构成的汉字(语素)的意义。
例如:扌:多与手的动作有关。
打扔抱扶扫找腿拉抬摸氵:多与水有关。
江河汤游泳洗汗流泪酒讠(言):多与言语有关。
说讲诉记讨论评二、利用相同的语素构词汉语里有一些语素,构词能力很强,它们在合成词中的位置相对固定,只出现在其他语素的前面或者后面,具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了解并掌握这些语素对汉语学习非常必要。
语素分析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语素分析法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运用有关理论和统计资料并结合教学实践,就语素分析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启发留学生的语素意识,引导留学生充分利用同素关系,注意语素分析与理据解释的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区分语素分析法对于各类汉语词汇的适用性,都是有利于加深留学生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和措施。
标签:词汇教学语素意识同素关系理据解释适用性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表达内容的基本构造单位。
没有词汇就无法传递语言信息,也就无从交际;要想简洁、流利地传达信息,词汇应用的准确度甚至比语法的正确性更加重要。
因此,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核心作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更是培养留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基础环节,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的整体水平。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具有很强的组词功能。
汉语语素特质非常明显,科学地运用语素分析法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扩大词汇量。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有关汉语词汇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汉语词汇的音、义、形和基本用法,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对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表达能力。
汉语中词汇数量庞大、系统复杂,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而不是词,留学生对汉语缺乏语感、记忆起来较困难等等,都是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率的阻碍。
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词汇教学首先应该贯彻语素教学的原则,明确语素教学的范围,培养学生的语素意识;要引导学生运用汉语的语素特质积累词汇,加深对词语的记忆。
一、替换法+翻译,启发留学生的语素意识许多留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中只关注词汇的整体意思,不知道词中语素有自己独立的意义,更不知道能从语素的结合中推导出新词汇的意义。
可见,培养留学生的语素意识,训练他们在汉语词汇学习中主动运用语素分析法,是十分必要的。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素法”的几个问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素法”的几个问题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对外汉语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在词汇教学中,“语素法”是一个常用的教学方法。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素法”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对外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语素法”时往往会面临词汇记忆的困难。
在汉语中,一个词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语素组成,而每个语素都有自己的意义和词性。
学习者需要记住每个语素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根据语素的组合来理解和记忆词汇。
这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是一项挑战。
他们可能会被语素之间的关系和搭配所迷惑,导致记忆上的难度。
其次,对外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语素法”时还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困惑。
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词语的组成和意义往往是紧密相关的,而且中国人往往会充分利用语素来表达更加精确和细致的意义。
然而,对外汉语学习者可能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
他们可能会陷入过度依赖语素的局限性,而忽略了词语整体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此外,对外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语素法”时还可能面临难以处理的语素歧义问题。
语素在不同的词汇中可能有着不同的意义和用法,这会导致学习者在词汇理解和使用中产生歧义。
而且,一些词汇中的语素可能具有多种意义和词性,这给学习者带来了更大的困惑。
例如,“心”这个语素既可以表示心思、心理等意义,也可以表示心脏、中心等意义。
这种歧义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非常棘手的。
最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素法”也存在教材和教学资源的不足。
目前,供对外汉语学习者使用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中,对语素的解释和训练还相对较少。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无法获得充分的语素信息和练习机会。
这也限制了学习者在词汇教学中运用“语素法”的能力和效果。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素法”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词汇记忆困难、理解困惑、语素歧义问题以及教材和教学资源的不足。
语素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在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非常重要。
汉字的独特性决定了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的不同。
汉语中约占97%的语素是单音节的,而且其中许多单音节语素本身就是词,它们组成新词的能力极强,语素在构词时,大部分保持原来的意义不变。
所以通过分析构词能力强的单音节语素的基本义和常用义,充分利用语素的拆分和组合规律,不仅可以达到理解词汇和扩大词汇量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语素建立起词语之间相互连接的网络,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和语感,深化学生对汉语词语的认知,提高词汇的学习效率。
下面,从语素的角度,提出几种具体的词汇教学方法。
一、利用汉字“部件”掌握语素的意义汉字是由一个或几个“部件”构成的,每个“部件”都具有含义。
汉字的“部件”与汉字的意义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汉语中大约占97%的语素是单音节的,多数语素与汉字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了解汉字“部件”的意义,建立汉字音、形、义的联系,加强对汉字的认识,从而帮助学习者记住汉字的写法,帮助学习者理解由这些“部件”构成的汉字(语素)的意义。
例如:扌:多与手的动作有关。
打扔抱扶扫找腿拉抬摸氵:多与水有关。
江河汤游泳洗汗流泪酒讠(言):多与言语有关。
说讲诉记讨论评二、利用相同的语素构词汉语里有一些语素,构词能力很强,它们在合成词中的位置相对固定,只出现在其他语素的前面或者后面,具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了解并掌握这些语素对汉语学习非常必要。
通过进行语素的扩展练习,让学生认识汉语构词的理据性,帮助学生树立语素意识,了解汉字(语素)的扩展能力,最大限度地扩充词汇量。
比如:〜费:用于……(方面)的钱。
学费电费书费车费生活费服务费旅游费〜室:用于.... 的屋子。
教室卧室茶室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更衣室〜车,有轮子的交通工具。
火车汽车客车出租车自行车救护车购物车电〜:和电有关的。
电视电话电脑电池电灯电饭锅电褥子同〜:相同或一起的。
同学同事同时同乡同行同桌同性关〜:关闭。
关灯关门关窗关手机关电视关电脑三、利用常用的词缀和类词缀构词(一)词缀词缀是附加在词根上意义完全虚化的构词成分。
语素分析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作者:仲清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2期摘要:语素分析法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运用有关理论和统计资料并结合教学实践,就语素分析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启发留学生的语素意识,引导留学生充分利用同素关系,注意语素分析与理据解释的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区分语素分析法对于各类汉语词汇的适用性,都是有利于加深留学生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和措施。
关键词:词汇教学语素意识同素关系理据解释适用性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表达内容的基本构造单位。
没有词汇就无法传递语言信息,也就无从交际;要想简洁、流利地传达信息,词汇应用的准确度甚至比语法的正确性更加重要。
因此,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核心作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更是培养留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基础环节,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的整体水平。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具有很强的组词功能。
汉语语素特质非常明显,科学地运用语素分析法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扩大词汇量。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有关汉语词汇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汉语词汇的音、义、形和基本用法,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对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表达能力。
汉语中词汇数量庞大、系统复杂,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而不是词,留学生对汉语缺乏语感、记忆起来较困难等等,都是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率的阻碍。
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词汇教学首先应该贯彻语素教学的原则,明确语素教学的范围,培养学生的语素意识;要引导学生运用汉语的语素特质积累词汇,加深对词语的记忆。
一、替换法+翻译,启发留学生的语素意识许多留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中只关注词汇的整体意思,不知道词中语素有自己独立的意义,更不知道能从语素的结合中推导出新词汇的意义。
基于语素的词汇教学法在韩国HSK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因此,HSK考试和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汉语日益国际化,学习汉语的韩国人日益增多,参与HSK学习和HSK考试的韩国人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HSK本身是一种考试,加上HSK在韩国已经成为许多单位招聘员工的重要条件,这使得HSK的学习具有很大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因而在HSK教学,特别是词语教学方面呈现出了机械刻板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语学习和汉语教学。
为改变这种状况,回归汉语教学本身,有必要进一步改进HSK的词汇教学,甚至HSK教学。
本论文从语素概念入手,通过对语素的分析,引出语素教学法,并运用语素教学法进一步探讨了 HSK词汇教学,力求通过HSK中的重点语素,有效地学习最多的HSK词汇,学好汉语,提高汉语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