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金莉
- 格式:pdf
- 大小:109.20 KB
- 文档页数:3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目录学科代码及名称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专码及名称050201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01)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02)英美文学(03)美国研究(04)英国研究(05)澳大利亚研究(06)爱尔兰研究拟招生人数:70(01)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拟招生人数:3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二外(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③611英语基础测试④811英语写作测试参考书目(01)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1、蓝纯编:《语言导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2、Jean Aitchison: 《会说话的哺乳动物:心理语言学入门》(The Articulate Mammal: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4th ed.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3、George Yule:《语用学》(Pragmatic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4、John Lyons: 《语义学引论》(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5、Friedrich Ungerer& H. J. Schmid: 《认知语言学入门》(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2nd ed.,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培生教育出版集团,2008年。
6、Victoria Fromkin, R. Rodman & N. Hyams: 语言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7th ed.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02)英美文学1、M. H. Abram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W. W. Norton, 2002.(重点作家作品)2、Nina Baym.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W. W. Norton, 2005.(重点作家作品)3、金莉、张剑:《文学原理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吴青教师简介:学位:博士任教课程:翻译理论与思考、当代翻译研究、翻译研究方法与设计、国粹文化英译职称:副教授1999.4-2002.10: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2003年11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993.9-1996.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系应用语言学专业,1996年12月获文学硕士学位;1989.9-1993.7: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系科技英语专业,1993年7月获文学学士学位;海外经历:2001年9-10月,实习生,纽约联合国总部社会经济发展部研究课题:翻译研究、话语分析、语言与认知、交际理论出版物:2001 《人与人之间——写在<迈克的妻子>之后》,《名作欣赏》第一期,44-45页。
2002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Mind Through Translation: A Perspective from Profile/Base Organization”, Meta, 47(4), 532-563.2004 “Meaning in Translation: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Translation Quarterly, No. 32, 26-36.2007 “从语言的认知研究看有关‘对等’的迷思”(“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Challenges to the Obsession with ‘Equivalence’”),《北外英文学刊2006》,张中载、孙有中主编,106-116页。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a Textual Salience and Its Shift in Translation: A Text-Based Enquiry into the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Translation Effect.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FLTRP Cup”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Contest)“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FLTRP Cup” English Writing Contest)章程2013年5月一、总则大赛介绍“‘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与“‘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共同举办、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公益赛事。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于2002年创办,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已成为全国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语演讲赛事;“‘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于2012年启动,旨在推动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引领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两项大赛以高远的立意和创新的理念,汇聚全国优秀学子,竞技英语表达与沟通艺术。
同一赛场,两个舞台,既各具特色,又互促互进,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展示外语能力、沟通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综合平台。
英语演讲与写作能力是国家未来发展对高端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端人才外语能力、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两项大赛的设置,将以演讲和写作两大能力的提高为“驱动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赛题将以国际化人才要求为标准,融入思辨性、拓展性和创造性等关键要素,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开拓其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素养。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与“‘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覆盖面广,选手代表性强;比赛遵循国际规则,赛程科学,赛制严谨,程序规范;评委专业,评判严格,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奖项设置合理,师生共赢,奖励丰厚。
主办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形式主办单位与合办单位联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指委会)等机构组成2013“‘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与“‘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组委会,负责制定大赛的章程和赛题。
妇女研究论丛Collection of Women ’s Studies2010年7月第4期总第100期July.2010No.4Ser.No.100环境危机已成为当下涉及到整个人类的重要问题。
然而,环保行动并未成为凝聚人类共同体的事业,却因其与政治的交织而分化了人类社会。
各个群体都通过特定的立场去定位自身的环境责任,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也成为了女性主义研究的关切领域。
已有的研究基本上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女性是“环境退化的最大受害者,也是拯救环境的未来希望之所在。
”[1](P10-11)实际上,这个环保女性的定势形象是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的理论预设产物,忽略了社会、历史和文化等更大范围的意识形态在角色建构中的综合作用。
本文探讨美国女性的环保角色在特定历史环境作者简介:1.周铭(1981-),男,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2.金莉(1954-),女,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本文是福特基金会资助、北京外国语大学性别研究中心承担的“环境保护与社会性别”项目(项目编号:10850650)美国部分的阶段性成果。
从道德天使到实践先锋*———美国女性的环保角色嬗变周铭1金莉2(1.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872;2.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89)关键词:美国女性;环保;文化角色摘要:本文探讨美国女性的环保角色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塑造,将之放于美国的拓荒时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时代和环保运动兴起的三个历史阶段进行考察,发现美国女性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次经历了“花园里的天使”、“病态的落伍者”和“实践先锋”的嬗变过程。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4-2563(2010)04-0087-06From an Angel of Morality to a Pioneer of Practice:Changes in the Role of American Women in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MovementsZHOU Ming 1JIN Li 2(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t th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2.School of English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the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Keywords:American wome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ultural roleAbstract: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ultural role of American women environmentalist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namely the pio-neering period,the industrial period,and the period afte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a concern.It recognizes that this role has undergone a gradual shift from an "angel of gerden"a "morbid outsider"and then to a "pioneer of practice".中的塑造,将之放于美国的拓荒时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时代和环保运动兴起的三个历史阶段进行考察,发现美国女性的角色并非一成不变,而依次经历了“花园里的天使”、“病态的落伍者”和“实践先锋”的嬗变。
人 文 论 坛182INTELLIGENCE《外语教学与研究》与《外语界》异同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贾红安摘 要:《外语教学与研究》与《外语界》均为我国外语类核心双月期刊,分别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成为外语界南北阵营的主要阵地,客观反映我国外语教学的科研状况及发展方向,然而两刊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语界 异同一、引言《外语教学与研究》与《外语界》都为我国外语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外国语文双月刊。
在外语界,有人戏称上外的《外语界》为“南派”,而北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则为“北派”。
“北派”阵营由胡文仲、胡壮麟、刘润清、文秋芳等组成;“南派”的代表人物则是戴炜栋、黄源深、何兆熊、陆国强、姚乃强等。
虽然这是一戏称,但从中可以发现,“南派”与“北派”在祖国大地争相斗艳的局面,恰恰正是这种“争”的精神推动了这两种语言类核心期刊向前发展,经久不衰,能真正反映我国外语教学的科研状况及发展方向。
然而,两者在创刊历史,栏目风格,作家阵容等方面各有异同。
二、创刊历史《外语教学与研究》由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研究所主办,主要交流外语教学信息,评介国外语言学理论、推荐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成果。
创刊于1957年,是我国首家外国语言类学期刊,当时名为《西方语文》,1959年更名为《外语教学与研究》,沿用至今。
2007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创刊5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金莉女士这样定义它的“诞生”:《外语教学与研究》诞生在新中国一个特殊的年代,可谓起步维艰。
然而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尤其在王佐良、许国璋等前辈学者的相继主持下,《外语教学与研究》筚路蓝缕,锐意进取,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刊理念和办刊方针。
《外语界》创刊于1985年,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由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主要探讨外语教学理论,反映各级各类外语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交流教学经验。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邱瑾、邱枫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邱瑾、邱枫教师简介:邱瑾学位:在读博士任教课程:精读职称:讲师1998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文学学士2001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文学硕士2001年3月在英语学院任教至今海外经历:2005-2006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研究课题:英国小说, 影视改编出版物:在<外国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学术论文集>发表论文数篇.教师简介:邱枫学位:博士在读任教课程:一年级精读职称: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 2002.9—今英美文论博士在读,武汉大学 1999.9—2002.7 英美文学获硕士学位,武汉大学 1994.9—1999.7 英语语言文学获学士学位海外经历:2006-2007 赴美在罗格斯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研究课题:西方文论,女性文学,现当代英国小说出版物:论文:1.《向死而生——评〈死者〉中雪的象征意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二期2.《从〈月桂树被砍〉到〈尤利西斯〉——论迪雅尔丹对乔伊斯的影响》,《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2001年第四期教材或教参:1.《现代大学英语》之《精读4》教师用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主编杨立民,于2003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负责其中第12单元的编写。
2.《英美文学选读自学辅导》(中文版),主编张伯香,于2002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负责其中第八章的编写。
3.《当代大学英语》之《强化阅读英语》第四册教师用书,主编郭棲庆,于2001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负责其中第3、5、7、8、单元的编写。
4 2007年第一期《外国文学》上发表译文《家庭制造》5 2007年第一期《外国文学》上发表《男性气质与性别政治——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家庭制造>》学术报告:1.2004年11月,在福州召开的全国英国文学研讨会上宣读论文《论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话语》2.2001年10月,在湖南湘潭举办的英国文学年会上宣读论文《回归的呼声——对英国二十世纪小说中回归母题的研究》(文章来源:考研网)。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页码: 175-17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英语语言文学;清华大学;年会;教授;协会;国际;北京外国语大学;English
摘要:2013年7月16至20日,国际英语语言文学教授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of English,IAUPE)北京年会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
这是该协会成立62年来首次来到亚洲举办年会。
此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曹莉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金莉担任联席主席。
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瑞士、芬兰、波兰、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20个国家和地区、70所大学的百余名资深教授参加了此次年会。
出版物刊名: 外语教学与研究
页码: F0004-F0004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外语;中国;成立大会;常务理事会
摘要:2011年5月7日,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成功召开。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当选为首届会长;白永权、蔡基刚、李红、李立、王立非、徐建中、徐小贞、叶兴国等当选为副会长。
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陈雨露教授和执行会长金莉教授出席了成立大会,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祝贺。
外国女性文学及其他——金莉教授访谈录
任爱红
【期刊名称】《山东外语教学》
【年(卷),期】2018(39)3
【摘要】金莉教授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目前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外国文学》杂志主编.多年来金莉教授一直致力于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美国文学尤其是美国女性文学方面颇有建树.受《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委托,笔者有幸对金莉教授就外国女性文学研究进行了采访.在访谈中,金莉教授回顾了自己从事美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历程,畅谈了文学研究,尤其是国内女性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和我们无私分享了自己治学和办刊的宝贵经验.金教授指出,美国女性文学已经不再是“她们自己的文学”,当代美国文学越来越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金教授还谈及她目前正在撰写的一部女性文学史专著——《美国女性文学史》.
【总页数】8页(P3-10)
【作者】任爱红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3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漫谈外国语言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教授访谈录(二) [J], 熊建辉
2.语块及语块研究——英国卡迪夫大学瑞艾莉森教授访谈录 [J], 周荣;瑞艾莉森
3.外国文学研究的理念、路径与方法
——南开大学王立新教授访谈录 [J], 王立新;王钢
4.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思潮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蒋承勇教授访谈录 [J], 薛春霞;蒋承勇
5.体育史和罗马法:文献与方法--约勒·法略莉教授学术访谈录 [J], 赵毅;萨拉·朱茉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