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巴西利亚规划布局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9.59 KB
- 文档页数:4
《城市规划的典范_巴西利亚》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城市规划之一。
1956年,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师卢西奥·科斯塔(Lucio Costa)和建筑师奥斯卡·尼迪亚耶(Oscar Niemeyer)共同设计了这座城市,以其奇特的摩登主义建筑风格和规划理念而闻名于世。
本次作业设计将以巴西利亚为案例,探讨其城市规划的特点和成功的地方,以及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
二、作业目标1. 了解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背景;2. 分析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点和成功的地方;3. 探讨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
三、作业内容1. 钻研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背景,包括设计师、设计理念等;2. 分析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点,如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等;3. 比较巴西利亚与其他城市规划的异同,探讨其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
四、作业要求1. 以论文形式完成作业,要求结构清晰、逻辑周密;2. 文字要准确、简洁,表达清晰,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3. 参考资料需充分,引用准确,避免抄袭和剽窃。
五、作业评分标准1. 完成度:是否按要求完成作业内容;2. 准确性:对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特点是否描述准确;3. 深度和广度:是否能够深入分析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并探讨其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4. 文字表达:语言是否准确、简洁,表达是否清晰。
六、作业时间安排1. 第一周:钻研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背景;2. 第二周:分析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点;3. 第三周:比较巴西利亚与其他城市规划的异同,撰写论文;4. 第四周:整理作业,准备展示。
七、作业展示形式1.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进行讨论和交流;2. 作业报告:每个小组撰写作业报告,总结钻研效果和心得体会;3. 展示展览:将作业效果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出来,供其他同砚进修参考。
八、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特点,探讨其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提高学生的城市规划认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工作奠定基础。
城市规划的杰作:巴西利亚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下图是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相当的规整,可以用杰出来形容,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慢慢来分析,先来了解一下巴西利亚的基本地理状况。
巴西利亚城区示意图巴西利亚(英语:Brasilia,葡萄牙语:Brasília),巴西联邦共和国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
巴西利亚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
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
连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面积5814 平方千米,人口186.4万(1990年)。
地处高原,气候温和宜人。
年平均气温17.7℃。
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
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树木常年葱绿,鲜花久开不败。
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
但是这两个城市都在沿海,对巴西来说位置相对较偏,不利于对内陆地区的带动发展。
巴西主要城市分布图巴西为开发内地,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
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
1960年,在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Brasilia)在巴西内地建成。
1960年4月21日,巴首都从里约迁至巴西利亚。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巴西利亚是一座因政治目的而兴建的城市,而且是在1957年才开始建设,是在一片几乎没有什么城市基础的空地上开始建设的,所以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不受城市历史因素的影响,可以尽情展现规划者的智慧和人地和谐。
巴西利亚城市依托帕拉诺阿湖而建设,从城市形态上来看,犹如一架巨型的飞机,城市功能分区如政府办公区、公共设施、商务区、居住区和绿地等布局分明,规划合理,实现了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相处。
巴西利亚规划解释巴西利亚在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是城市设计史上的里程碑。
城市规划专家卢西奥·科斯塔和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设想了城市的一切,从居民区和行政区的布置到建筑物自身的对称,它表现出城市和谐的设计思想,其中政府建筑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
城市规划的典型——巴西利亚简介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位于该国中西部地区,是一个以现代主义风格为特色的城市。
它作为一个全新的城市,在20世纪50年代由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开创,以其前卫的设计和独特的城市规划而闻名于世。
城市规划背景在巴西利亚建造之前,巴西的首都是里约热内卢。
然而,由于里约热内卢地理位置不佳、交通拥堵和城市发展受限等问题,巴西政府决定建造一个新的首都。
因此,巴西利亚在1956年开始建设,于1960年正式成为巴西的首都。
城市规划原则城市布局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采用放射状设计,类似于一张脉络清晰的蜘蛛网。
这个设计概念可以追溯到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理念,他的做法是将主要的行政、商业和文化设施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中而紧凑的城市区域。
在巴西利亚的设计中,有两个主要的轴线:政治轴线和宗教轴线。
政治轴线包括总统府、国会大厦和最高法院等政府机构,而宗教轴线则包含主教座堂和教堂。
空间分配巴西利亚的设计强调公共空间的优先性,因此广场、花园和公园被大量使用,并融入城市的布局中。
尼迈尔认为,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居民的社交活动和休闲娱乐至关重要,因此将之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巴西利亚的建筑物和道路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
建筑物的高度和体积受到限制,以确保城市的开放感和轻巧感。
交通规划巴西利亚的交通规划是整个城市规划的核心。
尼迈尔将城市划分为专门的功能区,例如住宅区、商业区和政府区,并通过高速公路网将这些区域连接起来。
此外,巴西利亚还采用了地下交通系统,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这个地下交通系统不仅便捷,而且还能提供便利的城市通勤方式。
巴西利亚的意义和影响作为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在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设计理念和城市布局激发了许多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的灵感,对城市规划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巴西利亚的建设也为巴西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洲上空的巴西利亚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作为首都后在科斯塔和尼迈耶规划下的巴西利亚城市建设。
巴西利亚的规划充分展示了《雅典宪章》功能城市的精神,是以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和艺术哲学观念解决城市建设问题的典型范例。
通过分析得出,城市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综合体,它的存在发展包含人类一切活动与行为,多学科的交叉和参与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巴西利亚城市规划引论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全称巴西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部,东濒大西洋。
国土北部是圭亚那高原、西部是亚马逊丛林,西南部是查科平原以及巴西高原,南部为坦荡的高原牧场。
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国土面积为851196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21亿,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
巴西的第一个首都是萨尔瓦多(1549年—1763年),1763年迁都里约热内卢。
两百年来,由于不加控制过度开发,城市急剧发展。
不仅是巴西的政治、行政管理中心,而且成了经济、文化中心。
工厂林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剧增,经济、文化活动不断增加,交通拥挤,能源紧张,环境恶化,使里约热内卢在人口、交通、能源、环境污染等方面不胜其负,难以履行首都作为政治、行政管理中心这一真正职能。
为了使首都彻底摆脱上述沉重负担和压力,为了开发西北广大内陆地区、使内陆与沿海的经济得以均衡发展,巴西政府决定将首都迁到巴西高原中部。
于1960年4月21日在一片红土荒草上,重新建成了一座拥有八个卫星城市、占地58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万的新首都——巴西利亚。
一、巴西利亚简述1.建设初衷1955年在新当选总统库比契克为使巴西在政治和经济上更加独立而开发内地的决定下建设的。
借助首都作为政治、行政管理中心的作用,以它的繁荣和发达,辐射和带动周围地区,使原来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内陆地区得以均衡发展。
2.自然和人文条件巴西利亚地处热带,由于当地海拔较高(1161米),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在22C左右,且位于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水源丰富。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与天津市的城市规划的比较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1.总平面布局: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城市平面模拟飞机形象,城市的整体造型犹如一架凌空欲飞的巨型飞机。
机头是总统府、联邦最高法院和议会大楼(三权广场),机身长约8公里是城市交通的主轴,两翼现代化的立体公路沿湖畔展开的弓形横轴布局为商业区、住宅区、使馆区,机身和机翼的结合处是公共汽车总站,飞机尾部是文化区和体育运动区,末端是工业区和应刷出版区。
城市主轴和两翼的十字交叉象征着巴西是天主教国家。
飞机之外的地方则是它的卫星城。
2.居住区:商业区的两侧就是两翼各长达5000米的城市居住区。
居住用地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居住轴线上的格子状街坊,由公寓式住宅组成,成带状分布;另一种是在外围靠近湖泊的三个低密度居住区,这是高收入阶层的住所。
3.城市道路交通:巴西利亚的城市交通完全是现代化、立体化的。
城市道路网以高速道路为主要骨架,汽车是交通系统的主体,其他道路再把城市用地划分为专用街区和建筑区。
市内公路皆为单行线,立体交通不设红绿灯,从而使城市街区成为放大的公园。
4.城市绿化景观:巴西利亚所在地中部高原的生态是稀树草原和干旱森林,在市区绿化中也营造这种疏林草地的典型乡土景观。
市区内辟建了一系列的国家公园,生物保护区,环境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形成互补的人工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大部分城区被湖水拥抱,整齐、几何形的大林荫道轴线与地形十分吻合而又与不规整的湖泊产生了生动的对比效果,创造了如画的景观。
巴西利亚的规划用地分工明确,功能清楚、布局合理、接近自然,它的定位不包括商业之都,所以看不到商铺,只有专门规划的超市区,没有喧闹和豪华的消费场所。
住宅只限七层以下的低楼且底层不做居住用供儿童下雨时继续玩耍。
楼房之间的距离也很大,谁也挡不住谁的视野。
它的绿化也很到位,每条方街都由一条灌木墙、小花园和草坪组成的绿化带环绕,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广场、建筑物门前、私人庭院,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巴西利亚未来之城设计理念巴西利亚,这座位于巴西中西部的城市,以其独特的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规划而闻名于世。
作为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被认为是未来之城的设计典范,其城市规划理念和建筑风格引领着全球城市发展的方向。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理念体现了对未来的思考和对城市发展的前瞻性规划。
其设计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感。
在城市规划上,巴西利亚采用了辐射状的布局,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政治中心、商业区和居住区等,以便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同时,城市中的绿化和公共空间被充分考虑,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建筑风格上,巴西利亚的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了城市的标志。
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斯设计的巴西利亚主教座堂、国会大厦和总统府等建筑,以其简洁的线条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展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魅力和力量。
巴西利亚未来之城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关于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更是关乎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现代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以体验到城市的便利和舒适。
巴西利亚的设计理念成为了全球城市发展的榜样,引领着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之城的设计理念,需要我们对城市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和深刻的理解。
我们需要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尊重自然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更加宜居和宜业的城市,让人们在城市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巴西利亚未来之城的设计理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让我们在城市发展中可以有更多的启发和借鉴。
希望未来,更多的城市可以以巴西利亚为榜样,打造出更加美好的城市未来。
《城市规划的典范_巴西利亚》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巴西利亚的历史背景和规划理念。
2. 掌握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点和建筑风格。
3. 分析巴西利亚的优缺点,并思考其对城市规划的启迪。
导学内容:一、背景介绍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于1960年正式成为首都。
在此之前,巴西的首都是里约热内卢。
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和发展,巴西政府决定在中部地区建设一座新的摩登化首都,于是选择了巴西利亚作为新首都的选址。
二、规划理念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由闻名建筑师尼古拉斯·乌尼格罗领导设计,规划理念以摩登主义为基础,强调功能分区和交通便利。
整个城市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政府区、商业区、居住区等,每个功能区都有明确的规划和设计。
三、城市规划特点1. 几何化布局: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采用了几何化的布局,主要以正方形和圆形为基本形状,整个城市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使得城市布局清晰明了。
2. 水平分层:巴西利亚的建筑多为水平分层,建筑高度较低,整体呈现出平衡和谐的美感。
3. 绿化覆盖:巴西利亚大量保留了原有的绿地和树木,城市中绿化覆盖率较高,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四、建筑风格巴西利亚的建筑风格以摩登主义为主,建筑外观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和修饰,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建筑多为水平分层,采用摩登材料和技术,体现了摩登建筑的特点。
五、优缺点分析1. 优点: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清晰明了,功能分区合理,交通便利,绿化覆盖率高,建筑风格摩登简单,整体呈现出一种摩登化和谐的城市风貌。
2. 缺点: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过于理想化,缺乏历史文化底蕴,建筑风格单一,缺乏生活气息,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六、启迪思考1. 巴西利亚作为城市规划的典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迪。
我们可以借鉴其清晰明了的规划理念,注重功能分区和交通便利,打造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2.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历史文化传承,珍爱和利用好现有的历史遗产,让城市更具魅力和活力。
综上所述,巴西利亚作为城市规划的典范,不仅展现了摩登主义的魅力,也提供了很多启迪和思考。
巴西利亚城市规划浅谈引言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首都之一。
作为巴西的政治和行政中心,巴西利亚以其独特的城市规划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进行浅谈,介绍其背景、特点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背景巴西利亚的规划和建设始于1956年,这一项目是巴西总统约赛尔·贝洛·霍里斯蒂之下的一项重大计划。
当时,巴西利亚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至一个更为内陆的地点。
巴西利亚的选址是在中央高原上,距离国家孤立以及主要交通干道更远。
赫尔曼·哈皮托许的现代主义设计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由著名建筑师赫尔曼·哈皮托许领导,其设计理念融入了现代主义的思想。
巴西利亚采用了较为简洁的几何形式,建筑物由大块的混凝土组成,并以天然光线和通风为特色。
明确的象征意义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也注重象征意义的体现。
比如,政治中心区域包括国家议会、总统府和最高法院,形成了一个象征巴西政治中心的三座建筑物组成的三角形。
分区规划与功能分配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为不同的功能分配了特定的区域。
例如,中心区域是政治和行政中心,住宅区和商业区则分别在中心区域周边建立。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中还包括了完善的交通规划。
城市的主要街道被划分为大致呈放射状的六边形网格,方便了交通的流动,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规划效果空间布局合理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使得城市的空间布局非常合理。
不同的功能区域分割明确,使得居住区和商业区互不干扰。
此外,由于城市规划注重区域功能的分配,各个区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
建筑风格独特巴西利亚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巴西利亚的建筑物往往是大块的混凝土结构,外观简洁而富有力量感。
这一特点使得巴西利亚在建筑界享有盛誉,并成为许多建筑师的灵感来源。
交通便利性提升巴西利亚的交通规划使得城市交通更加便利,减少了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巴西利亚是1960年代由巴西政府建立的全新首都,作为当时南美洲最大的城市规划项目之一,它以其独特的现代主义建筑和简单的几何形状而闻名于世界。
作为一个规划城市,巴西利亚区别于传统城市的运作和布局,其构成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组织方式。
巴西利亚成为城市规划的典范,主要归功于其聚居模式、基础设施和市政建筑的设计。
聚居模式作为一座计划城市,巴西利亚是按照方格状的城市规划设计而成。
中央轴线贯穿市区,由国会大厦与总统府两座建筑组成,这条轴线是巴西利亚的中心,整个城市都围绕这条轴线展开。
同时,巴西利亚还被划分为北区、南区和中心区,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用途。
例如,北区是住宅区,在维多利亚小区和巴里托社区都有各自的公寓和别墅。
南区主要是商业区,拥有大型购物中心和市场,这些区域都按照独特的设计原则进行布局,从而构建了一个多功能、兼容并包的城市环境。
基础设施作为新建的首都,巴西利亚在设计时考虑了未来的增长和需求,从而建立了完善的基础设施。
城市规划师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城市轻轨、巴士和地铁,使人们可以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此外,规划人员还考虑到了水、电和垃圾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建立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保证了城市的宜居性。
市政建筑巴西利亚的建筑物以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著称,这种风格主张几何规律和大片清朗的空间。
总统府是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它是由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所设计,呈现出层层叠叠的台阶,类似于巴德勒城堡。
国会大厦也是以几何曲线和反射池为特点,它是由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和里耶尔·德·阿拉乌约共同设计的。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成为全球的标志性建筑,在其设计与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公共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和市政建筑。
这样的特点使巴西利亚成为城市规划的标杆,受到了全球其他城市的影响,以及为全球城市规划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