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
- 格式:pdf
- 大小:373.82 KB
- 文档页数:7
2024年浅析我国保险法中的告知义务保险法作为规范保险市场活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保障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法律,其中告知义务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告知义务要求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如实、完整、准确地披露与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有关的重要事实。
这一制度的设立旨在确保保险合同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和欺诈行为。
一、告知义务的法律基础与意义在保险合同中,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基于相互的信任和诚实信用原则,通过告知与承诺建立起法律关系。
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了投保人的告知义务,即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与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有关的一切重要事实。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保险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投保人的隐瞒或误导而导致的风险误判和损失扩大。
告知义务的存在,使得保险合同在订立时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确保合同双方对保险标的和被保险人的情况有清晰的认识。
这有助于保险人制定更加精准的保险费率,合理分配风险,同时也有助于被保险人获得更加合适的保险保障。
二、告知义务的内容与范围告知义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投保人应当主动告知的事实,二是保险人询问时投保人应当如实回答的事实。
这些事实必须是与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风险状况有关的重要事实,包括但不限于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职业风险、财产状况等。
在确定告知义务的范围时,应当遵循“重要事实”原则。
所谓“重要事实”,是指那些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以何种条件承保或者是否提高保险费率的事实。
这一原则的应用需要考虑到保险合同的性质、保险标的的特点以及保险市场的惯例等因素。
三、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如果投保人未能履行告知义务,或者故意隐瞒、误导保险人,那么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并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这一规定体现了对违反告知义务行为的严厉制裁,旨在维护保险市场的公平和诚信。
同时,对于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况,虽然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但对于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试析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对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主体、范围、履行时间及法律后果进行研究,对《保险法》及司法解释提出了修改建议。
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是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的重要体现,是指在保险合同订立前,告知义务人将保险人承保危险的相关事项告知保险人,以便保险人准确评估风险并决定是否承保及保险费率。
我国2009年修订的《保险法》第16条分七款规定了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引入了弃权、禁止反言等制度,力图对如实告知义务作出全面、操作性强的规定,显示出了立法的努力和进步性。
但《保险法》第16条规定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诸多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对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作出的相关解释也有不合理之处,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本文对如实告知义务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保险法》第16条及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
一、如实告知义务的主体我国《保险法》第16条第1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因此,投保人负有如实告知义务并无争议。
但被保险人是否负有如实告知义务,在理论和实务上均争议颇大。
有学者认为,在肯定投保人负有告知义务的基础上,应认为被保险人也负有告知义务。
绝对排除被保险人的告知义务,是对设立告知义务制度初衷的违背,但硬性规定被保险人负有告知义务,有时又受到被保险人行为能力、隐私权以及其他因素的局限。
在立法没有将被保险人列为告知义务人的情况下,当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时,解释上可将被保险人视为投保人。
在人身保险,若是要保人与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个人,则除要保人以外,被保险人也有据实说明义务。
扩大说明义务人的必要性,尤其在人身保险,而要保人与被保险人是不同人时,特别需要,因为对于被保险人的身体健康状态,唯有被保险人自己最为知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第五条规定,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为同一人时,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及于被保险人。
浅谈保险法上如实告知义务一、我国保险法如实告知义务研究意义及现状一探讨保险法如实告知义务的意义。
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指的是在签订保险合同时,针对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具有告知义务的人面对保险人的询问,具有作出如实陈述的义务。
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共七款,规定了如实告知义务,分别就告知的范围、主体、后果、行使权利的期限以及保险事故的定义进行了说明。
将新旧保险法加以对比,不难发现,新保险法删除了保险人的说明义务,而在条文中另行规定,即将说明义务与告知义务分开,便于司法实践中更加精准适用。
如实告知义务,一方面是保险法上的传统制度,另一方面又具有独立性,值得单独探讨。
这一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保险业平稳发展的基石,如果不能合理有序地构建如实告知义务,就无法保证保险业的有序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现代化和不断发展,保险业以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和优势,其保险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保险人的核保手段和危险评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使得如实告知义务的前提和基础发生了变化,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展开,浅议保险法中的如实告知义务。
二我国研究如实告知义务现状。
研究我国保险法立法进程,当前我国保险法上对如实告知义务的修改和完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1、对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强调。
旧保险法在第十七条规定了如实告知义务,同时也将保险人的说明义务规定在该条款中,而新保险法的第十六条,仅规定了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对于保险人的说明义务,则在其他条款中详述。
将不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分别说明,从而使得司法实践适用更加细致,这是我国立法成熟的体现。
2、对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条件限制。
新保险法对于保险人合同解除权作出了限制,严格了解除权行使的条件,第一投保人具有重大过失,第二投保人因该重大过失而未能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第三投保人因未能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而造成的损失影响到是否承保或保险费率。
只有在三者同时具备时,保险人方能行使保险合同解除权。
《保险法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规则研究》篇一一、引言保险法是保护投保人与保险公司权益的重要法律。
在保险合同签订过程中,投保人需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以确保合同的公正、有效和合同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深入研究保险法中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规则,探讨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保险法中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基本规定根据我国《保险法》及相关法规,投保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应当如实向保险公司提供与保险风险有关的重要事项。
这一义务被称为“如实告知义务”。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保险公司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够准确评估风险,合理确定保费。
同时,也有助于维护保险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三、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规则解析(一)告知内容投保人应如实告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被保险人的年龄、健康状况、职业、收入情况、家庭情况等与保险风险有关的重要事项。
对于涉及财产保险的,还需告知保险标的物的具体情况和风险状况。
(二)告知方式投保人应以书面形式向保险公司提供如实的告知信息。
同时,保险公司也有责任对投保人进行必要的询问,以便了解被保险人的具体情况和风险状况。
在保险合同签订前,双方应充分沟通,确保信息透明、准确。
(三)法律责任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提供虚假信息,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拒绝赔付。
此外,对于故意隐瞒或虚报的情况,保险公司还可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于保险公司未进行必要的询问而导致未了解被保险人的真实情况,保险公司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实践应用与挑战(一)实践应用在保险业务实践中,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对于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和保费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保险公司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风险,为不同类型的被保险人提供合理的保费和保障方案。
此外,这一规则还有助于提高保险市场的透明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挑战与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部分投保人可能因缺乏专业知识或对合同条款理解不充分而未能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部分保险公司可能存在未进行充分询问或未对信息进行合理审查的情况。
目录引言 (1)一、什么是保险如实告知义务及性质 (2)(一)如实告知的涵 (2)1、如实告知的涵及分类 (2)2、如实告知义务的分类 (2)(二)如实告知义务法律性质分析 (3)1、先契约义务 (3)2、法定义务 (3)3、“片面“的强制义务 (3)4、间接义务 (3)二、如实告知义务在法律环境中的履行 (4)(一)履行主体 (4)1、问题的提出 (4)2、被保险人的义务 (4)3、代理人的告知义务 (4)4、受益人与告知义务 (5)(二)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方式 (5)(三)如实告知义务的形式 (5)1、从无限告知到有限告知 (5)2、主观告知和客观告知 (6)3、告知义务的责任免除 (6)三、如实告知义务的违反及法律后果 (7)(一)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判断标准 (7)1、主观归责:投保人的过错 (7)2、客观归责:重要事实与保险事故的因果关系 (7)(二)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具体形式及认定 (7)1、故意为重要事实的不实告知 (8)2、故意为非重要事实的不实告知 (8)3、过失为重要事实的不实告知 (8)4、过失为非重要事实的不实告知 (8)(三)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8)1、保险人的解除权 (8)2、保险费的返还 (9)四.我国保险市场运行及《保险法》实施过程中的告知义务 (9)结语 (11)注释 (12)参考文献 (13)论文摘要 (14)引言保险业是21世纪的产业,保险作为一种转移危险和分担损失的工具,以危险共同体的存在为必要。
但是,个别保险标的之危险状况一般只有投保人或是被保险人最为熟悉,保险人对这些信息知之甚少,若所有的危险信息都由保险人亲自收集,必然产生巨额的交易成本,保险人没有充足的财力来支持这么大的一笔费用,即使有能力支付,这些费用最终还是摊到了危险共同体所有的投保人身上,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投保人是不会以很大的代价去转移较小的风险的,如此下去,危险共同体必然无法维持。
因而法律强行规定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于订立合同时,向保险人披露有关保险标的风险状况的资料,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如实告知义务”。
《论保险法中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一、引言保险法作为规范保险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其中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一义务要求投保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必须向保险公司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有关保险标的和风险情况的信息。
本文旨在探讨保险法中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内涵、意义及其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内涵及意义1. 内涵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是指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投保人应向保险公司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有关保险标的和风险情况的信息。
这一义务是保险合同成立的前提,也是保险公司评估风险、确定保费的重要依据。
2. 意义(1)保护消费者权益。
如实告知义务保障了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的知情权,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2)维护市场秩序。
如实告知义务有助于保险公司评估风险、合理定价,从而维护保险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3)提高保险合同的履行效率。
投保人如实告知有助于保险公司准确了解保险标的和风险情况,从而在发生保险事故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赔付事宜。
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 投保人故意隐瞒或虚假陈述。
部分投保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为获取更大保障或降低保费,故意隐瞒或虚假陈述有关信息。
2. 保险公司对投保人告知信息的审查不严。
部分保险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对投保人提供的告知信息审查不严,导致风险评估不准确。
3. 法律制度不完善。
现行保险法对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规定尚不完善,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引和处罚措施。
四、完善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保险法及相关法规,明确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具体内容、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及处罚措施。
2. 强化保险公司内部管理。
保险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审查投保人提供的告知信息,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3. 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知和风险意识,引导其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4. 引入科技手段。
《保险法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规则研究》篇一一、引言保险法作为规范保险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其核心原则之一便是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
这一规则对于维护保险合同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保险法中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规则,分析其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为完善我国保险法提供参考。
二、保险法中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概述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向保险人如实告知。
这一义务是保险合同成立的基础,也是保险人决定承保和确定费率的重要依据。
如投保人故意或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导致保险人误信并因此遭受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具体内容1. 告之事项的范畴:投保人应就其知悉的与保险风险相关的一切重要事项进行如实告知,包括但不限于保险标的的状况、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等。
2. 告之方式:通常以书面形式进行,如投保单、健康告知书等。
此外,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保险人也应主动询问相关事项。
3. 告之的义务程度:投保人应尽到最大限度的诚实信用义务,既不能故意隐瞒也不能误导保险人。
四、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重要性1. 维护合同公正性:如实告知有助于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建立公平、公正的合同关系。
2. 保障消费者权益:如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可能导致保险合同无效或被解除,损害消费者权益。
3.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通过规范投保人的告知行为,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提升消费者信心。
五、现行规则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 问题分析:现行规则中存在告知事项不明确、告知标准不统一、违法成本较低等问题,导致部分投保人故意隐瞒或误导。
2. 改进建议:(1)明确告知事项和标准,细化法律规定;(2)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3)引入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辅助告知和风险评估;(4)加强保险教育,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简论保险合同中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摘要: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这项原则要求保险合同双方必须如实履行告知义务。
为保证合同双方利益的平衡,保险人应主动向投保人说明合同条款特别是免责条款,否则要承担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责任。
同样,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亦应如实回答保险人的询问,并主动向保险人如实告知足以影响其是否承保或提高保险费率的事实以及可能影响上述决定的事实。
关键词:诚实信用;如实告知;重要事实我国《保险法》在总则的第五条中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应是贯穿于保险的始终,保险法对保险合同订立过程中要求投保人如实告知的规定是对诚信原则的要求,同时投保人按规定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亦是对诚信原则的遵守。
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关系着保险合同能否有效成立,同时如实告知义务的正确履行也关系着投保人的利益能否得到安全的实现。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论保险合同中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
一、如实告知义务的含义(一)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主体1.保险人及保险代理人。
保险合同在形式上有其特殊性,它必须是书面形式,并且在实际情况下通常采用的是格式条款。
我国《合同法》第39条中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拟定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保险人作为保险合同各条款的制定者,对每一项合同条款最了解、最清楚,其有义务向投保人如实说明保险合同中各条款的内容,尤其是足以影响投保人决定是否投保的条款,并如实回答投保人对合同中相关条款的询问。
我国《保险法》第17条规定,保险人应当承担说明义务,1.法律之所以作如此规定,主要是基于这样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保险条款具有专业性;二是保险合同条款内容均由保险人预先印就,被保险人不能真正参与合同的议定;三是保险合同的格式化,使得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居于较优于投保人的地位。
在这种状态下,若保险人不对投保人详加事先说明,就等于投保人被强制接受该条款。
《论保险法中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一、引言保险法作为规范保险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其核心原则之一便是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
这一义务的履行对于保险合同的成立、生效以及后续的理赔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保险法中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内涵、重要性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二、保险法中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内涵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是指在保险合同订立过程中,投保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有关保险标的、风险状况等信息。
这一义务的履行是保险合同有效成立的基础,也是保险人评估风险、确定保费的重要依据。
三、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重要性1. 保护消费者权益: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利益损失。
2. 维护市场秩序: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遵守,有利于维护保险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
3. 确保合同效力:投保人如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可能导致保险合同无效或影响后续理赔。
四、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在实践中的应用1. 告知内容: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应提供与保险标的、风险状况相关的所有重要信息。
如被保险人的年龄、职业、健康状况等。
2. 告知方式:投保人可以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向保险人提供信息。
在现代保险业务中,通常采用书面形式,如投保单、健康告知书等。
3. 法律责任:如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可能面临合同无效、解除合同、拒绝赔付等法律后果。
同时,保险公司也有权要求投保人提供补充信息或进行补充说明。
五、完善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具体内容和法律责任,为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 提高消费者教育水平:通过宣传教育、普及保险知识等方式,提高消费者的保险意识和风险意识,引导其正确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3. 强化监管力度:保险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力度,确保其严格履行对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督促和指导责任。
第1篇一、引言保险合同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合同,其核心在于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费。
在保险合同签订过程中,告知义务是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保险合同的成立、生效以及保险责任的承担。
本文将围绕保险告知义务的法律规定展开论述。
二、保险告知义务的概念及意义1. 概念保险告知义务是指保险合同签订前、签订时和合同履行过程中,保险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按照法律规定,对与保险标的有关的重要事项进行陈述的义务。
2. 意义(1)保障保险合同的公平性。
告知义务有助于保险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充分了解对方的权益和责任,确保合同公平。
(2)明确保险责任。
通过告知义务,保险人可以准确判断风险,合理确定保险责任范围。
(3)防止道德风险。
告知义务有助于降低保险欺诈风险,保障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保险告知义务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法》是我国保险行业的根本大法,对保险告知义务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险合同订立前的告知义务。
保险合同订立前,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保险人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
保险人有权要求投保人提供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投保人应当如实提供。
(2)保险合同订立时的告知义务。
保险合同订立时,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投保人有权要求保险人解释合同条款。
(3)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告知义务。
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被保险人、受益人或者保险人应当如实告知与保险标的有关的重要事项。
2. 《保险法》相关规定(1)保险人有权要求投保人如实告知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投保人应当如实提供。
(2)保险人未履行告知义务,导致保险合同无效的,保险人不承担责任。
(3)投保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人不承担责任。
(4)保险人未履行说明义务,导致保险合同无效的,保险人不承担责任。
(5)保险人未履行提示义务,导致保险合同无效的,保险人不承担责任。
四、保险告知义务的履行1. 投保人履行告知义务(1)如实告知。
论我国保险法告知义务和说明义务摘要:保险人的提示义务与明确说明义务、投保人的告知义务是否履行以及对保险人因投保人违反告知义务时合同解除权的行使,直接涉及到保险人需否承担保险责任这一保险经营中的核心问题。
然而,保险法中的相关规定却显得相当粗疏,其规定的正当性也值得研讨。
这些均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险人说明义务的立法制度。
关键词:保险人;说明义务;告知义务;立法完善一、投保人的告知义务(一)告知义务的概念所谓告知义务,是指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已知或应知的危险和与标的有关的重要事实向保险人作口头或书面的申报。
作为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中的重要体现,告知义务要求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将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保险标的的一切重要情况如实告知,不得有任何隐瞒、遗漏、误导或欺诈。
设立此项制度的目的在于使保险人订立合同之时充分了解所要承保的标的物的重要风险因素和现实危险状况,以便作出正确的风险评估,从而保证每一保险的危险都与其应支付的保费相配比,使每一份保险都符合“对价平衡”的要求,从而保证保险制度的有序运行。
(二)我国保险法关于告知义务的规定以及存在的缺陷我国保险法第十七条对于保险人告知义务作了相关规定,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关于告知义务的主体我国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保险合同订立中负有如实告知义务的是投保人,指出只有保险人对有关保险标的提出询问时,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而并非明确当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一致的情况下,被保险人也有没有如实告知的义务。
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一致时,只有被保险人才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不承认被保险人也是告知义务人,那么,如果被保险人对于危险估计的有关事项有违保险法对告知义务的规定,保险人仍不得解除保险合同,这有悖于保险法的利益平衡原则。
2、告知义务的履行期关于告知义务的履行期我国保险法规定为保险合同订立时,但根据合同法原理订立,订立保险合同具体到投保人提出要约还是包子安人作出承诺呢?我国保险法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不利于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
我国保险法中的告知义务制度浅析[摘要]告知义务是保险法规定的投保人订立合同时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在保障保险合同存续、规范保险当事人权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针对新保险法中对于告知义务的规定,重点就首次引入保险法的的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消灭,即不可抗辩条款,进行详细阐述,并就告知义务条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保险法;告知义务;不可抗辩条款保险合同成立前投保人向保险人履行告知义务是保险法中最大诚信原则的重要体现。
从理论角度讲,告知义务是对于保险关系人进行保险活动时权利与义务的一种规定,是保险业发展至今,从保险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项各国在保险立法中高度种重视的内容。
从实践角度讲,投保人履行告知义务是保险人在承保前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方式,对于保险人合理划分风险范围、保险合同纠纷解释等都有重要意义,是确保保险业健康有序运行的有力支撑。
因此,对于保险法中告知义务的深入理解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保险法对告知义务的规定概述我国于200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下简称保险法),相对于前两部保险法,在保险合同订立前投保人的告知义务条款进行了细致地修改和补充。
其中,第十六条第一款:“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该条明确指出,投保人有义务对于保险人所提出的询问进行如实告知,但同时,投保人也并非负有无限告知责任,而仅是有限的询问告知义务。
从另一层面看,本款对于保险人的询问范围也进行了划定,即保险标的活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进而保护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个人的隐私安全,体现出保险法保护保险活动中处于弱势的投保人的立法思路。
本次修订将投保人的告知义务与保险人的说明义务从原条款中拆分,单独对于投保人告知义务和保险人合同解除权做出明确规定,并对于告知中的不同情形进行分类规范,在第十六条通过七个条款逐层对于告知义务进行规范。
条款对告知主体、告知内容、违约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对投保人故意和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形及保险人的处理方式进行区分。
《论保险法中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一、引言在保险法律关系中,投保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契约关系。
在这个关系中,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它关系到保险合同的效力、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以及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保险法中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进行探讨。
二、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重要性(一)保险合同的诚信基础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是建立在双方互信、公平交易的基础上,它是维护合同公平性、合法性的重要保障。
只有当投保人诚实地提供与风险有关的信息,保险公司才能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和定价,进而确定合理的保险费率。
(二)防止道德风险如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可能会隐藏或误报某些风险信息,从而引发道德风险。
这不仅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准确评估风险,还可能损害其他被保险人的利益。
因此,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有助于维护整个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三、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内容与范围(一)内容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应涵盖与风险有关的所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被保险人的年龄、职业、健康状况、财产状况等。
此外,还包括可能影响保险公司决定是否承保以及保险费率的信息。
(二)范围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范围通常在保险合同中明确规定。
一般情况下,凡是可能影响保险公司决定的重要信息,均应纳入告知范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投保人需要提供所有细节信息,而是需要提供足以让保险公司做出合理判断的信息。
四、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一)合同无效如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和定价,可能会影响合同的效力。
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合同可能被视为无效。
(二)保险公司的解除权如投保人故意或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导致保险公司受到损失的,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同时,对于已交付的保险费,保险公司有权拒绝退还或仅退还部分。
(三)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如因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而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投保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保险法16条如实告知保险法第16条规定了保险合同成立的要素之一,即被保险人在投保时有义务如实告知与保险标的有关的情况。
具体内容如下:保险合同的成立离不开被保险人的如实告知义务,这是保险合同中的一项重要规定。
根据保险法第16条的规定,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应当如实告知与保险标的有关的情况。
被保险人如实告知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被保险人应告知的是与保险标的的完整情况。
保险标的是保险合同的核心对象,是保险公司承担风险的事物或利益。
因此,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应将其完整情况如实告知,包括标的物的性质、规格、数量、状态等。
其次,被保险人应告知的是与保险标的相关的情况。
这包括与保险标的有关的事实、事件或其他因素。
比如,对于财产保险,被保险人应当如实告知标的物是否存在潜在的险情,如盗窃、火灾等风险。
对于人身保险,被保险人应如实告知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职业、有无危险嗜好等,以便保险公司对个人风险进行评估。
此外,被保险人还应如实告知已经知悉的其他重要信息。
这包括保险公司在承保过程中需要知悉的重要信息,比如投保人的真实身份、保险合同的受益人等。
被保险人如实告知的义务是一种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
这是因为保险合同的成立基于对风险的准确评估和合理定价。
如果被保险人故意隐瞒与保险标的相关的重要信息,会导致保险公司对风险的判断出现偏差,从而可能导致保险公司的损失。
对于未如实告知的情况,保险法第17条规定了保险公司的权利。
根据该条规定,如果被保险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同时,保险公司还有权依法对已经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处理,包括不承担赔偿责任、追溯保险合同效力等。
在缔结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有责任向被保险人明确告知如实告知的法律后果和可能产生的风险。
被保险人应当在投保时认真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以免由于未如实告知而发生纠纷和损失。
总结起来,保险法第16条规定了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如实告知的义务。
被保险人应将与保险标的有关的完整情况、相关情况以及其他重要信息如实告知保险公司。
浅谈我国保险法中的告知义务【摘要】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是指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将有关保险标的的情况向保险人做出如实陈述、说明的义务。
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投保人若未如实告知,则会导致双方解除保险合同,我国《保险法》在告知义务方面规定不够完善,本文主要从告知义务的主体、告知义务的内容和范围、告知义务的履行期限及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保险法;保险告知义务一、我国保险法告知义务的概述及其法理基础(一)告知义务的概述告知义务是保险法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义务,它来源于英国海上保险法制度。
如实告知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具体体现,如果保险法对告知义务的规定不够完善,将会影响保险业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告知义务也称作如实告知义务,如实披露义务,是指保险合同在订立时,投保人应当将保险标的的有关重要事项如实向保险人做出陈述或说明,以使保险人准确评估危险情况以决定是否承保或以何种条件承保。
如实告知义务要求告知义务人对于陈述的事实应当真实,不能隐瞒或者欺骗保险人。
告知义务贯穿于保险活动的全过程。
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二)如实告知义务的法理基础——最大诚实信用原则保险合同被称为最大诚信合同,投保人的告知义务是其最重要内容。
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所以,保险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也会受到诚实信用原则的约束。
同时,这一原则体现在保险中,很多学者称之为“最大诚信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在保险中,是较一般商业行为而言,保险行为更需要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的诚信作为行为成立的前提,所以,保险合同也被称之为“最大诚信合同。
”告知义务是最大诚信原则的具体体现之一,在各国的保险法中具体规定和确认。
二、我国现行保险法关于告知义务的分析(一)告知义务的主体关于告知义务的主体,各国法律规定不尽相同,主要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投保人的代理人、受投保人特别委托的保险经纪人等。
《保险法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规则研究》篇一一、引言在保险领域中,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是一项核心的规则,对于维护保险交易的公平性和保险市场的稳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一规则确保了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信息对称,使得保险公司能够根据真实情况评估风险并制定合理的保费。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保险法中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规则,分析其重要性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保险法中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概述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就与保险风险有关的重要事实向保险公司如实告知。
这一义务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保险交易的公平性和诚信原则。
具体而言,投保人需要就自身的健康状况、财产情况、风险承受能力等关键信息进行真实、准确的披露。
只有当投保人履行了这一义务,保险公司才能准确评估风险并制定合理的保费。
三、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规则解读(一)告知内容投保人应当就与保险风险有关的重要事实进行如实告知,包括但不限于: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年龄、职业、财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等。
同时,投保人还需就已知的与保险事故相关的其他重要事实进行披露。
(二)告知方式投保人应当以书面形式向保险公司进行如实告知。
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通常会要求投保人填写健康告知书或财产状况表等文件,以获取相关信息。
此外,投保人还需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及时更新重要信息。
(三)法律责任如果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故意隐瞒重要事实,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准确评估风险并制定合理的保费,那么投保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无效、解除合同、拒绝赔付等后果。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一)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保险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投保人可能隐瞒或误导性地披露重要信息,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准确评估风险。
这既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也损害了其他投保人的利益。
(二)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保险法对于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规定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模糊之处和漏洞。
试论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摘要】保险告知义务是保险法上最大诚信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它要求保险告知义务承担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将其所了解的有关保险标的的一切重要情况如实告知保险人或其代理人,不得有任何隐瞒、遗漏、误述或欺诈。
对此,我国《保险法》第16条有相应的规定,但该规定仍有不足。
本文从我国《保险法》关于告知义务的相关规定入手,系统的分析了告知义务的理论基础、告知义务的主体、内容以及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在文中也对告知义务的完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保险法告知义务告知义务主体告知义务内容Abstract:The obligation of insurance inform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 which requires the persons who bear the obligation of insurance informing to truthfully inform insurer and his agents of all the important things about the insuring objects that he knows when entering into the insurance contracts,without making any concealment,omission, misrepresentation or deception.In this regard, China's "Insurance Law" makes provision correspondingly in Article 16, but the provision is still inadequate. In this paper, China's "Insurance Law" on the obligation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art,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obligation of inform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obligation of the subject, content, and breach of this obligation of the legal consequences, in the text also the obligation of the complete expressed my own views.Keywords: Insurance law The obligation of insurance informing The obligation of the principal The obligation of the main content【正文】因保险合同具有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附合性、射倖性等特点,故保险合同为高度诚实信用合同。
法学评论(双月刊)2002年第2期(总第112期)论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温世扬Ξ 黄 军ΞΞ内容提要: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虽仅为订立保险合同的基础,却关系到保险之命运,故极为重要。
作者认为,告知义务的根据应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去认识;告知义务人不以投保人为限,尚应包括被保险人;告知义务的履行时间包括合同订立时、条款修改时、合同复效时,而对履行方式则无特殊要求;对告知范围的界定则应采书面询问主义模式;告知义务的违反须具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对保险人解除权的行使应以除斥期间加以限制,保险人解除权可与撤销权相竞合。
主题词:保险 保险合同 告知 告知义务 保险合同系最大诚信合同(an utm ost g ood -faith contract ),从事保险活动,须严格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因此,保险合同缔结前,对保险人所承保危险的相关事项,相关义务人须如实告知于保险人,以便保险人得以评估保险标的的危险状况,补充调查之不足,以作为核保依据,确定应收取的保险费。
无疑,告知义务乃保险法上一极具重要性之制度,其与保险制度的有序运行息息相关。
关于告知义务,我国保险法设有明文。
①本文拟从告知义务的基本问题入手,因应保险活动中运用的需要,就告知义务制度相关的法律问题加以分析,并就告知义务制度的完善略作研讨。
一、告知的根据告知(disclosure or representation ),又称说明,即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告知义务人将有关保险标的事实,向保险人所为的陈述。
它是订立合同的必经程序。
告知并不是保险合同本身所约定的内容(虽然实务中保险人均在合同中载明此项义务),但可诱使合同的订立。
告知义务的根据何在?学说各异,主要有五种:②⑴诚信说。
认为保险合同系最大诚信合同,其基础立于相互之信赖,故订约之际,告知义务人自应将有关事实告知于保险人。
⑵合意说。
主张保险合同须基于双方意思表示的完全一致,关于危险程度及范围也必须合意。
否则,其合同得以解除。
⑶射亻幸说。
该说认为保险合同为一种射亻幸合同,因而就确定的事故而言,双方以具有平等的认识为原则,投保人自应负有告知已知事实的义务。
⑷担保说。
认为有841ΞΞΞ①②参见陈俊郎:《保险法规》,三民书局1992年版,第83页。
《保险法》第16条第1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职员,法学硕士。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偿合同的当事人须负瑕疵担保责任,保险合同既为有偿契约之一种,如告知义务人不如实告知,即属隐匿其瑕疵,而应负责任。
⑸危险测定说。
认为保险合同的成立,须先测定危险,计算保险费。
囿于技术上的限制,保险人测定危险须告知义务人协力而为,以利于合同的签订。
由于诚信说、合意说、担保说均存在不合理之处,③射亻幸说其实与诚信说及合意说并无实质区别,其立足点亦在于当事人双方认识的一致,并且射亻幸性并非保险合同所专有,尚不足以反映保险合同的个性,所以,以上四说均难以反映告知义务制度的本质。
而危险测定说则立足于保险技术,体现了保险的技术需求,故为近代多数学者所主张,成为最近之通说。
从我国《保险法》第16条所规定的投保人告知的内容来看,我国似乎也采纳了这一学说。
④诚然,保险合同的签订需要技术支持,且保险法作为商法的支柱之一,其本身亦极具技术性。
因此,以危险测定说来诠释告知义务的根据,有其合理性。
但是,这一学说尚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告知义务还必须从制度层面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
从制度层面而言,我们认为可从诚信说与合意说中汲取合理成份。
首先,从性质而言,应厘清告知义务与保险合同上的义务的界限,告知义务本身并不是保险合同所约定的义务,而为先合同义务。
而通知、忠诚、协力则为先合同义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先合同义务的理论基础为诚实信用原则,因而,告知义务当然应从诚实信用原则中找到制度根据。
其次,告知为订立保险合同的必经程序,其目的在于使保险人对危险获得与告知义务人平等的认识,从而基于双方的自愿达成合意,既有利于合同的订立,又使保险人承担的危险与获取的保费不违反保险法上的对价平衡原则。
总之,唯有从技术和制度两个角度,才能全面说明告知义务的根据所在。
二、告知义务人从我国《保险法》第16条的规定来分析,负有告知义务的,仅为投保人而已,并不包括被保险人在内。
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第64条关于告知义务人的界定与此相同,也仅为投保人。
对此,有学者也认为,告知义务的主体为要保人,至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则无此义务,⑤但台湾学者通说则认为,告知义务人应包括被保险人在内。
⑥关于告知义务人的范围,各国立法规定不尽一致。
有的国家规定告知义务人为投保人,如德国(《保险契约法》第16条)、意大利(《意大利民法典》第1892、1893条)、越南(《越南民法典》第577条)、俄罗斯(《俄罗斯民法典》第944条);《日本商法典》则区分损失保险和生命保险而分别为规定,损失保险由投保人负告知义务(第644条),生命保险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负有告知义务(第678条);韩国则要求投保人和被投保人负有告知义务(《韩国商法典》第651条);美国有的州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负告知义务,有的州规定,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负有告知义务,但美国保险理论和实务普遍认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负告知义务。
⑦我们认为,在保险活动中,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应课以告知义务。
首先,就财产保险而941温世扬等:论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③④⑤⑥⑦邹海林:《保险合同的基本理论》,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页。
参见施文森:《保险法总论》,三民书局1985年版,第155页;江朝国:《保险法论》,瑞兴图书公司1990年版,第193-194页。
郑玉波:《保险法论》,三民书局1994年版,第73页。
李玉泉:《保险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对诚信说、合意说及担保说各自所存在的不足的分析,请参见李玉泉:《保险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言,被保险人为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受损人及受益人,据权义一致原则,被保险人负告知义务理所当然。
同时,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往往最了解保险标的物的状况及危险发生情况,便于告知义务的履行。
其次,在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了解更为透彻,比投保人负担告知义务的理由更加充分。
再次,当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分离时,如在被保险人故意不如实告知时,保险人是否享有合同解险权?如不享有,对保险人欠公平;如享有,则又于法无据,如此,不免滋生困扰。
鉴于此,被保险人亦应成为告知义务人。
由此观之,我国《保险法》第16条之规定显有欠缺。
故有学者主张,应对其作扩张解释,使负如实告知义务的投保人包括被保险人。
⑧此种做法,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且对保险实务至为重要,但终非长久之策,应在修订《保险法》时,对此加以明文规定,如此,既有利于法律的适用,又可以有效预防纷争,从而促进保险活动的健康发展。
三、告知的时间与方式关于告知义务的履行时间,各国立法均明确规定为“保险合同订立时”,⑨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第64条亦作出如此规定。
在解释上,学者们认为,“订立契约时”泛指保险人为承保意思表示之前,义务人于投保时及投保后契约成立前应负告知义务。
λυ美国各州法院中绝大多数持此见解。
我国《澳门法典》第973条第1款更是明确规定为投保人“最迟应于订立合同时”履行告知义务。
我国《保险法》关于告知义务履行时间的规定则显得较为模糊,但多数学者认为告知义务的履行应于保险合同订立时进行。
λϖ必须指出的是,这一时间应为一时间段,由投保时至保险合同成立时,义务人应负有告知义务。
此外,李玉泉先生还认为,在合同订立后,其条款修改时,投保人在修改前所得的资料,仍应据实告知。
对此,我们亦表示赞同。
再者,我们认为于保险合同复效时,投保人亦负告知义务。
理由如下:⑴在人身保险中,合同停效后再复效,固然有基于投保人缴费能力复苏的因素,但实务中亦不乏被保险人被发现患有疾病后申请复效的情况发生。
⑵如否定复效时之告知义务,则将诱使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于合同订立时故意不为告知,合同成立后再设法使之处于停效状态,待保险人解除权除斥期间经过后再申请复效,这无疑与保险的理念相悖,将损及保险制度及投保大众的利益。
⑶根据《保险法》第58条之规定,保险合同的复效须经保险人与投保人协商并达成协议,而告知义务的履行与此规定亦相契合。
关于告知的方式,各国法律均无特别规定。
因为告知的关键在于,保险人是否已知悉所承保危险的有关资料,至于方式如何,可不限于某种特定的形式。
因此,义务人履行告知义务可以采书面形式,也可采口头形式;可以是明示方式(以文字或语言形式明确告知保险人),也可以是默示方式(通过作为或不作为默认保险人所询问的事项)。
实务中如当事人对告知方式有约定时,则依其约定;如无约定时,告知义务人当可采上述方式履行告知义务。
但告知义务人51法学评论 2002年第2期⑧⑨ λυ λϖ参见李玉泉:《保险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以下,羊焕发、吴兆祥:《保险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江朝国:《保险法论》,瑞兴图书公司1990年版,第197页;施文森:《保险法总论》,三民书局1985年版,第156页。
参见《德国保险契约法》第16条、《日本商法典》第644、678条、《越南民法典》第577条、《俄罗斯民法典》第944条、《韩国商法》第651条等。
同注⑦,第254页。
若主张已以口头方式履行告知义务,则须承担举证责任。
四、告知的范围告知的范围,可从应告知事项和免予告知事项两个层面加以说明。
对应告知事项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立法体例,即书面询问主义和自动申告主义。
所谓书面询问主义,是指告知义务人仅对保险人以书面方式询问的事项负有告知义务,保险人未以书面询问之事项,无论是否以口头方式询问,告知义务人均不负告知义务。
采此立法例的主要有德国、俄罗斯、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
所谓自动申告主义,则指告知义务人除对保险人书面询问之事项应如实告知外,对于保险人未以书面询问但足以影响危险评估的事项,如为告知义务人所知悉者,亦应负告知义务。
采自动申告主义立法例的国家有日本、意大利、英国、美国(多数州)等。
反观我国《保险法》第16条的规定,保险人可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如实告知。
上述规定实际确认了“询问告知”主义或者原则, λω但其尚难被纳入书面询问主义的体例之中,应进一步明确采纳书面询问主义的立法例。
首先,我国正处于保险发展初期,社会大众对保险的认知程度不高,身为“外行人”,难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尚不足以承担自动申告主义之下的无限告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