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5
论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摘要】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保险法的一个基本原则,贯穿保险法的始终,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一下我国保险法中对诚实信用原则的有关规定及立法完善。
【关键字】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分析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信是保险的生命线。
从我国保险业经营的现状来看,众多现实让人觉得保险诚信不容乐观,如被保险人不如实告知或骗赔,保险人在经营与理赔方面的不诚信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
本文拟从最大诚信原则角度进行一些探讨:一、最大诚信原则的概念最大诚信原则作为现代保险法的四大基本原则之一,最早起源于海上保险。
在早期的海上保险中,投保人投保时作为保险标的的船舶或者货物经常已在海上或在其他港口,真实情况如何,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依赖于投保人的告知;保险人根据投保人的告知决定是否承保及估算保险风险、确定保险费率。
因此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告知的真实性对保险人来说有重大的影响,诚信原则对保险合同当事人的要求较一般的民事合同要求就更高、更具体,即要遵守最大诚信原则。
该原则在《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中首先得到确定,该法第17条规定:“海上保险是建立在最大诚信原则基础上的契约,如果任何一方不遵守最大诚信原则,他方可以宣告契约无效。
”ﻫ保险合同是建立在诚实信用基础上的一种射幸合同,诚实信用是评价保险合同效力的基础,对保险合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我国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第一,“语义说”。
其认为,诚实信用原则是对民事活动的参加者不进行任何欺诈、恪守信用的要求;ﻫ第二,“一般条款说”。
其认为,诚实信用原则是外延不十分确定,但是具有强制性效力的一般条款;第三,“立法者意志说”。
其主张,诚实信用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及当事人利益、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者的意志,就是立法者实现上述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ﻫ第四,“双重功能说”。
论保险法中最大诚信原则的重要性摘要: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首要原则,也是保险法律体系的基石所在。
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有告知义务、保证义务、弃权和禁止反言义务。
最大诚信原则对投保人、保险人以及保险业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最大诚信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是民法诚信原则在保险法领域的延伸,是保险法的首要原则,也是保险法的基石所在。
最大诚信原则是指在保险活动中,人们应该尽最大的诚信和善意,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原则。
一、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为了更好地说明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中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深入考察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
(一)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首要原则保险法有很多原则,如合法保险原则、自愿原则,但是保险法的首要原则是最大诚信原则。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保险合同的民事性质保险合同在本质上属于民事合同的一种,除了受保险法调整外,也受合同法的调整。
保险双方订立保险合同在本质上是民商事合同。
因此,适用于民商事活动的首要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同样适用于保险合同。
2、保险活动的特殊性需要最大诚信原则作为首要原则保险活动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保险合同具有一定的射幸性,所谓的射幸性也指不确定性。
因此,如果保险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不恪守最大诚信原则,则有可能使保险活动彻底落空,而且当事人受到损失。
此外,保险合同的射幸性也经常被违法犯罪分子所利用,因此必须把最大诚信原则作为保险法的首要原则才能防范这些情况的发生。
(二)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律体系的基石笔者认为,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还体现在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律体系的基石。
如果没有最大诚信原则,保险法律体系便不能建立。
原因是:1、保险合同的注意义务比较高在保险合同订立过程中,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的注意义务非常高。
如保险人要对投保人所投保的财产状况进行严格的审查,或者对被保险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进行细致的审核。
但是由于保险人财力、精力有限,因此可能无法完全审核这些事项,所以需要投保人尽完全的告知义务,在最大程度上做大最大诚信。
论新《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摘要新修订《保险法》已于2009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保险法》的实施促进了中国保险业的有序发展、改善了保险公司与消费者的关系,尤其是新修订《保险法》中贯穿了最大诚信原则,对保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保险公司妥善经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保险市场的潜力也得到广度和深度上的挖掘,同时由于保险业是经营信用风险的特殊行业,诚实守信更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最大诚信原则,在本质上要求保险活动公正、公平,要求达到一种利益的平衡。
我国新修订《保险法》规定的被保险人的告知义务、通知义务和施救义务,保险人的说明义务、弃权和禁止反言是最大诚信原则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从最大诚信原则的涵义及发展入手,通过对民法中的诚信原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道德标准的解读,找到最大诚信原则的理论基础。
此外,本文将主要对新修订《保险法》中有关最大诚信原则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体现在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被保险人的危险增加和出险的通知义务、被保险人维护保险标的安全义务和及时施救义务、保险人的明确说明义务以及保险人的弃权与禁止反言几个方面,将新旧保险法进行对比,分析新《保险法》中的特点。
文章在对新《保险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论证后,找出它的可取之处,同时也分析它所存在的缺点。
文章的最后,将针对这些不足的地方,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保险;最大诚信原则;完善机制AbstractThe newly revised "insurance law" has become effective as of October 1, 2009,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insurance law" to promot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rance company and consumers, especially the newly revised "insurance law" of 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 to proper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safeguard insurance company management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market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insurance industry get rapid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potential of the insurance market has also been on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digging,and because the insurance is special industry business credit risk,honesty is foundation of the insurance business.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 is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surance law, impartiality and fairness in essence requires insurance activities,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a balance of interests.China's newly revised "insurance law" regulation, insurant inform obligation, notification obligation and duty, demonstrative obligation of the underwriter, waiver and estoppel is th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in the civil law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ee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oral standards, to fi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In addition,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to the newly revised "insurance law" the relevant content about 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 is analyzed,embodied in policy-holder truthfully inform obligation, increased the risk of the insured, and the compensation of the obligation to defend the safety of insurance mark, insurant inform obligation and duty, the insurer in time specified obligations and theunderwriter of waiver and estoppel from several aspects, compare the old and new insurance law,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insurance law".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w "insurance law"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nd argumentation, find out its merit, also analyzed the disadvantages of it.By the end of the article,according to these deficienci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words: insurance;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引言 (5)一、最大诚信原则的概述 (6)(一)诚信原则的内涵 (6)(二)最大诚信原则的内涵 (7)二、最大诚信原则在新《保险法》中的体现 (8)(一)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 (8)(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 (9)(三)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通知义务 . 10(四)被保险人维护保险标的安全和及时施救的义务 (10)(五)保险人的明确说明义务 (11)(六)保险人的弃权与禁止反言 (11)三、新《保险法》中最大诚信原则规定的评价 (12)(一)修订后最大诚信原则相关规定的成就 (12)(二)新《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相关规定的不足 (13)四、新《保险法》中最大诚信原则的完善 (13)(一) 制定有关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中“重大过失”衡量标准的司法解释 (14)(二)被保险人维护保险标的安全义务的补充 (14)(三)增加被保险人违反及时施救义务的法律后果 (15)(四)进一步规范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的具体形式 (15)(五)增加保险人不可抗辩条款的例外情形 (16)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关系到整个金融行业甚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
试析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合理性探讨论文摘要从实质来讲,保险法的基本原则即是诚实信用原则,形成这一原则的依据是其自身历史渊源性及保险法的特殊性。
在此方面,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第五条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有必要加以更新和完善。
然而,从法律文本、历史渊源、理论基础等不同层面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深入分析,能够逐一了解到该法律条例合理性的缺失。
反过来,根据大陆法律体系所具备的立法特征和法律自身所涵盖的人性伦理道德指标来看,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条诚实信用原则规定又是合情合理的,它不仅科学校正了诚实信用原则,使其理性逻辑得到回归,更提倡将保险法基本原则归纳为诚实信用原则,从内容方面来讲该理论的优势在于使用过程更具有灵活性,且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可以说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能够有效代替最大诚实信用原则,充分发挥其相应的功能作用。
论文关键词保险法诚实信用合理性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经济中,保险市场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包含了普通大众的生活日常,更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甚至关乎于神舟升天、海底探测、工程建设等众多领域,只要有人类足迹的地方就少不了保险的存在,从现实意义上来讲,保险凝聚了人类智慧,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真实诉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准确来讲,保险事业在我国的衍生和发展年限并不算长,而其真正驶入发展快车道,迈进社会大众的生活也仅仅是前十几年的事情。
保险的发展巅峰主要集中在近几年,突出表现为中外保险公司纷纷涌现,保险市场空前繁荣,保险资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所探讨的主要内容。
与此同时,针对保险的理论研究严重缺乏实时性,无法满足保险行业的发展要求,突出体现在对于保险的理论基础(包含了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缺乏相应的关注度和研究,导致保险纠纷案屡见不鲜,使我国保险行业的市场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针对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吸取先进国家发展保险行业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不断更新保险行业发展理念,转换保险行业发展模式,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协调双方利益,打造保险市场的诚信新格局,逐步深化保险在人们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及影响,使人们依赖于保险,将保险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最大功能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论诚信原则与我国保险法近年来,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举世瞩目, 保险深度和密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保险市场的繁荣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起到了巨大作用。
但由于保险法规尚不完善, 保险监管力度不足, 成长中的保险市场暴露出不少问题, 其中诚信缺失最为严重。
保险诈骗、被保险人索赔困难以及中介机构违背职业道德的例子屡见不鲜。
笔者根据对保险法诚信原则的认识, 对该原则的完善提出建议, 希冀它在立法中更加完善, 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保险法诚信原则的确立基础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 经过了几年实施之后, 一些缺陷也渐渐显露出来。
为适应保险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2002年在总结保险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对保险法进行了修改。
总则部分的惟一一处改动是增加第5 条, 明确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相比较而言, 修改前的保险法只是将诚实信用原则与遵守法律和遵循自愿原则规定在同一条文之中, 此次将其独立成条, 立法意旨就是强调保险活动必须遵循最大诚实信用, 突出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中的重要地位。
诚信原则就像其在民法中的地位一样, 是保险法中的帝王条款。
从保险的产生和发展考察, 保险从其产生时始, 就是人类抗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共同行为, 体现的是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互助协作精神。
每一个参加者都由衷地希望和要求其他当事人真诚参与。
当事人之间的精诚合作是保险关系成立的前提。
如果一方缺乏诚意, 或故意促使事故发生, 或于保险事故发生后拒不履行补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则无异于诈欺, 与保险宗旨背道而驰。
所以, 自保险业的发展之初就要求当事人遵循诚信原则。
从保险合同的性质考察, 保险合同中的对价并不像普通合同中的对价那样等价有偿。
往往是投保人交纳一定的保费, 在保险事故发生后, 保险人赔付比投保人所交纳的保费多得多的金额。
而保险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不特定性。
所以, 理论界将保险合同称为射幸合同。
论《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于全龙律师山东昆嵛律师事务所本文完成于2009年06月更多…该律师文章该专题文章该律所文章山东省二00二年度律师业务理论与实践优秀论文一等奖论《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论文范畴:金融、保险类]作者于全龙山东昆嵛律师事务所论《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山东昆嵛律师事务所于全龙关键词:告知保证弃权禁止反言明确说明一、诚实信用原则概述。
诚实信用原则起源于古罗马裁判官采用的一项司法原则,体现在一般恶意抗辩诉权中。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法最初将其作为债务履行的原则。
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守自愿、公开、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保险法》第四条规定“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自愿和诚实信用原则。
”所谓诚实,就是当事人之间不得隐瞒、欺骗;所谓信用,就是任何一方当事人都要善意地、全面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保险法律关系中,要求当事人具有的诚实和信用度,比一般民事活动更严格。
所以在外国保险法中被称为“最大诚信”(utmost gook faith)原则。
它起源于海上保险,因为船舶和海运货物处于运动状态之中。
其危险只有船主、货主或者其他投保人最为清楚,保险人缺乏如实了解的可能。
因为,当时通信工具十分落后,承保人在签订合同时,往往远离船、货所在地,对保险财产难以实地查勘或委托他人查勘,仅能凭投保人提供的资料,决定其是否承保及如何承保。
所以,只有依靠投保人的绝对诚实的告知才能正确确定是否承保以及保险费率的高低、标的金额的多少。
首先确定最大诚实信用原则的保险立法是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该法第17条规定“海上保险合同为最大诚信的合同,如果一方不信守诚信原则,另一方可宣布合同无效。
”后来该原则从海上保险扩展到所有保险,而且对诚信的要求不仅局限于订约前和订约后,也扩及整个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间。
所谓诚实信用,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讲究诚实,恪守信用,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论我国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一、概述保险法作为调整保险活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其核心理念在于确保保险市场的公平、公正和诚信。
在保险法中,最大诚信原则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保险活动的基础,也是保险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
最大诚信原则起源于古老的海上保险法,后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成为现代保险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要求保险活动的各方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应当保持最大的诚信,如实告知重要事实,不得隐瞒、欺诈或误导对方。
这一原则旨在维护保险市场的稳定,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保险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它体现了我国法律对公平、诚信价值的追求,同时也符合我国保险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在保险实践中,最大诚信原则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涉及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还贯穿于保险市场的各个环节,对于规范保险行为、防范保险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最大诚信原则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如何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有效落实最大诚信原则?如何平衡保险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保险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内涵、特点及其在保险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保险法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简述保险业的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我国保险业诞生以来,它便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紧密相连。
从最初的外商保险公司在中国开设业务,到民族保险企业的兴起,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保险行业的曲折发展,保险业在不断地适应和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保险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论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论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摘要: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力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
新修改的保险法将次原则作为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保险合同的参与人的重要的行为准则,但我国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也有待于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诚实信用原则利益告知义务前言:保险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客观上处于地位失衡的地位,要求双方当事人具有超出一般合同的诚实信用,在履行义务时最大限度遵守诚信原则。
而当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加以规制。
因此,在保险法律关系中,诚信原则成为必须履行的法定诚信义务。
一、诚实信用原则建立的必要性保险业的兴起使得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不再是束手无策,使得灾难的后果由大众共同分担,从而减轻个体的损失。
保险法的建立使得保险事业有法可依,能够有序进行。
保险业为人们带来了福利,但是也带来了隐患。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为获得高额的赔偿数额,不惜弄虚作假,故意毁坏财产。
甚至有人谋财害命,故意为别人买人身保险,然后使用残忍的方式将别人杀害,保险诈骗想象数不胜数。
还有保险公司故意不给保险赔偿金,保险人索赔难。
还有的中介机构为谋取中介费用而不惜丢失诚信。
保险领域中的诚信缺失想象极为严重,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利益关系,而丧失掉了人际关系中真诚与最基本的诚信原则。
保险法作为一种射幸得合同,其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对于这种风险需要诚信原则加以规制,以此增加保险事业的稳定性。
其次,保险法是一种双务有偿合同,只有加强诚信规范,才能使得利益双方当事人处于对等的地位。
基于此,2002年10月,我国在总结保险事业的基础上,对《保险法》进行了修改,增加了第五条,明确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这就使得把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上升为人们进行保险活动的法律准则,这就要求保险活动的当事人应遵守法律,诚信办事。
试论保险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摘要: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我国保险业经营的现状来看,保险诚信不容乐观,如被保险人不如实告知或骗赔,保险人在经营与理赔方面的不诚信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
对此,应建设保险业诚信体系,搞好信用信息建设,加强保险诚信法制建设,加大诚信宣传教育,构建保险业的诚信文化。
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考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合同保险一、最大诚信原则概述“最大诚信原则”(the utmost good faith)作为保险法的基本原则,它要求保险活动的当事人在保险合同的前后要以最大的善意签定并履行合同。
在Rozanes v.Bowen(1928)一案中,人们给“最大诚信原则”一个定义:鉴于承保人对标的物一无所知,而投保人知道所有的情况,被保险人有义务……向承保人充分告知有关重要的事实,无论被问到与否。
但是,不可否认,这一定义对于被保险人来说过于严苛。
此后,在各国《保险法》中,多规定了“最大诚信”原则。
各国在保险活动的司法实践中,依据“最大诚信原则”,要求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应该以最大的诚意行使各自的权利、履行各自的义务。
也就是说: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和履行合同时,都必须保持最大限度的诚信,向对方提供涉及签定保险合同所需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而只要该事实有可能影响到保险合同的签定或者条件的达成与选择,同时双方当事人必须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保证和承诺。
在探讨“最大诚信原则”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从法律的观点讲,保险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调整的范围,合同双方必然要接受诚实信用原则的强行规范;但是,由于保险具有道德风险和心理风险远比其他民事活动高的特点,这就决定了相对一般民事活动而言,保险行为所遵循的诚实信用原则应更严格,也就是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
这个“最大”,实际上就是让人们知道,保险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不得有丝毫的虚假;告诫当事人保险活动在法律规范上,对其道德规范的内容要远高于其他民事活动;告诫当事人不得以欺诈、隐瞒和故意等手段,以及不应有的疏忽来对待保险合同的履行。
论保险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保险旨在通过向被保险人提供保障从而减轻其风险,因此,信任和诚实是保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诚实信用原则是公司的基石。
这个原则表明了保险公司必须依靠诚实和公正的转移方式,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诚信是保险业最重要的基础原则之一,用来确保公司能够以透明和诚实的方式与顾客合作。
这个原则涉及到互相信任的关系,客户必须相信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也必须相信客户。
为了证明对顾客的信任,保险公司必须使用透明且公平的方式收集和使用关于顾客的个人信息。
同样,保险公司也必须要求客户清楚地提供全部必要信息。
如果客户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可能导致他们购买的保险计划无效。
因此,保险公司要求客户以诚信守信为前提,为其包括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旅行计划等方面提供正确的信息。
与之相反,如果保险公司也不能守信,将导致顾客的不满和失去其信任。
保险公司必须遵守曾与客户达成的协议,正确处理索赔。
如果保险公司过多地拖延或拒绝索赔,会导致客户反感失去信任感。
并可能对保险公司产生诉讼的维权行为,这对于公司形象和声誉都是一定的伤害。
诚信原则不仅关系到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同样适用于保险公司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在该原则的核心价值中,公司不应该让集团企业或公司高管的不诚实行为伤害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如果保险公司缺乏诚信,它将无法在业内竞争中获得优势,最终可能导致公司倒闭。
此外,保险公司应该采用透明和负责任的方式处理客户的个人信息。
保险公司必须确保客户的信息是安全的,不会受到非法访问或不当使用。
如果公司没有采用透明和负责任的方式来处理客户的个人信息,它将无法维护顾客的数据隐私。
在总结中,信用和诚实是保险业最重要的价值。
保险公司必须依靠透明和公正的转移方式,为其所有相关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仅仅提供财务保证是远远不足的,只有与诚信和透明的服务理念相结合,才能真正赢得顾客的信任。
保险公司对于工作原则必须要明确和坚守,不能因为利益的驱动而违背其工作原则,更不能牺牲客户的利益来追求巨大的商业利益。
论《保险法》中的诚信原则-----------------------作者:-----------------------日期:更多资料请访问.(.....)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保险法(结课论文)学科专业(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学号 200904515姓名张广威指导教师王明革论文提交日期 2010.12.14 论《保险法》中的诚信原则内容摘要:诚信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
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对诚信原则的运用和保护,除“总则”新增条款将其确定为基本原则外,还体现在对投保诚信原则、承保经营诚信原则、索赔诚信原则、理赔诚信原则和对违背诚信原则的惩治等方面都作出新的明确规定,从而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确保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时,我认为,加强诚信建设,构建我国保险业良好的信用体系,应从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全行业整体素质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保险法诚信原则保险活动法律责任法律保障保险法是约束,规范保险人和投保人的一种标准法律,它的存在可以更好的维护双方的利益关系。
这其中重要的原则就是诚信,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保险的生命线。
保险法中的这种最大诚信原则,实际上就是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及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必须以最大的诚信全面而完整地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互不欺骗和隐瞒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情况,严格遵守保险合同的约定和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5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之所以这样强调诚信原则,因为保险合同具有很强的特殊性。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已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新《保险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了诚信原则的核心地位,加大了对违背诚信原则行为的惩处力度,从而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维护正常的保险秩序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诚信原则在保险活动中的规范作用诚信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
论保险合同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论保险合同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在察觉到中国经济巨大活力的同时,我国的保险业也随之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在飞跃进步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由于保险法规的滞后性,时常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面对暴露出的许多问题,监管部门也时常手足无措。
而在保险行业中最为突出也最为根本的问题,当数诚实信用的问题。
基于诚信原则的应用缺陷,需要创建规范化的市场环境,完善法律法规来提升保险组织的风险防范能力。
在对若干司法实践进行分析时,总结出主要交易主体,保险人和投保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表现。
深入了解《保险法》对保险交易主体义务的法律规范,明确法律不完善之处,提出相应的完善方向以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最大诚信;告知与说明义务;弃权与禁止反言;疑义利益On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n Insurance Contracts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of life are also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While aware of the great vitality of China's economy,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has also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progress, a series of problems often arise. Due to the lag of insuranc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y often cannot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market economy. Faced with many exposed problems, the regulatory authorities are often at a loss. The most prominent and fundamental problem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s the problem of honesty and credit.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defects of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a standardized market environment and 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enhance the risk prevention ability of insurance organizations. In the analysis ofsome judicial practic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in trading subjects, insurers and policyholders violating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s summarized. As well as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Insurance Law" on the legal norms of the obligations of the subject of insurance transactions, clear the imperfections of the law,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direction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Keywords: Maximum Integrity; Duty to Inform and Explain; Waiver and Estoppel; the Doubt Benefits to Explain the Principle目录一、引言 (1)二、诚实信用原则的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地位 (2)(二)诚实信用原则的立法背景 (2)三、保险合同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及特殊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一) 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中的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保险人义务中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 (4)2.投保人义务中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 (5)3.受益人义务中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二)保险合同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特殊性 (5)四、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合同中的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一)整合法律价值的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二)立法准则的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三)行为准则的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五、保险合同在司法实践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表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一)保险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表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二)投保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表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六、保险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一)投保人的告知义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二)保险人的说明义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三)弃权与禁止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四)疑义利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七、保险合同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立法以及制度缺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一)保险法下告知义务的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二)我国弃权与禁止反言的精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八、对保险中诚信原则的立法建议与构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一)完善保险法规的诚信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二)加强保险诚信体系建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三)加强保险中介与医疗机构诚信建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四)加强外部与同行业之间的协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九、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谢辞 (18)一、引言诚实信用原则成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确立是经过世界各国的商品经济和债权债法的长期发展形成的。
论保险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目; 录一、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当事人的重要意义1、诚实信用是保险产品特征的基本要求,是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2、加强诚信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一流品牌3、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本质4、诚实信用是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权利的基本要求5、诚实信用是建立企业和个人社会信用的基础二、保险经营活动中规定诚信原则的原因1、保险经营中信息的不对称性2、保险合同的附合性与射幸性三、保险经营活动中诚信的现状1、保险企业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2、投保人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四、保险经营过程中存在诚信问题的原因剖析1、保险企业管理体制、营销体制不完善,经营理念、诚信建设不健全2、行业诚信建设意识不够,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3、诚信信息披露不充分,评估系统建设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五、强化诚实信用,推进保险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1、政府推动、健全社会诚信体制建设2、加强诚信监督,促进行业自律3、保险企业应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控4、强化社会监督职能,促进保险企业诚信经营论文摘要;诚实信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在保险经营活动中对当事人诚实信用的要求比一般民事活动要严格,要求当事人具有“最大诚信”。
因此,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中的最大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企业是企业之基。
保险市场不规范的恶性竞争,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短期行为会损害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因此,保险业加强诚信建设不仅是规范保险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一流品牌、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需要。
保险经营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保险合同的特殊性是保险经营活动中规定诚信原则的原因。
另外,保险合同的附合性和射幸性要求保险人应履行告知与说明义务,投保人应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真诚履行其如实告知义务。
目前,有的保险企业经营理念相对滞后,有“重发展、轻管理”的倾向,发展、管理两张皮。
浅谈保险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内容摘要]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作为经营风险和信用的特殊行业的保险业,诚信更是其“立业之本”。
因而保险法将最大诚信原则作为其核心原则加以确立,最大诚信原则的确立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鉴于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中的极端重要性,本文试从其定义、内容、存在的立法上的缺陷及其完善等方面谈谈对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的一点认识。
[关键字] 最大诚信原则告知履行保证弃权禁止抗辩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定义诚实信用原则(Bona fide Good faith)起源于罗马法,那时候的立法者就已经发现,无论法律和当事人之间的契约规定的多么严密,也很难把每一种情况都规定下来,只要当事人心存恶意,就能找到规避之法,因而不能把契约的完满履行寄托在契约条款上,只有当事人的诚实和善意,才是履行契约更可靠的保障。
因此,罗马法便发展了诚信契约,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依照契约条款,更重要的是要依照其内心的诚实观念完成契约中所规定的给付。
随后的历史中,各国各地区都陆续把诚信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纳入民法典。
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随着诚信原则的发展,它已经不再局限于民法范围之内,而扩大到民商法的各个领域,在保险领域中,由于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保险危险是不确定的,保险人主要是依据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告知和保证来判断失误和上当受骗。
故法律对于诚实信用程度的要求远远大于其它民事活动,因而,保险合同又被称为最大的诚实信用合同(Contract of the utmost good faith)。
①最大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领域中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海上保险初期,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首先将此原则定下来,该法第17条规定:“海上保险契约是建立在最大信守诚实的基础上成立的契约,如果任何一方不遵守最大信守原则,他方得宣告契约无效。
论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提要】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十年来世界保险业的发展证明了其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态势,中国作为一个潜力无比巨大的对外完全开放的市场,对国际保险资本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许多国际知名的保险企业已把在中国发展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安排,对于中国的保险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一国际化发展的潮流。
中国保险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期,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也向着多元化发展,未来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前景看好。
目前保险业存在承保容易、索赔难;不能严格履行保险合同;压赔案、压赔款;代理人误导;不能及时收取续期保费等不诚信行为,已经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瓶颈。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保证,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
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保险诚信教育;建立健全保险诚信相关法律制度体系;严格履行承诺;实行投保提示,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推进保险诚信建设,实现保险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伴随着保险业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而发展,直至嬗变成最大诚实信用原则。
最大诚信原则在当今保险业中的重要性可以说表现在方方面面,渗透至各个环节。
从对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约束到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从保险业的最初产生到今天保险市场的空前繁荣等各方面无不需要遵守最大诚信原则。
保险合同虽同样受一般合同原则的约束,但随着我国保险业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业上的体现越来越重要,这是由保险市场的繁荣和保险法规的不完善也不可能完善这对矛盾所决定的。
本文在此就最大诚信原则的重要性、基本功能和在保险合同纠纷案例中的具体适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诚实信用保险合同利益冲突合同义务合同责任前言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举世瞩目,保险深度和密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论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王寒战波[摘要]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保险法的一个基本原则,贯穿于保险法的始终,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行为准则。
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我国保险法对诚实信用原则的有关规定及立法完善。
[关键词]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立法完善[中图分类号]DF438.4[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王寒(1979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保险法》第18条规定:“保险合同中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2.保密义务。
投保人在与保险人订立合同之时必须如实告知,以便让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有全面的了解。
所以,投保人一旦履行了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便会对投保人的保险标的和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有完整的了解。
依诚实信用原则,保险人应当对投保人之财产状况及被保险人之人身情况负有保密义务。
我国《保险法》第32条规定:“保险人或者再保险接受人对在办理保险业务中知道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或者再保险分出人的业务和财产情况及个人隐私,负有保密的义务。
”3.弃权与禁止反言。
弃权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放弃自己在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某项权利,一般是指保险人故意抛弃合同解除权与抗辩权。
保险人弃权应当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保险人有弃权的意思表示;二是保险人知道有权利存在。
禁止反言原属英美衡平法上的原则,保险合同以双方当事人的善意为基础,该原则适用保险合同,使得善意信赖保险人的行为或意思表示而投保的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其依据保险合同所享有的权利不致落空。
(三)受益人的义务受益人是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其不负交付保险费的义务而无偿享受保险利益。
法律规定受益人的指定须经被保险人同意,但受益人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并不因此而减少,所以各国法律均规定了受益人的诚实信用义务——不得加害被保险人的义务。
我国《保险法》第65条规定:“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什么是保险的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及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可能影响对方是否缔约以及缔约条件的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缔结的认定与承诺。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下面小编带大家看看什么是诚实信用原则。
从保险标的看,由于保险标的的个性,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风险最为了解,而保险人不可能对保险标的进行持续的监控,因此,保险人只能根据投保人提供的资料判断风险的大小,这就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如实告知并信守承诺。
从保险产品设计看,保险条款及其费率由保险人单方拟定,其技术和复杂程度远非一般人所能了解,投保人是否投保以及投保的条件完全取决于保险人的告知。
这要求保险人如实向投保人说明主要条款尤其是责任免除条款。
因此,保险当事人双方签订保险合同是建立在诚实信用基础上,任何一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均会损害对方。
因此《保险法》第四条规定:“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一)主要内容1、如实告知告知是保险合同当事人一方在合同缔结前和缔结时以及合同有效期内,就重要事实向对方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
诚信原则要求的告知是如实告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和保险人都有如实告知的义务。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缔结前或签订合同时以及在合同有效期内,应尽量将已知和应知的与保险标的有关的重要事实如实告知保险人;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缔结前或缔结时也应将对投保人有利害关系的重要事实如实向投保人陈述。
2、保证.保证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对某种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的允诺保证是一项属于主要合同的承诺,违反保证使受害方有权请求赔偿;保险合同的保证是保险合同成立的基本条件,它可以使受害方有权解除合同。
保证,通常按形式不同分为明示保证和默示保证。
明示保证是以保证条款形式在保险合同中载有的保证,即以条款形式附加在保险单上的保证;默示保证是指虽然未载有于保险合同,但按照法律和惯例投保人应保证的事项。
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意义和完善庞燕红摘要: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法重要的基本原则,它一直贯穿在保险法律法规的始终,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诚实守信,用善意的方法履行民事义务,不可滥用自己的权利及怠于行使法律或合同所定的义务。
新修改的保险法把诚实信用放到基本原则的位置,具有不寻常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已经上升到保险各方当事人自始至终一定要恪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非同寻常的地位和意义,本文试图深入分析研究我国保险法中对诚实信用原则的一些规定以及立法完善。
关键词: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分析;立法诚信意思即坦诚实在、恪守信用,这是保险活动至关重要的生命线。
保险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客观上处于地位失衡的地位,要求双方当事人在履行义务时最大限度遵守诚信原则。
而当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加以规制。
因此,在保险法律关系中,诚信原则成为必须履行的法定诚信义务。
纵观目前国内保险业经营的状况,实际情况使人感觉到保险业的诚信状态不佳,有被保险人没有按实际情况告知或骗取保险赔偿金,有保险人不规范经营或者不守合同少赔不赔等行为,这就不同程度地使国内保险业的良性发展受到影响。
一、诚信原则是保险法基本原则从保险法的角度看,诚信原则意即保险合同中的保险人和投保人在签订及履行保险合同的的始终,一定要以诚实信用的精神完全不留空白地履行义务,双方要如实提供关于保险标的的有关情况,使保险合同的约定和双方承诺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保险法第5条明文对各方恪守诚实信用原则作出了要求。
诚信被奉为保险活动的基本原则,正是因为保险合同具有特殊性。
(一)保险合同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保险合同的特征看,保险人决定是否接受投保及如何确定保险费率,完全基于对保险标的客观判断。
仅在合同约定的有风险情形发生之际,保险公司才会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赔付,但保险风险的大小、是否发生都跟当事人关系紧密,跟普通经济合同约定由当事人自行担负风险的情况有根本的不同。
论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保险法是规范保险业务的基本法律,其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诚信是商业运作中的重要准则,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更具有重要性,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保险合同的有效性和保险公司的商誉。
本文将从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的具体内容、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的作用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遵守信息披露原则:保险公司在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前,应当向其充分披露与投保有关的全部信息,包括产品的特性、保险费率、保险责任等。
保险公司要全面、准确地向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提供必要的信息,确保其能够全面了解保险合同的内容,并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作出决策。
2.遵守公平原则:保险合同是保险公司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的平等协商,应当基于公平原则进行。
保险公司不得利用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或信息上的优势,采取不公平的条款或做法损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
同时,保险公司还应当建立公正、透明的理赔机制,确保理赔过程中的公平性。
3.遵守保险费率原则:保险费率是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应当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并且在合同期间不得随意调整。
保险公司不得通过提高保险费率来违反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保险费率的确定应当基于科学、公平的评估,并经过保险监管部门的审批。
其次,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业务中具有重要作用。
保险业务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等重大利益,因此,在商业行为中体现诚实守信的原则尤其重要。
保险公司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应当相互信任、尊重和诚实守信,确保保险合同的有效性和保险权益的得到保障。
另外,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的有效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保险公司可能出现虚增保险金额、隐藏保险费率等损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的行为。
其次,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可能存在隐瞒事实、提供虚假信息等违反诚实守信原则的行为。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保险法的执行难度等原因,这些问题可能无法完全避免。
保险合同的诚实信⽤原则是什么 关于保险合同的诚实信⽤原则是什么,有什么法律规定?也许很多⼈都还不清楚,接下来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些知识供⼤家参考⼀下,⼀起来看看下⾯的内容吧。
保险合同的诚实信⽤原则《民法典》第509条第2款规定:“当事⼈应当遵循诚实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的和交易习惯履⾏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此规定可以理解为在合同履⾏问题上将诚实信⽤作为基本原则的确认。
从字⾯上看,诚实信⽤原则就是要求⼈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恪守诺⾔,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的利益,以“诚实商⼈”的形象参加经济活动。
从内容上看,诚实信⽤原则并没有确定的内涵,因⽽有⽆限的适⽤范围。
即它实际上是⼀个抽象的法律概念,内容极富于弹性和不确定,有待于就特定案件予以具体化,并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修正⾃⼰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从功能上看,诚实信⽤原则兼有法律调节和道德调节的双重功能,在当事⼈就合同发⽣争执时,赋予法官较⼤的公平裁量权,如同给予了法官⼀张空⽩委任书,可以由法官根据合同履⾏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解释,直接调整合同当事⼈的权利义务。
有⼈认为诚实信⽤原则体现的是⼈们可以期待的交易的基础;也有⼈认为诚实信⽤原则是兼顾当事⼈双⽅的利益,求得利益的调和;另有观点认为诚实信⽤原则旨在谋求利益的公平,⽽公平就是市场交易中的道德。
究其实质,法律不过是借⽤了“诚实信⽤”这个带有强烈道德⾊彩的词来寻求利益的均衡,促进交易,实现交易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功能,是⼀种⾼超的法律技术。
诚实信⽤原则最初在《德国民法典》就被作为履⾏合同的基本原则加以规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实践的丰富及理论研究的深化,⼈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遵守诚实信⽤才是维护当事⼈⾃⾝利益的最佳⽅式,才是交易成功的最好保障。
因此,诚实信⽤原则的适⽤范围逐步扩⼤,不仅适⽤于合同的履⾏,⽽且扩及合同的订⽴、解释及所有与合同有关的权利的⾏使及义务的履⾏,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论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摘要: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力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
新修改的保险法将次原则作为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保险合同的参与人的重要的行为准则,但我国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也有待于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诚实信用原则利益告知义务
前言:保险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客观上处于地位失衡的地位,要求双方当事人具有超出一般合同的诚实信用,在履行义务时最大限度遵守诚信原则。
而当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加以规制。
因此,在保险法律关系中,诚信原则成为必须履行的法定诚信义务。
一、诚实信用原则建立的必要性
保险业的兴起使得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不再是束手无策,使得灾难的后果由大众共同分担,从而减轻个体的损失。
保险法的建立使得保险事业有法可依,能够有序进行。
保险业为人们带来了福利,但是也带来了隐患。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为获得高额的赔偿数额,不惜弄虚作假,故意毁坏财产。
甚至有人谋财害命,故意为别人买人身保险,然后使用残忍的方式将别人杀害,保险诈骗想象数不胜数。
还有保险公司故意不给保险赔偿金,保险人索赔难。
还有的中介机构为谋取中介费用而不惜丢失诚信。
保险领域中的诚信缺失想象极为严重,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利益关系,而丧失掉了人际关系中真诚与最基本的诚信原则。
保险法作为一种射幸得合同,其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对于这种风险需要诚信原则加以规制,以此增加保险事业的稳定性。
其次,保险法是一种双务有偿合同,只有加强诚信规范,才能使得利益双方当事人处于对等的地位。
基于此,2002年10月,我国在总结保险事业的基础上,对《保险法》进行了修改,增加了第五条,明确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
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这就使得把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上升为人们进行保险活动的法律准则,这就要求保险活动的当事人应遵守法律,诚信办事。
只有使人们的行为有规范的法律指引,才能增强法律约束力,人们切实的遵守,从而也就使得各方的利益得以均衡。
对于保险人来说,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占领更广大的市场,因为信誉和服务是现代社会一个企业立足于强者之列的重要基石。
对于被保险人来说,只有守信,如实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以最低的保险费获得高额的保险金。
二诚实信用原则建立的意义
诚实信用原则的建立对于规范保险活动参与者的行为,纠正各种不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诚实信用原则对投保人的行为的规范意义
投保人作为保险活动中积极主动的一方,其行为的诚信与否,对于保险公司的利益以及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投保人的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履行都应当认真遵守诚信原则。
由于保险人面对形形色色的投保人,靠投保人提供的资料或陈述决定承保与否及费率,而保险成本的制约,又使保险人不可能一一调查核实保险标的之实际情况,因此,法律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必须实事求是告知保险的之重要情况。
﹙1﹚
具体体现在我国保险法中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
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因重大过失未履行欠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候,有义务如实告知承保人自己的真实情况,因为只有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才能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承保以及保费。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利益的平衡,双方对等的地位,当发生保险事故时,投保人才能合情合理的获得保险利益。
如若不告知,当保险事故发生时,承保人发现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真实情况,就有权利不给予保险金,投保人最终丧失保险利益。
因此如实告知义务最终维护的是投保人自己的利益。
弄虚作假只能侥幸获得一时的利益,从长远来看,
最终导致自己陷入自己为自己设置的僵局。
同时,保险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
”保险人在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及时通知的情况下有权免责。
此外,保险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了保险标的转让时被保险人或是受让人的如实告知义务,第五十二条规定了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时的告知义务,第五十六条规定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应当将重复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各保险人。
(二)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人的指导意义
保险人作为一个机构,把人们的保险金征集起来,组织经济保险补偿,防灾防险。
因此,保险人也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使投保人的保险利益得以顺利实现,从而更好的维护自己的长远利益。
具体体现在保险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对于格式条款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应当做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向投保人做出明确说明。
另外,保险人如果认为有关的证明和材料不完整,应当及时一次性通知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及时提供,体现在保险法第二十二条。
保险人还应按照合同的约定承担保险责任,如发生保险事故应及时赔付投保人。
此外,保险法还规定保险公司极其工作人员在保险活动中不得欺骗投保人或是隐瞒与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都是诚信原则的体现。
保险法规定了保险公司的解释说明义务,以期降低保险公司的风险。
同时规定在对保险合同的条款理解发生争议时,作出有利于投保人的解释。
因为投保人作为单个个体,相对于保险人处于弱势地位,所以立法对其加以保护,从而使得双方的地位能够得以平衡。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人一旦放弃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告知义务或保证而产生的权利,将来就不得反悔而向对方主张放弃的权利。
禁反言与弃权是保险人应遵守的规定,可以由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推知。
(2)其目的在于督促保险人尽快行使权利,如果允许保险人拖延时间,将使保险合同的效力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而且保险人可能会选择对子最有利得时机来决定行使该解除权,从
而损害保险人的利益。
(3)
(三)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的指引作用
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作为保险的中介机构,必须遵守诚信原则,对投保人负责,同时也应对保险公司负责。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利益。
保险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活动中不得有的行为。
不得泄露知悉的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的商业秘密,不得恶意串通损害保险双方的利益。
这些都是诚信原则对保险代理人以及经纪人的基本要求。
保险双方是通过保险代理人与保险经纪人交换信息以达成合意,以此,这个中介机构必须秉持诚实信用原则搭建好这一信息交流的平台,以期更好的服务获得更大的利益。
如果投机取巧,只能收之东隅失之桑榆。
﹙4﹚
三保险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有待于完善的地方
保险法中关于诚信原则的规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但是也有一些规定的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在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时的告知义务,这是投保人履行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
但是保险公司的认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空挡中如若发生保险事故又该如何赔付,保险法并未规定。
因此保险法应做出明确规定,以免发生纠纷时没有法律依据。
对于投保人应以善良管理人的要求来对待自己,对于保险公司应以认真高效的旅行自己的职责。
其次,保险法中规定如果投保人未如实告知,但是如果超过两年,即使保险公司不知情,仍不得解除合同。
这对于保险公司是不公平的,虽然有利于杜绝现实生活中保险公司明知投保人未如实告知仍继续收受保费的情形,但是对于保险公司确实不知情仍要赔付的情形是不公平的。
因此,对与这种情况应区别对待。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利益双方都应诚信的进行交易从而维护好自己的长远利益,但是法律的规定应以保持二者利益的平衡来对诚信原则做出具体的规定。
结论
诚信原则对于保险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诚信就是保险的生命线,作为保险事业的奠基石,可以更有效的规范保险参与人的活动,使保险活动更规范的进行。
但是我国保险立法对于诚信原则的规定也有不足之处,应加以完善从而使得保险利益当事人能够诚信地善意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只有以诚信为先导,保险事业才会迈向更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方乐华: 《保险法论文》,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
【2】邓夏: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最大”诚信原则之探讨,中国期刊网,西南政法大学,400031
【3】孙积禄: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极其应用,中国期刊网
【4】曹永杰:浅论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