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串并联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32
串联和并联识别方法节点法。
串联和并联是电路中常用的两种连接方式,其识别方法主要有节点法。
节点法是一种基于电路中节点电压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电路中各节点的电压进行分析,可以准确识别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式。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串联和并联。
串联是指将电路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是连续的,而电压则依次分布在各个元件上。
并联是指将电路元件的两端直接相连,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是相等的,而电流则依次分布在各个元件上。
在电路中,每个节点都是一个连接点,可以将节点看作是一个“交叉口”,电流在节点处会分流,电压在节点处会分布。
因此,节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分析节点处的电压来判断电路中的连接方式。
我们需要确定电路中的节点数。
节点数等于电路中的独立连接点数目加一。
在识别节点时,我们可以根据电路图中的连接点和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来确定。
连接点可以是电源的正负极、元件之间的交叉点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参考节点。
参考节点可以是任意一个节点,通常选择电路中的一个“大地”节点作为参考。
在识别过程中,我们将参考节点的电压定义为零,其他节点的电压则相对于参考节点来计算。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电路中的元件和连接方式来建立节点电压方程。
对于串联电路,节点间只有一个元件连接,因此节点间的电压相等。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方程来表示这个关系。
对于并联电路,节点间的电压相等,而节点处的电流分流到各个元件上,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方程来表示这个关系。
我们根据节点电压方程进行计算和判断。
对于串联电路,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各个节点的电压来验证节点间电压相等的关系,从而确定电路为串联连接。
对于并联电路,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各个节点的电压来验证节点间电压相等的关系,并且测量各个元件的电流来验证节点处的电流分流的关系,从而确定电路为并联连接。
通过节点法可以准确识别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式。
通过分析电路中各节点的电压,建立节点电压方程,可以判断电路是否为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节点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电路识别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及典型例题电路连接有两种基本方法──串联与并联。
对于初学者要能够很好识别它们有点难度,下面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和实例,学习区别这两种电路的基本方法,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串联电路如果电路中所有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串联。
我们常见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就是串联的。
家用电路中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也是串联的。
串联电路有以下一些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2)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若有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就无法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二、并联电路如果电器中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教室里的电灯、马路上的路灯、家庭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并联电路有以下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并联电路由干路和几条支路组成,有“分支点”。
每条支路各自和干路形成回路,有几条支路,就有几个回路。
(2)用电器工作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不影响。
某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若不工作,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能工作。
比如教室里的电灯,有一只烧坏,其它的电灯仍然能亮。
这就是互不影响。
(3)开关控制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与支路开关的作用不同。
干路开关起着总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
而各条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三、识别电路方法1.定义法:综合运用上面介绍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用电器工作特点,针对一些简单、规则的电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的基础。
2.路径识别法:根据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即为并联电路。
例题1 如图1所示的电路,是判断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解析】我们可以在图形上用箭头标示出电流的路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若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则是并联;图中可以标示出三条路径,如图2所示,可以用箭头在图形上标画出来,第一条是从正极→A→L1→B→负极,第二条是正极→A→L2→B→负极,第三条是正极→A→L3→B→负极。
一、串并联电路识别方法1、定义法:(适用于较简单的电路)①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来的-------串联电路;②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并联电路。
2、电流流向法:(最常用的方法)①途中不分流---------串联②途中要分流---------并联或混联练习:判断下列电路的连接方式:3、拆除法:(识别较难电路)①拆除任一用电器,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串联②拆除任一用电器,其他用电器还能工作------------并联练习:1、判断图(a)中R1、R2、R3、R4的连接方式:4、节点法:(识别不规范电路)①所谓“节点法”:就是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②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5、等效电路法:(用于复杂电路)综合上述方法通过移动、拉长、缩短导线,把它画成规则的电路----等效电路练习:1、如图所示,当S1,S2断开时,能亮的灯是______,它们是_______联的。
当S1,S2闭合时,能亮的灯是______,它们是______联的。
当S1闭合、S2断开时,能亮的灯是______。
2.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______,属于并联电路。
二、简单电路设计例题:1、请你设计一个三组抢答器,要求:如论哪组按下开关,裁判员桌上的电铃都会响,而且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灯告诉裁判员是哪组按下开关。
2、有一个公司想安装一个来访显示器。
该公司有前后两个大门,为了能区分来访人是在哪个门口,要求:当后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电铃响、电灯亮;当前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电铃响而电灯不亮。
请你设计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并画在下列方框中。
3、在居民楼的楼道里,如果在夜间楼道灯总时亮着将造成很大浪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它的作用是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它的作用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
电路识别的六种方法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是电学计算的基础,现将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介绍如下:一、直观法对一些简单电路可以通过直观的表象识别其串、并联。
如图1,可以直观的看出R1与R2是并联的。
二、电流路径法按电流的方向分析,如果电路中有一条路径,而没有分支,则为串联;如果电路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分支,则为并联。
如图2,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后,在A点分为两条路径,各通过R1、R2后在B点汇合为一条路径,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故R1、R2是并联的。
三、开关断开法主要通过控制某电阻的开关断开时,其它电阻是否有电流通过;若有电流通过,则为并联,若无电流通过,则为串联。
如图3,控制电阻R1的开S断开时,R2中仍有电流通过,所以R1与R2是并联的。
四、分汇点法分汇点法就是通过电路中是否有电流的分汇点来识别串、并联的一种方法。
如果电路中有电流的分汇点,则为并联;如果没有分汇点,则为串联。
如图4,电路中有电流的分支点A和B,汇合点C和D,故R1、R2、R3是并联拉。
五、去电压表法若电路中有电压表,则去掉电压表,更容易识别其连接方式。
如图5,去掉电压表后变为图6,由图6可知,R1、R2、R3是串联的。
六、等效电路法从复杂电路中分解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即等效电路,更容易识别串、并联。
如图7,当S1和S2都断开时的等效电路为图8,当S1和S2都闭合时的等效电路为图9,由图8和图9可知,当S1和S2都断开时R1与R2串联,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
总之、以上几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有时,识别电路会同时用到几种方法。
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一、引言在电路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
正确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对于分析电路的性质和求解电路的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帮助读者正确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二、串联电路的判断方法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能沿着一个闭合回路流动。
判断一个电路是否为串联电路,可以参考以下方法:1. 元件排列紧密:串联电路中的元件通常会紧密排列,依次连接在一起。
2. 元件间仅有一条路径: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能沿着一个路径流动,因此元件之间只有一条连接路径。
3. 元件之间电压相加:在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压相加等于电源电压。
4. 元件之间电流相等:在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流相等。
在判断一个电路是否为串联电路时,可以根据上述准则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符合以上条件,则可以判断该电路为串联电路。
三、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元件同时连接在一个节点上,电流可以分流。
判断一个电路是否为并联电路,可以参考以下方法:1. 元件排列松散:并联电路中的元件通常会松散排列,连接在同一个节点上。
2. 元件间有多条路径: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通过多个路径来分流,因此元件之间存在多条连接路径。
3. 元件之间电压相等: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压相等。
4. 元件之间电流相加: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流相加等于总电流。
同样地,在判断一个电路是否为并联电路时,可以根据上述准则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符合以上条件,则可以判断该电路为并联电路。
四、示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下面举例进行分析。
例1:给定一个电路,其中包含三个电阻元件,分别为R1、R2、R3。
通过观察电路图和分析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如果R1与R2之间没有其他元件相连,并且R2与R3之间没有其他元件相连,则可以判断该电路为串联电路。
2. 如果R1、R2和R3都与同一个节点相连,则可以判断该电路为并联电路。
初中物理如何识别串、并联电路
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有时是致关重要,它往往是解题的第一步,初学者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识别串、并联电路。
一、利用电路的特点
并联电路各支路均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而串联电路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相互牵制、相互影响。
如果将电路去掉一个用电器,而其它用电器均能工作,这个电路就是并联,否则就是串联。
二、利用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只有一个电流路径,而并联电路则有多个电流路径。
怎样画出电路中的电流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3点:①最好用不同色笔,当然也可用单箭号和双箭号区别;②电流从正极流出,你要以最快、最简洁的方式到达负极(哪怕不经过用电器,这种情况是短路了);③同一根导线中不可能有两个方向的电流。
例1. 如图1甲、乙所示的电路中,判断L1和L2的连接形式。
甲乙
图1
解:
甲乙
图2
从图2中不难看出,甲图只有一个电流路径,是串联;乙图有两个电流路径,是并联。
三、利用等效图法
对于从图上往往一下看不出几个用电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也不易画出电流的方向,可将原电路图改画成规X的电路图。
要领:同一根导线上各点性质都相同,可用同一个字母等效表示。
例2. 说说图3中L1、L2、L3的连接。
图3
解:①用最少的字母尽可能多的标出连接点;②按电流方向初步画出电路图;③整理成规X的电路图。
第一步:第二步:
第三步:
这不是并联吗?
亲爱的同学,你有收获吗?。
五种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llhongshan学会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是这一章的重点之一,会识别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后面电路计算的基础。
对于电路的识别要紧紧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而不应单从形状上去分析,下面介绍几种区分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1. 定义法: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2. 电流流向法:电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像这样的电路为并联。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拆除法: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
例1 判定图1中四个电阻的连接方式。
图1[解析] :我们可以用手挡住任意一个电阻,观察去掉这个电阻后是否影响其他电阻的工作,注意利用拆除法可以拆除一个也可同时拆除几个用电器,本例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为并联。
4. 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例2 判定图2中电路的连接方式图2[解析]: A、B、C这根线和D、E、F这根线上都没有用电器,故可以把这两根线看作两个点处理,即缩成两个结点,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可知三个灯并联在A、F 两个点之间。
图35。
等效电路法:对于题目中给定的电路可能画法不规则,我们可综合上述方法通过移动、拉长、缩短导线,把它画成规则的电路,即画出它的等效图来进行识别。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方法串、并联电路是电路中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
初步识别串、并联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电路计算的基础。
那么,如何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下面介绍几种基本的识别方法:一、电流流向法(这种方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常用的方法)当闭合开关后,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在电路图中电流方向用箭头标出),沿电路向前移动,电路无分叉,即电流只沿一条路径,通过所有元件或用电器到达电源负极,这些用电器即为串联;如果电路出现分支,即电流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这几个用电器为并联,且可找到“分流点”和“合流点”。
例1 试判断图1、图2中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图1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只有一条通路,故甲、乙两灯为串联。
在图2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有两条路径,A为分流点,B为合流点,故丙、丁两只灯为并联。
二、“节点法”(电路图中几条相交的连接点叫做节点)在不计导线电阻的情况下,在电路中无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元件,则导线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个点,然后结合电流流向法判断电路连接的方式.例2 试判断图3中三只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先定节点。
把共线(线中没有用电器)的点用同一符号A、B表示,如图4所示。
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的电流在节点A分流到三个灯泡,在节点B汇合后,回到电源负极,画出等效电路图,显然灯是并联在A、B两点之间。
如图5所示,故三只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三、断路观法(这种方法是识别较难电路常用的方法)在多个用电器组成的电路中,把其中一个用电器断路(如去掉该用电器),如果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了(如电灯不发光了)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则这个电路是并联的。
该方法的依据是串联电路各元件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
并联电路各元件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例3 试判断图6中三只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如图6所示电路,用“断路观察法”来判断,可以发现具有“断二通一”或“断一通二"的特点,即在中任意断开两个(或一个),其他一个(或两个)能构成通路,如图7所示。
串并联电路的区分5种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五种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llhongshan学会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是这一章的重点之一,会识别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后面电路计算的基础。
对于电路的识别要紧紧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而不应单从形状上去分析,下面介绍几种区分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1. 定义法: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 电流流向法:电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像这样的电路为并联。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拆除法: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
例1 判定图1中四个电阻的连接方式。
图1[解析] : 我们可以用手挡住任意一个电阻,观察去掉这个电阻后是否影响其他电阻的工作,注意利用拆除法可以拆除一个也可同时拆除几个用电器,本例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为并联。
4. 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例2 判定图2中电路的连接方式图2[解析]: A、B、C这根线和D、E、F这根线上都没有用电器,故可以把这两根线看作两个点处理,即缩成两个结点,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可知三个灯并联在A、F 两个点之间。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及判断电压表、电流表测谁(注:通过收集网络资料整理汇总,对网络资料提供者表示感谢。
)一、定义二、串并联识别方法(一)、方法准备(1) 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打开的开关为断路。
(2) 拆除电表有些电路中出现多个电表或其它器件时,电路变得复杂,给分析电路增加了干扰因素。
为此,可拆除电路中的仪表或开关器件,恢复各用电器连接的真实情况,从而成为简单、容易识别的电路。
其中拆除电流表后,用导线连接;拆除电压表后,该处断开。
如图(a)所示电路,拆除电表和有关导线后,成为如图(b)所示电路,可知L1、L2串联。
(二)分析方法1.电流流向法注:1、(短路情况)电流能走导线绝对不会走用电器2、不能从正极流回正极例1.电流流向法根据电流的流向来识别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流向画出电流的路径。
若电流不分岔,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即只有一个回路,那么这几个用电器就是串联,如图(a)电路。
若电流在电路中某点分了岔如图(b)、(c)的A点,分成两条以上的支流通过用电器,然后在某点又汇合(如图(b)、(c)的B点)再一起流回电源的负极,那么这几个用电器就是并联的。
例2.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
分析:甲: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电流依次通过了灯L1、L2和L3,电路中没有出现“分叉”,见图3的虚线所示,所以这三盏灯是串联的。
乙:为识别图乙所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先用虚线将电流通过的所有路径在图中画出来,在图中可看出,电流的流向如上右图。
丙: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用“电流流向法”画出了图丙中的电流流向。
见图4的虚线所示,电流有三条通路,且每一流线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2.节点法例题:3补充:节点法变种---拉伸导线合并节点法。
我们学习电学时,物理老师都应该强调过一点,即导线可以任意伸长也可以任意缩短,可以看成一个点,也可以任意拐弯连接。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不妨把原理图中的直线看成生活中的可以任意拐弯的导线,所以,我们可以把电路中的导线拉伸一下。
串、并联电路连接方式的判定判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方法有三种:定义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可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进行区分(把电路元件用导线逐个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是串联电路,几个用电器并列(首首相连、尾尾相连)接入电路组成并联电路)。
电流分析法:从电源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若电流无分支,逐个流经每一个用电器后回到电源的负极,即电流只有一条路径,该电路就是串联电路。
若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到电路某一处电流出现分支,分别流过各支路的用电器后流回电源负极,该电路就是并联电路,即电流有多条路径,电流有分支。
解决黑箱问题时用拆除法:拆除其中的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余的用电器均停止工作,则该电路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个用电器是相互影响的,它们同时工作同时停止;若拆除其中的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余的用电器均不受影响,则该电路是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个用电器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例1.如图是简化了的电冰箱的电路图,图中M是压缩机用的电动机,L是冰箱内的照明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冰箱门打开S2就自动闭合;B.冰箱门打开时,可能同时闭合S1S2,灯与电动机并联;C.冰箱门打开时,S1S2均断开,灯与电动机并联;D.冰箱内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S1就自动闭合。
分析:由使用冰箱的经验可知,冰箱门打不打开并不影响压缩机的工作,压缩机是由温控开关控制的,当温度高于某一设定的温度时,开关S1就会自动闭合,压缩机运转制冷。
冰箱内的照明灯只有当门打开时灯才亮,门关闭灯熄灭,与压缩机工作无关,因此,灯和压缩机的工作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答案选C。
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S1、S2均闭合,电路短路;B.S1、S2均断开时,电灯L1、L2、L3串联;C.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只有L1工作;D.S2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中只有L3工作。
分析: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以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分析电路,开关断开,电路处于开路,不会有电流从里面通过;开关闭合,相当于一段导线,会把与之相并联的电路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特点对比与识别在电路设计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常见的电路连接方式。
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本文将从电流、电压、功率以及等效电阻等方面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进行对比,并介绍如何识别它们。
串联电路特点对比电流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中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走,因此整个电路中的电流是相同的。
电压特点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的电压之和。
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电压会分别降落在各个元件上,而且各个元件之间没有电压分流。
功率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功率总和等于各个元件的功率之和。
这是由于功率是电压乘以电流,而电流在串联电路中是相等的,因此总功率等于各个元件的功率之和。
等效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等效电阻等于各个元件的电阻之和。
这是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阻会依次相加,形成整体的电阻。
并联电路特点对比电流特点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元件的电流之和。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电流会分别流过各个元件,而且各个元件之间没有电流分流。
电压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相同。
这是由于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两端连接在同一个电压源上,因此它们之间的电压相同。
功率特点并联电路中的功率总和等于各个元件的功率之和。
这是由于功率是电压乘以电流,而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压相同,因此总功率等于各个元件的功率之和。
等效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等效电阻由各个元件的电阻共同决定。
通过等效电路分析可以得到总电阻。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识别要识别一个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检查元件的连接方式。
如果电路中的元件是依次连接在一起,那么该电路很可能是串联电路。
如果元件的一个端子连在一起,另一个端子连在一起,那么该电路可能是并联电路。
2.分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
如果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相等,且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的电压之和,那么该电路可能是串联电路。
如果电路中各个元件的总电流等于各个元件的电流之和,且各个元件的电压相同,那么该电路可能是并联电路。
专题6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考点解读方法一:定义法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来的——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并联电路。
方法二:电流流向法(常用)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开始,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若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各元件串联;若电路中有分流点和汇流点,则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的各支路并联,如下图。
应注意:电流表视为导线,电压表视为断路。
方法三:去“表”法如图乙,将电压表看作断路,将电压表所在的支路“拆去”;将电流表看作一条导线,从而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待判断完电路的连接方式后,再判断电表的测量对象。
甲乙方法四:节点变形法标出所有由三条或更多条导线交汇的点,通过导线、开关、电流表等零电阻元件连接的相邻交点看作同一个节点,如图丁中,点1和点2看作一个节点,点3和点4看作一个节点,将电路变形成如图戊所示的电路。
丙丁方法五:拆除法拆去某个元件后,若其他元件都不能通电,则该元件与其他元件串联;若其他元件仍正常工作,则该元件与其他元件并联。
对点训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将开关合上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两盏灯同时发光,则两灯一定是串联B.若两盏灯同时发光,则两灯一定是并联C.若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串联D.若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串联的是()A..B.C.D.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属于并联电路且灯泡均能发光的是()A.B.C.D.4.如图所示,所有开关都闭合时,下列电路属于串联电路的是()A.B.C.D.5.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S能控制两盏灯且闭合开关S后两灯属于并联的是()A.B.C.D.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个小灯泡并联的是()A.B.C.D.7.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闭合开关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灯L1、L2是串联B.电压表不能测量L1两端的电压C.通过灯L1的电流是0.5AD.通过灯L2的电流是0.2A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S1后,则()A.灯L1、L2串联B.电流表A1测干路的电流C.电流表A2测灯L2的电流D.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的示数小9.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闭合S2,断开S1,S3,灯L1,L2串联B.闭合S1,S3,断开S2,灯L1,L2并联C.闭合S2,S3,断开S1,只有灯L1亮D.闭合S1,S2,断开S3,只有灯L1亮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灯泡L1和L2均能正常工作。
教你识别串联、并联电路
串联、并联电路是电路中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
初步识别串联、并联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电路计算的基础。
那么,如何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呢?下面介绍几种基本的识别方法。
一. 电流流向法
该方法是:当闭合开关后,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在电路图中电流方向用箭头标出),沿电路向前移动,电路无分叉,即电流只沿一条路径,通过所有元件或用电器到达电源负极,这些用电器即为串联;如果电路出现分支,即电流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这几个用电器为并联,且可找到分流点和合流点。
二. 断路观察法(这种方法是识别较难电路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是:在多个用电器组成的电路中,把其中一个用电器断路(如去掉该用电器),如果其他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如电灯不发光了)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
如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则这个电路是并联的。
该方法的依据是:串联电路各元件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各元件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解析:如图3所示电路,用断路观察法来判断,可以发现有断二通一或断一通二的特点,即在L1、L2、L3中任意断开两个(或一个),其他一个(或两个)能构成通路。
故知L1、L2、L3为并联。
用这种方法分析有关黑箱子问题也较容易。
例如,有两个灯座接在电源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并都能发光,如不用任何仪器,你又不能看到电路的连接,怎样确定是串联还是并联呢?根据断路观察法的特点,拧去其中任意一个灯泡,看另一个灯泡是否发光,如果发光,则两灯泡并联,反之则两灯泡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