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德科技比特误码率测试 (Bit Error Ratio Testers - BERT) 仪白皮书
- 格式:pdf
- 大小:635.73 KB
- 文档页数:5
数字调制系统误⽐特率(BER)测试的仿真设计及分析数字调制系统误⽐特率(BER)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录⼀、概述 (2)⼆、课程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 (3)三、SystemView动态系统仿真软件 (4)1.SystemView系统的特点 (4)2.使⽤Systemview (4)四、数字调制系统BER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 (5)五、仿真系统组成及对应结果 (10)⼀、低频相⼲调制解调系统组成与分析 (10)⼆、⾼频相⼲调制解调系统BER测试仿真模型建⽴与分析 (12)三、⾼频差分相⼲调制解调BER测试仿真模型建⽴与分析 (16)四、⾼频差分与相⼲调制解调BER模型对⽐分析 (21)六、⼼得体会 (26)七、参考⽂献 (27)⼀、概述《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是通信⼯程、电⼦信息⼯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电⼦信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乎囊括了所有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在学习中有些内容未免抽象,⽽且不是每部分内容都有相应的硬件实验,为了使学⽣能够更进⼀步加深理解通信电路和通信系统原理及其应⽤,验证、消化和巩固其基本理论,增强对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作能⼒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在通信原理的理论教学结束后我们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这⼀实践环节。
Systemview是ELANIX公司推出的⼀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模拟和分析的可视化仿真平台。
从滤波器设计、信号处理、完整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直到⼀般的系统数学模型建⽴等各个领域,Systemview 在友好⽽且功能齐全的窗⼝环境下,为⽤户提供了⼀个精密的嵌⼊式分析⼯具。
它作为⼀种强有⼒的基于个⼈计算机的动态通信系统仿真⼯具,可达到在不具备先进仪器的条件下也能完成复杂的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的⽬的,特别适合于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案论证,尤其适合于⽆线电话、⽆绳电话、寻呼机、调制解调器、卫星通讯等通信系统;并可进⾏各种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谱分析,及对各种逻辑电路、射频/模拟电路(混合器、放⼤器、RLC电路、运放电路等)进⾏理论分析和失真分析。
HFTA-010.0:物理层性能:测试误码比(BER)本文最早发表于2004年9月的Lightwave Magazine, “Explaining those BER testing mysteries”。
所有数字通信系统物理层的根本功能是以最快的速度,在介质(例如,铜缆、光纤,以及自由空间等)上尽可能正确无误地传送数据。
因此,对物理层性能的两类基本测量包括数据被传送的速率(数据速率),以及数据到达信宿时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的主要测量标准是误码比,即BER。
本文回顾电信和数据通信协议最普遍的BER要求,简要介绍用于测试BER性能的设备,以及怎样在测试时间和BER置信度上达到平衡。
1. BER规范数字通信系统的BER可以定义为任意比特通过系统传输后,接收时出现错误的概率,例如,发送“1”,接收到的却是“0”,反之亦然。
在实际测试中,系统传输一定数量的比特,对接收到的错误比特进行计数,从而测量BER。
接收到的错误比特数与传输的比特总数之比便是BER。
随着传输比特总数的增加,BER估算精度也随之提高。
极限情况下,发送的比特数接近无限时,BER 是对真实误码概率的最佳估算。
在某些材料中,BER是指误码率,而不是误码比。
真实系统中出现的大部分错误比特主要来自随机噪声,因此,它是随机出现的,而不是均匀分布的概率。
BER是通过对错误比特和传送比特之比进行估算而得到的。
出于这些原因,使用“比”来代替“率”更准确一些。
系统中被传输比特的不同排列顺序(例如,数据码型),会导致出现不同的误码数量。
例如,含有长串连续同样数字(CID)的码型低频分量很大,可能会超出系统通带范围,导致信号出现确定性抖动和其他失真。
这些与码型有关的效应会增大或者减小误码出现的概率。
这意味着当使用不同的数据码型来测试BER时,有可能获得不同的结果。
码型相关效应的详细分析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但是应对BER规范和测试结果与数据码型有关这一现象有足够的重视。
眼图详解关于眼图的基本知识1、眼图的作用数字信号的眼图可以体现数字信号的整体特征,能够很好地评估数字信号的质量,因而眼图的分析是数字系统信号完整性分析的关键之一。
2、眼图的形成串行数据的传输由于通讯技术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以太网技术的爆炸式应用和发展,使得电子系统从传统的并行总线转为串行总线。
串行信号种类繁多,如PCI Express、SPI、USB 等,其传输信号类型时刻在增加。
相比并行数据传输,串行数据传输的整体特点如下:1)信号线的数量减少,成本降低2)消除了并行数据之间传输的延迟问题3)时钟是嵌入到数据中的,数据和时钟之间的传输延迟也同样消除了4)传输线的PCB 设计也更容易些5)信号完整性测试也更容易实际中,描述串行数据的常用单位是波特率和UI,串行数据传输示例如下:串行数据传输示例例如,比特率为3.125Gb/s 的信号表示为每秒传送的数据比特位是3.125G 比特,对应的一个单位间隔即为1UI。
1UI表示一个比特位的宽度,它是波特率的倒数,即1UI=1/(3.125Gb/s)=320ps。
现在比较常见的串行信号码形是NRZ 码,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对于串行数据信号,我们的工作均是针对NRZ 码进行的。
由于示波器的余辉作用,将扫描所得的每一个码元波形重叠在一起,从而形成眼图。
眼图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从眼图上可以观察出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体现了数字信号整体的特征,从而可以估计系统优劣程度,因而眼图分析是高速互连系统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核心。
另外也可以用此图形对接收滤波器的特性加以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
眼图实际上就是数字信号的一系列不同二进制码按一定的规律在示波器屏幕上累积后的显示,简单地说,由于示波器具有余辉功能,只要将捕获的所有波形按每三个比特分别地叠加累积(如上图所示),从而就形成了眼图。
目前,一般均可以用示波器观测到信号的眼图,其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将示波器跨接在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扫描周期,使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这时示波器屏幕上看到的图形就称为眼图。
比特率容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比特率容错是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能够使数据传输在受到干扰或噪声影响时仍能保持较高的可靠性。
比特率容错技术在现代通信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从而满足用户对高质量通信的需求。
比特率容错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添加冗余信息,以应对干扰和信道噪声带来的误码问题。
冗余信息可以帮助接收端检测并纠正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常用的比特率容错技术包括循环冗余校验(CRC)、海明码(Hamming Code)、纠错码(Error Correction Code)等。
循环冗余校验(CRC)是一种简单且高效的比特率容错技术,它通过对数据块添加一定长度的校验位,使接收端能够根据校验位的内容来检测是否有误码。
CRC技术能够检测大部分单比特错误,但不能修复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海明码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比特率容错技术,它将数据块按照一定规则编码,使接收端可以根据编码规则来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
纠错码是一类较为复杂的比特率容错技术,它能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现并纠正多个比特的错误。
纠错码可以通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添加冗余比特,使接收端能够在检测到错误时通过冗余信息来进行纠正。
常见的纠错码包括卷积码、LDPC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等。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率容错技术虽然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也会增加数据传输的复杂性和延迟。
在应用比特率容错技术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性能进行权衡和选择。
在设计和实现比特率容错技术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硬件、软件、算法等方面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第二篇示例:比特率容错是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噪声、干扰或其他因素导致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比特错误时,系统能够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算法来纠正或减小错误,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Keysight N4917BSCA光接收机极限测试解决方案,400 Gb/s 以太网— IEEE 802.3bs技术资料适用于 400GbE 光收发信机的完整光接收机极限测试解决方案,提供自动极限眼图校准和性能一致性测试目录适用于 400 Gb/s 以太网的光接收机极限测试 (03)200 GBASE-LR4/-FR4 光极限测试的典型装置 (04)200 GBASE-FR4/LR4/DR4、400 GBASE-FR8/LR8 光接收机极限测试面临的挑战 (05)N4917BSCA 用户界面 (08)N4917BSCA 功能特性 (11)N4917BSCA 要求 (11)配置指南 (12)是德科技相关文献 (18)适用于 400 Gb/s 以太网的光接收机极限测试以 IEEE 为代表的通信行业决定结合采用高频谱效率 PAM-4 调制方案与成熟的直接调制/直接检测技术,以较低成本满足数据中心内部和彼此之间稳步增长的带宽需求。
与 100 Gb 以太网光收发信机相比,摒弃传统的 NRZ 调制,转而采用 PAM-4 调制,可有效地使线路速率翻倍,同时保持 26.56125 Gbaud 的调制速度,从而可以继续使用部分现有的 100 G 元器件。
因此,为下一代 400 GBase 收发信机制定的一致性测试流程与 IEEE 802.3ba 标准 NRZ 100 GBASE 收发信机中采用的流程类似。
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一些显著区别:–采用新的 TDECQ 参数来取代传统眼图模板分析,对发送/接收信号的质量进行表征。
–需要采用数字参考均衡器,在发射机性能测试或在接收机极限测试的极限信号校准期间计算各种信号参数。
–由于调制方案从传统的 NRZ 方案转换到 PAM4 方案,导致灵敏度显著下降,因此在标准定义的极限条件下或在典型使用期间,光收发信机预计会出现一些误码,同时正向误码校正(FEC )通常在收发信机模块之外完成。
误码率误比特率
误码率和误比特率是衡量数字通信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在数字
通信中,如何准确地传递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些指标是非常关
键的。
以下分步骤阐述这两个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1. 误码率
误码率是描述数字通信信道传输数据中错误的频率。
通常以每比
特位(或每时隙)的错误数量来表示,误码率是在单位时间内发送的
二进制数据中发生错误的比率。
误码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它告
诉我们在传输数据时有多少信息被失真或损坏。
计算误码率的公式是:错误比特数/发送比特数。
例如,如果在1000比特的数据中有10个比特被误传输,则误码
率为10/1000=0.01或1%。
2. 误比特率
误比特率是描述数字通信信道每个比特位中的错误数量。
它通常
表示为每秒有多少个比特受到误差的影响。
误比特率用于衡量数字信
号受到失真影响的程度。
在数字通信中,误比特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
指标,因为它告诉我们传输数据的质量。
计算误比特率的公式是:错误比特数/传输比特数 x 传输速率。
例如,如果在1秒钟内传输了1百万比特的数据,在这些比特中
有100个被误传输,则误比特率为100/1,000,000 x 1,000,000=100
比特/秒。
在数字通信中,误码率和误比特率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它们提
供了关于通信信道的质量以及传输数据的性能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优化通信系统来降低误码率和误比特率,以提高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第五部分误码测试5、1 误码特性一、基本概念:差错(Error误码):在数字通信中,发送和接收序列的任何不一致都叫差错,在我国习惯上把差错称为误码。
比特差错(Bit Error):发送和接收序列中对应的单个数字不一致就是比特差错,G.821建议中所用的术语“误码”就是指比特差错。
块差错(Block Error):将一组码看成是一个整体,在其中有一个或多个比特差错,则称块差错。
G.826建议中所用的术语“误块”就是指块差错。
误码秒(ES):在一秒时间周期有一个或多个比特差错,称为误码秒。
误块秒(ES):在一秒时间周期有一个或多个误块,称为误块秒。
差错秒(ES):误码秒和误块秒的统称。
严重误码秒、严重误块秒或严重差错秒(SES):在误码秒、误块秒或差错秒中,有一部分差错量特别多,定义为SES。
二、误码机理:1、造成误码的主要内部机理有:●各种内部噪声源●色散引起的码间干扰●定位抖动产生的误码2、外部机理:主要是由一些具有突发性质的外部脉冲干扰源所引起,诸如外部电磁干扰、静电放电、设备故障、电源瞬态干扰和人为活动等。
这些脉冲干扰有可能超过系统固有的高信噪比门限造成突发误码。
5、2 误码性能指标:1、低于基群速率的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ITU-T G.821建议规范了用于语音业务或用作数据型业务载体信道的N⨯64kbit/s电路交换数字连接(1≤N≤24或32)的误码性能事件、参数和指标。
G.821定义以下事件:*误码秒(ES):在一秒时间周期有1个或更多差错比特。
*严重误码秒(SES):在一秒时间周期的差错比特比≥ 10-3。
G.821定义的误码性能参数有:*误码秒比(ESR):在一个固定测试时间间隔上的可用时间内,ES与总秒数之比。
*严重误码秒比(SESR):在一个固定测试时间间隔上的可用时间内,SES与总秒数之比。
G.821对64kbit/s全程27500km假设参考通道(HRP)端到端连接的性能指标见表1。
Keysight J-BERT M8020A高性能比特误码率测试仪技术资料版本 2.0(新增内容: 集成可调节码间干扰ISI)永远从容应对下一个设计说明是德科技高性能 J-BERT M8020A 能够对速度高达 16 或 32 Gb/s 的单通道和多通道器件进行快速、精确的接收机表征。
M8020A 提供目前最全面的综合功能,可以简化您的测试设置。
并且,在线自动信号条件校准可以确保精确、可重复的测量结果,通过交互式的链路训练,它可以充当您的被测器件的链路伙伴。
集如此众多优势于一身,J-BERT M8020A 将会加速您的设计验证。
主要特性:–数据速率高达 8.5 和 16 Gb/s,可扩展至 32Gb/s–在 5 插槽 AXIe 机箱内可提供 1 至 4 个比特误码率测试仪通道–综合和校准的抖动注入:RJ、P J1、P J2、SJ、BUJ、正弦干扰(共模和差摸)、SSC (三角波、任意波形和剩余噪声) 和时钟/2–8 分接去加重,正值和负值–集成和可调 ISI–PCI Express 交互式链路培训–内置时钟恢复和均衡–所有选件和模块均可升级应用:J-BERT M8020A 以研发和测试工程师为设计对象,帮助他们表征和验收芯片、器件、电路板以及在消费类产品、计算机、移动计算机、数据中心和通信行业内具有 16 Gb/s 和 32 Gb/s 串行 I/O 端口的系统。
J-BERT M8020A 可以测试各种流行总线标准,例如 PCI Express ®、SATA/SAS、DisplayPort、USB 超高速、MIPI ® M-PHY ®、SD UHS-II、光纤通道、QPI、存储器总线、背板、中继器、有源光纤、Thunderbolt (雷电) 连接器标准、10/40 GbE/SFP+/QSFP、100GbE/CFP2。
M8000 系列比特误码率 (BER) 测试解决方案开发下一代计算机、消费电子产品或通信设备时,简化时效性测试十分必要。
0.采样信号的性质在Matlad中,我们使用一系列的数字或样本代表连续时间的信号,而这些数字或样本通常存储在一个向量或矩阵中。
在进行比特误码率(bit-error-rate)实验前,我们必须准确理解这些样本的含义,以及信号代表的哪些方面,样本代表的数值。
我们必须知道连续样本间的时间间隔。
就通讯模拟而言,样本的数值代表在一个特定时间内连续时间信号的实时振幅。
假定振幅是电压的度量衡。
连续样本之间的时间定义为Ts。
这告知我们连续时间信号的取样频率。
我们通常指定取样频率为Fs, 这是Ts的间隔,而不是指定Ts。
为方便起见,通常将数值1 代表1伏电压,并且通常假定电阻为1欧姆。
有了电阻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进行分配。
对于我们的模拟,用一系列的样本来代表连续时间信号,数值单位为瓦特,代表1欧姆的电阻。
通常,取样频率为8khz,但是也通常使用其它的取样频率,所以每次都需要明确规定。
假定我们有一个信号x(n)--一个样本号码的指数。
我们将信号的瞬时功率定义为balala。
换句话说,一个样本的瞬时功率就是那个样本的平方数值。
样本电压单位为伏特,功率单位为瓦特。
一个更有用的数量是平均功率,简而言之就是在信号中,每个岩本瞬时功率的平均值。
如果信号平均值为0,或者没有DC值,看到此变化,信号平均功率也可相应得出。
因为:此差额正是平方数值的平均值,同平均功率一样。
所以如果没有DC,通过差额也能够计算出平均功率。
使用(variance)差额得出信号平均功率时需要小心。
此技术只能在信号平均值为0时才有效。
如果平均值不为0时,必须使用Babala.当然,无论平均是是否为0,使用Balala都有效。
1.原理误码率测试需要信号发射机、信号接受机、通道。
我们用可以产生长序列随机位的数据的发射机作为信号输入端,发射机调制某种形式的数字信号,然后把这些数据发送到一个模拟通道,这个通道是通过注入一定信噪比的噪声到信号传输过程中来实现的,在接收机端接收机接受解调信号,产生一个恢复的序列。
是德科技为实时示波器推出串扰分析应用软件
佚名
【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年(卷),期】2016(24)2
【摘要】2016年1月25日,是德科技公司推出最完整的N8833A和N8833B
串扰分析应用软件,用于帮助诊断串扰。
应用软件不仅能探测和量化串扰,而且能确认哪些入侵信号负主要责任。
此外,应用软件实际上还可从受害波形中消除串扰,让工程师对同类原始波形和干净波形进行可视化比较,并且比较来自其他示波器分析工具的结果,例如实时眼图或抖动分析。
这让工程师能够直接对减少不同串扰源的改善程度做出量化判断。
【总页数】1页(P328-328)
【关键词】实时示波器;串扰分析;应用软件;科技;分析工具;抖动分析;工程师;波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7
【相关文献】
1.是德科技实现技术新突破,即将推出带宽超过100GHz的实时和采样示波器 [J],
2.是德科技将推出带宽超过100GHz的实时和采样示波器 [J],
3.是德科技为实时示波器推出业界最全面的串扰分析应用软件 [J],
4.是德科技推出串扰分析应用软件 [J],
5.是德科技即将推出带宽超过IOOGHz的实时和采样示波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误码率单位
误码率(Bit Error Rate)是指数字通信中传输的比特流中发生
错误的比特数与总比特数的比值,它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
指标之一。
误码率常用的单位有“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十亿分之一”等。
误码率的大小直接影响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在数
字通信系统中,误码率越小,代表传输成功率越高,传输质量越好。
例如,一个误码率为百万分之一的数字通信系统,传输一百万比特中
只有一个比特出现错误,这说明该系统传输质量极佳。
误码率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噪声、失真、干扰、信号
衰减等。
为了减小误码率,数字通信系统常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调制
方案,例如前向纠错编码、交错编码、自适应均衡等。
误码率的测量需要采用误码率测试仪器,在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
和测试中起着重要作用。
误码率的测量结果可以为工程师提供重要的
参考数据,用于调整数字通信系统的参数和优化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
总之,误码率是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和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它
对数字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传输质量有重要影响。
对于数字通信系统
的设计和测试人员,了解误码率的单位和测量方法,对于优化数字通
信系统机理和提高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fec错包的bit计数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错包的bit计数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是一种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用于纠正和恢复错误的技术,它可以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来检测和纠正传输中的错误。
在FEC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错包的bit计数,它用于衡量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数量。
本文将介绍FEC错包的bit 计数及其在数据传输中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了解FEC错包的bit计数是如何计算的。
当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时,FEC机制会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来纠正这些错误。
在接收端,如果冗余信息无法纠正错误,那么这个错误被称为错包。
FEC错包的bit计数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错包的bit的数量。
它用于衡量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纠错能力。
FEC错包的bit计数对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现实世界中,数据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例如信号衰减、电磁干扰等。
这些干扰和噪声可能导致数据传输中的错误,进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FEC机制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来纠正这些错误,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FEC错包的bit计数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情况。
通过对错包的bit计数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数据传输中错误的发生频率和分布情况。
这有助于我们评估数据传输的质量和性能,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例如,如果我们发现某个特定的传输通道存在较高的错包率,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来改善该通道的传输质量,例如增加信号增益、优化天线布局等。
FEC错包的bit计数还可以用于检测传输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当传输通道存在较高的错包率时,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传输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增加FEC冗余信息的数量来提高纠错能力,或者选择其他更可靠的传输通道。
在实际应用中,FEC错包的bit计数通常与其他指标一起使用,例如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和丢包率(Packet Loss Rate)。
误码率测试时间的确定近来涉及到误码的测试,参考了一些资料,每每提到测试时间。
参考部分资料,加上一小点个人理解,整理如下资料,以与大家交流,如有错误请及时反馈x d t a n @w t d.c o m 。
光纤通信系统或者光纤链路中一般的误码率是很低的,至少要求B E R 为10-9或者更低,即每传输10亿比特信号时有1b i t 的错误或者没有错误。
而对于接收机的灵敏度测试则往往要求在10-12的等级上面给出。
由于误码的随机性,并且误码的概率很小(比如10-9),所以测量零星误码的时间是很长的,也不容易测量准确,所以可以说准确评价光传输链路的误码率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比如B E R 达到10-12意味着平均传输1012比特才误码一个,对于S T M -1系统而言,相当于平均传输6430秒(1012/155.52M =6430秒)也就是差不多2个小时才误码一个比特,这个评价时间是不切实际的。
而且只出现一个误码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因为这样的置信度或者说可信度非常低,只有增加测试时间才能增大测试的置信度,但是这更加不切实际,为此,如何计算在给定的置信度下所需要的最少测试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先看光系统链路的码元,一般光通信(只针对数字通信,因为模拟通信下不会考虑或者不存在误码率的概念了)用到的比特码就是1和0,要不是0,要不是1,或者说要么是正确码元。
要么是错误码元,所以我们可以用二项分布来描述码元发生错误的概率。
在n 比特序列中发生m 比特错误的概率可以用下面的二项式表示:m n m m nP P m n P --⎪⎪⎭⎫ ⎝⎛=)1( 其中P 是每比特发生错误的概率,这里已经假定数字序列各比特是相互独立的,任一比特发生错误的事件都是随机的,要么发生错误,要么不发生错误。
按照概率的近似,对于很小的P 值(光通信中即为如此,比如10-9就是很小的值),上面的二项式可以表示成为泊松分布:)*ex p(!)*(P n m P n P m m n -= 我们先理解n *P 的意义:n 可以理解为我们传输的比特码,比如155M b /s 、1.25G b /s 等,P 是这些码元里各个码元发生错误的概率,比如10-9、10-10等,或者更好的表达是:P 代表在较长的时间内由平均的误码数目表示的误码率,或者称为长期平均误码率,都是单位时间的。
[ts码流分析]ETSI TR101 290监测的三种级别错误对于码流分析仪所提供ETSI TR101 290监测的三种级别错误,接收端将会TR101—290: DVB 系统测量标准TR101—290:DVB 系统测量标准.TR 101—290 定义的三个优先级,是码流监测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这三个优先级的监测,可以检验被监测的码流是否符合MPEG-2 和DVB标准.这三个优先级都包含许多不同的参数。
PSI/SI:数字电视业务信息,由PSI和SI两部分构成。
PSI是MPEG-2规定的,它由PAT、PMT、CAT 和NIT 4个表构成,其中PAT、PMT表最为重要。
SI是DVB标准规定的,它由BAT、SDT、EIT、RST、TDT、TOT、ST、SIT和DIT 9个表构成,其中 BAT、SDT、EIT 和 TDT 是强制性的。
PSI/SI 由“表”和“描述符"构成。
表是PSI/SI 的基本结构,针对特定用途,PSI/SI 中规定了一系列表来实现它;表由变量和描述符组成.描述符提供了更多的描述功能。
星座图: 星座显示是矢量示波器显示的数字等价形式,它可显示 QAM 信号的同相(I)分量和正交(Q)分量.符号是一个特定调制系统中所传输的最小信息成分.对于 QAM-64,一个符号代表 6 个位,在图上绘制为一个点。
BER位误码率:位误码率是发生误码的位数与传输的总位数之比。
MER:调制误差比, MER 将接收符号(代表调制图案中的一个数字值)的实际位置与其理想位置进行比较。
当信号质量降低时,接收符号距离理想位置更远,MER 测量值将会减小。
EVM:误差矢量幅度, EVM测量类似于 MER,但表达形式不同.EVM 表达为 RMS 误差矢量幅度与最大符号幅度的百分比值.信号缺陷增加时,EVM 将会增大,而 MER 则会减小。
EVM 是在IQ(同相与正交)星座图上检测到的载波与其理论上的准确位置之间的距离,是“误差信号矢量”与“最大信号幅度”之比,表达为 RMS 百分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