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免疫学的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20
4.4 免疫学的应用现局部溃疡。
牛奶厂挤奶女工感染过牛痘后,就不再患天花。
牛痘症状在她们身上仅表现为手上出现一些脓疱,间或伴随一些轻微的不适。
小组讨论,问题探究:为什么牛痘接种能够替代人痘接种?提示:牛痘和具有与人痘相同的免疫原性(抗原结构)、而且更安全。
结合免疫机理回答:牛痘病毒和人的天花病毒是不同的病毒,为什么可以在人体内激发相同的免疫反应呢?知识点梳理:1.概念:通常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2006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3.2018年5月,我国首个人和动物的__________获得新兽药证书,用于预防某个亚型的禽流感。
4.当给机体输入外源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除此之外,免疫系统还具有______________,免疫力能维持较长的时间。
疫苗的应用是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来设计的,这样可以促进对机体有利的免疫反应,从而维护人体健康。
5.疫苗分类疫苗一般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学习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带着问题,通过阅读,基于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得出疫苗的类型,进而归纳疫苗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的兴趣。
4.4 免疫学的应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侧重渗透社会责任,但社会责任的担当需要重要概念及科学思维的支撑。
因此,教材在每个黑体字标题下分别设计了一个“思考. 讨论”活动。
通过这样的讨论活动,希望学生逐渐理解相关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意识,最终能理性地看待与此相关的问题,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复杂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二)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本节教学,突出了系统观,强调了免疫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调配合。
2.科学思维:科学思维的核心是理性思维,批判质疑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取向。
本节问题探讨、思考讨论、课后练习题、旁栏思考题“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吗”、批判性思维栏目“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能否接种疫苗,尤其是减毒活疫苗?”这些都是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好素材。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有助于培养创新的意识。
3.科学探究:本节内容与人体健康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及“练习与应用”中都设置了许多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有些甚至是社会热点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4.社会责任:本节结合具体内容,从生物相关政策认同、社会关爱、现代科技自信、传统文化弘扬等角度,有机地融人了丰富的素材,特别是有关各种疫苗与疾病等知识有助于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因而可以为健康中国助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教学难点(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免疫的相关知识。
本节教材是要在此基础上,学习免疫应用知识。
本课难度不大,学生学习相对容易,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五、教学方法根据以上分析,特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教法:启发式、激趣法、引导法。
2.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法、讨论交流法。
《4.4免疫学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免疫学的应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4章第4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所在的第4章主要介绍免疫调节,其中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疫苗与器官移植,是对本章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升华,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教材旨在通过相应的“思考.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展学生分析、归纳、解释、决策、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进而让学生理性看待免疫学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全面健康生活的社会责任,增强疾控意识等。
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提示有“结合个人免疫接种的经历,探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以及“讨论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关系,并探讨干细胞移植的价值”等,说明本节课的重难点为“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以及“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针对该重难点,细化并调整教材讨论题形成富有逻辑性的问题串,帮助学生运用免疫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性问题,让学生在相关重要概念的支撑下发展相应的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本章前3节内容的学习已对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以及特异性免疫的应答过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这些理论知识为学生运用免疫学知识解决疫苗与器官移植等相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本节课与学生接种疫苗等经验紧密相关,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较高。
除此之外,高一学生已具备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但分析和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能力仍有所欠缺;已具备一定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但作出决策以及批判性思维还有待提高。
本设计结合当前学情,针对学生的兴趣和薄弱点进行设计。
三、教学思路分析本节课以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情境,针对我国战疫过程中提倡的疫苗接种工作以及救治中的肺移植等措施展开讨论,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正确看待疫苗的作用,认识到器官移植的价值及其问题,认同我国在抗疫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突出贡献。
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4.4 免疫学的应用一、疫苗1.概念:疫苗一般为灭活的或低毒的病原体。
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①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接受者为健康个体或新生儿②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患病的个体,接受者为患者3.作用: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以及相应的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的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4.实例:H PV是一种DNA病毒,能够引起子宫颈癌。
HPV疫苗是第一个能够预防癌症的疫苗。
(1)天花疫苗:根除了天花(2)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麻疹疫苗(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即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3)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预防由HPV引起的几种子宫颈癌)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美国)(4)我国研制的某个亚型的禽流感疫苗,是我国首个DNA疫苗5.作用机理:当给机体输入外源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反应。
6.疫苗引发免疫反应的特点:(1)具有特异性,接种一种疫苗一般只能预防由一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2)具有记忆性,免疫力能维持较长的时间。
7.接种疫苗的意义:(1)到目前为止,疫苗仍是人类发明的对抗传染病的一件有效的武器,而且对某些疾病来讲,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
(2)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的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不断改进,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已扩展到许多非传染病领域,而且已经出现了治疗性制剂。
二、器官移植1.概念: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作器官移植。
随着器官保存技术和外科手术方法等的不断改进,以及高效免疫抑制剂的陆续问世,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治疗多种中药疾病的有效手段。
但是器官移植依旧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涉及免疫学的应用。
2.组织相容性抗原:指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也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是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
3.原理:自身的白细胞不会攻击自身的细胞,但异体的细胞携带不同的HLA,白细胞能够识别并攻击,引起器官移植失败。
4.4免疫学的应用《课程标准解读》说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和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
【教学目标】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教学过程】一、疫苗1.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有关疫苗的研制,开创了科学地进行的新时期。
2.疫苗通常是用制成的生物制品。
3.目前人类已研制出等多种疫苗。
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是。
二、器官移植1.器官移植:医学上用置换,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2.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是否一致或相近。
研究表明,只要有当相同即可进行器官移植。
3. 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4.免疫学的应用,除免疫预防之外,还有和。
三、其他方面的应用1.______ 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______可以检测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3.________可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课堂探究】探究1: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探究2: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能抗原识别的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抗体。
②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③吞噬细胞具有识别能力,但是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谁来都挡。
④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根本不需要),而且长得很大很胖,与抗体的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发达: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特别提醒:①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如胃液、唾液。
②体液中溶菌酶才是第二道防线,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
③非特异性免疫特点:与生俱来,没有针对性,防卫病菌范围广,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强度弱)。
④特异性免疫特点:后天获得,包括体液免疫(B细胞主导)和细胞免疫(T细胞主导),针对性强而专一,免疫能力较强。
练习巩固:1.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有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A.①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2.下列细胞中既与人体特异性免疫有关,又与非特异性免疫有关的是:A.B细胞 B.白细胞 C.效应T细胞 D.吞噬细胞3.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其病原体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C.该病患者只有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 D.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不会被传染4.下图表示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正确的是A.由图中de段可知,浆细胞均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B.由图可知,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更快更强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的斜率D.图乙m>n的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解题锦囊:体液免疫中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能迅速增殖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