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药理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2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会在“考研的日子”中陆续介绍些有关考研方面的知识,请大家关注,尤其是那些打算考研的同学。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们曾经举行过一次以考研为主题的沟通面对面,当时,我也介绍了些考研的知识和准备工作。
转眼间,进入了大三,距离今年的考研还有26天。
明年的这个时候,我想我们当中的一部分同学也会在摩拳擦掌,准备冲刺考研。
在现在就业压力日趋严峻的形势下,选择考研,更好的充实自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研究生有别于本科,虽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转移,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攀升,研究生的就业相比以前也有不小的竞争压力,但是毋庸置疑,研究生在很多方面都会比本科生具备更多的优势,也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现在大三了,大家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和社会环境,看看自己是不是要搭上考研的列车,因为现在应该是购票进站的时候了。
考研也并不像某些人口中那样痛苦万分,高不可及,其实,它也只不过是一个过程,简简单单,实实在在。
如果大家拿不定主意,不妨咨询下身边朋友、老师、家长的意见。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潜伏在每个人身边,你要懂得把握啊!在下面的篇幅中,我想先介绍些有关我们所学专业可以报考的院校(中国),这些院校的排列顺序是从北到南,从东向西,并不是有先后的推荐。
有学校的链接,也有些简单的介绍,大家感兴趣,可以打开连接详细看看。
顺便提醒你,做个有心人,不要走马观花,拿纸笔记下对你有用的信息,有时候错过了,不一定再找的到。
大家报考的时候,千万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广东省境内,要知道,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home/home.htm/department/ver10item/yjs/index.htm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创办于1959年。
经四十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2004年以全A的成绩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是黑龙江省重点大学之一,也是黑龙江省中医药教育、医疗、科技及北药开发工作的中心。
羟戊基苯甲酸钾-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2 羟戊基苯甲酸钾类别:化学药品第1.1类适应症:缺血性脑血管病剂型:片剂(规格100mg/片)和冻干粉针(规格50mg/支)进度:已获临床批件, I期临床试验进行中。
知识产权: 已经申请国内国际化合物专利,中国、俄罗斯和韩国已经获得专利授, 欧洲、美国、日本、巴西、加拿大、印度、印尼和以色列专利正在实审阶段。
中国ZL01109795.7(2006.3.1)俄罗斯2305092(2007.4.13)韩国756470 (2004.12.17)转让方式:国内市场已转让,现寻求国际技术转让研究背景:脑血管疾病(脑卒中)为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脑部血流受阻所致病症,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据报道我国城镇和乡村人群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年发病率分别为219/10万和185/10万,死亡率为116/10万和141.8/10万,且趋年轻化。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约150~200万人,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病例的60~80%。
1992年我国城乡人口死亡原因中,脑卒中均排在第二位,占死亡总人数的21.13%和16.18%。
北京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1999年达81.6%。
我国死于脑血管病多于死于心脏病及癌症,位于三大死因之首。
脑卒中不但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在存活下来的占80%的中风患者中,仅有10%左右能完全恢复正常功能,绝大多数患者都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从而对社会及家庭造成极严重的负担。
其它国家的状况也大致相似。
因此对脑血管病的防治为全社会所关注。
各国药物学家和医疗专家及各方力量(政府、社会团体)将研发防治脑血管病的药物视为迫切使命,但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
我们在前期研究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新药消旋3-正丁基苯酞(dl-NBP,商品名“恩必普”)基础上,利用前药原理深入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格控制的目的;根据本品合成工艺用到的有机溶剂,建立了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达到有效控制残留溶剂的目的;多批产品的数据积累结果表明产品的质量是可控的。
协和考研复试班-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药学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下称校)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学院校。
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院校的发展十分关心支持。
江泽民主席1997年亲笔为院校题写了“严谨、博精、创新、奉献”的院校训;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对院校发展寄予了深切关注和殷切期望,温家宝总理指出:“协和具有办学的有利条件和优良的教学传统,应该办好,也一定能够办好,办出协和的特色,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药物所”)成立于1958年,由当时中央卫生研究院的药用植物学系、药物化学系、药理学系组建而成,隶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物所始终以寻找和研究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药物为主要方向,坚持以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为重点,是国家重点药物研究机构之一,采用现代医药学理论和高新技术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旨在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新药创制之路。
药物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抗肿瘤药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药物、抗代谢紊乱药物、抗感染药物、抗炎免疫类药物、治疗老年退行性疾病药物等。
药物所学科齐全,下设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物合成、药物筛选、药物晶型、药物制剂、药物代谢、新药开发等研究科室,具有很强的药物研发能力。
药物所现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即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活性物质发现与适药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物传输技术及新型制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物靶点研究与新药筛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晶型药物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药作用机制研究与药效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创新药物非临床药物代谢及PK/PD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医学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即中国医学科学院小分子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代谢紊乱和肿瘤发生相关机制和靶点发现重点实验室。
柱前衍生化RP-HPLC法测定桑枝总生物碱的含量夏学军;汪仁芸;刘玉玲【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年(卷),期】2008(17)23【摘要】目的:建立桑枝总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9-氯甲酸芴甲酯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Dikma 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75 mmol·L-1柠檬酸三钠溶液(磷酸调pH=4.2),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4 nm.以1-脱氧野尻霉素为对照,外标法计算桑枝总生物碱含量.结果:1-脱氧野尻霉素在20~50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6 ng.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为0.9%(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桑枝总生物碱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总页数】4页(P2044-2047)【作者】夏学军;汪仁芸;刘玉玲【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R977.15【相关文献】1.AQC柱前衍生化RP-HPLC法测定大蒜中蒜氨酸含量 [J], 杨毅;谢慧明;吴泽宇;吴方睿2.柱前衍生化RP-HPLC法测定L-叔亮氨酸含量 [J], 陈亭亭;黄金;陈蔚青;王普3.柱前衍生化RP-HPLC法测定肌醇片剂的含量 [J], 汪江山;严拯宇;姜新民;胡育筑4.柱前衍生化法测定晶帽石斛中总氨基酸含量 [J], 李光;李学兰;陈曦5.RP-HPLC柱前衍生化法测定壳聚糖喷雾剂盐酸氨基葡萄糖含量 [J], 朱志灵;张勋;马迟;张松柏;徐伟;陈頲;林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新药药理学前言药物的体内过程又称为药物代谢drug metabolism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内容主要是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
英文中经常用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写成ADME。
其中将代谢和排泄合在一起统称为消除elimination。
将分布、代谢和排泄合在一起统称为处置disposition。
第一节药物代谢研究的发展一、药物代谢的研究技术经典的药物代谢研究是测定血液和各种组织中药物的浓度和含量从技术角度讲类同于药物含量分析。
药物代谢研究已经采用的测定方法1.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2.薄层层析法联用上述检测法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联用紫外检测荧光检测、电化学检测、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和质谱检测等4.气相色谱法GC联用电子捕获检测、氢火焰检测和质谱检测等5.放射性同位素示踪6.放射免疫法RIA、酶免疫法EIA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7.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8.抗菌素类药物还利用了特有的微生物法或专门的自动化微生物分析仪。
几乎所有的分析技术都被借鉴到药物代谢的研究中来向着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微量化的方向发展。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也称药代动力学或药物动力学。
是数学与药理学相结合产生的一门学科。
药物进入机体后在血液中的含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是一个动力学过程。
药代动力学是假设药物进入机体后有不同的分布空间每个空间作为一个房室。
一室模型假设药物进入机体后立即均匀地分布到全身的体液和组织中去只有一个房室然后排出体外。
二室模型则假设药物进入机体后很快均匀地分布到一部分体液和组织中心室再以较慢的速度由中心室分布到另一部分体液和组织周边室最后由中心室排出体外。
每种情况用对应的数学公式表达称为数学模型。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的一所研究机构,成立于1959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该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药用植物的资源调查、收集、繁育、开发与利用、品质控制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它的目标是推动中国的传统中草药现代化研究,发挥中医药在保健和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
首先,他们通过调查和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药用植物资源,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植物样品库。
其次,他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这些样品进行鉴定、繁育和种植。
接着,他们通过化学分离和纯化技术,从这些药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药理学、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最后,他们利用现代药物研发技术,将这些有效成分应用于药物开发中,致力于开发和生产安全、高效、低毒的中药新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他们成功地繁育和种植了一大批重要的药用植物,并发现了许多具有药用潜力的植物资源。
他们还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验证了一些中药的临床疗效。
这些研究成果为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促进了中草药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还拥有一支强大的研究团队,由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组成,其中包括很多著名的植物化学家、药理学家和药物化学家。
他们的出色工作为该研究所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和医学科学院的大力支持。
他们为该研究所提供了必要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开展各项研究工作。
此外,研究所还积极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药用植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国外药物研发数据共享案例及经验借鉴随着科学研究进入数据密集型范式,科学大数据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也成为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和起点。
为促进临床数据共享,WHO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于2015年8月发布了关于支持临床试验数据共享的声明,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于2016 年1月20日发布了关于临床试验数据共享的建议。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亦决定从2016年3月14日起,要求公开原始数据(包括原始记录数据和研究计划书)共享计划、数据保存和管理规划、在知情同意书中加入公开原始数据内容,旨在进一步推动临床试验透明化,履行医学研究者的社会责任。
新药研发具有复杂程度高、周期长、投入高、成功率低等特点,平均每5 000~10 000 个化学或生物分子中可筛选出250个先导化合物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最终仅有1个能获批上市。
1种新药从发现到成功上市通常需要10~15 年[3],平均投资13.95亿美元[4]。
研发过程中,从药物发现到新药申请,从临床前试验到上市后的临床效果评价,无不建立在翔实而可靠的科学数据基础上。
有效的数据挖掘和模型开发需要有代表性的、经过处理的大数据集,但是以往按照严格的临床试验指南产生的高质量临床前安全数据由于项目特点、知识产权保护或竞争优势保护等原因而不会公开,仅有少量上市药物的安全性数据有时会以概要的形式发布。
因此获得并共享高质量、高赋值的新药研发数据存在较多障碍。
而破解这一难题,是提高药物研发效率的关键。
为此,本文介绍并分析了欧洲制药工业联合会支持的2个药理学、毒理学数据共享平台的解决方案,为我国新药研发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1 我国的药物研发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我国对新药研发平台建设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启动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在全国范围内布局15 个“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旨在全面提升我国的新药创制能力。
如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精神药物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获得了2008-2020年的滚动支持。
药品标准目录: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目录,既可浏览也可按汉字或拼音搜索。
中文医网-药品检索:提供5000余种药物的药物参数,药代动力学检索,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检索。
中国金药网:可提供科研信息检索等服务。
药联盟:,药学交流最好的平台。
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包括政策法规、中医药专业杂志等,可进行药材市场、药品制剂等的数据库查询。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全国中药信息工作委员会主办。
中国医药信息网:包括医药数据库查询、医药信息服务等。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
药品快速查询:可依台湾药品编号,名称,剂型和制造商查询。
国外相关网站Pharminfo:是反映药学领域最新信息的网站,信息量大,更新快,内容包括药物信息、出版物、重要会议及讨论组等。
两个数据库分别是:Drug database 和 Disease database。
Drug database用于检索具体药物信息的资料库,可以按照通用名和商品名两种方式检索。
Pharmacy:内有众多的药学数据库。
美国药典数据库USP:开设网上药刊,发表研究成果,促进药学科研。
国内药学信息网站中国药讯:提供药品市场动态及分析、供求信息。
中国药学网:内容包括新药研究、开发、咨询、资料检索、药理研究。
医院药学网:介绍药事管理、临床药学、药物研究、药品信息等。
药苑信息网:专业药学信息站点,中国药科大学主办。
药学在线:有关药学信息、资料的专业站点,提供大量医药类站点链接。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包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确认的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中国药学网:新药研究、开发、资料检索、药理研究等。
中文生物医学信息网:提供资源索引,实验方法等。
中国医药保健品信息网:有大量的医药信息资源。
广州军区武汉陆军总医院四月蒿药学网站:提供药学新闻,药学资料,药学站点荟萃,药学服务等。
药学工作者常用网址大全(转贴)药品标准目录: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目录,既可浏览也可按汉字或拼音搜索。
药学的考研反向:1.药物分析2.药理学3.药物代谢动力学4.药剂学5.药物化学6.制药工程学7.临床药学8.微生物与生化药学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药学信息学11.药事管理。
药学方向考研的科目每个学校都不太一样,但是几乎都要考有机化学,其他的像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也是初试常考的科目。
复试科目一般为本专业相应的专业课,也就是药花,药理等药学主干课程,另外有些方向会加上药代动力学(药剂方向一般会加),微生物学(生化制药),基因工程等一些生物或者医学范畴的科目。
2药理学:现在一般都是考药学综合了,各个学校不一样的,你要根据具体想考的学校的大纲来确定,基础课像: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物理化学之类的,很多学校都考的,也有的学校选择专业课,比如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等!学校排名B+等(25个):吉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郑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温州医学院、南华大学、暨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昆明医学院、青岛大学B等(28个):成都中医药大学、三峡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广东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北方学院、广州医学院、泸州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同济大学、贵阳医学院、烟台大学、东南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北大学、徐州医学院、河南大学、潍坊医学院、蚌埠医学院、宁夏医学院、辽宁医学院、皖南医学院中山大学要考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50药理学综合参考书目:650 药理学综合:报考药理学专业的考生参考:①《分子生物学》,版本参照913分子生物学。
②《药理学》(第五版),李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F3308 药理学前沿:①《药理石岩方法学》,徐淑云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 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芬乐胺类别:化学药品1.1类适应症:帕金森氏病(PD)剂型:片剂进度:已经申报临床试验知识产权: 中国专利:ZL02107737.1转让方式:寻求合作开发或转让研究背景: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肌肉震颤、僵直、运动困难、身体姿势和运动平衡失调。
进一步发展还会出现识别、知觉、记忆障碍及明显痴呆。
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患者黑质致密体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含量显著减少。
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原因迄今不明,遗传、感染、免疫功能异常、衰老、体内外的神经毒素等因素对PD发病均起一定的作用,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受损在PD的发病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PD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基因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在临床仍占主要地位。
治疗PD的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影响多巴胺能神经的药物和抗胆碱药物。
但是部分药品副反应较大,作用不显著,而且只能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对于延缓疾病的进程作用有限,更谈不上根治PD。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药品多依靠进口,其高昂的价格也限制了应用,因此目前国内外仍然急需有效、价格低廉的治疗帕金森氏病药物。
芬乐胺是人工合成的番荔枝酰胺衍生物,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开发的1.1类化学新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临床前研究发现芬乐胺对体内外PD 模型均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相关研究内容已申请并获得中国化合物发明专利授权。
芬乐胺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两度“973”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十一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的资助。
在国家及部委课题资金大力支持下,已完成全部临床前药学、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并已经于2012年4月正式申报临床试验,目前正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评中。
研究进度全部临床前研究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