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3 人物头像写生 学习辅导
- 格式:pdf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0
人物头像素描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人物头像素描教案课程名称:人物头像素描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人像比例、结构,提高对人物面部表情、头部结构的认识,从而达到刻划对象心理表情的高度,对日后进行创作有较好的帮助,并通过头像的训练,对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是素描教学的较高级阶段。
教学重点:对人物头部结构及人物神态的刻划。
教学难点:对人物头部解剖结构的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
教材:《素描》刘虹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 7—5621-1893-0 学时:6╳10人物头像素描一、人物头像素描的意义1、人物是素描研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很多专业画家研究的对象。
我们可以从很多大师那里找到他们画的人像素描,并可见其所具有的艺术质量,那些充满魅力的人像素描大多是创作画中的设计稿,但是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研究素描头像的作画技法应对有关艺术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和研究,使之在提高技法的同时对艺术的思维、观点进行培养和锤炼。
这样有利于在绘画成长的过程中发育健全。
研究人像素描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练习程序。
二、人物头像写生1、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从头骨研究开始并借助头骨及肌肉解剖知识以及面部细节的帮助,大致掌握不同角度俯仰透视时头部的关系和表现方法。
2、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在画头像时要掌握基本的构图规律、原则,要看好纸的大小,而后开始定位、高低左右、中心线等辅助线的勾画,再确定头部的尺寸及比例和它的运动趋势,然后轻轻的定位描画。
3、头像的画法步骤掌握画素描头像的方法和步骤,始终进行认真的观察、细致的比较,坚持从全局出发,从大处入手刻画,注意结构和比例关系。
小的细节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只用长短不一的直线表示则可。
确定脸部的大轮廓、体积特征和比例之后,标出明暗交界线的位置,要考虑面部的高点和低点,细部的加工要仔细研究形体。
头像---人物正面备课时间:2月13日总累计第5课时教学内容:人的五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掌握人的五官比例位置和五官形象特征。
2、能力目标:会用线描形式表现人物头像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写生兴趣,激发学生写生欲望,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人的五官的位置、比例及五官的画法。
教学难点:五官的画法。
(观察——线描再现的方法)教学教具:挂图或投影片、示范作品。
学具:铅笔、画纸、橡皮等。
教学方法:谈话法、演示法一、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用投影仪或挂图出示想象画、简笔画头像和写生头像的对比图,师生共同讨论以下问题:1、二者之间有什么相同点?2、有什么不同点?3、和生活中的真人相比,哪一张更逼真?生生讨论,师个别提问后总结:它们都是表现人物的头部形象,不同点是前者没有后者逼真,和生活中的人物相象。
这种画叫写生画。
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学习更多的画种,开扩绘画视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人物正面头像写生(板书)二、讲授新课:引导学生分析正面头像构成。
(从上到下,从大到小观察,让学生养成条理化习惯)由发形和脸形两大部分组成,脸上有眉毛、眼睛、鼻子、嘴,头两侧有耳朵。
1请一位五官位置比较标准的男同学到前面,让大家一起观察比较。
设问:请大家看这位同学的发际到眉、眉到鼻底、鼻底到下颏底部,这三段的距离是怎样的?结论:三段距离基本相等。
设问:看两眼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和眼睛的宽度是不是相等?结论:基本相等。
2运用挂图或投影片配合讲述五官比例位置“三停五眼”。
“三停”即发际线到眉等于眉线到鼻底线等于鼻底线到下巴颏底线。
“五眼”即眼睛的长度为头部竖分的五分之一,两眼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眼睛的长度。
嘴的位置:鼻底线至下颏线之间的二分之一处为嘴的下唇。
嘴的宽度:一般等于两个黑眼珠内侧距离。
鼻子的宽度:一般等于两眼内眼角之间的距离。
耳朵的宽度:一般等于眉至鼻底线之间的距离。
以“三停五眼”为标准,比较出具体人的五官特点。
《正面平视男子人物头像写生》教案【教学主体】:高二年级美术(绘画模块)选修生【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头部正面平视头像比例。
2、学习用明暗的形式进行人物头部写生,要求造型准确,明暗丰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能够体现出对象的特点,提高对人物面部表情、头部结构的认识,从而达到刻划对象心理表情的高度。
【教学重点】:1. 正面平视的处理和结构的准确性。
2.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训练目的。
【教学难点】:分清主次,刻画虚实有度。
【教学程序】一、组织教学:1、谈话:(投影片)同学们,刚才欣赏了一张的照片,谁来告诉老师,照片是从那些角度来拍摄的?2、生回答后小结。
人物头像写生,模特与写生者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改变其中一个的位置,也相应改变了另一个体的位置,模特的俯仰正侧等角度完全是相对视点而言的,模特与写生者的眼睛同在一条水平线上是平视;抬高写生视点,则模特位置相应降低,成俯视角度,反之模特是仰视角度。
3、讲述:当视点固定后,模特与写生者的角度关系只会有图中的9种情况出现,即将眼前视域空间以视线心点为中心,模特头像的高宽分别为中间水平区域和垂直区域的宽度划分为9个区:上、中、下、左、右以及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事实上这样划分后,就已经将写生者眼前的视域空间完全分割。
这样,写生时只要确定一下模特头部与写生者的空间位置,就可以准确定位该模特头像的透视规律。
完整的头像透视图(投影片)。
二、引入新课人物头像透视变化又是非常复杂的,是写生学习的重难点之一。
在此,为了较快掌握头像写生这门课,掌握头像写生中的透视规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视男子人物头像写生(投影片:平视人物头像写生)三、讲授新课1.讲述正面头部比例的大体划分。
我们要把人物头像画好,首先得了解人物头部的比例,也就是眼睛、鼻子、嘴、耳朵等在头部所处的位置。
(1)人物头像大的形:头颅半圆形,下巴成‘U’形。
(投影片)(2)运用投影片配合讲述传统教学中的五官比例位置“三停五眼”。
“人像写生基础之——面部特征”说课稿单位:长沙市第十九中学姓名:谢敏授课班级:高三艺14班一、教材分析:(一)人物面部基本规律:头型特征,五官位置、特征和表情变化。
(二)教学目的:1、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的脸型、五官特征和五官的位置以及了解人物面部表情变化规律。
2、掌握人物头像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描绘方法。
(三)重点:掌握人物头像的面部特征规律。
(四)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
2、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五)教具准备:CAI教学课件二、授课部分:(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看一段VCR片段。
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面孔。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靠什么来识别影片中熟悉的面孔的?3、看图思考:这么多的面孔我们识别他们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这时就告诉大家:人的脸是一个人的标志。
所以在我们进行人物绘画时,往往就得从人物头像开始。
要画好人像,首先要对人脸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所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与我们人脸有关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1、脸型特征(1)“相之大概,不外八格。
”人的脸型不外乎以下8种规格:田、国、目、用、由、甲、申、风。
(2)提问、思考:请同学们从字形上比较“田、国、目;由、甲、申;用、风”的区别。
(3)展示八格图,逐一讲解人的脸型特征。
(4)教学活动:为加深巩固所学知识,组织一部分脸型明显的同学上台来,让其他同学来比较、判断他们的脸型。
2、五官位置三停五眼(结合图片讲解)(1)三停——即把我们的脸从上到下均等的分成三份:从发际线到眉弓为上停;从眉弓到鼻底为中停;从鼻底到下颏为下停。
(展示图片)(2)五眼——即我们的脸正面有五只眼睛的宽度。
(展示图片)3、五官特征(结合图片讲解)(1)眉毛:平、弯眉;粗、细眉;浓、淡眉;立、挂眉等。
(2)眼睛:凹、突眼;平、吊、挂眼;三角、方、圆眼等。
(3)鼻子:高、平、塌鼻;翘、钩、肥鼻等。
(4)嘴巴:翘、瘪嘴;厚、薄嘴;方、圆嘴等。
课题:人物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
学习目的:了解人物写生的方法步骤及于石膏写生的不同表现手法学习重点:要深入地观察、感受对象,更要充满热情与情感地去表现对象。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解新知识
人物头像写生步骤与石膏头像写生步骤是一致的,大体划分为构图、轮廓、塑造、整理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由于写生对象从石膏头像变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人,因此在写生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结构与形体,更要关注人的性格、精神与表情;不仅要深入地观察、感受对象,更要充满热情与情感地去表现对象。
1、构图观察观察要善于把瞬间所观察和感受到的具有个性的东西,深深地印在自己脑海里,作为形象塑造的依据。
2、轮廓从落幅开始,外轮廓与内轮廓同时推进。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画准头部的基本形、基本结构,确定基本的体面转折关系。
任何时候都不能混淆这种基本体面的大关系。
3、塑造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明暗色调去塑造形象,从基本形体塑造到深入刻画,准确、概括、生动地再现对象。
4、整理整理,即调整统一。
三、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要求:(1)提倡严谨的造型。
(2)运用整体的观
察方法。
(3)各部份比例关系要正确。
人物头像速写教案精品文档人物头像速写教案课题:人头像速写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学会运用三庭五眼的规律来表现人物头像教学难点:头像比列的掌握绘画的方法技巧手段的运用知识目标:三庭五眼的规律是用来表现正面头像的方法能力目标: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来描绘人物头像的能力情感目标:学会懂得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掌握知识教具准备:课件课本学具准备:课本、铅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导入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学习美术多年了,但有的同学始终都画不好,有的埋怨自己没有天赋,不会画这是理由吗,生:不是,关键是没有用心去学习和方法的合理运用造成的。
师:比如当老师让同学们画一个瓶子先定位作辅助线,有的同学嫌麻烦只画外型,结果改来改去也画不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任何科目都一样,灵活运用方法才能进步。
1 / 6精品文档二、讲授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人物头像速写也是一样,俗话说的好画人难,画人脸更难,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速写概念,速写是要求在短时间内,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以简练的线条扼要地画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动势和神态。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观察并讨论一下这两个图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师板书并小结:三庭:发际线至眉骨=眉骨至鼻底=鼻底至颏底 1 123眼睛在头高的 ,处,嘴在下庭的 ,处,耳朵的长度=中庭,脸宽=五眼长度12处,向上找出眉毛的位置,从眉毛以下的 1处找到鼻底线,下庭=中庭=上庭推出21发际线的位置,耳朵=中庭,嘴在下庭的处,脸宽=五眼确定两眼的位置,鼻子=一眼长度,五官找完以后,确定脸的造型和发型,最后刻画五官造型,整理完成。
三、学生练习:美术学案2 / 6精品文档在校园中健康成长——造型表现第二节人物速写教案授课教师:邓乐平一、教材分析我对教材进行如下分析:教材共分为三课,内容包括人物头像素描、人物速写、服装设计。
教材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原则,每课均采用基础知识,技能训练程序和表现方法要点“三段式”结构。
人物头像写生的要点1)、肤色人物头像的肤色受人种、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及精神状况的限制。
以中国人的一般肤色为例:黄皮肤是其共性,变化丰富多样。
皮肤呈黄中泛红、黄中又显微弱的蓝绿色。
面部色彩:额头偏赭黄;面颊、耳、鼻偏红;眉骨、眼窝、颧桥下缘、下颏偏冷;颌部带黄绿色。
人的肤色受光照、反光和环境色的影响还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色彩同时对比会改变皮肤颜色的倾向。
如:衣服或背景是鲜艳的暖色,皮肤颜色的倾向将是冷色;若受红色衬托,皮肤则带绿味。
2)、五官眼:画眼不能把眼与周围的环境分开,对相关的眼窝、眉弓都要关照。
眼珠、眼睑线、眼白要符合球体表面的弧状结构、明暗变化和虚实关系。
眼睛是形象特征的表现重点,应该细心观察,准确刻画。
眉:眉依附在眉弓上,决定了眉毛上下两列的颜色与形状走向。
眉头与眉梢的颜色有明显的深浅区别,其交汇处常是眉毛最亮和最深的地方,注意了这些问题,眉弓的体积就容易画出来。
眉毛一般为青黑色,画时要与头发、眼珠相比较,为了某中需要也可以将眉毛画得较浅。
用笔要顺着眉毛的走向,不能呆板生硬。
眉毛也可以表情,它的舒展、皱缩应与眼神一致。
嘴:嘴附着于上下颌骨,注意嘴的形与色的变化应该是在曲面上的变化。
嘴唇较红润,上唇背光,色弱较暗;下唇受光,色强较浅。
嘴唇正面,色较饱和;两侧带紫味,嘴角要冷些。
要注意口缝线的虚实变化和唇边线与肤色的自然过度,用笔要体现结构。
鼻:画鼻首先要抓住鼻子的四个大面的基本关系和色彩关系。
鼻梁的色较饱和,两侧偏冷灰,鼻头最暖,鼻翼次之。
鼻孔不宜画得太深太实,两个鼻孔的颜色也不能平均对待。
颈部:颈部的肤色与脸部的肤色要协调,颈部呈圆柱体。
对于年轻丰满的女子颈部结构不宜表现过细;老人的颈部处理不能简单化;画颈还要留意头、颈、肩的动态变化。
头发:画头发要抓住头部体积、发型和颜色。
头发颜色一般为黑褐色,受光后,头发颜色的明度和冷暖都会发生变化。
画头发用笔宜概括发型特点,灵活而不死板。
Ⅰ、复习回顾1人物头像作画步骤2头部的结构造型3.整体结构造型II、讲授新课:真人头像写生人物头像写生人的头部是人物造型的重要部位,它集中反映了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是塑造人物的关键,在基础素描训练中,包括人物头像写生在内的真人写生,是提高素描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
一、人的头部结构人的头部结构,主要是指头的解剖结构与形体结构。
掌握人的头部结构规律,是人物象写生的基础。
一、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主要表现为形体结构、外形特征和头部比例三个方面。
1.形体结构头部的骨架形状,是介于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的一个六面体,头部又分脑颅和面颜两部分。
(1)、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1/3。
脑颅部的前额区构成方形体块。
(2)、面颜部则由颧骨区的扁平体块,上颌骨区的圆柱状体块;下颌部区的三角形体块组成。
约占头部2/3。
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颜面部,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个体块的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
(如图1)2.外形特征头骨的形状决定着头部的外形特征。
它不仅表现出性别、年龄的差别,还包括各种个性差异。
图1(一)、男、女头部的外形特征(1)、男性头部体积较大,趋于方正,前额后倾,眉弓与鼻骨较显著,下颌与颏部带方形、枕部突出。
在外貌上男性头部线条趋于刚直,形体起伏较大。
(2)、女性头部体积较小,颜面的隆起和结节部位没有男性显著,但额丘、颅顶丘较突出。
额部平直,下颌带尖,颏部趋圆。
在外貌上,女性头部线条趋于柔和,形体起伏较小。
(如图2)(二)老、幼年头部外形特征(1)、幼儿头部的脑颅体积占头部的5/6,颜面仅占头部l/ 6。
图2头顶骨隆起,额丘高而显著,下颌小而圆。
脑颅大、颏部内收,鼻根到嘴唇距离缩短,是幼儿头部最显著的特征。
(2)、老年头部顶丘因毛发稀疏而十分显著,牙齿脱落,因而牙床凹陷,面部缩短、五官集中,嘴部收缩,下颏突出前翘,是老年头部的显著特征。
不同类型的头部特征人的头部肌肉比较浅薄,头的基本造型特征是由头骨的形状决定的。
人物速写头像速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头像速写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头像速写的概念和意义。
2. 人物头像速写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3. 人物头像速写的观察方法和步骤。
4. 人物头像速写的创新和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物头像速写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观察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人物头像速写的创新和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人物头像速写的理论知识、案例和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人物头像速写的作品,引导学生对人物头像速写产生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人物头像速写的概念、意义、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3. 观察与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头像速写的观察方法和步骤,学生进行实践绘画。
4. 创新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头像速写的创新和实践,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人物头像速写的概念、意义、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实践,提高学生对人物头像速写的兴趣和审美观。
六、教学拓展1. 欣赏与分析:教师展示国内外优秀的人物头像速写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2. 比较与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人物头像速写作品的比较和讨论,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3. 联系与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将人物头像速写与其他绘画形式相结合,如素描、水彩等,进行实践创作。
七、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进行人物头像速写。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进行人物头像速写的练习。
课程名称:人物头像写生(素描)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人像比例、结构,提升学生对人物头部结构的理解,从而达到刻画对象心理表情的高度。
并通过头像的训练,对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教学重点:人物头部写生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对人物头部结构的表现。
教学难点:人物头部结构的表现。
教学方法:示范、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
教材分析:头像素描包括石膏头像素描和真人头像素描,而真人头像不但包含了石膏头像素描所应具有的造型元素,而且,对人像在精神、情感、肤色、动态等方面的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头像造型训练中不可少的课题内容。
教材中的头像素描包含的内容:一、人物头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我们以示范、讲授与学生训练来掌握写生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二、人物头像的造型特点。
重点放在人物头像的造型特点上(3课时),详细讲解:1、形体结构;2、人物表情与人物头像结构的关系;3、动态与人物结构的关系。
;三、不同性别、年龄人像的表现。
本节主要讲述:1、青年男子头像;2、青年女子头像;3、老年人头像。
;四、画面的最后调整与处理。
结合学生训练,讲述一下就能够。
课时安排:13课时第一课时:人物头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静物素描、石膏头像素描,它们主要是为了锻炼我们观察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明暗关系为目的。
但它不具备对精神、情感、动态等方面的表达。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还是来学习一下人物头像素描。
二、观察与构思(针对模特讲授,让学生认真听取)面对写生对象,我们不要急于下笔,首先必须观察1-2分钟。
一是要体会人物给我们的总体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
(如:脸型;五官的大小;人的性格特征—柔弱、刚强、温和、严肃;内心活动等)三、示范、讲授(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
采用老师示范、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生站在后面认真看、听)示范。
(在画头像时要掌握基本的构图规律、原则,要看好纸的大小,而后开始定位、高低左右、中心线等辅助线的勾画,再确定头部的尺寸及比例和它的运动趋势,然后轻轻的定位描画。
人物头像速写教案教案标题:人物头像速写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人物头像速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技巧,通过速写表达人物形象和特征。
3.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绘画技巧,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人物头像速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习观察和把握人物形象和特征。
3. 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人物头像速写。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和马克笔。
2. 人物头像速写的范例图片。
3. 素描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人物头像速写的概念,与学生分享一些经典的人物头像速写作品,并讨论速写的特点和目的。
解释速写的定义:通过快速而精确的线条表达人物形象和特征。
2. 知识讲解(10分钟)使用PPT或白板讲解人物头像速写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包括:- 观察人物的整体形象和轮廓,注意比例和位置关系。
- 着重观察人物的五官、发型、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细节特征。
- 运用简洁而准确的线条勾勒人物形象,注意线条的变化和表达力。
- 考虑光影和细节的处理,使速写更加生动和立体。
3. 示范与实践(15分钟)展示一张人物头像速写的范例图片,并通过步骤演示如何进行速写。
鼓励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践,先用铅笔进行草图和基本线条的勾勒,然后逐渐加入细节和阴影的处理。
4. 学生练习(20分钟)提供多张不同人物的头像图片,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进行速写练习。
鼓励学生观察并把握人物的特征,尽量快速而准确地进行速写。
教师可以逐个检查学生的作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人物头像速写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观察和绘画技巧。
教学延伸:1. 给学生提供更多不同风格和特点的人物头像图片,让他们进行更多的速写练习。
2.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铅笔、水彩等,创作更多样化的人物头像速写作品。
3. 组织学生之间的速写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初中美术头像写生教案篇一:美术说课稿《人像头像》美术说课稿《人像头像》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学生开始接触到人物画,捉到人物画,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小学时儿童画曾多次接触,到了五六年级,又学习过人物结构和一般的比例关系,具有一定的正确性认识和经验.但这种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还不成熟,几乎还带有强烈的儿童画的痕迹.本课将就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物面部形象、结构和表情有所接触,掌握分析、比较的观察和描绘方法,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人物画。
本课教材主要通过传统的“八格图”和“三停五眼”等方法,向学生介绍人物面部的基本规律,包括头型特征、五官位置和表情变化等.按大纲要求,本教学内容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讲授课,第二课时为技法练习课.但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画法,在第一课时我也安排了人物画的写生练习,但不是对真人的写生训练,而是面对照片进行练习,这一方面降低了写生的难度(对象可以保持不动),另一方面更利于对人物头像画的步骤进行更直观的讲解.这将为下一课时的真人头像写生打下基础。
2、教学目地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的脸型特征和五官的位置关系,以及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②初步掌握人物头像的观察方法和描绘方法。
3、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4、教学难点①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掌握人物头像的相关知识。
②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5、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二、授课部分引入新课部分在上课之前,播放一部影片片断。
目地:让学生在休息之余观看影片,并对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发生兴趣,为后面的引入新课埋下伏笔。
点击图标,打开演示文件。
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系列大家熟悉的电影明星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认不认识屏幕上的这些人,答案肯定是认识,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
让大家回忆上课前看的影片,让同学们讲出影片中有哪些人物。
此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已经回来了课堂,这时提出问题:既然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或者说能记住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靠的是什么来加以判断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这时同学们会得出答案:是通过人的样子及人的脸来判断的。
Ⅰ、复习回顾1人物头像作画步骤2头部的结构造型3.整体结构造型II、讲授新课:五官的形体特征与构造眼(1)、被称为“灵魂的窗户”。
是传神写照的重要部分。
眼部包括眼眶、眼睑、眼球三部分。
眼眶为四边矩方形,内置眼球。
双眼并置于脸部同一平面上。
图9 眼睑俗称眼皮。
它分为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
眼睑开口处称为眼裂,内眦与外眦。
上下眼睑并非是对称的半圆形,上眼睑弧度最高点靠近内眦,点靠近外眦。
眼睑的开闭依靠上眼睑的活动。
眼裂两端分别为下眼睑弧度最底上下眼睑长有放射状睫毛。
上眼睑睫毛较粗并上弯;下眼睑睫毛较细并下弯。
闭眼时睫眼球是一个球状水晶体,绝大部分被眼睑覆盖,但外形仍呈现球形状。
眼球主要由瞳孔、巩膜(俗称白眼珠)构成。
双眼的运动始终是一致的,视点均在同一方向。
眼部的透视变化随着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眼裂的弧度飞眼球的位置飞内眦与外眦的形状,上下眼睑的厚薄表现出来。
(图9)(2)、嘴嘴分为上唇和下唇,闭合处称口裂,两端称为口角。
内有上下两列牙齿长于上下颌骨的齿槽内。
嘴的形体特征与上颌骨是一致的,构成半圆柱形。
嘴的中线上方为人中,唇侧有鼻唇沟与脸颊相接,下唇以颏唇沟与颏部为界(图10)o嘴的透视变化除随头部的透视而变化,还通过嘴裂的弧度,嘴角的距离及唇的厚薄表现出来。
图10(3)、眉眉毛依附在眼眶上缘即眉骨上。
眉毛靠近鼻根处为内端,称为眉头,中部称为眉峰,尾部为眉梢。
一般眉头毛较密,颜色较深;眉梢毛较疏,颜色较淡。
眉骨的起伏变化,对眉毛的颜色浓淡也有影响。
眉毛的形状与浓淡,因人的性别、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来讲,男性的眉毛粗而密,颜色浓;女性的眉毛细而长,颜色淡。
儿童的眉毛淡,老年人眉毛则浓淡兼有。
眉与眼的表情动作及其透视变化是协调一致的。
(图11)图11(4)、鼻鼻在面颜最突出的中心部位,在造型上可说是举足轻重的。
鼻由鼻根、鼻背和鼻尖三部分构成。
正视好似梯形,其体积由鼻梁、鼻两侧、鼻底四个面组成。
鼻根隆起的“嵴”俗称鼻梁。
《头像》一、教学内容:《头像》——线描写生画二、教学目的:通过头像线描写生练习,理解头部五官位置、比例,做到细致观察,抓住人物的脸型特征描绘出来。
三、教学重点: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及对头部内(五官)、外(脸型)特征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抓住脸型特征,以简练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头像。
五、教学教具:学生不同角度的头像线描写生画几幅,脸型特征挂图等。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板书课题:《头像》(线描写生画)出示准备的范画,指导学生欣赏。
二、讲授新课:1、五官位置、比例及结构等。
(指名学生让来让学生自己研究,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中国有“三停五眼”之说。
即头的长度,由发际至眉间,眉间至鼻底,鼻底至下颏这三部分的长度大致相等。
头的宽度以一只眼的长度为准,共约五等份。
这种简单的概括,是成人的一般比例关系。
儿童与成人不同,年龄愈小,眼的位置愈偏下,两眼的间的距离愈大。
人的五官和头型一样,眉、眼、鼻、口、耳,因性别不同,也都有各自的基本特征。
2、头部的外形特征类别:中国传统技法常把头型分为“八格”,各用一个汉字代表,如:“田”、“国”、“由”、“用”、“目”、“甲”、“风”、“申”。
有的人类学家把头型分为十种类型,从种种不同的角度,动势或发型来看,也可概括为各种不同的基本形,以上这些方法,都是把头部比较复杂的轮廓,概括为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并分析出其长宽比例和开体特征,便于表现。
3、讲解作画步骤:(教师边讲边示范画法)(1)、观察理解:通过观察,对人物的头像有鲜明的印象,经过分析,进一步认识人物头像特征和五官特征。
(2)、构图:在观察的基础上,用很轻的直线把头像安排在画纸的适当位置上,使画面均衡、饱满。
(3)、大体与基本关系:构图定位后,把大体的基本形画出来,即大的轮廓、基本形、体面和明暗的初步关系(以线造型可不画体面和明暗)。
(4)、深入与刻画:基本描绘出来的头像,对人物的五官、脸面特征加以深入细致的刻画,这时用线要肯定,要有表现力。
《基础素描》PPT学习辅导
第七章人像写生
第三节人物头像写生
主讲教师申柏
人物头像写生是素描研习的重要内容,很多前辈大师的素描头像作品,生动的体现了素描观察与表现的全过程。
德国荷尔拜因作品
德国(佛兰德斯)鲁本斯作品
德国珂勒惠支作品
作画步骤
一、构思和构图;
二、轮廓;
三、深入刻划;
四、调整。
一、构思和构图
在开始作画前要养成认真观察对象的特征、酝酿自己情绪的习惯。
根据对象的职业、年龄、气质、爱好等,考虑该如何表现,最后达到怎样的效果。
德国(佛兰德斯)鲁本斯作品
英国弗洛伊德作品
注意事项
不要仓促作画,构图时,注意人物位置安排是否合适。
二、轮廓
轮廓即墙基,要抓准。
就要抓住头部基本形、五官位置、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头与肩的关系等。
要画准轮廓,就必须整体观察,整体比较,多运用辅助线帮助确定位置。
在抓外形时要狠抓特征,要画得像。
俄国费欣作品
法国德加作品
注意事项
•在画准外形的基础上,五官位置也需狠下功夫;•回顾三停五眼的基本规律;
•嘴的刻画关系到人的表情;
•耳朵要与眼、鼻、嘴联系起来画。
德国荷尔拜因作品意大利阿尼戈尼作品
三、深入刻画
看看哪些部位最深、最强烈,就从这些地方着手,一般先从眉弓、眼、鼻、颞骨等处开始。
在深入刻画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整体关系,明白一幅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整幅画面的整体感。
注意事项
•在深入刻画中首先着眼于整个画面的明暗对比,将它作为画面中的主要矛盾。
•然后是暗的与暗的比,亮的与亮的比,将它比作为次要矛盾。
•“绘画的过程两头靠才气,中间靠力气。
”
素描肖像的局部刻画
四、调整
调整既是深入也是概括,使画面的总体效果更趋完整,要多做减法,将琐碎的细节综合起来,统一大关系。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