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化学染色
- 格式:ppt
- 大小:7.14 MB
- 文档页数:62
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化学染色是将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细胞科学。
它是在保持完整的细胞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前提下,运用化学反应将被检细胞内的各类化学成分和细胞结构及生理活性物质原位地显示。
因而对于探索细胞内的化学成分、生理功能、新陈代谢及细胞生理和病理改变有着重要意义。
血液细胞化学染色的范围一般可分为:蛋白质类(氨基酸、酶)、核酸类、多糖类、脂类、盐类或金属类,采用的方法通常为化学结合和物理溶解及酶-底物反应。
临床评价:1.细胞化学染色的开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其在结合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上对各类白血病的确诊,对许多血液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帮助,对各种良、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疗效和预后估计提供一定的信息。
2.血液系统各种恶性疾病,特别是急性白血病,因其多为早期分化较差的病理细胞增殖,客观上存在着形态变异、畸形发育,即使是有经验的检验人员仅凭细胞形态也难以避免错误诊断的发生。
如将细胞形态和细胞化学染色相结合,能提高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较正确地对其分型及亚型分型,即为急性白血病FAB 分型。
3.近年来,由于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超微结构等迅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细胞化学染色这一领域的进展,并出现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超微化学染色等更新、更准确的检验方法与手段,对探讨各类血液疾病发病原理和观察治疗反应及预后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将细胞免疫化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这三者与细胞化学染色及细胞形态学相结合,对各种白血病进行分型,即成为白血病的MICM分型诊断。
4.细胞化学染色通常应用在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对各种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
但白血病细胞因其呈高度的异质性和多态性,有时即使是同一类型的白血病也可在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细胞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所以对各类型白血病作一套较完整的细胞化学是补充了单凭形态对细胞辨认的不足。
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若要对各类型白血病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应尽可能采用多项细胞化学染色或双(多)重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检验前言细胞化学是细胞和化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
细胞化学染色是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应用涂片染色的方法,观察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
在病理情况下,血细胞的化学成分可发生改变。
因此,细胞化学染色不仅对研究血细胞的代谢活动、生理功能,而且对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血细胞的化学成分的变化、各种类型血细胞的鉴别、某些血液病的鉴别诊断、疾病的疗效观察以及发病机制的探讨均有重要意义。
研究血细胞的化学物质较多,如各种酶类、脂类、糖元、铁等。
下面主要介绍血液学中常用的一些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瑞氏染色法:瑞氏染色液的配制:瑞氏染料(粉)1g纯甲醇60ml将染料放在乳钵内加少量甲醇研磨使染料溶解,然后将已溶解得倒入洁净的玻璃瓶内,剩下未溶解的再加少量甲醇研磨,如此继续操作,直到全部染料溶解及用完甲醇为止。
制配好的染液保存于温室中一周便可应用。
新鲜配制的染液偏碱性,放置后可呈酸性,染液储存愈久染色愈好。
缓冲液的配制及其作用:1% KH2PO4 (即1g KH2PO4+100ml蒸馏水) 30ml1% Na2HPO420ml加蒸馏水至1000mlPH 6.4~6.8过氧化物酶染色一、原理: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POX)分解底物过氧化氢(H2O2)产生新生态氧,后者使联苯胺氧化为联苯胺蓝沉淀而定位于POX活性部位。
二、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染液的配制:(1)联苯胺(Benzidine)0.3g95%乙醇(Ethye alcohol)99ml36%亚硝基铁氰化钠(Sodium Nitroprusside)1ml (0.36g+1ml蒸馏水,置于37℃水浴箱中促溶。
)(2)30%mlml过氧化氢溶液:30%双氧水,吸取一滴约0.05ml放入50ml蒸馏水内,每次用时必须新鲜配制。
三、结果判断:细胞质中有蓝色颗粒的为阳性细胞。
四、临床意义:粒细胞中除早期原粒细胞呈阴性反应外,晚期原粒细胞及以后各阶段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细胞越成熟反应越强。
细胞(组织)化学和免疫化学染色技术细胞化学(cytochemistry)或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是细胞学(cytology)或组织学与生物化学(biochemistry)相结合的一门科学。
细胞化学染色(cytochemical staining)是在血细胞的原位上研究其化学成分的性质,包括蛋白、脂类、糖类、无机盐和酶等,在保持细胞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化学的定位、定性及半定量的观察,是血液病形态学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细胞免疫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染色,是鉴定某些细胞或组织的病态细胞(如微小巨核细胞)和白血病的重要的辅助性检验技术。
一、涂片细胞化学和免疫化学染色技术(一)细胞化学染色1.铁染色正常骨髓中存在一定量的贮存铁,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多分布在巨噬细胞内,称为贮存铁。
骨髓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含有铁颗粒,为细胞内铁,含内铁的细胞称为“铁粒幼细胞”,少数成熟红细胞也含有小的铁颗粒,称为“铁粒红细胞”。
以上铁质均可用普鲁士蓝反应加以显示。
(1)原理:骨髓内含铁血黄素的铁离子和幼红细胞内的铁颗粒,在盐酸环境下与亚铁氰化钾作用,生成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普鲁士蓝反应),定位于含铁粒的部位。
(2)试剂:铁染色液(临用时配制):200g/L亚铁氰化钾溶液5份加浓盐酸1份混合;复染液:1g/L沙黄溶液。
(3)操作:取新鲜含骨髓小粒的骨髓涂片,于铁染色架上,滴满铁染色液;室温下染色30分钟,流水冲洗,复染液复染30秒;流水冲洗,晾干后镜检。
(4)结果判定1)细胞外铁:细胞外铁呈蓝色的颗粒状、小珠状或团块状,细胞外铁主要存在巨噬细胞胞质内,有时也见于巨噬细胞外。
“-”为涂片骨髓小粒全无蓝色反应;“+”为骨髓小粒呈浅蓝色反应或偶见少许蓝染的铁小珠;“++”为骨髓小粒有许多蓝染的铁粒、小珠和蓝色的片状或弥散性阳性物;“+++”为骨髓小粒有许多蓝染的铁粒、小珠和蓝色的密集小块或成片状;“++++”为骨髓小粒铁粒极多,密集成片。
细胞化学染色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显示细胞内特定分子或结构的方法。
以下是一般的细胞化学染色的基本步骤:
1. 样品固定:将待染色的细胞或组织样本固定在载玻片或培养皿中,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的稳定。
2. 渗透处理:对样品进行渗透处理,以增加染料进入细胞内部的能力。
常见的渗透剂有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3. 染色操作:根据所需的染色目标,选择适当的染料或抗体进行染色。
染料可以是特定的染色剂,用于显示细胞核、细胞器或特定分子。
抗体可以用于免疫染色,特异性地标记目标分子。
4. 洗涤:在染色完成后,用缓冲液或溶剂进行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染料或抗体。
5. 封片或封装:将染色后的样品加入适当的封片剂或封装剂中,通常使用透明树脂或胶水进行固定,以保护样品并保持其结构。
6. 显微观察:将封好的样品置于显微镜下,并使用适当的放大倍数观察和记录染色结果。
可以使用不同的滤光片或激光进行荧光染色的观察。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直接法基本原理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
其优点是方法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
缺点是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检查一种抗原就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
此法常用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检查和肾炎活检、皮肤活检的免疫病理检查。
试剂与仪器磷酸盐缓冲盐水(PBS):0.01mol/L,pH7.4荧光标记的抗体溶液:以0.01mol/L,pH7.4的PBS进行稀释缓冲甘油:分析纯无荧光的甘油9份+ pH9.2 0.2M碳酸盐缓冲液1份配制搪瓷桶三只(内有0.01mol/L,pH7.4的PBS 1500ml)有盖搪瓷盒一只(内铺一层浸湿的纱布垫)荧光显微镜玻片架滤纸H37℃温箱等。
试验步骤1、滴加0.01mol/L,pH7.4的PBS于待检标本片上,10min后弃去,使标本保持肯定湿度。
2、滴加适当稀释的荧光标记的抗体溶液,使其完全掩盖标本,置于有盖搪瓷盒内,保温肯定时间(参考:30min)。
3、取出玻片,置玻片架上,先用0.01mol/L,pH7.4的PBS冲洗后,再按挨次过0.01mol/L,pH7.4的PBS三缸浸泡,每缸3-5 min,不时振荡。
4、取出玻片,用滤纸吸去多余水分,但不使标本干燥,加一滴缓冲甘油,以盖玻片掩盖。
5、马上用荧光显微镜观看。
观看标本的特异性荧光强度,一般可用"+'表示:(-)无荧光;()极弱的可疑荧光;(+)荧光较弱,但清晰可见;(++)荧光光明;(+++ --++++)荧光闪亮。
待检标本特异性荧光染色强度达"++'以上,而各种对比显示为()或(-),即可判定为阳性。
留意事项1、对荧光标记的抗体的稀释,要保证抗体的蛋白有肯定的浓度,一般稀释度不应超过1:20,抗体浓度过低,会导致产生的荧光过弱,影响结果的观看。
2、染色的温度和时间需要依据各种不同的标本及抗原而变化,染色时间可以从10 min到数小时,一般30 min已足够。
实验十二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Cytochemistry stain for blood cells一、过氧化物酶染色染色原理粒细胞和部分单核细胞的溶酶体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POX或MPO),能将底物H202分解,产生新生态氧,新生态氧可氧化四甲基联苯胶成联苯胺蓝。
联苯胺蓝自我脱氢氧化形成棕色的四甲基苯酿二胺,后者与亚硝基铁氧化纳结合,再进一步氧化形成稳定的蓝色颗粒,沉淀于细胞质内酶所在的部位。
试剂器材1.1%TMB(3,5,31,5f一四甲基联苯胶)乙醇溶液:0.1g TMB溶于100mL88%乙醇溶液中,置棕色瓶内,冰箱保存。
2.亚硝基铁氧化锅饱和溶液在少量蒸馏水中加入亚硝基铁氰晶体,至不再溶解为止,置棕色瓶内,冰箱保存。
3.1%过氧化氢溶液取30%H2021mL加入蒸馆水29mL。
4.稀过氧化氢溶液1%H2021滴,加10 mL蒸馏水稀释(新鲜配制)。
5.瑞氏(Wright)染色液。
6.新鲜涂片(骨髓或血片)、染色架、洗耳球、光学显微镜等。
操作步骤1.取0.1%TMB乙醇溶液1mL,加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10μL,溶液呈淡棕黄色,染色液应临用前配制。
2.在新鲜干燥的血片或骨髓涂片上,加0.1%TMB一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0.5mL,放置lmin,再加稀H202溶液0.7mL,吹匀,染色6min。
3.自来水冲洗,待干,用瑞氏染液复染15~20 min。
4.自来水冲洗,待干,用油镜镜检。
注意事顶1.血涂片或骨髓涂片应新鲜制作,涂片应厚薄适宜。
2.TMB配制在85%~88%的乙醇溶液中染色效果较好,勿用90%~95%乙醇,否则细胞表面蛋白质很快凝固,妨碍试剂向胞内渗入而导致染色效果差。
3.H202需新鲜配制,其浓度与加入量不能随意更改。
涂片中粒细胞看不见阳性颗粒,红细胞呈棕色或绿色,即表示H202过浓。
若H202加于血片上不产生气泡,则示无效。
4.染色液pH应为5.5。
细胞化学染色名词解释好嘞,今天咱们聊聊细胞化学染色,听起来挺专业吧?别担心,咱们用简单有趣的方式来搞明白它!想象一下,细胞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宇宙,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分子,它们有的像明星一样闪闪发光,有的则安静得像在深海里遨游。
可是,眼睛可看不见这些细小的东西,所以咱们需要一些“魔法”,那就是染色技术。
染色其实就是给细胞穿衣服,给它们增添点颜色。
想象一下,细胞本来是透明的,就像一块清水,突然间穿上了五彩斑斓的衣服,哇,那画面美得不要不要的。
细胞化学染色的关键在于,咱们通过不同的染料,把细胞里的一些成分染上颜色,让它们在显微镜下活灵活现。
就好比是给你的照片加滤镜,瞬间变得特别!染色的过程其实也不复杂,先得把细胞从“宿舍”里搬出来,经过一番“洗澡”,然后再涂上染料。
这个染料可不是随便哪个颜色就行,得选对颜色。
比如说,某些染料专门爱上细胞膜,染上后细胞膜就变得鲜亮无比;而有的染料则是对细胞核情有独钟,染上去后,细胞核瞬间成了瞩目的焦点。
哈哈,真是个“爱情故事”!每种染料都有自己的“情缘”,挑对了,细胞就会像明星一样闪耀。
你可能会想,这样染色有什么用呢?嘿嘿,别小看它,染色可是生物研究的好帮手!通过观察染色后的细胞,科学家能更清晰地看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甚至能发现细胞是否健康。
就像医生给病人做检查,只有通过显微镜看清楚,才能知道细胞是不是“病了”。
染色后的细胞,仿佛在显微镜下开了“演唱会”,各种细节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染色技术的应用简直是广泛得让人惊讶。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断,染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癌症的早期筛查就离不开这种技术。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染色判断细胞是否发生了变化,早发现早治疗,真是为生命争分夺秒。
想想看,这种技术就像是细胞界的“侦探”,为我们揭开细胞的秘密。
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问,染色是不是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呀?当然!这就像调味料一样,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有些染色方法简单易行,像用水彩画涂鸦;而有些则复杂得像高难度的舞蹈,需要精细的操作和高端的设备。
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一、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概述细胞化学染色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对细胞内各种化学成分的染色,可以揭示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病变过程。
根据染色原理和目的的不同,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有多种分类。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是:吉姆萨染色、瑞氏染色、巴氏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和福尔根染色。
二、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1.吉姆萨染色吉姆萨染色是用于显示细胞内蛋白质和核糖体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天青、伊红、酸性品红等染料的吉姆萨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蛋白质和核糖体呈现紫红色或蓝紫色。
吉姆萨染色在免疫学和寄生虫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瑞氏染色瑞氏染色是一种用于显示细胞内颗粒物质的染色方法,如细胞内酶、核酸等。
该方法使用含有伊红和天青染料的瑞氏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颗粒物质呈现蓝紫色或红色。
瑞氏染色常用于病理学和血液学中的骨髓涂片检查。
3.巴氏染色巴氏染色是一种用于显示细胞内糖原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苏丹III 或苏丹IV染料的巴氏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糖原呈现红色或橙色。
巴氏染色在妇科和肿瘤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常用于检查宫颈脱落细胞中的糖原含量。
4.苏木素-伊红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是一种显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苏木素和伊红染料的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细胞核呈现蓝色,细胞质呈现红色或橘黄色。
苏木素-伊红染色在病理学中广泛用于组织切片的诊断。
5.福尔根染色福尔根染色是一种用于显示DNA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品红和苦味酸的福尔根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DNA呈现蓝色。
福尔根染色在遗传学和肿瘤学研究中常用作显示肿瘤细胞的DNA含量。
三、结论细胞化学染色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揭示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病变过程。
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这些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在实验操作和试剂选择等方面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