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抗体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7
血型鉴定常用方法血型鉴定是通过检测一个人的血液中所含有的特定抗原和抗体来确定其血型的方法。
常见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
血型鉴定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血型抗体法:这是最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之一。
通过向待测血液中添加特定的抗血型抗体,观察是否会出现凝集反应来确定血液中所含有的抗原类型。
例如,如果待测血液凝集了A抗体,但不凝集B抗体,那么可以判断为A型血。
通过逐一测试四种抗体,即A抗体、B抗体、AB抗体和O抗体,即可确定一个人的血型。
2. 血凝法:血凝法是通过将待测血液与已知血型的抗血清混合,观察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初步判断一个人的血型,但不够精确。
3. 血型试纸法:这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血型鉴定方法。
只需将待测血液滴在特定试纸上,就可以通过试纸上的化学反应来确定血型。
试纸上通常有几种不同的抗体,当待测血液中含有与试纸上的抗体相对应的抗原时,试纸上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4. DNA分型法: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血型鉴定方法,通过检测人体DNA中与血型相关的基因片段来确定血型。
这种方法的精确度非常高,但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
以上是常见的血型鉴定方法,每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其优缺点。
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情况,如鉴定的目的、样本的数量和设备的可用性等。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血型鉴定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用于输血配型,还可以用于亲子鉴定、犯罪现场的鉴定等。
同时,血型也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例如O型血的人患有胃癌的风险较高,而AB型血的人则较易患心血管疾病。
总结来说,血型鉴定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原和抗体来确定血型的方法。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血型抗体法、血凝法、血型试纸法和DNA分型法等,它们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情况。
血型鉴定在医学和法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血型不规则抗体血型不规则抗体是指在输血、妊娠或器官移植等情况下,受体血液中产生的与供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反应的抗体。
这些抗体可能会导致输血反应、溶血性疾病或器官移植排斥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了解和检测至关重要。
在了解血型不规则抗体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人类的血型系统。
人类的血型系统主要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包括A、B、AB和O四种血型,Rh血型系统则包括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
在输血、妊娠或器官移植等情况下,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血型差异可能导致血液中产生不规则抗体。
在输血过程中,如果受体血液中存在与供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就会发生输血反应。
这种反应可能导致发热、寒战、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对受体的血液进行血型和交叉配血检测,以确保不会发生输血反应。
在妊娠期间,如果母亲的血液中产生了与胎儿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就会导致溶血性疾病。
这种情况在母亲为Rh阴性、父亲为Rh阳性的情况下最为常见。
因此,对孕妇的血液进行抗体筛查和抗体识别是非常重要的。
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如果受体的血液中存在与供体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就会导致器官移植排斥。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移植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失败。
因此,在进行器官移植前,需要对受体的血液进行抗体筛查和抗体识别,以确保移植成功。
对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测主要包括抗体筛查和抗体识别两个步骤。
抗体筛查是通过将受体血清与已知抗原的红细胞混合,然后进行离心沉淀来检测是否存在抗体。
如果抗体筛查呈阳性,就需要进行抗体识别,以确定具体的抗体类型。
抗体识别通常通过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来进行。
一旦确定了受体血液中的抗体类型,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输血过程中,可以选择与受体血液中的抗体不相对应的供体血液进行输血。
在妊娠期间,可以通过注射Rh免疫球蛋白来预防溶血性疾病的发生。
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可以选择与受体血液中的抗体不相对应的供体器官进行移植。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规范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技术操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正确的评估。
二、适用范围输血科负责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技术人员。
三、原理:将受检血清(如检测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须先用巯基试剂裂解其中的IgM型抗体)经连续倍比稀释后与表达目标抗体对应的抗原红细胞试剂反应,以受检血清凝集试剂红细胞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作为受检血清中检测目标抗体的效价,同时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
四、步骤和方法(1)盐水介质法测定IgM类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1、排试管12支,编号,以第1支试管为原倍进行生理盐水倍比稀释受检血清,第12支试管为2048倍,稀释后容积定为100微升。
2、分别往12支试管加入3%目标抗体对应的抗原红细胞试剂50微升,轻摇混匀。
3、用专用离心机120g离心1min,观察有无溶血和凝集情况。
4、结果判断:镜检呈“1+”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为目标抗体的效价,再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
(2)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1、取200微升受检血清加入0.2mol/L二巯基乙醇(2—Me)应用液200微升混匀,将试管口密封,37℃孵育30min。
2、排11支试管,编号,进行生理盐水倍比稀释2—Me处理过的血清。
由于第1支已经进行了稀释,所以第11支试管为2048倍,稀释后容积定为100微升。
3、凝聚胺法检测时,往11支试管加入3%目标抗体对应的抗原红细胞试剂50微升,轻摇混匀,按照凝聚胺法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4、抗球蛋白法测定时,往11支试管加入3%目标抗体对应的抗原红细胞试剂50微升,轻摇混匀后置37℃孵育30min后,按照抗球蛋白法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5、结果判断:镜检呈“1+”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为目标抗体的效价,再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
(1)评分标准根据稀释血清各管凝集强度进行评分,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为:4+为12分,3+为10分,2+为8分,1+为5分,+/-或W+为2分,阴性为0分,稀释各管评分之和为积分。
血型抗体检测注意事项血型抗体检测是用于确定个体血液中特定抗体的存在与否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这项检测对于确定适宜的输血和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血病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血型抗体检测的注意事项:1. 检测前的准备:在进行血型抗体检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以确保标本位置的准确性。
同时,需要收集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等信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判断。
此外,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对设备和试剂进行质控和校准,保证其正常工作。
2.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血型抗体检测中非常关键的步骤。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标本污染。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标本为静脉血或拇指指尖血。
采集静脉血时,要确保采血针和采血管的质量,以避免血栓形成或溶血现象的发生。
采集指尖血时,要注意避免感染和出血,以免污染和稀释标本。
3. 试剂选择与稀释:在进行血型抗体检测时,需要选择适合的试剂和稀释液进行配制。
试剂应该符合质量标准,并且检测前需要进行试剂质量控制。
稀释液的选择应该根据标本的特点和检测目的进行,以确保试剂和标本的充分反应。
在配制试剂和稀释液时,应当按照要求进行稀释比例,以避免试剂或标本的浓度偏高或偏低对结果的影响。
4. 试剂储存和保质期:试剂的储存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和稳定的一个关键环节。
试剂应当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试剂的保质期要在使用前进行检查,过期的试剂应当严格禁止使用,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 检测方法与条件:血型抗体检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如凝集反应、间接抗人球蛋白反应等。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需要考虑试剂的特性和检测目的,并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同时,需要对检测条件进行控制,包括试剂的浓度、温度、反应时间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结果解读与报告:在获得检测结果后,需要对结果进行仔细的解读和判断。
根据不同试剂的反应和标本的特点,可以判断抗体是否阳性或阴性,并根据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血型抗体抗体的分类1、Igm属天然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够直接凝集红细胞的抗体,又叫规则抗体,它是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即红细胞中有A抗原,那么其血浆中一定没有抗A抗体,仅有抗B抗体);此类抗体不能透过胎盘,且其最佳反应温度为4℃所以又叫冷抗体如ABO血型系统。
2、IgG抗体,属意外抗体:在盐水介质中未表现出可见的凝集反应,又叫不规则抗体,它不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此类抗体最佳反应温度37℃所以又叫温抗体如Rh血型系统。
3、同种抗体:同种属动物之间的抗原相互刺激产生的抗体,人类不同个体之间输血产生的抗体,如RH阴性病人输注了RH阳性血液后产生的抗-D抗体就为此类抗体。
4、自身抗体,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的抗体,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该自身抗体不仅可心破坏本身的红细胞,也可以破坏输入的红细胞。
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在红细胞表面只两个抗原,一个是A抗原,另一个是B抗原,H物质是A和B抗原的前体O型红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物质,A抗原和B抗原是H物质在不同的转移酶作用下转化而成的。
O型血体内没有此类转移酶,所以红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物质。
2、ABO血型的遗传A型的基因型可为:AA AOB型的基因型可为:BB BOAB型的基因型可为:ABO型的基因型可为:OO所以不难理解亲代血型为AXA子代血型A O亲代血型为AXB子代血型O A B AB亲代血型为AXO子代血型A O亲代血型为AXAB子代血型A B AB亲代血型为BXB子代血型B O亲代血型为BXO子代血型B O亲代血型为BXAB子代血型A B AB亲代血型为OXO子代血型O亲代血型为OXAB子代血型A B亲代血型为ABXAB子代血型A B AB3、血型定型具有A抗原是A型,具有B抗原是B型,两个抗原都有的是AB型,两个抗原皆无是O型,由于ABO血型系统持续存在ABO抗体,所以血型鉴定时必须进行正反定型,但是新生儿出生时尚未产抗体所以新生儿不必做反定型。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目的了解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操作方法。
原理将被检抗血清作倍比稀释后,加入一定量的抗原红细胞,观察凝集强度。
以抗体稀释后仍能与抗原红细胞出现1个(+)凝集的试管稀释倍数之倒数定为该抗体的效价。
器材小试管、刻度吸管、37°C水浴箱。
试剂1. 标准2%A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2.生理盐水。
标本被检者血清。
操作以抗A效价测定为例。
1.血清倍比稀释取10支小试管,每管加入生理盐水0.1ml。
在第1管中加入0.1ml 被检者血清,混匀后吸取0.1ml加入第2管,依此类推,至第10管,最后弃去0.1ml。
2.加入抗原红细胞于每管中加入2%A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0.1ml,混匀。
3.温育置15~20°C室温中温育15min。
4.离心和观察结果以1000r/min离心1min,以出现1个(+)凝集强度试管的血清稀释倍数的倒数定为该抗血清效价。
注意事项1.倍比稀释要准确,避免稀释不匀出现跳管现象。
2.离心后试管内上清液出现溶血,表明不仅有抗原抗体反应,而且有补体激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目的了解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操作方法。
原理将被检抗血清作倍比稀释后,加入一定量的抗原红细胞,观察凝集强度。
以抗体稀释后仍能与抗原红细胞出现1个(+)凝集的试管稀释倍数之倒数定为该抗体的效价。
器材小试管、刻度吸管、37°C水浴箱。
试剂1. 标准2%A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2.生理盐水。
标本被检者血清。
操作以抗A效价测定为例。
1.血清倍比稀释取10支小试管,每管加入生理盐水0.1ml。
在第1管中加入0.1ml 被检者血清,混匀后吸取0.1ml加入第2管,依此类推,至第10管,最后弃去0.1ml。
2.加入抗原红细胞于每管中加入2%A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0.1ml,混匀。
3.温育置15~20°C室温中温育15min。
4.离心和观察结果以1000r/min离心1min,以出现1个(+)凝集强度试管的血清稀释倍数的倒数定为该抗血清效价。
第一章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讲马丽教授§1 红细胞血型免疫学基础一、红细胞血型抗原(一)抗原及特性(二)血型抗原命名分类二、红细胞血型抗体(一)抗体及特性(二)抗体分类、临床意义三、红细胞抗原抗体反应及检测(一)主要类型、反应特点(二)影响因素(三)抗体检测(第二章讲解)一、红细胞血型抗原(一)基本概念及抗原特性抗原(antigen,Ag)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
抗原特性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常见红细胞血型抗原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物质半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的物质。
同种抗原:人类本身不同个体具有的抗原。
异种抗原,来自其他种属或微生物的抗原。
自身抗原,指每一个体自身所具有的抗原。
血型抗原:细胞膜上的化学构型。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抗原决定簇或表位(epitope)。
血型物质(blood-group substance)存在于体液中的可溶性红细胞血型抗原。
有的血型物质是红细胞合成的(ABH),有的血型物质非红细胞合成(Lewis)。
(血浆中的血型物质吸附在红细胞表面,表达血型抗原)血型物质(blood-group substance)(二)血型抗原的命名传统命名法1.血型抗原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AB抗原2.大小写字母混合Lewis3.字母加数字Fy3 Fy5Blood type1996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命名(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lood transfusion)全数字命名式前3位:血型系统后3位:抗原特异性例如:001001表示ABO血型系统A抗原字母/数字命名方式血型系统:字母表示血型抗原:字母加数字记述例如:Rh1 表示Rh血型系统D抗原(三)红细胞血型抗原的分类¾血型系统system :由单一基因位点或多个紧密连锁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编码的一组抗原所组成。
自由组合独立遗传(ABO、Rh) (30个血型系统,300多个抗原)¾血型集合collections:在血清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上有相关性,尚达不到血型系统命名标准,例如Ii、Er等。
血型检测方法学引言:血型检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
血型检测方法学主要包括血型抗原与抗体的检测、凝集反应和血型鉴定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型检测的方法学,包括血型抗原与抗体的检测、凝集反应和血型鉴定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血型抗原与抗体的检测血型抗原与抗体的检测是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的首要步骤。
血型抗原是存在于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或糖类物质,根据其存在与否,可将人类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血型抗体则是存在于血浆中的特定抗体,与相应的血型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
血型抗原与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凝集试验、溶血试验和免疫荧光染色法。
1. 凝集试验:凝集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血型抗原与抗体检测方法。
它通过将被测血液与特定的抗体或抗原混合,观察是否发生血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例如,将被测血液滴在含有A抗体的试剂中,如果血液中含有A抗原,就会发生凝集反应。
凝集试验可以直接在玻片上进行,也可以使用特定的试剂盒进行。
2. 溶血试验:溶血试验是一种通过观察溶血现象来确定血型的方法。
溶血试验主要用于检测不同血型之间的抗体和抗原反应。
例如,将被测血液与特定的抗体混合,如果发生溶血现象,则说明血液中含有相应的抗原。
溶血试验可以在试管中进行,也可以使用特定的试剂盒进行。
3. 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是一种通过标记荧光物质来检测血型抗原和抗体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然后用荧光素标记的二抗与抗体结合,观察标记物的荧光信号来确定血型。
免疫荧光染色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常用于血型抗原的检测。
二、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是血型检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于观察血细胞与抗体或抗原之间的凝集现象。
凝集反应主要有直接凝集试验和间接凝集试验两种。
1. 直接凝集试验:直接凝集试验是一种将被测血液与含有特定抗体的试剂混合,观察是否发生血凝集现象的方法。
如果被测血液中含有相应抗原,就会与试剂中的抗体发生反应,导致血细胞之间的凝集现象。
简述abo血型系统的分型及血浆抗体种类。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系统之一,根据人体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差异,将人的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类型。
A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带有A抗原,而血浆中含有抗B抗体。
这意味着A型血的人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B抗体,当他们接受B型血液输注时,这些抗体会攻击外来的B抗原,导致输血反应。
B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带有B抗原,而血浆中含有抗A抗体。
同样地,B型血的人会产生抗A抗体,当他们接受A型血液输注时,这些抗体会攻击外来的A抗原,引发输血反应。
AB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同时带有A抗原和B抗原,而血浆中没有相应的抗体。
这意味着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不会攻击任何外来的抗原。
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没有A抗原和B抗原,但血浆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
所以,O型血的人不能接受A、B或AB型的血液输注,但他们的血液可以向任何血型捐献。
除了ABO血型系统的分型,血浆中还存在其他种类的抗体,例如Rh 血型系统的抗体。
Rh分型包括Rh阳性和Rh阴性,Rh阳性的人的红
细胞表面带有Rh(D)抗原,而Rh阴性的人则没有。
当Rh阴性的人接受Rh阳性的血液输注时,他们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Rh抗体,可能引发输血反应。
总之,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将人的血型分为A 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类型。
不同血型之间的兼容性和输血反应的发生与否取决于血浆中存在的相应抗体。
血小板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一、前言
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血小板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涉及试剂、设备和实验室环境,操作前请认真阅读本规程。
二、试剂和设备
2.1 试剂
- 血型抗体
- 洗涤缓冲液
- 血小板悬液
- 补体
2.2 设备
- 微孔板
- 分光光度计
- 震荡器
- 离心机
三、实验过程
3.1 血型抗体的制备
将所选血型抗体加入洗涤缓冲液中制备所需浓度的血型抗体液。
3.2 血小板的制备
- 将新鲜血样静置30分钟并分离血浆。
- 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和血浆混合,离心沉淀。
- 将沉淀洗涤后悬于与洗涤缓冲液等体积的悬液中。
3.3 试板的制备
- 将血小板悬液加入微孔板中。
- 加入血型抗体液,震荡孵育。
- 加入补体,震荡孵育。
3.4 分光光度测定
将微孔板中样品吸到分光光度计中,读取相应吸光度值。
四、质量控制
- 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
确性。
- 不同血型抗体的效价应随同测定,作为正质量控制。
- 反应前,正、负血小板悬液应与已知效价的血型抗体进行配对,作为负质量控制。
五、结果解释
- 样品吸光度值×换算系数 = 抗体效价换算系数 = 抗体效价
- 换算系数可以查看单位决策。
六、结论
按照本规程的操作方法进行,可得到可靠、准确、稳定的血小板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血型抗体存在的规律
血型抗体存在的规律是由人体免疫系统的遗传和免疫学特点决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律:
1. ABO血型系统:根据ABO血型系统,人体具有A、B、O 三种主要血型。
A型血液具有抗B抗体,B型血液具有抗A 抗体。
O型血为无抗体型,既不含A抗体也不含B抗体。
AB 型血液为无抗体型,既不含A抗体也不含B抗体。
2. Rh因子:Rh因子是血液上的一种蛋白质,如果人体血液中存在这种蛋白质,就是Rh阳性,反之为Rh阴性。
Rh阴性的人体内会产生抗Rh抗体。
3. 自然抗体:除了ABO和Rh因子血型系统外,人体还存在一些自然抗体,如Kidd、Duffy、Kell等血型系统。
这些抗体的产生与其他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质有关。
4. 遗传规律:血型抗体的存在是由遗传规律决定的。
父母的血型决定了子女的血型和抗体情况。
根据Mendel遗传原理,父母分别有不同的基因型,子代才会表现出不同的血型和抗体。
总的来说,血型抗体的存在规律是多种基因和免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血型系统和基因型会导致不同的抗体产生,这些抗体在输血、器官移植等医学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型单特异抗体坚定免疫学方法
血型单特异抗体是指在特定的血型系统中只与一种抗原结合的抗体。
免疫学方法是指利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来检测和分析抗体的存在和特异性。
在血型学中,检测血型单特异抗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确定一个人的血型,预防输血反应和妊娠期间的问题。
血型单特异抗体的检测通常使用凝集试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凝集素吸附试验等免疫学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实验室技术人员确定一个人的血型,并且检测是否存在特异抗体。
这些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因为在输血前需要确保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匹配,以避免输血反应。
此外,免疫学方法还可以用于研究血型系统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
通过这些方法,科学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血型系统的分子结构、抗原表达和抗体反应特性,为临床输血和器官移植提供更精准的匹配。
总之,血型单特异抗体的检测和免疫学方法在临床实践和科研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帮助确保输血安全,促进了解血型系统
的遗传学和免疫学特性。
这些方法的应用促进了血液学和免疫学领域的发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血型抗体抗体的分类1、Igm属天然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够直接凝集红细胞的抗体,又叫规则抗体,它是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即红细胞中有A抗原,那么其血浆中一定没有抗A抗体,仅有抗B抗体);此类抗体不能透过胎盘,且其最佳反应温度为4℃所以又叫冷抗体如ABO血型系统。
2、IgG抗体,属意外抗体:在盐水介质中未表现出可见的凝集反应,又叫不规则抗体,它不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此类抗体最佳反应温度37℃所以又叫温抗体如Rh血型系统。
3、同种抗体:同种属动物之间的抗原相互刺激产生的抗体,人类不同个体之间输血产生的抗体,如RH阴性病人输注了RH阳性血液后产生的抗-D抗体就为此类抗体。
4、自身抗体,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的抗体,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该自身抗体不仅可心破坏本身的红细胞,也可以破坏输入的红细胞。
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在红细胞表面只两个抗原,一个是A抗原,另一个是B抗原,H物质是A和B抗原的前体O型红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物质,A抗原和B抗原是H物质在不同的转移酶作用下转化而成的。
O型血体内没有此类转移酶,所以红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物质。
2、ABO血型的遗传A型的基因型可为:AA AOB型的基因型可为:BB BOAB型的基因型可为:ABO型的基因型可为:OO所以不难理解亲代血型为AXA子代血型A O亲代血型为AXB子代血型O A B AB亲代血型为AXO子代血型A O亲代血型为AXAB子代血型A B AB亲代血型为BXB子代血型B O亲代血型为BXO子代血型B O亲代血型为BXAB子代血型A B AB亲代血型为OXO子代血型O亲代血型为OXAB子代血型A B亲代血型为ABXAB子代血型A B AB3、血型定型具有A抗原是A型,具有B抗原是B型,两个抗原都有的是AB型,两个抗原皆无是O型,由于ABO血型系统持续存在ABO抗体,所以血型鉴定时必须进行正反定型,但是新生儿出生时尚未产抗体所以新生儿不必做反定型。
血型抗体的名词解释血型抗体是指存在于人体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它们对于特定的抗原具有特异性,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从而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
血型抗体的存在对血液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医疗过程非常重要,因为不同个体的血液中可能含有针对特定血型抗原的抗体,如果血液不匹配,则会发生严重的免疫反应。
血型抗体的形成通常发生在个体的早期生命阶段,主要是在胚胎和婴儿时期通过遭遇外来抗原的免疫刺激触发的。
基因携带者通常在遭受抗原刺激后,对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
根据人的基因组的特点,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而针对这四种血型的抗体分别为抗A抗体、抗B抗体、抗AB抗体和抗O抗体。
抗A抗体是一种存在于非A型血液个体循环中的蛋白质,它能够识别并结合A型血液中的A抗原。
同样地,抗B抗体则是存在于非B型血液个体中,它能够识别并结合B型血液中的B抗原。
抗AB抗体则是存在于O型血液个体中,它能够识别并结合A型和B型血液中的抗原。
而抗O抗体则是存在于A型、B型和AB型血液个体中,它能够识别并结合着O血型中的抗原。
这种血型抗体的存在意味着所有非相应血型的个体不能接受相应血型的输血,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免疫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在婴儿出生前和新生儿早期,因为还没有完全形成免疫系统,所以通常不存在血型抗体的产生。
这就是为什么母体和胎儿之间进行输血往往是安全的,因为胎儿的血型抗原没有受到母体的免疫攻击。
然而,一旦胎儿出生,它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发育和成熟,从而开始产生血型抗体。
因此,在特定情况下,母体和胎儿之间的输血过程需要特殊关注,以防止免疫反应的发生。
除了血型抗体,有些人的血液中可能存在其他免疫反应相关的抗体。
例如,Rh 抗体是一种针对Rh血型抗原的抗体,它主要存在于Rh阴性的个体血液中。
当Rh阴性个体接受Rh阳性血液输注时,如果没有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免疫反应。
因此,血型抗体的检测和识别是血液配型和输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血型检测试纸的原理
血型检测试纸的原理是利用血型抗体与血型抗原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确定不同血型。
血型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们能够识别并与特定的血型抗原结合。
每种血型都有自己唯一的血型抗原和血型抗体组合。
在血型检测过程中,这些抗体与血液样本中的血型抗原发生反应,从而确定血型类型。
对于ABO血型系统测试,检测试纸一般有两个孔。
每个孔中涂有不同的血型抗体,一孔为A型血抗体,另一孔为B型血抗体。
当样本涂在检测试纸的孔上时,如果样本中存在A血型抗原,则与A型血抗体结合,导致A型血检测纸上的A 型抗体反应,显示出阳性结果。
同样的道理,如果样本中存在B型血抗原,则与B型血抗体结合,导致B型血检测纸上的B型抗体反应,也会显示出阳性结果。
如果样本中同时包含A型和B型抗原,则对两个检测孔都会产生反应,即显示出AB型血型。
如果样本中没有血型抗原,则检测试纸不会显示出任何反应,即为O型血。
对于Rh血型系统测试,检测试纸上涂有Rh血型抗体。
如果样本中存在Rh血型抗原,则与Rh血型抗体结合,也会显示出阳性结果。
反之则为阴性结果。
在血型检测中,用于涂抹的血型抗体被包裹在纸条上,称为试纸或标签。
这些试纸通常用于检测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但也可以用于检测血浆中的血型抗体。
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包括快速,简单,不需要仪器和专业实验室支持。
血型检测
可以在野外进行或紧急情况下使用。
缺点包括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不如其他检测方法,例如酶免疫法,交叉试验和PCR测试。
总体而言,血型检测试纸的原理是利用血型抗体和抗原之间的反应,快速、简便地确定不同血型。
血型抗体
抗体的分类
1、Igm属天然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够直接凝集红细胞的抗体,又叫规则抗体,它是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即红细胞中有A抗原,那么其血浆中一定没有抗A抗体,仅有抗B抗体);此类抗体不能透过胎盘,且其最佳反应温度为4℃所以又叫冷抗体如ABO血型系统。
2、IgG抗体,属意外抗体:在盐水介质中未表现出可见的凝集反应,又叫不规则抗体,它不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此类抗体最佳反应温度37℃所以又叫温抗体如Rh血型系统。
3、同种抗体:同种属动物之间的抗原相互刺激产生的抗体,人类不同个体之间输血产生的抗体,如RH阴性病人输注了RH 阳性血液后产生的抗-D抗体就为此类抗体。
4、自身抗体,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的抗体,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该自身抗体不仅可心破坏本身的红细胞,也可以破坏输入的红细胞。
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在红细胞表面只两个抗原,一个是A抗原,另一个是B抗原,H物质是A和B抗原的前体O型红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物质,A抗原和B抗原是H物质在不同的转移酶作用下转化而成的。
O型血体内没有此类转移酶,所以红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物质。
2、ABO血型的遗传
A型的基因型可为:AA AO
B型的基因型可为:BB BO
AB型的基因型可为:AB
O型的基因型可为:OO
所以不难理解亲代血型为AXA 子代血型A O
亲代血型为AXB 子代血型O A B AB
亲代血型为AXO 子代血型A O
亲代血型为AXAB 子代血型A B AB
亲代血型为BXB 子代血型B O
亲代血型为BXO 子代血型B O
亲代血型为BXAB 子代血型A B AB
亲代血型为OXO 子代血型O
亲代血型为OXAB 子代血型A B
亲代血型为ABXAB 子代血型A B AB
3、血型定型
具有A抗原是A型,具有B抗原是B型,两个抗原都有的是AB型,两个抗原皆无是O型,由于ABO血型系统持续存在ABO抗体,所以血型鉴定时必须进行正反定型,但是新生儿出生时尚未产抗体所以新生儿不必做反定型。
抗体大约在6个月至10个月发育成熟,10岁抗体浓度最大,随着年龄增加抗体浓度逐渐下降70岁时相当于4个月的新生儿。
ABO血型鉴定
ABO血型红细胞抗原血浆抗体
A A 抗B
B B 抗A
AB A B 无
O 无抗A抗B
4、ABO亚型
亚型的主要血清学特征是红细胞抗原的量减少,红细胞与试剂表现为弱凝集或才不凝集,与抗-H反应较强
亚型通常是在正反定型不符,或凝集较弱的情况才发现,此时我们除做常规试验之外还应增加抗-H,抗A、抗AB,血清反定型要增加O细胞、A1细胞(一般A2亚型微乎其微可以忽略)。
5、为什么O型的母亲孕育非O型胎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的几
率较大?
我们前面说的ABO血型抗体是以Igm抗体为主,而此类抗体是不能透过胎盘的,但血液中还有少量血型抗体以IgM和IgA 的形式存在,O型血人的抗-A B抗体部分以IgG类抗体存在,由于IgG抗体能够透过胎盘与胎儿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
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6孟买型:其血清血特征是无ABH抗原,与抗A、抗B、抗H均无凝集,但其血清中有抗A抗体、抗B抗体、抗H抗体能与A 、B、O细胞全部凝集,容易误判为“O”型。
孟买型人输血只能输注孟买型人的血液。
7、为什么我临床经常有RH阴性的母亲可孕育几个孩子而未发生溶血呢?
由于我们RH抗D试剂对弱D患者认及DU及DEL的患者不能检出而把此类病人判为RH阴性,实则为RH阳性所以正孕育RH阳性胎儿时并不能产生同种抗体,而致新生儿溶血,所以这类母亲能孕育一个孩子。
8、弱D人群在做为不同的身份时其判断是不同的,是什么意思呢?
当做为献血者时,我们应视它为阳性人群,因为红细胞上有D抗原,可刺激RH阴性患者产生抗D抗体所以该类血液只能作为RHD阳性血供给临床;
对于弱D患者,由于我们常规的血清血技术,无法鉴别出是
D抗原数量减少还是D抗原缺失,因此弱D患者应当视为RHD 阴性对待,必须输入RHD阴性血。
交叉配血试验
完整的交叉配血试验应包括:
1、复查收到的受血者血样的ABO、RH血型,认及抗体筛查的结果。
2、查阅受血者以前的血型检查记录,与此次结果不符应及时分析原因。
3、选择合格的献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应包括下述几项
(1)主侧配血(2)次侧配血(3)自身对照当主或次侧不相合时,可将受血者红细胞与自身血清做自身对照,以排除自身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及RBC瞑线状假凝干扰。
疑难输血的处理
一、抗体筛查试验阳性:主侧交叉配合试验阳性的处理
(1)自身对照试验阴性:受血者体内有同种不规则抗体,可采取下列办法:1、对受血者血清做抗体特异性鉴定,对供血者血液标本做抗原鉴定,选择抗原阴性的血液重新配合,我们没有这种条件,我们可选择盲配,2、如果抗体特异性无法确定,应选择配血阴性的发生。
(2)自身对照试验阳性:受血者血清中可能有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导致的配血不合,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可以自溶也可以使新鲜输入得RBC发生溶解,所以如果不是危及生命,一般不输血,必要时选用不规则抗体相对应的抗原阴性的洗涤红,我们医院无法办到。
二、近段时间我科常遇到次侧阳性及抗筛阳性,我之后再给病人做了个直抗仍为阳性。
这些患者血清中往往含有自身抗体,且同时伴有不规则抗体,这些病人通常是肾脏病,肝硬化,肿瘤患者长期处于贫血状态的人,反复多次输血产生抗体吸附在患者的细胞表面,导致次侧有凝集,还有一种情况是手术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头孢菌素等药物由于结合到红细胞表面,使其形成新的抗原,也可导致DAT阳性及次侧阳性。
此类病人我们的医生有一个认识误区,要选择洗涤红细胞,因为洗涤红细胞去除了99%血浆,但经过洗涤后的红细胞脆性增加,寿命缩短,储存期仅有24小时,红细胞破坏较严重,况且在洗涤过程中又增加了污染概率,不能保证细菌感染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此类病人应选择滤白洗涤红细胞,但我们血站无此类血制品,最好选择不规则抗体相对应的抗原阴性的洗涤红细胞,我们也没有这种条件,唯一可做的是病人可以停药6-8周,若不规则抗体消失了,次侧为阴性了可为病人输血治疗,大医院他们也在用激素的前提下,抑制病人免疫功能观察缓慢输血。
但他们若出现状况有很好的抢救能力。
三、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还可能遇见查血型的时候出现正反定型不相符的情况,我们在排除一切人为因素的情况下,可能有两种情况造成:(1)许多血液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正定型为B型RH阳性,次侧却为AB型。
(2)输错血后会导致正反定型不相合,遇到以上情况怎么办?
一般我们以主侧为定,即主侧是什么血型就是什么血型,确实不敢出报告,我们可以给临床出一个血型鉴定格局谱。
在大医院就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测定基因型来了解血型。
2、我们在前面讲了六个月内的新生儿体内的ABO抗体没有或较弱,只能做正定型;出报告的时候应为XX型(正定型)。
后面一定要注明“正定型”
四、在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若病人为RH阴性,而血站没有RH阴性怎么办?
我们应在院部总值班或医务科签字同意,病人家属签字同意的情况下,选择一次性输入RH阳性血,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也即是说24小时后就不能再输入阳性血了。
五、当我们无法确诊病人血型的时候,抢救病人怎么办?我们应选择输“O”型的红细胞+AB型的血浆,应注意病人输了“O”型红细胞后必需两周后才能输其本身血型的血。
六、浅谈微柱凝胶合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