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教案上传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郑成功》教学设计(精选12篇)《郑成功》篇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林春曹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1、:同学们好!很高兴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与大家共度40分钟的语文时光。
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第26课。
2、齐读题:2 郑成功二、检查预习,初知课文过渡:听说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地预习了这篇课文,是吗?下面我们看看谁的预习最棒。
1、这是本课的生字词,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残酷、奴役、慷慨激昂、街头巷尾、融洽“残酷奴役”想到了文中的什么人?“慷慨激昂”想到了文中的什么人?蔽、隅、艘、蔬、犁、耙、镰、徭2、生字词没难倒你们,下面看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样。
课文较长,这里我们挑一段最难读的考考你,第5自然段谁能读好?读后简单评议。
3、说说自己通过预习,对郑成功这个人有了哪些了解?(哪里人?什么人?什么事?)板书:民族英雄、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三、阅读“收复中国台湾”过渡:这节课我们将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一同走进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画卷中。
1、自由朗读3—6自然段,想象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的画面。
2、你看到了哪几幅画面?板书:眺望;出征;战斗;欢迎3、“眺望”画面。
①、看图:郑成功眺望到了什么?(大海)厦门和中国台湾之间隔着一百多公里的中国台湾海峡,郑成功虽然看不见中国台湾岛,但他的心一直在牵挂着中国台湾。
出示句子,指名读。
②、请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抓住“自古以来”、“绝不允许”、“一定要”感悟郑成功下定决定收复中国台湾,充满强烈的爱国、爱宝岛的激情。
③、联系上文,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适当引入荷兰侵略者强占中国台湾的背景资料,解读“残酷”、“奴役”——荷兰侵略者强占了中国台湾,实行强制统治,把大批中国人抓到南洋当苦力,把土地占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还大肆掠夺中国台湾的大米、甘蔗等物产。
中国台湾各族人民每年的辛苦所得,都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一船船地运往荷兰。
同学们,这些就是文中“残酷奴役”的具体含义啊。
语文教案-《郑成功》网络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郑成功》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掌握与他相关的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郑成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为国家利益奋斗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郑成功》课文阅读。
2. 教学资源:网络上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如历史文献、人物传记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郑成功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关于郑成功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3. 分组讨论: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组讨论郑成功的贡献和特点。
4. 展示分享: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介绍他们了解到的郑成功。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学习郑成功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 学生对郑成功生平事迹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郑成功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
五、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关于郑成功的的历史文献、人物传记等。
2. 教学工具:网络教室、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郑成功的历史背景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指导。
2. 学生准备:学习如何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搜索,准备好记录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七、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理解郑成功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如何从资料中提炼出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需2课时。
2. 课堂活动时间分配:导入新课(10分钟),自主学习(20分钟),分组讨论(15分钟),展示分享(10分钟),总结提升(10分钟)。
九、教学策略1. 引导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和品质。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郑成功教学设计5篇郑成功教学设计郑成功教学设计(一):《郑成功》教学设计一、揭题导入孩子们,还记得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的一位民族英雄吗?(林则徐)是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被永远载入史册,这节课,我们再来一齐认识一位民族英雄郑成功。
(板书课题:郑成功)(生齐读两遍课题)课前,你们了解了哪些关于郑成功的资料,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二、交流预习收获。
1.交流郑成功的资料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课件进行补充。
台湾岛啊,我的故乡,多么美丽的地方。
甘蔗甜啊,稻米香。
日月潭边好风光(让孩子感受到台湾的美丽和富饶)资料收集的很全面也很有价值,字词掌握的怎样样,老师要进行检查。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生字词慷慨激昂负隅顽抗载歌载舞街头巷尾镰刀融洽奴役隐蔽耙地指名读,齐读⑵我想告诉大家“载歌载舞”的读音(3)注意字型。
指导写“慨蔽镰”然后描红看来,预习时,你们已经扫清了文字障碍,再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3.概括课文重要资料。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4.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其实从你的资料当中能够提炼出更简洁的语言来赞美郑成功的伟大功业,谁能试试?(板书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你如何来理解“收复”呢?口说无凭, 有史料为证。
(出示课件收集关于台湾历史的资料)台湾在东汉、三国时称夷洲,隋朝时称流求,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国时吴国和隋朝都曾派官员到台湾。
南宋时台湾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统管,明万历年间改称台湾。
长期以来,高山族和汉族民众对开发台湾都作出了贡献。
是啊,同学们,这么多的历史事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所以,郑成功也慷慨激昂地说(课件出示)(课件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我们必须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之大和他的爱国之情。
课文《郑成功》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课文《郑成功》,使学生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生平事迹,传承和弘扬他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课文《郑成功》1.3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课文梗概本文记叙了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壮丽篇章。
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他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并在台湾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使台湾面貌焕然一新。
2.2 教学重点郑成功的生平事迹、收复台湾的过程以及他的爱国精神。
2.3 教学难点理解郑成功的精神品质,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郑成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分析郑成功的精神品质。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联系实际谈谈对郑成功精神的感悟。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抄写课文学生抄写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2 思考题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对contemporary youth 的启示。
4.3 实践作业调查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对于郑成功的认识和看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5.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学生自评学生自评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4 家长评价家长评价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态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郑成功纪念馆或相关历史遗址,让学生对郑成功有更直观的了解。
6.2 课后活动开展“学习郑成功,做新时代好少年”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将郑成功的精神品质融入日常生活。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郑成功》课文文本。
《郑成功》教案(精选16篇)《郑成功》教案篇1[教材分析]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
以人名为题,点出故事的主人公。
课文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歌颂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
课文第一节以一句话对郑成功的籍贯进行了交代,并以民族英雄对其加以限定,这种行文结构考虑到儿童的阅读心理。
第二节开始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点出了荷兰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
这一段中全文举足轻重,它是郑成功对中国台湾人民的关切和收复中国台湾的坚定决心的情感基础。
第三节交代了郑成功立志收复中国台湾的决心。
第四节交代了战斗之前郑成功充分的准备工作,正义之师的威武雄壮以及郑成功志在必得的信念。
第五节重点写了战斗的场面。
第六节作者通过中国台湾人民的反响,写军民欢庆胜利的热烈场面和喜悦心情,揭示了中国台湾人民与郑成功爱国之师心心相印的紧密关系。
第七、八两节写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力发展建设中国台湾,虽然写得简略概括,但利于学生对郑成功的历史功绩有一个全面的的认识。
最后一节写人们永远不忘民族英雄的伟大功业,呼应了文章一开始对郑成功民族英雄的称谓。
我在设计第二课时时,紧紧围绕“民族英雄郑成功”来教学。
思路是从“郑成功”-“英雄郑成功”-“民族英雄郑成功”,层层渗透,把郑成功的民族英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忘不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内心产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分析]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文中并没有多么深奥的词句,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这篇课文应该并不难。
只要学生能抓住围绕中心的重点词句用心去读,必能有所悟,有所感。
通过全文感受的变化过程,就有最后的收获――爱国情感和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之情。
[设计理念]1、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
2、语文能力――强调学会阅读和朗读,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
课文《郑成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理解他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郑成功的英雄气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2.1 掌握郑成功的生平事迹,理解他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
2.2 感受郑成功的英雄气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3.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郑成功的英雄气概。
3.2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民族精神。
四、教学准备:4.1 课文《郑成功》文本。
4.2 与郑成功相关的背景资料。
4.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郑成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5.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郑成功》,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英雄气概。
5.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郑成功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郑成功的英雄形象。
5.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详细介绍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民族精神。
5.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郑成功的英雄形象和民族精神,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6 课后作业:六、教学拓展:6.1 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郑成功的历史地位和英雄事迹。
6.2 开展以“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分享学习郑成功的事迹后的感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教学评价:7.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对郑成功的理解和写作能力。
7.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热情以及对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八、教学反馈:8.1 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课文《郑成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郑成功》。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郑成功的历史事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情感认同。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郑成功》的文本或多媒体材料。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资料。
3. 教学卡片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郑成功的画像或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单介绍郑成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体验感。
3. 讨论与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4. 拓展与运用:(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编写小剧本。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教师给予反馈。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的积极性。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表现,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效果。
七、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郑成功的生平事迹的时间轴。
2. 写一篇关于郑成功的短文,可以从他的贡献、人格特点等方面入手。
八、课程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与郑成功相关的历史遗址或纪念馆,加深学生对郑成功的了解。
语文教案-《郑成功》网络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理解其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历史人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郑成功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内容1.郑成功的生平事迹2.郑成功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3.郑成功的爱国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郑成功主题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郑成功的形象。
(2)简要介绍郑成功,引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郑成功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郑成功的爱国表现,进行讨论。
(2)学生举例说明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4.案例分析(1)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其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担当。
(2)讨论郑成功如何团结民众,克服困难,实现国家统一。
5.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全班交流。
(2)学生谈收获,表示要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
五、课后作业1.深入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写一篇关于郑成功的人物传记。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融入生活和学习中。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郑成功的生平事迹,理解了其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1.教学手段丰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课堂讨论积极,学生参与度高。
3.教学内容充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课后作业具有实践性,巩固所学知识。
《郑成功》教案之三一、教学目标1.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理解其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通过文献资料了解历史人物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郑成功的生平事迹,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郑成功,引导学生关注其生平事迹。
2.郑成功的生平事迹(1)教师讲述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关注其成长背景、英勇事迹。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整理郑成功的重要事迹,并分享讨论成果。
3.郑成功收复台湾(1)教师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
4.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1)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整理分析结果,并分享讨论成果。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作业布置(2)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对台湾地区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述郑成功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到其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4.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郑成功的了解程度。
2.学生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历史意义的能力。
3.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4.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资源1.郑成功生平事迹资料。
2.郑成功收复台湾历史意义相关资料。
3.课堂讨论引导问题。
4.课后作业题目。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郑成功的成长背景:“同学们,你们知道郑成功是在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吗?”(2)通过讲述郑成功的英勇事迹,教师提问:“郑成功一生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壮举是什么?”2.教学难点:(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地图,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从这张地图上看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路线吗?”(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对于当时的我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我们现代又有什么样的启示?”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师:“提到民族英雄,我们会想到很多名字,但有一个人的名字与台湾紧密相连,那就是郑成功。
郑成功教学设计优秀6篇《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新课:1、(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场面。
)教师描述:1662年2月,英雄郑成功率领军队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郑成功。
二、质疑问难:通过课前的预习,你有什么问题吗?三、自由网上学习: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真爱动脑筋。
下面你就确定一个或几个感兴趣的问题上网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你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和别人合作学习。
(在学生上网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在网上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了感受和体会,可以打开“自由论坛”这一窗口,把它写下来,与同学一起分享。
四、交流学习成果:1、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的收获。
A、宝岛台湾引导学生自由,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
(利用网络教学的功能显示学生打开的网页)过渡:是啊!宝岛台湾多么美丽、多么富饶,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可在明朝期间被荷兰殖民者强占了38年之久。
此时,你们有什么想法?在1662年,郑成功驻军厦门时,就下定决心收复台湾。
听,他在说(网络出示句子)教师范读。
谁也想读一读?指名读;多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啊!一起读。
(齐读)B、收复台湾过渡:那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感受体会郑军官兵的神勇。
)让我们回到1662年硝烟弥漫的台湾战场,感受一下郑军官兵的神勇。
(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场面,并配以文字录音。
)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想说什么?引读课文第6自然段:多开心,多痛快呀!曾经残酷奴役台湾同胞的荷兰侵略者们得到了应有的。
下场,台湾同胞个个(),他们(),高山族的酋长也送来(),郑成功为了表示感谢,也回赠给他们。
这一天,是台湾的不眠之夜,街头巷尾,()。
“载歌载舞”什么意思?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载歌载舞?(自由畅谈)(如果学生没能就具体事情说,教师引导:你能具体地说一说吗?)说得真好,大家都能留心生活,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郑成功》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爱国精神和英勇斗争的精神。
2. 通过学习郑成功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坚持正义的品质。
3. 使学生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郑成功的生平简介2.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3.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4.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5. 郑成功的爱国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教学难点:郑成功的爱国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郑成功的事迹,阐述其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郑成功的事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郑成功的生平,引发学生对郑成功的兴趣。
2. 讲解历史背景:阐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
3. 讲述收复过程:详细讲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让学生感受郑成功的英勇斗争精神。
4. 分析收复意义:阐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5. 探讨爱国精神:以郑成功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他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和英勇斗争精神。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郑成功与郑经、郑克塽等其他历史人物的差异,分析他们的政治理念和治理方式。
2. 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思考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七、教学互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2. 问答环节:设置有关郑成功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速度。
语文教案-《郑成功》网络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郑成功》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特点和历史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郑成功》这篇课文,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和其在台湾历史中的地位。
2. 课文分析:对课文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分析郑成功的品质和爱国精神。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对郑成功的认识和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向学生介绍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和其在台湾历史中的地位。
3. 课文分析:对课文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分析郑成功的品质和爱国精神。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对郑成功的认识和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强调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情怀。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讨论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评估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3. 学生价值观和爱国情怀: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对郑成功的评价,了解学生对正确价值观和爱国情怀的认同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郑成功》课文文本。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和展示课文内容。
语文教案-《郑成功》网络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郑成功》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郑成功的历史背景、生平事迹和贡献,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郑成功》的内容介绍。
2. 郑成功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
3. 郑成功的贡献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郑成功的生平事迹、贡献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郑成功的爱国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2.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郑成功的贡献和影响。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郑成功的爱国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郑成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郑成功的贡献和影响。
4. 案例分析:教师讲解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郑成功的爱国精神。
5. 总结拓展: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自学,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分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郑成功爱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资源:1. 课文《郑成功》文本。
2. 与郑成功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 网络资源,如历史资料、学术论文等。
八、教学时间:1. 课文自学时间:20分钟。
2. 分组讨论时间:15分钟。
3. 案例分析时间:20分钟。
4. 总结拓展时间:15分钟。
九、教学环境:1. 网络环境:确保学生可以正常访问网络资源。
六年级语文郑成功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语文郑成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认识他的伟大贡献。
2. 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2. 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内容:1. 郑成功的生平事迹介绍。
2. 郑成功与明朝末年的历史背景。
3. 郑成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4. 郑成功的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战斗经历。
5. 郑成功的贡献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情节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2. 讲授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讲故事等方式,介绍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和相关的语文知识。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问答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和参与意识。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写作和演讲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郑成功的画像或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了解郑成功的大致形象。
2. 学习郑成功的生平事迹:讲述郑成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战斗经历,引导学生对郑成功的敬佩和理解。
3. 学习郑成功与明朝末年的历史背景:通过讲解明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和海上贸易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郑成功的行动背景。
4. 讲解相关的语文知识:介绍与郑成功相关的词汇、成语和古文诗词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5.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郑成功的贡献和影响,同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郑成功的战斗场景,增强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6. 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7. 总结和展示: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加深对郑成功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和阅读理解答案,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郑成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郑成功的历史背景、生平事迹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坚定、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学会尊敬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郑成功》的朗读与理解。
(2)郑成功的历史背景、生平事迹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3)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教学难点:(1)郑成功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念的深入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郑成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听说过郑成功吗?对他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郑成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郑成功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郑成功的价值和意义。
(2)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总结郑成功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郑成功》文本。
2. 郑成功的相关历史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或幻灯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郑成功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理解他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
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历史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对课文内容的历史背景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郑成功的生平事迹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郑成功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郑成功的形象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郑成功吗?他有什么事迹让大家记住了他?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郑成功的形象特征。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郑成功的生平事迹,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
强调郑成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5.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阅读有关郑成功的资料,加深对郑成功的了解。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利用多媒体展示其他历史人物的事迹,如康熙、诸葛亮等,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分析他们的人格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人物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
2、学科:语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郑成功》
3、课时:第二课时
4、课前准备:
用微机课提前浏览互联网站上的与《郑成功》一文有关的内容。
二、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郑成功》
第2课时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
2、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之情。
3、小练笔:以“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
”为开头,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来续写。
三、教材分析
《郑成功》一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
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胜利收复台湾的经过,突出了战斗的激烈及官兵的英勇顽强。
二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力发展生产、开办学校。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但课文涉及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因此学生仅仅依据课文中描述很难形成对新知的意义建构,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个困难,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网络辅助教学的方式,利用超媒体组织教学内容,把课文涉及到的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整合其中,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自主地开展学习,形成对新知的意义建构,从而克服本课教学的最大障碍。
四、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通过语言讲授和互联网搜索,以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为主线,辅以讨论、协作和个别辅导等方法组织教学过程,体验获得成功后的欢乐,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孩子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灿若群星,仁人志士数不胜数,请看——(课件出示一组民族英雄图像),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
民族的栋梁。
(将郑成功的画像定格在屏幕上),今天继续学习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板书课题)
【百度搜索】/view/15271.htm
【百度搜索】/view/134768.htm
2、幻灯出示郑成功图片和一段历史资料。
3、学生阅读资料。
4、读了这段资料,你想到了什么?
5、欢迎大家选取以下话题来研究学习《郑成功》
(1) 有关郑成功的:
为人“民族英雄”称号的来历伟大功绩后人的怀念(或评价)……
(2) 有关台湾的:
风景名胜特产矿产资源历史回归现状……
(3)有关收复台湾的:
原因准备经过……
(4)建设台湾:……
(二)研读课文,小组合作,尝试借助互联网搜索学习:
1、相信在这些问题中,一定有你最感兴趣的,最想了解的,那么今天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大家可以尽情地畅游网络世界,在互联网中上查找自己想知道的内容,学有所获。
2、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学习单位,围绕你们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共同学习。
同学们可以由2-4名伙伴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一两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理解、品味有关《郑成功》的知识。
(1)、围绕共同研究主题组合成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内容的研究。
(2)、围绕所研究的主题,共同网络搜索的有关资料,相互交流,集体讨论,形成共识。
(4)、结合研究成果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并每组推荐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小组成员作补充。
3、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畅所欲言: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交流。
(1)宝岛台湾方面:
抓住“宝岛”,让学生通过同学的介绍与网站上的图片加深印象;也可引导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台湾的一些风景名胜及物产,做一次简单的网络旅游,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宝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块神圣的领土。
师:你知道哪些有关宝岛台湾的资料?【百度搜索】/view/41419.htm
(2)收复台湾方面:
这部分内容也是课文介绍的重点,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找到相关资料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补充一些课文中没有的内容,借此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网络资源来解疑答难,进一步了解郑成功等人的特点。
【百度搜索】/view/1194917.htm
(3)收复台湾后的建设问题:
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课文只是简单一带而过,所以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通过百度网站搜索相关资料。
适当地对课文资源进行添加,体现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
【百度搜索】/20040707/00219395.html
(4)谈民族英雄:
引导学生可以先谈谈什么叫民族英雄?为什么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民族英雄?
【百度搜索】/view/134768.htm
(四)总结
同学们,郑成功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留给后人的却是恒久的怀念,他用自己的激情点燃了无数爱国者的热血;他用自己谦祥播撒着民族共融的种子;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上,郑成功用言行骄傲地书写着“英雄”两个大字,让我们永远铭记住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五)课堂练习:出示课后习题3的成语,读后请学生将成语重新排列,说说排列依据,并选择造句:慷慨激昂喜出望外载歌载舞/横行霸道负隅顽抗惊恐万状
(六)板书设计:
2、郑成功
收复台湾出征——战斗——欢迎
发展生产
建设台湾
兴办学校
六、教学反思
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让学生在网络的天空下自由驰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预设”的目标大多数实现,但课上还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学生间观点的争论,个别小组配合不紧凑,部分学生操作技术不娴熟,时间紧张,少数学生被精彩的网上资料吸引不能很好的投入课堂学习……尽管对课堂进行了有效的调控,课堂效果较好,可还是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但是只要我不断反思,大胆尝试,那今后一定能借助互联网的资源搜索,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