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誓节镇著名的“许氏家族”
- 格式:docx
- 大小:17.75 KB
- 文档页数:2
许姓的由来1、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
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许昌。
2、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
quot四岳quot(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quot子姓quot商族平行发展。
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
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
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
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3、许姓鼻祖许由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 年,卒年不详。
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
后尧帝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
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称箕山为许由山。
四千一百多年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故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晋皇甫谧著《高士传》亦有记载:“许由隐于沛泽之中,尧以天下让之,乃而遁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
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洗耳于水滨。
”人们为纪念许由,在汝州西关南建有许由庙。
与许由洗耳有关的还有一个巢父饮牛的故事。
巢父与许由同为《高士传》中所列七十二高士之一。
巢父避世隐居,躬耕而食。
正当许由洗耳时,巢父牵牛饮水。
问明原因后,巢父深恐洗过耳的水再污染牛口,就将牛牵往上游饮水。
为纪念巢父,人们在许由庙旁凿一水井,命名为“巢父井”。
西城门外的洗耳河桥头,旧有“许由洗耳处”石碑一座。
许姓分布许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
春秋战国时期,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部一带迁都。
明朝时期的许氏兄弟家族集团在东昌府名门望族中,许贤家族的鼎盛和显赫时期早于任、邓、朱、傅、耿诸大家。
在明朝成化以后近二百年里,这个家族辈出名人,出过两名进士、六名举人以及一些贡生之类。
一座标榜家族功名的“八世科第九代恩光”牌坊曾经从明末到民国年间,矗立楼东大街三百年之久。
近日,东昌府区侯营镇二十里铺村的许氏后人、71岁的许孟祥老人对记者讲述了家族辉煌的历史。
显赫:以军籍定居聊城以科举步入辉煌许孟祥回忆,家族中曾经保存着13道圣旨,现在只有3道幸存在明清圣旨博物馆中。
许氏族谱也已经不存在了,幸亏旧县志、府志对家族史记载较多。
他说,自己小时候就和大人们到祖坟前祭扫过。
祖坟就在城西,现在已经踪影无存。
近年发现的许麾、许东望墓志铭弥补了家族史料不足的缺憾。
许孟祥介绍,许氏原籍安徽宿松,家族的第一个举人许麾的高祖父许贤,洪武年间“以伍长调平山卫”,开始在聊城定居。
许麾生于正统己巳年十一月,于成化十三年(1477)考中举人,先后任景州、浚县训导,“士多成才者”。
许麾勤于公务,急人所难,是个德才兼备的官员。
遇到“夏水涨”,修建了“许公桥”;遇“春夏大旱,君祷而雨。
”见到贫民死后无力丧葬,他就出资料理。
许麾先后任职湖广长沙府善化县知县,敕授文林郎;大名府通判;太仆寺丞,敕授承德郎,分理广平、顺德两府马政;后更治保定及永平,“冒炎暑巡历于外”,“以足得疾卒于保定公署”,时间为正德壬申年闰五月,卒年六十四岁。
许麾之妻郭氏,是平山卫百户郭春的女儿,被封为“孺人”。
生有四个儿子:许尧、许宾、许景、许路。
许麾开启了许氏家族的科举之路,此后,许堂(许麾兄许庠之子)于弘治八年(1495)中举;许路(许麾之子)于正德三年(1508)成进士;许东望(许麾之孙)于嘉靖十七年(1538)中进士;许东渐(许麾之孙)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中举;许观象(许麾五世孙)于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许正学(许麾兄许庠的五世孙)于万历十九年(1591)中举;许典学(许麾兄许庠的五世孙)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中举。
广德县历史大事记广德县历史大事记春秋周敬王四十年(前480)“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氵内”(《左传》鲁衷公十五年)。
是为广德县见之史籍最早的地名和事件。
东汉建安初,孙策平定宣城以东地区后,孙吴分故鄣县地始置广德县,县治在今县城西南境内。
建安五年(200)“徐王昆以督军中郎将从破庐江太守李术,封广德侯”。
建安八年,吕蒙从孙权伐丹阳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
南北朝宋永初三年(422)并广德、故鄣、长城、阳羡、义乡五县地立绥安县。
不久废,复置广德县。
梁绍泰元年(555)在县地增置广梁郡及石封县,郡、县治所均设在今桃州镇。
侯景乱后封徐度为广德侯,广德县为其侯国封地。
陈改广梁郡为陈留郡,改广德侯国为县。
隋开皇九年(589)并广德(《隋书·地理志》避讳作“大德”)、故鄣、安吉、原乡四县入石封,改石封为绥安县,县治仍在今桃州镇,属宣州。
唐武德三年(620)以绥安县地置桃州,原绥安县分置绥安、桐陈、怀德三县,桃州领之。
武德七年(624)废桃州,桐陈、怀德并入绥安县,属宣州。
至德二年(757)九月因肃宗忌恨安禄山,改绥安县为广德县。
上元元年(760)江南灾荒,县人陈庄、陈伍率众起义,宝应二年(763年)与歙州方清义军会师。
永泰元年(765年)陈庄攻占舒州(今潜山县),继而又连克江西数州县。
后失败。
乾符五年(878)黄巢起义军经境内桐氵内河,与据守渡口的乡兵激战,义军胜。
大顺二年(891)正月淮南节度使孙儒与宁国节度使杨行密,各以重兵激战于县境。
至翌年六月,孙败被杀。
景福元年(892)五月大疫。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以县置广德军。
是年唐代所建开化寺内建成五层大圣宝塔。
端拱元年(988)析广德西北桐乡、昭德、临湖、原通、妙泉5乡置建平县,广德军领广德、建平2县。
属江南路。
祥符八年(1015)至天禧元年(1017)范仲淹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时建书院于城北,并礼聘三位名士执教,于是广德学风日盛。
熙宁元年(1068)冬衙署前鼓角楼建成,曾巩为文作记。
七.字辈排行:安徽庐江许氏字辈:“金锡文章克成家道多有益方”。
安徽涂县许氏字辈:“佳吉正祥瑞忠良庆太和”。
安徽阜阳许氏字辈:“正大传家泽(廷德贤士广)和平继业长承先鐤俊秀绍租定忠良”。
安徽定远许氏字辈:“家文世德明秀忠”。
安徽霍邱许氏字辈:“大文建广生世有年”。
安徽南陵许氏字辈:“长开来万……”安徽歙县许氏字辈:“礼乐娴宣……”安徽无为许氏字辈:“永世大结昌修善有余庆”。
安徽凤阳许氏字辈:“来建守国林登增克正如红门开关世”。
安徽宁国许氏字辈:“家常优秀后能载富。
安徽许氏一支字辈:“德存大新宗万士春长荣”。
安徽许氏一支字辈:“福云百步紧显扬英吉侯华国文章美”。
江苏赣榆许氏字辈:“文能安邦武可定国习学圣贤克作家传”。
江苏青口许氏字辈:“廷元学俊哲谋”。
江苏扬州许氏字辈:“昌邦有金大爱国”。
江苏宿迁许氏字辈:“华宝臣勋……”江苏海安许氏字辈:“德玉树逢秀应金波江苏宝应许氏字辈:“崇长瑞兆……”江苏响水许氏字辈:“红太(中)石(培)应”。
江苏高淳许氏字辈:“兴毓传继广昭宪庆万祥积德光前代治谋裕后人”。
江苏许氏一支字辈:“永林鼎瑞昌秀敏宗贻俊泽辉”。
山东文登许氏字辈:“兴运继光天家传德丕迁”。
山东乳山许氏字辈:“天家传德……”山东泰安回族许氏字辈:“同孟嘉崇兴振启贞统会庆彦方贵登大开昌建升”。
山东聊城许氏字辈:“春洪文庆吉宗敬”。
山东荣成许氏字辈:“文德心善修道志成”。
山东威海许氏字辈:“全振兆凤翔”。
山东滕州许氏字辈:讳序:“景运际光天家传德丕先成基贵善启世泽庆延年福厚钟之永兴朝普乃昌鸿勋增盛久祥瑞照忠良”;字序:“锡光弘端庆唯孝本敬祖”。
山东日照许氏字辈:“世衍家传崇经象贤保之克继瑞祚长联”。
广东饶平巫许氏字辈:“有子以伯继可观宗必兴若能敦自守永见汝成名”。
广东汕头许氏字辈:“仁义德教尊先哲”。
广东湛江许氏字辈:“日学乃申立”。
广东肇庆、广宁许氏字辈:“帝廷开景兆学仕际昌明期尔宏世德宗泽大有成家声克丕振基业善继承勋名光上国忠良定太平”。
许氏迁徙及各地郡望一、迁徙概况许亡国之后,国民不忘祖地故国,以许为姓,四处迁移。
时值战国初期,中原兵乱,许氏难民于是聚小族而群迁,北徙河北高阳先祖句龙许氏故地,形成许氏北派宗支主体。
另一路人马则在离开许地许国之后,沿着汝河两岸就近迁往汝南、山阳昌邑等处原高阳许氏曾经有过的南迁迁居点。
应该指出,高阳许氏自当年许由之父句龙为颛顼高阳氏土正、能平九州而赐氏高阳之后,便居高阳并开始蕃衍,已有根基,并陆续有后代子孙群迁高阳东北地区以及河南汝南一带。
如今南北各系及海外许氏族谱中有“采食高阳”之句,其寄义应自此时始。
河北高阳为许氏根基之地,其意义不下于河南许地;其份量又重于国都许昌。
这时候,回迁高阳的许氏人众,大多聚居于如今高阳北新城都乡乐善里地方。
这些难民大多数来自容城,即是当许国衰亡之际逼迁于容城的那一部分人马及其后代。
原先曾经自高阳迁往汝南的许氏人群聚居地,如今又成为沿汝河两岸迁移的许氏难民的落脚点。
因此,这次许氏迁徙,总的来说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以河北冀州高阳为居住中心;南支以河南汝南为居住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氏南北二支又各自向西、向东、向南作再播散再迁徙,于是又出现安陆许氏、太原许氏、邵陵许氏、晋陵许氏、会稽阳羡许氏、徐州许氏、安陵许氏、龙溪许氏、岳阳许氏等等。
但此时还未涉及闽台与两广。
上述迁徙与再迁徙行动,大约自战国初年至汉魏及初唐时间,约有千余年之久。
但高阳、汝南两地一直是许氏族众凝聚的中心。
河南学者谢钧祥先生曾经指出,汉代许氏已分布于今安徽、山东、陕西、云南、江苏、浙江等省。
谢氏文中例举许子威为安徽庐江人,汉宣帝皇后许后为昌邑人即山东巨野人,许商为陕西长安人,东汉许叔为云南昆明人,许武为阳羡即今江苏宜兴人,许寂为浙江会稽人。
谢氏还指出东汉末年安徽亳州许氏已发展成庞大宗支,人口达数千之众。
名将许褚就是此方人氏,当时称之为谯郡。
湖南学者何光岳先生,更指出龙溪许氏在汉代尤为兴盛,谓有两女曾先后分别为汉宣帝皇后和汉成帝皇后。
海曲许氏迁徙史海曲许氏元代之前的家族史(转载)海曲许氏基本迁徙史海曲许氏元代之前的家族史,就是安徽许村的家族史,先祖和许村都有记载,不再累述。
为避红巾之乱,始祖三兄弟於1354年前后,自安徽歙县起家投奔许氏先迁海门族人孟卿公,而来海州短暂居住。
明初朝廷的赶散政策迫使兄弟三人分开居住(注:赶散时期成年亲兄弟不得同居一县);长房、次房自海州之东海(现连云港)乘船迁照邑,三房此时尚未成家,去了赣榆青口。
明朝初年首次赶散:长房分居尚沟;次房讳士能分居仲家庄,即许家园;三房分居青口,至成化四年,(此期间由于受海盗的杀戮,三房后代遇难者颇多,皆附葬青口三始祖茔)后代仅余三支即六世祖讳有才迁日照居城南河口一带,六世祖讳福来迁居莒南老古窝,留居青口一支。
明朝中后期二次赶散:此次续修家谱发现,有迹象表明,明朝的弘治、嘉靖年间,朝廷都实施了干散政策,也许是赶散的不彻底,隆庆初年又实施了大规模的赶散。
期间,长房五世祖之一支於1505年自尚沟分居五莲许家店子(今名邱家店子),1555年之后,后裔散居於许家店子附近各村以及五莲诸城交界处一带。
六世祖数人自尚沟分居於东陈疃、中陈疃(城顶前)、西陈疃一带,其中一支六世祖自陈疃迁居五莲许家庄;七世祖一支迁居诸城枳沟镇赵庄村,七世祖三支迁居莒县分居于大小双墩坡,大小许家庄、阎庄、岳家村等;九世祖氏携三子自尚沟迁居迁居五莲上官家沟。
次房五世祖讳元、成、强三兄弟自仲家庄分居日照碑廓镇下湖村及莒南崖沟庄,后裔明末迁居连云港分居于前后许安村。
六世祖讳治隆分居许家园附近,后裔八世祖讳学仕旋迁莒南许家派庄,六世祖讳治安后裔某世祖迁居费县(日照许家官庄已无许姓人口,疑为此支外迁,大连发现一支自十二世兄弟三人由此外迁),六世祖讳治化迁居涛雒栈子。
六世祖讳福隆迁居许家沟(今日照长途站附近),六世祖讳仕隆迁居许家大庄今白云村,六世祖讳文隆迁居大官庄,六世祖讳汝孝、汝弟兄弟自仲家庄分居胶南大场镇吉湄村,后裔散居于泊里镇封家庄季家村、海青镇许家村等。
安徽宣城市广德市誓节镇陈氏字辈仕得范兆章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刘集镇杨刘村陈咀子陈氏字辈德学国家 鸿其光华俊业兆志 万古长发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张李乡时寺村陈氏字辈先仁逸泽 远 忠厚传家宝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高塘乡冯楼村陈庄陈氏字辈国庆广永洪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土陂乡陈氏字辈传家宜讲 礼让为先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宋集镇陈油坊陈氏字辈师维克友保自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三堂镇陈寨村陈氏字辈启秉中天应 明克守仲新德泽贤锦惠 永茂昌顺隆福荣和为贵 传家万世藏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谢桥镇大陈庄陈氏字辈汝冠文明广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赵集乡刁山集陈氏字辈允宜钦若 令绪克承淑仲作法 用致振兴宏文毓秀 相继荣升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周郝村陈氏字辈廷上启有华 选天绍为贵安宏能德仁 义聚明荣世锦国玉延春 书礼相传继耀宗常茂盛 富民永宁康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严桥镇平定行政村徐庄陈氏字辈大宗维德 克效先恩 永传世锡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三山街道三山村陈氏字辈开世兴德其泽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东陈村陈氏字辈世家和平 荣华定国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陈氏字辈树发春时茂 方华载绪先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城西湖乡邹台村邹四队陈氏字辈大德乃昌 林金传世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临水镇陈村陈氏字辈仁义道仲杰 思理孝传家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王截流乡陈郢村陈氏字辈人家孝思维泽 汝其克记文明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安丰镇陈氏字辈具少广善德 义方启后仁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朱顶镇三塘村陈氏字辈国朝庭广 子立明元 付得家全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新北村陈氏字辈学井先志广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陈集乡陈集村陈氏字辈圆上玉怀宝 新家传和正 继续再文明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十里铺乡十里村陈氏字辈明德齐昌远 承先大有光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牛正镇龙坪村陈屋组陈氏字辈人闻兆挺钟 家帮名永达清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寺前镇罗溪村陈冲维陈氏字辈德应正天星 朝廷大光明守义从先训 敦和裕后昆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太慈镇红庙村陈氏字辈我于道 国之光 仁才圣家学昌 逢泰运 永天信 万年康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范岗镇龙河村陈氏字辈上天之默启 礼义著江州继续家声盛 芳名永远流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老峰镇泉河村陈氏字辈一应尚献 正肇文庆大启家声 寿福康德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宝塔村朱山组陈氏字辈鸿如常维丛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白湖乡公塥村陈氏字辈荣华富贵 长发其祥克昌厥后 兰桂芬芳家传孝友 世守忠良文章诗礼 迪惟前光仁义道德 金玉满堂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古城镇陈兴村陈氏字辈永金学天 宏士敏德玉厚光先 铎兴缘聚 世泽昌延。
上善许氏家族历史我们许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据《元和姓纂》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和《左传》隐公十一年《正义》引杜预云:“许,姜姓,与齐同祖,尧四岳伯夷之后也。
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许。
”许姓是姜姓吕氏的后代,太岳伯夷是申、齐、吕、许四姓的共同祖先。
许国(今河南许昌)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国,战国初期被楚所灭。
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史称许姓为“太岳之胤”,许氏皆以高阳为号,尊文叔公为开姓始祖(又叫高阳祖)。
因此许氏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始祖文叔公的后裔。
【生活在上古时代的箕山公-----许由(有史记载的第一位许姓人)将自己的部落治理得井井有条。
尧帝听说以后,亲自去拜见他,尊他为师,并要把帝位禅让给他。
但是,许由却拒绝了尧帝的提议。
尧帝又想让许由做九州的长官,许由听了之后,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觉得这是在玷污自己的耳朵,并从此隐居箕山,成为隐逸文化的开山鼻祖,成为一位上古高士,被尊为许姓得胜始祖。
尧、舜禅让的故事,作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范,成了千古美谈。
许由清高淡泊,尧帝让天下而不受。
这种公而让天下的精神,对于历代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作用,是为“仁让”。
但由于史料的缺乏,许由之后的许姓世系难以考证。
今天的许姓族人,多为周朝时期的后人即许文叔之后裔。
】文叔公传四十三世始居高阳,至汉朝商公,字建夏(任尚书职),与子刚徙居汝南,就是河南光州固始县,因此称商公为固始祖。
商公传十九世至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许陶祖公以宣威将军奉敕副玉玲将军陈政出镇漳潮,陶公之子许天正祖公袭父职佐陈政子元光削平苗蛮,以别驾加封太尉,永镇南诏(今福建省诏安县),开创了南诏漳南许氏世系,为诏、漳、潮许氏开基祖。
在我们认祖八句诗中“南诏相传世代长-----总把陶公认发祥”,指的是陶公居南诏后,其子孙因战乱而分徙各处的概括。
许姓的来源_姓许的名人有哪些在百家姓中,许姓的来源,姓许的名人有哪些呢,你了解吗?如果想做好宝宝起名这件事情,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百家姓起源。
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
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
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
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
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
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2、许姓鼻祖许由。
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详。
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
後尧帝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
他死後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後世祀之”,故後人称箕山为许由山。
四千一百多年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故後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许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
春秋战国时期,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带迁都。
许国被楚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
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后有许氏复迁回河南宝丰等地。
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
此后,北方许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
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
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
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
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
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居广东。
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移居海外者。
不为人知的广德县许氏家族概述:许文波,许氏祖籍河南罗山,祖辈世代都是农民。
19世纪下半叶,罗山大旱连年,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离乡背井。
许文波独自一人,落荒而走,搬迁至广德县誓节镇牌坊村。
其后人有著名学者5个,著名革命者3个,以下分别介绍他们:许济之(1880~1967),许文波长子的,原名许俊,安徽广德县誓节渡人。
幼入私塾,后进学为生员。
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江苏省江南师范学堂就读,毕业后应聘到郎溪、铜陵等地任教。
建国后,许济之任皖南行政区协商会驻会委员、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许杰(1901-1989),许文波的四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层古生物学家。
生前曾先后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云南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校长,地质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副主任,院长,副理事长,1958年当选为苏联古生物学会名誉会员。
许道珍(1912-1969),许济之长子,民国17年(1928 )17岁加入共青19年(1930)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组织派遣回到广德,以八路军退伍军人的身份,参加广德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任青年工作团副团长,在教师、学生、和农民中发展党员,历任中共广德县工委委员兼苏村区工委书记、县工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地工委副书记等职。
广德解放后,历任中共广德县委书记兼人民政府县长、宣城公署专员、芜湖市副市长、淮南煤炭专科学校校长、安徽省科普协会秘书长、省政协三届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许道琦( 1914-1989),许济之 ,次子,18岁在上海参加“社会科学家联盟”、“反帝大同盟”、“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等共产党外围组织。
民国27年(1938)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时加人中国共产党。
后历任新四军五师十三旅政治部主任、锄奸部部长、豫鄂行署公安总局局长、五师总政保卫部部长等职,为开辟和建立鄂豫边区根据地、发展壮大新四军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政治部、保卫部、组织部部长,陕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地委宣传部长、第二野战军十二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
许氏族谱由江南迁贵州之始祖始祖—许圭圭祖次子—许旺旺祖三子—许绅绅祖长子—许继龙龙祖次子—许仲举举祖长子—许政宦宦公次子—许启文许氏族谱序盖闻尧舜之道,孝弟而已。
孝弟从何而来耶无他民族为本。
然有民族必须有谱。
故一姓之宜谱者必也。
有谱者方可以上溯祖也。
使之其所自出,下庇云,使不失其所依。
否则,其族何存族之不存何为孝弟。
则其与禽兽何别焉。
是以人之有异于禽兽者,在能亲亲,尊祖敬宗是也。
吾许氏出自炎农,本太岳伯夷的胤。
为甫侯所,封于颖川(即今凤阳府)故居凤阳历虞,夏、商、周、秦、汉以及唐、宋、元、明、清,蔓延天下,人发无数。
其间文明达士,道德循良,天下皆是,至此,年湮代远,无法稽考,江之西南,河之东北,谁亲谁疏,姑且不述,惟是明末清初战乱之后。
我许氏先祖政宦公奉清康熙诏令补川,公命次子启文,携家由黔入蜀,乃玉德初惠四人,当分四照,置业于乐邑仁义乡,鸡公山,何家湾、复兴汫、窨坟沟等处披荆斩棘,垦荒种植以生以养子孙繁衍,始回黔省亲,清取谱牌、但代远支分,星散派别,诚难总集。
惟由近代自江南圭祖号怀远,洪武勑获国将军一脉,经先人盛禄公继述未完,世珍公再述已久,至光绪间名儒虽多,有志未成,有玩山以翱游,或抱明月而长终,斯文既丧,谱事难题。
迄今民国文明道学逝尽,若再延不理,则亲亲尊祖全失,既不知亲亲尊祖何以。
异于禽兽,而我等难忘木本水潺籍以示睦族之义,俾不忘孝弟而重人伦联小族以合大宗,合大宗而合民族,宏胞与之量,合天下之人如同谱也,岂非由斯道而合乎尧舜之道也。
聊是序。
民国己丑岁三十八年仲夏月第十四世裔孙洪彦序原前许氏族谱序余生康照之末年,诵读之暇,发筐检阅书帙,得王父手书宗支一帙,初祖圭濠之怀远人也,因此以为号。
壮年从义,镇守豫章,拒陈兵以功没,洪武初追封高阳侯,肖像而庙祀焉。
长子祥、次子旺一同行征十五年,平镇段世雄。
是年八月后剿普平定诸蛮,置各位指挥使司,子孙世袭,祥得扁桥五之指挥,旺居本卫中所耶,上翁烧幻,背汗庄过水江。
许村许氏始祖世系表(转载)
许村许氏始祖世系表(统宗祠、又称总祠、一本堂)
一世儒,因不义朱梁、奉父仲元自雍州入江南,隐居歙之皇墩,终身不仕。
子四:知柔、知稠、知善、知节
→知柔,字纯济、南唐吏部尚书,自皇墩迁饶州乐平洛口。
→知稠,任南唐参德化主军事,自皇墩迁居歙北昉溪。
→知善,任河南太守,挂冠不仕,南唐初自皇墩迁休宁董源。
→知节,仕唐守池州,时将乱,挂冠不仕,南唐初自皇墩迁婺源杨村。
二世知稠子一规
三世规,以子贵赠大理寺评事。
子三:遂、逖、逈
→遂,迁居黟县
→逖,迁居祁门
→迥
四世迥子一会
五世会子二→能
→丰子一宝止
六世能子一邺
七世邺子四→德海子一
→德伦子二再升、再友
→德庞止
→德顺止
八世德伦子二→再升止
→再友
九世再友(讳宾东西二支之祖)子二→璙公(西支之祖)→理公(东支之祖)
十世璙公(西支始祖)
理公(东支始祖)。
完整的许家家谱
许家,古老而传承多年的家谱,起源于北宋时期,今已发展至第十六代,系列贯穿至今,传承着百余年的历史文化,是一支传承宋代宗礼仪、典课文教和特有进士传统的宗谱氏族。
许家始祖是许剑,一位宋代古代学者,为了表现精心的文书功夫和智慧,他曾晋级进士及了科。
他把中华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因而以后的许家子孙们都继承他的传统教诲。
许家宗谱中有不少多才多艺之人,有考取进士之显赫之子,也有出类拔萃者。
许家青史中,以许龙受封,致富著称,他几世执政,在历史上也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许家的传统也被传承了许多年。
许家传统的体现表现在仪式及风俗上,如礼仪、典课文化、传统礼仪、婚恋仪式及习俗制度等。
这些习俗都在家庭成员当中不断地传承更新,受到家庭贤德的守护及承载着宗谱的尊崇。
许家宗谱以近一百五十年来父辈世代不断传承下来的一脉相承,虽然发展不同,但仍保持着宋宗文章深厚的传统文化,并教给子孙们以尊崇、仁义、博学之德,勤俭节约的家庭传统,将古老的文化传承下去,不让这支深厚文化的宗谱中断,保持着家族永恒的一脉相承。
徽州许氏家谱
徽州许氏家谱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许氏家族在徽州地区的发展历程和家族传承。
徽州许氏家谱包含了谱名、作者、版本、居地等信息,对于研究许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徽州许氏家谱中,比较著名的是《新安许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和《桐城许氏宗谱十二卷》。
这两部家谱分别记录了许氏家族在新安和桐城地区的发展情况,为后人了解许氏家族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地区的许氏家谱,如《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等,这些家谱虽然不如徽州许氏家谱著名,但同样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徽州许氏家谱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它不仅记录了许氏家族的发展历程和家族传承,还反映了徽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变迁。
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的人来说,这些家谱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许氏祭祖祝文:
维公元二零一四年四月五日,农历甲午年清明节,许氏家族全体成员,谨以香烛果品、素酒鲜花之仪,致祭于我许氏历代祖先之墓前,吊之以文,感怀祖恩,祈求平安。
我许氏家族,自先祖以来,世代传承,英才辈出。
先祖之恩,厚德载物;家族之荣耀,永载史册。
今日我等祭祀祖先,不忘先人之功德,承继家族之传统,继往开来,共创美好未来。
愿祖先庇佑子孙,幸福安康;愿家族繁荣昌盛,世代相传。
谨以此文,表达我们对祖先的敬仰与感激之情。
祭礼完毕,伏惟尚飨!许氏家族全体成员敬上。
乐平許氏与古村洺口作者:万友通名口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
北部山脉连绵,南部低丘起伏。
特别是南部朝山——军山,山脉逶迤,群山朝拱,如大将登坛,众武士附听。
乐安河由东向西依贴村旁贯通流过,奎湖河又称官庄水,由北向南紧贴村头流入乐安河,村庄对面的名溪又称“南河”、“长乐水”,由南往北直向村庄奔来,但却被乐安河当头接纳所包容,三河之水汇集于名口村脚下静静地往西顺江而去。
因此,原先名口村的洺字有三点水旁,乃是含其三条河流之意,后因“洺”为僻字,取谐音“名”。
村内陆势东高西低,南北平坦,整个村庄东西长1250米,南北宽750米。
至今仍然保留着明山埠、许家房、竹山埠等11座古码头,古码头见证了当时水运的繁庶。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任饶州太守的许知柔辞官还乡,举家从徽州歙县至饶州乐平,在乐安河北岸名口立足建村,许知柔是乐平许氏之始祖,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至许氏四祖许鋋,此公精通地理与风水之术,并先后编写出《地理心得》、《风水探源》、《阴阳八卦浅析》三本著作。
许鋋一生最关注的是本村的地理条件,并不强于上游5公里处的戴村和下游5公里处的流芳村,便取“相生相克”法术,来化解对己不利的人和事,于是一个船形村的规划在他心中潜然成熟并付诸于实践,这便是船形名口之滥觞所在地。
整个村落地形酷似一艘船体,船头至船尾中轴线上,串联13口水塘恰似船舱,现仍保留7口。
东头上村为船头,其地势稍高于西头下村船尾,村尾有一口人工凿成的圆形水井,作为插竹篙定船的篙眼。
每逢雨天,雨水分南北两条高线走势,尽由地面注入村中13口水塘,塘中之水再由东向西汇流进许氏大宗祠门前一口最大的天池,池水满后,又由西向东返流入人工建筑的出水坑沟,直至乐安河。
现遵循古人“东流水、南向屋,既聚财、又聚福”的风水学理,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名口村许姓为主,占60%以上,其他查、王、李、余等百余种姓和睦相处,体现了开放、包容性。
村中央保存较好的许氏“高阳祠”,于清乾隆三年动工,清乾隆十二年建竣,是为纪念明洪武帝爱将高阳郡候许瑗大将军而建造。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广德县誓节镇许为富家禽养殖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广德县誓节镇许为富家禽养殖家庭农场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广德县誓节镇许为富家禽养殖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畜牧业-其他畜牧业资质空产品服务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广德县誓节镇著名的“许氏家族”
概述:许文波,许氏祖籍河南罗山,祖辈世代都是农民。
19世纪下半叶,罗山大旱连年,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离乡背井。
许文波独自一人,落荒而走,搬迁至广德县誓节镇牌坊村。
其后人有著名学者5个,著名革命者3个,以下分别介绍他们:许济之(1880~1967),许文波长子的,原名许俊,安徽广德县誓节渡人。
幼入私塾,后进学为生员。
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江苏省江南师范学堂就读,毕业后应聘到郎溪、铜陵等地任教。
建国后,许济之任皖南行政区协商会驻会委员、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许杰(1901-1989),许文波的四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层古生物学家。
生前曾先后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云南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校长,地质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副主任,院长,副理事长,1958年当选为苏联古生物学会名誉会员。
许道珍(1912-1969),许济之长子,民国17年(1928 )17岁加入共青19年(1930)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组织派遣回到广德,以八路军退伍军人的身份,参加广德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任青年工作团副团长,在教师、学生、和农民中发展党员,历任中共广德县工委委员兼苏村区工委书记、县工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地工委副书记等职。
广德解放后,历任中共广德县委书记兼人民政府县长、宣城公署专员、芜湖市副市长、淮南煤炭专科学校校长、安徽省科普协会秘书长、省政协三届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许道琦( 1914-1989),
许济之 ,次子,18岁在上海参加“社会科学家联盟”、“反帝大同盟”、“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等共产党外围组织。
民国27年(1938)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时加人中国共产党。
后历任新四军五师十三旅政治部主任、锄奸部部长、豫鄂行署公安总局局长、五师总政保卫部部长等职,为开辟和建立鄂豫边区根据地、发展壮大新四军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政治部、保卫部、组织部部长,陕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地委宣传部长、第二野战军十二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省委秘书长、省委党校校长、省文联主席、省社科联合会副主席、省委副书记兼省纪委第一书记、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主席、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等职。
湖北省一至五届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许道琛(1917—1987年),又名彭海涛,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苏浙皖边区坚持游击斗争。
相继担任过中共广郎县工委、广宁孝县工委书记兼县长,路南分工委副书记等职。
日军投降前夕,汪伪少尉飞行员黄哲夫等人,决定弃暗投明,驾机起义。
民国34年( 1945)9月,新四军北撤以后,彭海涛率30名武装人员留在宣城坚持斗争,被任命为郎广工委委员兼宣城县特派员。
同年11月,被捕并被作为要犯送往杭州集中营关押。
第二年2月和难友方策(浙东游击队指导员)一起成功越狱后回到家乡,很快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36年(1947)9月,(彭海涛受中共苏浙皖边工委派遣,率苏浙皖边区大队开辟以白马庙为中心的广宁孝边区根据地,到37年(1948)秋,已发展到南北60公里,东西120余公里。
1949年4月底,彭海涛奉命到浙江参加接管工作。
5月中旬后,历任长兴县、崇德县委副书记、书记、县长,浙江省委宣传部办公室、文委办公室主任,宗教事务
许嘉谟,1937年1月生, 许道珍长子,广德县人,数学家。
1956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1961年7月本科毕业,留校任教,至1998年3月退休。
1983年9月起任硕士生导师,1986—1990年,任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教研室主任。
1984年12月—1985年12月,许嘉谟被公派赴美国布朗(Brown)大学进修和合作研究,1990年9月—1990年10月,以“拟变分不等式”的成果被邀参加在德国汉堡举行的“国际应用数学及数值分析会议”,在会上报告了本人的研究成果,会后受汉堡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邀请,作学术交流。
获奖情况:国家级奖项: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
许晓邦,广德人,是中科院院士许杰之孙,克莱姆森大学电子工程系终身教授。
许教授是国际应用电磁学与数值计算领域的顶级专家,是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资深会员、美国电磁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荣誉学会会员。
2014年9月24日来母校广德
县广德中学讲课。
-------------- 徐厚冰于2015-7-7收集整理---------------------。